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九章 国债原理与制度.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九章 国债原理与制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九章 国债原理与制度

2 主要内容 一、国债的涵义及特征 二、国债的功能 三、国债规模的衡量指标 四、国债的发行及偿还 五、国债的利率及我国国债利率改革
六、国债的流通及其作用

3 第一节 国债原理 一、国债及其产生和发展 1. 国债的基本含义
第一节 国债原理 一、国债及其产生和发展 1. 国债的基本含义 国债,是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或解决正常财政收入的不足以信用形式筹集资金而形成的债务。 2.国债的产生与发展 产生于奴隶社会,私债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 在封建社会,发展缓慢。 在资本主义社会,快速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国债的作用不断强化。

4 二、国债的特征 1.国债的特征 有偿性:按期向债务人偿还本金和利息 自愿性:是否认购、认购多少以及认购何种由购买主体自主决定。
灵活性:国家可以根据经济情况,决定是否发行公债、发行多少及发行的条件。 2.国债的特征对我国国债发行的指导意义

5 三、国债的功能 1.弥补财政赤字 2.筹集建设资金 3.调节经济

6 四、国债规模的管理 1.国债规模的衡量指标 (1)债务依存度 债务依存度=当年国债总额/当年财政支出总额×100% (2)国债负担率
国债负担率=当年累积未清偿国债余额/当年国内生产 总值×100% (3)国债偿还率 国债偿还率=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总 额×100%

7 从财政收支角度看,国债规模偏大,存在一定的债务风险 从国民经济角度看,国债应债能力有余地,但期望不高
2.我国国债发行的规模问题 从财政收支角度看,国债规模偏大,存在一定的债务风险 从国民经济角度看,国债应债能力有余地,但期望不高 表 我国国债负担率水平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国债余额 3300.3 4361.4 5508.9 7765.7 10542 13020 15618 比上年 增长% 44.3 32.2 26.3 41.0 35.8 23.5 20.0 27.3 国债 负担率% 5.6 6.4 7.4 9.9 12.6 14.6 16.3 19.4

8 第二节 国债制度 一、国债的发行 1.国债的种类 (1)以发行地域为标准,可分为内债和外债。
第二节 国债制度 一、国债的发行 1.国债的种类 (1)以发行地域为标准,可分为内债和外债。 (2)以发行凭证为标准,可分为凭证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 (3)以偿还期限为标准,可分为短期国债、中期国债和长期国债。 (4)以国债的流动性为标准,可分为可转让国债和不可转让国债。

9 2.国债的发行 (1)国债发行数额的确定 国债规模的确定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财政收支差额 到期国债偿付 宏观经济运行态势 政府偿债能力与社会应债能力 (2)国债发行方式的选择 行政分配方式 直接出售方式 委托出售方式 承购包销方式 公募招标方式

10 二、国债的利率 1.国债利率的确定 国债的利率结构与国债的期限结构和品种结构有关。 还本付息期较长的国债利率应高些,相反,则可低些。
流动性差、变现能力弱的国债,利率应高些,相反,则应低些。 从发行期国债的总体利率水平看,主要受当时的市场利率水平的影响。

11 2.国债利率的经济作用 政府对宏观经济调控的一种工具 能促进利率的市场化 有利于国债市场的完善 有利于国债的发行和偿还 3.我国国债利率改革 确定国债利率基准地位:提供利率市场化的有效向导。 国债利率市场化:我国利率体系市场化的助推器。 发展国债市场:实现国债利率基准化与市场化的途径。

12 三、国债的偿还 1.偿还方式 一次清偿法:即在国债到期时按公债票面额和应付利息一次全部兑清。
抽签偿还法:是指在国债偿还期内分年度确定一定的偿还比例,由政府按国债券号码抽签对号确定具体的偿还对象,直至偿还期结束全部国债皆中签偿清为止。 市场购销法:即在国债存续期内,根据政府的财政状况、国债市场行情及经济调控需要,适时从证券市场上购回国债,在到期前将债权收回的方式。 以旧替新法:即国债持有人以到期国债券替换新发行国债,以达到兑付原有债券的目的。

13 2.建立平准基金问题 (1)平准基金的含义 政府为了保护较高的国债信誉,以增强政府的偿债能力,保持国债持有人的预期,鼓励投资者认购国债,维护国债市场的持续稳定发展而设置 (2)平准基金的调控功能 当国债市场长期处于低迷状态,政府可启用平准基金,大量买进二手券,借以刺激交易价格上扬,并可减少还本付息支出;当债市需求过旺时,政府可伺机抛出部分国债,使国债的收益率和交易价格保持在合理的区间内。

14 (3)国债平准基金对国债市场的影响 有利于国债发行规模的扩大。 有利于提高国债发行市场的效率。 有利于增强国债现货交易市场的流通性。 有利于控制国债期货交易的过度投机和市场操纵行为。 有利于国债回购交易市场功能的真正发挥,从而有助 于国债派生交易市场的形成。

15 四、国债的流通 证券交易所国债市场 银行间债券市场 柜台交易市场 通过国债交易促进资金的优化配置 中央银行通过国债市场调节资金运行和
1.国债与资金市场 证券交易所国债市场 银行间债券市场 柜台交易市场 2.发挥我国国债对资金市场的调节作用 通过国债交易促进资金的优化配置 中央银行通过国债市场调节资金运行和 商品供求关系 通过国债市场传递货币政策信号

16 本章思考题 1.试分析国债的功能。 2.分析我国国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如何改进 ? 3.试述资金市场与国债流通的相互关系。

17 本章推荐参考书 1. 刘辉,《国债管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 陈志勇,《公债学》,中国财经出版社2007年版
3. 高培勇,《国债运行机制研究》,商务印书馆1996 4. 赵志耘,《公债经济效应论》,中国财经1997年版 5. 陈共,《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 杨大楷等,《国债综合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 版社2000年版


Download ppt "第九章 国债原理与制度."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