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90年~92年 學測考題解析 地科部份.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90年~92年 學測考題解析 地科部份."—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90年~92年 學測考題解析 地科部份

2 92年考題 D 大氣壓力(公分水銀柱) 圖2 80 40 20 60 高度(公里) 12 4 8
80 40 20 60 高度(公里) 12 4 8 11.圖2為大氣壓力與離地高度的關係圖,下列有關氣壓的敘述,何者錯誤? (A) 利用氣壓與高度的相關性,氣壓計也可以作為高度計 (B) 地面的氣壓相當於高約76公分水銀柱底面承受的壓力 (C) 離地面8公里處的高空氣壓,大致已小於0.5大氣壓 (D) 距地面愈高,其氣壓隨高度的變化率愈來愈大 D

3 92年考題 A 大氣壓力(公分水銀柱) 圖2 80 40 20 60 高度(公里) 12 4 8
80 40 20 60 高度(公里) 12 4 8 12. 下列有關壓力或溫度,隨高度(或深度)變化的敘述,何者正確? (A) 距地面愈深處的岩壓和岩溫都愈大 (B) 距海面愈深處的水壓和水溫都愈小 (C) 平流層中,距地面愈高處的氣壓和氣溫都愈小 (D) 對流層中,距地面愈高處的氣壓和氣溫都愈大 A

4 92年考題 13.在海洋探測中,為了探測海水的性質,例如深度、壓力、鹽度、溫度等,常使用各種的儀器,其中較常見的包括聲納與鹽溫儀(也稱為溫鹽儀、溫鹽深儀、或鹽溫深儀)。海水的性質,有些是直接由儀器量得,有些則是間接換算而得。下列有關海洋探測儀器的敘述,何者正確? (A) 使用聲納或自動測深記錄儀,主要在探測海底地質而不 在探測海底地形 (B) 有多個採水瓶的輪盤式採水器,下水後無法採集不同深度的海水樣品 (C) 欲知鹽溫深儀已沈到何種深度,一般都從該處的水壓間接換算得知 (D) 鹽溫深儀能測得鹽度的原理是由海水的溫度和壓力間接換算得知 c

5 92年考題 14. 圖3左側沿著非洲板塊與東非次板塊的交界,發育有斷層所構成的凹陷帶,所以形成阿法低地和其南方的一系列湖泊(一般稱為東非裂谷)。試問東非裂谷屬於何種板塊邊界類型﹖該處斷層以何種斷層型式為主? 圖3 馬拉威湖 維多利亞湖 阿法 低地 亞丁灣 | (次)板塊移動方向 板塊界限 湖或海 選項 板塊邊界類型 主要斷層型式 (A) 聚合性 逆斷層 (B) 張裂性 (C) 正斷層 (D) D

6 92年考題 B 15. 圖3中不論是板塊或次板塊,其底面都落在地球內部構造的哪一分層內? 地殼 地函 內地核 外地核 圖3 阿 拉 伯 紅
馬拉威湖 維多利亞湖 阿法 低地 亞丁灣 | (次)板塊移動方向 板塊界限 湖或海 15. 圖3中不論是板塊或次板塊,其底面都落在地球內部構造的哪一分層內? 地殼 地函 內地核 外地核 B

7 92年考題 D 16. 圖3右側的印度-澳洲板塊和馬達加斯加板塊的界限,明顯具有一些鋸齒形狀,這是如何形成的?
16. 圖3右側的印度-澳洲板塊和馬達加斯加板塊的界限,明顯具有一些鋸齒形狀,這是如何形成的? (A) 張裂性的中洋脊,伴隨一系列張裂性的正斷層 (B) 張裂性的隱沒帶,伴隨一系列聚合性的逆斷層 (C) 張裂性的隱沒帶,伴隨一系列錯動性的平移斷層 (D) 張裂性的中洋脊,伴隨一系列錯動性的轉形斷層 圖3 馬拉威湖 維多利亞湖 阿法 低地 亞丁灣 | (次)板塊移動方向 板塊界限 湖或海 D

8 92年考題 D 17. 根據圖3中板塊和次板塊的移動方向(即箭頭所指方向),下列哪一項推論錯誤?
17. 根據圖3中板塊和次板塊的移動方向(即箭頭所指方向),下列哪一項推論錯誤? (A) 如果東非次板塊持續移動,有朝一日它會脫離非洲大陸而成為離島 (B) 如果阿拉伯板塊的移動速度大於東非次板塊,則亞丁灣也是板塊張裂產物 (C) 如果紅海持續張裂,有朝一日它會擴大一如大西洋,甚至像太平洋那樣大 (D) 由非洲板塊本身二個箭頭所指方向不同,似乎指示它具有順時鐘旋轉運動 圖3 馬拉威湖 維多利亞湖 阿法 低地 亞丁灣 | (次)板塊移動方向 板塊界限 湖或海 D

9 92年考題 D 18.藉由地震傳抵甲、乙兩測站的地震波記錄,可繪出地震P波與S波的走時曲線,如圖4所示。下列有關圖4的敘述,何者正確?
距離 100公里 甲測站 50公里 乙測站 S波 P波 時間(秒) 10 20 30 圖4 震央 18.藉由地震傳抵甲、乙兩測站的地震波記錄,可繪出地震P波與S波的走時曲線,如圖4所示。下列有關圖4的敘述,何者正確? (A) S波速度大於P波速度 (B) 乙測站較甲測站接近震央 (C) 甲、乙兩測站都是S波先抵達 (D) 愈近震央的測站,其P波與S波抵達時間差距愈小 D

10 92年考題 19. 住台灣嘉義北緯23.5的小明,某天夜晚在住家附近進行星象觀測。他看見X星與北極星在天空張開角度(即由上述兩星視線構成的夾角)屬於下列哪一種情形時,X星的周日運動永遠都在地平線上進行? (A) 小於23.5 (B) 介於23.6和50 (C) 介於51和89 (D) 等於90 A

11 92年考題

12 92年考題 D 20. 承上題,若小明改天至赤道進行星象觀測,他所見到眾多星星移動軌跡所構成的圓面,都與地平面夾有多少角度?
(A) 0(與水平面平行) (B) 23.5 (C) 66.5 (D) 90(與水平面垂直) D

13 92年考題 21. 圖5為某測站藉著氣象探空氣球,探得高空1000百帕和900百帕兩等壓面距地面高度的示意圖。如果次日寒流來襲,重新探測上述兩等壓面,並與舊的資料比較,則兩新等壓面在高度和彼此間距上有何改變? 圖5 900百帕等壓面 1000百帕等壓面 地面 選項 (A) (B) (C) (D) 1000百帕等壓面距地面高度 不變 升高 降低 900百帕等壓面距地面高度 二等壓面的間距 增大 減小 無答案

14 92年考題 C 22. 下列有關壓力的敘述,何者正確? (A) 高空500百帕等壓線的大氣壓力,通常都大於1大氣壓
(B) 緯度45、氣溫0°C的海平面上,大氣壓力等於零大氣壓 (C) 水的平均密度是水銀的1/13.6,所以海水面下10公尺處的壓力約為2大氣壓 (D) 岩石的平均密度約為3.3克/立方公分,所以地表下3公里處的岩壓比海面下3公里處的水壓小 C

15 92年考題 64. 在圖13中,依1至4順序為冬季東亞地區鋒面系統的連續天氣記錄,每次記錄間隔12小時。依據溫帶氣旋發展的理論,最後形成的是下列哪一鋒面? (A) (B) (C) (D) 圖13 1 2 3 4 C

16 92年考題 A 65. 承上題,如果位於南半球的澳洲也發生類似圖13的溫帶氣旋,試問其低壓中心附近風的流動情形如何? 依順時鐘方向,旋入中心
4 65. 承上題,如果位於南半球的澳洲也發生類似圖13的溫帶氣旋,試問其低壓中心附近風的流動情形如何? 依順時鐘方向,旋入中心 依順時鐘方向,旋離中心 依逆時鐘方向,旋入中心 依逆時鐘方向,旋離中心 A

17 92年考題 B 66.承上題,根據圖13的氣旋和鋒面系統的變化情形,下列哪一項敘述錯誤? (A) 冷鋒逐漸接近台灣,目前台灣仍處在鋒前區
(C) 冷鋒帶的延伸長度,逐漸加長 (D) 低壓中心逐漸向東偏北方移動 圖13 1 2 3 4 B

18 92年 補考題 C 34. 一等星亮度是六等星亮度的100 倍, 則每差一個星等, 其亮度約差多少倍?
(A) (B) 1 (C) (D) 6 (E) 1 0 0 C

19 92年 補考題 35. 如果不考慮地球大氣擾動的影響, 下列有關光學望遠鏡口徑大小、聚光力、解析力的配對, 何者正確? A

20 92年 補考題 36. 下列哪一圖最能代表海洋地殼從中洋脊到海溝的年齡分佈情形? B

21 92年 補考題 37-39 為題組: 「地球的歷史上, 氣候曾經歷過多次的改變, 而到最近為止, 這些氣候上的改變一直都是自然發生的。今日, 人類的活動很有可能改變了地球上的氣候。有些科學家認為隨著空氣污染程度的增強, 將會導致全世界溫度的增加, 這種溫度增加的現象,我們稱之為「全球暖化」。夏天會因此變得更熱, 降雨型態也可能會產生變化。地表附近的大氣成分中有水氣( 2 H O)、二氧化碳( 2 CO )、甲烷( 4 CH )、一氧化二氮( 2 N O )及臭氧( 3 O )等溫室效應氣體,這些溫室效應氣體對於大氣溫度的恆定有相當大的幫助,其中水氣更是天氣變化不可缺少的要素。科學家現在大多相信, 過去兩個世紀以來,人類因發展工業的需要而大量燃燒石化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氣),很有可能導致了地球大氣中溫室效應氣體的增加。根據IPCC 在2001 年的報告指出, 如果大氣中的溫室效應氣體含量仍然按照目前的速率持續增加, 到了這個世紀末(2100 年), 全球平均溫度大約會增加1 .4ºC 到5.8ºC 左右, 溫度的增加也可能導致極區的冰帽融化, 進而造成海平面上升的現象。事實上,如果南北極的冰帽全部融化, 估計海平面將會上升得非常高, 屆時沿海地區可能只有非常高的建築物才有可能露出海水面。」 根據上文的描述回答37-39 題。

22 92年 補考題 A 37. 地球大氣中影響天氣變化最大的是下列哪一種溫室效應氣體?
(A) H 2 O (B) CO2 (C) CH4 (D) N O2 (E) O3 A

23 92年 補考題 39. 南北極的冰帽如果真的全部融化,粗略預估全球海平面最可能會上升多少高度? (提示: 全球海洋的平均深度約為4000 公尺; 南極大陸的冰層厚度約2.2 km, 面積約13,000,000 km2 ; 格林蘭的面積約1,700,000 km2, 冰層厚度約1 .5 km; 地球半徑約6400 km) (A) 6 0 ~ 8 0 毫米(B) 6 0 ~ 8 0 公分(C) 6 0 ~ 8 0 公尺 (D) 600 ~ 800 公尺(E) 6 ~ 8 公里(F) 6 0 ~ 8 0 公里 (南極大陸冰總體積+格林蘭冰總體積) / (地球表面積*0.7) =( * *1.5) / (4*3.14*64000*6400*0.7) C

24 92年 補考題 B 40. 下列哪些運動是受到科氏力影響而產生的運動? (A) 撥放音樂時, CD 音響中CD 片的轉動
B

25 92年 補考題 D 41. 三葉蟲、恐龍、大型哺乳類動物分別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代表性動物。根據地層柱狀圖中的化石紀錄來推論, 乙斷層最可能發生於下列哪一個年代? (A) 原生代前期(B) 古生代前期(C) 中生代前期(D) 新生代前期

26 92年 補考題 A 42. 此地的地質事件或作用發生的先後順序為何?

27 92年 補考題 A 43.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鄰近甲岩脈的岩石, 可能會因岩漿侵入的高溫而發生變質作用
(B) 丙侵蝕面比丁侵蝕面更早形成 (C) 甲岩脈大都也屬沉積岩 (D) 乙斷層是正斷層

28 92年 補考題 47. 下列有關中洋脊和隱沒帶兩處最常發生的斷層種類選項的配對,何者正確? (應選二項)   A C

29 92年 補考題 EFGH 48. 太陽系的成員中, 下列哪些行星不具有固態外殼? (應選四項)
(A) 水星(B) 金星(C) 地球(D) 火星 (E) 木星(F) 土星(G) 天王星(H) 海王星 EFGH

30 92年 補考題 C 第幾次, 造成生物的數量(以科為單位)減至最少?C
(A) 第1 次(B) 第2 次(C) 第3 次(D) 第4 次(E) 第5 次

31 92年 補考題 C 60. 生物數量減至最少的大滅絕事件, 是發生在下列哪一個地質年代結束時?
(A) 太古代(B) 原生代(C) 古生代(D) 中生代(E) 新生代

32 92年 補考題 E 61. 恐龍的滅絕是發生在第幾次的生物大滅絕?
(A) 第1 次(B) 第2 次(C) 第3 次(D) 第4 次(E) 第5 次

33 92年 補考題 C 62. 第2 次生物大滅絕事件, 大約是發生在距今約多少年前?
(A) 4 億4 千3 百萬年前(B) 4 億1 千7 百萬年前(C) 3 億5 千4 百萬年前(D) 2 億9 千萬年前(E) 2 億4 千8 百萬年前

34 92年 補考題 63. 根據圖1 與表1 所提供五次生物大滅絕的資料顯示,如果生物總數量以科為單位,則下列何者是最合理的推論? (A)   某種生物的滅絕是因為其他競爭力更強的動物出現而導致,如三葉蟲被恐龍所取代, 而恐龍又被胎盤類哺乳類動物所取代 (B) 每次生物大滅絕事件發生後,生物總數量便會急遽的增加到超過前一次生物大滅絕前的總數量 (C) 生物大滅絕可定義為在很短的時間內(幾百萬年), 生物總數量急遽的減少 (D) 生物總數量只要是持續且緩慢的減少, 便可稱為生物大滅絕事件 (E) 生物總數量只要有減少, 即可稱之為生物大滅絕事件 C

35 92年 補考題

36 91年 考題 C 14.下列有關典型南海海水和黑潮之溫鹽圖( 圖3 )的一些敘述, 何者正確?
(A) 南海和黑潮的海水均具有鹽度, 故二海水密度均較純水小 (B) 在圖3 之溫度範圍內,南海海水的鹽度變化幅度較黑潮大 (C) 從溫鹽圖判斷, 南海海水和黑潮大致是兩個不同的水團 (D) 當海水溫度高於2 0 °C 時, 南海海水鹽度大於黑潮鹽度 C

37 91年 考題 D 1 5 . 有關風吹海面引起的波浪,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波浪之波高愈大, 波長愈短
(B) 風速愈大, 產生波浪之波高愈小 (C) 風速愈大, 提供海水產生波浪的能量愈少 (D) 頻率相同的兩種波浪, 波長較長者其傳播速率較快 D

38 91年 考題 C 1 6 .下列根據北斗七星周日運動相片所做的判讀, 何者正確? (A) 其中視星等為1.8 者, 其光度較3.3 者暗
(B) 各成員的周日運動, 幾乎均以天狼星為中心來進行 (C) 其中具紅色星光者, 其星球表面溫度較具藍光者低 (D) 其中最接近北極星者, 即保證它是距北極星最近的星 C

39 91年 考題 A 1 7 . 戴眼鏡的乘客在雨天乘坐冷氣很強的計程車一陣子後, 一旦下車常發覺眼鏡鏡片模糊。此現象與下列何者最相關?
(B) 車外空氣所含的水氣比車內少 (C) 車外空氣的溼度比車內小 (D) 車外氣溫比車內低 A

40 91年 考題 1 8 .下列何者不屬於沉積構造? (A) 斷層(B) 層理(C) 波痕(D) 粒級層(E) 交錯層 A

41 91年 考題 C 1 9 - 2 0 為題組 圖4 為洋底擴張示意圖, 其中甲丁段和丙己段均代表中洋脊, 回答1 9 - 2 0 題。
1 9 . 圖4 中之丙丁段屬於何種斷層? (A) 正斷層 (B) 逆斷層 (C) 轉形斷層 (D) 平移斷層 C

42 91年 考題 A 20.圖4 中, 由玄武岩熔岩流持續噴發、凝固形成的海洋地殼, 其岩石年齡分布的情形為何?
(B) 以乙丙段為中心時, 乙丙段的岩石最年輕, 兩側離乙丙段愈遠的岩石愈老 (C) 以丙丁段為中心時, 丙丁段的岩石最老, 兩側離丙丁段愈遠的岩石愈年輕

43 91年 考題 D 21. 台灣地區約在北緯二十多度, 此地區地面氣象觀測坪內安置之百葉箱, 其門開口最好朝向哪一方?
(A) 東方(B) 南方(C) 西方(D) 北方 D

44 91年 考題 A 22 .欲探求岩石圈的底界有多深, 下列哪一種技術是最佳方法? (A) 藉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的急遽變化測得
(B) 使用聲納, 利用聲波反射原理測得 (C) 靠繞極衛星的遙感探測測得 (D) 由陸地鑽探直接測得 (E) 由海底鑽探直接測得 A

45 91年 考題 CE 4 1 .下列有關太陽黑子的敘述, 何者錯誤? (應選二項) (A) 其數目的增減具有週期性規律變化
(B) 其數目的多寡與太陽表面活動的強弱有關 (C) 它看起來較暗, 是因為黑子溫度較周圍高的緣故 (D) 它看起來像雀斑, 但有些黑子的直徑比地球直徑大 (E) 它的溫度約 K, 故黑子屬於太陽表面溫度較高區域 CE

46 91年 考題 42 .已知一圓周涵蓋36 0 度, 則地球在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 每日平均約前進多少度?當月相從滿月到下一次滿月, 地球在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 約前進多少度? (應選二項) AG

47 91年 考題 BE 43.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應選二項) (A) 地球除自轉外, 也繞太陽公轉
(C) 地球繞太陽公轉的方向為自西向東 (D) 月球繞地球公轉的方向為自西向東 (E) 月球從圖1 2 之位置甲轉到乙, 月相從滿月又再次滿月

48 91年 考題 B 4 9 . 圖1 4 之粗黑曲線代表空氣中所含水氣的飽和曲線,試問圖1 4 甲點空氣的相對溼度較 接近下列哪一百分比?
(A) 1 0 % (B) 2 0 % (C) 3 0 % (D) 4 0 % (E) 5 0 % B

49 91年 補考題 9. 我們最常使用下列哪一種方法來測量地殼的厚度? 雷達測距 聲波回音 地下鑽井 地震波波速變化 D

50 91年 補考題 C 9. 10. 將下列甲至戊五個地質時代, 依老到新的順序重新排列, 其正確順序為何?
甲、寒武紀乙、第三紀丙、二疊紀丁、第四紀戊、侏羅紀 甲乙丙丁戊 甲丙乙丁戊 甲丙戊乙丁 甲丙戊丁乙 甲戊丙丁乙 C

51 91年 補考題 11. 海浪和洋流不斷攪動海水接近表面的一層, 使得此層上下海水的一些物理性質混合均勻, 故稱它為混合層。下列何者不會因混合而達到均勻? (A) 海水壓力(B) 海水鹽度(C) 海水溫度(D) 海水密度 A

52 91年 補考題 A 12. 下列有關亞洲季風的描述, 何者正確? (A) 夏季季風盛行時, 通常海洋為高氣壓區, 亞洲大陸為低氣壓區
(B) 冬季季風的風向主要從海洋吹向亞洲大陸 (C) 季風持續的時間較海、陸風短暫 (D) 季風涵蓋的範圍較海、陸風小 A

53 91年 補考題 13. 圖1 是一處岩層的地質剖面圖,其中甲、乙、丙、丁分別代表四種不同沉積岩地層,戊代表火成岩脈。依照被截切的地層比截切者較早形成的原理, 下列何者最晚形成?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E) 戊 E

54 91年 補考題 14. 下列哪一類岩石覆蓋地球表面積最廣? (A) 火山岩(B) 沉積岩(C) 變質岩(D) 深成岩 B

55 91年 補考題 B 15. 下列三種變質岩, 依變質程度由低到高之正確排列順序為何? 板岩、片麻岩、片岩 板岩、片岩、片麻岩
片岩、片麻岩、板岩 片岩、板岩、片麻岩 片麻岩、板岩、片岩 B

56 91年 補考題 16. 小明為了要攀登附近的勝利峰而準備地形圖, 勝利峰的剖面圖如圖2 所示。下列各圖中最外圈的等高線,高度均為零,而相鄰兩等高線的差距為2 0 0 公尺, 哪一張圖是勝利峰的正確等高線圖? B

57 91年 補考題 DE 45. 下列有關板塊構造學說的敘述, 何者正確? (應選二項) (A) 海溝是持續不斷產生新的海洋地殼之處
(B)    板塊構造學說主張板塊是由地殼碎裂形成的 (C) 兩板塊在中洋脊處屬相對碰撞運動, 但在海溝處屬相互分離運動 (D) 台灣位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交會處, 屬聚合型板塊邊界 (E) 就科學史而言, 先有大陸漂移說, 再有海底擴張說, 最後才有板塊構造學說 DE

58 91年 補考題 46. 已知望遠鏡放大倍率為物鏡焦距與目鏡焦距的比值,下列有關他們四人經由望遠鏡可以看到的彗星影像放大倍率的敘述, 何者正確? (應選二項) 大明最大可看到8 倍影像 小華最大可看到1 2 5 倍影像 (C) 大琳最大可看到1 0 0 倍影像 (D) 小美最大可看到7 倍影像 (E) 小美最大可看到3 5 0 倍影像 BD

59 91年 補考題 47. 他們四人當中,何人的望遠鏡口徑最小﹖已知物鏡口徑越大, 能收到的光線越多,則何人所看到的X 彗星最明亮? (應選二項) DG

60 91年 補考題 48. 飛馬座的α 星的視星等是2 .6,其亮度約為X 彗星的多少倍? 其計算方法為何? (應選二項) DH

61 91年 補考題 5 5 - 5 6 題為題組: 閱讀下面取自報紙的短文, 回答第5 5 - 5 6 題。
據研究, 氣候環境不穩定之變動是颱風形成之要因之一。產業升級增加二氧化碳之排放, 隨之地球溫室效應的增強, 是導致大氣不穩的原因之一。過去一百年, 地球整體表面的平均氣溫, 大致每年上升攝氏 度, 據研究,其主因為大氣中「溫室效應氣體」之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碳化合物等濃度的增加。因為地球溫室效應, 導致大氣與海水的溫度皆上升, 使得大氣與海水之間的熱與水分的循環量起微妙變化。如此, 大氣之流動亦會變化。近幾年世界各地頻繁發生之多雨、颱風、洪災、乾旱、異常低溫等「異常氣象」, 溫室效應亦為原因之一。溫室效應對河川、沿海水域之水文環境的影響, 亦不可忽視。氣溫一增高, 則水分的蒸發散量亦會增加, 河川之流量會減小, 直接影響整體水資源的開發利用; 地表溫度上升會導致動植物、浮游生物更加繁殖, 下水道亦會增加臭味; 與沿海因高潮位產生海水倒灌之海岸災害等。總之, 漠視「地球溫室效應」對氣候環境變動的影響, 會增加自然環境對人類的反撲力量。這可能是大家痛定思痛此次洪水災害之相關問題時, 常忽略、卻應加以省思的重要課題。

62 91年 補考題 55. 依據此短文之描述, 下列有關溫室效應的敘述何者正確? (A) 溫室效應只造成地球的平均氣溫的增加, 不會引起其 他效應 (B) 本文所指的溫室效應氣體是二氧化氮、氯氣、甲烷等三種氣體 (C) 溫室效應是防災科技必須重視的課題之一 (D) 地表溫度上升會造成空氣中水氣含量的減少 C

63 91年 補考題 若僅考慮溫室效應,且西元 年地球的平均氣溫是1 5 °C ,那麼西元 年時的地球平均氣溫為何? 1 0 °C °C °C 20 °C 資料不足, 無法估計 B

64 91年 補考題 題為題組: 常見的溫室效應氣體有水蒸氣、二氧化碳、甲烷等。人類活動對大氣中水蒸氣的總量影響有限, 但工業革命後, 人類活動使大氣中二氧化碳、甲烷及氮氧化物的存量明顯增加, 造成「全球增溫」現象。為了比較溫室效應氣體對目前全球增溫現象的影響, 科學家通常引用「溫室效應指數」, 以二氧化碳為相對標準, 估算定壓下每單位體積的氣體所吸收的紅外線輻射量。表1 列有( A ) 至( I )共九種氣體在大氣中的體積百分比, 及其溫室效應指數。根據表1, 回答第 題。

65 91年 補考題 57. 表1 中( A ) 至( I ) 九種氣體,哪一種氣體的分子, 平均吸收紅外線的能力最大? I

66 91年 補考題 E 58. 根據表1 的數據, 下列有關地球「溫室效應」與「全球增溫」的敘述, 何者正確?
(A) 溫室效應氣體直接吸收來自太陽的可見光, 維持地表的溫度 (B) 地球的溫室效應主要是人類大量燃燒各種化石燃料造成的 (C) 二氧化碳是對溫室效應總貢獻最大的溫室效應氣體 (D) 氣體分子中的原子數越多, 溫室效應指數越高 (E) 水蒸氣不是導致目前全球增溫的主要物質 E

67 91年 補考題 C 61. 下列對該日台灣天氣的描述, 何者正確? (A) 台灣受到冷鋒影響, 溫度大幅下降
(B) 台灣受到暖鋒影響, 天氣晴朗炎熱 (C) 受到滯留鋒影響, 台灣北部和東北部局部有雨 (D) 台灣受到熱帶低壓環流影響, 天氣炎熱且南部局部有雨 (E) 受到台灣東北方冷、暖鋒交集處的高氣壓影響, 全台灣有雨

68 91年 補考題 C 62. 根據天氣預報, 同年1 1 月7 日位於大陸的高壓將持續增強, 並快速向東移動進入黃海,則當天台灣可能為何種天氣? (A) 暖鋒抵達台灣, 氣溫下降(B) 冷鋒抵達台灣, 氣溫快速回升(C) 受到冷氣團影響, 溫度大幅下降(D) 台灣受到熱帶低壓環流影響, 天氣炎熱

69 90年 考題 E 1. 下列何者是圖1上甲處的正確名稱? (A) 莫氏不連續面 (B) 火山島弧 (C) 軟流圈 (D) 中洋脊
E

70 90年 考題 D 2. 圖1 上乙處火山噴發後之產物, 若為黑曜岩且未受到變質作用, 則其岩石組織最有可能為下列何者?
(A) 片理組織(B) 斑狀組織(C) 粒狀組織(D) 玻璃質(E) 微晶質 D

71 90年 考題 D 3. 下列有關此地區地質現象的敘述, 何者正確? (A) 此地區的斷層, 以正斷層為主
(B) 此地區發生的地震, 全屬淺源地震, 而無中源和深源地震 (C) 此地區較深處岩石, 不可能受到高溫和高壓的影響而變質 (D) 圖1 上甲處之所以凹陷, 主要是因受到板塊隱沒下沉、拖拉造成的 (E) 圖1 上乙處岩石的礦物結晶顆粒, 比圖1 上丙處岩石的礦物結晶顆粒大

72 90年 考題 A 4. 當我們從銀河系觀察遙遠的星系時, 會發現所有的星系都遠離我們而去, 而且星系奔離的速度與其距我們的距離( 簡稱距離) 成正比, 此稱為赫伯定律, 可以用數學式表示為v = Ho d, 其中v 與d 分別為星系的奔離速度與距離, Ho 為一比例常數,稱為赫伯常數。另外,依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沒有任何物質的速度會比光速更快,所以星系奔離的速度不可能大於光速。甲、乙、丙三個人聚在一起討論遙遠星系的運動, 他們的論點分別如下: 甲: 依據赫伯定律, 當一個星系極其遙遠時, 這個星系的奔離速度會比光速快, 因此赫伯定律違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乙: 赫伯定律並不違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因為我們所觀測到的星系奔離速度永遠比光速小。 丙: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說, 沒有任何「物質」的速度會比光速更快。星系並不是物質, 所以星系的奔離速度可以比光速快。 試問下列敘述, 何者正確? (A) 甲並沒有明確地說赫伯定律一定是錯誤的 (B) 乙認為在銀河系可以觀測到奔離速度比光速快的星系 (C) 丙認為在銀河系一定不可能觀測到奔離速度比光速快的星系 (D) 乙與丙對星系奔離速度與光速孰大孰小的論點是一致的  

73 90年 考題 5. 許多人都看過夕陽西沈的情景,你可曾留意太陽西沈的方位? 圖2 是台灣地區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天中,太陽在天空中的移動軌跡圖。台灣冬天和夏天的落日方位,若只考慮哪一個較為偏南或偏北,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兩者的落日方位均相同 (B) 夏天的落日方位比冬天偏南 (C) 冬天的落日方位比夏天偏南 (D) 因冬天的落日方位每天都不相同, 故無法與夏天比較 C

74 90年 考題 6. 圖3 為一油田的地質剖面圖, 下列有關形成此油田地質條件的配對何者正確? D

75 90年 考題 C 7. 根據氣溫分布的特性, 地球大氣圈可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氣層及增溫層。下列有關這四個分層的敘述, 何者正確?
(A) 陽光首先照射到地球大氣圈的最外層, 因而在此產生對流層 (B) 陽光中的紫外線穿透地球大氣圈抵達地面後, 其量絲毫不減 (C) 對流層中的水汽與二氧化碳, 均具有替地球保溫的作用 (D) 水循環主要發生在對流層與平流層之交界面上 C

76 90年 考題 A 8. 一氣象探空站測得氣溫隨高度的變化如圖4 , 則此氣象探空站附近的天氣變化主要發生在下列哪一高度範圍內?
(B) 公里 (C) 公里 (D) 公里 A

77 90年 考題 9. 民國89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象神颱風侵襲台灣,為本省東部、東北部及北部帶來豪雨, 造成大水災。下列哪一選項與象神颱風的相互作用是導致此次豪雨的重要原因之一? (A) 西風噴流(B) 西南氣流(C) 東南信風(D) 東北季風 D

78 90年 考題 10-11 題為題組 「壬戌之秋, 七月既望, 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 水波不興。舉酒屬客, 誦明月之詩, 歌窈窕之章。少焉, 月出於東山之上, 徘徊於斗牛之間。」( 摘自蘇東坡前赤壁賦) 10. 下列何者最接近文中「壬戌之秋, 七月既望」當晚之月相? C

79 90年 考題 10-11 題為題組 「壬戌之秋, 七月既望, 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 水波不興。舉酒屬客, 誦明月之詩, 歌窈窕之章。少焉, 月出於東山之上, 徘徊於斗牛之間。」( 摘自蘇東坡前赤壁賦) 11. 「月出於東山之上, 徘徊於斗牛之間」中之斗牛, 是指什麼? (A) 二十八星宿中的斗宿與牛宿(B) 在東山之上的斗笠與水牛 (C) 名為「斗」與「牛」的兩座高山 A

80 90年 考題 23. 在大氣的對流層中,若暖空氣覆蓋在較冷的空氣層上面,會使大氣污染物不能發散,而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這種現象在山谷或盆地地形, 無風時較易發生。下列哪一圖形可描述此一逆溫現象? B

81 90年 考題 61. 相距三百公里的甲、乙兩地地層剖面, 剖面中各層所含不同時代的標準化石如圖16所示。下列有關甲、乙兩地地層的對比, 何者錯誤? (應選二項) (A) ㄅ 層 子層(B) ㄆ 層 丑層(C) ㄇ 層 寅層(D) ㄈ 層 辰層(E) ㄉ 層 巳層 DE


Download ppt "90年~92年 學測考題解析 地科部份."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