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5章 研究設計 本章的學習主題 1.研究設計的意義與目的 2.主要研究設計的類別 3.探索性研究、敘述性研究、因果性研究 4.紮根理論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5章 研究設計 本章的學習主題 1.研究設計的意義與目的 2.主要研究設計的類別 3.探索性研究、敘述性研究、因果性研究 4.紮根理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5章 研究設計 本章的學習主題 1.研究設計的意義與目的 2.主要研究設計的類別 3.探索性研究、敘述性研究、因果性研究 4.紮根理論
第5章 研究設計 本章的學習主題   1.研究設計的意義與目的   2.主要研究設計的類別 3.探索性研究、敘述性研究、因果性研究 4.紮根理論 5.質性研究與量化研究設計   6.研究設計可能發生的誤差   7.管理者在研究設計所要考慮的問題 企業研究方法第5章

2 5.1 研究設計的意義與目的 研究設計所涵括的議題相當廣泛,因此學者對研究設計的定義也不太相同,下列乃學者們對研究設計的定義:
5.1 研究設計的意義與目的 研究設計所涵括的議題相當廣泛,因此學者對研究設計的定義也不太相同,下列乃學者們對研究設計的定義: 1.研究設計是構成資料蒐集、測量與分析的藍圖。 2.研究設計是協助研究者依其選定的方法配置有限的資源。 3.研究設計是構思研究調查的計劃與結構,以獲得研究問題的答案。計劃乃研究的整體架構或程序,包括研究內容綱要、研究假說、構念與變數之操作性定義,及最後的資料分析。 4.研究設計明確地表達研究問題的結構與研究調查計劃。所謂的結構乃研究變數間的關係架構、組織或組態,而所謂的計劃乃獲得前述關係的實證資料。 企業研究方法第5章

3 5.2 研究設計的類別 企業研究方法第5章

4 5.2 研究設計的類別 一、探索性研究 (Exploratory Research) 探索性研究是一種對新的主題或現象進行初次摸索工作,由於研究主題很新,研究者可能對研究範圍與概念不甚清楚,且可能以往都沒有人研究過,而研究者進行此項研究,主要是要對該主題進行初步的認識。 企業研究方法第5章

5 5.2 研究設計的類別 探索性研究的目的如下: 1.為了更精確而有系統的分析問題,並進一步有系統 的發展研究假設。
5.2 研究設計的類別 探索性研究的目的如下: 1.為了更精確而有系統的分析問題,並進一步有系統 的發展研究假設。 2.為未來更深一層的研究而進行的先前研究。 3.將觀察之資料予以歸納分析,並進一步對於研究之 問題進行推測性敘述。 4.使分析者更深入的瞭解某特定問題。 5.釐清重要但仍不夠清楚的概念。 企業研究方法第5章

6 5.2 研究設計的類別 探索性研究方法可分為以下幾類: 企業研究方法第5章

7 5.2 研究設計的類別 二、敘述性研究(Descriptive Research) 敘述性研究最主要的目的,是在敘述一個整體的現象或特色。
5.2 研究設計的類別 二、敘述性研究(Descriptive Research) 敘述性研究最主要的目的,是在敘述一個整體的現象或特色。 (1)描述某特定群體在各研究變數及因素方面之特質 (2)藉由和母體具有同一特質的特定群體去推斷母體 (3)進行某種預測;例如藉由未來五年預測的營業額來 預測以後大概需要招募多少業務代表 企業研究方法第5章

8 5.2 研究設計的類別 二、敘述性研究(Descriptive Research)
5.2 研究設計的類別 二、敘述性研究(Descriptive Research)   敘述性研究對於研究正確性(accuracy)的要求非常 重視。雖然我們很難將所有的誤差消除,但一個好的 研究者必須努力的去做正確的調查,並做精確的描述。   Cooper & Schindler (2008)認為敘述性研究可能 是很簡單的,也可能是很複雜的。單純的敘述性研究 是處理單純的問題或假設,但不管這個研究是多麼單 純,我們都要瞭解變數的大小、格式、分配,並對研 究變數做定義,然後對假設進行統計檢定。 企業研究方法第5章

9 5.2 研究設計的類別 二、敘述性研究(Descriptive Research)
5.2 研究設計的類別 二、敘述性研究(Descriptive Research) Earl Babbie (1998)對橫斷面的研究與縱斷面的研究之解釋如下: 1.橫斷面研究:很多的研究計畫都是藉由橫斷面的觀點來 討論一些現象。探索性的研究通常是橫斷面研究,也 有一些解釋性的研究可算是橫斷面的研究。 2.縱斷面研究:縱斷面研究是一種跨越長時間觀察的一種 研究方法。通常是藉由固定樣本(panel)來蒐集時間序 列的資料。所謂panel是指一組簡單的個體或群體的固 定樣本,在每個衡量週期中針對研究變數重複的衡量, 以蒐集時間序列的資料。 企業研究方法第5章

10 5.2 研究設計的類別 二、敘述性研究(Descriptive Research) 縱斷面研究又可細分成以下幾種: (1)趨勢研究(trend study) 從經濟、社會、或公司的資料中分析趨勢,瞭解研究之變數是 否在不同時間上會有改變。 (2) 世代研究(cohort study) 例如研究某些特定的次母群體(sub-population),是否隨時 間而有所改變。 (3) 小樣本多次訪問研究(panel study) 此方法和趨勢研究及世代研究相比,除了在樣本上使用同一種 樣本,且在每個量測時間都接受研究外,大體上和前兩者 並無太大的區別。 企業研究方法第5章

11 5.2 研究設計的類別 企業研究方法第5章

12 5.2 研究設計的類別 三、因果性研究 (Causal Research) 因果性研究的主要目標是要辨認變項之間的因果關係 (cause- and-effect relationships)。 企業研究方法第5章

13 5.2 研究設計的類別 而要瞭解因果性研究,就要先瞭解一些重要的名詞,如:因 果關係、充份條件、必要條件,分別解釋如下: 1.因果關係(causality):首先我們要瞭解什麼是因、什麼是 果。如果A是造成B的原因,或者是說A迫使(forces) B發生。 那A就是因,B就是果。而科學研究有時並不是研究這種一 對一的因果關係,當我們研究的是多對一的因果關係。而決 定條件可從兩個條件來討論,一是必要條件,一是充份條件。 2.相關(correlation)和因果關係(causal correlation):在 統計上的相關並不是判定因果關係的標準。確立兩個變項間 有關係存在,是證實因果關係的必要條件,但並不是充份條 件。 企業研究方法第5章

14 5.2 研究設計的類別 充份條件與必要條件:所謂必要條件是指產生效應必須要有的條件,即X一定要出現,Y才會出現;但X出現,Y不一定會出現。而充份條件是指如果某一條件出現,可以產生預期的效應,即X發生Y發生,但X未發生Y也會發生。 4. 因果關係的標準:而哲學家Paul Lazarsfeld (1959)提出 了三個因果關係的標準(必要條件): (1) 時間律:在時序上,先有因再有果。 (2) 共變律:是兩個變項要有實證的相關性。 (3) 排他律:是兩個變項間所觀察到的實證相關,不是因為第三個變項同時造成了這兩個變項而產生的。 企業研究方法第5章

15 5.3 質性研究設計與量化研究設計 量化研究設計具有下列特性 (1)研究者通常始於驗證性假設; (2)概念必須以明白的變項形式定義清楚;
5.3 質性研究設計與量化研究設計 量化研究設計具有下列特性 (1)研究者通常始於驗證性假設; (2)概念必須以明白的變項形式定義清楚; (3)量測工具在進行資料蒐集前,就要有系統的發展出來,並且應有標準化的量測工具; (4)資料必須來自精確量測的數字或指標; 企業研究方法第5章

16 5.3 質性研究設計與量化研究設計 (5)量化研究的理論大多是因果的,而且是演繹的;
5.3 質性研究設計與量化研究設計 (5)量化研究的理論大多是因果的,而且是演繹的; (6)量測工具及衡量程序是有標準的,而也是可以重覆進行驗證的; (7)分析的進行是由統計及圖表來完成的,統計分析之結果應與原先之假設進行比對,並做適當的討論 企業研究方法第5章

17 5.3 質性研究設計與量化研究設計 量化研究特別調理論解釋中邏輯之嚴謹性,避免在 因果的解釋中發生邏輯上的錯誤,包括:
5.3 質性研究設計與量化研究設計 量化研究特別調理論解釋中邏輯之嚴謹性,避免在 因果的解釋中發生邏輯上的錯誤,包括: (1)生態謬誤(ecological fallacy); (2)不對等謬誤; (3)套套邏輯(tautology)的謬誤; (4)目的論(teleology)的謬誤; (5)虛假相關之謬誤; 企業研究方法第5章

18 5.3質性研究設計與量化研究設計 質性研究設計具有以下之特性
1. 一旦研究者沉浸在資料之中後,便開始搜集相關資料並捕捉與發掘研究事件之相關議題。 2. 概念是以主題、宗旨、通則、類型的形式存在,通常研究者沒有針對概念做非常清楚的定義。 3. 採就事論事的方式來發展量測工具,此量測工具常常遷就情境因素來決定。 企業研究方法第5章

19 5.3質性研究設計與量化研究設計 資料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現,通常得自於文獻、觀察及手稿等。
所依據之理論可以是因果關係的、無因果關係的,而且常常是歸納而來的。 研究程序是特殊的,通常是依據此次研究而特別設計的,而且很少重覆前次之質性研究之研究程序。 資料分析方法通常是從證據中抽取主題或通則,以及把資料整理成為整體有系統之理論。 企業研究方法第5章

20 5.3質性研究設計與量化研究設計 質性研究與量化研究之互補與整合 質性研究與量化研究,就方法的層面考量,確實有統整與互補之運用價值,因此質性研究與量化研究二者視為互補的關係,將是更加務實的作法。 企業研究方法第5章

21 5.4紮根理論 一、紮根理論介紹 紮根理論(grounded theory)被視為是質性研究方法中最科學的一種方法。紮根理論是由Barney Glaser和Anselm Strauss兩位社會學者在1967年所提出的研究方法,其主要思考邏輯是從實證資料的基礎上建立理論。 企業研究方法第5章

22 5.4紮根理論 一、紮根理論介紹 Strauss&Corbin (2007)則認為紮根理論是用歸納的方式,對現象加以分析整理所得的結果。換言之,紮根理論是經由有系統的資料搜集與分析,進而發掘及發展出新的理論架構。 因此紮根理論的目的是在填平理論研究與實證研究之間尷尬的鴻溝。 企業研究方法第5章

23 5.4紮根理論 二、紮根理論分析程序 紮根理論中的資料分析的第一步為譯碼(coding),譯碼是一種把資料分解、概念化,然後再以一個嶄新方式把概念重新組合的過程。 企業研究方法第5章

24 5.4紮根理論 二、紮根理論分析程序 開放性譯碼(Open Coding) 基本原則:
(1) 對資料進行非常仔細的登錄,不可漏掉任何重要的訊 息;譯碼越細越好,直到不能再細分為止。 (2) 注意尋找當事人使用的語言,特別是那些能夠作為譯 碼的命名原話。 (3) 將每一個譯碼予以初步命名,命名可以使用當事人的 原話,也可以是研究者自己的語言。 (4) 在對資料進行分析時,就有關的詞語、短語、句子、 行動、意義和事件等進行深入思考,以找尋這些資料 與研究者有什麼關係?這些資料具體提供了什麼情 況? 企業研究方法第5章

25 5.4紮根理論 二、紮根理論分析程序 主軸譯碼(Axial Coding)
主軸譯碼是經由演繹和歸納,採取如同在開放性譯碼裡不斷問問題和作比較的方法,將次範疇與主範疇連結的一種過程。主軸譯碼的目的,是為了將在開放譯碼中被分割的資料,再加以分類聚集起來。 企業研究方法第5章

26 5.4紮根理論 二、紮根理論分析程序 選擇性譯碼(Selective Coding) 五個具體步驟(陳向明,2007):
(1) 確定資料的故事線索。 (2) 對主範疇、次範疇及其性質和面向進行描述。 (3) 檢驗已經建立的初步假設,補充需要增加或發 展的概念範疇。 (4) 挑選出核心概念範疇。 (5) 建立核心範疇與其他範疇之間之關聯性。 企業研究方法第5章

27 5.4紮根理論 三、紮根理論執行流程 從原始資料的蒐集、排序與逐行逐句的分析中,漸漸歸納出命題與概念,然後將概念提升到理論,研究者並且反覆檢視所發展理論的精確性,直至理論趨於飽和(theoretical saturated),研究才結束。 企業研究方法第5章

28 5.5 研究設計可能發生的誤差 一、規劃誤差(Planning Errors) 二、資料蒐集誤差(Collection Errors)
5.5 研究設計可能發生的誤差 一、規劃誤差(Planning Errors) 二、資料蒐集誤差(Collection Errors) 三、資料分析誤差(Analytical Errors) 四、報告誤差(Reporting Errors) 企業研究方法第5章

29 5.6 研究設計時所要考慮的問題 對一個研究問題,並不會只有一個單一、正確的研 究設計,換言之,同一個研究問題很可能可以用不 同的研究設計來達成研究目的。 研究設計是要用來回答研究問題。 所有的研究設計通常代表著許多因素的折衷。 所有的研究架構並不是制定後就不加思考的跟隨, 且不是沒有偏差的,應在後續的研究過程中依情況 加以修正。 企業研究方法第5章


Download ppt "第5章 研究設計 本章的學習主題 1.研究設計的意義與目的 2.主要研究設計的類別 3.探索性研究、敘述性研究、因果性研究 4.紮根理論"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