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模块三 专题十三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2
教学目的 通过专题和案例相结合的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及其基本特点,认清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条件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掌握中国共产党在外交方面的基本原则、方针和政策;通过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和作用提高的分析,明确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和信心。
3
逻 辑 结 构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4
教学重点、难点 关于和平发展的道路 对战后国际形势和时代主题的认识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
关于“和谐世界” 对战后国际形势和时代主题的认识 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5
活动设计 “加入WTO的利与弊”辩论 座谈批驳“中国威胁论” 观看电视片《共和国外交风云》第七集《扬眉吐气》 座谈中国举办奥运会的国际意义
6
案例导入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7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也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对于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极为重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及其特点是什么?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们应当坚持和实施什么样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8
案例 呈现 一、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是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的前提和根据。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政府和人民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则是中国面对国际形势的变化所采取的对策。
9
案例 呈现 ⑥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目标。⑦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⑧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⑨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⑩我们将继续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要求和共同利益。 ①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②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际形势总体稳定。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南北差距拉大,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④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⑤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10
案例分析 一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所谓时代主题,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并对形势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的战略意义的问题,就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随着世界矛盾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时代主题也会发生转换。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时代主题,是制定正确发展战略和内外政策的一个重要前提。 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11
毛泽东对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 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为中国国内的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这是从新中国成立之日起,特别是朝鲜停战以后,毛泽东和中国政府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 如何判断世界范围的战争与和平问题,历来是观察和估量国际形势、制定和执行内外政策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首要问题。毛泽东分析战后国际形势,指出世界反动力量确在准备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的危险是存在着的。但是,世界人民的民主力量超过世界反动力量,并且正在向前发展,必须和必能克服战争危险。
12
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 案例 呈现 在科学分析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基础上,毛泽东逐步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
1974年,毛泽东又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 毛泽东还根据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先后提出了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反对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称霸;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是平等的,反对以大压小、以强凌弱;支持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结成广泛的反帝反霸的国际统一战线等著名论断。 在科学分析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基础上,毛泽东逐步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 两个中间地带的战略: 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世界各种政治力量的进一步分化和改组,毛泽东指出有两个中间地带: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日本也属于第二个中间地带。
13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邓小平根据世界经济与政治发生的重大变化,敏锐地把握到时代主题已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及时提出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的科学判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观。这个判断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基本思想: 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战略问题。 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
14
案例 呈现 1985年3月4日,邓小平根据世界形势的变化,提出“和平与发展 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现在世界上问题很多,有两个比较突出。一是和平问题。 二是南北问题。这个问题在目前十分突出。发达国家越来越富,相对的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南北问题不解决,就会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障碍。”
15
案例分析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 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的论断,科学地概括了当前时代的特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新时期外交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维护世界和平是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 和平问题,是指在较长时期内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问题,其中也包括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制止局部战争的问题。维护世界和平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世界经济的高度国际化与一体化,为维护世界和平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6
和平的等级及与战争的关系 和平可分等级:最高级是世界和平,其次是地区和平与国家间和平,再次是国内和平。据匈牙利学者调查,战后在世界范围内无任何战争的日子只有26天,即绝对和平状态只有26天。 作为正常化状态,和平可分为:友好合作关系即绝对和平;法律关系,即不友好,但保持外交关系,亦称积极和平;非战关系,即有矛盾、冲突,但没有演变为总体战争,亦称消极和平。 战争与和平是对立统一,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这主要从“战争力量”和“和平力量”的对比去分析。
17
战后和平力量超过战争力量的主要表现 世界人民强烈渴望和平,坚决反对战争,形成全球性和平运动,反映了世界范围内的人心向背,是对战争势力的“强大示威”,有力钳制着战争势力,维护着世界和平。 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超级大国不敢贸然发动世界战争。核武器使得“保护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原则难以贯彻,因为核战争威胁到战争双方的安全,对整个人类生存构成重威胁,具有“零和性质”。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发展,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加深,国际上各种力量相互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社会主义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18
促进经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 发展问题,即南北问题,是指地处南半球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与地处北半球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其实质是全球的经济问题。发展问题是核心,根本原因就在于各国所处的发展条件和基础不同,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形势恶化,贫富差距扩大。发展问题是影响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大问题。
19
“发展中国家经济形势每况愈下的原因 长期遭受殖民统治和掠夺; 经济结构落后,经济基础薄弱; 自然条件差,水、旱灾害频繁; 人口出生率过高; 一些国家长期内战和社会动荡; 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失误; 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不平等的贸易
20
案例 呈现 南北会议
21
案例 呈现
22
案例 呈现 非洲饥民
23
案例 呈现 美国华尔街
24
案例分析 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是内在统一的 和平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发展要在和平环境下才能顺利实现,和平也离不开发展。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25
案例分析 前提条件 有力保障 和平 发展
26
江泽民对当今时代潮流的新判断 江泽民指出:“ 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 “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时代的潮流。” “上个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也经历了冷战对峙的磨难,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都不愿看到世界上任何地区再发生新的热战、冷战和动乱,都不愿看到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再推行新的霸权和强权,都不愿看到南北之间的发展差距、贫困鸿沟再扩大下去。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都渴望世界持久和平,渴望过上稳定安宁的生活,渴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渴望实现
27
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渴望促进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
“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和平与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争取较长时期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 人类还面临着一些深刻矛盾和突出问题,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事业仍然面临严峻挑战。
28
胡锦涛对当今时代潮流的新判断 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生产力显著提高,全球经济保持总体增长,各类全球性和区域性合作生机勃勃,国际关系民主化不断推进。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进步。同时,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建立公平、有效的集体安全机制,共同防止冲突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安全。
29
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切身利益,也事关消除全球安全威胁的根源。没有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世界难享太平。
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30
二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力量发展不平衡规律——经济多极化趋势不可阻挡:美、欧盟、日本、中国和印度等 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迅猛,同时经济民族主义兴起形成反全球化潮流 经济全球化与地区经济集团化的辨证关系 政治多极化:单极化与多极化之争 经济多极化与政治多极化之间的密切联系与相互独立发展趋势
31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多极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世界多极化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美、俄、日、欧、中五大力量及一些地区性大国或国家集团为基本框架的多极化格局在曲折中发展。多种力量和谐并存和共同发展,有利于世界安全和稳定。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程度继续加深,综合国力的竞争更为激烈。
32
力量中心多极化 案例 呈现 综合国力是力量中心评价的基本标准:经济基础、政治、军事、文化、地缘潜力
力量中心格局:一超(美)、四强(俄欧中日) 力量中心类型及其相互关系:政治三强(美俄中)、经济三强(美欧日)、军事两强(美俄)、文化三强(中美俄)、地缘四强(中美俄印) 国际关系体系:联合国体系、发展中国家的南南合作、阿拉伯世界、伊斯兰世界
33
单极化美国 硬国力:适当规模人口、广阔土地(可耕地)、丰富自然资源、优越地理条件(水、航运、地缘对手少); 经济实力:基础雄厚、比例大;
军事实力:军费40%以上,数字化部队、数字化地球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装备好、武器尖端; 外交实力:国际影响力巨大,控制联合国 文化实力:6000所大学;巨额教育经费;主要科技创新;主要诺贝尔奖得主; 科技实力:科技费用大,主要领域均处于领先; 制度实力: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是制度的主要发布者; 语言实力:美式英语能极大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34
单极与多极之争 美国的超极地位十分稳固:世界单极化? 中国的发展势不可挡:新的超级大国?
团结的欧洲:经济实力、人口、政治影响,能否重现夕日辉煌? 跛脚巨人日本:经济巨人、政治矮子、军事侏儒,能否实现第三次远航? 基础稳固的俄罗斯:基础好、人力资源丰富、科技实力强、自然资源丰裕,能否东山再起?
35
美国欲称霸世界,可称一超 俄罗斯仍是世界多极化中的一极 日本也将成为世界多极化中的一极 欧盟也是世界多极化中的的一极
案例 呈现 美国欲称霸世界,可称一超 俄罗斯仍是世界多极化中的一极 日本也将成为世界多极化中的一极 欧盟也是世界多极化中的的一极 中国将在世界多极化中占一席之地
36
案例 呈现 网状交织多极关系 日 中 俄 欧 美
37
案例 呈现 俄罗斯 欧盟 美国 中国 日本 当今世界的多极化
38
案例 呈现 世界格局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要求。五个力量中心存在着竞争制约,使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制约和限制,有利于世界安全与稳定。 多极化格局使世界各种力量逐渐形成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与制衡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合作中的竞争和竞争中的合作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
39
交流研讨 多极化是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本命题正确。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多极化格局是世界各种力量形成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衡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因此,积极推动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基础。相反,单极独霸则是和平与发展的大碍。
40
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经济全球化又叫世界经济国际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的全球趋同化趋势。其实质是发达国际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以寻找更有利的投资场所的过程。
41
日益统一的全球化世界 国际贸易发展迅猛:快于经济发展 国际金融空前繁荣:流量大,波动大 国际投资不断深化:生产一体化
跨国公司日益强大:新主体、独立性增强 经济利益联系紧密:货币汇率、资本流动、股市 信息全球瞬间流通:互联网、卫星电视 观念习俗思想趋同:文化全球化 国际惯例渐成潮流:各个领域都形成共同标准 生活方式日趋统一:麦当劳、快餐、卡拉OK、 国际政治相关增强:外来影响逐渐增大
42
经济全球化具有两重性 总体上能促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促进世界生产增长,带来巨大经济利益;
但各国收益严重不均,主要由少数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垄断集团所占有,广大发展中国家所得甚微。 而发展中国家两极分化严重,有的能利用全球化机遇迅速发展;有的成效不明显,有的则停滞不前,愈益边缘化。 经济全球化弊端导致近年反全球化运动兴起,其参加者构成庞杂、观点不一、目标分散、声势浩大,对全球化弊端进行了有力抨击,这促使人们对全球化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43
联合国安理会举行会议
44
案例分析 经济全球化是 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它为发展中国家提高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利于吸收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有利于引进技术和设备,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有利于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另一方面,它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和风险,使发展中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到挑战。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是不均等、不公正的竞争机会。
45
2001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加入世贸组织,可以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营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加入WTO的利与弊 辩 论 2001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加入世贸组织,可以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营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力。 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参与国际贸易新规则的制定。 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 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发展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维护我国国家主权。
46
案例分析 我国的对策 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同时又要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加强防范工作,增强抵御和化解能力,切实维护我国经济安全,更好地发展和壮大自己。
47
三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把中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中国对内坚持和谐发展,对外坚持和平发展,这两个方面是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有利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十六大后,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等新一代领导集体成员根据变化着的国际形势,适时提出“和平发展”的国际战略。
48
经典论述 “新的世纪为人类社会发展展现了光明前景。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重要历史时期,只有世界所有国家紧密团结起来,才能真正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此“中国将始终不渝地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 ——胡锦涛2005年9月在联合国大会
49
和平发展道路的内容 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
——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 ——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实行对外开放; ——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努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坚持和平、发展、合作,与各国共同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50
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战略取向 建立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建设性的新型大国关系:以减少我国发展阻力,推动世界多极化,促进大国关系良性互动。
实行综合立体的稳定周边的战略:睦邻、亲邻、富邻。以和平崛起为前提,以经济安全为主题,兼顾其它多种安全因素,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维护周边安全和稳定,坚持以邻为善、以邻为伴,有针对性地解除周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担忧,妥善处理边界争端问题。 要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中国和平崛起中受益。发展中国家历来是中国在国际事物中可以依靠的力量,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重大问题上互相支持的政治优势。 以多边外交为重要舞台,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以联合国为主要舞台,以亚太,特别是东亚地区为重点,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
51
案例分析 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这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这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这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中国是国际社会一员,要实现自己的发展,也要顺应天下大势,与各国共同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 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回顾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52
案例 呈现 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近年来,中国的日渐崛起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与猜测,在国外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声音叫“中国威胁论”,一时比较盛行,还有另一种形式的表现,叫“中国崩溃论”。2005年5月20号胡锦涛总书记就这个问题作了如下的批示,鉴于某些国外势力仍在鼓吹中国威胁论,而且这个问题今后可能更加突出,为了营造有利于我国的外部环境和舆论氛围,必须深化我国和平局势课题的研究,加强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宣传。 一方面国际舆论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而另一方面有人却认为,中国外交很软弱,对待这个问题,你是怎样认为的呢?
53
案例 呈现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就是为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了世界和平与发展,对一切国际事务,我们都是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
54
案例 呈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揭开了中华民族外交史上崭新的一页。新中国建立50多年来,从毛泽东、邓小平、再到江泽民、胡锦涛,中国政府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时,伴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外交战略和策略,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55
经典论述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一
“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的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 ——《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5页。
56
经典论述 “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57
经典论述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7页。
58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代表中国政府在开国大典上宣布中国政府愿意同任何“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事项”的外国政府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 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以非凡的气魄和胆略从建国初到70年代,面临着巩固独立、谋求发展的双重任务,提出了: 建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方针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59
案例 呈现 “另起炉灶”——同旧中国丧权辱国外交一刀两断,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清除它们在华的特权和影响。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再与这些国家建立友好关系。 “一边倒”——倒向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的阵营一边。
60
案例 呈现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12月31日 ,周恩来总理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他说: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61
案例 呈现 “两个中间地带”理论 60年代初的“两个中间地带”理论,要求依靠第一中间地带即亚、非、拉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争取第二中间地带即以欧洲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反帝、反修”统一战线的国际战略。
62
案例 呈现 “三个世界” 划分理论 70年代的“三个世界” 划分的理论(企图主宰世界的美国和苏联、在反帝反殖斗争中日益崛起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以及处在两者之间的一批发达国家),建立“一条线”、“一大片”战略(“一条线”是指从中国、日本经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到美国都在这条线上;“一大片”是指这条线周围的所有的国家,对付苏联霸权主义的挑战,为我国赢得了安定的国际环境)。
63
案例 呈现
64
案例 呈现 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图为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会见尼克松。
65
理论归纳 通过毛泽东、周恩来的外交理论及其实践,中国团结了最大多数,反对了最危险的敌人,捍卫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和平友好关系,为新中国赢得了和平的建设环境,并不断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至197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有122个。
66
邓小平完整地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 邓小平完整地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进入八十年代,邓小平继承毛泽东、周恩来外交思想,对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判断,并据此调整了对外战略,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国际事务中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中国的对外关系得到了全面发展,国际地位大为加强。
67
邓小平完整地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 邓小平完整地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邓小平在外交工作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外交思想。其中包括: 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问题的重要论断。作出了中国不参加任何集团,不同任何大国结盟的决策。主张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
68
邓小平完整地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 邓小平完整地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至198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达131个。 邓小平还提出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确立对外开放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邓小平还以高超的政治智慧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69
邓小平完整地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 邓小平完整地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国际反华势力对中国施加极大压力的险恶形势下,邓小平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抓住机遇、有所作为”的国际战略方针,其核心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70
案例 呈现 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 1979年1月,邓小平副总理访问美国,出席卡特总统在白宫举行的欢迎仪式。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问美国,在中美关系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
71
案例 呈现 中苏关系正常化进程 1989年5月实现中苏两国关系正常化
72
案例 呈现 积极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 1988年12月,邓小平会见来访的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
73
理论归纳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论独立自主 毛泽东: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 周恩来: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立场,即中华民 族独立的立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场。 邓小平: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
74
江泽民提出新的安全观 九十年代,国际形势发生急剧变化。面对国际风云变幻,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邓小平外交思想,冷静观察,从容应对,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坚定不移地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加强。
75
案例 呈现 中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江泽民在西雅图与克林顿会谈
76
案例 呈现 中俄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江泽民与叶利钦签署中俄联合声明
77
中日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案例 呈现 江泽民会见日本天皇 中日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78
案例 呈现 希拉克访华 中法建立长期的全面伙伴关系
79
案例 呈现 江泽民在英国剑桥 中国与欧盟建立发展21世纪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80
案例 呈现 巩固与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 1997年12月,江泽民主席出席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的首次中国-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及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首脑非正式会晤。图为江主席在马期间与各国领导人合影
81
案例 呈现 中俄关系稳定发展 1996年4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应邀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中俄双方宣布建立平等、信任、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82
案例 呈现 中日关系的新发展 1998年11月,江泽民主席访问日本。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日,双方就致力于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达成共识。图为江主席与日本首相举行会谈
83
理论归纳 实现中苏关系向中俄关系的顺利过渡,并同原苏联各共和国和东欧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无理制裁;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的野蛮行径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睦邻友好更加巩固;进一步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同各大国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伙伴关系;涉台外交不断取得新的胜利;适时提出“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多边外交、首脑外交更加活跃;提出了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相关政策主张等等。
84
理论归纳 中国继1996年与俄罗斯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之后,1997年与法国建立了“全面伙伴关系”,与美国确立了“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与日本构筑“面向21世纪的中日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与东盟确立“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与非洲国家建立“面向21世纪,长期友好,全面合作关系”,与加拿大、墨西哥建立了“跨世纪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这一系列伙伴关系的建立,构成了一个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共创未来的新型国际关系框架。平等互利、发展友好、互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着眼大局、面向未来、建立包括元首在内高级沟通协调机制的战略伙伴关系,说明中国的外交活动正在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85
理论归纳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重申“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 新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是维护和平的政治基础。互利合作、共同繁荣,是维护和平的经济保障。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对话、协商和谈判,是解决争端、维护和平的正确途经。
86
胡锦涛的“和平发展”战略 第二,中国的发展,基点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广阔的国内市场,充足的劳动资源和雄厚的资金储备,以及改革带来的机制创新。 第三,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必须坚持开放的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发展经贸往来。 第四,中国的发展需要很长的时间,恐怕要多少代人的努力奋斗。 第五,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也不会牺牲任何人。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 十六大后,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等新一代领导集体成员根据变化着的国际形势,适时提出“和平发展” 的国际战略。 在2004年3月的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指出中国和平发展的要义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中国和平发展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用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87
原因 理论归纳 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因和意义:
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对一切国际问题都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我国执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既消除了我国屈从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又消除了我国对外侵略的社会根源。我国绝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也绝不侵犯别的国家。
88
意义 理论归纳 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因和意义:
彻底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捍卫了新中国的独立,揭开了中华民族外交史上崭新的一页。 创造和维护了和平友好、长期稳定的周边环境。 中国国际地位大为提高,国际环境大为改善。 “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 ——(《邓小平文选》3卷104页)
89
理论归纳 中国外交走过了六十年的光辉历程。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世纪之交,世界正处在大转折之中,中国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90
“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参加任何集团。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谁搞霸权主义我们就反对谁,谁侵略别人我们就反对谁。”
二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参加任何集团。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谁搞霸权主义我们就反对谁,谁侵略别人我们就反对谁。” 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会谈
91
二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邓小平1989年会见尼克松 邓小平在1989年月10月会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时指出: “我们都是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在这样的大问题上,我们都是现实的,尊重对方的,胸襟开阔的。”
92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理论归纳 二 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必须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正确处理党际关系的四项原则
93
案例 呈现 周总理会见缅甸总理吴努 周总理会见印度总理尼赫鲁
1953年12月31日周总理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总理会见缅甸总理吴努
94
目标 和 平 共 处 准则 平 等 互 利 措施 互 不 干 涉 内 政 保证 互 不 侵 犯 前提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案例 呈现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目标 和 平 共 处 准则 平 等 互 利 措施 互 不 干 涉 内 政 保证 互 不 侵 犯 前提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95
交流研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可以用来处理一个国家内部的问题
本命题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的指导原则,也是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公认的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准则。“一国两制”构想把它用来处理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用来解决一个国家内部实行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地区之间的关系问题,并取得了成功。可见,和平共处的原则不仅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上,而且在一个国家处理自己内政问题上,也是一个好办法。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这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96
“ 中国和所有第三世界国家的命运是共同的。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负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案例 呈现 “ 中国和所有第三世界国家的命运是共同的。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负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97
案例 呈现 处理党际关系的四项原则 独立自主 完全平等 互相尊重 互不干涉内政
98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三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和宗旨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树立新的安全观,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新安全观的核心: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推动建立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和谐世界的内涵:建设和谐世界,就是要在政治上平等民主,经济上互利合作,文化上交流共进,通过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挑战,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
99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 案例分析 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经济上相互促进,优势互补; 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 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 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们坚持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中国将致力于同世界各国在政治上和谐相处、经济上共同发展、文化上取长补短、安全上相互协作,继续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
100
案例 呈现
101
理论归纳 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各项外交工作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合作广泛加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建设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取了良好国际环境。
102
总 结 通过本专题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及其基本特点,认清了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条件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掌握了中国共产党在外交方面的基本原则、方针和政策;通过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和作用提高的分析,明确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和信心。
103
思维拓展 训练 【材料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知名人士开始热议“中国贡献”,关于中国在地区和全球事物中发挥重要建设性作用的话语频现于国际社会。阿拉伯国家联盟负责政治事务的副秘书长本哈拉2007年4月14日介绍,在会见中国驻阿联盟全权代表吴恩科大使时说,阿盟高度赞誉中国在解决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上发挥的积极作用,中国关于解决该问题的立场是公正积极和平衡的,所发挥的作用是建设性的,有深远的影响力。第一届东盟秘书长、泰国前外长素林2008年1月7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积极支持东盟组织的发展,同时积极参与解决本地区以及国际事务,中国为提升整个东亚地区自信力做出了很大贡献,中国在东亚地区所做的贡献,对地区发展给予的大力支持以及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让东盟信服。 摘自《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
104
思维拓展 训练 【材料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和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以实际行动在世界上发挥着重要建设性作用。中国认真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迄今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区域组织提供了2000多个援助项目,已累计对49个不发达国家免除到期政府债务374笔。中国已签署了300多个国际公约,参加了130多个国际组织,并在军备控制,贸易投资等国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有了中国的参与,许多国际热点问题呈现出积极的变化态势。
105
思维拓展 训练 迄今为止,中国共参与了22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人员上万人次,现正在执行维和任务的有1900多人。中国自1990年首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累计新建、修复道路7300多公里,桥梁200多座,排除地雷及各类未爆炸物7600多枚,运送人员12万多人次、物资26万多吨,接诊病人3.6万多人次,先后有3名军官和5名士兵在执行维和任务中牺牲。 摘自《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
106
训练 (1)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中国在当今国际事务中能够做出“中国贡献”的原因何在? 思维拓展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中国在当今国际事务中能够做出“中国贡献”的原因何在?
107
阅读书目 1、毛泽东《中国政府和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的原则》,《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116页。
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版第1-52页。 3、胡锦涛:《十七大政治报告》。 4、胡锦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讲话》。 5、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报告。
108
谢谢!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