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特种蛋白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 苏薇.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特种蛋白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 苏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特种蛋白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 苏薇

2 血浆蛋白的改变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 什么是血浆蛋白? 占血浆体积的7%,60-80g/L 绝大部分由肝脏合成 执行着多重功能:
营养功能,运输功能,缓冲功能,维持 渗透压,免疫防御功能,凝血和抗凝血功能 血浆蛋白的改变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

3 特种蛋白已成为临床不可缺少的检验项目 检测特定蛋白的方法 灵敏度,精密度,线性范围 检测血浆、尿液、脑脊液、胸腹水中的特种蛋白 电泳
琼脂免疫扩散 透射比浊法 散射比浊法,乳胶增强 灵敏度,精密度,线性范围 检测血浆、尿液、脑脊液、胸腹水中的特种蛋白 特种蛋白已成为临床不可缺少的检验项目

4 临床常用的特种蛋白检测 血清,血浆,尿液和脑脊液标本
免疫功能: IgA、IgG、IgM、IgD、 IgE 、C3、C4、轻链Kap和Lam(包括总轻链和游离轻链)、 IgG subclasses 1-4 肾脏功能: 白蛋白、转铁蛋白、IgG 、 α1-微球蛋白、 β2-微球蛋白、α2-巨球蛋白、Cystatin C 炎症: CRP、a1-酸性糖蛋白、a1-抗胰蛋白酶、SAA 风湿/类风湿性疾病: RF、ASO、CRP、ADNaseB 心血管疾病: ApoA-I、ApoB、ApoA II、ApoE、Lp(a)、肌红蛋白、纤维蛋白原、hsCRP 营养监测: 前白蛋白、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 出/凝血疾病: 纤维蛋白原、AT3、纤溶酶原 贫血: 触珠蛋白、转铁蛋白、铁蛋白、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Wilson病: 铜蓝蛋白

5 特定蛋白临床应用 肾病管理 1 炎症管理 2 3 贫血管理 4 免疫功能 5

6 肾脏疾病管理中的应用 --胱抑素C,尿蛋白组合

7 中国有超过100,000,000 的CKD患者,90%未知晓 慢性肾病CKD 年龄,糖尿病,高血压,感染,药物滥用 …… 高患病率 10%
高患病率 10% 低知晓率 8.7% 中国有超过100,000,000 的CKD患者,90%未知晓

8 CKD 的定义 - KDIGO 标准 GFR < 60 mL/min/1.73 m2 for  3 个月, 或者
存在肾损伤 e.g. 白蛋白尿 > 30 mg/g Crea in 2 of 3 spot urines 慢性肾病分类 阶段 GFR (ml/min) 描述 1  90 正常或者升高的 GFR 轻度 GFR 下降 中度 GFR 下降 重度 GFR 下降 5 < 15 肾功能衰竭 KDIGO = 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9 肾小球滤过率- GFR 同样的肌苷浓度,不同的eGFR GFR 肌苷?

10 KDIGO的GFR评价指南 仅仅使用肌酐是不合适的 (受影响因素太多,不够敏感) 基于肌酐浓度的换算公式: MDRD 公式:
GFR = x [SCr(mol/L)/88.4] x [年龄] x (如果是女性,0.742) x (如果是黑人,1.210) Cockcroft -Gault 公式: GFR= [(140 - 年龄)x 重量 ] / (72 x Scr) x (如果是女性,0.85) 然而,这些公式在以下情况时时,换算得到的结果是不可靠的: - 低 BMI, 肌肉含量明显异常,低蛋白(如素食者)或高蛋白饮食 - GFR > 60 ml/min (重复性非常差) Cystatin C 可以提供更高的灵敏度

11 Cystatin C,胱抑素C 更加灵敏的GFR 评价指标 Cystatin C 是一个 13 kD 的小分子蛋白
具有稳定的生成率 不受肌肉量或炎症的影响 自由的被肾小球滤过 无肾小管分泌 肾小管重吸收后,随即被降解 更加灵敏的GFR 评价指标

12 Cystatin C 参考范围 N Latex Cystatin C (mg/L)
儿童 <4 m 4 m - 17 y y 成年人 y y 老年人 > 80 y n=42 n=212 n=258 n=51 n=214 n=184 0.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N Latex Cystatin C (mg/L) (Box-and-Whisker 图形显示 10th、25th、50th、75th 和 90th 白分位) Price & Newman, London / UK 参考范围:0.53 – 0.95 mg/L  ml/min GFR

13 准确评价儿童GFR Creatinine Cys C
对大于1周岁的儿童,与成人使用同一的参考值范围,方便临床准确的评估儿童肾功能的改变 Creatinine Cys C D.J. Newman; Ann Clin Biochem 2002; 39 :

14 灵敏的反映老年人群GFR下降 p<0.001 NS p<0.001 Fliser D, Am J Kidney Dis 2001
With aging GFR decreases; this age-dependent loss of renal function is accelerated by comorbid conditions, such as atherosclerosis or hypertension. In the elderly, plasma creatinine is an unreliable indicator of GFR, as the daily production of creatinine is diminished due to a reduced muscle mass, resulting in overestimation of GFR with age. Compared with young subjects, mean GFR measured by inulin clearance was modestly but significantly less in elderly subjects. Mean plasma creatinine was identical in both groups, whereas mean cystatin C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the elderly (p<0.001). Fliser D, Am J Kidney Dis 2001 Young = 25 ± 2 years Elderly = 67 ± 6 years = hypertensive o = normotensive NS= not significant “… reduced eGFR in the elderly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normal, simply because it is common.” Stevens LA, Am J Kidney Dis 2008

15 Cystatin C是更优越的肾小球滤过率的标志物
诊断特异性 诊断灵敏度 高灵敏度 高特异性 上述非参数 ROC 图形描绘了对 51 位不同肾脏条件的患者、分别使用 Cystatin C 和肌酐的血清浓度鉴别区分正常和降低的GFR 的诊断准确性 ( > 以及 <80 ml/min per 1.73m² ): Cystatin C 的灵敏度为90%, 特异性为80%;而肌酐清除率只有20% 的特异性。 _

16 * Cystatin C – 在肌酐盲区的灵敏度 肌酐盲区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0.0 0.5 1.0 1.5
* p<0.05 Crea vs. CysC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0.0 0.5 1.0 1.5 2.0 2.5 * Cystatin C Creatinine Relative changes from the upper reference limit GFR (mL/min/1.73m 2 ) Filler G, Clin Chem 2002

17 CysC 的临床用途—预测疾病进展 “持续监测CysC的改变能准确的检测GFR正常的个体的肾功能的改变,特别是在早期发现糖尿病病人肾功能的轻微下降” Perkin BA, J Am Soc Nephrol 2005

18 Cystatin C 用于ARF的辅助诊断 *
85个病人每天检测CysC 和 Creatinine, 其中44个病人发生了ARF,在这些病人中CysC提前1-2天开始出现升高 Cystatin C Creatinine ARF * Day – Day – Day – Day Day +1 Herget-Rosenthal S, Kidney Int 2004

19 GFR 评估: 最新的建议 Cystatin C 临床使用建议: GFR (mL/min/1.73m2) Detection marker
Specific indication 60 – 90 Serum cystatin C 20 – 60 MDRD equation Cockcroft-Gault equation 成人 儿童 BMI 异常, 肾病综合症, 有急性肾衰竭风险的CKD < 20 (Creatinine clearance + urea clearance) / 2 Acute kidney injury Herget-Rosenthal S, Clin Biochem 2007

20 肾脏基础 分子筛:超过一定大小的蛋白不被肾小球滤过 电荷屏障:带负电荷的蛋白不被肾小球滤过 重吸收功能 选择性 有限性

21 蛋白尿分类 ● 肾前性(溢出性) ● 肾性 ● 肾后性 ● 选择性 ● 非选择性 ● 肾小球性 ● 肾小管性 ● 混合性

22 正常肾单位的图解 白蛋白,转铁蛋白 免疫球蛋白 微球蛋白 白蛋白,转铁蛋白 免疫球蛋白 肾小球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少量:白蛋白,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 大量: 微球蛋白 尿液 白蛋白(±) 转铁蛋白(±) 免疫球蛋白(±)

23 肾前性蛋白尿(溢出性) 白蛋白,转铁蛋白 免疫球蛋白 ,大量微球蛋白 白蛋白,转铁蛋白 免疫球蛋白 肾小球过滤作用 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少量:白蛋白,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 大量: 微球蛋白 尿液 白蛋白(±) 转铁蛋白(±) 免疫球蛋白(±) 微球蛋白(+++)

24 溢出性蛋白尿的常见类型

25 选择性肾小球性蛋白尿 白蛋白,转铁蛋白 免疫球蛋白 微球蛋白 白蛋白,转铁蛋白 免疫球蛋白 肾小球滤过作用损害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大量:白蛋白,转铁蛋白微球蛋白 少量:免疫球蛋白 尿液 白蛋白(++) 转铁蛋白(++) 免疫球蛋白(±)

26 非选择性肾小球性蛋白尿 白蛋白,转铁蛋白 免疫球蛋白 微球蛋白 白蛋白,转铁蛋白 免疫球蛋白 肾小球滤过作用严重损害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大量:白蛋白,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微球蛋白 尿液 白蛋白(++) 转铁蛋白(++) 免疫球蛋白(++)

27 肾小管性蛋白尿 白蛋白,转铁蛋白 免疫球蛋白 微球蛋白 白蛋白,转铁蛋白 免疫球蛋白 肾小球滤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损害
少量:白蛋白,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 大量:微球蛋白 尿液 白蛋白(±) 转铁蛋白(±) 免疫球蛋白(±) 微球蛋白(++)

28 混合性蛋白尿 白蛋白,转铁蛋白 免疫球蛋白 微球蛋白 白蛋白,转铁蛋白 免疫球蛋白 肾小球滤过作用严重损害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损害
大量:白蛋白,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微球蛋白 尿液 白蛋白(++) 转铁蛋白(++) 免疫球蛋白(++) 微球蛋白(+++)

29 肾性蛋白尿的标志物 蛋白尿类型 机制 升高的蛋白 肾小球性 滤过增加 IgG,白蛋白、转铁蛋白 肾小管性 重吸收降低
β2微球蛋白、α1 微球蛋白、RBP 溢出性 肾后性 糖尿病肾病 血浆水平增高 膀胱,输尿管输入性 Ig轻链,肌红蛋白,溶菌酶 α2-MG(出血) 白蛋白

30 全面的肾病管理菜单 Alb,IgG ,Transferrin,α1-MG,β2-MG,α2-MG,κ轻链,λ轻链
鉴别肾脏不同部位的损伤(肾小球性,肾小管性,混合蛋白尿或肾前性,肾后性因素) 哪些人需要进行蛋白尿的检查? 可疑肾病和有肾病危险的人群 接触肾毒性物质,接受肾毒性药物,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病人 长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

31 病例 董XX,男,67岁,因骨痛入院检查。 血生化检查:血P降低(0.64mmol/L,参考值 ),碱性磷酸酶升高(360IU/L,参考值30-120),免疫球蛋白均降低。 尿液分析:尿常规分析显示尿蛋白阳性;尿蛋白电泳分析结果为肾小管性蛋白占48.7%,肾小球性蛋白占51.3%;尿β2微球蛋白含量为31.7mg/L(参考值: ),尿α1微球蛋白含量为133mg/L(参考值:0-12);尿轻链κ 60.9mg/dL(参考值:0-5.1),尿轻链λ <5.00mg/dL(参考值:0-5.00);尿免疫固定电泳分析示游离κ型M蛋白阳性。 临床诊断:范可尼综合征

32 特定蛋白临床应用 肾病管理 1 炎症管理 2 3 贫血管理 4 免疫功能 5

33 RF,抗O,CRP/hs CRP 在炎症和心血管疾病临床应用
小儿感染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

34 常见的炎症疾病 “风湿病”这一名词包括了许多具有相似症状的疾病,如关节痛和不同程度的炎症。但它不包括某些定义明确的疾病,如痛风。
1. 以关节炎为主的:如类风湿性关节炎( RA),斯惕尔病又分为幼年型和成人型,强直性脊柱炎(AS),银屑病关节炎。   2. 与感染相关的:如风湿热,莱姆病,赖特综合征,反应性关节炎。   3.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 系统性硬化症(SSc),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血管炎。[1][3]

35 类风湿因子RF 类风湿因子(RF)是一类自身抗体,包括所有类型的免疫球蛋白。它们是抗变性或聚合IgG分子Fc片段的抗体。诊断所检测的RF主要是IgM类RF,用来检出各种类风湿疾病,是炎症的起源。 1)IgM型类风湿因子,可在类风湿关节炎有临床表现前几年就存在于病人血清中;而且血清中含有高滴度类风湿因子的非类风湿关节炎的“正常人”,具有发生类风湿关节炎的高度危险性;      2)血清中含有高滴度的IgM型类风湿因子的病人,较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的病人关节病变更严重;      3)IgG和IgM型类风湿因子的存在与关节外的损害,如类风湿血管炎和类风湿结节相关。 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 1、调节体内免疫反应; 2、激活补体,加快清除微生物感染; 3、清除免疫复合物使机体免受循环复合物的损伤。只有类风湿因子超过一定的浓度时称类风湿因子阳性 4) 75%-85%的成人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血清中可检出RF。RF的血清含量与疾病严重程度大致平行。RF也可以出现在这些病人的关节液中。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疗效评价上,RF是否阴转或降低、被作为评价药物是否为致缓解性药物的一个指标。

36 化脓性链球菌(A群链球菌,GAS)是人类细菌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可引起多种人类疾患.
ASO 化脓性链球菌(A群链球菌,GAS)是人类细菌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可引起多种人类疾患. GAS可产生大量的胞外产物如链球菌溶血素O。检测感染菌产生的这类物质的抗体,可作为近期GAS感染证据。 抗链球菌溶血素O反应(ASO)可作为链球菌感染诊断和鉴控的重要临床实验室试验。 化脓性炎症: 蜂窝组织炎, 淋巴管炎, 急性扁桃腺炎, 产褥热 中毒性: 猩红热 变态反应: 风湿热, 急性肾小球肾炎

37 常见的检验指标包括:血沉、RF、ASO、CRP
类/风湿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常见的检验指标包括:血沉、RF、ASO、CRP RF和ASO的血清滴度有助于鉴别诊断风湿和类风湿,但不是唯一的诊断标准,在临床解读中,一定注意结合其他临床表征,如皮下结节、关节肿胀,手部X线等。 血沉和CRP的升降和类/风湿活动相关,可作为观察病情、判断疗效的辅助指标。 链球菌感染后1周,ASO开始上升,4-6周内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在 体内可持续存在数月甚至数年。所以动态测定ASO含量,能提示近期有链球菌感染。风湿热及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ASO含量常见升高。 (1)抗“O”型:ASO升高、RF阴性,见于风湿病 (2)凝集型:ASO正常、RF阳性,表示预后不良 (3)混合型:ASO升高,RF阳性,见于类风湿 (4)正常型:ASO阴性、RF阴性,可排除类风湿

38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定义为发生感染情况下浓度改变超过25% 一些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浓度会减少,但大多数会增高 CRP特性:
正常含量低 (< 5.0 mg/L) 炎症反应快 (6 – 10 h) 变化幅度大 (> 1000 倍) 半衰期短 (24 h)

39 CRP 临床意义 CRP 浓度升高提示细菌感染或直接创伤 CRP浓度水平与感染严重程度相关 病毒感染时CRP浓度轻度升高或不变
< 10 mg/L 无急性炎症 10 – 50 mg/L 轻度或中度炎症 > 50 mg/L 重度炎症

40 CRP 临床意义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炎症标志物 内科:感染,心血管疾病 外科:术后感染,急腹症 儿科:感染
a1-酸性糖蛋白 触珠蛋白 a1-抗胰蛋白酶 铜蓝蛋白 纤维蛋白原 淀粉样蛋白A 内科:感染,心血管疾病 外科:术后感染,急腹症 儿科:感染 妇产科:盆腔炎,子宫附件炎, 子宫肌瘤 CRP用于炎症诊断时,其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优于传统的感染指标如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计数、ASO等

41 Hs CRP 临床意义 运用胶乳增强的免疫比浊法提高了检测 灵敏度检测的低限为 mg/L ,在低浓度 CRP( mg/L )有很高的准确性; hs-CRP)对吸烟、肥胖、老年、以及表面健康的对象的检测,原先认为是正常的CRP(如:<3 mg/L),研究发现在“正常”水平 内的hs-CRP 浓度的高低,和未来发生冠脉 综合征的危险有关,引起普遍重视;

42 < 1 mg/L 低度风险 Hs CRP 临床意义 心血管疾病风险因子 1 – 3 mg/L 中度风险

43 hsCRP检测--作为初级风险评估 < 1 mg/L 低度风险 对门诊病人,进行血脂检查的同时应进行hs CRP检测;

44 hsCRP检测--作为次级风险评估 稳定心绞痛:任何时候 不稳定心绞痛:住院和出院时
心肌梗死发作后:住院时或脱离心肌梗死危险时(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3周)

45 hsCRP 单独还是和其他危险因子一起做?
肌钙蛋白( Troponin)是心肌坏死的标志物  短期的预示 hs CRP 反映冠心病的潜在的炎症过程  长期的预示 对不稳定心绞痛的病人应将hsCRP和肌钙蛋白 I 结合起来

46 特定蛋白临床应用 肾病管理 1 炎症管理 2 3 贫血管理 4 免疫功能 5

47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48 血清5种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49 正常人2型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κ-Ig=66%,λ-Ig=34%。 κ-Ig/λ-Ig=1.9±0.36

50 免疫球蛋白多克隆增殖 指各种产生免疫球蛋白的细胞全面增殖,可能是5种全部增加,也可能是其中的1种或几种。但κ-Ig/λ-Ig比率保持不变。
常见于以下疾病:慢性肝病/肝硬化、结缔组织病、慢性感染、恶性肿瘤、AIDS、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结病。

51 免疫球蛋白的单克隆增殖 单一克隆的B细胞激活。
表达分子性质完全相同的、没有正常生理功能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尿中大量排出相同性质的游离轻链(本周氏蛋白),血和尿中κ-Ig/λ-Ig比率异常。 由于同种和反馈抑制,如单一克隆细胞大量增殖时,其他克隆细胞则会受到抑制,血中除了大量单一克隆免疫球蛋白外,其他免疫球蛋白会明显减少。

52 M蛋白血症相关疾病 浆细胞病:包括多发性骨髓瘤(MM)、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原发性淀粉样变性、POEMS综合症、重链病、轻链病和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MGUS) 淋巴瘤:如NHL 某些白血病:如某些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53 免疫球蛋白单克隆增值的特点

54 免疫球蛋白单克隆增值的特点

55 免疫球蛋白单克隆增值的特点

56 免疫球蛋白单克隆增值的特点

57 免疫球蛋白单克隆增值的特点

58 免疫球蛋白多克隆增值的特点

59 免疫球蛋白多克隆增值的特点

60 免疫球蛋白多克隆增值的特点

61 24小时IgG鞘内合成率 同时测定血清和脑脊液中白蛋白和IgG含量,根据经验公式计算24小时髓鞘内的IgG合成率,反映扣除血脑屏障破坏后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状态,可用于多发性硬化症的辅助诊断。 Tourtellotte合成率 IgGsyn=[(IgGcsf-IgGs/369)-(Albcsf-Albs/230)х(IgGs/Albs)х0.43]х5

62 病例

63 病例

64 Reibei曲线

65 特定蛋白临床应用 肾病管理 1 炎症管理 2 3 贫血管理 4 免疫功能 5

66

67 铁代谢障碍性疾病病 铁缺乏症 铁代谢异常 储存铁缺乏 ID 缺铁性红细胞生成 IDE 缺铁性贫血 IDA 慢性病贫血 ACD 铁粒幼细胞贫血
组织铁沉着症

68 铁代谢的检测指标 骨髓可染铁 血清铁(SI) 总铁结合力(TIBC) 转铁蛋白饱和度(TS) 铁蛋白(Ferritin) 转铁蛋白(TRF)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rF)

69 骨髓可染铁 骨髓小粒可染铁是指细胞外铁,以含铁血黄素形式存在。 骨髓涂片用普鲁士蓝染色后可见蓝色小珠粒和块状物,
是检查骨髓中贮存铁最有效的方法,其结果可反映全身贮存铁的情况,是诊断缺铁的重要指标之一。 骨髓内有可染铁存在,可排除缺铁性贫血。 骨髓检查是创伤性检查

70 血清铁(SI) 指血浆中与转铁蛋白结合的铁 每天血清铁的波动范围很大,其浓度不能作为衡量铁贮存量的准确指标。 降低:缺铁性贫血; 肿瘤;
慢性炎症。 升高:铁利用障碍(血色病、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释放增多(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肝损害); 铁蛋白吸收增加(白血病、反复输血); 摄入增多(铁剂过量)。

71 总铁结合力(TIBC) 指血清中转铁蛋白全部与铁结合后铁的总量,反映血浆转铁蛋白的水平。
增高: Tf合成增加(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 Tf释放增加(急性肝炎、亚急性肝坏死等)。 降低:先天性转铁蛋白缺乏症; Tf合成减少(肝硬化、慢性损坏); Tf丢失(肾病综合征)、 Tf继发减少:慢性炎症、恶性肿瘤、血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72 转铁蛋白饱和度(TS) 血清铁占总铁结合力的比值,它比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能更敏感地反映机体缺铁。 增高:铁利用障碍和铁负荷过重;
降低:缺铁性贫血及慢性炎症。

73 转铁蛋白(TRF) 负责运载由消化管吸收的铁和由红细胞降解释放的铁。以TRF-Fe3+ 的复合物形式进入骨髓中,供HB的生成,是负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缺铁状态时,血浆TRF浓度上升(合成增加), 经铁有效治疗后恢复到正常水平。血浆中TRF水平可用于贫血的诊断和对治疗的监测。 如果贫血是由于红细胞对铁的利用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铁粒幼),则血浆中TRF正常或低下,但铁的饱和度增高。 在铁负荷过量时,TRF水平正常,但饱和度可超过50%,甚至达90%-70%可诊断血色病。

74 铁蛋白(ferritin) 为机体内贮存铁的可溶性组织蛋白,其浓度与体内储存的铁成正比。 病理性降低: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
病理性升高:慢性疾病引起的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红细胞贫血和慢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色素沉着症(血色病);多次输血的病人。 机体铁负荷过高是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3],糖尿病患者早期就出现血清铁蛋白水平升高。而机体内游离铁有氧化还原活性,与机体氧化防御体系密切相关。在糖尿病发病前,铁代谢已经破坏,导致氧化抗氧化系统的紊乱和脂质过氧化,最终导致β细胞受损而发生糖尿病。SF作为反映机体铁负荷的主要指标,可能较早预测糖尿病的发生。

75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 . iron demanding cell iron storing cell
iron bound to transferrin . function, e.g. Hb synthesis Iron iron demanding cell e.g. reticulocyte iron storing cell e.g. hepatocyte Transferrin receptor Iron bound to transferrin Apotransferrin

76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 介导含铁的转铁蛋白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的跨膜糖蛋白。在血红蛋白合成过程中TfR大部分存在于活性细胞上。当红细胞生成活性增加特别是铁缺乏时会引起sTfR合成的增加,从而使血清中sTfR浓度的升高。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缺铁性贫血和慢性疾病引起的贫血(ACD)的鉴别诊断。 在铁缺乏早期就已观察到sTfR浓度的升高。sTfR是功能性铁状态的一项特异性检测指标,不受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例如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怀孕等。

77 IDA的诊断标准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和临床表现 血清铁<50 ug/dL,总铁结合力>372ug/dL 。
转铁蛋白饱和度<15%。 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 15%。 红细胞游离原卟啉>0.9 umol/L 或血液锌原卟啉>0.96 umol/L。 血清铁蛋白<12ng/ml 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8mg/L 。 铁剂治疗有效。

78 病例

79 ACD的诊断 慢性感染、风湿、恶性肿瘤伴发的轻-中度贫血
血清铁减低(必备条件),总铁结合力(TIBC)减低,转铁蛋白饱和度(TS)正常或稍低(一般>16%) 血清铁蛋白(SF)增高 铁粒幼细胞减少,骨髓细胞外铁增多 血清可溶性运铁蛋白受体水平不升高

80 病例

81 ACD与IDA的鉴别 参数 单位 正常值 IDA ACD 平均值 平均值 血清铁 μg/dl 70~ 160 30 30
平均值 平均值 血清铁 μg/dl ~ TIBC μg/dl ~ TS % 骨髓细胞外铁 ~ ~ +++ SF μg/dl ~ 血清TfR nmol ~ 正常

82 更好的IDA和ACD鉴别诊断指标 张振, 艾洪武, 李长振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对儿童缺铁性贫血合并感染的诊断价值。检验医学2010年3月第25卷第3期

83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sTfR 缺铁性贫血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 鉴别慢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
联合检测sTfR和Ferritin计算sTfR-F Index (指数),更高的灵敏度 判断红细胞生成活力的敏感标志物,EPO治疗跟踪 对孕妇和儿童贫血的评估 TRF 转铁蛋白 Ferritin 铁蛋白 HPT 触珠蛋白 HEM 血液结合素 sTfR 可溶性转铁蛋白 CRP C反应蛋白

84 Q & A


Download ppt "特种蛋白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 苏薇."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