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33章 逆转录病毒.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33章 逆转录病毒."—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33章 逆转录病毒

2 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病原体。 两个血清型,即HIV-1和HIV-2。

3 一、生物学性状 脂双层膜 gp120 包膜糖蛋白 gp41 p24衣壳蛋白 p17内膜蛋白 RNA p7核衣壳蛋白 逆转录酶 整合酶 蛋白酶

4 病毒的复制 +ssRNA 逆转录 +ssRNA:-ssDNA 中间体 +ssRNA 水解 -ssDNA为模板 ssDNA:+ssDNA
前病毒(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 转录 +ssRNA 子代RNA mRNA

5 培养特性 抵抗力 易感动物:恒河猴和黑猩猩,症状与人的AIDS不同
HIV感染的宿主范围狭窄,仅感染表面有CD4受体的细胞(CD4+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 抵抗力

6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传染源:HIV感染者、AIDS患者 2.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垂直传播(经胎盘、产道,哺乳) 3.致病机制 (1) HIV对CD4+T细胞的破坏 (2) HIV对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损伤 (3) HIV对神经细胞的损伤

7 4.临床表现: (1)急性感染期:HIV抗体产生之前 ,非特异性症状。
(2)无症状潜伏期:一般无临床症状。血液中 HIV抗体阳性,血中HIV水平低,淋巴结中复制活跃。 (3)AIDS相关综合征(ARC):HIV大量复制,机体免疫系统进行性损伤。 (4)免疫缺陷期:严重免疫缺陷。

8 Kasposi肉瘤

9 卡氏肺孢虫肺炎

10 白假丝酵母菌感染

11 5.免疫性 体液免疫:衣壳蛋白抗体(P24抗体)和糖蛋白抗体 细胞免疫(主要): CTL、NK等

12 6.病毒免疫逃逸的机理 (1)CD4+ T细胞大量减少,使整个免疫系统失效; (2)病毒基因整合于宿主细胞染色体,细胞长期呈“无抗原”状态; (3)病毒包膜糖蛋白(gp120)高度变异性,逃逸免疫系统的识别。

13 三、微生物学检查 1.抗原检测: ELISA法检测P24抗原(早期) 2.抗体检测: ELISA 、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染色法 3.核酸检测: PCR

14 四、防治原则 1.预防措施: (1)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普及AIDS知识; (2)建立HIV感染的监测系统; (3)加强国境检疫; (4)确保输血和血液用品的安全性,对供血者进行严格检测。 (5)提倡安全性生活 (6)HIV抗体阳性的妇女,应避免怀孕或避免母乳喂养婴儿等。

15 2.疫苗:目前尚无理想疫苗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DNA疫苗 重组活病毒载体疫苗 蛋白包膜病毒样颗粒

16 联合交替使用2种HIV逆转酶抑制剂和 3.治疗:目前无特效药物 HAART(鸡尾酒疗法) 一种蛋白抑制剂
无法清除整合的病毒,不能彻底清除病毒 药物有副作用


Download ppt "第33章 逆转录病毒."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