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小脑 Cerebellum
2
小脑的位置和外形 位置 位于颅后窝,脑桥和延髓的后上方。 小脑上脚 小脑中脚 小脑下脚
3
小脑的位置和外形 分 部 原裂 小脑蚓 小脑半球 上面观 前叶 小脑体 后叶 后外侧裂 小脑扁桃体 绒球小结叶 绒球 水平裂 小结 下面观
分 部 原裂 小脑蚓 小脑半球 上面观 前叶 小脑体 后叶 后外侧裂 小脑扁桃体 绒球小结叶 绒球 水平裂 小结 下面观 绒球脚
4
小脑的位置和外形 分 部 绒球小结叶:绒球 + 小结 又称原(古)小脑,前庭小脑 前叶:原裂以前的部分
分 部 脊髓小脑 大脑小脑 绒球小结叶:绒球 + 小结 又称原(古)小脑,前庭小脑 前叶:原裂以前的部分 前叶和蚓垂、蚓锥体又称旧小脑,脊髓小脑 前庭小脑 后叶:原裂以后的部分,占小脑的大部分 又称新小脑,大脑小脑
5
小脑的内部结构 1.小脑皮质 球状核 顶核 2.小脑核 顶核 球状核 栓状核 齿状核 中间核 栓状核 齿状核 3.小脑髓质
6
小脑的内部结构 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1、前庭小脑: 维持身体平衡 协调眼球运动 接受:同侧前庭神经节和前庭神经核的纤维
发出:经顶核中继,或直接至前庭神经核,通过前庭脊髓束和内侧纵束,控制躯干肌和眼外肌运动。 维持身体平衡 协调眼球运动
7
小脑的内部结构 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2.脊髓小脑 接受:脊髓小脑前、后束
发出:纤维经顶核和中间核中继,至前庭神经核、脑干网状结构和红核,前庭脊髓束、网状脊髓束、红核脊髓束,影响前角运动神经元。 调节肌张力
8
小脑的内部结构 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3.大脑小脑 接受:对侧脑桥核经小脑中脚发来的纤维
发出:经齿状核中继后,组成小脑上脚的主体,至对侧红核和丘脑腹前核、腹外侧核,再投射到大脑皮质运动区。经皮质脊髓束控制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活动。 控制上下肢精确运动的计划和协调。协调骨骼肌随意运动。
9
小脑损伤的临床表现 1.小脑损伤的典型表现 (1)不会引起随意运动丧失(瘫痪)
(2)一侧小脑半球和小脑丘脑纤维在交叉前损伤时,运动障碍出现在同侧 (3)小脑损伤的典型体征: 共济失调 眼球震颤 意向性震颤 (四)小脑损伤的临床表现 1.小脑损伤的典型表现 (1)小脑的功能主要是调节下行运动通路的活动,故小脑的损伤不会引起随意运动丧失(瘫痪)。小脑血管性病变、局部肿瘤等,均可造成小脑一定部位的损伤。 (2)一侧小脑半球和小脑丘脑纤维在交叉前损伤时,运动障碍出现在同侧 。因为:小脑上脚纤维是交叉的,而皮质脊髓侧束和红核脊髓束又反向交叉回同侧; 脊髓至小脑传入通路的损伤,主要累及在同侧上升的脊髓小脑后束和楔小脑束。 (3)小脑损伤的典型体征: 共济失调。运动时,有控制速度、力量和距离上的障碍; 眼球震颤; 意向性震颤。
10
2.原小脑综合症 因前庭小脑损伤所致。 3.新小脑综合症 表现为: 平衡失调,走路时两腿间距过宽,东摇西摆;
2.原小脑综合症 因前庭小脑损伤所致。 表现为: 平衡失调,走路时两腿间距过宽,东摇西摆; 眼球震颤,表现为眼球非自主地有节奏地摆动。 3.新小脑综合症 患侧肢体出现: 肌张力低下 共济失调 意向性震颤。 2.原小脑综合症 因前庭小脑损伤所致。病人表现为: 平衡失调,走路时两腿间距过宽,东摇西摆; 眼球震颤,表现为眼球非自主地有节奏地摆动。 3.新小脑综合症 因小脑半球损伤所出现的症状,多数病例旧小脑也同时被侵犯。病人患侧肢体出现: 肌张力低下; 共济失调。不能准确地用手指指鼻,不能做快速的交替动作; 意向性震颤。肢体运动时,产生不随意地有节奏地摆动,越接近目标时越加剧。
11
间 脑 Diencephalon
12
间脑的位置和分部 位置 第三脑室脉络丛 室间孔 位于脑干和端脑之间,大部分被高度发达的大脑半球所掩盖,只有腹侧部分下丘脑露于脑底。 中脑水管
位于两侧背侧丘脑和下丘脑之间 下丘脑沟 第四脑室
13
间脑的位置和分部 背侧丘脑 Doral thalamus 上丘脑 Epithalamus 下丘脑 Hypothalamus
下丘脑沟 背侧丘脑 Doral thalamus 上丘脑 Epithalamus 下丘脑 Hypothalamus 后丘脑 Metathalamus 底丘脑 Subthalamus 下丘脑
14
Metathalamus 后丘脑 内侧膝状体 外侧膝状体
15
Subthalamus 底丘脑: 底丘脑核
16
(一)背侧丘脑Dorsal Thalamus
形状:是一对卵圆形的灰质团块 背侧丘脑 丘脑间粘合
18
(一)背侧丘脑 分部:“Y”形纤维板:内髓板,将背侧丘脑分为3部分:前核、内侧核群、外侧核群。 功能:是皮质下感 觉的最后中继站。 内髓板
功能:是皮质下感 觉的最后中继站。 前核 外侧核群
19
背侧丘脑 内髓板 内侧核 后外侧核 前核 背外侧核 腹前核 腹外侧核 腹后外侧核 内侧膝状体 腹后内侧核 外侧膝状体
20
(一)背侧丘脑 背侧丘脑核团 1.古丘脑: 非特异性投射核团(中线核、板内核、网状核) 功能: 上行网状激动系统 维持机体清醒状态
21
广泛的投射到大脑皮层 特异性感觉通路侧支 外侧核群 内侧核群 背侧丘脑的非特异性核团 网状结构
22
(一)背侧丘脑 背侧丘脑核团 2.旧丘脑: 特异性中继核团(腹前核、腹外侧核、腹后核) 腹后内侧核(三叉丘系、孤束核发出的味觉纤维)
腹后外侧核(内侧丘系、脊髓丘系) 为脊髓、脑干的特异性上行传导纤维或小脑传出纤维的中继核,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
23
(一)背侧丘脑 背侧丘脑核团 3.新丘脑:联络性核团(前核、内侧核、外侧核的背侧组) 复杂的分析整合中枢----联系复杂.
情感意识的辨别,学习和记忆,痛觉的产生.
24
(二)后丘脑 位置: 位于丘脑枕的下外方,为两个小隆起 包括两个特异性中继核 内侧膝状体 外侧膝状体
25
(二)后丘脑 内侧膝状体 听觉传导中继站 下丘臂 传入纤维: 下丘借下丘臂传来的的听觉纤维 传出纤维: 听辐射 内囊后肢 大脑皮质颞横回
26
(二)后丘脑 外侧膝状体 视觉传导中继站 传入纤维: 视束传递来的双眼的视觉纤维 视束 传出纤维: 视辐射 内囊后肢 大脑距状沟两侧的皮质
27
(三)上丘脑 位于第三脑室顶部周围 包括松果体、缰三角、缰连合、丘脑髓纹、后连合
28
(四)底丘脑 为中脑被盖和背侧丘脑的过度区 底丘脑核—半身舞蹈病 参与锥体外系功能
29
(五)下丘脑 位置 位于背侧丘脑的下方 二者以下丘脑沟为界 构成第三脑室侧壁下部和底壁 终板 视交叉 漏斗 乳头体
30
(五)下丘脑 分区和核团 室旁核 视前区 视上核 视上核 室旁核 视上区 结节区:漏斗核 乳头体区:乳头体核 乳头体核 垂体 漏斗核
31
(五)下丘脑 下丘脑的纤维联系 ①与垂体的联系 室旁垂体束 视上垂体束 结节垂体束 室旁核和视上核的功能均分泌加压素和催产素至垂体后叶。
32
②与背侧丘脑的联系 乳头丘脑束 (2)与背侧丘脑的联系:主要通过乳头丘脑束mamillothalamic tract与丘脑前核相联系,该束纤维由下丘脑乳头体核发出至丘脑前核,是丘脑前核的主要传入纤维。
33
③与边缘系统的联系 ④与脑干和脊髓的联系
34
(五)下丘脑 下丘脑的功能 神经内分泌中心; 皮质下自主神经活动高级中枢,调节体温、摄食、生殖、水盐平衡和内分泌等活动; 参与情绪反应;
调节机体昼夜节律。
35
结节垂体束 back
36
端 脑 Telencephalon
37
概况 表层灰质------大脑皮质 深部白质 髓质 深部灰质团 基底核 内部腔隙------侧脑室
38
(一)端脑的外形和分叶 位置与外形 位于颅腔内 大脑纵裂、大脑横裂 左、右大脑半球 三个面 胼胝体
39
(一)端脑的外形和分叶 分叶 中央沟 顶枕沟 外侧沟 三条恒定沟 五个叶 额叶 顶叶 颞叶 枕叶 岛叶 parietal lobe
insular lobe frontal lobe 外侧沟 Occipital lobe temporal lobe 枕前切迹
40
(一)端脑的外形和分叶 分叶 额叶 顶叶 枕叶 颞叶
41
(一)端脑的外形和分叶 半球外侧面额叶的主要沟回 中央前沟 额 上 回 中 央 前 回 额上沟 额 中 回 额下沟 额 下 回
42
(一)端脑的外形和分叶 半球外侧面颞叶的主要沟回 颞 上 回 颞 中 回 颞 下 回 颞横回
43
(一)端脑的外形和分叶 半球外侧面顶叶的主要沟回 中央后沟 缘上回 顶内沟 中 央 后 回 角回 顶 上 小 叶 顶 小 叶 下
44
(一)端脑的外形和分叶 半球外侧面的主要沟回 6 2 1 5 7 3 8 9 4 10 11 12
45
(一)端脑的外形和分叶 半球内侧面的主要沟回 中央旁小叶 胼胝体沟 顶枕沟 扣带回 楔叶 扣带沟 体 胼 胝 距状沟 嘴 舌回 膝 海马沟
干 齿状回 压
46
(一)端脑的外形和分叶 半球底面的主要沟回 嗅球 嗅束 钩 嗅三角 枕颞沟 前穿质 海马旁回 海马沟 枕颞外侧回 枕颞内侧回 侧副沟
47
(一)端脑的外形和分叶 海马结构 海马 hippocampus 齿状回 海 马 齿状回 侧脑室 海马旁回
48
(一)端脑的外形和分叶 边缘叶 扣带回、海马旁回、齿状回、海马、隔区。 扣带回 胼胝体下回 终板旁回 齿状回 海马旁回
49
(二)大脑皮层功能定位 机体各种机能活动的最高中枢在大脑皮质上具有定位关系,形成许多重要中枢,但这些中枢只是执行某种功能的核心部分。
存在着广泛的脑区,它们不局限于某种功能,而是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和整合,完成高级的神经精神活动,称为联络区。
50
第一躯体运动区 First somatic motor area
(二)大脑皮层功能定位 第一躯体运动区 First somatic motor area 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二)大脑皮质功能定位 大脑皮质是脑的最重要部分,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机体各种机能活动的最高中枢在大脑皮质上具有定位关系,形成许多重要中枢,但这些中枢只是执行某种功能的核心部分,例如中央前回主要管理全身骨骼肌运动,但也接受部分的感觉冲动,中央后回主要是管理全身感觉,但剌激它也可产生少量运动,因此大脑皮质功能定位概念是相对的。除了一些具有特定功能的中枢外,还存在着广泛的脑区,它们不局限于某种功能,而是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和整合,完成高级的神经精神活动,称为联络区,联络区在高等动物显著增加。
51
(二)大脑皮层功能定位 第一躯体运动区 特 点 上下颠倒,头部是正的 左右交叉,一侧运动区支配对侧肢体的运动
身体各部投影区的大小与各部形体大小无关,而取决于功能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
52
第一躯体感觉区 First somatic sensory area
(二)大脑皮层功能定位 第一躯体感觉区 First somatic sensory area 位于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53
(二)大脑皮层功能定位 第一躯体感觉区 特 点 上下颠倒,头部是正的 左右交叉,一侧躯体感觉区管理对侧半身的感觉
身体各部在该区投射范围的大小也与形体的大小无关,而取决于该部感觉的敏感程度
54
(二)大脑皮层功能定位 视觉区Visual area 位于枕叶内侧面距状沟两侧的皮质 距状沟上方皮质接受上部视网膜的冲动
距状沟下方皮质接受下部视网膜的冲动 距状沟后1/3上下皮质接受黄斑区来的冲动
55
一侧视觉区接受双眼同侧半视网膜来的冲动 同向性偏盲
56
(二)大脑皮层功能定位 听觉区 Auditory area 位于大脑外侧沟下壁的颞横回上 接受两耳自内侧膝状体传来的听觉信息
57
(二)大脑皮层功能定位 语言中枢 Language area 运动性语言中枢 位于额下回的后部---运动性失语症 书写中枢
位于额中回的后部---失写症 听觉性语言中枢 位于颞上回的后部---感觉性失语症 视觉性语言中枢 位于角回---失读症
58
左侧半球以语言、意识、数学分析等活动为主 右侧半球以非语言信息,如音乐、图形、时空概念等为主
(二)大脑皮层功能定位 关于优势半球 左右半球发育呈不对称性,各有优势: 左侧半球以语言、意识、数学分析等活动为主 右侧半球以非语言信息,如音乐、图形、时空概念等为主
59
(三)端脑的内部结构 基底核 侧脑室 大脑皮质 大脑髓质
60
(三)端脑的内部结构 基底核 1.纹状体 Corpus striatum 壳 豆状核 Lentiform nucleus 苍白球
尾状核 Caudate nucleus 旧纹状体= 苍白球 壳+ 尾状核 新纹状体= 功能 2.屏状核 Claustrum 3.杏仁体 Amygdaloid body
61
(三)端脑的内部结构 基底核 尾状核头 壳 豆状核 苍白球 尾状核尾 屏状核
62
(三)端脑的内部结构 侧脑室 位置:大脑半球内深面的腔隙 分部: 前 角:深入额叶 后 角:深入枕叶 下 角:深入颞叶 中央部:位于顶叶
前 角:深入额叶 后 角:深入枕叶 下 角:深入颞叶 中央部:位于顶叶 侧脑室经左、右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有侧脑室脉络丛
64
(三)端脑的内部结构 大脑皮质 原皮质 海马结构 旧皮质 嗅脑 Brodmann分区,将大脑皮质分为52区 新皮质
65
(三)端脑的内部结构 大脑半球的髓质 联系同侧半球内各部分皮质的纤维 联络纤维 连合纤维 连合左右半球皮质的纤维
大脑皮质与皮质下各中枢间的上下行纤维组成 投射纤维
66
(三)端脑的内部结构 1、联络纤维 弓状纤维 钩束 上纵束 下纵束 扣带
67
扣带 上纵束 弓状纤维 下纵束 钩束 (四)大脑半球的髓质 大脑半球的髓质主要由联系皮质各部和皮质与皮质下结构的神经纤维组成,可分为3类:
1.联络纤维association fibers 是联系同侧半球内各部分皮质的纤维,其中短纤维联系相邻脑回称弓状纤维。长纤维联系本侧半球各叶(17-76),其中主要的有:①钩束,呈钩状绕过外侧裂,连接额、颞两叶的前部;②上纵束,在豆状核与岛叶的上方,连接额、顶、枕、颞四个叶;③下纵束,沿侧脑室下角和后角的外侧壁行走,连接枕叶和颞叶;④扣带,位于扣带回和海马旁回的深部,连接边缘叶的各部。 下纵束 钩束
68
(三)端脑的内部结构 连合纤维 胼胝体 前连合 穹隆和穹隆连合
69
(三)端脑的内部结构 投射纤维 —内囊 Internal capsule
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的外侧与豆状核内侧之间的白质板,在水平切面上呈向外开放的“V”字形,分内囊前肢、内囊膝、内囊后肢3部分。
71
(三)端脑的内部结构 通过内囊的纤维束 尾状核头 丘脑前辐射 额桥束 皮质核束 豆状核 皮质脊髓束 皮质红核束 丘脑中央辐射 顶枕颞桥束
背侧丘脑 听辐射 内侧膝状体 视辐射 外侧膝状体
72
一侧内囊损伤,产生 “三偏” 症状: 1、对侧偏身感觉丧失(丘脑中央辐射损伤) 2、对侧偏瘫(皮质核束、皮质脊髓束损伤) 3、两眼视野对侧同向性偏盲(视辐射受损)
73
(四)边缘系统 海马旁回 海马 扣带回 边缘叶 齿状回 下丘脑 杏仁体 皮质下结构 隔核 丘脑前核群
功能:脑的古老部分,内脏调节、情绪活动、性活动等。海马与高级精神活动学习、记忆密切相关
74
小 结 小脑的分叶,小脑核 小脑的功能,损伤表现 间脑的分部 背侧丘脑的腹后核,后丘脑 下丘脑的外形,纤维联系,功能
小 结 小脑的分叶,小脑核 小脑的功能,损伤表现 间脑的分部 背侧丘脑的腹后核,后丘脑 下丘脑的外形,纤维联系,功能 端脑表面的主要沟回及分叶 大脑皮质功能定位 基底核,侧脑室,内囊
75
Thank you ! —— see you later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