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人權教育 同性戀議題 愛,無限。 組員:侯全利、林怡靜、郭昱君 指導老師:林樹全老師.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人權教育 同性戀議題 愛,無限。 組員:侯全利、林怡靜、郭昱君 指導老師:林樹全老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人權教育 同性戀議題 愛,無限。 組員:侯全利、林怡靜、郭昱君 指導老師:林樹全老師

2 大 綱

3 《世界人權宣言》 1948年12月10日第三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是國際社會第 一次就人權作出的世界性宣言,對於指導和促進全人類的 人權事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1950年,聯合國大會 將每年的12月10日定為「世界人權日」。

4 「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 人人都有資格享受一切權利和自由,不論其種 族、膚色、性別、語言、財產、宗教、政治或 其他見解、國籍或其他出身、身份。
這些權利和自由可分為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以 及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兩大類。」

5 國際社會對人權的內容和分類存在著很大的分 歧,各種理論之間不僅有衝突也有重疊之處。 所以本章節將人權的各種元素從錯綜複雜的理 論中提取出來分列如下

6 生命權 生命權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權,如果無法充 分保障人的生命權,那麼一切其它權利都是空 中樓閣。無端剝奪人的生命,或者肆意對人施 加恐嚇、虐待和折磨,就是用一種非人權的待 人方式。任由這種情況發生,個人權利就無從 談起。所以一般各國的刑法都將侵害他人生命 權的罪行量刑最重。「生命權是一個人之所以 被當作人類夥伴所必須享有的權利。」

7 生存權與生命權不同,生命權是自由權性質的 權利,生存權則屬受益權的範疇。故生存權的 意義不是僅消極的要求國家不侵害人民的生存 權利,而是人民有權利要求國家,以積極的行 為,提供物質上及精神上合乎人之尊嚴的生活。

8 自由權 自由,是人權的靈魂。因此,人身自由、通信自 由、言論自由、結社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都是 個人的基本權利。如果沒有充分的自由權,生命 權也將失去意義。 自由權,是基本人權之中樞,人類近代之民權革 命,及所建立之民主憲政體制,也都以凡人生而 自由平等為其基礎。雖然對自由權之本質如何, 歷來見仁見智有所爭論,通說認為自由權,乃是 前於國家、超乎國家之天賦人權,可以向國家行 使不作為請求權,以防國家侵犯、干預。

9 財產權 財產權是生命權和自由權的延伸。如果一個人 要生存下去、要有能力選擇他喜歡的方式生存 下去,一定要有物質作為支持,那麼,對自我 勞動的所得進行排他性的佔有,就是生命權與 自由權必不可少的保障。「人能夠工作,能夠 靠自己的勞動成果生活,並把生活剩餘的錢存 起來留給子女或者自己的晚年,這都是人尊嚴 的一部分。」

10 尊嚴權 尊嚴也是生命權和自由權的合理延伸。如果一個 人若無尊嚴,那麼他的生命至多是一種無人格的 形式。作為一種基本的人權,尊嚴的價值早在古 代就得到普遍的認同,如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 腰等。尊嚴權主要要求人們在社會交往中互敬互 愛,文明禮貌。如果一個人的尊嚴權被否認,就 意味者人們可以肆無忌憚的羞辱,威脅,騷擾, 中傷他,那顯然他就失去了「作為人類」的資格, 這無疑是和人權所不容的。

11 獲助權 獲助權常常和「人道主義」聯系在一起,出現 於天災、人禍之後。由於種種不可預知的災禍, 人的生命權無時不刻受到威脅。在危難關頭得 到夥伴的幫助,是生命權的必要保障。在現代 社會中,突發性的災難有時會造成很大的危害, 這種時候個體的獲助權就需要一個強大的組織, 一般是政府的傾力幫助,這是政府一項重要的 公共服務職能。

12 公正權 人權的普適性必然的要求每一個人都受到公平 合理的對待,但現實生活中,經濟權力、政治 權力、種族、國籍等,都會不同程度將人劃到 不同的等級,那麼人權就變成有限的,有條件 的,甚至成為特權階級的奢侈品了。而公正權 是為了將人權平等的擴展到每一個人身上。

13 受教權 受教育權被認為是一種人類權利並被理解為一 種自由的權利,明確了對兒童進行初級教育、 對所有兒童推廣中等教育的義務、平等接受高 等教育的權利以及對未接受過完整初級教育的 個體進行基礎教育的義務。除了這些規定個體 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之外,受教育權內容還包 括消除各級教育系統內的歧視、建立最低標準 以及提高教育質量。

14 多數國家認同的人權立法內容包含如下: 安全的權利:有關禁止犯罪行為,如謀殺、屠 殺、酷刑和強姦。
自由的權利:有關自由的範疇,如:宗教和信 仰自由、集會、結社。 政治的權利:有關人民的自由參政權,如抗議 或入黨。

15 訴訟的權利:有關防止濫用法律制度,如監禁 審訊、秘密審訊和過度懲罰。
平等的權利:有關公民的平等,在法律之前人 人平等。 福利的權利(經濟的權利):有關提供教育和 免於遭受嚴重的貧窮和飢餓。 民族的權利:有關群體免受種族屠殺和其建立 民族國家之權利。

16 人權方面的焦點爭議 廢除死刑 安樂死 墮胎 同性戀

17 大 綱

18 相關影片 Kids React:孩子們對同性婚姻的反應(中文字 幕)

19 同性戀議題 前言 同性戀情 同志的困擾與壓力 同性戀之相關迷思 同性戀者自我認定之發展歷程 青少年同性戀輔導策略

20 前言 隨著社會價值觀變遷,同性戀逐漸不再被社會 歧視,法務部已制定「人權保障基本法」為法 源依據,同性戀可組家庭、收養子女,推動人 權教育的教育部將會配合,跟進保障同性戀權 益,不只教導兩性平等,還會將同性戀納入教 材,讓學生從小學會尊重別人。 受到社會壓力的影響,同性戀者長期處於壓抑 的狀態,如今進一步保障他們的權益,代表台 灣社會的文明、開放與進步,同時也是台灣尊 重人權的指標。 【同性戀納入教材 從小學會尊重別人】 :00 作者:陳揚盛

21 同性戀情

22 淺談同性戀情(2-1) 同性戀是指一個人無論在性愛、心理、情感及 社交上的興趣,主要對象均為同性別的人,這 樣的興趣並未從外顯行為中表露出來。

23 淺談同性戀情(2-2) 同性戀認定的標準 1.不可抑制的想要和同性有親密行為的幻想。 2.情感和性慾的對象只限於同性。
3.是一種持續性的反應,不是因情境限制而產生的同 性行為。 4.對異性性反應有排斥或噁心的反應。

24 同志的困擾與壓力

25 恐同情節的壓力 當非同性戀者對同性者認識不深,無法認同, 甚至恐懼,且長期抱持負面的態度,造成恐 同情節,也造成同性戀者自我認同的困擾。

26 面子文化壓力 中國的傳統觀念是非常重視面子的文化,同 性戀者仍被多數人視為是「丟臉」,造成同 性戀者的壓力,如果承認了,則會「沒面子、 失面子」,也代表著人際關係的一種挫敗。 被指稱為娘娘腔的男同志,在社會中意味著 一個男孩的無能,無能成為一個強壯威猛堅 忍剛毅的男人。

27 傳宗接代的壓力 多數的父母將兒子終身大事,當做自己一輩 子的責任等理由,繼續支配婚姻壓力的程度 與形式,有些父母還努力求神問卜或找醫生 診治,就是要兒子完成終身大事,為人父母 者很可能永不放棄兒子結婚的希望而造成男 同志受婚姻壓力的迫害。

28 同志婚姻的壓力 目前,同志婚姻並不普遍被社會大眾所接納, 也無社會制度的承認或保障(如婚姻制度、賦 稅制度)

29 愛滋病的壓力 許多人誤以為愛滋病患等於同性戀者,愛滋 病和同性戀之間的關係不是等號,愛滋病是 進行危險性行為的人較容易感染的疾病,換 句話說,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性行為,沒有 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的人,都是愛滋病的高 危險群。

30 同性戀之相關迷思

31 同性戀的迷思 事實 同性戀是精神疾病嗎? 依照美國心理學會1973年的結論早已經不把同性戀列為一種變態行為,因為在心理學上對於人類變態性行為有兩個判斷的基準,一個是對別人造成侵害、危害,另一個則是自己知道行為的錯誤,不當但卻無法去除,甚至持續進行而造成矛盾和困擾。同性戀者基本上不會侵害別人,另外他對自己性傾向的矛盾或困擾,並不是內在的,而是來自於社會家庭結構不瞭解原因的排斥下所產生的壓力,但這一點隨著社會越來越瞭解而逐進改善。因此同性戀並不屬於變態行為的範疇。 (葉金源心理師【對於同性戀者常有的疑問】) (葉金源,臨床心理師。高雄醫學院 心理系;衛生署臨床心理師證照 (心理字第000444號),臨床心理實務工作18年)

32 同性戀的迷思 事實 同性戀可以改變嗎? 謝文宜解釋,這是天生本能,「性傾向無法選擇,因此沒有『變回來』的問題。」她指出,長期處在某些同性環境中,確實可能出現因為性需求而產生的同性親密關係,這種「性關係」不等於「同性戀」,孩子自己就能分辨面對心儀對象時臉紅心跳、小鹿亂撞的情愫,進一步釐清自己所愛,不因物換星移而改變。但由於家長常有錯誤觀念,認為兒時教養錯誤、或一時交到壞朋友等環境因素,導致孩子愛上同性,便以更強烈的管教手段加以「矯正」,完全否定子女重要的人格特質,反而令他們苦不堪言。 (謝文宜副教授【康健雜誌113期—當孩子說:我是同性戀】) (謝文宜,實踐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專任師資,授課領域為諮商理論與技術、家庭諮商、自我探索與覺察、實習課;研究專長為婚姻與家庭研究、同志伴侶關係研究。)

33 同性戀的迷思 事實 同性戀是愛滋病的高危險群?
長久以來,同性戀者飽受外界的誤會,某些宗教甚至直指愛滋病就是懲罰同志的疾病。對此,謝思民醫師表示,只要有發生過危險性行為,或者是和他人共用針頭等行為,就有可能感染愛滋病,並非只針對特定族群。醫師強調,愛滋病的感染早已跨越性別的界限,不論男女老少,同性戀或異性戀,皆有感染的風險。 (謝思民醫師【uho優活健康網—愛滋不可怕!醫師破解必知五大迷思】) (謝思民,主要經歷:台大醫院內科部住院醫師﹑台大醫院內科部總醫師、衛生署愛滋病防治中心專任主治醫師;過去成果:台灣地區愛滋病患者結核病之臨床表現、診斷、及預後一系列之研究,及台灣地區愛滋病患者伺機性感染之之研究、台灣地區愛滋病患者伺機性感染之系列研究、抗愛滋病毒雞尾酒療法之簡化。)

34 同性戀的迷思 事實 「娘娘腔」和「男人婆」就是同性戀?
臨床心理師林欣儀表示,社會上對於男女性的特質有不同的期待和要求,譬如一般覺得男生應該要粗曠、富冒險精神、剛強、膽子大,女生則被要求漂亮、纖細、溫柔、敏感。林欣儀心理師表示,其實像上述的情形,多半屬於孩子的「性別氣質」較男性化或女性化的緣故,並不能就將其和「同性戀」畫上等號!同性戀指的是在「性傾向」上喜歡同性者、對同性有生理上的性衝動。而性別角色則是指個人表現出來的性別特質。譬如有些男性的氣質或舉止看起來較女性化,但他其實喜歡女生,也認同自己是男生,僅代表其性別角色較偏向陰柔。 (林欣儀臨床心理師【239期育兒生活雜誌—我的孩子會是同性戀嗎?】) (林欣儀,台安醫院兒童發展復健中心臨床心理師)

35 同性戀 (homosexulism) 變性欲 (transexualism)
同性戀與變性欲 同性戀 (homosexulism) 「同性戀」與「性傾向」有關。 「性傾向 (sexual orientation)」指的是愛戀對象的性別傾向 – 喜歡哪一種性別的人?喜歡異性者為「異性戀」,喜歡同性者為「同性戀」。 美國精神醫學會自1987年起,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診斷名單中拿掉,視其為「正常」,至今,幾乎大多數國家都不再將同性戀當作疾病。  變性欲 (transexualism) 「變性欲」與「性別認同」有關。 「性別認同 (gender identity)」則是指對自己性別的接受度 – 喜不喜歡自己的性別?認不認同自己的性別? 另一說法為:「對於現階段的性別,無法容忍相處,亟欲改變成另一種性別。」(臨床心理師 葉金源) 變性欲雖仍列為精神科診斷,但心理學及醫學界已瞭解到性別認同是無法改變的,故目前的主張是 (1)輔導個案以他(她)所認同的性別生活,或 (2)同意個案在週全的評估下,接受變性手術。 (劉嘉逸醫師【常春月刊 —醫心有方專欄】) (劉嘉逸,服務單位及職稱: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系主任、學術組副教授,長庚大學副教授。專長為一般精神醫學、身心醫學、婦女身心醫學、精神藥理學、生物精神醫學、流行病學、心身醫學。)

36 性別屬性圖 我的特質 類別 屬性 社會議題 (1)我生下來是… 生理性別 sex 公 光譜地帶 母 女男平等 (2)我覺得我是… 性別認同
資料來源/台北市政府民政局《2005認識同志手冊》 我的特質 類別 屬性 社會議題 (1)我生下來是… 生理性別 sex 公 光譜地帶 母 女男平等 (2)我覺得我是… 性別認同 gender 男生 光譜地帶 女生 跨性別 (3)我看起來像… 性別氣質 gender qualities 陽剛 光譜地帶 陰柔 娘娘腔與男人婆 (4)我喜歡的是… 性傾向 sexual orientation 女生 光譜地帶 男生 同性戀/雙性戀

37 結論 同性戀不是精神疾病。 同性戀是性傾向上喜歡同性,而對同性有生理上性 衝動者。 性傾向是一種個人的特質,無法改變,也不需要強 求改變。
同性戀並不是愛滋病的高危險群。 性別氣質並不能作為性傾向的依據。 同性戀與變性欲不同。同性戀指的是性傾向,變性 欲則與性別認同有關。 變性欲和同性戀不一樣,但兩者都應受到尊重。

38 同性戀者自我認定之發展歷程

39 彩虹旗 彩虹旗是同性戀者的文 化象徵,它代表著包容 一切種族、國度、政治 、性別及性取向。
色彩在同性戀驕傲的表 達中一直扮演著一個很 重要的角色。

40 彩虹旗 代表同性戀最色彩繽紛 的得數彩虹旗,它集彩 虹的色彩──紅、橙、 黃、綠、藍、紫。代表 了同性戀社區的多元性 。

41 自我認定之觀點(一) Cass (1979)將同性戀自我認定的發展歷程分為六個階段: 1. 認定混淆:產生懷疑,搜集相關資料,緩和內在的不安。 不過,即使資料顯示自己是同性戀者,因為不願意接受這 個事實,而使用一些策略來欺騙自己。 2. 認定比較:開始接受自己是同性戀者的可能,對家庭與同 儕團體的歸屬感因而降低。出現社會疏離感,而抑制同性 戀行為,甚至拒絕認同同性戀行為。不過,由於無效,在 而陷入極度緊張中。一段時間后,不得不接受自己是同性 戀者,並且開始尋找歸屬感。

42 自我認定之觀點(二) 3. 認定容忍:逐漸增加同性戀的自我意象,認定自己是同性 戀者。由於對同性戀團體的容忍度提高,而開始接觸同性 戀團體,同時避免跟異性戀團體接觸。 4. 認定接受:重新建構人際環境,同性戀的次文化成為生活 中的重要影響,並且只和特定的人接觸,在公共場合隱藏 其同性戀性取向。

43 自我認定之觀點(三) 5.認定驕傲:接納自己是同性戀者,重視同性戀的價 值,對同性戀的次文化與團體有強烈的認同與歸屬 感。因同性戀不被他人認同,因而感到憤怒與疏離, 並且開始揭露自己是同性戀的事實,發起同性戀的 平權運動。 6.認定整合:領悟到同性戀與異性戀之間有差異,而 能夠與異性戀者相處。統整公開與不敢公開部份, 同時體認到性別認定只是自我認定的一部份。 以上過程可看到幾個重要的層面:過程的特殊性,社會無法 接納其存在,使得認定過程充滿強烈的抗拒、衝突與不 安;並不是每位同性戀者都能順利渡過到第六階段,更 多的時候是藏在第四階段。

44 自我認定之觀點(四) Troiden(1984)依照年齡階段,并配合其他學者的相關研究, 說明四個階段的特徵:
1.感覺期:約發現於青春期之前。當事人假設自己是異性 戀者,不過因為兒童時期的經驗,覺得自己是在邊緣地帶, 跟其他友伴的性取向不同。 2.認定混淆期:約發生於青少年期。開始懷疑自己是同性 戀者(男約十七歲開始,女約十八歲開始),再次否認同 性戀的事實、告訴自己同性戀是短暫的反應、逃避有關同 性戀的訊息與人物、尋找更多的資料來了解自己。

45 自我認定之觀點(五) 3.認定假設期:約發生與青少年晚期或早期。將自己界定 為同性戀者,容忍、接納自己同性戀的性取向,定期接觸 同性戀團體與次文化。首次接觸其他同性戀者的經驗,會 影響他在那方面認定的形成。 不愉快的接觸經驗,會使當事人再度否認自己的性取向; 反之,可以幫助當事人性取向方面的自我認定。 同性戀處理同志標籤的方式,包括:避免跟同性戀者在 一起、表現的行為符合一般大眾對同性戀的刻板化印象、 隱藏同性戀的事實、加入同性戀團體與避免涉入異性戀情 境。

46 自我認定之觀點(六) 4.承諾期:內在轉變包括對同性戀的肯定、認定自己是同 性戀者、心情上愉悅等。外在來說,包括建立同性之間的 愛戀關係、對異性戀者公開自己的性取向、從羞恥當中解 脫出來。 Horowitz與Newcomb(2001)認為:同性戀的認定過 程是個人與社會環境因素雙軌的互動過程,個人給予這些 因素的意義,會影響個人自我認定的發展。性取向認定是 在這樣的建構下進行,而且遍及一生,因此,沒有所謂自 我認定的結束點。

47 青少年同性戀輔導策略

48 青少年同性戀的困境 社會禁忌下的不敢求助 資訊的缺乏與偏誤 親密友誼的趨避衝突 對愛滋病的恐懼
社會的負向刻板印象,影響自我認同及自尊的 發展。 擔憂對對生涯的影響

49 青少年同性戀輔導策略 尊重接納的態度 審慎的診斷態度 關心案主的情緒感受 依案主之意願,擬定輔導目標
視案主的問題為整體性的問題,而非只是同性 戀的問題

50 對學校的建議 將正確的同性戀議題列入性教育課程中。 圖書館增列同性戀相關書籍,以提供正確的資 訊。
不對同性戀作道德、價值上的評斷,而將之視 為兩性交往議題。 針對學校輔導老師及導師做一系列的相關在職 訓練。 人權教育配合宣導,把同性戀納入教材中,使 學生能有機會了解別人,進而尊重別人的選擇。

51 心得感想 大 綱

52 心得感想  人權指的是「個人或群體因作為人類,而應享 有的權利」,它的基本內容卻僅是一種最低限 的保障。在現代社會中,是遠遠不夠的。人都 不是絕對的同性戀或是絕對的異性戀,而不管 他們所喜歡的是同性還是異性,都應該被受到 尊重、被理解也應該被愛。

53 同性戀者也渴望在感情穩定後能步入禮堂。即 使有大多數人支持同性戀,但同性結婚仍較不 被接受。而在社會上,同性戀仍會受到的歧視 的問題。我們都應該要去理解以及剔除成見, 包容跟尊重這社會上比較不被接納的聲音。除 了在教育上落實人權及性別教育外,在社會上 尊重與包容不同的聲音也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54 分工 侯全利負責項目: 【大綱】世界人權 日、自由權、財產權、尊嚴權、獲助 權、公正權、受教權、人權立法內容、 焦點爭議。
林怡靜負責項目:【同性戀議題】前 言、同性戀情、同志的困擾與壓力、 同性戀之相關迷思。 郭昱君負責項目: 【同性戀議題】同 性戀者自我認定之發展歷程、青少年 同性戀輔導策略、簡報統整。

55


Download ppt "人權教育 同性戀議題 愛,無限。 組員:侯全利、林怡靜、郭昱君 指導老師:林樹全老師."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