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 鲍文良.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 鲍文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 鲍文良

2 一.安全和危险的基本概念 (一)安全及安全性 1 .对安全认识 (1)无危则安,无损则全。
(2)据《简明牛津辞典》,安全是指“不存在危险和风险”。劳伦斯认为,安全是“免于引起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条件”。

3 (1)和(2)告诉我们,安全是没有危险,不出威胁,不出事故,即消除能导致人员伤害,发生疾病、死亡或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条件。
由于事故的发生有一定的概率,从而不能忽视概率论中的“没有零概率现象”的理论和偶然独立法则—从本质上讲,将极难发生的现象作为实际问题,就等于现实上不会发生。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不应使用绝对安全的提法。

4 (3)据《英汉安全专业技术辞典》,安全意味着可以容许的风险程度,比较地无受害之忧和损害概率降低的通用术语。
该定义中蕴含有三层意思:①人对系统的认识;②建立在当时社会经验与经济基础之上的安全判别标准;③认识与标准的比较过程。

5 (3)告诉我们,安全是通过对系统的危险性和允许接受的限度相比较而确定,安全是主观认识对客观存在的反应,安全是时空的函数。
安全是在具有一定危险性条件下的状态,安全并非绝无事故。 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

6 2.安全性 (1)是指系统所具有的一种性能(品质),是指系统在可接受的最小事故损失条件下发挥其功能的一种品质。 (2)是指系统不发生事故的能力 (3)是衡量系统安全的指标。

7 (二)危险及危险性 1.危险 是指系统中的一个过程、一种行为、一种状态或一种环境,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人们的承受程度。 2.危险源

8 (1)危险源定义 是可能导致事故、造成人员伤害、财物损坏或环境污染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也称为危害。防止事故就是要消除、控制系统中的危险源。

9 (2)危险源的构成要素 1)潜在危险性 是指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者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者危险物质量的大小。 2)存在条件 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 3)触发因素 是指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

10 (3)危险源分类 1)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分: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①第一类危险源 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和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如油库、车辆、危险(易燃易爆,如汽油)物品等。 ②第二类危险源 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条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

11 第二类危险源包括:人、机、环。 人的失误 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被要求的标准,即没有完成规定功能的现象。如误操作、违章操作、违章指挥等。 物的故障 是指机械设备、装置、元部件等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的现象。例如,电源线损坏发生漏电;管路破裂使其中的有毒有害介质泄露等。 环境因素 是指系统运行的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照明、粉尘、通风换气、噪声和振动等物理环境,以及企业和社会的软环境。

12 不良的环境会引起物的故障或人失误。例如,潮湿的环境会加速金属腐蚀而降低结构或容器的强度;工作场所强烈的噪声影响人的情绪,分散人的注意力而发生失误。企业的管理制度、人际关系或社会环境影响人的心理,可能引起人失误。

13 ③两类危险源与事故 一起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没有第一类危险源就谈不上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也就不所谓事故; 如果没有第二类危险源破坏对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也不会发生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

14 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两类危险源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第一类危险源在事故时释放出的能量是导致人员伤害或财物损坏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两类危险源共同决定危险源的危险性。 安全工作的重点是第二类危险源的控制问题。

15 2)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分 ①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包括设备设施缺陷、车辆故障;噪声、振动、不良的气象条件等等。 ②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包括粉尘、易燃易爆品等等。

16 ③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包括致病微生物,致病动植物等等
④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包括健康异常,心理异常等等。 ⑤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包括指挥失误,操作失误、违章操作等等。 ⑥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17 (三)安全与危险之间的关系 安全性=1-危险性

18 二.事故隐患与事故 (一)事故隐患及其分类 1.事故隐患定义 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存在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 和管理上的缺陷。 隐患是人、机、管、环方面的“问题”;

19 隐患是潜藏的祸患; 隐患是危险存在的要素,是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 隐患被认识时,就要消除,或降低其危险性,或延缓其危险性的增长速度。

20 2.事故隐患分类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

21 (二) 事故概念 1.事故定义 计划外发生的事情,使行动中断。 受到机械或设备的移动部件的撞击。 化学品泄漏。 叠放的物品(箱子)倒下来……。

22 2.事故分类(按原因) (1)自然事故 是指人力不可控制的事故。 (2)人为事故 是指人力可控制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能量作用的结果事故。 3.事故过程状态或致因链 危险源事故隐患事故触发事故

23 (一)风险基本概念 1.风险及其构成 (1)风险定义 在一定环境下,由危险事件引起,可能造成损失的概率。 (2)风险的构成(要素)

24 风险因素 是指引起或增加风险发生的机会或扩大其损失程度的原因或条件,它是导致风险(事件) 发生的潜在因素。 风险事故 是指由一种或几种风险因素共同作用而发生的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偶发事件。 风险损失 是指由于风险事件的发生所引起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或其他不良的后果。

25 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的关系模型 (3)风险数学表达式(风险度) R=PxS 式中: R 风险度; P 事件发生的概率; S 事件严重后果程度。

26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概率)可以分为频繁、很可能、有时、极少、不可能五个等级。
后果的严重度可分为灾难性的、严重的、轻度的(或临界的)、轻微的(或可忽视的)四个等级。 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概率)和后果的严重程度的不同组合,可以得出风险的四种情况。

27 (二)风险管理基本内容 1.风险管理概念 是指根据组织的安全生产目标,对各种危险源进行识别与评估,并采取应对措施将其控 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过程(活动)。

28 2.风险管理理论基础与方法 (1)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冰山理论”300:29:1 事故发生后间接 损失远大于直接 损失。

29 “堤坝理论” 将风险管理比做防水堤坝 可接受; 加高加固; 疏导; 利用。

30 “木桶理论” 一只水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

31 多米诺骨牌理论 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认为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系列互为因果的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

32 (2)风险管理方法 HSE管理体系; OHSAS1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 美国的万全管理体系; 南非的NOSA和IRCA管理体系。

33 OHSAS18000系列标准及由此产生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制度是近几年又一个风靡全球的管理体系标准的认证制度。OHSAS18000系列标准是由英国标准协会(BSI)、挪威船级社(DNN)等13个组织于1999年联合推出的国际性标准,在目前ISO尚未制定情况下,它起到了准国际标准的作用。其中的0HSAS18001标准是认证性标准,它是组织(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也是企业进行内审和认证机构实施认证审核的主要依据。

34 HSE也就是健康、安全、环境一体化管理。由于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在实际生产活动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而把健康、安全、环境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管理体系,称为HSE管理体系。HSE管理体系的核心 领导和承诺是HSE管理体系的核心。承诺是HSE管理的基本要求和动力,自上而下的承诺和企业HSE文化的培育是体系成功实施的基础。

35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于2010年4月15日公布, 自2010年6月1日起施行,这意味着我国广大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将得到规范。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36 NOSA是南非国家职业安全协会(National Occupational Safety Association)的简称,成立于1951年4月11日。NOSA五星管理系统是南非国家职业安全协会于1951年创建的一种科学、规范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现特指企业安全、健康、环保管理系统,其中文名称是“诺诚”,该系统是目前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并被广泛认可和采用的一种企业综合安全风险管理系统,它是专门针对人身安全而设计出来的一套比较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

37 IRCA介绍国际审核员注册协会 ( IRCA )是世界上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的创始机构,也是最大的国际化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机构。

38 3.风险管理过程(程序) (1)ISO31000风险管理过程 在明确内外部状况的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价(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定)、风险 处理。在上述环节的实施过程中,都要辅以沟通和协商、监测和评审。

39 (3)HSE风险管理过程 一般(基础)的风险管理过程在策划准备的基础上,进行危害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 (1)一个目标; (2)三项技术; (3)九个步骤。

40 (1)一个目标 目标设定的意义 风险管理目标 必须先有目标,企业管理者才能识别影响目标实现的潜在事项。 一切意外均可避免; 一切风险均可控制; 不要让人受到伤害。

41 (2)三项技术 风险识别; 风险评估; 风险控制。

42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的目的 寻找风险(危害)因素(源)、危险态? 后果和影响是什么? 明确谁会被伤害,怎样被伤害? 原因和机理是什么?

43 风险识别的方法 经验对照法 询问、交谈; 头脑风爆; 现场观察; 工作任务分析; 安全检查表;……。 系统安全分析法 预先危害分析;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 事件树分析; 故障树分析; 因果分析;……。 风险评估

44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的目的 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后果严重程度有多大? 确定风险的程度或级别?是否符合规范、标准或要求? 风险评估须考虑的因素 明确现有的预防措施是否足以规避风险,或者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

45 (3)九个步骤 1、“任何决策必须优先考虑健康安全环境” 2、“安全是聘用的必要条件” 3、“企业必须对员工进行健康安全环境培训”
4、“各级管理者对业务范围内的健康安全环境工作负责” 5、“各级管理者必须亲自参加健康安全环境审核”

46 (3)九个步骤 6、“员工必须参与岗位危害识别及风险控制” 7、“事故隐患必须及时整改” 8、“所有事故事件必须及时报告、分析和处理”
9、“承包商管理执行统一的健康安全环境标准”


Download ppt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 鲍文良."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