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 Soochow University 机能学实验 首先介绍人体肺通气功能的测定 (一)人体肺通气功能的测定.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 Soochow University 机能学实验 首先介绍人体肺通气功能的测定 (一)人体肺通气功能的测定."—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 Soochow University 机能学实验 首先介绍人体肺通气功能的测定 (一)人体肺通气功能的测定

2 内 容 1 实验目的 2 实验步骤 3 注意事项 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实验结果和实验讨论。 4 实验结果 5 讨论

3 实验目的 学习使用肺量计测定肺通气功能的方法及测定正常人的肺容量和肺通气量。
肺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呼吸气量的大小是反映肺通气功能的重要指标,与肺容量有关。肺可容纳的最大气体量称肺总容量,它由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及残气量四部分组成。除残气量外,其余各部分气量可根据人体呼吸运动时所引起的呼吸气体压力波动,引起肺量计浮筒内气体量的相应变化而被测定,从而了解呼吸过程中肺容量的变化。通过进行本实验,学习使用肺量计测定肺通气功能的方法及测定正常人的肺容量和肺通气量。

4 实验步骤 检查肺量计的构造; 打开肺量计进气阀门,使筒内充灌4~5 L空气,然后关闭阀门;
1 打开肺量计进气阀门,使筒内充灌4~5 L空气,然后关闭阀门; 2 操作按实验步骤1 检查肺量计是否完好;2 打开进气阀门,使筒内充灌4~5 L空气,然后关闭阀门;3 受试者将消毒处理过的橡皮接口放置口腔前庭内,以牙齿咬住接口上的两个突起。用鼻夹夹鼻或用手捏鼻;4 先将三通开关通向外界,练习用口呼吸后,再接通肺量计,进行各项指标测定。 3 受试者将消毒处理过的橡皮接口放置口腔前庭内,以牙齿咬住接口上的两个突起。用鼻夹夹鼻或用手捏鼻; 4 先将三通开关通向外界,练习用口呼吸后,再接通肺量计,进行各项指标测定。

5 图1 肺量计的构造 图示为肺量计的构造和肺通气的测定。

6 注意事项 实验前事先检查肺量计是否正常; 1 熟悉肺量计的使用. 2 实验前事先检查肺量计是否正常,并熟悉肺量计的正确使用。

7 结 果 以文字描述观察到的结果 (1)潮气量 描记几次平静呼吸曲线,吸气或呼气量的平均值即为潮气量。 (2)补吸气量
结 果 以文字描述观察到的结果 (1)潮气量 描记几次平静呼吸曲线,吸气或呼气量的平均值即为潮气量。 (2)补吸气量 描记从一次平静吸气之末起,继续做一次最大限度吸气,所吸的气量即为补吸气量。 (3)补呼气量 描记从一次平静呼气之末起,继续呼气直至不能再呼为止的气量,即为补呼气量。 (4)肺活量 描记最大限度深吸气后所尽力呼出的气量,即为肺活量。肺活量是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它表示肺在一次活动中最大通气范围。正常男性约为3.5 L,女性约为2.5 L,但易受年龄、身材大小、体力、胸廓和肺的弹性等因素影响。 (5)时间肺活量 描记受试者作最大限度深吸气后,以最快速度尽力深呼气至不能再呼时的气量,并计算呼气后第1秒、第2秒和第3秒终末的呼气量各占肺活量的容量百分比。正常人分别为83%、96%和99%。 (6)肺通气量 每分钟通气量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取决于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 每分通气量(L/min)=潮气量×每分钟呼吸频率 最大通气量的反映单位时间内发挥全部通气能力所能达到的全部通气量,正常人约80~120 L/min。

8 讨 论 何谓肺通气?试描述能反映肺通气功能主要指标; 为何时间肺活量比肺活量更能有效反映肺的通气功能? 1 2
讨 论 何谓肺通气?试描述能反映肺通气功能主要指标; 1 为何时间肺活量比肺活量更能有效反映肺的通气功能? 2 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讨论上述问题。

9 —————————— Soochow University 机能学实验 一 (二)人体动脉血压测量 接着的是介绍怎样进行人体动脉血压测量

10 内 容 1 实验目的 2 实验步骤 3 注意事项 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实验结果和实验讨论。 4 实验结果 5 讨论

11 实验目的 学会使用听诊器和血压计,掌握测量动脉血压的方法和原则。
动脉血压是指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动脉血管壁所施加的侧压力。临床上常用Korotkoff’s 听诊方法间接测量血压。测量血压的部位一般多在上臂肱动脉。用充气袖带缚于上臂加压,使动脉被压闭,此时操作者用听诊器放在袖带肘侧的肱动脉上方听不到声音,手指也触摸不到桡动脉的搏动,然后缓慢放气,逐步降低袖带内的压力。当袖带内压力等于或略低于动脉内最高压力时,有少量血液通过压闭区,在其远侧血管内形成湍流,于此处用听诊器可以听到管壁震颤、并刚能触及脉搏,此时袖带内的压力即为收缩压,在血液间歇地通过压闭区的过程中一直能听到声音。当袖带内的压力等于或稍低于舒张压时,血管处于张开状态,失去了造成湍流的因素而无声响,此时袖带内的压力为舒张压。

12 实验步骤 检查血压计,先松开放气螺丝; 1 2 受试者端坐位,保持安静,脱去一侧衣袖,将该侧受比手臂伸平,置于桌上,令上臂中段与心脏在同一水平。将袖带卷缠在距离肘窝上方2 cm处,松紧度适宜; 使用前,检查血压计,先松开放气螺丝很重要,否则橡皮球加压时,水银无法进入玻璃柱内。令受试者端坐位,保持安静。 3 测试者带上听诊器,在肘窝处靠内侧搭脉以确定肱动脉的位置,将听诊器的胸件放于上面; 4 向袖带内充气,然后徐徐放气,记录所测量的收缩压、舒张压数值。

13 图2 测量人体动脉血压方法示意图 受试者脱去右侧衣袖,右臂伸平,置于桌上,令上臂中段与心脏在同一水平。将袖带卷缠在距离肘窝上方2 cm处,松紧度适宜 。向袖带内充气使血压计的水银柱上升到听不到脉搏时再上升20 mmHg (一般至180 mmHg),然后松开气球螺丝帽,徐徐放气,降低袖带内压,在水银柱缓缓下降的同时仔细听诊,在开始听到“崩崩”样第一声脉搏音时,记录水银柱所达高度即为收缩压。继续缓慢放气,当声音由高突然变低,或声音消失时,水银面所达刻度即为舒张压(声音改变与消失时所显示的两个压力间的差距一般为5~10 mmHg)。记录所测量的收缩压、舒张压数值。

14 注意事项 室内保持安静; 测血压前受试者安静、放松休息5~10 min ; 使用完毕后应关上开关,以免水银流出。 1 2 3
请严格遵守上述注意事项。 使用完毕后应关上开关,以免水银流出。 3

15 讨 论 动脉血压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 1 如果在短时间内反复多次测量血压,血压数值可能升高,为什么? 2 结合理论知识,分析讨论上述问题。

16 机能学实验 一 (三)人体心电图描记与分析 Soochow University ——————————
最后介绍人体心电图描记与分析实验的内容

17 内 容 1 实验目的 2 实验步骤 3 注意事项 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实验结果和实验讨论。 4 实验结果 5 讨论

18 实验目的 初步学习人体心电图的描记方法,辨认正常心电图波形并了解其生理意义。
在正常人体内,由窦房结发出的兴奋,按一定途径和时程,依次传向心房和心室,引起整个心脏的兴奋。因此,每一心动周期中,心脏各部分兴奋过程中的电变化及其时间顺序、方向和途径等,都有一定的规律。这些电变化通过心脏周围的导电组织和体液传导到全身,在体表的一定部位出现有规律的电变化。将测量电极放置在人体表面的一定部位记录到的心脏电变化曲线,就是临床上常规记录的心电图。心电图是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生物电变化的反映。其对心搏起点的分析、传导功能的判断以及心律失常、房室肥大、心肌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19 实验步骤 让受试者仰卧于检查床上,在手腕、足踝和胸前安放好引导电极; 记录各导联心电图; 心电图波形的测量和分析; 1 2 3 (1)
安放引导电极:让受试者仰卧于检查床上,在手腕、足踝和胸前安放好引导电极,接上导联线。导联线的连接方法是:红色—右手,黄色—左手,绿色(兰色)—左足,黑色—右足(接地),白色—V1,兰色(绿色)—V3,粉色—V5。 (1) 波幅的测量 (2) 时间的测量 (3) 波形的辨认 (4) 心率的测定 (5) 心律的分析

20 图3 心电图导联的电极位置 将各电极导线接入心电图记录仪,打开仪器,观察各通道所显示的心电波形,对波形进行适当调较(标准见下一步所述),待信号稳定后即可开始记录。记录过程中,对于所发生的事件可用特定符号如箭头等作标记。以此方法依次记录Ⅰ、Ⅱ、Ⅲ、AVR、AVL、AVF、V1、V3、V5导联的ECG。

21 注意事项 受试者静卧,全身放松; 1 室内温度应以22℃为宜; 2 请严格遵守上述注意事项。 电极与皮肤应紧密接触,防止干扰和基线漂移。 3

22 结 果 以文字结合图片描述观察到的结果 心电图波形的测量和分析: (1) 波幅的测量
结 果 以文字结合图片描述观察到的结果 心电图波形的测量和分析: (1) 波幅的测量 当1 mv标准电压使基线上移10小格(或10mm)时,纵坐标每一小格代表0.1mV。测量波幅时,凡向上的波形,其波幅自基线上缘测量至波峰的顶点;凡向下的波形,其波幅应从基线的下缘测至波峰谷的最低点。 (2)时间的测量 心电图纸的走速一般分为25 mm/s和50 mm/s 两档,常用的是25 mm/s,这时心电图纸上横坐标的每一小格(1 mm)代表0.04 s。 (3) 波形的辨认 在心电图上辨认出P波,QRS波群,T波,P-R间期,Q-T间期,ST段等,进行上述项目的分析。 (4) 心率的测定 测定相邻的两个心动周期中的P波与P波的间隔时间或R波与R波的间隔时间,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求得心率:心率(beats/min)=60/P-P或R-R间隔时间(s)。 (5) 心律的分析 心律的分析包括:主导节律的判定;心律是否规则整齐;有无期前收缩或异位节律出现。窦性心律的心电图表现是:P波在Ⅱ导联中直立,AVR导联中倒置;P-R间期在0.12 s以上。如果心电图中最大的P-P间隔和最小的P-P间隔相差在0.12 s以上,称为窦性心律不齐。成年人正常窦性心律的心率为60~100 次/min。 (6) 心电图各波段的分析 测量Ⅱ导联中P波,QRS波群,T波的时间和电压,并测定P-R间期和Q-T间期的时间。

23 讨 论 心电图各波的生理意义及正常值; 1 如果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会发生什么? 2 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讨论上述问题。


Download ppt "—————————— Soochow University 机能学实验 首先介绍人体肺通气功能的测定 (一)人体肺通气功能的测定."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