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試從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帝之施政中,各選擇一項於當時最裨於治之措施,並申論理由。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試從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帝之施政中,各選擇一項於當時最裨於治之措施,並申論理由。"—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試從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帝之施政中,各選擇一項於當時最裨於治之措施,並申論理由。

2 引言  自1644年,滿清入關,經清世祖十多年的經營,清初局勢漸趨穩定,反對勢力亦得到箝制。其後之君主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更能根據當時之實際情況,作出有效而務實的政策,將清室推向繁華興盛的顛峰狀態,歷時133年的康、雍、乾盛世,使清之國力隆盛,可與成康之時婫美,為後人所稱道。

3 三帝於當時最裨於治之措施 康熙-平三藩之亂  雍正-軍機處  乾隆-攤丁入地

4 康熙 清聖祖康熙帝,愛新覺羅氏,諱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
 清聖祖康熙帝,愛新覺羅氏,諱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 滿族,清朝第四位皇帝,也是清軍入關以來第二位皇帝,通稱康熙皇帝 在位61年(1661年-1722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5 康熙-三藩之亂 清初的「三藩」指的是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繼茂。他們本來是明朝武將,後來投降了清朝,成為史書上所謂的「貳臣」。
 「三藩」依恃手中的武力割據一方,專橫跋扈。其中以吳三桂的勢力最大,與中央政府的利益衝突。康熙皇帝成年以後,決心改變這種局面,因此有撤藩的意思,於是激起了長達八年的「三藩之亂」。 最後,康熙十七年(西元一六七八年),吳三桂病死,孫子吳世璠繼位。吳世璠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小孩子,無力領導,軍隊人心逐漸渙散。   康熙二十年,清軍攻進昆明,城內文武大臣見大勢已去,紛紛投降,吳世璠也自殺身亡。

6 康熙-平三藩之亂有助於治  由於三藩勢力幾及全國之半,形同割據。吳三桂等可自授除文武官員,戰馬優先挑選 ,可不聽命中央,不利清朝中央集權,是清的一大患。康熙平定後,便再沒有可威脅清官統治之漢人勢力,此事關係清室統治存亡之關鍵。康熙平藩成功,為清室之統治奠下良好基礎。

7 康熙-平三藩之亂有助於治  此外,清朝因為國內先後有吳三桂等的三藩之亂、南蒙古察哈爾部落的紛爭,對西北噶爾丹一事只好採取忍讓政策。噶爾丹看清朝如此軟弱,氣焰更加囂張,甚至提出康熙「君南方」,而由他「長北方」。康熙的隱忍作風,到噶爾丹於1688年再犯喀爾喀時,終於有了轉變。喀爾喀因噶爾丹入侵而向清朝求救,此時,清朝國內的政局已經穩固,各地叛亂已平,康熙於是召集群臣,決定御駕親征。最後,三次征戰清軍都獲勝,根本的原因是內亂 三藩平定。

8 雍正 清世宗雍正(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姓愛新覺羅,名胤禛,康熙帝第四子。生於康熙十六年,卒於雍正十三年
稱帝年齡︰45歲 在位時間︰ 在位年數︰13年

9 雍正-軍機處  雍正七年,用兵西北,以內閣在紫禁城太和門外,恐漏洩機密,始於隆宗門內設置軍機房,選內閣中謹密者入值繕寫,以為處理緊急軍務之用。雍正十年,改稱「辦理軍機處」,簡稱「軍機處」。  在準噶爾戰事平定之後,按理應裁撤軍機處,但結果非但不將其撤銷,反而進一步擴大了軍機處的權力,使其超越議政王大臣會議、內閣,成為最主要的政治核心。

10 雍正-軍機處有助於治 清主滿漢一家,軍機處可以做到收攬漢人,同時又未忽視滿人。
軍機處是議政場所,軍機大臣則是權力最重的臣僚。雍正以後,軍機處的任用,無漢滿種族之別,如張廷玉,使漢參政機會上升。而且,漢人軍機大臣和章京都是進士出身,既可拉攏漢人知識份子為清效力,又可減少漢人於清的不滿情緒。 此外,軍機大臣是滿漢 備,承旨共同進見,唯有要事常寄以滿臣。而當漢為領班大臣時,皇帝又可召滿臣獨自商議。故此,軍機處之設,對滿人的勢力亦有所增強,使滿漢勢力平衡。

11 雍正-軍機處有助於治 滿清入關後雖承明制,但滿州貴族,八旗王權力仍在,由滿州貴族所壟斷的議政王大臣會議,有極大的權力。
由於軍機處一開始是辦理軍務而設,內容保密,在處理日常政務,逐步架空了議政王大臣會議。而且,雍正時所用的滿州章京更是從議政王大臣會議抽調過來,使議政王大臣會議權力削弱。其後,軍機處在乾隆時成熟,更於1791年撤銷議政王大臣會議。

12 雍正-軍機處有助於治 另外,軍機處發揮勤政的精神。軍機處的成立加強政府的行政效率。例如,廷寄交兵部捷報遞發,以日行三百里為最常例,六百里最快。故趙翼說「即此一事已成,為前代所未有。」若軍機處官員遇事拖延,即交部議處,因此,軍機大臣及章京皆發揮勤政的精神。

13 乾隆 清高宗乾隆(1711年9月25日子時—1799年2月7日),姓愛新覺羅,諱弘曆,是雍正帝第四子。生於康熙五十年,卒於嘉慶四年。同時也是壽命最長的皇帝。 稱帝年齡︰25歲 在位時間︰ 在位年數︰60年

14 乾隆-攤丁入地 乾隆時代,為中國帝皇統治時代社會經濟發達到巔峰時期。例如有不少大型作坊在江寧、杭州、景德鎮等城市出現。社會出現空前繁榮,如當時蘇州財富甲於天下,在<<姑蘇繁華圖>>中充分反映出來。這樣的繁榮社會經濟,與乾隆在經濟措施-攤丁入地

15 乾隆-攤丁入地 在乾隆時,除了盛京外,全國實施攤丁入地。這有賴乾隆貫徹執行攤丁入地的措施,減少地主對這政策的阻力。其成效在乾隆統治六十年充分顯現,如人口急增多於3億,為康熙時的2倍。令國家稅收大增,如康熙30至60年,清國庫實存銀數約三千萬至五千萬,但在乾隆33年(1768),國庫已近七千一百萬兩。 乾隆的十全武功,令當時國勢推向巔峰外,更奠定近代中國版圖,這實有賴攤丁入地的措施大大增加國家收入,支持乾隆對外用武。例如,征緬甸之役,歷時4年,花費1300萬兩。

16 總結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戴逸言曾言「康雍乾盛世是中國歷史上發展程度高,最興旺繁榮的盛世。」康、雍、乾三朝成為清之盛世,媲美成康。


Download ppt "試從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帝之施政中,各選擇一項於當時最裨於治之措施,並申論理由。"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