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政 治 国 家 主讲:张新平 教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政 治 国 家 主讲:张新平 教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政 治 国 家 主讲:张新平 教授

2 本章基本参考资料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斯 《国家与革命》列宁 《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邓小平
《社会契约论》卢梭,《利维坦》霍布斯 《唯物史观》考茨基 《国家概论》巩普诺维奇。等等 教科书中关于国家的理论

3 一、关于国家的基本理论 *(一)国家的概念
1、词源学意义上的“国家” “国家”一词在中国两千年以前就已出现,天子统治的叫“天下”,诸侯统治的领地叫“国”,卿大夫统治的采邑为“家”。国家即为“天下”,是“国”与“家”的总称。 “国家”一词的拉丁文是res-publica,意思是“公共的事业”。“公共”(publicus)一词来源于“人民”(populus)。据此,西塞罗认为:“国家乃是人民之事业,但人民不是人们某种随意聚合的集体,而是许多人基于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而结合起来的集合体。这种联合的首要原因主要不在于人的软弱性,而在于人的某种天生的聚合性。”

4 一、关于国家的基本理论 1、词源学意义上的国家
*(一)国家的概念 1、词源学意义上的国家 现在西方所流行通用的“国家”(state)来源于古希腊城邦国家(polis)。古罗马称国家为“共和国”,中世纪多用“王国”指称“国家”。最早广泛使用现代意义上的“国家”一词的是马基雅维利,他在《君主论》一书中将“国家”称为“status”,英文则称“国家”为state.

5 一、关于国家的基本理论 *(一)国家的概念 1)社会共同体论(、亚里士多德、西塞罗、格劳秀斯、康德) 2)国家统治论(布丹、狄骥)
2、非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定义 1)社会共同体论(、亚里士多德、西塞罗、格劳秀斯、康德) 2)国家统治论(布丹、狄骥) 3)国家有机体论(黑格尔、斯宾塞) 4)国家要素论(荀子、孟德斯鸠、孙中山、达尔)国际组织中常用 5)福利国家论(英国的“费边社”提出艾德礼)

6 一、关于国家的基本理论 3、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定义 第一,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不是从来就有的和永远存在的;
第二,国家是阶级的统治,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定阶级的专政,即一定阶级的政权; 第三,国家是部机器,是工具,国家是由许多部件所组成的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

7 一、关于国家的基本理论 4、关于国家的定义: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国家的论述,可以认为,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王浦劬) 国家是阶级社会的组织,是建立在一定地域上的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组织。

8 一、关于国家的基本理论 *(二)国家的起源
1、国家起源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 1)神权论(董仲舒、奥古斯丁、阿奎那) 认为国家源于神,是根据上帝的意志建立的。在中国古代盛行,在国外,神权论最早发生于古代犹太的神权政治君主国。在中世纪欧洲相当流行。在今天世界上神权国家、宗教界仍占统治地位 2)社会契约论(卢梭、洛克等) 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关于国家起源最有影响的学说。(发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主张国家的产生是订立契约的结果。(什么时候订立契约?对法律和国家没有概念时怎么能够想到订立契约?)

9 一、关于国家的基本理论 (4)家长制说(87页。亚里士多德、威尔逊)
(3)暴力论(杜林、考茨基、巩普诺维奇):国家经常是一个部落对另一个部落施以暴力的结果而出现的,它表现为较强的部落对较弱的土著居民的征服和奴役——巩语 (4)家长制说(87页。亚里士多德、威尔逊)

10 一、关于国家的基本理论 2、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起源学说
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国家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有无法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之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表达了三层含义)

11 一、关于国家的基本理论 2、 国家产生的三种形式: (见教科书83页) 一是雅典国家产生方式。 二是罗马国家产生方式。
三是德意志国家产生方式(日尔曼国家产生方式) 不是惟一的,只是说明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国家产生的方式。

12 一、关于国家的基本理论 *(三)国家的本质与特征 列宁:“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另一个阶级的机器。” 恩格斯: “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 国家本质上是阶级统治,但是在形式上却表现为超然于社会之上的独立力量。

13 一、关于国家的基本理论 (三)国家的本质与特征
综上所述,国家的本质和特征可概括为:国家是实行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公共权力组织,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1)政治国家产生以后,阶级矛盾从不可调和的形态进入了以公共强制力限制下的可调和形态,即政治国家正是为了调和阶级矛盾而产生的。 2)政治国家是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机关,同时也是维护社会秩序、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公共权力机关。 3)国家是按地区划分它管辖的居民和统治范围的政治组织。是一种社会公共权力机关,它对社会所有人都具有普遍的约束力。社会中的任何人,都是这个公共权力制约的客体。

14 一、关于国家的基本理论 *(四)国家权力与国家的基本职能 1、国家权力及特征
国家权力又叫政治权力、公共权力,是指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代表的(凌驾于社会之上的),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 国家权力一经建立便呈现出与社会相分离的趋势,这主要表现在: 1)管理者的常任化和管理机构的专门化——国家机关 2)职业化的常备军的建立—国家权力安全运作的保障 3)赋税制度的建立—保证权力运作的基础

15 一、关于国家的基本理论 (四)国家权力与国家的基本职能 1、国家权力及特征 1)阶级性,由国家的起源和本质决定的;
与其他政治权力相比,国家权力具有以下特征: 1)阶级性,由国家的起源和本质决定的; 2)普遍性,由国家权力的范围和职能决定的; 3)强制性,由国家权力的性质决的; 4)主权性,由国家权力的性质决定的; 5)历史性,由国家权力的阶级性决定的。

16 一、关于国家的基本理论 *(四)国家权力与国家的基本职能 2、国家的基本职能
所谓国家职能,是指国家在社会中所承担的职责和所发挥的作用,是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基本使命、基本目的,是由国家本质所决定的依赖于国家权力的全部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能和整体功能。 任何国家的活动都表现为两种基本职能: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内部职能的主要任务是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以实现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外部职能的主要任务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开展国际间的合作,促进国家利益的实现。

17 一、关于国家的基本理论 *(四)国家权力与国家的基本职能 2、国家的基本职能 从历史和现实来看,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国家职能:
1)政治统治职能(政治职能),即阶级统治职能,其目的是维护国家社会稳定。 2)社会管理职能(社会职能),即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其目的是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当今全球化发展的世界,这一职能日益突出 3)国家安全职能(保卫职能),其目的是维护国家安全。 4)国际合作职能,通过国际合作,促进和拓展国家利益。

18 二、国家的历史类型 *(一)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 1、马克思主义的划分标准
“所谓国家的历史类型是国家赖以建立的社会经济基础及其阶级本质的总和,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维护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它是按国家的本质对国家进行分类,是对各式各样国家的具体形态的共性进行的分析和概括。” 1、考察特定的国家是建立在什么样的经济基础之上,反映哪种经济基础的特征。 2、考察特定的国家中,哪个是统治积极,对哪些阶级进行统治。

19 二、国家的历史类型 *2、亚里士多德的标准(最早对国家类型进行的系统划分) 标准1 国家类型1及说明 国家类型2及说明 标准2
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多少 君主国 国家权力掌握在一个人手中 专制国家(一人掌权) 变态的国家(以谋求私利为目的) 国家所谋求的目的不同 贵族国 国家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寡头国家(少数人主权) 民主国 国家权力掌握在民众手中 暴民国家(多数平民掌权) 正常的国家(以谋求人类幸福为目的)

20 二、国家的历史类型 *(二)国家历史类型更替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即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动力和途径 1、动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途径:政治革命,以被统治阶级为主,采取自下而上的、激烈的、暴力的方式推翻现政权,建立新政权; 政治改良,以统治阶级为主,采取自上而下的、温和的、和平的方式实现对现政权点滴的局部的改良; 政治改革,以统治阶级为主,采取自上而下的、非暴力的、和平的方式改革现政权的传统做法,实现巩固、完善、加强现政权。

21 二、国家的历史类型 *(三)国家历史类型概述
1、奴隶制国家:生产力标准低下,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奴隶是奴隶主的工具,国家政权是奴隶主阶级的专政,雅典采用奴隶制民主共和制,斯巴达采用奴隶制贵族共和制。 2、封建制国家:马克思语:如果不是私有土地所有者,而象在亚洲那样,……在这里国家就是最高的地主。(特征见书103页)

22 二、国家的历史类型 3、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化大生产,生产关系的特征(105页);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科学看待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107页)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产生;社会主义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特征(109页)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23 三、国家的结构形式 *(一)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
国家形式主要国家的构成方式和运行方式,前者指的是国家的结构形式,即国家的纵向构成,后者指的是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国家的横向构成。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整体与组成部分之间、中央政权机关于地方政权机关之间相互关系的性质和形式。也就是一个国家在行政区划的基础上按一定的原则将国家权力在各级政权机构中进行配置,其实质是国家机构体系内纵向配置国家权力行使权并通过宪法和法律规范其运作程序的制度模式。

24 三、国家的结构形式 (二)现代国家机构的基本形式 一般认为有两种形式:单一制和复合制
关于国家结构形式的不同观点: 一般认为有两种形式:单一制和复合制 认为复合制是国家和国家的联合:联邦制、邦联制、君合国、政和国; 也有认为只有单一制和联邦制两种,因为邦联不是国家而是国家联合形式; 也有认为是三种,即单一制、联邦制、邦联制

25 三、国家的结构形式

26 三、国家的结构形式 1、单一制:由若干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的结构形式。其特点有:单一的宪法和统一的法律体系和司法体系;单一的国籍;统一的国家权力机关;国家主权高度统一;各行政区域行使地方权力,受中央政权机关的统一领导。 英国、法国、芬兰、日本、中国都属于单一制。

27 三、国家的结构形式 2、复合制:由若干相对独立的成员单位通过协议组成的统一国家或国家联盟。常见的有联邦制和邦联制两种。 特点:
法律体系上,联邦宪法,成员单位宪法; 国家机构上,联邦中央政府,成员单位中央府; 国籍上是双重国籍; 对外交往上,联邦是国际法的主体,成员拥有部分外交权。 美国、俄罗斯、德国、印度、巴西、缅甸、瑞士等

28 三、国家的结构形式 3、区别国家结构形式坚持四点: 1)国家主权的归属。是属于中央还是地方政府 2)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权力的来源。权力授受
3)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力如何划分。 4)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权力划分的依据 一个国家采取什么国家结构形式是有这个国家的民族、历史、文化等因素决定的,目的是解决国家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问题。

29 三、国家的结构形式 3、

30 三、国家的结构形式 (三)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1、统一的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从我国宪法规定看,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具有单一制的共同特征。 形成的原因: 1)历史渊源、政治传统; 2)多民族友好交往的历史 3)民族分布状况; 4)各族人民共同反帝反封建斗争 5)各民族共同繁荣; 6)马克思主义政治主张

31 三、国家的结构形式 (1)“统一的多民族”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个)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三)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2、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两大特色 (1)“统一的多民族”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个)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32 三、国家的结构形式 *(三)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2、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两大特色
(2)特点:(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必须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 (2)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下实行的; (3)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建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必须在既定的法律框架下进行的。 (3)优越性:(1)保证了各种不同聚居情况的少数民族都能行使区域自治权利; (2)促进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 (3)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独立; (4)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33 三、国家的结构形式 *(三)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2、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两大特色 (4)“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制度(2个)
香港特别行政区(1997年成立) 澳门特别行政区(1999年成立)

34 三、国家的结构形式 (三)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3、我国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
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和包括终审权在内的独立的司法权; 官员全部本地化。 财政独立。 负责维持社会治安。 保持自由港、独立关税地区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可自由处理某些对外事务 。

35 三、国家的结构形式 (三)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3、“一国两制”与台湾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一国两制”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目前是在香港和澳门应用。 台湾问题的复杂性及前景

36 思考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国家起源学说的基本内容。 2、简评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的国家起源理论。 3、正确理解国家的本质含义和基本特征。
4、试举例说明国家权力和国家职能的关系。 5、简述国家历史类型的划分及更替方式和规律。 6、结合实例分析说明现代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及其特征。


Download ppt "政 治 国 家 主讲:张新平 教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