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外国文学史 · 第一章 古代文学 第三节 荷马史诗.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外国文学史 · 第一章 古代文学 第三节 荷马史诗."—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外国文学史 · 第一章 古代文学 第三节 荷马史诗

2 本节内容 一、荷马史诗的形成与基本内容 二、《伊利亚特》的战争观念 三、荷马史诗的社会价值 四、荷马史诗的艺术特色

3 一、荷马史诗的形成与 基本内容 古希腊文学为我们留下了两部伟大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它们产生于公元前九至八世纪,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重要作品。相传史诗是由一个名叫荷马的盲诗人根据流传在小亚细亚一带的史诗短歌整理而成,故称荷马史诗。

4 史诗 什么叫史诗?历来有两种解释。一是认为,史诗是指人类童年时代用诗歌体裁记录下来的古代神话传说和英雄事迹的长篇叙事作品,其结构宏大,充满幻想和神话色彩; 另一种解释是,史诗是指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全体人民参加的历史事件和人民多方面生活的叙事作品。

5 中西诗歌传统比较 这两种特点,荷马史诗都兼而有之。它既是人类童年的叙事诗,充满幻想和神话色彩,又反映了全体希腊人的社会生活与思想情操,它是古希腊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 我国的诗歌传统是抒情诗,汉族没有像荷马史诗或中世纪的英雄史诗那样的史诗作品,《诗经》中的大雅有五篇记载从后稷出世到武王灭商的历史,可说是中国最早的叙事诗萌芽或史诗雏形,但它们不能与西方的史诗相比。 两千多年来,荷马史诗一直被人们当作欧洲叙事诗的典范和古代史诗的楷模。

6 荷马 关于史诗的作者荷马,有否其人,千百年来争论不休,古希腊就有7个地方争当荷马的故乡。荷马的生平,除了史诗,没有更早的记载。
古代传说荷马是个盲目的乐师,是公元前九世纪的人,住在希腊东部靠近小亚细亚一带,他的地位、身份,都和他在《奥德修记》卷八里所描写的老乐师差不多。这些双目失明的老艺人,经常带着竖琴,出入贵族厅堂演唱一些歌咏英雄事迹的诗歌。

7 盲乐师 荷马史诗是民间口头创作,口口相传。荷马弹着竖琴,为人们吟唱特洛亚的英雄传说。 法·勒卢瓦尔· 行吟诗人荷马

8 荷马史诗定本 荷马根据民间口头创作收集整理的史诗,代代相传,到了公元前6世纪才形成文字,公元前3至2世纪由亚历山大里亚学者将两部史诗均编订为24卷,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见的荷马史诗定本。

9 特洛伊战争起因 不和的金苹果 据传,特洛伊战争是因希腊美妇海伦被抢引起的。希腊的一个国王珀琉斯跟海神的女儿忒提斯结婚时,邀请了俄林波斯山的所有神来参加婚礼,惟独忘了请不和女神厄里斯。厄里斯怀恨在心,偷偷来到婚宴上扔下了一颗“不和的金苹果”,上面写着:“赠给最美丽的女神”。

10 天下第一美神 神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和爱神阿弗洛狄忒,都认为自己是天下第一美神,因而争执不下。最后三女神请特洛亚王子帕里斯评判,她们都向帕里斯许愿。 赫拉许他成为伟大的国王,雅典娜许他成为最勇敢的战士,阿弗洛狄忒许他娶世上最美丽的女子为妻。

11 海伦私奔 帕里斯把金苹果判给了阿弗洛狄忒,由此引起赫拉和雅典娜对帕里斯不满。 后来,帕里斯到斯巴达作客,拐走了国王的妻子海伦和大批财富。
《特洛伊》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12 十年战争 这一行为,激起了希腊各部落的公愤,他们公推墨涅拉俄斯王的哥哥,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为首领,调集了10万大军,驾着1000多条战船,渡海攻打特洛伊。战争进行了10年。 《特洛伊》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13 神祗的立场 荷马史诗描写特洛伊战争分为两个层次,人间战场是希腊人对抗特洛伊人,天上战场是俄林波斯山的众神各助一方。
以赫拉、雅典娜为代表的神支持希腊人,以阿波罗、阿佛洛狄特为代表的神支持特洛伊人。尽管天上人间都在打仗,但它的主体是写人。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14 木马计 特洛伊战争进行了10年,最后希腊联军采用了奥德修斯的木马计,把军队藏在一个巨大的木马里,然后假装撤退,把木马弃在海滩上。特洛伊人误以为木马是一个战利品,拉回城内。半夜,藏在木马里的希腊士兵出来,里应外合攻陷了特洛亚,将整个城市洗劫一空。 《奥德赛》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15 《伊利亚特》 《伊利亚特》描写的是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当时的特洛伊城叫“伊利昂城”,史诗的名字由此而来,它的原意是“伊利昂之歌”。
《伊利亚特》没有叙述战争的起因和过程,只集中描写了战争的第十个年头中最后几十天发生的事情。希腊联军司令阿伽门农抢了大将阿喀琉斯的女俘,阿喀琉斯一怒之下退出了战斗,致使联军节节败退。 阿喀琉斯的好朋友帕忒洛克罗斯借了阿喀琉斯的盔甲上阵,被特洛亚大将赫克托耳杀死。好友的死,激起阿喀琉斯第二次愤怒,他重新参战,杀死了赫克托耳。

16 赫克托耳之死 西方古代习俗规定,战争中死亡的人要准予安葬,以表明敬畏神明和对死者的尊重。阿喀琉斯拖尸泄恨,违背了古代战争的规定与习俗,激起天怨人怒。 特洛亚老王亲临阿喀琉斯帐下,要求归还儿子尸体。阿喀琉斯同意。最后全体特洛亚人为赫克托耳举哀下葬,史诗到此结束。全诗共15693行。 《特洛伊》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17 《奥德赛》 《奥德赛》描写了伊大嘉国王奥德修斯(又名俄底修斯)在特洛亚战争结束后,回国途中在海上漂流10年的故事。 奥德修斯在海上遇到了风暴,漂泊到吃莲花人的国土,后来又到了独眼巨人居住的山洞,他用酒灌醉了巨人,用烧红的木棒刺瞎了独眼巨人的眼睛,自己藏在羊肚子下面才逃了出来。 《奥德赛》 点击图片:点播视频

18 游地狱 奥德修斯来到女巫岛,游历了地狱,又遇到人头鸟身的怪物,为了不被女妖的歌声迷住,他用蜡封住伙伴们的耳朵,把自己捆在船桅上,才脱离险境。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19 潘奈洛佩的智慧 奥德修斯在外历险期间,大批贵族子弟在家追求他的妻子潘奈洛佩,吃喝玩乐耗费他的家财。
潘奈洛佩采用缓兵之计,用织布的方式拖时间,织了拆,拆了织,等待丈夫归来。 《奥德赛》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20 战胜求婚者 奥德修回国后,装扮成乞丐,试探他的妻子。最后与儿子帖雷马科一道杀死了所有求婚者,又做了伊大嘉的国王。全诗12105行。
《奥德赛》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21 二、《伊利亚特》的战争观念 《伊利亚特》是世界文学中有关军事题材的第一部巨著,它与其他有关军事题材的作品的战争观念不同。古今中外的其他军事题材作品,对参战的双方都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如乔万尼奥尼的《斯巴达克斯》歌颂奴隶起义;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反对拿破仑侵俄;我国明代的《封神演义》描写助周灭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宣扬拥刘反曹;施耐庵的《水浒传》肯定“替天行道”等。惟有《伊利亚特》例外。 史诗把战争当做既光荣又有利的事业,对战争双方都作了热情的歌颂,没有涉及今人关于战争的道义是非观念,无所谓正义与非正义。

22 战争是部落的事业 荷马时代,部落的组织结构发展为军事民主制,战争成为部落的经常事业,掠夺对象由土地发展为金属和奴隶。正如恩格斯所指出:“古代部落对部落的战争,已经开始蜕变为在陆上和海上为攫取家畜、奴隶和财宝而不断进行的抢劫,变为一种正常的营生,一句话,财富被当作最高福利而受到赞美和崇敬。”(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特洛伊战争是处于文明门槛的希腊人和特洛伊人相互掠夺财富的大规模抢劫,参战双方都没有可耻感。 《特洛伊的海伦》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23 歌颂战争 这种风气在《伊利亚特》里得到充分反映,史诗处处都洋溢着对战争双方的热情歌颂与肯定。
首先,诗人对双方都采取称颂态度。他称赞双方将领都是“伟大的”、“高贵的”、“最最优秀的”,阿喀琉斯像“刚刚上升的太阳”,赫克托耳“所向无敌,意气风发”。诗人把双方的鏖战场面,描写得五光十色,没有半点贬责之词。

24 其次,在人物语言里,双方都对自己的敌人竭尽赞颂之词。特洛伊老王钦佩阿伽门农是“神所祝福的幸运之骄子”。阿喀琉斯称赞赫克托耳是“贤明的”。
其三,在人物行动中,双方没有战争的道义是非观念。交战双方在战场上握手言欢,互赠礼物,并且让人人都知道。战后,死者亲属还和杀人者一起喝交杯酒。

25 尚武精神 史诗对战争双方的肯定,与当时把战争当做既有利又光荣的事业有关。一方面私有制开始萌芽,通过战争掠夺财富;另一方面时代风气崇尚勇敢,通过战争显示勇敢。史诗在肯定互相掠夺的正当性前提下,对双方的歌颂是出于对勇武精神的尊崇。 《特洛伊》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26 以妇女为导火线的战争 在古代,以妇女为导火线而进行征讨的战争是常有的事,以至史学家、文学家在其著作中提到它。
希腊神话记载的特洛伊战争的起因是古希腊妇女海伦被抢。 历史家希罗多德说希波战争的起因就是由于希腊人和异邦互相抢妇女。 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在《阿卡奈人》一剧中,谈到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的原因也是妇女被抢。 这些传闻都不足为凭,战争的真正原因应该从社会发展的内部冲突中去寻找。

27 抢夺妇女的实质 古代抢夺妇女是父权制社会掠夺财富的一种表现。妇女被物化,她被当做男人的财产和性奴隶。
妇女被抢,侵占了被抢妇女丈夫的私有财产,私有财产是不可侵犯的。为此引发战争,是为了争夺和抢劫财富,包括妇女在内。为妇女而战只是一个借口。 特洛伊战争海伦被抢的实质也应如此。

28 三、荷马史诗的社会价值 荷马史诗的社会容量相当大,广泛地反映了荷马时代的社会形态和人类生活的各个侧面,这个时期的史料主要来自史诗。

29 父系氏族 荷马时代,社会的发展处于原始制向奴隶制过渡的时期。社会经济出现土地占有不平等现象,史诗反映出氏族成员只有小块土地,富有的民族贵族则占有大片土地,但私有制还未出现。 社会组织细胞是父系氏族,若干氏族组成部落,几个部落组成部落联盟,还没有出现统一的国家。

30 军事民主制 希腊联军就是由20多个部落组成,战后解散。部落的组织结构是军事民主制,重大事件必须召开公民大会讨论,并征求氏族长老的意见。史诗中,阿伽门农和帖雷马科就召开过这样的大会。

31 家奴制阶段 这时的富有氏族贵族开始拥有少数从事家务劳动的奴隶,奥德修斯就有50名奴隶搞家务。但这种奴隶还不是阶级制确立后的奴隶,他们和主人之间没有明显的阶级界限,贵族和家奴还同桌吃饭。 部落成员都具有崇高的道德观念,肯定劳动,热爱劳动。许多英雄人物同时也是劳动能手,奥德修斯在阿吉诺王面前夸耀自己的劳动本领,还和求婚人比赛劳动,他结婚时的喜床就是他亲自做的。公主和女仆一起在海边洗衣,王后在家中织布。有的史学工作者把这个时期称为家奴制阶段,而阶级还未产生。

32 社会大分工 社会大分工正处于农业阶段。农业和畜牧业比较发达,农作物有大麦、小麦,果木有葡萄、苹果,劳动工具多是铜制品,开始使用铁犁、铁耙。

33 物物交换 商品交换还是物物交换,以牛为价值尺度,一副铠甲值9头牛,一口锅值12头牛,一个女奴值4头牛,奥德修斯的老奶妈是用20头牛换来的。

34 限制妇女的一夫一妻制 家庭组织,已确立了一夫一妻制,正在向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发展,妇女的地位比较低下。帖雷马科可以随意打断他母亲的话,并加以责备:“你还是回到自己房间里去作你的事去吧……讲话是男人的事,首先是我的事,因为我是这家的主人。”阿伽门农的鬼魂对奥德修斯说:“不要知道什么就都告诉妇女……女人总是不可信赖的。”

35 妇女美德:贞操 妇女被歌颂的美德是保持贞操,潘奈洛佩等候丈夫20年,被作为贞节歌颂的典型。男人却可以实行公开或秘密的多妻制,不受谴责。如《伊利亚特》里众将领分配女俘,《奥德赛》里奥德修斯在一个岛上和一个仙女同居了7年。说明了从那时起,就已经出现男女不平等,一夫一妻制仅仅是限制妇女的。

36 四、荷马史诗的艺术特色 荷马史诗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性,它的审美价值是多方面的。 两部史诗都是题材重大,主题崇高的英雄史诗。

37 战争史诗 《伊利亚特》通篇写战争,歌颂古代氏族英雄的尚武精神,是军事题材的第一部巨著。 《特洛伊》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38 漂流史诗 《奥德赛》尽力写漂游,歌颂人类战胜自然的智慧和力量,是西方文学中第一部写个人遭遇的杰作,突出个体精神,成为中世纪流浪汉小说和近代小说的先驱,旅程文学的原型。 《奥德赛》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39 倒叙结构 两部史诗的故事时间跨度都是10年。采取倒叙的方法,从结尾处写起。过去发生的事件通过人物的回忆和讲故事叙述出来。
史诗回溯倒叙的结构布局,成为西方戏剧和小说的一个传统结构。即从中间写起,从高潮写起,从结尾写起。 《奥德赛》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40 阿喀琉斯 : 两次愤怒 《伊利亚特》集中描写了战争结束前51天的战事,重点描写只有4天,概括了10年战争的面貌和精神。史诗以阿喀琉斯的两次愤怒为情节枢纽,第一次愤怒为我们拉开了战争的帷幕,第二次愤怒使战机急转直下,突出了阿喀琉斯在联军中的决定作用。 《特洛伊》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41 《奥德赛》: 两条情节线 《奥德赛》将10年经历压缩在42天中表现,全诗有两条情节线索并行发展。
一是奥德修斯回家,二是帖雷马科寻父。类似中国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写法。 《奥德赛》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42 合二为一的情节 最后两条线索合二为一,父子相认,统一到对求婚人的斗争中。父子俩合力杀死了118个求婚人,全家团圆。 《奥德赛》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43 真实生活与幻想情节交织 史诗出现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创作方法的因素。真实的社会生活与幻想的情节交织在一起,有关战争场面、家庭生活场面、劳动场面的描写都是写实的,可以说是朴素的现实主义;神话传说、理想人物、离奇经历、幻想故事的描写则是瑰丽的,可以说是浪漫主义的成就。 《奥德赛》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44 宏大的史诗场面 《伊利亚特》的格调雄壮,战争场面宏伟壮观,气势磅礴,节奏急促,具有阳刚之美。
《特洛伊》(2004)的电影改编,突出了史诗的大场面。 《特洛伊》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45 瑰丽的史诗场景 《奥德赛》的格调平静,场景瑰丽,变化多端,节奏轻慢,具有阴柔之美。
《奥德赛》(1997)的电影改编突出了海上与陆地如画般的美景。 《奥德赛》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46 第三人称叙述 两部史诗都采用了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和第三人称的叙述手法,为后世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
间接描写海伦的美貌:“为了这样一个女人,谁还怪得特洛亚和阿开亚的战士吃这么多年的苦呢?” 通过奥德修斯的反应,间接描写女妖塞伦歌声的迷人。

47 中西文学间接描写例子 间接描写的例子:托尔斯泰和高尔斯华绥也是通过别人的眼光来间接描写安娜和伊琳(《福尔赛世家》)的美貌。
中国乐府民歌《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48 动作语言和视听语言 史诗的语言都是从民间口头语言发展而来的,生动、准确、富于形象性。特别是大量比喻都是动作语言和视听语言,具有立体感,增添了语言的色彩和史诗的魅力。 这些语言大都是具体的名词,具体的动词,具体的形容词,抽象性不强。

49 视听描写 形容死:“哗啦一声,黑夜就盖上了他的眼睛”,“他就像个游泳人钻水似的从战车上翻下来,交出了他的性命”。
形容黎明:“曙光踮着她的猩红的脚趾偷偷走近他们”。 形容山影:“好像是一个牛皮的盾牌”。

50 苍蝇的勇气 其中对人的勇敢的比喻别具一格:“在他的胸膛里种进了一个苍蝇的勇气”。也许人们对用苍蝇来作比喻不以为然,为什么不用老虎狮子来形容人的勇气呢?这是因为苍蝇要吃人血,无论你怎么赶它,它都要飞回来。诗人用苍蝇这么个微不足道的小生物来形容一个军人在战场上的勇敢无畏,收到了奇效,这个比喻可以说在文学史上都是罕见的。 史诗的比喻都是直接源于生活,表现了诗人非常准确细致的观察力。

51 民间谚语 史诗还运用了大量富有哲理性的民间谚语,如“聪明得太晚就是愚蠢到极点”,“人的天赋才能是各各不同的”,“狮子不跟人来讲条件,狼也不跟羊来分庭抗礼——它们始终是仇敌”,“坏事总没有好结果,迟钝的也能赶上快腿的”。这些语言跟后来的《伊索寓言》中的结论十分相似,有的已成了至理名言。

52 从具象到抽象 史诗语言的具体性特点,说明了原始民族的抽象概括能力较差,感知具体形象的能力较强,感性认识发于理性认识,形象思维先于抽象思维,表现了人类思维发展的趋势,人类思维是一个运动过程,它首先体现在荷马史诗中。

53 叙述从繁到简 《伊利亚特》的语言有很多重复的地方,读来有冗长之感。这种重复是说唱的需要,表现在形容词的运用,传达命令,转述第三者的话和人物出场叙家谱上。

54 《奥德赛》的简洁 《奥德赛》在叙事上更加成熟,克服了语言的冗长罗嗦,细节描写简洁生动。比如奥德修斯与家人见面时,诗人只用了短短一二十个字,“他感到一种甜蜜的情感,想要放声大哭,他认得出每个人”,就把奥德修斯悲喜交集的内心情感和动作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从中可以看到文学的演变过程,从繁到简,从类型描写到性格描写。

55 细节描写 《奥德赛》第19卷写:“老妇抓住他的腿脚,在她的手心,摸及那道伤疤,认出它的来历,松脱双手,脚丫掉入水里,撞响铜盆,使其倾向一边,泻水溅淌在地上。欧鲁克蕾娅悲喜交加,双眼热泪盈眶,激奋噎塞了通话的喉嗓。” 法 · 布格罗 · 奥德修斯回家 《奥德赛》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56 性格固定 史诗塑造了一系列古代英雄的形象。他们具有古代英雄的共性特征:勇猛顽强、武艺高超。同时又有各自的个性:狄俄墨得斯卤莽肯听人劝,埃阿斯憨厚自信,赫克托耳沉着精明,阿伽门农专横自私,墨涅拉俄斯温柔敦厚。他们的性格基本上都是固定不变的,不同于后世文学描写的“发展中的性格”。

57 阿喀琉斯的脚踵 阿喀琉斯是海洋女神忒提斯和凡人珀琉斯国王所生。他是参加特洛亚战争的惟一一个半人半神。由于他的母亲不想要凡人儿子,在阿喀琉斯出生后,母亲将他摁到冥河里去浸泡,谁也伤害不了他。但是她抓在手里的脚趾没有接触到水,因而成了他的致命伤,最后被帕里斯射中脚后跟而死。 《特洛伊的海伦》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58 阿喀琉斯的命运 神预言阿喀琉斯有两种命运,要么默默无闻长寿,要么轰轰烈烈早死。他选择了后者,告别家人出征。 《特洛伊》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59 阿喀琉斯:战争英雄 阿喀琉斯是希腊联军中首屈一指的大英雄,性格既有单纯执拗、暴躁易怒、英勇善战、重视个人荣誉的一面,又有不畏权势、宽厚仁慈、珍视友谊、富有集体主义精神的另一面,他是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特征的古代氏族英雄的典型,古代尚武精神的象征。 《特洛伊》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60 奥德修斯:智多星 奥德修斯(Odysseus,罗马名:尤利西斯 Ulysses)希腊英雄典范,智多星形象,使用木马计战胜特洛伊人。他智勇双全、聪明狡诈,在他身上体现了人类克服重重困难改变命运的意志力量。他是个体精神的代表。 奥德修斯与独眼巨人

61 集体意识向个体意识发展 比较阿喀琉斯和奥德修斯形象。前者着重体现了氏族社会的集体意识,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虽然他负气退出了战斗,看重个人荣誉,但当希腊人节节败退,众将领集体向他赔罪,请他出战,他又重新参战,集体荣誉占了上风,个体意识没有超越集体意识。 奥德修斯着重体现了个体意识,集体意识已不存在。他的海上漂泊表现了个人与自然对抗的力量,他与求婚人的斗争表现了维护个人利益的强烈意愿。两部史诗两个形象的塑造,可以看出人类意识由集体意识向个体意识发展的趋向。

62 思考题 1. 名词解释:史诗 2. 分析特洛伊战争 3. 古代妇女引发战争的实质 4. 荷马史诗的艺术价值
5. 比较荷马史诗与电影改编的特点 6. 比较史诗与抒情诗的特点

63

64


Download ppt "外国文学史 · 第一章 古代文学 第三节 荷马史诗."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