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章 夏商奴隶制国 家的建立与发展.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章 夏商奴隶制国 家的建立与发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夏商奴隶制国 家的建立与发展

2 第一节 夏朝的建立与兴亡(前 2070年~前1600年) 一、夏族的来源
第一节 夏朝的建立与兴亡(前         2070年~前1600年) 一、夏族的来源 夏本指夏后氏,是居于夏地的部落联盟的名称,一般认为夏地在河南的禹县。夏部落联盟共有12个部落: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等。

3 夏禹是黄帝部族中颛顼的后裔。颛顼一系活动于河南西部地区。鲧、禹曾是嵩山地区的部落首领。通过文献记载,可以认为夏族起源于以嵩山为中心的颖水上游及伊洛平原。

4 二、夏朝的兴亡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自大禹至夏桀,共14代、17王,470年的历史。 夏朝的中心地区在豫西晋南。夏朝的领土范围大致东起豫东平原,西至华山,北起济水,南达淮河。夏部落联盟12个部落的居地和夏朝诸王的活动地区,都在上述范围之内。

5 夏朝的可靠文献资料不多。我们知道的夏史。基本限于启代益位、启伐有扈氏、太康失国、少康中兴、夏桀亡国几件大事。
禹在有崇部落的中心所在地嵩山之阳建立了都城——阳城(今河南登封告成镇),后又迁到阳翟(河南禹州市)。

6 涂山之会: 为了巩固王权,大禹在淮水中游的涂山(安徽怀远县)大会夏、夷诸部众多的邦国君长或部落首领,这就是“涂山之会”。 史载:“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众多的邦国前来参加大会,对禹朝贡,行臣服礼,成为王朝统治下的诸侯。涂山之会是夏王朝建立的重要标志。

7 启代益位、启伐有扈氏: 大禹死后,子启继立。伯益与启争夺王位,启杀之。不久,有扈氏也反对启继位。启率大军征讨,大战于甘(今洛阳市西),有扈氏被打败。夏启扫除了障碍,巩固了王权,王位的世袭制度得以确立。从此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家天下”。

8 钧台之会: 为了使世袭王权为众多的诸侯所确认,夏启在都城阳翟召集天下的诸侯,举行盛大的“钧台之享”。这是继涂山之会之后的又一次重要的朝会。至此,夏王朝的统治基础确立了。

9 太康失国: 启死后,太康继位,不久五子(太康的五个兄弟)内讧。这就给有穷方伯后羿以可乘之机,一度夺取了夏的统治权利,这就是历史上的“太康失国”。

10 少康中兴: 后羿夺得夏的权力后,沉湎于游乐,把政事交给亲信寒浞执掌。寒浞后杀死后羿,夺得了统治权。并大力消除亲夏势力。寒浞杀死仲康(太康的弟弟)的儿子相。相的妻子缗已有身孕,逃回母家,生子少康。

11 少康长大后,积极招纳夏的余众,灭掉寒浞,少康被拥立为夏王,重新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大约经历了40年的斗争。
夏桀亡国:夏桀生性残暴,酷好声色(宠爱妹喜),饮酒无度,征讨有缗。最终亡国。

12 三、夏文化问题 考古学的夏文化范畴,“是指夏王朝时期夏民族的文化”(夏鼐:《谈谈夏文化的几个问题》,《河南文博通讯》1978年第1期。)不包括夏朝时期其他各族的文化,也不包括夏朝建立前和灭亡后的夏族文化。

13 到目前为止,作为夏文化探讨对象的遗址,在豫西和晋南地区已发现上百处,重点发掘的有:郑州洛达庙、偃师二里头、登封王城岗、夏县东下冯、临汝煤山、洛阳矬李等遗址。

14 二里头文化时期是否出现了文字尚未完全肯定,但已经有青铜器出现,包括爵、戈、刀、镞、锥等。经测定所出土的铜爵属于锡青铜,由此确定二里头文化属于中国早期的青铜文化。从大量的农具和饲养的家畜、家禽遗骨判断,二里头文化居民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二里头遗址还发现了占地1万多平方米的大型宫殿基址。

15 二里头文化是探讨夏文化的主要对象,但具体看法又有很多分歧。几种主要的看法是:
一、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1至4期都是夏文化; 二、二里头文化的1至4期是夏文化,但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不是夏文化;

16 三、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1、2期是夏文化,而二里头文化3、4期属于商文化;四、二里头文化1、2、3期为夏文化,二里头遗址即是夏都阳城。
这些分歧的解决有待于考古发掘提供更多的证据,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17 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

18 第二节 商朝的建立与兴亡(前1600年~前1046年) 一、商族来源
第二节 商朝的建立与兴亡(前1600年~前1046年) 一、商族来源 《国语·周语》:“玄鸟勤商,十有四世而兴。”玄王指商族始祖契,契的后代传至汤为十四世。

19 契,子姓,出自帝喾一系,其母简狄。《诗·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玄鸟即燕子,因为这只燕子是天派来的,又称“帝使 ” 。契是这个帝使玄鸟的后代,所以称契为“玄王”。这一传说表明玄鸟是商族的图腾。 契与大禹同时,协助大禹治水有功,封于商洛县,商族也由此得名。

20 商先祖中,除契外,还有几位著名人物。 相土:使用牛马拉着大车到很远的地方去进行贸易。 冥(季):担任夏朝的水官,勤于职守而殉职。 王亥:赶着牛羊去贸易。从事治水、驯养牛马、进行贸易,都反映出商族的农业经济已经有相当的发展。

21 商最后六位先祖分别以天干甲、乙、丙、丁、壬、癸(上甲、报乙、报丙、报丁、示壬、示癸)为名号。天干是历法兴起的证据,而历法的兴起与农业发展关系密切。商族先祖中的六代都以天干为名号,间接反映了商族农业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22 商族兴起的地区,古今众说纷纭。其中东方说为多数研究者所接受。所谓东方是与夏朝的地理位置而言的。《史记·殷本纪》:“自契至汤八迁。”
目前研究表明,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地区和豫北的漳河流域,当是商人早期活动的主要地区。

23 二、汤始建国到盘庚迁殷 商,自汤至纣,共30王,17世。554年。 商朝的活动中心地区在今河南东北部、山东西南部和河北南部。商朝的疆域:东至海滨,西达今陕西、北到今河北,南到今湖北,比夏朝的疆域扩大了很多。

24 夏朝末年,商汤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十一征无敌于天下”(《孟子》)1600年,在鸣条(河南封丘东)消灭夏的主力,正式建立商朝。

25 盘庚以前,商朝迁都五次。迁都的原因,可能与王室内部的争斗,几代商王为扭转衰败的政局有关。
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商朝的统治开始稳定下来了。在商代后期的250多年间,殷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

26 三、武丁中兴到帝辛亡国 第23位商王武丁(前1250~前1192年)文治武功均负盛名。他统治时期,是商朝最为强盛的时期。 武丁即位后注意节俭,不敢荒废政事。他任命了一批贤人,成功地治理着国家。如他尊贤人甘盘为师,任用贤臣祖已,任命傅说为相。

27 武丁对各方用兵,北征到达河套,南征到达江淮,西征到达与周接壤的渭水地区,取得很多胜利,使商朝进一步发展。
武丁时期商朝达到了鼎盛。武丁在位59年,死后被尊为高宗。

28 武丁开创的兴盛局面维持到祖甲时期。祖甲以后,商朝就逐渐衰败了。末代商王帝辛(前1075~前1046年),名纣,后人称为商纣。比较残暴,又听不进去意见。最终被周武王所灭。

29 四、商代的国家机构 1、商王朝的统治机构: 商王、各级官吏。 法律:《汤刑》 军队:军队组织庞大,战车成为作战主力。 宗教在国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殷人尊神”是对商代宗教的准确概括。殷人探求神义的主要方法是占卜。商代盛行龟占。

30 殷墟出土的卜辞有十几万片,都是祭祀问卜的记录,这真实地反映出殷人地天命神学观。
2、方国:商王把统治区分为畿内和畿外两大部分。畿内是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称为“王畿”,畿外是众多的方国和部族的分布地区。

31 3、商代的阶级和阶级结构:贵族、平民、奴隶。
4、商代的人殉和人祭:    人殉    人祭

32 五、商代的经济 1、农业 农业在商代经济生活中占有头等重要的地位。 在商代,耒耜成为普遍使用的农具。商代的畜牧业也很发达。

33 2、手工业 商代的青铜冶炼技术,已经达到相当纯熟的程度。已经掌握了青铜合金的特点和性能,不同的器物各有不同的合金比例。殷墟出土的商王祭祀礼器司母戊大方鼎,是目前我国已经发现的最大的古代青铜器。

34 陶瓷业:代表商代陶瓷业先进水平的是原始瓷器和刻纹白陶的烧制。
玉器的制作也有发展。 3、商业的发展 货币已经出现。 后世称经商者为“商人”,这个名称当起源于商代。

35 六、商代的文化 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国商周时期的一种文字。商代贵族把占卜的情况,用文字记录,刻在龟甲和兽骨上,主要刻在龟腹甲和牛肩胛骨上。这种文字,称作甲骨文,也叫卜辞。甲骨文最早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县的小屯村。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了。甲骨文是研究商代历史的重要资料。

36 甲骨文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一种成系统的文字,它已相当成熟。其书写已行款化,记事刻辞都是“下行而左”,这种行款格式在中国通行了3000多年。到目前为止,商代甲骨文已经发现5000个左右的单字。
从文字结构来看,甲骨文最基本的仍然是象形,但这种象形已经定型化。另外,甲骨文中,会意、形声、假借等造字方法也已出现。甲骨文大致奠定了汉字的基础。此后的3000多年,汉字的发展只有量变而没有质变。

37 甲骨与卜辞

38 甲骨上的干支表


Download ppt "第二章 夏商奴隶制国 家的建立与发展."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