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九章 感觉与运动 内容简介: 第一节 感觉生理概述 第二节 位觉(前庭觉) 第三节 本体感觉 第四节 其他感觉 复习思考题.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九章 感觉与运动 内容简介: 第一节 感觉生理概述 第二节 位觉(前庭觉) 第三节 本体感觉 第四节 其他感觉 复习思考题."—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九章 感觉与运动 内容简介: 第一节 感觉生理概述 第二节 位觉(前庭觉) 第三节 本体感觉 第四节 其他感觉 复习思考题

2 提要: 人的感觉机能对完成运动动作具有重要意义,是提高运动能力的重要生理基础之一,而且,在长期从事运动训练的过程中,人体的感觉机能也会相应提高。本章概述高呼感觉的形成,重点介绍与体育运动关系密切的位觉,本体感觉,视觉,听觉的功能活动。基本生理现象和机制,并阐述各种感觉在运动中的作用。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点掌握以下内容: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位觉,本体感觉的构成及生理功能和机制;大脑及其投射系统及大脑皮质的感觉功能。

3 第一节 感觉生理概述 换能作用 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编码作用 2.感觉信息的传导 3.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 适宜刺激 适应现象
第一节 感觉生理概述 适宜刺激 换能作用 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编码作用 适应现象 脊髓对感觉的传导 2.感觉信息的传导 特异投射系统 丘脑及其投射系统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体表感觉 肌肉的本体感觉(运动感觉) 3.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 视觉 听觉和前庭觉 内脏感觉 返回

4 例如,视网膜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适宜刺激是300~800nm光波,耳蜗毛细胞的适宜刺激是16~2000hz的声波等。
1.适宜刺激 定义 每种感受器都有它最敏感的刺激,这种刺激就是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例如,视网膜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适宜刺激是300~800nm光波,耳蜗毛细胞的适宜刺激是16~2000hz的声波等。 返回

5 2.换能作用 各种感受器将其所接受的各种形式的刺激能量转换成神经冲动传向中枢,故称为感受器的换能作用。因此,感受器被看成是“生物换能器”。
返回

6 3.编码作用 定义 感受器不仅将外界刺激能量转换成电位变化,同时将、刺激的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的特定的排列组合之中,传入中枢,这一作用称为感受器的编码作用。 人的各种主观感觉的产生正是各种感觉中枢通过感受器的编码作用,进行分析综合而获得的。 返回

7 4. 适应现象 定义 当感受器长时间持续接受某种刺激时,感觉神经冲动发放频率将逐渐下降,甚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
根据感受器适应速度的快慢可分为快、慢适应感受器。 例如,皮肤触觉感受器的适应过程发展快,有利于机体再接受新的刺激,颈动脉窦感受器,痛觉感受器的适应过程发展慢,有利于机体对某些功能(如姿势,血压)做经常性的调整。 返回

8 1.脊髓对感觉的传导 脊髓是重要的感觉传导路径。来自躯干,四肢和一些内脏器官的感觉神经的电信号都经过脊髓传到大脑皮质。

9 功能:除引起特定的感觉外,并激发大脑皮质发出神经冲动。
特异投射系统 定义 各种感受器传入的神经冲动都要经过脊髓或脑干,上行传入丘脑更换神经元,并排列顺序,投射到大脑皮质的特定区域,引起特异的感觉,称特异性投射系统。 它主要包括皮肤感觉,听觉,视觉,味觉等,每种感觉的传导投射系统都是专一的,并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 功能:除引起特定的感觉外,并激发大脑皮质发出神经冲动。

10 主要功能: 是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对保持机体醒觉有重要作用,但不能产生特定感觉。此传入系统损伤时,可导致昏迷不醒。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定义 特异性投射系统的神经纤维经脑干时,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经过多次更换神经元之后,上行抵达丘脑内侧部,再交换神经元,发出纤维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此投射途径称为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主要功能: 是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对保持机体醒觉有重要作用,但不能产生特定感觉。此传入系统损伤时,可导致昏迷不醒。

11 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 大脑皮质是神经系统感觉分析机能的最高部位,各种感传入的信息(神经冲动)在此做最后的分析与综合,并产生相应的感觉。
机体各种技能的最高中枢在大脑皮质撒谎能够均有一定代表区域,不同的区域在功能上具有不同的作用,称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大致分为52个区,不同性质的感觉在大脑皮质都有不同的代表区域。

12 返回

13 体表感觉 全身体表感觉的投射区主要位于中央后回(3-1-2区),称为第一体表感觉区。 特点
感觉冲动向皮质投射是左右交叉,即左侧投射到右侧的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 感觉传入向皮质投射是倒置的,即下肢感觉区域在皮质顶部,上肢感觉区在中间,头部感受区在底部。 特点 投射区的大小与不同体表部位的感觉灵敏度有关。例如,拇指、食指、唇的感觉灵敏,其代表区大;感觉迟钝的背部,则代表区小

14 返回

15 肌肉本体感觉投射区位于中央前回(4区),该区是运动区,也接受关节和肌肉的感觉投射。
肌肉的本体感觉(运动感觉) 肌肉本体感觉投射区位于中央前回(4区),该区是运动区,也接受关节和肌肉的感觉投射。 刺激人脑中央前回,可引起受试者产生企图发动肢体运动的主观感觉。当动物的这一区被切除时,有本体感觉刺激作为非条件刺激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就会发生障碍(如膝跳反射)。 返回

16 视觉 视觉的投射区位于枕叶距状裂的上下缘(17、18区),由左眼颞侧和右眼鼻侧视网膜的传入神经纤维,投射到左侧枕叶皮质,而右眼颞侧和左眼鼻侧视网膜的传入纤维投射到右侧枕叶皮质。 视网膜的上半部分投射到距状裂的上缘,下半部投射到它的下缘。视网膜中央的黄斑区投射到距裂状的后部。 返回

17 听觉和前庭觉 前庭觉的投射区可能位于大脑皮质颞叶后部。一侧颞叶受损,不会引起全聋。
听觉的投射区位于颞叶的颞横回和颞上回(41、42区)听觉皮质代表区是双侧性的。 前庭觉的投射区可能位于大脑皮质颞叶后部。一侧颞叶受损,不会引起全聋。 返回

18 内脏感觉 内脏感觉的投射区位于、第一和第二体表感觉区。 例如,刺激第二体表感觉区3及临近部位,可产生味觉,恶心或排便感觉等。 返回

19 第二节 位觉(前庭觉) 定义 身体进行各种变速(包括正负加速)运动和重力不平衡时产生的感觉,称为位觉(或前庭觉)。
第二节 位觉(前庭觉) 定义 身体进行各种变速(包括正负加速)运动和重力不平衡时产生的感觉,称为位觉(或前庭觉)。 1.前庭器的感受装置和适宜刺激 囊班的适宜刺激 适宜刺激 壶腹嵴的适宜刺激 2.前庭反射和前庭稳定性 肌紧张 前庭反射 眼震颤 自主功能反应 返回

20 前庭器的感受装置 前庭器是内耳迷路的一部分,是维持身体姿势和平衡的位觉感受装置。
前庭器包括椭圆囊和三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的壁上有囊斑,分别称为椭圆囊斑和球囊斑。囊斑中有感受性毛细胞,其纤毛插入耳石膜内。耳石膜表面附着着许多小碳酸钙结晶称为耳石 ,三个半规管互相垂直,分别称前后与水平半规管,每个半规管的壶腹嵴也含有感受性毛细胞。毛细胞的纤毛上覆盖着许多胶状物质,形如帽状,称终帽。 返回

21 囊班的适宜刺激 囊斑中毛细胞的适宜刺激是耳石的重力及直线正负加速运动。当头部位置改变,由于重力对耳石的作用方向改变,耳石膜与毛细胞之间的空间位置发生改变,使毛细胞兴奋,冲动经前庭传到前庭神经核,反射性地引起躯干与四肢有关肌肉的肌紧张变化。同时,冲动传入大脑皮质前庭感受区,产生头部空间位置的改变。当人体做直线变速运动的开始 、停止或突然变速时,耳石因直线加速或减速的惯性而发生位置偏移,使毛细胞的纤毛弯曲,毛细胞兴奋 ,通过姿势反射来调整有关骨骼肌的张力,以维持身体平衡。同时也有冲动经丘脑传入大脑皮质的感觉区,产生身体在空间位置及变速的感觉。 返回

22 壶腹嵴的适宜刺激 半规管壶腹嵴的适宜刺激是旋转运动的加速度。当旋转开始、停止或突然变速时,由于体内淋巴的惯性作用使终帽弯曲,刺激毛细胞兴奋,冲动沿前庭神经进入中枢,产生旋转运动的感觉。 返回

23 肌紧张 定义 进行直线或旋转变速运动时,刺激囊斑和壶腹嵴,反射地调节颈部和四肢肌肉的紧张,以维持姿势的平衡。这些由前庭迷路感受器所引起的肌紧张反射性变化,称为迷路紧张反射。 返回

24 眼震颤 定义 当头部前侧30度围绕身体垂直轴向左侧开始旋转时,左侧壶腹嵴毛细胞则受到刺激,此时两侧眼球缓慢向右移动,当眼球移动到右眼角两不能继续右移时,两眼球又突然回到中心,接着又出现上述过程。这种多次的往返眼动现象称眼震颤。 返回

25 自主功能反应 定义 例如,心率加快、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眩晕、出冷汗、全身软弱等现象。
当人的前庭器受到过强或过久的刺激时,常常引起一系自主功能反应,这种现象称为前庭器的自主功能反应。 例如,心率加快、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眩晕、出冷汗、全身软弱等现象。 返回

26 前庭稳定性 定义 刺激前庭器而引起机体各种前庭反应的程度,称为前庭功能的稳定性。
前庭功能稳定性差者,自主功能反应明显,影响人体的工作能力,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前庭功能稳定性。如赛艇、划船、跳舞、跳书一、体操、链球、掷铁饼及各种球类活动。 返回

27 第三节 本体感觉 定义 机体内埋在肌肉、肌腱和关节囊中有各种各样的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称为本体感受器。 肌梭 主要感受器 腱器 返回

28 肌梭 肌梭是一种感受长度变化或牵拉刺激的感受装置。
肌梭是梭形,两端细小而中间膨大,外包一层结缔组织膜,肌梭位于肌纤维之间与肌纤维平行排列。它是由一些特殊的肌纤维,神经末梢和胞囊组成的。梭内肌纤维由其传出神经支配,梭外肌纤维由其传出神经支配. 当肌肉被拉长时,肌梭也随之被拉长,于是肌梭的感受部分受到刺激而发生兴奋,冲动神经传入中枢,发射性地引起被牵拉肌肉的收缩。当肌肉收缩时,肌纤维长度缩短,肌梭也随之一缩短,于是消除了对肌梭的刺激而停止冲动的传入。 返回

29 腱器 定义 肌腱内部紧靠其附着肌纤维的起源地方,有与肌梭相类似的感受器,叫腱器或腱梭,它与梭外纤维串联(肌梭与梭外肌纤维并联)。
当梭外肌纤维发生等长收缩时,腱器的传入冲动频率增加,肌梭的传入冲动频率不变; 当梭外肌做等张收缩时,腱器的传入冲动频率不变,而肌梭的传入冲动频率减少; 当肌肉牵拉时,首先引起肌梭感受器的兴奋,使运动神经元兴奋,使运动神经元兴奋而引起牵张反射, 当牵拉力量继续加强时,可使腱器兴奋,使牵张反射受到抑制,避免被牵拉的肌肉受到损伤。 肌梭可以感知肌肉张力的大小。 返回

30 第四节 其他感觉 1.视觉:眼是视觉器。 2.听觉: 3.皮肤感觉: 耳是听觉的辅助装置,外耳与中耳是传音装置,内耳与听神经是感音装置。
第四节 其他感觉 1.视觉:眼是视觉器。 2.听觉: 耳是听觉的辅助装置,外耳与中耳是传音装置,内耳与听神经是感音装置。 3.皮肤感觉: 皮肤内分布有多种感受器,能产生触压觉、冷觉、温觉、痛觉 返回

31 视觉 眼 视觉是通过视觉系统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殊感觉。 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感光系统:视网膜
外界的光线首先通过眼内折光系统发生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像。视网膜上感光细胞将物理的光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经视神经传到丘脑,再传向大脑皮质的感觉区分析处理,并引起意识活动从而产生视觉。大脑绝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因此,视觉在人体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

32 视敏度是指眼对物体微细结构的最大分辨能力,又称视力。
在体育运动中,良好的视力是运动员判断人和运动器械的空间位置、速度快慢、距离远近、移动方位的重要条件。 单眼不动注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范围,称为视野。 正常人的视野范围因受到面部结构的影响,鼻侧视野小于颞侧视野。不同颜色的视野也不一致,白色视野最大,蓝色、黄色次之,绿色视野最小;不同运动项目视野不同,足球运动员视野范围最大。 返回

33 听觉 耳是听觉的辅助装置,外耳与中耳是传音装置,内耳与听神经是感音装置。耳蜗是感音器官,在耳蜗内有一条基底膜,位于基底膜上的螺旋器(柯蒂氏器)是声音感受器。 听觉的产生 外界的声波振动沿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引起耳蜗内淋巴和基底膜螺旋器上的听纤毛细胞发生倾斜,毛细胞受到刺激引起电位变化,产生冲动,并沿听神经传向中枢,产生听觉。 在体育运动中,运动员借助听觉和视觉、本体感觉和前庭感觉的共同分析活动,控制动作的节律和速率,准确地 感知空间位置,保持身体平衡,对掌握运动技术具有重要作用。 返回

34 皮肤感觉 皮肤内分布有多种感受器,能产生触压觉、冷觉、温觉、痛觉。 触觉是轻微的不引起皮肤变形的机械刺激产生的感觉。
压觉是较强导致皮肤变形的机械刺激所产生的感觉。 冷觉和温觉统称为温度觉。 皮肤痛觉是由痛觉感受器接受各种性质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 返回

35 试述特异性投射系统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的概念和功能。
[复习思考题] 试述感受器的一般生理技能。 试述特异性投射系统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的概念和功能。 位觉是如何产生的。 试述肌梭与腱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视觉和听觉是怎么产生的? 返回


Download ppt "第九章 感觉与运动 内容简介: 第一节 感觉生理概述 第二节 位觉(前庭觉) 第三节 本体感觉 第四节 其他感觉 复习思考题."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