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三章 眼外肌与弱视.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三章 眼外肌与弱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三章 眼外肌与弱视

2 眼外肌

3 眼外肌上面观

4 第一节 通 睛 通睛是指双眼同时注视时,目珠偏于内眦的眼病。

5 病因病机 1.先天禀赋不足,眼带发育不全而目偏斜与生俱来,或眼珠发育异常,形成能远怯近,日久目珠偏斜。
2.婴幼儿期长期逼近视物或头部偏向一侧,视之过久致筋脉挛滞而致目偏视。

6 临 床 表 现 1.自觉症状 多由他人发现而就诊。 2.眼部检查 角膜映光法检查,斜视眼偏向鼻侧,可伴有视力下降。眼球向各方向运动均不受限,用任何一眼注视时其偏斜程度基本相等。

7 诊 断 依 据 1.眼珠偏斜于内侧,第一斜视角等于第二斜视角。 2.而眼珠运动不受限。 3.无复视。

8 辨 证 论 治 禀赋不足证 症状:目珠偏斜向内侧,与生俱来或幼年逐渐形成。 辨证要点:目珠偏斜生俱来为要点。 治法:补益肝肾。
辨 证 论 治 禀赋不足证 症状:目珠偏斜向内侧,与生俱来或幼年逐渐形成。 辨证要点:目珠偏斜生俱来为要点。 治法:补益肝肾。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

9 辨 证 论 治 经络挛滞证 症状:小儿眼珠逐渐向内偏斜。 辨证要点:长期逼近视物,致筋脉凝滞,而眼珠偏斜。 治法:舒筋通络。
辨 证 论 治 经络挛滞证 症状:小儿眼珠逐渐向内偏斜。 辨证要点:长期逼近视物,致筋脉凝滞,而眼珠偏斜。 治法:舒筋通络。 方药:正容汤加减。

10 针 灸 治 疗 取瞳子髎、承泣、太阳、风池,右眼配左合谷、足三里,左眼配右合谷、足三里,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11 其 他 治 疗 1. 矫正屈光不正以帮助消除调节性内斜,纠正眼位。 2.三棱镜矫治:可消除抑制及异常视网膜对应,增强融像功能。
其 他 治 疗 1. 矫正屈光不正以帮助消除调节性内斜,纠正眼位。 2.三棱镜矫治:可消除抑制及异常视网膜对应,增强融像功能。 3.缩瞳剂治疗:用于婴幼儿内斜视。 4.有弱视者,参照弱视治疗。

12 第三节 风 牵 偏 视

13 定义 风牵偏视是以眼珠突然偏斜,转动受限,视一为二为临床特征的眼病。又名目偏视、坠睛、坠睛眼。

14 病 因 病 机 1. 气血不足,月奏 理不固,风邪乘虚侵入经络,使其眼目筋脉弛缓而致。
病 因 病 机 1. 气血不足,月奏 理不固,风邪乘虚侵入经络,使其眼目筋脉弛缓而致。 2. 脾胃失调,津液不布,聚湿生痰,复感风邪,风痰阻络,致眼带转动不灵;或热病伤阴,阴虚生风,风动挟痰上扰而致。 3. 因头面部外伤或肿瘤压迫,致使脉络受损而致。

15 临 床 表 现 自觉症状 猝然发病,视一为二,常伴有视物模糊,眩晕,恶心,步态不稳等。

16 临 床 表 现 眼部检查 眼珠斜向麻痹肌作用方向的对侧,运动受限,外展肌群麻痹时眼位向鼻侧偏斜,产生同侧性复视,内转肌群麻痹时,眼位向颞侧偏斜,产生交叉性复视,一般头向麻痹肌作用方向偏斜。可伴有瞳孔散大,视力下降。

17 实 验 室 及 特 殊 检 查 1.周边弧形视野计检查: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即麻痹眼注视时,健眼的偏斜度大。
实 验 室 及 特 殊 检 查 1.周边弧形视野计检查: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即麻痹眼注视时,健眼的偏斜度大。 2.同视机检查:可确定斜视度数。 3.影像学检查:X光眶片、颅脑CT或MRI检查,以排除眶骨折,颅脑出血及占位性病变。

18 诊 断 依 据 1.复视。 2.眼球斜向麻痹肌作用方向的对侧,出现不同程度的转动受限。 3.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

19 鉴 别 诊 断 与通睛相鉴别:两者均有目偏斜。不同之处是通睛无复视;第一斜视角等于第二斜视角;无眼球运动障碍;风牵偏视则有复视,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并有不同程度的眼球转动受限。

20 辨 证 论 治 风邪中络证 症状:发病急骤,可见目偏斜,眼珠转动失灵,倾头瞻视视一为二。
辨 证 论 治 风邪中络证 症状:发病急骤,可见目偏斜,眼珠转动失灵,倾头瞻视视一为二。 辨证要点:以骤然眼珠偏斜,视一为二及头晕目眩等全身症征为要点。 治法:祛风散邪,活血通络。 方药:羌活胜风合牵正散。

21 风 痰 阻 络 证 症状:眼症同前;兼见胸闷呕恶,食欲不振,泛吐痰涎,舌苔白腻,脉弦滑。
辨证要点:脾虚痰聚,复感风邪,辨证以胸闷呕恶及舌脉等为要点。 治法:祛风除湿,化痰通络。 方药:正容汤加减。

22 脉 络 瘀 阻 证 症状:多系头部外伤或中风后,出现目珠偏位,视一为二;舌脉无特殊。 辨证要点:以外伤或中风后发病为要点。
治法:活血行气,化瘀通络。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23 其 他 治 疗 针灸疗法: 主穴:常选睛明、承泣、攒竹、鱼腰、瞳子髎 、阳白。配穴:四花穴(肝俞、胆俞)、肾俞、太冲、侠溪、阳陵泉。方法: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分钟。每日1次,7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

24 其 他 治 疗 推拿法: 患者仰卧位,医者坐于患者头侧,用双手拇指分别按揉百会、睛明、攒竹、鱼腰、太阳、瞳子髎、丝竹空、风池等穴。再用双手拇指指腹分抹眼眶周围,上述手法反复交替使用,每次治疗约20分钟。然后患者取坐位,医者在患者背部点揉肝俞、胆俞及对侧合谷、下肢光明穴约5~10分钟。全套手法治疗时间30分钟,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

25 第 三 节 弱 视 弱视为西医学病名,是指视觉发育期间,由于各种原因使视觉细胞的有效刺激不足,从而造成单眼或双眼视力发育障碍的眼病。分为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及其他类型弱视五大类。中医对本病的论述散见于小儿通睛、能远怯近、胎患内障等眼病中。我国在青少年人群中弱视发病率约为2~4%。

26 四、辨证论治 1、内治 1)卫外不固,风邪中络(外风) 治法:疏风通络,扶正祛邪 方药:小续命汤 2)肝血不足,风中络脉(内风) 治法:养血祛风 方药:养血当归地黄汤 3)脾虚湿盛,风痰阻络(风痰) 治法:健脾化痰,祛风通络 方药:六君子汤合正容汤 4)肝阳化风,挟痰上扰(肝亢生风) 治法:平肝潜阳,化痰熄风 方药:天麻钩藤饮

27 谢谢


Download ppt "第十三章 眼外肌与弱视."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