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 工作報告 報告人:林崇傑局長 105年4月28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 工作報告 報告人:林崇傑局長 105年4月28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 工作報告 報告人:林崇傑局長 105年4月28日

2 簡 報 大 綱 壹、施政理念 貳、臺北市產經發展概況 參、業務執行情形 肆、未來工作重點及展望 健全商貿環境篇 打造創業搖籃篇
發展重點產業篇 營造友善生態篇 優化民生服務篇 肆、未來工作重點及展望

3 承接本府策略地圖,導入五大策略主題,藉由落實各項具體的行動方案,達成打造一個開放、友善、支持無限想像的城市願景。
壹、施政理念 承接本府策略地圖,導入五大策略主題,藉由落實各項具體的行動方案,達成打造一個開放、友善、支持無限想像的城市願景。

4 TL1培育優秀人力、TL2強化知識管理平台、TL3型塑當責組織文化 TF1提高預算執行效能、TF2建立少紙化文書處理機制
產業局105年度策略地圖 【使命】 促進產業永續發展,提升市民生活品質  【願景】 打造一個開放、友善、支持無限想像的城市  【核心價值】 正直誠信、開放共享、創新卓越 公平公益、永續發展、團結合作 策略 主題 A 健全商貿環境 (對應府級DP1) B 打造創業搖籃 (對應府級DP2) C 發展重點產業 (對應府級DP3) D營造友善生態 (對應府級 AP2塑造綠地親水休憩環境、 AP3建構友善生態、 AC4減少資源耗用) E優化民生服務 BP3創造臺北新象、 GP3強化食品及衛生安全、 GP7強化防災及應變機制) 策 略 目 標 顧客 AC1加強與企業或產業團體交流 AC2提升公司與商業登記服務品質 BC1完善創業服務辦公室輔導服務 BC2扶植創新創業平台 BC3促進企業創新投資 CC1拓展高科技產業市場商機 CC2提升商圈店家輔導服務 CC3強化農民市集輔導服務 DC1強化犬貓認養為民服務 DC2提升節能輔導與檢測效能 DC3提升都市園圃輔導服務 EC1提升傳統市場使用者滿意度 EC2提增天然瓦斯用戶數 內部流程 P AP1提升國際經貿交流與連結 AP2建構便捷安全商業環境 BP1整合資源推動創業契機 BP2協助新創事業發展 BP3發展創業孵化空間 CP1支持高端科技產業發展 CP2促成特色產業升級轉型 CP3輔導商圈發展 CP4推動都市農業發展 DP1營造動物友善城市 DP2維護綠色生態網絡 DP3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DP4推廣再生能源利用 DP5推動可食地景 DP6打造食農共生環境 EP1提升傳統市集環境 EP2提升夜市食品安全管理 EP3加強農禽畜產品查核檢驗 EP4確保天然氣供氣安全 學習成長 L TL1培育優秀人力、TL2強化知識管理平台、TL3型塑當責組織文化 財務 F TF1提高預算執行效能、TF2建立少紙化文書處理機制

5 貳、 臺北市產經發展概況

6 貳、臺北市產經發展概況 全球經濟成長趨緩 2015 年全球經濟表現不如預期,主要受國際油價及商品價格下跌、全球貿易減緩,新興與開發中國家成長力度不足所致。 2016年受美國經濟溫和成長、歐洲及日本等央行採取擴張性刺激政策影響,國際景氣可望略佳於上年。 全球經濟成長率 預測機構 2013 2014 2015 2016(f) Global Insight Inc 2.6 2.7 2.5 IMF 3.3 3.4 3.1 資料來源:HIS Global Insight Inc., Feb.,2016 ;IMF, Jan., 2016 ;(f)表預測值

7 貳、臺北市產經發展概況 國內經濟成長下修 104年全球經濟成長不如預期,致我國出口下滑,衝擊整體經濟表現,行政院主計總處,初步統計104年經濟成長率為0.75%。展望105年,因外需成長力道仍然疲弱,預估105年經濟成長率為1.47%,較去年11月預測下修0.85個百分點。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

8 貳、臺北市產經發展概況 本市產業概況 截至105年3月底止,各級產業計229,524家,三級產業占75.66%。
104年公司行號營業額計12兆5,892億元,較103年略降1.73%。 104年臺北市公司行號登記家數及營業額 單位:家、億元 家數 比重 營業額 一級產業 2,634 1.14% 103 0.08% 二級產業 53,251 23.20% 26,371 20.95% 三級產業 173,639 75.66% 99,418 78.97% 合 計 229,524 100% 125,892 資料來源:臺北市商業處及財政部;家數統計截至105年3月底止,營業額統計104年1-12月資料

9 貳、臺北市產經發展概況 本市僑外投資概況 104年全年僑外投資金額25.22億美元,占全國52.56% 。
104年全年外商及陸商新設立家數計448家,占全國63.64%。 企業營運總部90家,研發中心53家,約占全國近1/4。 臺北市 全國 比重(%) 僑外投資金額(億美元) 25.22 47.98 52.56 新設立外商家數 448 704 63.64 外國公司登記家數 3,560 5,126 69.45 研發中心 53 234 22.65 企業營運總部家數 90 349 25.79 註:資料統計截至104年底止。

10 健全商貿環境篇 打造創業搖籃篇 發展重點產業篇 營造友善生態篇 優化民生服務篇
參、業務執行情形 健全商貿環境篇 打造創業搖籃篇 發展重點產業篇 營造友善生態篇 優化民生服務篇

11 一、加強與企業或產業團體交流 辦理與企業或產業團體交流,以瞭解本市工商企業及商圈團體想法,並協助處理面臨問題。
健全商貿環境篇 一、加強與企業或產業團體交流 辦理與企業或產業團體交流,以瞭解本市工商企業及商圈團體想法,並協助處理面臨問題。 104年:辦理5場次與本市企業或產業團體座談會、4場次與本市商圈產業聯合會及各商圈交流會議。 105年:持續辦理與商圈有約座談會及工商企業座談會。 與本市商圈產業聯合會及各商圈 交流會議 內科廠商座談會 內科2.0諮詢會議 11

12 健全商貿環境篇 二、提升公司與商業登記服務品質 截至105年3月底,本市獨資、合夥商號登記家數計5萬6,149家,公司登記家數計17萬3,375家,總計22萬9,524家,較104年同期增加1.94%。 為提供更便民之服務 ,將持續檢討擴大 隨到隨辦項目、縮 減非隨到隨辦業務 之審理期限及縮短 洽公民眾等候時間 ,以提升登記服務 滿意度。 便捷之公司與商業登記服務

13 三、提升國際經貿交流與連結 創新創業交流計畫 產業交流平台計畫 協助2組新創團隊進駐美國及中國創業中心。
健全商貿環境篇 三、提升國際經貿交流與連結 創新創業交流計畫 協助2組新創團隊進駐美國及中國創業中心。 協助2組團隊至美國、日本及中國海外設立據點及獲得海外投資。 協助2個國際新創公司登記註冊本市。 於台灣及上海舉辦2場次創業交流暨資金媒合會,並協助兩家創新創業公司募資共超過333萬美金 產業交流平台計畫 「國際產業交流合作需求問卷調查」,盤點國內金商獎等具發展潛力之中堅企業,及調查接受「台北市地方型SBIR計畫」及「台北市產業發展自治條例」之企業需求。 提出45家本市廠商需求報告,協助美商Smith & Nephew等15家海外業者進行交流洽談,促成729.64萬美元投資金額 物聯網產業交流合作活動,IoT Taipei DEMO Silicon Valley

14 三、提升國際經貿交流與連結 辦理經貿拓銷計畫 辦理2場廠商面對面及1場視訊之商機交流會。
發展重點產業篇 三、提升國際經貿交流與連結 辦理經貿拓銷計畫 辦理2場廠商面對面及1場視訊之商機交流會。 於7月23日辦理第1場「生技醫療採購商機日」,邀請歐、美、亞及中國大陸15國19家國外買主與本市43家供應商進行100場次1對1媒合會,創造3,817.2萬美元商機,全案預計達成5,000萬美元商機。

15 三、提升國際經貿交流與連結 補助工商團體及廠商參與國際展覽
健全商貿環境篇 三、提升國際經貿交流與連結 補助工商團體及廠商參與國際展覽 104年度共核准通過21件工商團體申請案、264件個別公司或行號申請案,補助金額新台幣1,299萬餘元,約可拓銷2.1億美元訂單。 105年修正補助參展機制,鼓勵民間團體及本市廠商組團參展,發揮團體參展綜效。105共計受理61件申請案,申請補助金額新台幣4,046萬餘元,刻辦理審查作業。

16 四、建構便捷安全商貿環境 公司、商業登記輕鬆辦
健全商貿環境篇 四、建構便捷安全商貿環境 公司、商業登記輕鬆辦 為提升為民服務水準,104年推出「登計E傳送‧補正即時通」提供QR掃瞄查詢案件進度、電子郵件接收補正郵件等措施、大宗案件預約登記服務等,提供民眾便捷登記服務。

17 四、建構便捷安全商貿環境 一般商業稽查 特定行業聯合檢查 修正法令強化特定行業管理
健全商貿環境篇 四、建構便捷安全商貿環境 一般商業稽查 為維護消費者及合法業者權益、健全本市商業活動,104年執行商業稽查3,168家次。 特定行業聯合檢查 每年執行1次電子遊戲場業、資訊休閒業及2次八大行業之營業場所聯合檢查,對不符規定者依法處罰或持續列管複查至改善為止。 修正法令強化特定行業管理 臺北市資訊休閒業管理自治條例 臺北市舞廳舞場酒家酒吧及特種咖啡茶室管理自治條例 改採按次處罰 增列斷水斷電 夜店業納入管理 提高場所距離學校申辦門檻 增列斷水斷電 按址列管 建物所有權人同意

18 健全商貿環境篇 打造創業搖籃篇 發展重點產業篇 營造友善生態篇 優化民生服務篇
參、業務執行情形 健全商貿環境篇 打造創業搖籃篇 發展重點產業篇 營造友善生態篇 優化民生服務篇

19 一、完善創業服務辦公室輔導服務 一站式諮詢服務 創業導師輔導服務 舉辦創業集思會議 2015創業明日之星選拔 推動民間成立天使俱樂部
打造創業搖籃篇 一、完善創業服務辦公室輔導服務 一站式諮詢服務 相關資源並輔導申請臺北市各項獎勵補貼及融資貸款 104年3月31日起至104年12月31日止提供創業諮詢服務共4,258件,顧問個案輔導共計795件 創業導師輔導服務 邀請54位各領域的專業顧問提供每週智財、稅務、投資、行銷等門診服務 每月創業大師經驗傳承,104年4-12月分別邀請FlyingV林弘全、阿瑪科技黃耀文、之初創投林之晨、華陽創投王韋中、銀翎資本佘祥生、工研院新創事業總監徐竹先、500Startups程希瑾等 舉辦創業集思會議 邀請41位各界成功創業家、專業投資人及企業力量,廣徵民間建言,作為後續擬定政策之參考 2015創業明日之星選拔 選拔出「臺北創業明日之星(10強)」,輔導取得投資人的資金挹注、獲得創業天使計畫補助款或取得簽訂「投資合作備忘錄」機會,104年成功協助籌資38,599,944元 推動民間成立天使俱樂部 提供創業團隊發表場域,媒合天使投資,形塑天使投資氛圍,已有110位創業天使,不定期辦理創業天使趴,進行電梯簡報及動態展示

20 二、鼓勵創新研發及創業投資 「臺北市產業發展自治條例」獎勵補助機制
打造創業搖籃篇 二、鼓勵創新研發及創業投資 「臺北市產業發展自治條例」獎勵補助機制 自100年3月至105年3月底,累計核准763件,金額達7億9,809萬餘元,預估帶動企業投資逾169億元,增加就業人數4,980人。104年度共受理511件獎勵補助申請案,較以往每年度平均受理249案成長逾1倍。 於104年7月13日公告修正獎補助機制增訂天使投資育成補助,鏈結民間資金投資本市新創事業,並提高創業補助款級距、簡化申請作業及調正KPI績效指標。

21 104年度輔導新創中小企業申請政府資源及提供研發補助統計表 企業體質評核、家醫式指導、專家到場等專業諮詢服務
打造創業搖籃篇 二、鼓勵創新研發及創業投資 為協助新創中小企業解決經營管理及降低研發風險,除針對其所面臨之財務、產品及技術開發、經營管理、行銷等問題,進行診斷、評估,協助申請中央各項資源,並辦理「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SBIR)」, 自99年至104年已補助235家廠商進行 研發創新,補助款共計1億7,224萬元。 104年度輔導新創中小企業申請政府資源及提供研發補助統計表 年度 企業體質評核、家醫式指導、專家到場等專業諮詢服務 協助申請中央政府相關計畫補助 臺北市SBIR 104 88家次,持續輔導中 10家/2,978萬元 35家/2,852萬元/ 獲補助比例37.2%

22 三、協助新創事業發展 打造創業搖籃篇 由市府全額補貼利息,信用保證總額度為新台幣13億5千萬元 信用保證總額度新台幣30億元
截至105年3月底止已有3,273家中小企業提出申請,已核貸2,875家,核貸總金額達新臺幣24億2,137萬元,核准比率為83 % 保證額度尚有約新台幣5.7億元。 由市府全額補貼利息,信用保證總額度為新台幣13億5千萬元 截至105年3月底止已有1,132家中小企業提出申請,已核貸1,017家,核貸總金額達新台幣7億427萬元,核准比率為95% 保證額度尚有約新台幣6.4億元可供申請

23 三、協助新創事業發展 輔導社企品牌形象建立與推廣 知識交流 諮詢輔導 資源媒合 打造創業搖籃篇
10 場交流活動,包括6場講座、2場讀書會、2場參訪,推廣社會大眾對社會企業瞭解並強化商業或組織投入社會企業,共計337人次參與。 諮詢輔導 總計提供402小時輔導,至少育成10家社會企業,讓新創社企取得法律、財務以及募資等專業諮詢。 105年1月辦理2場商機媒合會,協助媒合社會企業取得商機及各項資源。 資源媒合

24 四、發展創業孵化空間 臺北創新實驗室(Taipei Co-space) 微型企業及個人工作室的創業孵育空間
打造創業搖籃篇 四、發展創業孵化空間 臺北創新實驗室(Taipei Co-space) 微型企業及個人工作室的創業孵育空間 業師陪伴輔導 顧問團一對一定期輔導 交流小聚、創業趨勢論壇 定期創業主題workshop、產業新知分享會 跨國串連 加入國際創新網絡Coworking VISA 自104年7月1日至105年度3月底止,計 有44家團隊(56人)、17位個人工作者, 共72人進駐。期間共辦理67場次交流分 享活動,共計2,104人次參與。

25 健全商貿環境篇 打造創業搖籃篇 發展重點產業篇 營造友善生態篇 優化民生服務篇
參、業務執行情形 健全商貿環境篇 打造創業搖籃篇 發展重點產業篇 營造友善生態篇 優化民生服務篇

26 一、支持高端科技產業發展 內科產業支援設施用地規劃與開發
發展重點產業篇 一、支持高端科技產業發展 內科產業支援設施用地規劃與開發 為加值內湖科技園區群聚能量,規劃開發洲子街、港墘路及瑞光路所圍街廓之產業支援設施用地,透過「企業創新研發」及「新創聚落發展」之合作深化,運用內科園區既有資源,結合產業創新交流激盪與提供相關支援服務,強化園區創新創業能量。 本案於105年1月13日完成先期規劃報告,於2月3日取得經濟部認定本案規劃符合促參法科技設施之「育成中心及其設施」,刻正辦理招商作業事宜,預計於105年5月底進行公告招商。

27 一、支持高端科技產業發展 打造生技產業聚落
發展重點產業篇 一、支持高端科技產業發展 打造生技產業聚落 加乘南軟、內科園區生技聚落效益,串連中研院、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等單位,並以南港三鐵共構之交通樞紐,打造國際級生技產業廊帶。 以忠孝營區暨西側市有地作為生技產業聚落核心,另以南港轉運站東側商業區、僑泰興麵粉廠工業區辦理都市計畫變更回饋之土地等可用基地作為產業支援性設施用地。其中臺北市生技產業聚落計畫(忠孝營區原基地)之可行性評估、先期規劃暨招商作業預定於106年8月底前完成。

28 一、支持高端科技產業發展 輔導生物科技產業升級
發展重點產業篇 一、支持高端科技產業發展 輔導生物科技產業升級 「2015臺北生技獎」設置「新創技術」、「國際躍進」、「技轉合作」等3大獎項,於104年4月28日至6月2日受理73件參賽案件,並於7月24日「臺灣生技月」大展期間舉辦頒獎典禮,頒發獎勵金540萬元予13家績優生技廠商暨學研單位。 為協助本市生技產業行銷國際,104年度補助歷屆「臺北生技獎」獲獎之8家次績優生技單位總補助金80萬元,參與北美等地區之國際生技展。

29 二、提升商圈店家輔導服務 補助提振本市商圈產業 推動商圈活化(貓空、五分埔、艋舺、大龍峒)
發展重點產業篇 二、提升商圈店家輔導服務 補助提振本市商圈產業 鼓勵地方發揮創意規劃商業推展活動,104年計26案獲得補助,吸引94萬民眾參與,平均提升營業額26.09%。 推動商圈活化(貓空、五分埔、艋舺、大龍峒) 透過建置商圈公民平台推動在地交流,辦理17場次工作坊等,凝聚地方發展共識,並推動在地參與行銷活動。 新北投溫泉商圈 浴衣設計競賽 天母商圈 天母搞什麼鬼7萬聖節嘉年華 貓空商圈豐茶祭

30 二、提升商圈店家輔導服務 推廣台北風格交易所 辦理2016臺北年貨大街
發展重點產業篇 二、提升商圈店家輔導服務 推廣台北風格交易所 以老台北、文青、閨蜜、夜貓4大主題結合名人代表,遴選100家本市及商圈風格店家,並針對國際旅客推出專案行程,創造臺北獨特城市意象。 創造5.21億元營業額、國內參與人次達37.5萬人次以上、接待海外旅客達1.6萬以上人次。 辦理2016臺北年貨大街 以「懷舊年味,心商道」為主軸,打造「台北柑仔店」推廣大稻埕商圈優良店家,並邀集在地居民商家共同參與製作年貨大街妝點,打造年貨大街熱鬧氛圍。 創造大稻埕商圈約14億元營業額,並吸引80萬人次參與。

31 發展重點產業篇 三、強化農民市集輔導服務 形塑特色農產品 行銷在地農業,針對在地特色農產品,辦理推廣及展售系列活動,如:竹子湖海芋季、木柵鐵觀音茶及南港包種茶優良茶比賽、綠竹筍季、內湖草莓季、北投水稻文化及南瓜季等活動。104年度辦理農業行銷、體驗、比賽及講習課程等活動,參加民眾及農民約達20萬9千餘人次,增加農民收益及產值約4億元。

32 三、強化農民市集輔導服務 辦理花博農民市集
發展重點產業篇 三、強化農民市集輔導服務 辦理花博農民市集 104年度共辦理47場次,配合時令介紹在地特色農產主題辦理「桃園市我愛媽媽桃」、「高雄型農大聯盟」、「鬼頭刀小琉球夏之戀」、「2015柚見花蓮好農產」、「台東柚柿中秋」、與新北市、基隆市及苗栗縣合辦「北臺灣秋蟹嘉年華」及「冬令花博—臺北市好農食補來PK!」等主題活動,參與活動人次約為117萬7千餘人次、累計農民營業收益約為新臺幣1億3,286萬元。 105年度截至3月底共辦理9場次,參與活動人次約為22萬8千餘人次、累計農民營業收益約為新臺幣2,557萬餘元。

33 四、促成特色產業升級轉型 (一)時尚產業 (二)美食產業
發展重點產業篇 四、促成特色產業升級轉型 (一)時尚產業 與ELLE國際中文版合作辦理2015臺北時尚新銳設計師選拔賽遴選10位新銳設計師,並於新光三越舉辦聯合展銷會媒合得獎設計師與品牌業者合作。 (二)美食產業 臺北限定料理(綠竹筍及山藥) 辦理「2015臺北市料理達人競賽」選出10位料理達人,並於夏秋2季分別以本市綠竹筍及山藥為食材,邀請晶華、凱撒、點水樓等業者研發本市限定料理。 美食店家再造 由專家輔導診斷改造藤香豆花等5家店家,並透過成果發表行銷宣傳,店家平均營業額及來客數較去年同期成長近2成。

34 發展重點產業篇 四、促成特色產業升級轉型 (三)溫泉產業 1.設置溫泉泡腳池園區:依104年統計資料,復興公園泡腳池每日平均1,010人次、硫磺谷泡腳池每日平均412人次、泉源泡腳池每日441人次,已成為當地重要公共設施,並吸引國外觀光客到訪,繁榮地方產業。 復興公園泡腳池民眾使用盛況 硫磺谷泡腳池環境優雅 廣受民眾歡迎

35 四、促成特色產業升級轉型 2.辦理溫泉湯花多元發展輔導推廣:
發展重點產業篇 四、促成特色產業升級轉型 2.辦理溫泉湯花多元發展輔導推廣: 104年3至11月藉由溫泉湯花吉祥物「花寶」大型人偶參與「2015臺北溫泉季」、「2015臺灣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2015日本東京國際禮品展」等3場次會展活動與民眾互動,吸引參觀民眾洽詢溫泉湯花相關知識及產品資訊,成功提升臺北溫泉湯花知名度及曝光度。 104年輔導溫泉業者家數16家、開發溫泉湯花商品件數17件,年度銷售商品總產值650萬元以上,促進營業額增加約1,005萬元,促進民間投資額達1,290萬元,受輔導溫泉業者來客率提高15%。 2015臺北溫泉季 2015日本東京國際禮品展

36 發展重點產業篇 四、促成特色產業升級轉型 (四)會展產業 1.活絡花博公園,形塑市民優質的休憩場所:104年場館(爭艷館、舞蝶館、圓山廣場)累計租借182檔次,除了體現花博公園凝聚會展產業發展的充沛能量與潛力,園區成功從短期的博覽會會場逐步轉型為永續經營的多元化優質休憩空間。 2.參觀花博人次穩定成長:104年度總參觀人次達510萬多人次,101至104年已累積超過1,874萬參觀人次(皆不含晨運、通過性人流及臺北燈節活動等人次),每年參觀人次皆超過300萬人次,成功達成每年之營運目標,且民眾對花博公園之滿意度,有8成表達滿意與非常滿意,展館滿意度更高達9成。

37 發展重點產業篇 四、促成特色產業升級轉型 3.辦理園藝、景觀、花卉活動:辦理2015「愛與芬芳臺北國際花藝設計大展」、「園藝景觀及綠屋頂設計大展」、「臺北花卉裝置藝術設計大展」,總計超過44萬人參觀,除激發了花卉時尚設計產業的創新與創意,也使景觀產業更貼近市民生活,更活絡花卉消費市場!

38 發展重點產業篇 四、促成特色產業升級轉型 4.「2015園藝景觀及綠屋頂設計大展」 以田園城市景觀產業及屋頂綠化為主軸,透過景觀產業的專業資訊交流及空間實作展示,讓市民了解並促使都市景觀的改善,共計吸引10萬6,484人次參觀。 5.「2015創新創業展Meet Taipei創新創業嘉年華」:參與國家共計8國、超過120位專業人士參與、共有197家展出單位、論壇吸引約3,000位來賓,3天展覽總計超過4萬8,000人次參觀,而媒體露出更是超過110則以上,讓創新創業嘉年華會不只成為新創圈與資源對接的橋樑,更是向世界展現創意的舞台。

39 健全商貿環境篇 打造創業搖籃篇 發展重點產業篇 營造友善生態篇 優化民生服務篇
參、業務執行情形 健全商貿環境篇 打造創業搖籃篇 發展重點產業篇 營造友善生態篇 優化民生服務篇

40 一、強化犬貓認養為民服務 流浪動物絕育 設置「貓犬學校」 招募「地區義務動物保護員」 完成街犬貓絕育共計2,486隻。
營造友善生態篇 一、強化犬貓認養為民服務 流浪動物絕育 完成街犬貓絕育共計2,486隻。 設置「貓犬學校」 與社區大學合作開設「同伴動物行為教育及照護課程」,共有暑期班及秋季班等17班次之免學分費課程,總計443人次。 招募「地區義務動物保護員」 自104年至105年3月31日止,已召募81人,結訓38人。

41 一、強化犬貓認養為民服務 大型繁殖場犬隻送養會 收容動物認領養
營造友善生態篇 一、強化犬貓認養為民服務 大型繁殖場犬隻送養會 於104年11月7日起辦理「本市破獲大型繁殖場之339犬隻送養會」,共辦理14場次,全數送養完畢。 收容動物認領養 「臺北市動物之家」愛心犬貓於104年至105年3月期間總收容數計5,327隻,認領養數共5,327隻,認領養率79.8%。

42 二、維護綠色生態網絡 執行「臺北市指標生物資源調查計畫」
營造友善生態篇 二、維護綠色生態網絡 執行「臺北市指標生物資源調查計畫」 103年起委託中華民國溪流環境協會辦理2年期指標生物資源調查計畫,截至105年3月底於本市陸域及水域等47處樣區調查到746種物種。 小紫斑蝶 (詹家龍攝) 澤蛙 (李承恩攝) 鳳頭蒼鷹 (施堅仁攝)

43 二、維護綠色生態網絡 推廣「自然生態保育」宣導工作
營造友善生態篇 二、維護綠色生態網絡 推廣「自然生態保育」宣導工作 104年9月20日至12月31日辦理「2015關渡國際裝置藝術季」,本屆活動以「感潮」為年度主題,參觀人數總計72,103人次。 104年10月24、25日於關渡自然公園舉辦「2015臺北國際賞鳥博覽會」,主題為「看見鳥保育自然」,參訪人數總計11,369人次。 104年12月5日假華江雁鴨自然公園舉辦「2015臺北華江雁鴨季」活動,內容包括雁鴨嘉年華、賞鳥博覽會及雁鴨季園遊會等,參與人數約1,000人次。

44 三、提升節能輔導及能源使用效率 辦理「推廣節能產品暨節能績優廠商表揚大會」 參與「104年度縣市創意節電競賽活動計畫」
營造友善生態篇 三、提升節能輔導及能源使用效率 辦理「推廣節能產品暨節能績優廠商表揚大會」 表揚配合推動節能減碳工商業,今年度整體計畫成效為節能產品銷售件數達25.4萬件,臺北市節電9,716萬度、節省電費2億9,149萬、減碳量4.921萬公噸。 參與「104年度縣市創意節電競賽活動計畫」 參與經濟部104年縣市亮點創意節電競賽活動,獲頒 「產業永續創意獎」。

45 三、提升節能輔導及能源使用效率 再生能源設置運用
營造友善生態篇 三、提升節能輔導及能源使用效率 再生能源設置運用 截至105年2月底,本府共25個機關及43所學校設置81處容量2,144瓩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加上民間共3,417瓩,預估年發電327萬度,減碳1,705公噸。 104年於北投溫泉井進行產能試驗與示蹤試驗,並於北投復興公園泡腳池井位附近設置工研院自行研發的10kW耐酸蝕地熱發電機組(ORC)進行安裝與測試。預估今(105)年將進行熱源開發及系統設備之優化,擴大機組容量至12kW並符合機組限制條件下最佳化性能操作及發電效率,以利後續再生能源推廣運用。

46 四、推動可食地景,打造食農共生環境 公有屋頂示範菜園 農業技術諮詢服務中心 農業技術服務團
營造友善生態篇 四、推動可食地景,打造食農共生環境 公有屋頂示範菜園 完成12處公有屋頂示範菜園,並結合社區園圃種子師資培訓,增進社區參與度。 農業技術諮詢服務中心 設置農業技術諮詢服務中心10處,104年7月至105年3月底共計提供諮詢938人次。 農業技術服務團 104年7月至105年3月底,服務83次,共計2,280人次,另假日於建國花市駐點與活動服務72次、760人次。

47 四、推動可食地景,打造食農共生環境 田園城市社區園圃諮詢服務中心 田園綠化教室 社區園圃種子師資培訓 田園城市農園設置
營造友善生態篇 四、推動可食地景,打造食農共生環境 田園城市社區園圃諮詢服務中心 104年7月至105年3月底,提供諮詢導覽服務1,500人次,現地諮詢服務17場(131人次參與),講座、論壇等推廣活動30場(485人次參與) 。 田園綠化教室 104年7月至105年3月底,辦理田園綠化教室15堂課,共計941人次。 社區園圃種子師資培訓 截至105年3月底,已有64名結訓。 田園城市農園設置 截至105年3月底已有18處提出申請,刻正陸續辦理現地丈量及初步規劃作業。

48 健全商貿環境篇 打造創業搖籃篇 發展重點產業篇 營造友善生態篇 優化民生服務篇
參、業務執行情形 健全商貿環境篇 打造創業搖籃篇 發展重點產業篇 營造友善生態篇 優化民生服務篇

49 一、提升傳統市集環境及使用者滿意度 推動市場改建
優化民生服務篇 一、提升傳統市集環境及使用者滿意度 推動市場改建 大龍市場:工程經費約14億元,預計108年6月完工,將可提供96戶社區住宅、86個攤位、區民活動中心及本府環保局、社會局、五金業職業工會等單位辦公室。 環南市場:工程經費約59億元,分為堤外中繼停車場及主體工程,預計110年5月完工,將可提供1,277個攤位、1,971輛汽車停車位、衛工處辦公室及里民申請彈性使用空間 。 大龍市場拆除後現況 環南市場意象圖

50 一、提升傳統市集環境及使用者滿意度 推動市場改建
優化民生服務篇 一、提升傳統市集環境及使用者滿意度 推動市場改建 新興市場:地上1樓規劃為市場及複合式商場使用、地上2樓做青年旅舍使用,預計105年上半年開始營運,期引進民間業者活力,帶動地區經濟發展。 新富市場:以「城市創作實驗室」為規劃方向,預計105年下半年開始營運,未來將與萬華區周邊特色產業商圈連結互助,帶動當地消費促進繁榮。 新富市場

51 一、提升傳統市集環境及使用者滿意度 提升傳統市場環境
優化民生服務篇 一、提升傳統市集環境及使用者滿意度 提升傳統市場環境 「公有零售市場改建暨環境品質提升方案」:執行乾濕分離、垃圾不落地政策,並加強市場管理重點稽查、輔導市場申請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磅秤標章和清楚標價,104年試辦6個市場(松江、大直、木柵、成德、永樂、蘭州)進行硬體設施改善。 針對改建中之市場,運用PDCA目標管理方式,並結合5S運動,於工程興建期間內,逐步輔導攤商養成良好環境衛生及營業習慣,促使市場整體達到現代化的經營品質,打造市場的新風貌。 攤位具備防噴濺設備 攤位具備水槽導水管設計 做好垃圾分類並垃圾集中儲存

52 一、提升傳統市集環境及使用者滿意度 辦理市集促銷活動 104年3月18日至6月28日辦理「2015臺北傳統市場節」,參與人數超過4萬人次。
優化民生服務篇 一、提升傳統市集環境及使用者滿意度 辦理市集促銷活動 104年3月18日至6月28日辦理「2015臺北傳統市場節」,參與人數超過4萬人次。 光華數位新天地7周年慶活動:從104年7月18日至8月9日展開系列促銷優惠活動,參與人數至少10萬人次,活動期間總計創造約1,983,800元媒體效益。 串連5大夜市(延三、雙城、寧夏、廣州及遼寧街)辦理臺北夜市打牙祭,整體統計顯示超過八成攤商及消費者(82%)表示滿意夜市促銷活動,88%攤商有業績成長。 市場節主場人潮眾多 貴賓齊同慶光華七周年生日 夜市打牙祭-寧夏夜市音樂會

53 二、提增天然瓦斯用戶數,確保天然氣供氣安全
優化民生服務篇 二、提增天然瓦斯用戶數,確保天然氣供氣安全 普及供應家庭用天然瓦斯 截至105年2月底,本市天然瓦斯用戶共67萬3,254戶,普及率為64.50%,2月供氣量約6,453萬9,973立方公尺。 實施公用天然氣事業輸儲設備聯合稽查 由聯合稽查小組稽查4家公用天然氣事業之輸儲設備,自104年7月7日至9月17日共辦理16場,各委員及相關單位建議意見均限期公用天然氣事業改善辦理,105年將持續辦理,確保公共安全。 督導瓦斯公司維護檢測輸儲設備 督導各瓦斯公司辦理每2年1次用戶管線設備檢查及宣導預防一氧化碳中毒,104年12月底完成安檢比率為90.15%;另104年下半年共會同抽檢1,625戶。 桶裝液化石油氣聯合稽查 會同消防局、勞動局、環保局、衛生局針對 本市營業中94家瓦斯行及3家分裝場查核, 計抽查1049桶,均符合規定。105年將持續 辦理,以確保公共安全。 公用天然氣事業輸儲設備聯合稽查

54 三、提升夜市食品安全管理,加強農禽畜產品查驗
優化民生服務篇 三、提升夜市食品安全管理,加強農禽畜產品查驗 夜市食材登錄 完成士林、寧夏、南機場、雙城等14處550攤加入夜市食材登錄,將持續輔導夜市美食攤商自律參與登錄。 加強農禽畜產品查核檢驗 持續加強實施違法屠宰查緝業務,104年共辦理48場次。 市售標章農產品抽查,104年全年抽查1,042件有機農產品(標示檢查727件,品質檢查315件),合格率98.27%。 CAS優良農產品抽查,104年全年抽查97件(標示檢查57件,品質檢查40件),合格率100%。 產銷履歷抽查,104年全年抽查133件(標示檢查72件,品質檢查61件),合格率100% 。

55 三、提升夜市食品安全管理,加強農禽畜產品查驗
優化民生服務篇 三、提升夜市食品安全管理,加強農禽畜產品查驗 各農會「農藥殘留生化檢測站」 104年抽樣3,569件,不合格10件,合格率99.72%。 批發市場食安檢測(104年) 蔬果農藥殘留檢驗共抽驗83,561件,合格率99.8%。 魚貨衛生檢驗項目共抽驗18,868件,合格率99.9%。 畜產品檢驗抽樣件數為43,233件,皆為合格。 蔬果農藥殘留採樣 蔬果農藥殘留檢驗(一) 蔬果農藥殘留檢驗(二)

56 肆、 未來工作重點及展望 一、強化產業交流暨便捷商業環境推動計畫 二、創業搖籃計畫 三、南港生技產業聚落開發計畫
四、商圈輔導及城市美食推廣計畫 五、動物友善城市行動計畫 六、推動工商節能及再生能源計畫 七、推動食農共生計畫 八、傳統市場品質提升計畫

57 一、強化產業交流暨便捷商業環境推動計畫 透過首長與本市企業或產業團體座談交流,以瞭解市政建言,並協助處理面臨問題。
積極促進國內產業交流並鼓勵創新創業,扶持國內 優質團隊進駐海外創業中心及設立海外據點。 提供便捷登記程序及安全商業環境,以促進本市商業活動。 提供便捷登記服務 市長與AR/VR產業座談會

58 二、創業搖籃計畫 持續整備創業支持 強化創業團隊育成 促進資金媒合 協助國際鏈結 提升「創業台北」網站服務 整合資源協助新創事業發展
舉辦國際創業活動 促進資金媒合 協助國際鏈結

59 三、南港生技產業聚落開發計畫 主導盤點產業用地,應合生技產業發展態勢,彌足產業基地空間需求。
強化產業價值鏈,搭配本市具備之人才、資金、技術等優勢,健全生技產業聚落功能。 搭建中央地方對談平台,連結學術研究資源,打造國家級生技產業廊帶,加速產業鏈運作。

60 四、商圈輔導及城市美食推廣計畫 推出多元行銷活動、提升店家便利支付功能,並導入創意、設計元素,推動商圈友善樂活環境。
匯聚商圈特色,以嘉年華及節慶行銷活絡在地經濟,以型塑臺北多元生活風格形貌。 結合民間協會協力,打造本市美食產業品牌優質形象,行銷本市美食餐廳、推廣臺北美食文化。 市長年節期間發送發財金予民眾 秋季限定料理合作店家推廣本市美食

61 五、動物友善城市行動計畫 (一)執行本市寵物業稽查,展現落實源頭管理決心 (二)辦理貓犬學校等動物友善教育課程,加強飼主 責任教育
(二)辦理貓犬學校等動物友善教育課程,加強飼主     責任教育 (三)設置狗專用運動公園或狗活動專區,提供動物    能自在奔跑活動的場域 (四)推動動物友善空間計畫,提供給寵物充足且友    善的活動空間與設施 (五)執行街犬絕育防疫( TNVR )及街貓友善照護行    動方案(TCCP ) (六)結合公民力量,發揮地區義務動物保護員服務    能量

62 五、動物友善城市行動計畫 (七)提高動物之家年度認領養率(含公共服務犬合 作計畫)
(七)提高動物之家年度認領養率(含公共服務犬合    作計畫) (八)輔導民間成立動物安養所,幫忙無法再照顧    的飼主,人道照顧寵物的餘生。 執行TNVR捕犬時設置八卦籠情形 街貓友善照護行動方案(TCCP) 區里宣導說明會

63 六、推動工商節能及再生能源計畫 提升工商業用能效率 工商業節能輔導及獎勵
辦理工商業節能減碳相關法令量測、檢查及宣導作業,促使工商業營業場所落實節能減碳自主管理措施。 辦理節能說明會、技術研討會及專家座談會,廣徵專家學者意見,分享工商業節能成果,展示最新節能技術,並推廣運用,落實節能政策。 工商業節能輔導及獎勵 節能服務團隊於本市工商業進行各項耗能設備節能評估及輔導,另針對本市工商業者節能成效進行評比,獎勵節能績優單位,提高能源效率,形塑低碳節能的氛圍。 節能技術研討會 獎勵節能績優單位

64 六、推動工商節能及再生能源計畫 再生能源計畫
為達成市長新政推動「先進節能城市」政策目標,並加速本市推動太陽光電成效,規劃從公部門及私部門二方面進行。 公部門部分,刻正規劃辦理市有公用房地提供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使用標租作業,預計每年可增設500瓩以上設置容量。 私部門部分,規劃試辦市府補助市民或企業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期以提高市民或企業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意願。 興隆公宅 太陽能版 信義國小 太陽能版

65 七、推動食農共生計畫 (一)發展食農產業 (二)建立食農共生 推動一區一特色農業商品、辦理農產品行銷活動。
提供本市有機農民專業技術輔導,同時輔導本市休閒農場轉型有機農耕法,另提供市民農場新體驗,強化本市休閒農業之發展。 推動農村再生計畫,促進農村永續發展及農村活化再生。 輔導農會針對青年農民辦理專長訓練,並成立臺北市青年農民聯誼會,增加青年農民專業職能、技術交流及經驗分享機會。 (二)建立食農共生 透過舉辦優質農產品推薦、小農面對面等推 廣活動,促進農民收益並增加市民安全健康 農產品可及性。 協助產銷媒合,開創產銷新通路,以期降低 生產者銷售的難度並減少傳統中盤商的剝削 、提升農產品與農民資訊揭露。

66 七、推動食農共生計畫 (三)強化食農教育 (四)推廣可食地景
配合教育局小田園計畫,提供臺北市農業技術團巡迴服務,並補助本市國小及公立幼稚園師生於休閒農場辦理戶外教學,以從事農事體驗及生態教學活動。 走進社區推廣食農教育。 發展田園城市社群參與交流分享。 (四)推廣可食地景 輔導各級農會成立10處便利的農業技 術諮詢服務中心,進一步建立城市農 園服務資訊平台。 輔導本市各區農會會員提供農地增設市民農園,經台北市農會審核通過後租予民眾種植蔬果。 田園城市營造包含社區園圃推廣、社區綠美化等,配合社區園圃種子師資輔導社區機制,建立由下而上改變都市景觀的田園化計畫。

67 八、傳統市場品質提升計畫 (一)營造優質市集空間 市場改建整修部分: 環境改善部分:
105至110年將推動大龍、環南、成功、漁類及第一果菜等市場規劃設計改建。105至107年預定推動永樂市場、光復市場、圓環等4處市場整修案。 環境改善部分: 擇定34處試辦市場執行「臺北市公有零售市場改建暨環境品質提升方案」,自104年起6處、105年8處、106年6處、107年14處市場逐年進行改善。 針對改建中之市場,運用PDCA目標管理方式並結合整理、整頓、清掃、清 潔、教養的5S運動,逐步輔導攤商養成良好環境衛生及營業習慣。

68 八、傳統市場品質提升計畫 (二)創造安全的食物供應鏈 推行食材履歷: 提升市集食品安全:
於「臺北市食材登錄平台」之「臺北市夜市專區」,推動自律參與登錄攤商皆於攤位上張貼QRcode,讓民眾「一掃二看三食安」即能一手掌握夜市美食食材資訊,吃的開心與放心。 提升市集食品安全: 持續辦理違法屠宰查緝作業並健全農產品檢驗機制,提升食品安全。 違法屠宰查緝屠體銷毀處理 家禽合格標章 家禽過氧化氫檢驗

69 簡報結束,敬請指教


Download ppt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 工作報告 報告人:林崇傑局長 105年4月28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