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全民養老金」 簡介 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 2006年12月2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全民養老金」 簡介 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 2006年12月2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全民養老金」 簡介 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 2006年12月2日

2 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 長者 老人權益中心 老人權益促進會 卓賢會社(長者自務組織) 長者安居服務協會 香港老人權益聯盟 香港老年學會
香港長者協會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老人評議會 關注長者權益大聯盟 救世軍老人互助社 婦女 平等機會婦女聯席 同根社 香港主婦聯盟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再培訓畢業同學會 香港婦女勞工協會 基層婦女關注貧窮組 婦女綠色生活合作社 紫藤 群福婦女權益會 青年 香港基督教青年會 香港社會工作學生聯會 勞工 女工合作社 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 香港全球聯陣 - 勞工基層大聯盟 香港工會聯合會社會政策委員會 香港基督教工業委員會 香港職工會聯盟 香港職工會聯盟婦女委員會 街坊工友服務處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權益委員會 勞資關係協進會 基層 爭取基層生活保障組 香港露宿者權益協會 基層發展中心 深水埗社區協會 新移民互助社 關注綜援檢討聯盟 殘疾 香港女障協進會 路向四肢傷殘人士協會 香港復康聯盟 宗教界及社福界 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 香港社會工作人員協會 香港社會工作者總工會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香港社會保障學會 香港政策透視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社會及民生關注委員會 樂施會 專業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3 人口高齡化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推算,2033年的 65歲及以上長者人口上升至 27%。

4 長者貧窮率上升 香港長者貧窮率高達 32.6%,即每三名長者中便有一人處於貧窮狀況。
註:長者貧窮率指低收入住戶的65歲或以上成員佔全港該類人士的比率。低收入住戶的定義是:按不同住戶人數劃分,收入少於或等於全港相同人數住戶中位數一半的住戶。

5 老年綜援個案上升 老年綜援個案由1994年的 61,026宗上升到 2005年 4月的 150,652宗。

6 強積金不足之處 強積金制度下,69% 成年人口(約 403萬人)的退休生活,將低於基本生活水平。老年人保障不足,將逼使更多長者依賴綜援,政府變相長期運用稅收填補強積金制度的漏洞,將對整體社會構成比現時更大的壓力。 30至40年成熟期,對中年、長者的保障有限 替代率低 ,供款40年,替代率約為 % 未能保障家庭作業及失業人士,即四成16歲及以上非勞動人口不受強積金保障

7 概要 不需要額外供款 為所有長者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並已作五十 年的現金流推算,已超越人口老化的高峰期
大幅減低政府因老年綜援個案上升帶來的財政 及加稅壓力

8 目標 維持所有長者的基本生活水平; 減低老年貧窮; 處理人口老化所帶來的公共財政負擔。

9 領取資格 申領「全民養老金」的資格為: 年齡為六十五歲及以上; 已連續居港滿七年的永久居民。

10 假設及預計 根據政府統計處《香港人口推算2004 - 2033》所作的假 設,再推算2034 – 2053年人口。
假設勞動人口參與率按現時數據及情況不變,再推算強 積金供款。 假設薪酬每年平均實質增長率為2.1%。 假設每年平均實質投資回報率為2.1%。

11 方案甲:2,500元方案 每月向合乎資格的長者提供 2,500 元養老金,取代65歲以上老年綜援標準金額及高齡津貼。 政府 僱主 僱員 儲備

12 政府供款 「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中,用於六十五歲及以上受助人的標準金額的開支*;
「公共福利金計劃」中,用於普通高齡津貼及高額高齡津貼的開支。 2003年,政府用於以上兩個項目的開支估計為港幣80億元。往後,政府供款部份將會跟隨老年人口的增長率而相應調整。 *有關綜援開支不包括綜援制度用於六十五歲及以上受助人的補助金及特別津貼。

13 僱主供款 按每位僱員計算,僱主的供款比率為僱員每月薪金的2.5% (入息上限設為20,000元,不設入息下限)
建議將僱主的強積金*供款水平相應減少一半,即2.5%;原來供款的另一半 (即2.5%) 注資到本計劃。僱主每月的供款額維持不變。 * 方案涵蓋參加強積金及其他私營公積金計劃的僱主,下同。

14 僱員供款 按個人入息計算,供款比率為每月薪金的2.5% (入息上限設為20,000元,下限則為5,000元)
建議將僱員的強積金*供款水平相應減少一半,即2.5%;原來供款的另一半 (即2.5%) 注資到本計劃。僱員每月的供款金維持不變。 * 方案涵蓋參加強積金及其他私營公積金計劃的僱員,下同。

15 供款比例

16 累積儲蓄 利用未來二十年的窗口期,由 2003年至 2028年,供款的總數比要支付的養老金為多,估計累積盈餘港幣 1,421.4億元,作為計劃的「部分預留資金」。直至 2028年,老年人口比例迅速增長,需要動用「部分預留資金」。

17 方案甲 (2,500元)的預測 年份 15-64歲 人口 (’000) 長者數目 資金來源 (億元) 全民養老金 支出 (億元) 按年剩餘
累積儲備 政府 僱主及僱員 總數 2003 4,724.5 795.4 80.0 188.2 268.2 231.5 36.8 2008 5,002.0 857.0 86.2 221.0 307.2 249.4 57.8 297.5 2013 5,235.5 977.9 98.4 256.6 355.0 284.6 70.3 669.8 2018 5,265.6 1,220.8 122.8 286.2 409.0 355.3 53.7 1058.1 2023 5,180.3 1,548.4 155.7 312.2 467.9 450.6 17.4 1341.4 2028 5,015.6 1,936.3 194.8 335.2 530.0 563.5 -33.5 1421.4 2033 4,897.0 2,242.9 225.6 363.0 588.6 652.7 -64.1 1307.3 2038 4,797.0 2,473.4 248.8 394.3 643.1 719.8 -76.7 1076.7 2043 4,718.4 2,590.0 260.5 430.2 690.7 753.7 -63.0 836.5 2048 4,643.5 2,626.0 264.1 469.5 733.6 764.2 -30.6 699.2 2053 4,555.3 2,622.9 263.8 510.8 774.6 763.3 11.3 745.1

18 方案乙:3,000元方案 方案乙調高養老金水平至每月3,000元,令長者得到更高的保障。 政府 僱主 僱員 利得稅 儲備

19 利得稅 建議向每年盈利超過一千萬元的企業收取額外之利得稅以提供額外資金。
以2003年計算,有關企業需要額外繳付46.4億元,約等於將利得稅稅率提高1.75%。

20 供款比例

21 方案乙 (3,000元)的預測 年份 15-64歲 人口 (’000) 長者數目 資金來源 (億元) 全民養老金 支出 (億元) 剩餘
累積儲備 政府 僱主及 僱員 利得稅 總數 2003 4,724.5 795.4 80.0 188.2 46.4 314.6 277.8 36.8 2008 5,002.0 857.0 86.2 221.0 49.9 357.1 299.3 57.8 297.5 2013 5,235.5 977.9 98.4 256.6 56.8 411.8 341.5 70.3 669.8 2018 5,265.6 1,220.8 122.8 286.2 71.1 480.1 426.4 53.7 1058.1 2023 5,180.3 1,548.4 155.7 312.2 90.2 558.1 540.7 17.4 1341.4 2028 5,015.6 1,936.3 194.8 335.2 112.7 642.7 676.2 -33.5 1421.4 2033 4,897.0 2,242.9 225.6 363.0 130.5 719.1 783.2 -64.1 1307.3 2038 4,797.0 2,473.4 248.8 394.3 144.0 787.1 863.8 -76.7 1076.7 2043 4,718.4 2,590.0 260.5 430.2 150.7 841.4 904.4 -63.0 836.5 2048 4,643.5 2,626.0 264.1 469.5 152.8 886.4 917.0 -30.6 699.2 2053 4,555.3 2,622.9 263.8 510.8 152.7 927.3 916.0 11.3 745.1

22 對長者、低收入及非在職人士的影響 長者 為長者及供養長者家庭提供保障 低收入 為低收入或中年人士提供保障 非在職
對象 效益 長者 為長者及供養長者家庭提供保障 低收入 為低收入或中年人士提供保障 非在職 為家庭照顧者或因殘疾而缺乏工作機會的人士提供保障

23 不同類別人士退休後(70歲後)每月預計可得退休保障的比較
對不同家庭的影響 (1) 不同類別人士退休後(70歲後)每月預計可得退休保障的比較 個案情景 就業期間 平均每月入息 (港元) 現時制度 強積金 + 高齡津貼 2500元養老金 + 強積金 3000元養老金 + 雙職夫婦(35歲) 與兩老 5,000 x 2 $3,396 $1,410(現時兩老) $5,993 $6,993 $5,000 (現時兩老) $6,000 (現時兩老) 10,000 x 2 $5,382 $6,986 $7,986 20,000 x 2 $9,355 $8,972 $9,972

24 對不同家庭的影響 (2) 個案情景 就業期間 平均每月入息 (港元) 現時制度 強積金 + 高齡津貼 2500元養老金 + 強積金
3000元養老金 + 單身(35歲) 與兩老 5,000 $1,858 $1,410(現時兩老) $3,077 $3,577 $5,000 (現時兩老) $6,000 (現時兩老) 10,000 $3,012 $3,653 $4,153 20,000 $5,318 $4,807 $5,307

25 不同類別人士退休後(70歲後)每月預計可得退休保障的比較
對不同家庭的影響 (3) 不同類別人士退休後(70歲後)每月預計可得退休保障的比較 個案情景 就業期間 平均每月入息 (港元) 現時制度 強積金 + 高齡津貼 2500元養老金 + 強積金 3000元養老金 + 雙職夫婦(25歲) 5,000 x 2 $4,579 $6,584 $7,584 10,000 x 2 $7,747 $8,169 $9,169 20,000 x 2 $14,084 $11,337 $12,337 單身(45歲) 5,000 $1,348 $2,821 $3,321 10,000 $1,991 $3,143 $3,643 20,000 $3,276 $3,786 $4,286 單身(25歲) $2,545 $3,420 $3,920 $4,385 $4,340 $4,840 $8,064 $6,180 $6,680

26 減低政府及社會負擔 預計領取綜援的老年人口比率上升至2031年的24.4 %。
根據上述預計,推行「全民養老金」後可為政府在30年間節省814億元,單在2031年便可節省61億元。 節省的開支,約為屆時政府薪俸稅收入的一成。換句話說,如果不推行「全民養老金」,單靠政府稅收支付因老年人口增長及領取綜援比率上升的開支,則每名勞動人口可能需要多繳付一成薪俸稅。 * 我們先以一個logistic model預計在沒有強積金情況下申領綜援的長者比率,再以一個logic model預計強積金對延遲長者領取綜援的年期,最後得出未來30年長者領取綜援的預計比率。

27 促進本地經濟發展 推行「全民養老金」計劃,每年即時為長者發放總數二百多億元的養老金。
由於長者多於本地消費亦有持續的服務需求,將可對本地經濟產生剌激作用,而為基層長者提供各種零售、個人服務的行業及地區經濟活動將最能受惠。

28 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 全民養老金 共同儲蓄 , 即時扶老, 全民齊養老,全民享養老。 謝謝!


Download ppt "「全民養老金」 簡介 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 2006年12月2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