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房屋结构设计 刘建平:副教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房屋结构设计 刘建平:副教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房屋结构设计 刘建平:副教授

2 第一章 楼盖结构 本章主要内容 单向板肋梁楼盖 双向板肋梁楼盖 无梁楼盖 装配式与装配整体式楼盖 楼梯与雨蓬

3 1.1 概述 教学目标: 1. 了解现浇楼盖的几种形式; 2. 掌握设计上区分单、双向板的方法; 重 点 单向板与双向板的概念及其区别;
第一章 平面楼盖 1.1 概述 教学目标: 1. 了解现浇楼盖的几种形式; 2. 掌握设计上区分单、双向板的方法; 重 点 单向板与双向板的概念及其区别; 1.1 概 述

4 第一章 平面楼盖 一、单向板与双向板 §10.2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5 双向板:在两个方向受力都不能忽略任一方向弯曲的板。
第一章 平面楼盖 单向板:主要在一个方向受力的板。 双向板:在两个方向受力都不能忽略任一方向弯曲的板。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规定: (1) 对两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 (2) 对于四边支承的板 时,应按双向板计算; 时,宜按双向板计算;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 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 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 §1.2 单向板肋梁楼盖

6 第一章 平面楼盖 二、楼盖结构的选型 按施工方法分为: 现浇楼盖 装配式楼盖 装配整体式楼盖 按结构形式分为: 1.1 概 述

7 第一章 平面楼盖 楼盖结构类型 1.1 概 述

8 教学目标: § 1. 2 单向板肋梁楼盖 1. 熟练掌握单向板肋形楼盖内力按弹性理论及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第一章 平面楼盖 § 单向板肋梁楼盖 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单向板肋形楼盖内力按弹性理论及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2. 建立折算荷载、塑性铰、内力重分布、弯矩调幅等概念; 3. 深入了解连续梁、板截面设计特点及配筋构造要求; § 1.2 单向板肋梁楼盖

9 一、结构布置 1、结构布置包括柱网、承重墙、梁和板的布置 2、结构平面布置方案 常用跨度: 单向板 :(1.7~2.5)m
第一章 平面楼盖 一、结构布置 1、结构布置包括柱网、承重墙、梁和板的布置 常用跨度: 单向板 :(1.7~2.5)m 次 梁 :(4~6)m 主 梁 :(5~8)m 2、结构平面布置方案 (a) 主梁横向布置 (b) 主梁纵向布置 (c) 只布置次梁 单向板肋梁楼盖布置方案 § 1.2 单向板肋梁楼盖

10 第一章 平面楼盖 二、计算简图 §1.2 单向板肋梁楼盖

11 (1) 计算假定 梁板为弹性杆件; 梁板的支座按下表采用; 计算支反力时,忽略梁板的连续性; 连续梁的实际跨数 5跨时:按5跨计算
第一章 平面楼盖 (1) 计算假定 梁板为弹性杆件; 梁板的支座按下表采用; 计算支反力时,忽略梁板的连续性; 连续梁的实际跨数 5跨时:按5跨计算 实际跨数< 5跨时:按实际跨数考虑 §1.2 单向板肋梁楼盖

12 第一章 平面楼盖 (2) 计算单元 板:1m宽板带 ; 梁:相邻梁中心距的一半; §1.2 单向板肋梁楼盖

13 第一章 平面楼盖 (3)计算跨度 §1.2 单向板肋梁楼盖

14 第一章 平面楼盖 (4)折算荷载 采用增大恒载,减小活载的办法,即: 次梁 次梁抗扭刚度对板的影响 §1.2 单向板肋梁楼盖

15 三、 连续梁、板按弹性理论的内力计算 1、活荷载不利布置 活荷载不利布置规律: (1)求某跨跨中 ,该跨布置活荷载,然后隔跨布置
第一章 平面楼盖 三、 连续梁、板按弹性理论的内力计算 1、活荷载不利布置 活荷载不利布置规律: (1)求某跨跨中 ,该跨布置活荷载,然后隔跨布置 (2)求某跨跨中 或 ,左、右跨布置活荷载,然后隔跨布置 (3)求某支座 ,该支座左、右跨布置活荷载,然后隔跨布置 (4)求某支座 ,与(3)相同 §1.2 单向板肋梁楼盖

16 第一章 平面楼盖 活荷载在不同跨间时的弯矩图和剪力图 §1.2 单向板肋梁楼盖

17 第一章 平面楼盖 2、内力计算 一般可按结构力学方法计算内力。 在均布及三角形荷载作用下: 在集中荷载作用下: §1.2 单向板肋梁楼盖

18 3、控制截面及其内力 梁跨以内:正弯矩最大值(配正钢筋) 负弯矩最大值 (配负钢筋) 支 座 : 支座边缘处弯矩值: 支座边缘处剪力值:
第一章 平面楼盖 3、控制截面及其内力 梁跨以内:正弯矩最大值(配正钢筋) 负弯矩最大值 (配负钢筋) 支 座 : 支座边缘处弯矩值: 支座边缘处剪力值: (均布荷载) (集中荷载) §1.2 单向板肋梁楼盖

19 4、内力包络图 由内力叠合图形的外包线构成,它反映出各截面可能产生的最大内力值,是设计时选择截面和布置钢筋的依据。
第一章 平面楼盖 4、内力包络图 由内力叠合图形的外包线构成,它反映出各截面可能产生的最大内力值,是设计时选择截面和布置钢筋的依据。 均布荷载作用下五跨连续梁的内力叠合图和内力包络图 §1.2 单向板肋梁楼盖

20 四、超静定结构的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概念 内力重分布的概念
第一章 平面楼盖 四、超静定结构的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概念 内力重分布的概念 混凝土结构由于刚度比值改变或出现塑性铰引起结构计算简图变化,从而引起的结构内力不再服从弹性理论的内力规律的现象。 两跨连续梁内力变化过程 §1.2 单向板肋梁楼盖

21 内力重分布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裂缝出现~塑性铰形成以前,原因为裂缝的形成和开展。 第二阶段:塑性铰形成以后,原因为塑性铰的转动。
第一章 平面楼盖 内力重分布的两个阶段 两跨连续梁内力变化图 第一阶段:裂缝出现~塑性铰形成以前,原因为裂缝的形成和开展。 第二阶段:塑性铰形成以后,原因为塑性铰的转动。 §1.2 单向板肋梁楼盖

22 第一章 平面楼盖 2. 塑性铰 塑性铰的形成 在钢筋屈服截面,从钢筋屈服到达到极限承载力,截面在外弯矩增加很小的情况下产生很大转动,表现得犹如一个能够转动的铰,称为“塑性铰” 。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塑性铰 §1.2 单向板肋梁楼盖

23 第一章 平面楼盖 塑性铰的转动能力 §1.2 单向板肋梁楼盖

24 3、影响塑性铰转动能力的因素: (1)钢筋种类。 (2)受拉纵筋配筋率。 (3)混凝土的极限压缩变形。 §1.2 单向板肋梁楼盖
第一章 平面楼盖 3、影响塑性铰转动能力的因素: (1)钢筋种类。 (2)受拉纵筋配筋率。 (3)混凝土的极限压缩变形。 §1.2 单向板肋梁楼盖

25 (3) 对于单筋受弯构件,塑性铰只能单向转动;
第一章 平面楼盖 4、塑性铰的特点 (1) 塑性铰实际上具有一定长度,分析时可认为是一个截面; (2) 塑性铰能承受定值弯矩,即截面的屈服弯矩; (3) 对于单筋受弯构件,塑性铰只能单向转动; (4) 塑性铰的转动能力有限。 §1.2 单向板肋梁楼盖

26 5、适用范围 塑性理论方法不适用于下列情况: 1)不允许出现裂缝或对裂缝开展有较严格限制的结构 2)直接承受动力荷载作用的结构
第一章 平面楼盖 5、适用范围 塑性理论方法不适用于下列情况: 1)不允许出现裂缝或对裂缝开展有较严格限制的结构 2)直接承受动力荷载作用的结构 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二次受力的叠合结构 4)要求有较高安全储备的结构 §1.2 单向板肋梁楼盖

27 五、连续梁按调幅法的内力计算 超静定混凝土结构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极限平衡法 塑性铰法 变刚度法 强迫转动法 弯矩调幅法
第一章 平面楼盖 五、连续梁按调幅法的内力计算 超静定混凝土结构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极限平衡法 塑性铰法 变刚度法 强迫转动法 弯矩调幅法 非线性全过程分析方法 我国行业标准《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规 程》(CECS 51∶93)主要推荐用弯矩调幅法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 梁、板和框架的内力 §1.2 单向板肋梁楼盖

28 1、弯矩调幅法 对结构按弹性方法所求得的弯矩值和剪力值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考虑结构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影响。 截面弯矩调整的幅度:
第一章 平面楼盖 1、弯矩调幅法 对结构按弹性方法所求得的弯矩值和剪力值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考虑结构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影响。 截面弯矩调整的幅度: §1.2 单向板肋梁楼盖

29 调幅法的原则: (1)纵筋:HPB235、HRB335、HRB400、RRB400;混凝土:C20~C45 (2) 不应超过 ,不宜小于
第一章 平面楼盖 调幅法的原则: (1)纵筋:HPB235、HRB335、HRB400、RRB400;混凝土:C20~C45 (2) 不应超过 ,不宜小于 (3) 一般不宜超过0.2 (4)调整后的结构内力必须满足静力平衡条件: 连续梁、板各控制截面的弯矩值不宜小于简支梁弯矩值的1/3 (5)必须满足正常使用阶段变形及裂缝宽度的要求,在使用阶段不应出现塑性铰 §1.2 单向板肋梁楼盖

30 (1) 等跨连续梁各跨跨中及支座截面的弯矩设计值
第一章 平面楼盖 2、用弯矩调幅法计算等跨连续梁、板内力 (1) 等跨连续梁各跨跨中及支座截面的弯矩设计值 均布荷载: 间距相同、大小相等的集中荷载: §1.2 单向板肋梁楼盖

31 (3)等跨连续单向板,各跨跨中及支座截面的弯矩设计值
第一章 平面楼盖 (2)等跨连续梁的剪力设计值 均布荷载: 间距相同、大小相等的集中荷载: (3)等跨连续单向板,各跨跨中及支座截面的弯矩设计值 均布荷载: §1.2 单向板肋梁楼盖

32 按塑性理论计算内力中几个问题的说明 (1) 计算跨度 (两支座塑性铰之间的距离) 梁、板计算跨度 支 承 情 况 计 算 跨 度 梁 板
第一章 平面楼盖 按塑性理论计算内力中几个问题的说明 (1) 计算跨度 (两支座塑性铰之间的距离) 梁、板计算跨度 支 承 情 况 计 算 跨 度 两端与梁(柱)整体连接 净跨长 两端支承在砌体墙上 一端与梁(柱)整体连接, 另一端支承在砌体墙上 注:表中 为板的厚度; 为梁或板在砌体墙上的支承长度。 §1.2 单向板肋梁楼盖

33 次梁对板、主梁对次梁的转动约束作用,以及活荷载的不利布置等因素,在按弯矩调幅法分析结构时均已考虑 。
第一章 平面楼盖 (2)荷载及内力 次梁对板、主梁对次梁的转动约束作用,以及活荷载的不利布置等因素,在按弯矩调幅法分析结构时均已考虑 。 §1.2 单向板肋梁楼盖

34 六、单向板肋梁楼盖配筋计算及构造要求 1、板 (1)截面设计
第一章 平面楼盖 六、单向板肋梁楼盖配筋计算及构造要求 1、板 (1)截面设计 考虑板的拱作用效应,四周与梁整体连接的板区格,计算所得的弯矩值,中间跨的跨中及中间支座截面减少20% 适用于: 单向板肋梁楼盖、双向板肋梁楼盖中的板 按弹性理论、按塑性理论计算所得的弯矩 §1.2 单向板肋梁楼盖

35 第二章 楼盖和楼梯 板的配筋 §10.2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36 (2) 配筋构造 1)受力钢筋 板中受力钢筋配筋构造 钢筋种类 一般采用HPB235、HRB335 常用直径
第一章 平面楼盖 (2) 配筋构造 1)受力钢筋 钢筋种类 一般采用HPB235、HRB335 常用直径 6mm、8mm、10mm、12mm,负钢筋宜采用较大直径 间 距 一般不小于70mm 板厚h≤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 板厚h >150mm时,不宜大于1.5h,且不宜大于300mm 弯 起 式 锚固好 ,整体性好 ,节约钢筋,施工复杂 分 离 式 锚固较差 ,用钢量稍高,但施工方便 钢筋弯钩 板底钢筋:半圆弯钩,上部负弯矩钢筋:直钩 弯起、截断 一般按构造处理 板相邻跨度相差超过20%或各跨荷载相差较大时,应按弯矩包络图确定 板中受力钢筋配筋构造 §1.2单向板肋梁楼盖

37 第一章 平面楼盖 连续板受力钢筋两种配置方式 §1.2 单向板肋梁楼盖

38 2)构造钢筋: 板角区域内的附加负钢筋 与受力筋垂直的分布钢筋 与主梁垂直的附加负钢筋 与承重墙垂直的附加负钢筋 温度收缩钢筋
第一章 平面楼盖 2)构造钢筋: 与受力筋垂直的分布钢筋 与主梁垂直的附加负钢筋 与承重墙垂直的附加负钢筋 板角区域内的附加负钢筋 温度收缩钢筋 §1.2 单向板肋梁楼盖

39 板中分布钢筋构造要求 与受力钢筋垂直,均匀布置于受力钢筋的内侧 位 置 浇筑混凝土时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 抵抗收缩和温度变化产生的内力 作 用
第一章 平面楼盖 板中分布钢筋构造要求 位 置 与受力钢筋垂直,均匀布置于受力钢筋的内侧 作 用 浇筑混凝土时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 抵抗收缩和温度变化产生的内力 承担并分布板上局部荷载产生的内力 直 径 不宜小于6mm 间 距 不宜大于250mm 数 量 单向板中单位长度上的分布钢筋,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 §1.2 单向板肋梁楼盖

40 第一章 平面楼盖 垂直于梁肋的板面负钢筋 嵌入承重墙内的板面构造钢筋 板嵌入承重墙时的板面裂缝分布 §1.2 单向板肋梁楼盖

41 2、次梁 (1)设计要点 满足此高跨比(1/18~1/12)、宽高比(1/3~1/2)的要求可不 必验算挠度和裂缝宽度。
第一章 平面楼盖 2、次梁 (1)设计要点 满足此高跨比(1/18~1/12)、宽高比(1/3~1/2)的要求可不 必验算挠度和裂缝宽度。 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对支座按矩形截面计算。 §1.2 单向板肋梁楼盖

42 第一章 平面楼盖 (2)配筋构造 次梁的配筋构造 §1.2单向板肋梁楼盖

43 3、主梁 (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3)受力钢筋的弯起和截断 (按弯矩包络图确定) 主梁支座处的截面有效高度
第一章 平面楼盖 3、主梁 (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3)受力钢筋的弯起和截断 (按弯矩包络图确定) 主梁支座处的截面有效高度 §1.2单向板肋梁楼盖

44 第十章 平面楼盖 主次梁交接处主梁中的附加钢筋 §10.2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

45 第一章 平面楼盖 (4)附加横向钢筋 附加箍筋(优先采用)或 附加吊筋 附加横向钢筋布置 §1.2 单向板肋梁楼盖

46 1.3 双向板肋梁楼盖 教学目标: 1. 掌握双向板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的近似方法; 2. 熟悉双向板肋形楼盖的截面设计和构造要求;
第一章 平面楼盖 1.3 双向板肋梁楼盖 教学目标: 1. 掌握双向板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的近似方法; 2. 熟悉双向板肋形楼盖的截面设计和构造要求; 1.3 双向板肋梁楼盖

47 1. 受力特点 沿两个方向弯曲和传递荷载 剪力、扭矩和主弯矩 板角上翘 2. 钢筋配置 一、双向板的受力特点和试验研究 第一章 平面楼盖
1.3 双向板肋梁楼盖

48 第一章 平面楼盖 3. 试验研究 弹性 开裂 与裂缝相交的钢筋屈服 形成机构 双向板破坏时的裂缝分布 1.3 双向板肋梁楼盖

49 第一章 平面楼盖 二、按弹性理论计算双向板 1. 单跨双向板 均布荷载作用下,m = 表中弯矩系数×pl012 1.3 双向板肋梁楼盖

50 第一章 平面楼盖 2. 多跨连续双向板 跨中最大正弯矩(活载棋盘式布置 ) 棋盘式荷载布置 1.3 双向板肋梁楼盖

51 边区格——三边固定、一边简支 将A、 B叠加 A、作用g+q/2时, 内区格——四边固定 角区格——两邻边固定、两邻边简支
第一章 平面楼盖 A、作用g+q/2时, 内区格——四边固定 边区格——三边固定、一边简支 角区格——两邻边固定、两邻边简支 B、作用+(-)q/2时,均按四边简支 将A、 B叠加 支座最大负弯矩 (活荷载近似按满布) 1.3 双向板肋梁楼盖

52 三、按塑性铰线法计算双向板 1.基本假定: (1)对称结构具有对称的塑性铰线; (2)正弯矩部位出现正塑性铰线,负弯矩部位出现负塑性铰线;
第一章 平面楼盖 三、按塑性铰线法计算双向板 1.基本假定: (1)对称结构具有对称的塑性铰线; (2)正弯矩部位出现正塑性铰线,负弯矩部位出现负塑性铰线; (3)塑性铰线应满足转动要求; (4)塑性铰线的数量应使整块板成为几何可变体; 均匀受荷双向板破坏机构示例 1.3 双向板肋梁楼盖

53 2. 基本原理 四边简支双向板: 四边连续双向板:
第一章 平面楼盖 2. 基本原理 四边连续双向板: pul012(3l02-l01)/12=2M1u+2M2u+M1u'+M1u”+M2u'+M2u” 四边简支双向板: pul012(3l02-l01)/24=M1u+M2u 1.3 双向板肋梁楼盖

54 令α=m2/m1 β=m1'/m1=m1”/m1=m2'/m2=m2”/m2 n=l02/l01
第一章 平面楼盖 pul012(3l02-l01)/12=2M1u+2M2u+M1u'+M1u”+M2u'+M2u” 3.求解方法: 令α=m2/m β=m1'/m1=m1”/m1=m2'/m2=m2”/m n=l02/l01 取 α=1/n β =1.5~2.5 依次求解m2、m1'=m1”、m2'=m2”。 1.3 双向板肋梁楼盖

55 设计公式的应用 (1)中间区格板:四边连续板; (2)边区格板:三边连续,一边简支; (3)角区格板:两相邻边连续,两边简支;
第一章 平面楼盖 设计公式的应用 (1)中间区格板:四边连续板; (2)边区格板:三边连续,一边简支; (3)角区格板:两相邻边连续,两边简支; 1.3 双向板肋梁楼盖

56 四、双向板肋梁楼盖的配筋计算与构造要求 (1)弯矩折减: ①中间跨:跨中及支座 折减20%; ②边跨:跨中及第二支座 当 ,折减20%
第一章 平面楼盖 四、双向板肋梁楼盖的配筋计算与构造要求 1. 板的配筋计算 (1)弯矩折减: ①中间跨:跨中及支座 折减20%; ②边跨:跨中及第二支座 当 ,折减20% 当 ,折减10% ③角区格:不折减。 (2)截面有效高度: 短跨:h01=h-20 长跨:h02=h-30 1.3 双向板肋梁楼盖

57 2. 板的配筋构造 (1)按弹性理论计算时:正弯矩钢筋(中间板带,边板带) 负弯矩钢筋(沿支座均匀配置)
第一章 平面楼盖 2. 板的配筋构造 (1)按弹性理论计算时:正弯矩钢筋(中间板带,边板带) 负弯矩钢筋(沿支座均匀配置) 中间板带与边板带的正弯矩钢筋配置 (2)按塑性理论计算时:配筋应符合内力计算的假定 1.3 双向板肋梁楼盖

58 第一章 平面楼盖 五、双向板楼盖支承梁内力计算 三角形荷载: 连续双向板支承梁计算简图 梯形荷载: 1.3 双向板肋梁楼盖

59 1.4 装配式与装配整体式楼盖 教学目标: 重 点 1. 了解装配式楼盖的构件类型; 2. 理解结构平面布置方案;
第一章 平面楼盖 1.4 装配式与装配整体式楼盖 教学目标: 1. 了解装配式楼盖的构件类型; 2. 理解结构平面布置方案; 3. 掌握装配式楼盖的连接构造。 重 点 1.理解结构平面布置方案; 2.掌握装配式楼盖的连接构造。 1.4 装配式与装配整体式楼盖

60 第一章 平面楼盖 1.4 装配式与装配整体式楼盖 一 、预制构件形式 1.板 实心板 空心板 夹心板 槽形板 1.4 装配式与装配整体式楼盖

61 第一章 平面楼盖 2.梁 1.4 装配式与装配整体式楼盖

62 二、预制构件的计算特点 1.使用阶段承载力计算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3.吊装验算 计算简图:吊点处截面验算(负弯矩) 动力系数:1.5
第一章 平面楼盖 二、预制构件的计算特点 1.使用阶段承载力计算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3.吊装验算 计算简图:吊点处截面验算(负弯矩) 动力系数:1.5 吊环验算: 重要性降低一级 1.4 装配式与装配整体式楼盖

63 三、连接构造 1. 预制板的布置与连接 板的实际宽度比编号上所示板宽小10mm; 排板时尽量以一种型号为主,以其它型号作为调整之用。
第一章 平面楼盖 三、连接构造 1. 预制板的布置与连接 板的实际宽度比编号上所示板宽小10mm; 排板时尽量以一种型号为主,以其它型号作为调整之用。 1.4 装配式与装配整体式楼盖

64 板底缝宽≥10mm,采用不低于C20砼的细石砼灌缝,分两次灌缝。
第一章 平面楼盖 板底缝宽≥10mm,采用不低于C20砼的细石砼灌缝,分两次灌缝。 板底缝宽≥50mm,采用现浇板带来处理。 1.4 装配式与装配整体式楼盖

65 2.板与支承墙、支承梁的连接 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 在梁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80mm。 第一章 平面楼盖
1.4 装配式与装配整体式楼盖

66 第一章 平面楼盖 3.板与非支承墙的连接 采用细石混凝土灌缝; 当板长大于5m应配置锚拉筋; 1.4 装配式与装配整体式楼盖

67 1.5 楼梯 教学目标: 重 点 难 点 1. 了解钢筋混凝土楼梯的类型,装配式楼梯的类型与构造;
第一章 平面楼盖 1.5 楼梯 教学目标: 1. 了解钢筋混凝土楼梯的类型,装配式楼梯的类型与构造; 2. 理解现浇板式楼梯和梁式楼梯的计算要点; 3. 掌握现浇板式楼梯和梁式楼梯的构造要求。 重 点 板式楼梯、梁式楼梯传力机理 难 点 板式楼梯、梁式楼梯的区别 1.5 楼梯

68 第一章 平面楼盖 1.5 楼梯

69 第一章 平面楼盖 1.5 楼梯

70 第一章 平面楼盖 1.5 楼梯

71 第一章 平面楼盖 一、板式楼梯 (一)结构布置 1、组成:踏步板、休息板、平台梁 2、传力途径: 3、适用范围:踏步板 1.5 楼梯

72 (二)计算与构造 1、踏步板 板厚 按简支梁计算 计算单元:取 1m板宽 最大内力:Mmax=(g+q)l02/10 第一章 平面楼盖
1.5 楼梯

73 第一章 平面楼盖 1.5 楼梯

74 第一章 平面楼盖 2、平台板 按简支梁计算 计算单元:取 1m板宽 最大弯矩:Mmax= (g+q)l02/10 1.5 楼梯

75 第一章 平面楼盖 1.5 楼梯

76 第一章 平面楼盖 二、梁式楼梯 (一)结构布置 1、组成:踏步板、斜梁、平台板、平台梁 2、传力途径: 1.5 楼梯

77 第一章 平面楼盖 (二)计算与构造 1、踏步板 两端简支在斜梁上的单向板计算 计算单元:取一个踏步 (a)踏步板截面计算高度图 1.5 楼梯

78 第一章 平面楼盖 1.5 楼梯

79 第一章 平面楼盖 2、斜梁 按简支梁计算 3、平台梁 (b)平台梁计算简图 1.5 楼梯

80 本章主要内容 1.了解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的几种形式; 2.掌握设计上区分单向板与双向板的方法; 3.掌握确定截面最不利活载位置的原则;
第一章 平面楼盖 本章主要内容 1.了解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的几种形式; 2.掌握设计上区分单向板与双向板的方法; 3.掌握确定截面最不利活载位置的原则; 4.建立折算荷载、塑性铰、内力重分布、弯矩调幅等概念; 5.熟练掌握单向板肋形楼盖内力按弹性理论及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6.深入了解连续梁、板截面设计特点及配筋构造要求; 7.掌握双向板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的近似方法; 8.熟悉双向板肋形楼盖的截面设计和构造要求; 9.掌握装配式楼盖结构布置和连接及内力计算要点; 10.熟悉现浇钢筋混凝土梁式、板式楼梯的计算方法与构造要求; 本章主要内容


Download ppt "房屋结构设计 刘建平:副教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