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地方志文化简论 北京大学现代出版研究所 肖东发 山东 德州
2
一、关于文化的定义 古代的文化定义: 《周易·贲卦》中即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句子,但这里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观念方面对人的教化,而无物质方面的含义。 西汉刘向《说苑·指武》有“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等语,这里的“文化”己经演化为专名,还是文治教化之意。
3
文化的字源分解 古语“文”字原指“色彩”、“纹理”,引申为事物的“道理”(结构、秩序等);
“化”就是“变、改变”,“使……(完全地)变成……”。 这样“人文化成”就可以解释为:用人文的道理来造就人的世界;“文化”则表示用人的标准和尺度去改变对象的行为过程及其结果。 一个最简要的表述:“文化即人化”。
4
贺麟的《文化与人生》 “所谓文化,乃是人文化,即是人类精神的活动所影响、所支配、所产生的。又可说文化即是理性化,就是以理性来处理任何事,从理性中产生的,即谓之文化。文化包括三大概念:第一是‘真’,第二是‘美’,第三是‘善’……即是真理化、艺术化、道德化……文化的特征乃是征服人类的精神,使人的精神心悦诚服。”
5
国外学者对文化的定义 英国泰勒在《原始文化》中较早说明,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美国克鲁克洪和克虏伯概括为:“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 巴格比将文化定义为“社会成员的内在和外在的行为规则”,但强调其中不包括来自遗传性的那些规则; 德国李凯尔特说得更明白:“文化”是一个用来区别于“自然”的概念,“自然产物是自然而然地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东西。文化产物是人们播种之后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
6
现在 文化的定义 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的定义是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后者主要指教育的程度、意识形态等精神成果。 最简明的定义:人为的 为人的 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自然、人、文化,及互动关系。
7
(天) 自然 1 文化 (世界3) 人(意识) 2
8
文化软实力的价值认同 人为的文化强调的是创新,为人强调的是价值。
作为思想意识的升华、民族精神的凝聚、综合国力的体现,文化在其认同过程中表现为一种软实力,其价值指向是民生幸福、社会和谐。 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精神记忆,文化的价值底蕴和真正魅力在于追问和探寻“人”的意义,改变和超越“人”的本能,创造和发明“人”的生活。 文化所蕴含的“以文化人”的崇高使命和“向文而化”的价值取向,其作用于不同类型事物就会使人在价值判断中产生真假感、善恶感和美丑感。
9
人本性主体性是文化的根本特性 “人本性”是说,文化从根本上就是属人的,谈文化就意味着,在世界万物中,我们永远要以人为本,面向人,理解人,为了人,而不是以人之外或之上的什么“神”、“物”、“原则”、“绝对观念”等等为本。人本性的进一步现实表现是“主体性”。 主体性是说,现实中不同的人群(民族、国家、阶层、行业等)有不同的文化,每一文化都呈现其主体的生活样式,关系着主体的权利和责任。主体定位,既是文化体系的“原点”,又是其“魂中之魂”。
10
实践性和历史性是文化建设的切实根基 “实践性”是说,文化是由人“活”出来的,靠人“做”出来的,不是单凭“想”和“说”就能造就的。任何文化体系的形成和改变,都以其主体的生存发展实践为根基,贵在心口如一、言行一致的坚守、探索和创造。 “历史性”是说,一种文化的形成和演变,归根到底是其主体实践过程不断自我凝聚、升华、积累的产物。社会发展史上的遗传和变异、继承和改造、经验和教训,多以“凝聚态”或“沉淀物”的方式保存于它的文化之中。所以“传统”往往最能显示文化的连续性与变动性。
11
“文化”(Cultura)与“文明”(Civilization)
“文化”是相对于“自然、天然、本能”状态而言的,属于描述性、中性的概念; “文明”是相对于“蒙昧、野蛮、落后”等状态而言的,是一个评价性、褒义的概念。 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中,“文明”被用来表示文化中积极、有效、肯定性的成果和形态,它与“文化”之间是一种蕴涵关系。
12
文化的层次及表现 器物层面:丝绸、瓷器、茶、建筑、工艺品、琴棋书画、文房四宝 行为层:习俗、礼仪、节庆、禁忌
制度层:宗族制、(家谱族谱)、封建制、科举制、文官制、民主集中制 理念层面:核心价值观、世界观、方法论、宗教、科学
13
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 梁漱溟将文化分为三个方面:
①精神生活方面,如宗教,哲学,科学,艺术等是。宗教,文艺是偏于情感的;哲学,科学是偏于理智的。 ②社会生活方面,我们对于周围的人——家族,朋友,社会,国家,世界——之间的生活方法都属于社会生活一方面,如社会组织、伦理习惯、政治制度及经济关系。 ③物质生活方面,如饮食,起居种种享用,人类对于自然界求生存的各种。
14
层 物 面 层 器 为 面 度 层 行 面 理念 层面 制 核心价值观、世界观、方法论 宗族制、(家谱族谱)、封建制、科举制、文官制
习俗、礼仪、节庆、禁忌 丝绸、瓷器、建筑、工艺品、琴棋书画、文房四宝
15
那种器物最能代表中国文化 瓷器(china) 丝绸(对世界的软征服) 茶叶 功夫 书法 舞龙 道教 建筑 天安门 天坛 阴阳五行 遣唐使
建筑 天安门 天坛 阴阳五行 遣唐使 茶道 武士道 书道 花道 剑道 奈良
16
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 2013年11月下旬习近平同志以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身份到访曲阜和孔府,(前所未有)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是简单地追求强国富民,而且是中华文化的繁荣复兴,包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 讲话提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六条即为中华文化的基本价值,以此为根基,使中华价值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根源。
17
中华文化与美德的传承与弘扬 在习总讲话中,他站在新的文化高度,深刻肯定了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对民族生存、发展、壮大的作用,肯定了中华优秀文化含有超越时代和地域的普遍性价值,明确指出中华文化的发展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中国梦的基石。价值共识很重要。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心灵和大脑。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 文化时代的要求:要使我们国家成为一个"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
19
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 不仅是全社会的理想价值系统,还是指导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伦理取向的最终价值判断标准。
24字是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创意、生产、传播和营销过程中遵循的原则。 只要文化企业没有违背这一标准,就不该受到指责、管理阻碍和干涉,不但不能设置障碍,相反应该得到扶持。
20
二、地 方 志 地方志 地方志编纂 地方志工作 地方志事业
21
什么是地方志? 志:志乃记也 地方志:记述地方的资料性文献 狭义的地方志:专指记述地方综合情况的志书,或称地方综合志书。
“地方志书,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
22
以特定体例全面系统地记述特定对象在特定时期中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著述
空间范围 时间范围 记述内容 “自然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 “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 体例形式 体裁性质
23
地方志的分类 按空间概念划分 总志、通志、府(州)志、县志、乡镇志等 按时间概念(纪事年代)划分 通代志、断代志 按记述内容划分
按空间概念划分 总志、通志、府(州)志、县志、乡镇志等 按时间概念(纪事年代)划分 通代志、断代志 按记述内容划分 综合志 全面记载一定区域(通常指行政区划)内的自然和社会情况的地方志 专志 专门记载某行业、事业、事物(也包括部门、单位)、事件或人物的地方志。 杂志 有关一地的舆地、政治、经济、文化等种种现象,而又没有通志那样完备、系统的地方志
24
地方志的历史 《周礼》:“外史掌四方之志” 隋唐以前为初创时期。 隋唐时期为发展时期。 宋元时期为定型时期 明清时期为鼎盛时期
民国时期修志继往开来 新中国方志事业方兴未艾
25
地方志体例与体裁 (一)志书体例 编纂体例 编纂体、纂述体和混合体 结构体例 事以类聚,横排门类,纵述史实
编纂体例 编纂体、纂述体和混合体 结构体例 事以类聚,横排门类,纵述史实 旧志平列体、纲目体、纪传体,新志章节体、条目体、类目体等 结构体式 篇目设置分类标准、编体规模、门类排列规范 篇体规模 志书篇目第一层次的分类模式,大、中、小篇体
26
门类排列规则 一是掌控布局结构,“整体布局合理,结构严谨”; 二是把握分类标准,“归属得当”; 三是处理排列形式,“层次分明,排列有序”;
四是运用类目升降,“类目的升格或降格,使用适当”。
27
方志体例 记述体例 述而不论 不越境而书 不越时而书 “严格控制上溯或下延” 生不立传 语言体例
不越时而书 “严格控制上溯或下延” 生不立传 语言体例 规范的语体文、书面语体的实用语体、第三人称记述 文风精、当、平、实,行文严谨、朴实、简洁、流畅
28
志 书 体 裁 一是指地方志作为一种文字组织形式的整体而言。 二是指构成一部志书各个组成部分的各类文体。准确地说,是运用体裁。 新方志常用体裁:述、记、志、传、录、图、表。
29
横分 竖写 述:述体包括总述、综述、概述等,还包括各篇章节前的无题序(或称无题小序)。 记:包括大事记、专记、编后记等。
志:又称分志。是分门别类记载某一事物或事业、行业的发展情况的体裁,是志书的主体。 “门类设置合理,纵述史实把握事物的发端、变化和现状,不缺失主要事物、事物的主要方面和事物发展的重要阶段”。
30
体裁综合使用 传:主要指人物传,相关的体裁还有人物表、人物简介(人物录) 录:载录难以编入正文而又有重要价值的资料
图:包括地图、统计图和照片。应注重资料性、典型性,从不同角度反映事物变化情况。 表:包括各类统计表、情况表。适当、规范、用活 出来的整体基本特征。
31
地方志事业的范围 地方志事业的范围是: 以编纂志书、年鉴为中心,实现“志、鉴、库、馆、网、刊、研、用”全面推进、协调发展。
32
对修志工作的指导 成立组委会,明确主编 组建编纂队伍; 开展业务培训; 设置篇目; 收集资料; 开展试写; 形成初稿,并开展初审 ; 复审;
终审; 出版。
33
编纂步骤 志稿编写阶段 设计篇目。 搜集资料 编写资料长编。 编写志稿。 审稿改稿。
34
总纂阶段 把好政治关、资料关、体例关、文字关 1.把好政治观点、方针政策关; 2.核实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
3.突出时代特点、行业重点、地区特点; 4.解决疑点、难点、敏感问题; 5.核对并力克前后、文表的数字矛盾; 6.调整篇目,使之更加合理科学; 7.完善志体,包括文体、断限、详略、纵横等编写格式和章法统一处理; 8.处理内容上的交叉、重复; 9.统一全志文风,按行文规范标准全面处理。
35
审定阶段 齐(志稿内容齐全) 清(文稿工整、装订整齐、稿面清晰、图照及表格位置标明) 定(除特殊原因外,不再对文稿内容作补充修改;发排成清样后,不再改动文字)
36
资料库建设 资料工作的重要意义: 地方志的基础性工作 地方志的常态性工作 地方志的关键性工作
37
征集 方志资料 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 方式:资料年报制度(系统内) 以收集资料为目的; 以完成修志任务为目的。
面向社会征集资料 专题性、针对性、广泛性
38
资料库的建设 指定专职人员,对在地方志编纂过程中收集到的文字资料、图表、照片、音像资料、实物等以及形成的地方志文稿,集中统一管理,妥善保存。
注意对口述资料的收集。 注重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造数字资料库。
39
方志馆建设 方志馆:是地情馆,是集收集、保管、阅览、研究、咨询、展示、交流于一体,具有开放性、服务性、公众性特征的标志性文化设施。
方志馆的功能定位:地方志和地情资料收藏、展示中心,地情研究、咨询中心,地方文化的对外交流中心,爱国家、爱家乡、爱岗位的教育基地。
40
方志馆与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规划馆的区别与联系
内容:全面性与专业性 功能:综合性与单一性 受众:广泛性与特殊性
41
方志网站 地方志网站的性质: 是工作网站还是地情网站? 地方志网站应具有三重性质: 政府官方网站 地情资料网站 地方文化网站
42
方志刊物 《中国地方志》杂志 创刊于1981年1月,为国家级历史类学术期刊,也是中指组指导全国修志的政策性和学术性刊物。
主要栏目:专家谈志,工作研究,第二轮志书编修,编纂论坛,专业志探讨,专题研究,方志评论,人物访谈,读志用志,旧志研究,乡土文化,修志随笔,文化交流,鉴赏与收藏,口述历史,年鉴编纂等。
43
方志学 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的重点是哪些? 基本理论问题 方志编纂问题 方志管理问题 方志利用问题
44
地方志开发利用 六字真言:资治 教化 存史 许多单位把志书、年鉴用于领导决策、科学研究和国民教育等方面,为立法、城市建设、企业改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物保护、恢复园林景观、进行乡土教育等。 乡志、村志可帮助地方官员了解更加细微的地方山川地貌、风土人情和人文历史。志书是考察一地地情的工具书,
45
习近平同志谈修志工作 “我来宁德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看府志、县志。要马上了解一个地方的重要情况,就要了解它的历史。了解历史的可靠的方法就是看志,这是我的一个习惯。过去,我无论走到哪里,第一件事就是要看地方志,这样做,可以较快地了解到一个地方的山川地貌、乡情民俗、名流商贾、桑麻农事,可以从中把握很多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46
乡村志比县市志更加微观细致 村志是村庄发展、变化的历史见证,所记的村情村事是村民看得见、摸得着的日常生活事例,这里有政治生活、经济活动、文化娱乐情景,村民感到特别亲切,特别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从乡志、村志中,我们能看到县志、市志中看不到的东西,这对研究当时社会最底层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风俗、生活状况等,都提供了可贵的历史依据
47
存 史 村志、乡志是全面记载农村历史的一个重要载体,可以全面盘点乡村地理、历史、经济、风俗、文化、教育、物产、人物等方面的状况,追溯乡村的历史渊源,填补文献空缺,总结乡村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特别是较详细地记录现当代乡村发展变化情况。 可以说,乡村志是十分珍贵的历史遗产,有着特殊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具有其他书籍不可替代的功能。
48
承上启下 继往开来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化,还有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些村落已难以看到旧有的痕迹,昔日田园相望的农村景象已被高楼大厦所替代等等。乡村的飞速巨变,迫切地要求我们把各乡村的人文书写下来、保留下来,以便激励子孙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争取更大的业绩。 城中村修志一方面可以记录传承乡土社会的风俗人情;另一方面又细致反映了当代乡村向城市演进的过程,为社会学研究保存了第一手资料。
49
反映普通人生活 乡村志可以反映普通群众的生活、情感。
与县志、省志不一样,乡志、村志充满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可以反映普通人的生活、情感。当地群众可以从乡村志中了解乡村情况,热爱自己的家乡,建设自己的家乡。
50
兴 利 当代方志体现的是人民方志人民写,人民方志写人民,是官修全社会用。新村志、乡志不仅为政府和各级领导者提供了用志材料,而且为社会各阶层、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各自所需的材料。 文化交流 无论是地方开发,吸引外资,还是发展与其他地区的全面关系等相关方面,往往都要对该地方进行全方位的考察研究,而乡村志作为乡村优秀文化的载体,是最好的乡村地情书,交流功能更加突出,可以起到友谊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51
立 传 乡村志可以为当地古今名人,为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有卓越贡献者留名立传。
立 传 乡村志可以为当地古今名人,为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有卓越贡献者留名立传。 乡村志的编纂,可以“以人为本”主线记述,可以打破“生不立传”之说,入传人物不以“生”、“死”为论,以入传标准为依据,主要看其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及其影响。同时,留名立传形式也可以打破“传、录、表”的模式,不局限以往只表现个体人物的传表形式,而增设表现群体的“人才志(篇)”等多种形式体例展开。
52
乡村文化建设 乡志、村志,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乡村文化建设工程,是乡村地域文化的集大成者,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促进着地方经济发展。
一部乡村志,真实地反映好当地各方面的大文化状况,记述本地地域文化与其它地域不同之处、特色之点,呈现出了强大的发展效益和潜力。
53
警 示 村志、乡志具有党委领导政府主持的“官书”权威性,通过对反面典型的记述给人们以警示,可以正确引导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
54
教育 乡志、村志,可以在正确的意识形态的指导下,弘扬社会主旋律,宣传时代精神,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为广大群众服务,有利于乡村人们继承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忘过往,励精图治。 乡志、村志,可以以特别生动翔实的材料为村民提供热爱家乡的生动教材,正确而又适度地调动人的恋乡恋地情结,既可教育今人,又可启迪后代。特别是,如果一个地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内涵,乡民有着淳朴的古风,一代代前赴后继追求和谐幸福的精神,其乡村志就更具教育、启迪作用。
55
村志的编纂 村志、乡志谋篇布局,与县志大体相当。
在篇目排列上,村志一般设建制沿革、自然环境、人口变化、党基层组织、社会团体、民兵兵役、村民委员会、农业、副业、工商业、教育卫生、精神文明建设、人物、村民生活、习俗、方言谚语等; 从编纂体例、体裁的规定方面,要求明确志书的断限时间、篇目结构、行文格式、历史纪年、地理名称、数字书写、话语角度等;
56
村志概述的写法 1.夹叙夹议式。一般而言,志书讲究“述而不论”,而概述部分则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以议论,以叙为主,以议为辅,夹叙夹议,相得益彰,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写法。如《王山口村志》就是按照这种方法写的,从解放前直到村志下限的2008年,按照因果关系,遵循的规律,不回避主客观两个方面的问题,全面真实地反映了王山口村发展的轨迹。
57
村志概述的写法 2.分期式。是写概述常用的方法之一,划分几个时期,然后在每个时期内进行纵横记述,有的村志就是按照解放前、解放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三个时期进行叙述的。这种分期式比较好写,深度不好把握。
58
3.板块式。从几个方面或几个时期选取几个主要问题来写,从形式上看,似乎有些支离破碎,但在内容上却又浑然一体。
如《王山口村志》的概述,写了旧村的建筑风貌,又写了解放后基础建设的成就,还写了当前旧村改造和建设新王山口的规划,用这几个板块展现了王山口村建设的历史与现状。这种板块式的概述,很有可读性
59
村志概述的写法 4.大势大略式。以高屋建瓴之笔法,写事物的大势大略,不求其全而求其特,其要点是抓住事物的主线、主流来写,有“更上一层楼”的感觉。 5.侧记式。所谓侧记式,就是在概述中不直接记述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而是从与之有关的一些侧面,来记述它的兴衰起伏和因果关系,以烘托事物的发展。
60
村志 概述条目的内容 1.综合一村地理概貌,概述当地之自然与资源优势,写出大势大略,描绘整体村貌。 2.综合一村总体面貌与历史脉络,以时为经,以事为纬,归纳总结每个历史时期的发展与变化,分析村庄各历史阶段的兴衰及其原因,明晰今昔地位之要,以作鉴戒之资。 3.综合一村的经济状况,概述当地经济领域的发展潜力,探索其发展规律。
61
村志 概述条目的内容 4.列举一村的特有典型事物、重大工程及科教文卫等方面的突出成绩,充分体现当地的特点和优势。
5.例举在村志中正反两方面人物、当今新闻人物以及贪官污吏、奸宄等,用以激千秋爱憎。 6.简述村庄有影响的物产、古迹、民间特种工艺、新生事物、优良风尚、陋俗等,以启思古之幽情,激励建设村庄之壮志。
62
凡 例 一、《刘家山村志》(以下称本志)的编纂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力求全面、系统、准确地反映刘家山的历史与现状。 二、凡属刘家山境内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生均收录其中。力求全面展示刘家山的社会全貌。 三、本志记事年限,上至事物的发端,下限至2011年。采用纵述历史、横陈现状,详今略古、详近略远、详异略同的叙事原则。 四、本志采用横排竖编的志体编排方式,设编、章、节、目四个层次。采用志、述、表、照、录的体裁,以志为主。叙事采用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相结合的编纂方法。采用语文体为记叙体。 五、本志记事以现行的行政区域为范围。 六、计量单位,采取群众熟悉的计量单位。
63
概 述 刘家山村隶属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董村镇,位于忻州市区东南方12公里处。南靠系舟山脉,北瞰忻定盆地。地域面积5500亩,耕地3090亩,716口人。境内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8—9度,无霜期166—180天之间,年平均降水462毫米。 明朝以前,就有人在此居住,以后失传。明朝初年,刘武周后裔刘光祖从朔州马邑县移民来此定居,依崖碹窑,临沟凿井,繁衍生息,逐步形成村庄。 刘家山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爆发后,忻县县委、县政府的干部和军人经常在刘家山一带活动。所以,刘家山较早建立了共产党的地下组织,许多人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英勇奋斗,流血牺牲。刘家山群众也为保护党的干部和支援前线作出了巨大贡献。日本侵略者和阎匪军对刘家山群众的报复也到了惨绝人寰的地步,就在忻州解放前夕,阎匪军熏死躲藏在地道中的村民26人。 刘家山地处偏僻,但是不乏优秀人才。
64
刘家山地处丘陵山区,历史上以农业为主。粮食产量不高,收入及其微薄。直到上世纪60年代,群众的温饱问题仍然没有解决。70年代以后,以烧石灰为主的集体工副业兴起,工副业收入占到了总收入的60%,以种粮食为主的经济格局被彻底打破。经济收入增加,群众生活有所改善。 改革开放以后,刘家山各业兴起,收入倍增,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1995年到2005年,林业收入占到全村总收入的60%。林业面积、林果产量、林果收入都居忻府区之首,。。。到2010年,全村形成了种植、养殖、林果、劳务四业并举、协调发展的经济新模式。全村总产值达到45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5260元。 刘家山地域面积大,资源较为丰富,交通十分方便。农业以种植玉米、高粱、谷子、糜子为主。尤其是糜子,质地优良,风味独特,是地方传统美食——粘糕的上等原料,在忻州很有名声。林业资源主要有苹果、梨、香椿、核桃。苹果、梨,品质上乘,色鲜味美,知名度很高。香椿、核桃绿色环保,营养丰富,符合现代人的健康消费理念。刘家山南靠系舟山麓,山高林密,风光秀丽,空气清新,是个避暑消夏的理想场所。石灰石和花岗岩的储量也相当丰富,极具开采价值。荒山荒坡有2000多亩,发展林业、畜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前景广阔。刘家山虽然村庄不大,人口不多,但是拥有两条大道,刘游路、刘双路都已开通,交通运输十分便利。随着全村人民的团结奋斗,不懈努力,前途将会更加辉煌灿烂。
65
跟上时代步伐: 互联网+ 在这个乡村快速变化的时代,编修村志,全方位记录乡村状况以及乡村变化,已成为一种挽救村落文明的一大方式。修村志是势在必行的事,怎么修村志还是值得去讨论的问题。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采用传统的方式去编修村志已经显得太局限。如何将传统的村志编修的既能继承传统文化又能符合时代特征呢?
66
方志网站的功能与建设 宣传功能 展示功能 查询功能 交流功能 地方志网站应互通互联 网站建设目标:县级以上建网站且联网
宣传功能 展示功能 查询功能 交流功能 地方志网站应互通互联 网站建设目标:县级以上建网站且联网 我在网上看到:1.德州经济开发区《刘集村志》出版发行2.德州市史志办主任李其常到宁津、乐陵、庆云三县(市)调研史志工作,督导落实2015年度重点任务。 3.邢台市委宣传部和方志办到德州市交流史志工作
67
建议设立村志网 “懷恩村志網”设计研發,包括: 一、鄉村風土人情展示平臺, 二、電子化政務平臺, 三、農副產品營銷平臺,
四、農村科技知識平臺, 五、鄉情互動交流平臺, 國務院所大力倡導的新農村形態。
68
谁不说俺家乡好 承载乡村历史 即时动态更新 怀恩村志网的经验说明:
怀恩村志网的经验说明: 借助互联网的时空无限性,全面盘点乡村地理、历史、经济、风俗、文化、教育、物产、人物等方面的状况,将乡村发展轨迹与文化故事永久地纪录下来,修成即时更新的“方志百科”,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具有存史、资治、育人的重要作用。
69
传播乡土风情 走向时代前端 村志网是本村风土人情的展示窗口,记载乡村历史沿革、分享乡村趣事、介绍乡村名人名企,宣传乡村美丽风情。
借助互联网的高科技手段,让曾经朴实闭塞的乡村,走出当地,走向世界,让更多有志之士关注乡村发展,见证乡村的发展变迁。
70
引入外界资源 整合优势信息 村志网开设招商引资、求购产品、出售产品、乡村旅游、特色农家乐、招工信息、致富信息等版块,架起一座乡村与外界经济信息对接的桥梁,有利于乡村最快速最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大力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富足和谐新农村。
71
交流互动便捷 寄语思乡之情 村志网中村长信箱、举报投诉、民意征集等版块可以更好地促进村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沟通交流;
村志网中村长信箱、举报投诉、民意征集等版块可以更好地促进村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沟通交流; 在线留言、思乡寄语等版块是远在他乡的游子了解家乡,抒发思乡之情的重要平台。
72
发展新型乡村 腾飞当地经济 在互联网信息发达的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构建村志网,符合国家政策,也顺应时代潮流。
在互联网信息发达的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构建村志网,符合国家政策,也顺应时代潮流。 独具地方风格特色的村志网,为朴实的农村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让养育我们的一方水土,飞向更加灿烂的未来。
73
组织整理旧方志 旧志整理的两种模式 影印出版 点校出版 点校出版的质量问题 应列入国家工程
74
编纂出版特色志书 例如:北京市近几年编纂出版《北京风物图志》、《北京胡同志》、《北京名人故居》、《北京古镇图志》等一大批特色志书。
北京市海淀区出版的史志丛书。其他区县和部门出版了一大批特色志书。 宣传了北京地方历史文化,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
75
三、年 鉴 年鉴的定义: 汇辑上一年度重要的进展信息,逐年编纂,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
三、年 鉴 年鉴的定义: 汇辑上一年度重要的进展信息,逐年编纂,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 年鉴属信息密集型工具书;就其部头之大,刊期之长,数量之多,年代之久,范围之广,资料之权威,堪称期刊之王。 我国的年鉴多为官书,即政府出版物,目前面临着改制的冲击和考验。 --《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 情报学 档案学》 读者可能要查找里根和戈尔巴乔夫何时签定中导条约、美国去年获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是哪部、关于超导研究各国都有哪些进展等方面的资料。对于这些问题,百科全书没有提供这么新的资料;而查找报纸等文献量又太大,缺少综合性的信息。这时,就可以使用年鉴这种工具书。
76
工具书家族体系 辞书类:字典、词典; 百科类:百科全书、类书、政书 资料性: 年鉴、手册、指南、 便览等; 线索性:书目、索引、文摘、题录;
表谱性:历表、年表、地理沿革表、历代职官表; 图录类:地图、图谱、图鉴
77
工具书的特点、性质 1.收录广泛。从取材范围来看,讲究 完备性。 2.编排系统。从编制方法来看,有较强的系统性。
3.查阅方便。 从编辑目的来看,有较强的便检性
78
年 鉴 的 特 点、性质 资料权威;编撰机构及内容决定资料性、权威性 反映及时;时效性 连续出版;累积性、史册性
年 鉴 的 特 点、性质 资料权威;编撰机构及内容决定资料性、权威性 反映及时;时效性 连续出版;累积性、史册性 功能齐全,博采众长,形式多样化;纵横提供性 如美国出版的《政治家年鉴》( )包括大量国家,内容还包括人口、宪法、地区性海洋限制、国际组织等等。
79
年鉴的作用 提供简明事实,可查各领域大事; 提供新颖的资料和统计数字; 可查最新法规文献; 反映新的发展趋势;
提供指南、便览和人物传记资料; 可供回溯性、预测性及综述资料。
80
年鉴的内容 主体资料部分:如综合性年鉴中的“百科”部分 辅助资料部分:如“统计资料”“法规选编”“附录”栏目;
综合资料部分:如“专文”、“特载”、“概况”、“大事记”; 主体资料部分:如综合性年鉴中的“百科”部分 辅助资料部分:如“统计资料”“法规选编”“附录”栏目; 检索部分,有“目录”及“索引”
81
年鉴的价值与作用 导向价值,发挥决策参考和战略指南作用 媒介价值,发挥横向联系和窗口的作用 学术价值,发挥教育培训和科研参考作用
实用价值,发挥生活顾问和社会服务作用 历史价值,发挥传播文化和积累史料作用 情报价值,可发挥战术指导和技术顾问作用 鉴戒价值,可发挥惩前毖后和防微杜渐的作用
82
年鉴的读者层次 领导者 决策者 经营着 管理者 国内外同行 投资者 赞助者 科研人员 教师研究生 图书馆员 科技情报人员 编史修志人员
国内外同行 投资者 赞助者 科研人员 教师研究生 图书馆员 科技情报人员 编史修志人员 有关读者
83
三、年 鉴 条 目 的 撰 写 ① 内容要求真实、客观、完整、实用、连续(即有年度特点,又注意与上一年度的衔接);
三、年 鉴 条 目 的 撰 写 ① 内容要求真实、客观、完整、实用、连续(即有年度特点,又注意与上一年度的衔接); ② 资料翔实,使用规范化的语句和文字,忌用仅在某一地区或行业使用的简称; ③ 语言要求用词准确、简洁、明了、平实 .对人物、事物一般不作褒贬,只叙述事实。
84
条目化的作用 突出重点。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条目。 灵活性。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较少受系统撰写的影响,有助于灵活揭示有价值的事件、资料。
内容紧凑。围绕条目有效揭示。 便于组织和揭示。便于有序化、条理化,既可以浏览阅读,也可以方便查检。
85
条目的设置 地方综合年鉴中常见条目类型: 概况性条目; 重点工作、重大变革; 经济、文化建设成就、进展; 典型事件或现象,热点问题;
新事物、新经验; 会议、活动; 学术研究动态等。 国内外交流事件等。 典型人物。 ………. 各种有社会意义和资料价值的对象。
86
年鉴写作的指标体系 确立指标体系以前对年鉴撰稿人进行条目的写作指导,主要在文体、文风、标题制作等方面下很大功夫。但在编辑实践中却发现,这其中疏漏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条目中都存在着一个应该提供的数据指标体系。 这个数据体系是使年鉴走向规范化、体现连续性和可比性,从而强化实用性的保障体系,也是年鉴向综合数据库型发展,并且能够顺利出版电子版的前提和基础。因而,制订并强调写作中的必要数据指标,是一种提高年鉴质量的有效措施。
87
开始可采用 范式化写作法 将一组重要的基本要素指标体系按序排列,然后逐一填写的条目处理方法。是对于大量平行概念的事物规范的表述方式,也是国外年鉴普遍使用的方法。 优点,它省略了大量叙述性文字,可以节省篇幅;它排列规整严谨,排版美观,一目了然;这种格式连续性、可比性强;信息密度大,具有可检索性;最大好处是撰稿人易于操作。此外,也给出电子版带来了便利。,范式化写作法的基本要素指标是经过精心选择并排序的必要数据指标体系。它用最简明扼要的方式去反映事物的本质特点。
88
学校年鉴条目的范式 发展概况 学科建设 科研与学术活动 党群工作 对外交流 成立以来简史 机构设置 教师队伍
办学层次(博士 硕士 本科 成人) 培养目标 毕业去向 科研与学术活动 在研项目 近期成果 杰出人才 获奖情况 党群工作 继续教育 学生工作 对外交流
89
记叙式写作法 用文字记叙,毕竟是年鉴条目普遍使用的方法,因而年鉴编辑要将这种方法的写作规律向撰稿人讲透,使他们对之能充分把握,运用自如,以后就会省去很多事。 从条目的分类上来分析条目的特点。如果按照条目所反映事物范围的宽窄来分,可以将条目分为两类: 对于记述范围较宽,需要反映事物的一个“面”的条目,如记载某一区域、领域、行业、部门、学科的年度基本面貌、基本概况的属于综合性条目。
90
综合性条目 综合记述一个地区发展或部门工作全貌及一个部门某一方面重要情况的条目,表现形式有综述、概况、综合记事等类型。
综述条目居各类条目之首,起统领本部门、本地区各方面信息资料的作用。读者通过综述条目可以了解各部门、各地区年内最基本的情况。 综述条目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基本概貌;二是用综合分析的方法把年内的基本形势、工作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扼要概述下来。工作任务完成的详细情况在专题条目中记述反映。
91
概述性条目 综合性条目不能混同于工作总结。尽管它们都属三次文献,都是对年度总况的概述归纳提炼。
它们二者最大的本质区别是,一个是向上级汇报的文书,一个是向社会出售的商品。公文文书没有商品价值,而商品必须面向市场,面向读者。不完成这个角度的转换,年鉴作为信息产品的质量不能提高,就无法走向市场,这就是无情的事实,也是年鉴当前编纂实践中的一个十分要害的问题。
92
典型条目(单一条目)。 记述范围较窄的,反映一件事、一个机构、一个人、一次会议等的条目
反映的事物很单一的条目,也需要一个概括归纳提炼的过程。 对于一个会议来说:时间、地点、主旨、观点、协议、决议等十分庞杂,进入年鉴,要高度浓缩。
93
完整的年鉴条目组成 条目标题:又称“条题”,是一个条目的核心,也是读者检索资料的“导向牌”。标题是条目内容最精练、最集中的再现。
条目释文:也称“条目正文”,是条目的主要内容。 条目署名
94
条目写作要点 条目文体-记述为主、兼具说明 。一般应语言简练、准确,记录内容完备。
注重事实、数据,不要空洞的文字。事件密集和信息密集,“删去形容词和副词,提供的就是‘资料的骨架’”。要素齐全,五个W 图文并茂。图表结合文章配备。 标题写法。突出标题中最重要的关键词;准确、简练。
95
年 鉴 的 表 格 统计型表格是为实现各种数据的分类和统计而设计的,表格主体是数字和符号;
叙述型表格是用表格的形式来表达某一内容,表格的主体是文字; 系统关系型是对某一机构或事物组成的表述(如流程表、系统表)。 表格应有:表序、表题、表头、表身,并可根据需要设表注。
96
在规范的基础上突破创新 先规范 再突破创新--关于条目化;关于特载是否收录当年资料;关于述而不作还是略有评论;关于附录内容等;
特色年鉴的框架设计,在内容上强调针对性,在形式上讲究多种表现方式及信息品种的调配。
97
设计一个实用情报系统 知识性信息是有实用性的,年鉴应该在实用性更强的信息方面大显身手。
常用的方法是:开发三大名录。 这是指“人名录”、“机构名录”和“产品名录”。这些名录的最大特点是,尽力做到“查全率”高,若有遗漏,在紧接着的下卷年鉴中,定要补遗,这样就保证了可检索性。这与我们商业性的,挂一漏万的,十有八九查不着的“名录”形成鲜明对照。随机开发再生性信息。 再生性信息指索引、汇编、述评、预测之类
98
开发指导性二次文献 年鉴除了固有的这类信息外,还要随机开发许多指导性信息。如推荐少儿阅读书目、保健指导书目、计算机推荐书目……另一类是时代感强的随机信息。 你想扩大年鉴的使用面,你一定会考虑,处在新世纪改革前沿的年鉴作为工具书应该干些什么?
99
对今后改进年鉴工作的建议 1、重视年鉴加强管理,把年鉴列入国家信息资源建设规划 2、提高年鉴编撰质量,加强实用性。
3、做好普及年鉴知识和年鉴使用的宣传工作。 4、加快年鉴数据化网络化建设,开发各种特色化数据库 5、建立网上智能查询系统,向用户提供便捷的网络服务
100
对改进《XX 年鉴》的几点具体建议 图片可设计得再大方醒目些,不要搞成豆腐块,小邮票,看不请.参见《上海经济年鉴》;
目录篇幅过长,几十页,可增加简目,中英文分开排,尽量不排通栏,力争做到眉清目秀; “编辑说明”最好写上年鉴宗旨—为什么人; 隔页上列类目的办法较好,但字号可加大些; 目前空白页较多,可加些知识性资料,形式如“十大新闻”;就是半页也能加些补白;
101
问题带有普遍性 表达方式过于单调,文与表截然分开,目前就排版技术而言,图文表交融不难做到;
“各地 工作”可否设计一“基本要素指标体系”,按范式化写作方式组稿; 要根据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设计策划年度重点,如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文化产业、科研教育兴业的经验,保护发展传统文化等。 附录部分很有价值,特别是民族节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重点内容可考虑增加篇幅,突出反映,适当打破均衡。
102
有些条目太短,过于笼统,只有总体数字(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毫无价值,是否可以考虑列出具体人名成果,。
加强与读者的联系,收集使用效果的信息反馈,不断改进,越办越好。 适当增加二次文献和 名录 版权页记录不够规范
103
面对挑战的创新对策 编辑观念更新,破除“官书意识、史册意识、方志意识”,增强”工具书意识”和市场观念;
编辑内容调整:减少内视信息,增加外视信息;减少宏观空泛信息,增加微观具体信息;减少不完全信息,增加完全知识信息;减少滞后信息,增加时效信息 编辑形式更新,重视多种表达形式; 编辑技术更新,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 转变内部管理机制,以人为本建立学习型组织。 加强年鉴的宣传和经营工作;
104
参考书目 《年鉴学概论》,肖东发等著,中国书籍出版社,1991\1993 《年鉴条目及编写研究》,许家康、等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实用年鉴学》,肖东发、邵荣霞著,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年鉴学》,肖东发等著,方志出版社,2 0 14。
105
编辑《建国以来中国年鉴总目提要》 新中国成立后至2011年底,我国年鉴的出版数量至少已达5300余种。
停刊的约500种左右,用标准刊号(ISSN)出版的年鉴种类仅为114种,用标准书号(ISBN)出版的约为3000余种,由编辑部、统计局内部出版的约为1442余种(实际数量可能还会多),占出版总量的27.3%(四分之一强),内部出版发行的年鉴更多,信息不易掌握。
109
联系方式:13601077200 xiaodongfa@china.com
谢 谢 联系方式: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