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五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一节┃解热镇痛抗炎药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五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一节┃解热镇痛抗炎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五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一节┃解热镇痛抗炎药
[定义] 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药物,大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其抗炎作用与糖皮质激素不同,故称为非甾体抗炎药。

2 一、共同的药理作用 解热作用、镇痛作用和抗炎作用。
共同的药理基础—抑制体内前列腺素(PG)的生物合成。PG是一类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物质,参与机体发热、疼痛、炎症、血栓、速发型过敏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本类药能抑制PG合成酶(环加氧酶)的活性而产生解热、镇痛和抗炎抗风湿的作用。

3 (一)解热作用 [发热] 正常情况下,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下,机体通过对产热和散热的影响,体温始终保持在正常体温(37。C左右)。当外热原(微生物、内毒素等)进入机体后→刺激中性粒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热原(白介素1)→作用于下丘脑前部→ PG合成与释放↑ →刺激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体温↑ → 发热。 发热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也是诊断疾病的依据之一。但由于T过高能消耗体力,并引起头痛、失眠、惊厥等,解热对症疗法很有必要。注意:不宜见热就解,且对小儿、年老体弱者应慎防虚脱。 [解热机理] 抑制中枢环加氧酶(COX)的活性,使PG合成减少,体温调定点下移,体温恢复正常,从而发挥解热作用。其解热作用的强弱与抑制COX活性呈正相关系。

4 图15-1 解热镇痛药的解热机制

5 Q&A:解热镇痛药的解热作用与氯丙嗪对体温调节的影响有何不同?

6 (二)镇痛作用 【特点】 1.作用部位在外周。 2.属低效能镇痛药,对轻、中度疼痛,慢性钝痛效果显著,但对内脏平滑肌绞痛、剧痛无效。 3.镇痛的同时不产生欣快感,无耐受性和成瘾性。

7 PG还可提高痛觉N对致炎致痛物质的敏感性(即痛觉增敏)
疼痛的产生: 刺激痛觉神经末梢 疼痛 组织损伤、炎症刺激 致炎致痛物质(缓激肽、5-羟色胺、PG等)释放增多 PG还可提高痛觉N对致炎致痛物质的敏感性(即痛觉增敏) 作用机理:解热镇痛药抑制炎症部位PG的合成,消除其致痛和痛觉增敏的双重效应而发挥镇痛作用。

8 (三)抗炎、抗风湿作用 除苯胺类外,都具有抗炎、抗风湿作用,可以控制风湿,类风湿病的症状,但不能根治,也不能控制并发症及阻止病情的发展。 [机理] 抑制环加氧酶(COX)的活性→PG合成减少,产生抗炎、抗风湿作用。 PG是参与炎症反应的体内活性物质,对致炎致痛物质有增敏作用。

9 二、分类:按其结构不同分 1. 水杨酸类,如阿司匹林; 2. 苯胺类,如扑热息痛; 3. 吡唑酮类,如保泰松; 4. 其他有机酸类,如吲哚美辛。

10 一、水杨酸类 乙酰水杨酸(阿斯匹林,Aspirin) 【体内过程】
1.PO易吸收,其吸收度和溶解度与胃肠pH有关。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80%~90%。 2. 主要经肝药酶代谢,大部分代谢物质与甘氨酸或葡萄糖醛酸(少部分)结合,由肾排泄;

11 3.可通过血脑屏障及胎盘屏障; 4.尿液的pH变化对其排泄影响大。 在碱性尿中药物易排出。故同服碳酸氢钠可促其排泄。尿呈酸性时药物排出减少。

12 【药理作用与应用】 1.解热、镇痛作用 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常与其他解热镇痛药配成复方制剂,用于头痛、牙痛、肌肉痛、N痛、痛经及感冒发热等。

13 2.抗炎抗风湿 抗炎、抗风湿作用也较强,且随剂量增加而增强。用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应根据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及监测患者血药浓度确定给药剂量及给药间隔时间。血药浓度比一般解热镇痛用量大1~2 倍。

14 3.影响血液凝固过程 小剂量时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较大剂量时,则可促进血栓形成;大剂量长期使用,可致自发性出血。故防治血栓病以小剂量为宜。
[机理] 抑制环加氧酶,使血栓素A2(TXA2)形成减少,从而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

15 自膜磷脂生成的各种物质及其作用以及抗炎药的作用部位示意图

16 即阿斯匹林高浓度时能抑制血管壁中PG合成酶,使PGI2合成减少,促进血栓形成。
故防止血栓形成宜采用小剂量(40-80mg/日),主要用于防止冠脉血栓和脑血栓的形成;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心梗)及冠心病。也可用于血管成形术及旁路移植术。

17 【不良反应】 1. 胃肠道反应:最常见。表现为上腹不适、胃出血(无痛性出血)及加重胃溃疡。胃溃疡患者禁用。 防治措施:饭后服药,同服抗酸药或服用肠溶片可减轻。

18 2. 凝血障碍:出血时间延长,与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抑制凝血酶原形成有关。用VitK防治。

19 3.过敏反应:偶见荨蔴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 某些可诱发哮喘--阿斯匹林哮喘。
因PG合成抑制,由花生四烯酸生成的白三烯及其脂氧酶代谢产物增多导致支气管痉挛,诱发哮喘。故AD治疗无效,可用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治疗。 4.瑞夷综合征:多见于极少数患病毒性感染伴有发热的儿童、青少年,其表现为严重肝损害及脑病。虽少见,但可以致死。

20 5.水杨酸反应(﹥5g/d):表现有头痛、头晕、耳鸣、视、听力减退,重者精神紊乱、呼吸加快,酸碱平衡障碍等。
停药,静脉注射碳酸氢钠加速水杨酸排泄。 6.对肾脏的影响  少数人,特别是老年人,伴有心、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用药后可引起水肿、少尿等症状

21 【药物相互作用】 1.本药与双香豆素合用,因蛋白置换作用,可使游离型双香豆素的血浓度提高,增强其抗凝作用,易致出血;
2.本药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用,可使激素抗炎作用增强,但可诱发和加重溃疡; 3.本药与口服降糖药(甲磺丁脲)合用,可增强其降血糖作用,易致低血糖反应。 4.与呋噻米合用,可使后者排泄减慢,易致蓄积中毒。

22 二、其他解热镇痛抗炎药 苯胺类、吡唑酮类、吲哚乙酸类、灭酸类、丙酸类及昔康类等。
虽然结构各异,但作用机制均与抑制PG 合成有关。均具有解热镇痛作用,而抗炎作用以吲哚美辛较强,一些有机酸的抗炎作用中等,苯胺类无抗炎作用。 可用于解热,消除各种慢性钝痛,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23 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 扑热息痛、醋氨酚)
(一)苯胺类 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 扑热息痛、醋氨酚) 对乙酰氨基酚为非那西丁的体内代谢产物,非那西丁毒性大(肾脏及血红蛋白),已不单用。

24 [特点] 1.无抗炎、抗风湿作用; 2.解热作用与阿斯匹林相当,镇痛作用较弱,常用于感冒发热、头痛等; 3.胃肠反应较轻,凝血系统障碍影响很小; 4.过量(成人1次10~15g)急性中毒可致肝损伤甚至肝坏死;

25 (二)乙酸类 吲哚美辛(消炎痛) [特点] 1.为最强的PG合成酶抑抑制药之一,有显著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

26 2.对炎性疼痛有显效,对非炎性疼痛无效; 3.不良反应多(胃肠反应、CNS、造血系统) 4.用于其他药物不能耐受或疗效不佳者。对骨关节强直性脊椎炎、骨关节炎、癌性发热均有效。

27 三、芳基丙酸类 布洛芬 1.解热作用较阿司匹林弱,镇痛、抗炎作用较强,主要用于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也用于一般的发热、头痛、神经痛、腰背痛、痛风等。 2.对胃肠道刺激小,病人易耐受,可长期服用。 3.偶见视力模糊及中毒性弱视,应停药。

28 (四)吡唑酮类 保泰松及羟基保泰松 特点: 1. 抗风湿作用强而解热作用较弱,用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2. 促进尿酸的排泄,可用于急性痛风; 3. 毒性大,不良反应多,已少用。

29 吡罗昔康(炎痛喜康) 五、苯丙噻嗪类 1. 镇痛、解热、抗炎、抗痛风作用较强,速效、强效、长效;
2.用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多种原因疼痛,痛风.

30 [应用注意] 1. 本药对症不对因,在对症治疗时要明确病因。 2. 有过敏史的患者慎用。
1. 本药对症不对因,在对症治疗时要明确病因。 2. 有过敏史的患者慎用。 3. 不良反应较大,除风湿病外,一般用药不超过1周。 4. 冠心病或脑血栓的患者,一般用小剂量(50mg)。

31 常用解热镇痛药作用强度比较 药物 解 热 镇 痛 抗炎抗风湿 阿司匹林 +++ +++ ++ 扑热息痛 ++ + -
药物 解 热 镇 痛 抗炎抗风湿 阿司匹林 扑热息痛 布洛芬 消炎痛 保泰松 炎痛喜康

32 第三节 解热镇痛药的复方配伍与正确使用 一、解热镇痛药的复方配伍
第三节 解热镇痛药的复方配伍与正确使用 一、解热镇痛药的复方配伍 为了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解热镇痛药常与同类药物或其它药物如咖啡因、巴比妥类、抗组胺药、右美沙芬、人工牛黄、伪麻黄碱、金刚烷胺等配伍,制成复方制剂。而据长期的临床观察证明,本类药物联合应用并不能达到增强疗效的目的,反而互相影响疗效,增加不良反应。现常用的复方制剂见15-1。

33 表15–1 常用解热镇痛药的复方制剂

34 [应用注意] 二、解热镇痛药的正确使用 1. 本药对症不对因,在对症治疗时要明确病因。 2. 有过敏史的患者慎用。
1. 本药对症不对因,在对症治疗时要明确病因。 2. 有过敏史的患者慎用。 3. 不良反应较大,除风湿病外,一般用药不超过1周。 4. 冠心病或脑血栓的患者,一般用小剂量(50mg)。


Download ppt "第十五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一节┃解热镇痛抗炎药"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