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章 消化管(2学时) 基本内容:消化管的一般组织结构、黏膜的特点及区分各段要点;胃腺、肠腺结构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章 消化管(2学时) 基本内容:消化管的一般组织结构、黏膜的特点及区分各段要点;胃腺、肠腺结构  "—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章 消化管(2学时) 基本内容:消化管的一般组织结构、黏膜的特点及区分各段要点;胃腺、肠腺结构 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由消化管与消化腺组成,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及排出食物残渣,并具有内分泌及免疫功能。消化管是一条连续性管道,依次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一、消化管的一般组织结构 除口腔和咽外, 从食管到大肠, 均分四层, 从内向外, 管壁结构依次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

2 消化管 外膜 黏膜 黏膜下层 肌层

3 消化管 消化管壁一般结构模式图 淋巴小结 肌层 粘膜 粘膜下层 肌间神经丛 外膜 粘膜下神经丛 粘膜下腺

4 消化管 1、粘膜 tunica mucosa 1. 1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单层柱状上皮
1.2 固有层:疏松结缔组织-- 含丰富的血管/淋巴管/腺体 /淋巴组织 1.3 粘膜肌层:薄层平滑肌,收缩使粘膜活动。(口腔、咽无次层)

5 消化管 粘膜 上皮 粘膜下层 肌层 固有层 粘膜肌 外膜

6 消化管

7 消化管 固有层 结缔组织 腺体 粘膜肌

8 粘膜层 粘膜下层 腺体 消化管 2、粘膜下层 tela submucosa 疏松结缔组织:含较大血管/淋巴管/腺体/粘膜下神经丛
粘膜下层 + 粘膜 = 皱襞 粘膜下层 腺体

9 皱襞 消化管

10 粘膜层 粘膜下层 粘膜下层

11 消化管 3、肌层 tunica musculatis 骨骼肌:咽、食管上段、肛门 平滑肌:食管中下段、胃、肠
(内环、外纵,有肌间神经丛) 骨骼肌:咽、食管上段、肛门 平滑肌:食管中下段、胃、肠 4、外膜 tunica adventitia 纤维膜:薄层疏松结缔组织 浆 膜:间皮 + 纤维膜

12 肌间神经丛 消化管

13 消化管 二、口腔 1、 口腔黏膜:粉红色,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无黏膜肌。
1、  口腔黏膜:粉红色,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无黏膜肌。 2、 舌:为肌性器官,为各种走向的骨骼肌,黏膜由复层扁平上皮和固有层构成,黏膜表面形成乳头状隆起叫舌乳头,舌乳头分为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轮廓乳头四种。 乳头之间有味觉感受器:味蕾,味蕾有三种细胞构成:味细胞、支持细胞、基细胞;固有层内有舌腺。

14 消化管 三、食 管 结构特点: 1. 具典型消化管四层结构 2. 上皮为未角化复层扁平上皮 3. 粘膜下层有食管腺(粘液腺)
三、食 管 结构特点: 1. 具典型消化管四层结构 2. 上皮为未角化复层扁平上皮 3. 粘膜下层有食管腺(粘液腺) 4. 肌层各段成分不同:上1/4段 - 骨骼肌; 中1/4段 -骨骼肌和平 滑肌;下1/2段 - 平滑肌 5、外膜前段为纤维膜,后段为浆膜

15 消化管 食管横切面图 H-E 低倍 内环肌 上皮 食管腺 固有层 粘膜肌层 粘膜下层 血管 外膜 外纵肌

16 示:黏膜下层食管腺 消化管

17

18 消化管

19 消化管 四、胃 胃小凹 4、1粘膜 上皮 胃底腺 胃腺 胃小凹:多达350万个, 黏膜上皮向固有膜内凹入形成小窝。

20 胃粘膜上皮 胃小凹

21 消化管 4、1粘膜 (1)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 (2) 固有层 细密结缔组织 胃底腺的组织结构

22 消化管 胃粘膜 HE 低倍 4、1粘膜 (1)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
功能作用:粘液覆盖上皮,起重要保护作用

23 消化管 胃粘膜 HE 高倍 4、1粘膜 (2) 固有层 少量结缔组织 含多种细胞成分: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网状纤维
及大量胃腺,分胃底腺/贲门腺/幽门腺

24 消化管 胃底腺 HE 胃底腺 分支管状腺,分颈、体、底部 组成细胞成分 主细胞 颈粘液细胞 壁细胞 内分泌细胞

25 消化管 胃底腺 峡部 颈部 底部

26 主 细 胞 消化管 数量 最多 分布 体、底部 光镜结构 柱状、核圆位于基底 胞质嗜碱,顶部含大量酶原颗粒
主 细 胞 数量 最多 分布 体、底部 光镜结构 柱状、核圆位于基底 胞质嗜碱,顶部含大量酶原颗粒 电镜结构 RER / Golgi / 酶原颗粒丰富 典型的蛋白质分泌细胞特点 功能作用 分泌胃蛋白酶原

27 主细胞

28 光镜结构 大、圆锥形、核园深染、居中、可有双核、胞质强嗜酸 电镜结构 细胞内分泌小管、微管泡系统、微绒毛、线粒体
消化管 壁 细 胞 数量 较多 分布 颈、体部 光镜结构 大、圆锥形、核园深染、居中、可有双核、胞质强嗜酸 电镜结构 细胞内分泌小管、微管泡系统、微绒毛、线粒体 功能作用 分泌盐酸 内因子

29 壁细胞

30 分泌小管 分泌小管 微绒毛 微管泡系统

31 形态 细胞较大,圆锥形,核扁平,靠基底,核上方有粘原颗粒,染色浅
消化管 颈粘液细胞 数量 少,位颈部 形态 细胞较大,圆锥形,核扁平,靠基底,核上方有粘原颗粒,染色浅 功能 细胞分泌粘液 内分泌细胞 未分化细胞

32 颈粘液细胞

33 消化管 (3) 粘膜肌层 组成:平滑肌(内环、外纵) 胃粘膜的自我保护机制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上皮间的紧密连接 上皮细胞的快速修复
(3) 粘膜肌层 为粘膜与粘膜下层的分界线 组成:平滑肌(内环、外纵) 胃粘膜的自我保护机制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上皮间的紧密连接 上皮细胞的快速修复 黏膜肌 胃粘膜 HE 低倍

34 消化管 4、2粘膜下层 疏松结缔组织 4、3肌 层 厚,内斜、中环、外纵 4、4外 膜 浆 膜

35 消化管 五、小肠 5、1粘膜 皱襞 黏膜+黏膜下层 绒毛—小肠特征结构 小肠腺(肠隐窝) 绒毛 小肠腺 上皮+固有层突起而成
由绒毛根部的上皮下陷至固有层形成

36 消化管 绒毛 小肠腺

37 消化管 5、1粘膜 5.1.1上皮 上皮—单层柱状上皮 组成细胞成分 柱状细胞 杯状细胞 内分泌细胞(少量) 柱状细胞 杯状细胞 中央乳糜管
血管

38 消化管 5.1.2 固有层特点 (1)成分多样 中央乳糜管 细密结缔组织内含:有孔毛细血管网/淋巴管(中央乳糜管)/神经/平滑肌/游走型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 毛细血管

39 中央乳麋管 毛细血管 平滑肌

40 消化管

41 消化管 5.1.2 固有层特点 (1)成分多样 (2)小肠腺丰富 (3)淋巴组织丰富 5.1.3 粘膜肌: 弥散淋巴组织 孤立淋巴小结
集合淋巴小结 5.1.3 粘膜肌: 内环、外纵

42 消化管 小肠腺 吸收细胞 杯状细胞 吸收细胞 杯状细胞 潘氏细胞 内分泌细胞 未分化细胞 未分化细胞 潘氏细胞

43 消化管 (1)吸收细胞 数量 最多(90%) 分布 上皮及小肠腺 光镜 高柱状、有纹状缘 核椭圆、靠基底 电镜 微绒毛>1000根
数量 最多(90%) 分布 上皮及小肠腺 光镜 高柱状、有纹状缘 核椭圆、靠基底 电镜 微绒毛>1000根 细胞衣、微丝束、线粒体、滑面内质网、连接复合体 功能 吸收营养物质

44 消化管 纹状缘 (电镜下的微绒毛) 吸收细胞

45 与糖蛋白分泌细胞同 消化管 (2)杯状细胞 数量 分布 光镜 电镜 功能 小肠腺 较多 杯状细胞 散在,从小肠至大肠段 杯状细胞逐渐增多
高酒杯或空泡状 与糖蛋白分泌细胞同 电镜 功能 分泌粘液,润滑、保护

46 (4)内分泌细胞 I细胞产生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S细胞产生促胰液 素;G细胞产生胃泌素。
消化管 (3)潘氏细胞 peneth cell 数量 少、为小肠腺特征细胞 分布 小肠腺底部、三五成群 光镜 锥体形,胞质顶部充满粗大嗜酸性颗粒,含溶菌酶等 功能 灭菌作用 潘氏细胞 (4)内分泌细胞 I细胞产生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S细胞产生促胰液 素;G细胞产生胃泌素。 (5)未分化细胞

47

48 粘膜下层: 肌层:内环/外纵 平滑肌 外膜:浆膜为主 消化管 小 肠 5、2小肠壁其它各层结构特点
小 肠 5、2小肠壁其它各层结构特点 黏膜 粘膜下层: 结缔组织较多血管/淋巴管/神经/十二指肠腺 黏膜下层 肌层:内环/外纵 平滑肌 肌层 外膜:浆膜为主 外膜

49 十二指肠腺 消化管

50 5.3小肠三段主要鉴别点 消化管 十二指肠 纵切面 十二指肠 绒毛形状 杯状细胞 淋巴组织 粘膜下层腺体 叶状 12指肠腺 少 弥散
十二指肠腺

51 消化管 空肠 纵切面 低倍 5.3小肠三段主要鉴别点 空 肠 绒毛形状 杯状细胞 淋巴组织 粘膜下层腺体 指状 孤立淋巴小结

52 消化管 回肠 (纵切) 5.3小肠三段主要鉴别点 回 肠 短小 绒毛形状 杯状细胞 淋巴组织 粘膜下层腺体 更多 集合淋巴小结

53 空 肠 回 肠 十二指肠 消化管 5.3小肠三段主要鉴别点 绒毛形状 杯状细胞 淋巴组织 粘膜下层腺体 指状 叶状 短小 更多 少 多 弥散
集合淋巴小结 孤立淋巴小结 粘膜下层腺体 十二指肠腺

54 消化管 5.4小肠吸收功能的结构基础 皱襞 + 绒毛 + 微绒毛及细胞衣 ==扩大吸收表面积约600倍

55 消化管 六:大肠:包括盲肠、结肠、直肠,主要是吸收水分、无机盐和纤维素的发酵和分解,分泌黏液,润滑肠道。主要结构特点:
(1)       黏膜无皱襞和肠绒毛。 (2)       上皮柱状细胞微绒毛不发达,不形成纹状缘,杯状细胞较多。 (3)       固有层内的大肠腺密集,长而直,杯状细胞多,无潘氏细胞,分泌物为碱性液体。 (4)       固有层淋巴组织较多,为孤立淋巴小结。 (5)       肌层发达,为内环、外纵平滑肌。 (6)       肛门附近固有层有围肛腺(皮脂腺和大汗腺)。

56 大肠黏膜

57 消化管 结肠 大肠腺 黏膜肌 黏膜下层 肌层

58 消化管 七:胃肠道内分泌细胞: 胃肠的黏膜上皮及腺体内有大量的内分泌细胞,它们分泌肽类或胺类激素,统称胃肠激素。细胞锥体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细胞基部含有许多分泌颗粒,为基底颗粒细胞或嗜银细胞,细胞分开放型和闭合型,开放型细胞游离面有微绒毛伸入管腔,可感受刺激。闭合型细胞为卵圆形,被相邻细胞覆盖,可感受机械刺激而分泌激素。

59 消化管 八:肠相关淋巴组织及免疫功能:参与构成机体免疫防疫的第一道防线。
消化管的免疫作用主要发生在淋巴小结上方的黏膜上皮,柱状细胞之间有一种特殊细胞,叫微皱褶细胞,简称M细胞,M细胞基底面质膜内陷,形成穹隆状,穹隆内有数个淋巴细胞,M细胞吞噬抗原并传递给穹隆内的淋巴细胞,后者在将抗原信息传递给固有层内的淋巴细胞,进行分化增殖,进入淋巴、血循,返回肠黏膜,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分泌IGA,并与吸收细胞分泌的糖蛋白结合为分泌性免疫球蛋白(SIGA),细胞将SIGA吞入胞后在释放入肠腔,SIGA附在上皮细胞的细胞衣上,可与相应抗原结合,并将其中和、分解和破坏,从而对机体起了有效的屏障作用。


Download ppt "第十章 消化管(2学时) 基本内容:消化管的一般组织结构、黏膜的特点及区分各段要点;胃腺、肠腺结构  "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