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三篇B2B電子商務實力成篇 第十章 企業資源規劃(ERP).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三篇B2B電子商務實力成篇 第十章 企業資源規劃(ERP)."—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篇B2B電子商務實力成篇 第十章 企業資源規劃(ERP)

2 本章學習重點 先解釋電子商業的骨幹 – ERP之基本定義,再就其效益與應用程式的領域,做完整之闡釋,再回顧ERP的演進過程,解釋為何會延伸為今日之ERP主軸,而企業在導入ERP時的應用策略,與ERP導入的組織架構,也在本章中做完善之介紹。而導入ERP前後的量化比較,本章更以 Ericsson 為實例,加以驗證。同時,本章亦列舉的國內外ERP之領導廠商,以提供同學對未來就業之企業中所使用之ERP系統,能先了解其運作架構與產品特性,在本章末,本章也列舉ERP在電子商業的應用實例與策略,同時,也闡釋導入ERP而失敗之案例,因為導入ERP就有如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願您成果期豐碩。

3 10.1 何謂ERP ERP的定義 所謂企業資源規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就是將企業的所有資源做整合和規劃,以達到資源分配最佳化為目標。所謂的資源包括:財務、會計、人力資源、生產規劃等。依照美國生產管理協會(American 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Control Society,APICS)的定義,ERP是一個以會計為導向的資訊系統,從客戶訂單、製造到出貨,對整體企業資源的需求,做有效的整合和規劃。

4 10.1 何謂ERP(續) ERP系統和製造資源規劃系統(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MRP)不同的地方在於ERP系統使用:   ◆圖形使用者界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GUI)   ◆關連性資料庫(Relational DB)   ◆第四代程式語言(4GL Language)   ◆電腦輔助軟體(Computer-aided Software)   ◆主從式架構(Client/Serve Architecture)   ◆開放式系統(Open System)

5 10.1 何謂ERP(續) 主從式架構(Client/Serve Architecture)
◆以硬體為基礎來定義:桌上型電腦的終端使用者,經由區域網路(Local Area Network),向後端系統提出服務的需求,桌上型電腦系統為Client端,後端系統為Server端。即提出服務需求的是Client端,提供服務者為Server端。Server端提供不同的服務,如檔案管理、列印、儲存資料等。 ◆以軟體為基礎來定義:軟體能夠請求服務的為Client端,軟體能夠提供服務的是Server端。應用程式可以為Client或Server。 主從式的軟體通常是以三層式(3-tier)的設計為基礎,ERP系統應用三層式的架構,並以關連性資料庫來儲存各種資料,如圖10-1所示,為主從式網路架構。

6 10.1 何謂ERP(續)

7 10.1 何謂ERP(續) ◆三層式的設計: ●展示層:主從式系統的第一層為展示層(Presentation Layer),使用者可以直接使用鍵盤、滑鼠、監視器與電腦互動。軟體包含圖形使用者界面,由使用者提出需求,經過軟體傳遞到應用層。展示層伺服器可以透過企業內網路(Intranet)或網際網路(Internet)和功能層伺服器進行資料交換。 ●應用層:主從式系統的第二層為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使用UNIX、Windows NT / Windows 2003 Server/ Windows 2008 Server或企業功能所需要的應用程式。應用層伺服器能格式化、處理進入的資料,且能與資料庫連結,提供資訊給使用者。 ●資料層:主從式系統的第三層為資料層(Data Layer),軟體為資料服務程式,負責管理資料庫的儲存和回復。應用程式可以由資料庫存取資料和下載程式到應用層伺服器,如圖10-2所示,為三層式的設計。

8 10.1 何謂ERP(續)

9 10.1 何謂ERP(續) ERP是電子商業的骨幹 (ERP is the backbone of e-Business) ERP系統經由單一的資訊系統,促進部門間的資訊交換,協助企業有效的運用企業整體資源,因此ERP系統已成為企業維持競爭力的必備工具。ERP是整合的應用軟體組合,將企業內部的資源加以整合,包含行政管理(財務,會計等)、人力資源管理(薪資、津貼福利等)和製造資源規劃(MRP II)(採購、生產計畫等)及其他支援模組。 如圖10-3所示,為ERP的涵蓋領域。ERP是一個整合後端系統,也就是企業的後台作業系統。一個好的ERP系統,除了本身的功能以外,更可以延伸至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客戶關係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及電子商業(e-Business,e-B)等系統,所以ERP是電子商業的骨幹。一個好的ERP系統,能迅速導入線上交易系統。以ERP系統為核心,整合其他相關企業應用程式,能使企業流程自動化,達到企業進入電子商業的目標,更增進企業的競爭優勢。

10 10.1 何謂ERP(續)

11 10.1 何謂ERP(續) ERP應用程式的領域 ERP不是單一的系統,它是由許多的模組所組成,這些模組可以互相溝通,並即時的提供資訊,給予管理階層決策。ERP應用程式的領域,以管理的觀點,基本上可以區分如下:   ◆行政管理(財務、會計等)   ◆製造資源規劃(MRP II)(採購、生產計畫等)   ◆人力資源管理(薪資、津貼福利等)   ◆其他支援模組

12 10.1 何謂ERP(續) 每個供應商所提供的模組,基本上涵蓋了這些方面。企業可以先選用基本模組(行政管理、製造資源規劃、人力資源管理),再依據需求,選擇適當的支援模組來配合,使企業可以產生最大的價值及最大的利潤,以思愛普(SAP R/3)為例,它的模組多、功能較多且複雜、價格高,如圖10-4所示,為思愛普(SAP R/3)的應用程式模組。

13 10.1 何謂ERP(續)

14 10.2 ERP的演進過程 企業資源規劃的演進,可以分為下列幾個階段,如圖10-5所示,為ERP的演進過程。

15 10.2 ERP的演進過程(續) ◆物料需求規劃(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MRP)(1960~1970):在1960年代Joseph Orlicky研究出新的物料管理方法MRP。MRP是依照未來的需求,確認材料的需求數量及日期。由主生產排程(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MPS)、材料表(Bill Of Material,BOM)和材料庫存表,配合生產流程,來決定未來某一期間原物料的需求,如圖10-6所示,為MRP的系統架構。

16 10.2 ERP的演進過程(續)

17 10.2 ERP的演進過程(續) ◆製造資源規劃(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MRP II)(1970~1980):Oliver Wight將MRP的觀念,擴大為MRP II。以MRP為基礎,結合財務管理、銷售規劃等製造相關的活動,為企業有效計畫整體資源使用的一個方法。由企業計畫、生產計畫、主生產排程、MRP、生產需求計畫等不同的功能組成並鏈結在一起。由這些系統來產出企業計畫、採購、運送、生產庫存的財務報表,如圖10-7所示,為MRP II的系統架構。

18 10.2 ERP的演進過程(續)

19 10.2 ERP的演進過程(續) ◆及時供應 (Just In Time,JIT)/ 全面品質管制(Total Quality Control,TQC)(1980~1990):由於日本企業的成功,JIT在1980年代非常流行。JIT是一個製造上的理念,這個理念使製造計畫追求零庫存、零等待時間的理想狀態。JIT的目標是,最小的庫存和最大的生產量,歸因於材料的供應和生產的及時,在製造流程中,只有少量的材料庫存。藉由JIT可以增加製程速度、降低庫存、增加收益。

20 10.3 企業導入ERP的策略 所謂企業流程再造,就是在導入ERP之時,需要配合對企業流程重新思考、重新改造。Michael Hammer & James Champy在1993年出版的著作「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中,對企業流程再造之定義為「根本重新思考,徹底翻新作業流程,以便在衡量表現的項目上,例如:成本、品質、服務和速度等,獲得戲劇化的改善。」這個定義共有四個關鍵字:根本(Fundamental)、徹底(Radical)、戲劇性(Dramatic)、流程(Processes)。

21 10.3 企業導入ERP的策略(續) ERP導入的策略 組織結構,企業流程,員工的理念,各種因素,均會影響導入的進行。通常導入的策略如下: ◆循序漸進(Step-by-Step):漸進式導入,因導入速度慢,安裝時採取一次一個模組的方式,如此可以降低失敗的風險。但是建置的時間增長,使成本增加。 ◆大刀闊斧一次完成(Big Bang):這是企業最普遍使用的導入方法。它是將企業現有的系統淘汰掉,而直接改用整套ERP系統,來連接全球的事業單位。導入可以縮短建置的時間,降低成本。 ◆階段式逐步導入(Modified Big Bang):企業為了要增加時效性,便會參考相同產業中,其他廠商的導入模式,或是由ERP產商提供的最佳管理實務(Best Practices),迅速建構自己的ERP系統。此導入方式,採用部份的功能模組,而不是整個系統。

22 ERP導入的組織架構 10.3 企業導入ERP的策略(續)

23 10.3 企業導入ERP的策略(續) ◆指導委員會(Steering Committee):由高階經理、高階顧問、專案經理組成。主要任務為決定組織架構、快速決定爭議問題、有效的資源分配、有能力推動專案。   ◆專案管理組織:由專案經理、資訊經理、顧問組成。主要任務為管理整個專案、控制進度、協調衝突解決問題、協調資源分配。 ◆資訊專案小組:由專案主管、專案成員、顧問組成。提供有關專案技術上的工作,例如:系統管理、資料庫管理。 ◆作業單位專案小組:由專案主管、專案成員、顧問組成。主要任務為建構系統、測試系統、訓練員工等。

24 10.3 企業導入ERP的策略(續) ERP導入的程序 ERP的導入程序如下,如圖10-9所示,為ERP的導入程序。

25 10.3 企業導入ERP的策略(續) ◆選擇進口的ERP,還是國產的ERP?:目前市場上,有許多公司原本採用國產的ERP,而今已改換進口的ERP。反之,也有部份公司相繼改用國產的ERP,以取代進口的ERP。因而在此特別歸納分析要點如下: ●較適合導入國產本土的ERP: *非常本土化的公司,作業方式希望配合公司需求。 *歷史悠久的公司,有自己的一套作業方式。 *非常注重客製功能,為使用者導向的公司。 *單一公司或工廠,欲選擇較經濟實用的軟體。 *跨國企業,多家分公司及工廠的集團公司。 ●較適合導入進口的ERP: *外商公司或工廠,走標準化,不作客製需求。 *注重系統整合及未來擴充性。

26 10.4 個案剖析:ERP的國內外領導廠商 思愛普在2000年2月成立子公司SAPHosting,從事應用程式服務提供者及應用程式相關的事業。2000年3月成立子公司SAPMarket,目標為提供電子交易市集(e-Marketplace)、電子化採購(e-Porcurement)、電子銷售(e-Selling)解決方案,並與第一商務(Commerce One)策略聯盟,推出MarketSet的解決方案,建立和管理電子交易市集。而Enterprise Buyer的解決方案,能夠直接和間接的採購商品,如圖10-10所示,為思愛普的網站。

27 10.4 個案剖析:ERP的國內外領導廠商(續)

28 10.4 個案剖析:ERP的國內外領導廠商(續) Oracle ERP的優點為:   ◆以Internet為運作平台   ◆跨國企業集團的運作模式   ◆多分公司、多工廠的運作模式   ◆多幣別 (Multi-Currency) 的運作模式 Oracle Applications 是第一套超越傳統自動化流程的企業應用管理系統,他提供整合的商業智慧系統(Business Intelligence System),協助企業解決業務上的問題,即時做正確的決策,改善企業作業流程,使企業能持續不斷地創新流程,增加其競爭力。 Oracle已將業務重心轉移至網際網路上,產品可以完全支援網際網路,Oracle並將商業智慧(Business Intelligence,BI)系統加進現有的企業資源規劃軟體中,讓企業不必費心於規劃企業流程,透過更有價值的資訊使企業經營更有效率,如圖10-11所示,為甲骨文的網站。

29 10.4 個案剖析:ERP的國內外領導廠商(續)

30 10.4 個案剖析:ERP的國內外領導廠商(續) PeopleSoft成立於1987年,以人力資源管理模組聞名。在1988年,第一套產品人力資源管理系統,PeopleSoft HRMS上市。PeopleSoft在人力資源管理市場,佔有率超過50%,居領導的地位。PeopleSoft經過兩年的開發,在2000年發表新版的PeopleSoft 8.0,代表企業軟體架構,移向網際網路移。包含六十種新的協同合作應用程式,一百種重新設計的應用程式。PeopleSoft 8.0是100%網際網路的應用程式,使用HTML語言,組織與組織間,可以經由協同網路,隨時隨地存取資訊。PeopleSoft 8.0已經獲得一千個訂單,包括3M、Sprint等公司。 PeopleSoft 在2000年1月,購併Vantive。Vantive是客戶關係管理(CRM)應用程式第二位的供應商,提供獲得、維持、分析顧客的綜合性服務,並整合Vantive與PeopleSoft的解決方案,來提供360度的客戶生命週期管理。如圖10-12所示,為PeopleSoft的歷史網站畫面,就在2005年6月,Oracle再併購PeopleSoft,而成為Oracle旗下一員。

31 10.4 個案剖析:ERP的國內外領導廠商(續)

32 10.4 個案剖析:ERP的國內外領導廠商(續) i1 Global eOfficeTM整合企業內部銷售、採購、製造、庫存、會計、財務等功能,提供最佳化的工作流程。企業可以直接透過網路,進入系統經營管理企業,掌控公司即時營運狀況。系統可以協助企業,立即進入電子商務的領域,上下游廠商,均能透過系統交換資訊、進行買賣,因此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業整體競爭力,如圖10-13所示,為美商艾旺電子商務的網站。

33 10.4 個案剖析:ERP的國內外領導廠商(續)

34 10.4 個案剖析:ERP的國內外領導廠商(續) 鼎新還與國際ERP大廠甲骨文(Oracle)合作,為大型企業的ERP系統,提供專業的顧問輔導與客製化的服務。企業的ERP系統,可說是其他商用資訊系統的核心,由ERP系統,可以衍生發展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客戶關係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及電子商務(Electronic Commerce,e-C)等系統及市場。鼎新的客戶包含仁寶、華碩電腦、技嘉科技、鴻海精密等。在已有一萬兩千家ERP客戶的基礎下,鼎新期望這些客戶,再採用鼎新其他相關的產品,與鼎新的ERP系統,做整合的連接應用,增加鼎新的市場佔有率,如圖10-14所示,為鼎新的網站。

35 10.4 個案剖析:ERP的國內外領導廠商(續)

36 10.4 個案剖析:ERP的國內外領導廠商(續) 偉盟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88年,是一個結合軟體與網路技術於一身的系統整合專業團隊。偉盟系統在民國八十六年,取得第二類電信執照後,從提供企業資訊規劃服務,向外延伸版圖,進入網路數位通訊時代。除了提供企業 電子訂購系統(Electronic Ordering System,EOS)、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ISP)、應用程式服務提供者(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ASP)之外,也致力於EC、CRM、SCM與ERP之整合性產品規劃,協助企業掌握電子商務發展之趨勢與潮流,迎接電子商務時代的來臨,如圖10-15所示,為偉盟系統的網站。

37 10.4 個案剖析:ERP的國內外領導廠商(續)

38 10.4 個案剖析:ERP的國內外領導廠商(續) 偉盟的製造業企業資源管理資訊系統,GroERP,提供企業從顧問諮詢、系統規劃、系統分析設計、教育訓練、輔導上線到電腦中心會員服務,針對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提供最適合的專業服務,伴隨企業永續成長。如圖10-16所示,為GroERP系統流程圖。GroERP,符合企業內稽、內控九大循環,以及兩岸三地的營運決策需求。

39 10.4 個案剖析:ERP的國內外領導廠商(續)

40 10.4 個案剖析:ERP的國內外領導廠商(續) 慧盟資訊科技,在1996年成立於新竹,在1998年時成立ORACLE ERP建置顧問團隊,在2000年,發表第二代企業資源規劃管理系統i-ERP,為完全應用軟體元件化技術,開發之ERP II。i-ERP在企業e化策略方案上,為企業建構全球運籌管理所需之快速反應機制,對於物料、產能、訂單追蹤、庫存或是採購方面都有規劃,在人力資源上,也可以做最有效的安排,降低其營運的成本。 i-ERP,提供的是電子化企業的全方位高透明(Total Visibility),使得企業組織獲得及時透明資訊。i-ERP高度彈性與延展性,可以隨著企業成長而擴充其系統,如圖10-17所示,為慧盟資訊科技的網站。

41 10.4 個案剖析:ERP的國內外領導廠商(續)

42 10.4 個案剖析:ERP的國內外領導廠商(續) 電腦化要成功,不單是電腦公司的責任,還需資訊部門同仁的努力,及高階主管的支持。耐斯目前已經作到資料正確性提高、資訊整合與分享及系統功能的改善。接下來則是要進一步培養使用者,養成利用資訊與分析資訊的習慣,從而擬定系統提昇方案,電腦化才稱得上成功。如圖10-18所示,為耐斯企業-愛之味的網站。

43 10.4 個案剖析:ERP的國內外領導廠商(續)

44 10.4 個案剖析:ERP的國內外領導廠商(續) 工研院成立時是集合國內既有研究單位而成,再依產業發展需求成立新單位。因為這原因,工研院的內部管理偏向分散式,以便於在各不相同的產業環境中做有效的運作。但這也造成各單位文化、行政、會計制度及作業流程不盡相同,在強調整合研發資源的單位,容易造成運作上的障礙,不僅決策者對全院整體資訊的取得,非常不容易,而院內人員在融合、異動、或跨單位的支援,也必須花許多時間調適。 面對外在環境的加速度變化,科技整合已成必然趨勢,科技邊界亦愈來越模糊,工研院是在國內產業與科技發展的龍頭,預見以知識為主競爭的趨勢,將為國內環境帶來衝擊,因此率先提倡打破研發疆界,界定出院內五大研究領域,而從民國89年12月開始導入ERP,便是藉由落實單一系統與資訊整合分享的概念,營造跨所、跨計劃、更即時有效率的研發環境,提升國家的研發競爭力,如圖10-19所示,為工研院的網站。

45 10.4 個案剖析:ERP的國內外領導廠商(續)

46 10.4 個案剖析:ERP的國內外領導廠商(續) 台南企業是成衣製造的老兵,卻是企業資源規劃系統的新手。決定要導入企業資源規劃系統以後,台南企業立即在組織調整上做出配合,原本只有5、6人編制的資訊部門,為了導入ERP,一下子擴充3倍,成為16人的單位,希望在最短的時間裡成功導入。台南企業導入ERP的過程,並不如事先想像般順利。原本想都沒想過的“語言問題”,都成了發展ERP的絆腳石。 乍看之下,ERP不但沒有改善製造流程,反而增加新的問題。然而,規模日益龐大的企業,如果始終停留在人工控管的階段,空轉的成本,絕對遠超過看似昂貴的ERP。以台南企業為例,工廠分散在五個不同的國家,每年訂單高達150萬件,若要突破生產效率,導入ERP仍是當務之急。台南企業對此有深切體認,即便導入過程不如預期順利,也將他完成上線了,如圖10-20所示,為台南企業的網站。

47 10.4 個案剖析:ERP的國內外領導廠商(續)

48 10.4 個案剖析:ERP的國內外領導廠商(續) 東森電視台和甲骨文、泰新系統簽約,投入3,800萬元,導入ERP,強化東森電視台的e化能力,預估可以節省成本15%,提高員工平均產值15%。東森電視台董事長表示,東森是亞洲第一家導入ERP的電視媒體,第一階段將配合上市作業,先導入財會部門。第二階段導入決策系統,總計投入3,800萬元。導入ERP後,預估可以達到節省成本15%、員工平均產值增加15%的效益。 因為電視媒體的作業方式及業務範圍都較為複雜,尤其東森進軍全球華人市場,及開拓幼童商品市場,有必要建置ERP,以利掌控各項作業流程,讓每個主管控制成本及營收。東森在衝刺營收的同時,也可以顧及成本控制,以提高獲利,將透過ERP,以客製化及模組化的作業方式,控管所有作業流程。台灣正積極建設成為亞洲最e化的國家,華文媒體市場,則擁有廣大的收視群,面對龐大的資料,充分應用資訊系統,進行資料整合,將有助於提供收視群眾多樣化的服務,如圖10-21所示,為東森電視的網站。

49 10.4 個案剖析:ERP的國內外領導廠商(續)

50 10.4 個案剖析:ERP的國內外領導廠商(續) FoxMeyer設定SAP R/3的解決方案,能整合倉庫自動化軟體,來符合公司未來的需求。FoxMeyer並沒有適當的管制計劃,使計劃逐漸地擴大,增加了計劃的成本,也降低了FoxMeyer的獲利及導致計劃的失敗。 失敗原因: ◆員工的不合作 ◆沒有熟練的員工參與執行 ◆有些ERP的顧問缺乏經驗 ◆沒有管制計劃 ◆導入的費用超出預期過多 ◆沒有選對適當的軟體 ◆軟體整合失敗


Download ppt "第三篇B2B電子商務實力成篇 第十章 企業資源規劃(ERP)."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