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3讲 地球的运动.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3讲 地球的运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3讲 地球的运动

2 基础知识回顾 一、地球自转 逆时针 顺时针

3 基础知识回顾 2.周期 时间 旋转角度 意义 恒星日 地球自转的 真正周期 太阳日 24小时 360°59′ 周期 23时56分4秒
昼夜交替

4 基础知识回顾 除 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均为 角速度 由 向 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0 3.速度 线速度 南北两极点 15°/时 赤道
除 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均为 线速度 由 向 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0 南北两极点 15°/时 赤道 两极

5 基础知识回顾 1.导致 现象。 2.产生 ,使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3.使地球上不同 的地方,形成不同的地方时。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导致 现象。 2.产生 ,使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3.使地球上不同 的地方,形成不同的地方时。 昼夜交替 地转偏向力 经度

6 基础知识回顾 1.时区划分: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 个时区。每个时区占 个经度。
三、时区划分与时间计算 1.时区划分: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 个时区。每个时区占 个经度。 2.区时:每个时区以 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做区时,又称 。 3.区时的换算 ①位于同一时区内的各地,采用 的区时;不同时区的各地,采用各自的区时。 ②相邻时区的时间相差 。 ③计算时采用“东加西减”。 24 15 中央经线 标准时 相同 1个小时

7 基础知识回顾 4.日期分界线 (1)人为日界线:大致沿 经线穿行的折线,即 。 (2)自然日界线:地方时 所在的经线。 180°
(1)人为日界线:大致沿 经线穿行的折线,即 。 (2)自然日界线:地方时 所在的经线。 180° 国际日期变更线 0时

8 基础知识回顾 温馨点拨 东12区和西12区各跨7.5个经度,合称东西12区,180°经线的地方时作为东12区和西12区共同的区时。东12区是全球最早的区时,西12区是全球最晚的区时,二者区时数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

9 基础知识回顾 四、地球公转

10 基础知识回顾 (1)轨道:近似正圆的 ,太阳位于它的一个焦点上。 (2)方向:图中为 方向。 (3)周期 恒星年: 。
1.公转特征 (1)轨道:近似正圆的 ,太阳位于它的一个焦点上。 (2)方向:图中为 方向。 (3)周期 恒星年: 。 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椭圆 逆时针 365日6时9分10秒

11 基础知识回顾 (4)速度 公转位置 时间 公转速度 A点 近日点 最快 B点 7月初 最慢 1月初 远日点

12 基础知识回顾 温馨点拨 北极极昼期间,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所用的天数多;而南极极昼期间,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所用的天数少,因此,北极极昼的天数多于南极。

13 基础知识回顾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概念和大小

14 基础知识回顾 (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 之间往返运动。 南、 北回归线

15 基础知识回顾 (1)正午太阳高度:地方时 的太阳高度。 (2)规律:从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两侧 。 五、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正午太阳高度:地方时 的太阳高度。 (2)规律:从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两侧 。 12时 逐渐降低 2.昼夜长短的变化 (1) 上全年昼夜等长。 (2)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 ,纬度越高,昼 、夜 ;南半球相反。 赤道 昼长 夜短 越长 越短

16 基础知识回顾 3.四季的更替 (1)原因:一年中,地球上各地 和 随时间的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不同。 (2)四季的划分
和 随时间的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不同。 (2)四季的划分 夏季:一年中 较大、 较长的季节。 冬季:一年中 较小、 较短的季节。 春、秋季:冬夏两季的 季节。 午太阳高度 昼夜长短 正午太阳高度 白昼 正午太阳高度 白昼 过渡

17 基础知识回顾 4.五带的划分 五带 范围 特征 热带 之间 一年中获得太阳辐射能量 的区域 南、北温带 南、北半球 与 之间的区域
一年中获得太阳辐射能量 的区域 南、北温带 南、北半球 与 之间的区域 四季更替明显 寒带 之内 地球上最 的区域 南、北回归线 最多 热带 寒带 寒冷 南、北极圈

18 高频考点讲练 考点一 晨昏线的应用 在侧视日照图上,过地心作一条垂直于晨昏线的入射直线,此线与球面交点即为直射点。如图1所示的A点。
考点一 晨昏线的应用 1.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在侧视日照图上,过地心作一条垂直于晨昏线的入射直线,此线与球面交点即为直射点。如图1所示的A点。

19 高频考点讲练 图1        图2

20 高频考点讲练 2.确定地方时 主要有四个隐含时间,如图2所示:AC为晨线,晨线与赤道交点A所在经线AS地方时为6时;BC为昏线,昏线与赤道交点B所在经线SB地方时为18时;昼半球的中央经线SE地方时为12时;夜半球的中央经线SF地方时为0时。

21 高频考点讲练 3.确定日期 主要有四种情况,如下图所示:

22 高频考点讲练 4.昼夜长度的推算:(如下图所示)

23 高频考点讲练 (2008年高考天津文综卷)如图中X、Y分别为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据图完成(1)~(2)题。
例1 (2008年高考天津文综卷)如图中X、Y分别为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据图完成(1)~(2)题。 (1)X、Y两点情况相同的是(  ) A.太阳所在方向 B.所在时区 C.正午太阳高度 D.白昼长短

24 高频考点讲练 (2)太阳直射点正向什么方向运动?能确定的是( ) A.向北 B.向南 C.向东 D.向西
(2)太阳直射点正向什么方向运动?能确定的是(  ) A.向北    B.向南 C.向东 D.向西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左为晨线,右为昏线,X、Y为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所以图中的半球为昼半球。图中赤道向上方凸起,X点昼长应为0小时,Y点昼长为24小时。X、Y两点纬度数相同,但南北相反,太阳直射Y点所在半球,因此两地正

25 高频考点讲练 午太阳高度不同。X、Y位于同一经线圈的两条经线上,地方时不同,X点地方时为12时,Y点地方时为0时。因而用排除法应选A项。第(2)题,由上题可知此时地球的昼夜长短情况,在一年中有两个时间,太阳直射点可能向南也可能向北,但在一天当中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因此,太阳直射点在一天中可以确定在向西移动。 【答案】 (1)A (2)D

26 高频考点讲练 触类旁通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1.(2010年东北三省联考)下图阴影区域为夜半球,AC位于同一经线上,BC位于赤道,D为BC的中点。据此回答(1)~(2)题。 (1)若不考虑地表差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日全球昼夜等长 B.A、B、C三点间球面距离相等

27 高频考点讲练 C.AC经线上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在此日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D.BC段弧长的最大值为赤道周长的四分之一
A.7∶ B.8∶00 C.8∶ D.9∶00

28 高频考点讲练 解析:(1)读图可知此时为北半球冬至日,AC经线在北半球的各点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BC段为昼半球在赤道上的一部分,A点为晨昏线与北极圈的切点,过该点的经线为12时,BC段弧长最大为赤道上昼半球弧长的一半;AB段与BC段弧长最大为赤道上昼半球弧长的一半;AB段与BC段弧长可能相同为赤道周长的四分之一,但大于AC段弧长。故选D。

29 高频考点讲练 (2)D为BC中点,B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时间为6点,从而可以判断D点的地方时为8∶30。故选C。 答案:(1)D (2)C

30 高频考点讲练 考点二 时间的计算和日期的变更 1.时间的计算 地方时 区时 日界线 图示

31 高频考点讲练 计算 所求地点的地方时=已知点的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 (知西求东用“+”,知东求西用“-”)DAB 如TB=TD+ 度数×4分钟 ①时区数为(已知点经度+7.5°)/15°的商(结果取整数,舍去余数)。②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时区差的计算,当两时区同在东或西时区时,区号相减;当两时区分别在东西时区时,区号相加)(“±”号依照时区划分的位置) 自东向西跨过日界线加一天; 跨过180°经线时日期不一定变

32 高频考点讲练 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人为划分出来的日期变更线,而0时经线为自然日期分界线
相互关系  区时的基础 来自中央经线地方时,和地方时如日出、日落、正午等仍基本一致 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人为划分出来的日期变更线,而0时经线为自然日期分界线

33 高频考点讲练 2.地球上日期的变更 在地球上日期变更的界线有两类(如图)

34 高频考点讲练 (1)自然日界线:即0时所在的经线,它是不断变化的,自西向东过0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过0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减一天。
(2)人为日界线:即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自西向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 (3)自然日界线与人为日界线有可能重合,即当180°经线地方时为零点时。

35 高频考点讲练 从图上可直观地看出某一时刻地球表面分属于不同日期所跨的经度范围。

36 高频考点讲练 特别提醒 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从已知点向东西两侧找日界线,两条日界线之间属于同一日期。
由图知,与北京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为60°W向东至180°,跨240个经度,占全球的。

37 高频考点讲练 例2 (2008年高考广东卷)下图为某日观测到的同一经线上不同纬度的日出时刻(东十区区时)。此时,东十区区时为12时。读图回答(1)~(4)题。

38 高频考点讲练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 A. 30°E, 20°N B. 150°E, 20°S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 A. 30°E, 20°N B. 150°E, 20°S C. 30°E, 20°S D. 150°E, 20°N (2)对图中四地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丁地地方时12时日出 B.丙地地方时16时日落 C.乙地昼长20小时 D.甲地夜长12小时 (3)此时与东十区日期相同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比例是(  ) A.四分之一 B.二分之一 C.三分之一 D.大于二分之一

39 高频考点讲练 (4)对该日的地理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速度最慢 B.台北处于一年内降水量最多的季节
(4)对该日的地理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速度最慢 B.台北处于一年内降水量最多的季节 C.西安日出时间大约在5时 D.日本东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广州的小

40 高频考点讲练 【解析】 (1)读图可知,此时70°S的日出时间是0时,说明该地区有极昼现象,根据直射点所在的纬度与开始出现极昼的地区的纬度互余的关系可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0°S;此时东十区的地方时为12时,由此可知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150°E。 (2)读图可知,乙地日出时间是2时,所以它的昼长是20小时。

41 高频考点讲练 (3)此时东十区的区时为12时,所以地方时为0时的经度是30°W,与东十区日期相同的范围是30°W向东到180°,所以它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比例大于二分之一。 (4)此时太阳直射20°S,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速度较快,不是最慢,最慢是在远日点附近;台北是季风气候,此时是冬季,所以处于一年降水最少的季节;西安昼短夜长,所以西安日出时间不可能在5时左右;日本东京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广州的小。 【答案】 (1)B (2)C (3)D (4)D

42 高频考点讲练 触类旁通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2.图中大圆为晨昏线,M点在东西半球分界线上,P点线速度为0 km/h,图中阴影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据此完成(1)~(2)题。

43 高频考点讲练 (1)M点纬度可能为( ) A.77° B.66° C.55° D.44° (2)若图中日期为3日和4日,则北京时间是( )
(2)若图中日期为3日和4日,则北京时间是(  ) A.3日2时40分 B.3日21时20分 C.4日2时40分 D.4日21时20分

44 高频考点讲练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日期的变更问题。由题干信息P点线速度为0 km/h,可知P点为极点;M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知PN也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且PN是一条日期界线,可判断其只能为0时经线,则PQ为180°经线。第(1)题,M点又在晨昏线上,且靠近极点,则M点的纬度应在66°34′~90°之间,故选A。第(2)题,图中日期为3日和4日,PN地方时为0时,经度为160°E,根据时差计算可知北京时间。 答案:(1)A (2)B

45 高频考点讲练 考点三 昼夜长短的判读、变化及计算 1.昼夜长短的判读
考点三 昼夜长短的判读、变化及计算 1.昼夜长短的判读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同一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46 高频考点讲练 2.昼夜长短状况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高纬白昼时间越长。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无关。如下图所示 :

47 高频考点讲练 3.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与直射点位置无关。如下图:

48 高频考点讲练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4.昼夜长短计算的方法 (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 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

49 高频考点讲练 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3)根据分布特点进行计算 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数的夜长(昼长)相等。

50 高频考点讲练 例3 (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Ⅱ)下图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据此完成(1)~(3)题。

51 高频考点讲练 (1)若该图表示上半年a、b两月(a月早于b月),则①、②、③、④四地纬度依次是( )
A.66.5°N、66°N、40°N、40°S B.66.5°S、66°S、40°S、40°N C.66.5°N、66°N、0°、40°S D.66.5°S、66°S、0°、40°N

52 高频考点讲练 (2)根据图中各地的白昼长度变化可知( ) A.a月内①~④各地的夜长均长于昼长 B.b月内①~④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
(2)根据图中各地的白昼长度变化可知(  ) A.a月内①~④各地的夜长均长于昼长 B.b月内①~④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 C.③地较②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 D.③地与④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昼夜长短变化为零

53 高频考点讲练 (3)①地在a月与b月的平均昼长变化Pa与Pb的关系应符合( ) A.0<Pa/Pb<1 B.Pa/Pb=0
C.Pa/Pb= D.Pa/Pb>1 【解析】 (1)该图表示上半年,即1~6月,1月1日至6月22日之间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南半球各地昼渐短。从图中看出,从a月到b月①②③三地昼渐长,所以①②③三地在北半球,④地昼渐短,所以④地在南半球。所以选A。

54 高频考点讲练 (2)看图,a月和b月①②③三地昼长小于12小时,所以昼短夜长,而④地昼长大于12小时,所以昼长夜短,故AB都错。③地昼长接近12小时,所以③地纬度比②地低,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小,故C错。③地与④地之间的赤道上昼夜等长,故选D。 (3)①地在a月昼长变化约为2小时,①地在b月昼长变化约为5小时,故0<Pa/Pb<1。 【答案】 (1)A (2)D (3)A

55 高频考点讲练 触类旁通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3.下图为某日某时刻某纬线圈至极点的昼夜分布状况,阴影为黑夜。据此完成(1)~(3)题。

56 高频考点讲练 (1)该纬度圈的纬度可能是( ) A.0° B.23°26′S C.30°N D.30°S (2)关于T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1)该纬度圈的纬度可能是(  ) A.0° B.23°26′S C.30°N D.30°S (2)关于T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昼夜平分 B.昼短夜长 C.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D.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3)关于P地昼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昼长10小时 B.昼长11小时 C.昼长12小时 D.昼长13小时

57 高频考点讲练 解析:第(1)题,从图中的三个点的经度数可以推断出该半球是北半球,又从该纬线圈的昼夜状况(昼长夜短)知该纬线圈不是赤道,结合以上两点,可知C项符合题目要求。第(2)题,由于太阳直射北半球,而T地所在地区的昼夜情况是昼长夜短,故该地应在北半球,而该地的经度是22.5°W,位于西半球,故选C项。第(3)题,由于P地所在的经线圈在北半球,且昼长夜短,因此,符合本题要求的只有D项。 答案:(1)C (2)C (3)D

58 高频考点讲练 考点四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及应用 1.计算
考点四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及应用 1.计算 (1)一般情况下,所求点的正午太阳高度=90°-直射点纬度和所求地点纬度间的纬度差。 (2)极昼时寒带地区子夜太阳高度=(所求地点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90°。

59 高频考点讲练 (1)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就是一天的正午时刻,此时该地的地方时为12时。
2.应用 (1)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就是一天的正午时刻,此时该地的地方时为12时。 (2)求当地的地理纬度(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 (3)确定房屋的朝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向南方;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相反。

60 高频考点讲练 (4)确定日期、日影长短及方向: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零;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越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如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日影永远朝向北方;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日影永远朝向南方;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日影则有南、北朝向的变化。

61 高频考点讲练 (5)确定楼间距、楼高:为了更好地保持各层楼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以我国为例,见图甲,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hcotH。

62 高频考点讲练 (6)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之间成直角。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α+h=90°(如图所示)。

63 高频考点讲练 例4 (2009年高考四川文综卷)下图是经纬网图,已知M地位于赤道,N地比P地先见到日落;此刻,图中70°纬线以内为极昼,再过8小时,N地太阳高度达当日最大。读图回答(1)~(2)题。

64 高频考点讲练 (1)此刻,太阳直射( ) A.世界著名渔场 B.世界著名油田 C.暖流流经地区 D.热带沙漠地区 (2)图幅范围内( )
(1)此刻,太阳直射(  ) A.世界著名渔场 B.世界著名油田 C.暖流流经地区 D.热带沙漠地区 (2)图幅范围内(  ) A.此刻,各地在同一日 B.此刻,大部分地区是黑夜 C.此日后,各地白昼逐渐增长 D.此季节,N地原野一片枯黄

65 高频考点讲练 【解析】 (1)材料中N地比P地先见到日落,且N、P在同一纬线,由此推出N地在P地东侧,确定该图为南半球,N在30°E;再经过8小时N地太阳高度达当日最大,可得出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150°E;图中70°纬线以内为极昼,可得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0°S,因而此时太阳直射点坐标为(20°S,150°E),应在澳大利亚东北部,为东澳大利亚暖流。

66 高频考点讲练 (2)此刻,30°W地方时为0∶00,30°W~180°在同一日;这一天太阳直射20°S,此日后,不能判断太阳直射是南移还是北移;此季节,南半球是夏季,N地为非洲的热带草原,正处于雨季,原野不可能一片枯黄。 【答案】 (1)C (2)B

67 高频考点讲练 触类旁通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4.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折线图,回答(1)~(2)题。

68 高频考点讲练 (1)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 ) A.北温带 B.南温带 C.北半球热带 D.南半球热带
(1)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  ) A.北温带   B.南温带 C.北半球热带 D.南半球热带 (2)在图中C处所表示的这一天,该地(  ) A.黑夜最短 B.正午旗杆的影子最短 C.气温最高 D.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69 高频考点讲练 解析:第(1)题,该地一年内能有两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90°,因此其位于热带;再根据这两次最大值出现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12月22日前后可知它位于南半球。第(2)题,图中的C处表示这一天太阳直射在C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因此正午时旗杆的影子最短,长度为零。此时太阳并非直射在一年中的最南位置,因此该地的黑夜并非最短;南半球一个地方气温的最高值陆地上一般出现在1月,而非图示时间。此时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 答案:(1)D (2)B

70 高频考点讲练 考点五 光照图的综合判读及应用 1.常见的光照图 (1)极点的俯视图 (2)侧视图

71 高频考点讲练 (3)展开图(图柱投影图) (4)立体图

72 高频考点讲练 侧视图或立体图,一般北极在上,南极在下;极地俯视图,从自转方向上看,逆时针自转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为南极 确定南 北极点
2.光照图判读及应用 确定南 北极点 侧视图或立体图,一般北极在上,南极在下;极地俯视图,从自转方向上看,逆时针自转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为南极 确定晨 昏线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 确定直射 点的位置 直射点所在经线,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则太阳直射赤道;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则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73 高频考点讲练 确定极昼极夜范围 若太阳直射X°N,则(90-X)°N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90-X)°S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若太阳直射X°S,则(90-X)°N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90-X)°S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确定某点地方时 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与此相对的经线地方时为0时;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 确定昼 夜长短 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为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弧和夜弧的长短,决定昼长和夜长,弧长15°为1小时。夏半年,昼长夜短;冬半年,昼短夜长。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

74 高频考点讲练 确定日出、 日出时刻=12-昼长÷2,日落时刻=12+昼长÷2 日落时刻
确定太阳 升落方向 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太阳东北升、西北落;直射南半球时,太阳东南升、西南落;春秋分日,太阳东升西落 确定正午 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各地正午太阳高度H=90°-ΔΦ(其中ΔΦ为某地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

75 高频考点讲练 例5 (2009年高考福建文综卷)读图,完成(1)~(3)题。

76 高频考点讲练 (1)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 ) A.0°~20°N B.0°~20°S
C.20°N~23°26′N D.20°S~23°26′S (2)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  ) 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 B.北温带范围变小 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D.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

77 高频考点讲练 (3)若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点,则E点的时间可能为( ) A.5月23日8时 B.6月22日18时
C.11月23日6时 D.12月22日18时 【解析】 (1)图中,PQ与经线夹角为20°,则知∠FOP=70°,即P点纬度为70°N。若想保证P点出现极昼,则必须保证极昼范围由P点逐渐扩大到北极圈或由北极圈逐渐缩小到P点,又因直射的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因而可得C项正确。

78 高频考点讲练 (2)由题意可知,图中黄赤交角为20°,即回归线度数为20°,极圈度数变为70°,则地球上热带、寒带范围变小,温带范围扩大,极夜、极昼范围变小;北半球冬半年正午太阳高度增大,冬季均温升高,昼夜长短、四季差异变小,南半球夏季昼变短。

79 高频考点讲练 (3)由题意及晨昏线平分赤道可画如右示意图:
其中ABC为晨昏线,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若AB为晨线,则北极附近为极昼,OB为0时,E为6时。若AB为昏线,则北极附近为极 夜,则OB为12时,E为18时,可知D项正确。 【答案】 (1)C (2)A (3)D

80 高频考点讲练 触类旁通 (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5.(2010年湖北黄冈模拟)右图是“某地某日太阳高度日变化图”,且这一天过后,北极圈内极昼范围正在扩大。读图完成(1)~(2)题。

81 高频考点讲练 (1)当地的地理坐标为(  ) A.40°N,120°E B.40°N,90°E C.40°S,120°E D.0°,90°E

82 高频考点讲练 (2)9个月后,下图中正确的是(  )

83 高频考点讲练 解析:(1)从题意和图中信息可知此日太阳直射赤道,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50°,50°=90°-φ,φ=40°,此日过后影长变短,故该地为40°N;由东八区时间可知,该地经度为120°E。(2)由上题可判断出该日为春分。春分过后9个月为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 答案:(1)A (2)B

84 规律方法技巧 一、地球自转速度和公转速度的分布规律 1.地球自转的速度

85 规律方法技巧 (1)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零。 (2)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线速度相同。
(3)60°纬线上的线速度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

86 规律方法技巧 因 素 影 响 关 系 纬度 纬度越低,速度越大 负相关 海拔 海拔越高,速度越大 正相关 特别提醒
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 因 素 影 响 关 系 纬度 纬度越低,速度越大 负相关 海拔 海拔越高,速度越大 正相关

87 规律方法技巧 2.地球公转的速度 近、远日点与冬、夏至日的区别:(1)时间上的区别:近日点为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远日点为7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2)在公转轨道上的区别:近日点的位置较冬至日靠东,远日点的位置较夏至日靠东。

88 规律方法技巧 3.地球公转的方向 (1)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

89 规律方法技巧

90 规律方法技巧 (2)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91 规律方法技巧

92 规律方法技巧 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原因
受运动惯性的影响,物体总是力图保持原来的方向和速度,但由于受地球的形状和运动的影响,导致它们逐渐偏离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特点 地转偏向力垂直于物体的运动方向;只影响运动方向,不影响运动速度;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 规律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 表现 河岸不对称、大气中的气流运动方向改变、大洋中洋流运动方向改变

93 规律方法技巧 判定方 法(左 右手法 则) 北半球用右手表示,南半球用左手表示,掌心向上,四指代表物体原来的运动方向,大拇指指向即为物体运动的偏向

94 规律方法技巧 特别提醒 (1)河流沿岸人类活动的选址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流冲蚀右岸,在左岸淤积,故港口、防洪堤坝一般建于右岸,聚落、挖沙场地宜选在左岸。具体示意如下:

95 规律方法技巧 (2)炮弹的发射及物品的空投方位确定。 (3)根据天气资料图,正确判断风向及其变化。
(4)根据风或水流的偏转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96 规律方法技巧 三、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影响 1.用表解法记忆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97 规律方法技巧 2.图解黄赤交角的变化带来的影响 依据上图,通过α+γ=90°、γ+β=90°,可知α=β,进而可推出如下关系:

98 规律方法技巧

99 规律方法技巧 四、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也就是太阳直射当地子午线时的太阳高度(如下图所示)。

100 规律方法技巧 1.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101 规律方法技巧

102 规律方法技巧 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103 规律方法技巧

104 规律方法技巧 3.某一时刻,太阳高度相同的点有无数个,即以直射点为圆心,以(90°-高度角)的角距离为半径的圆。(如右图)
4.某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点可能有两个,也可能只有一个(位于同一经线上,与直射纬线之间的角距离相同)。

105 规律方法技巧 五、太阳运行轨迹图判读  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40°N)二分二至日太阳在天空中的运行轨迹图。此图较好地再现了太阳高度、昼夜长短随季节的变化规律。图中底面大圆为地平圈,外圆半圆弧为苍穹(天球),太阳运行轨迹中无论何时何地均东升西落,直射点以北地区正午太阳在南,直射点以南地区正午太阳在北,根据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H可计算出当地纬度(φ=90°-H),根据某日日出(日落)时间可计算出当天昼长或夜长[昼长=(12时-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时)×2=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106 规律方法技巧

107 规律方法技巧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举例) 六、地球运动的物理意义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昼夜交替及地方时的出现 出国旅游或访问时,根据各地的时差能正确调整手表时间,并能做好出行安排; 充分利用各地时差,合理安排国际商务活动(注意国际标准时换算) 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 港口、聚落在河流沿岸的选址;防洪堤坝的选址及建设;挖沙场地的选址;炮弹的发射及物品的空投方位确定;根据天气资料图,正确判断风向及其变化;根据风或水流的偏转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108 规律方法技巧 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时间的选定;晨练及工作时间的合理安排;南北极科学考察的时间安排 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随季节的变化合理调整;楼间距的合理选定;不同纬度的地区窗户朝向的安排;用来测量不同地方的地理纬度 四季、五带划分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安排农业活动;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南北半球季节相反;黄赤交角的大小变化与五带的关系


Download ppt "第3讲 地球的运动."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