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徐敏 申正义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徐敏 申正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徐敏 申正义
预防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DC指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徐敏 申正义

2 泌尿道感染(UTI)是最常见的医院感染 UTI占急症医院感染总数的40%以上,每年约60万例。
其中66%~86%发生在泌尿道器械操作,主要是导尿管的插入术后。

3 CAUTI的发生率 单次短暂导管插入 ~5% 开放留置导尿4天以上 % 密闭式导尿 %

4 危险因素 导尿管置入的方法 导尿管持续时间 一旦临床情况缓解应立即拔除导尿管 导尿管护理的质量 宿主的易感性 年老、体弱、产后

5 病原学 大肠埃希菌 克雷伯菌 变形杆菌 肠球菌 假单胞菌 肠杆菌 沙雷菌 念珠菌

6 感染源 1.内源性 多数为肠道正常菌群以无症状菌尿病人为主。 2.外源性
①10%~20% 病原菌来自于集尿系统和尿袋,此种感染多发生在24~48h内。 ②生殖道和外科手术感染经血引起泌 尿道感染。 ③灭菌不严的膀胱镜、导尿盘、冲洗液、消毒液等。 ④医护人员的手。

7

8 新设计 有研究表明,在发生CAUTI患者的导尿管外壁上附着一层较厚的粘液样物质,其中可发现被基质蛋白和细菌多糖包裹的细菌,提示细菌对尿管外壁的粘附作用在CAUTI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含抗菌药物导尿管的设计。 经氧化银及胶体银处理的导尿管的设计。

9 CAUTI预后 大部分CAUTI病例临床上呈良性经过。通 常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在导尿管拔除后 即可自然痊愈。
在高危病人中持续的感染可导致前列腺炎、附睾炎、膀胱炎、肾盂肾炎和革兰阴性菌血症。

10 预防与控制CAUTI建议 1.人员 (1)只有掌握无菌插管正确技术和导管护理的 人员(如医院工作人员、家属或病人)才 能操作导管。Ⅰ类
(2)定期对医院工作人员和护理导管的其他人员进 行在职培训,强调尿管插入术的正确技术和潜 在并发症。Ⅱ类

11 2.导管的使用 (1)只有当病人病情需要时才放置导尿管, 根据需要决定置留时间。不能仅仅为护 理病人的工作人员方便而插管。Ⅰ类

12 导尿管置入术的使用指征 ①解除尿路阻塞; ②允许神经元性膀胱功能失调和尿潴留的病人导尿; ③泌尿道手术或生殖道手术的病人;
④危重病人需要准确记录尿量。

13 导尿管置入术的禁忌症 病人能够自主排尿 仅为获得尿培养或某种诊断检查如尿电解质而采集尿标本 ③ 对尿失禁病人安置留置导尿管而代替一般护理。

14 耻骨上插管导尿术:泌尿外科和妇科手术患者。 间断插置导尿管法:膀胱排空障碍的患者。
(2)对于需要导尿的病人,除留置导尿外还 可选择其他的导尿方法。Ⅲ类 阴茎套引流法:无尿路梗阻并有完整排尿 反射的尿失禁男性患者。 耻骨上插管导尿术:泌尿外科和妇科手术患者。 间断插置导尿管法:膀胱排空障碍的患者。

15 3.洗手 4.插入导管 护理导管部位或操作导尿管器械前后均应立即 洗手。Ⅰ类 (2)插管时准备手套、手术孔巾、纱布,选用合适
(1) 应用无菌技术和无菌器材插管。Ⅰ类 (2)插管时准备手套、手术孔巾、纱布,选用合适 的灭菌液清洁尿道周围、使用一次性包装的润 滑凝胶。Ⅱ类

16

17 (3)使用引流通畅而外径细的尿管以减少尿 道的损伤。Ⅱ类 (4)留置导尿后要加强保护以预防滑动和牵 引尿道。Ⅰ类

18 5.密闭式无菌引流 (1)维持持续的密闭无菌引流系统。Ⅰ类 (2)不要分离导尿管和引流管,除非必须冲洗导 尿管。Ⅰ类
(3)如果违反了无菌操作、出现了分离或渗漏, 应消毒导尿管和引流管连接处后再用无菌技 术重新放置集尿系统。Ⅰ类

19 新设计 在泌尿管道中增加标本取样孔、空气陷阱、 液体滴注室和单向活动瓣膜。 尽管这些改进方法具有理论基础,但还未证
实它们能有效降低CAUTI的发生。

20 6. 冲洗(一) (1)尽可能避免冲洗,除非预测会发生阻塞(如前列腺 或膀胱手术后可能出现出血)采用密闭持续冲洗预
防阻塞。为了解除由于凝块、粘液或其他原因造成 的阻塞,可采用间断冲洗法。尚未证明持续抗生素 膀胱冲洗的有效性,故也不应做为常规预防感染的 措施来执行。Ⅱ类 (2)分离导尿管-引流管连接处前应先进行消毒。Ⅱ类

21 6. 冲洗(二) ( 3)大容量无菌注射器和无菌冲洗器使用后应立即 丢弃。冲洗的操作者应使用无菌技术。Ⅱ类
(4)如果导尿管出现阻塞,可通过反复的冲洗保持 通畅,如果导尿管本身是造成阻塞的原因(如 凝结物的生成),那么只能更换尿管。Ⅱ类

22 7.标本的采集 (1)如果需要少量新鲜尿液作检查,先用消 毒剂消毒导尿管出口或采样口,再用无 菌针和注射器吸取尿液。Ⅰ类
(2)如果需要大量尿液作特殊分析,应运用 无菌操作从引流袋内获取。Ⅰ类

23 8.尿液引流 (1)维持通畅的尿液引流。Ⅰ类(有时为了收集标本或 其他医疗目的暂时夹住导尿管是必要的)。 (2)为达到通畅的尿液引流 Ⅰ类
①导尿管和引流管均应避免扭结; ②集尿袋应定时排空在每个病人专用的收集容器内 (引流管不能接触未灭菌的容器); ③导尿管功能不良或阻塞时应予以冲洗或必要时重 新放置; ④集尿袋应放置在膀胱水平以下。

24 9.尿道口的护理 10.导尿管的更换间期 留置导尿管不能随意定期更换。Ⅱ类 最近的2次研究表明每天2次用聚乙烯吡咯酮碘消毒
或每天用肥皂和水清洁不能降低与导管相关的尿路 感染。因此也不赞同用上述2种方法每天进行尿道 护理。Ⅱ类 10.导尿管的更换间期 留置导尿管不能随意定期更换。Ⅱ类

25 11.插管病人的空间隔离 12.细菌学监测 为减少交叉感染发生的机会,留置导管的感染 病人和非感染病人不应住同一房间或住相邻的 床位。Ⅲ类
插管病人常规细菌学监测作为感染控制措施的 意义还未确立,故不推荐常规细菌学监测。Ⅲ类

26 预防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WHO措施(2002) 未证明有效 已证明有效 限制导管持续时间 全身预防抗生素的应用
限制导管持续时间 全身预防抗生素的应用 采用无菌技术插管 膀胱冲洗;灭菌生理盐水 维持无菌密闭引流 或抗生素滴注 引流袋中加入抗生素 抗生素包裹的导尿管 每天应用抗菌剂清洗会阴

27 谢 谢


Download pp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徐敏 申正义"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