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鄭成功對台灣的影響.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鄭成功對台灣的影響."—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鄭成功對台灣的影響

2 組員/學號:許昭淵9A120004,楊佳穎9A120006,陳勁翰9A120019,江宏憲9A120020,
鄭成功 102學年度第二學期  組員/學號:許昭淵9A120004,楊佳穎9A120006,陳勁翰9A120019,江宏憲9A120020, 王清泰9A120024,蔡佳憲9A120027,方建仁9A120032

3 目錄 P.4:簡介 P.5:長江、南京之役 P.6-7:收復和建設寶島臺灣 P.8: 逝世 P.9:圖片及資料來源

4 簡介 鄭成功(1624年8月27日-1662年6月23日),幼名福松,名森,字明儼,。是明末清初的軍事家,民族英雄。南明唐王隆武帝賜國姓朱,更名成功,故又稱鄭國姓、國姓爺;南明桂王永歷帝封他為延平郡王,故又稱鄭延平。 鄭成功是南明抗清名將,華夏志士,父親為海盜出身的南明將領鄭芝龍,母親為日本人田川氏。鄭成功原籍福建泉州石井,出生于日本九州平戶藩,祖籍河南省信陽市固始縣。 1646年,起兵抗清,是南明最主要的抗清勢力,以金門、廈門為根據地,連年出擊粵、江、浙等地。 1659年與張煌言合兵,進入長江圍攻南京,兵敗后退守廈門。 1661年,率軍在臺灣南部登入,攻克荷蘭的赤嵌城(今安平)。 1662年,荷蘭總督投降,臺灣重歸祖國。他在臺灣建立行政機構,建立臺灣第一個漢人政權,史稱明鄭時期。他推行屯田,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5 長江、南京之役 永歷十二年(1658年),鄭成功統率水陸大軍進入長江之前,遭遇颶風,退回廈門。 隔年,鄭成功再次率領大軍北伐,接連攻克鎮江、瓜洲,接連取得定海關戰役、瓜州戰役、鎮江戰役的勝利,包圍南京。 後因鄭成功中清軍緩兵之計,意外遭到清軍突襲,致使鄭軍大敗,鄭成功兵敗后,再次進攻長江的陣地,卻久攻不克,只好全軍退回廈門。南京之戰可說是鄭成功生涯當中最重要的一役,卻以大敗收場,使鄭成功的反清大業受到重大挫折。 永歷十四年,在福建海門港(今龍海東)殲滅清軍將領達素所率水師四萬余人,取得廈門戰役的勝利,聲威復振。

6 收復和建設寶島臺灣 北伐南京失敗后,為了解決大軍的后勤給養,鄭成功決定前往臺灣。 1661年:鄭成功親率將士二萬五千、戰船數百艘,自金門料羅灣出發,經澎湖,向臺灣進軍。 鄭軍以優勢兵力包圍普羅民遮城 (今臺南赤崁樓)。 1661年5月2日鄭成功改赤崁地方為東都明京,設一府二縣,以府為承天府,天興縣、萬年縣。 1661年5月4日即迫使普羅民遮城守軍出降。1662年:因為天時.地利.人和的關係,鄭成功迫使荷蘭人投降,退出臺灣。

7 後來鄭成功下令屯墾臺灣的范圍,北達噶瑪蘭(宜蘭),南至瑯嶠(恒春),后因大肚平埔族拍布拉族大肚王與瑯嶠番人的反抗而減I緩擴張;鄭成功實際的統治區域大約是從二林(現彰化縣二林鎮)到茄藤(屏東縣佳冬鄉)的范圍之間。 鄭成功收復台灣的受降圖

8 逝世 1661年:康熙帝皇三子玄燁繼位;鄭氏降將[[黃梧]]向清廷建議“平賊五策”,斷絕鄭成功的經貿財源;毀沿海船隻,寸板不許下水;同時斬首鄭成功之父-鄭芝龍。 鄭成功接連聽聞噩耗,加上在台將士水土不服人心惶惶,其子鄭經又與乳母私通,使鄭成功內外交逼。1662年6月23日:急病而亡,死前大喊:「我無面目見先帝於地下」,抓破臉面而死,年僅39歲。

9 圖片及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資料來源: 中華百科: 維基百科: 封面圖片: 收復台灣的受降圖:


Download ppt "鄭成功對台灣的影響."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