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晚上好!.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晚上好!."—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晚上好!

2 第三节 牙周病病人的护理

3 概述 牙周病是指牙齿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及牙骨质等发生的慢性、非特异性、感染性疾病。 牙龈炎和牙周炎最为常见。
在口腔疾病中牙周病与龋齿一样,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而在我国,牙周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龋病,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和严重程度也逐渐增高。

4

5 一、牙龈炎 发生于牙龈组织,以儿童或青少年多见。牙龈炎种类较多。最常见的是: 慢性龈缘炎 增生性龈炎

6

7 病因与发病机制 牙菌斑是引起牙龈炎的始动因子,如口腔卫生不良,形成牙结石,以及其他因素如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及牙错位拥挤,均可促进菌斑的积聚,引发或加重牙龈的炎症。 某些全身因素如内分泌紊乱、维生素C缺乏、营养障碍与系统性疾病也可引起或加重牙龈炎。 有用口呼吸习惯的病人可因上前牙区的唇侧长期暴露与空气中而致该区发生牙龈肥大,妊娠期由于性激素水平的改变也可使原有的慢性牙龈炎加重和改变特性。

8

9 护理评估——健康史 了解病人身体状况及口腔情况,有无用口呼吸的习惯。

10 护理评估——身体状况 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偶有牙龈发痒、发胀等不适感。多数病人常因牙龈受到机械刺激,如刷牙、说话、咀嚼、吸吮等引起出血或口臭、口腔异味而来就诊。 口腔检查可见,牙龈充血、红肿、呈暗红色,点彩消失,表面光滑发亮,质地松软,缺乏弹性,龈沟深度可达3mm以上,形成假性牙周袋,但上皮附着仍位于釉质牙骨质交界处,这是区别牙龈炎与牙周炎的重要标志。牙颈部可见牙石与牙垢沉积,探诊易出血。

11

12 漓江风光

13 护理评估——心理社会状况 牙龈炎一般无自觉症状,容易被病人忽视而得不到及时治疗,当出现牙龈出血、口臭影响人际交往是,才引起病人重视。

14 治疗要点 药物治疗 1%过氧化氢液、0.12%~0.2%氯己定交替冲洗牙龈沟后涂碘制剂。 祛除病因 洁治术

15 护理诊断 口腔粘膜改变 牙齿异常 知识缺乏

16 护理目标 通过药物治疗使病人牙龈组织恢复正常,出血、口臭症状消失。 配合医生,完成洁牙治疗。
病人能够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和正确使用牙线、牙签等工具,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17

18 护理措施 口内有不良修复体者,应取下,消除食物嵌塞。 配合医生为病人进行局部药物治疗。病情严重者,指导病人遵医嘱服用抗生素及维生素。
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是祛除牙结石和菌斑的基本手段。 健康指导

19 健康指导 让病人了解牙龈炎是可以预防的,关键是一生中坚持每天彻底地清洁牙菌斑。患了牙龈炎要及时治疗,如发展到牙周炎将会对口腔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 向病人介绍合理的刷牙和漱口方法及其他保持口腔卫生的措施,如牙线及牙签的正确使用,宣传早、晚及饭后刷牙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20 护理评价 牙龈组织是否恢复正常。 口腔卫生状况是否得到改善ng病人是否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及牙线、牙签的正确使用。

21 海上日出

22

23 二、牙周炎 牙周炎是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破坏性疾病,表现为牙龈、牙周膜、牙骨质和牙槽骨均有改变。
除有牙龈炎的症状外,牙周袋的形成是其主要临床特点。 牙周炎和龋病一样,是破坏咀嚼器官的主要口腔疾病之一。 牙周炎患病普遍,是世界性的常见病,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也增高。 一旦患了牙周炎,现有的治疗手段可以使牙龈的炎症消退,疾病停止发展,但已破坏的牙周支持组织则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有水平,其危害远大于牙龈炎。

24 病因及发病机制 牙周炎是多因素疾病,其病因基本上与牙龈炎相同。 凡是能加重菌斑滞留的因素,均可成为牙周炎的局部促进因素。
全身因素尚不明了,可能与营养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精神因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牙龈炎如未能及时治疗或者由于致病因素增强,机体抵抗力下降,则牙龈炎可能发展为牙周炎。

25

26 病理 堆积在龈牙结合部的牙面和龈沟内的菌斑微生物及其产物引发牙龈的炎症和肿胀,使局部微生态环境更有利于牙周致病菌的滋生,病形成致病性强的生物膜,有龈上向龈下扩延,其引起的炎症范围扩大到深部组织,导致牙周袋形成与牙槽骨吸收,从而引起牙齿松动、脱落。

27 健康史 了解病人全身健康状况,有无慢性疾病史。有无牙龈炎、牙解剖形态异常等病史。

28 身体状况 牙龈肿胀出血 牙周袋形成 牙周袋溢脓及牙周脓肿 牙齿松动

29 牙龈肿胀出血 牙周炎大多由牙龈炎发展而来,牙龈的形态、颜色改变较牙龈炎更广泛、更严重。检查可见牙龈组织水肿,颜色暗红,点彩消失。在刷牙、咀嚼、说话时出现牙龈出血。

30

31 牙周袋形成 由于炎症刺激,牙周膜纤维破坏,牙槽骨逐渐吸收,牙龈与牙根面分离,使龈沟破坏加深到3mm以上,形成病理性牙周袋。

32

33

34 牙周袋溢脓及牙周脓肿 由于牙周袋内细菌感染呈化脓性炎症改变,轻压牙周袋外壁,有脓液溢出,并伴有口臭,如果脓液引流不畅、或身体抵抗力降低时可发生急性牙周脓肿。表现为近龈缘处局部呈卵圆形突起,红肿疼痛,严重病例可出现全身不适,体温升高,常伴有区域性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35 牙齿松动 随着牙周组织的破坏,牙齿支持功能大为减弱,从而出现牙齿松动,咀嚼功能下降或丧失。

36

37 辅助检查 X线片显示牙槽骨呈水平式吸收,牙周膜间隙增宽,骨小梁疏松等。

38 心理社会状况 牙周炎为慢性疾病,早期症状较轻,容易被病人忽视而得不到及时治疗,或由于惧怕口腔治疗的方法及惧怕传染上其他疾病而不愿到医院就诊。
晚期由于牙周组织破坏严重,牙槽骨重度吸收,出现牙齿松动、脱落。 牙缺失后,常影响到功能及面容,加之牙周炎治疗效果差,病人感到十分苦恼,表现出焦虑情绪。

39 桂林山水甲天下

40 泛舟漓江

41 七星公园一角

42 护理诊断 口腔粘膜改变 急性疼痛 知识缺乏

43 治疗要点 需循序渐进的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即控制菌斑、清除牙结石、祛除牙周袋及药物治疗。
通过治疗可使炎症消退,病情得到控制,但需要病人坚持定期复查,才能使疗效得到长期稳定的保持。

44 护理目标 配合完成一系列综合治疗,使炎症消退,病变停止发展。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定期复查,持之以恒的进行菌斑控制,预防复发。

45 护理措施 药物治疗的护理 菌斑是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原因,临床上常用螺旋霉素、甲硝唑等抗生素来杀灭细菌,控制感染。 ★嘱病人按医嘱服药。
药物治疗的护理 菌斑是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原因,临床上常用螺旋霉素、甲硝唑等抗生素来杀灭细菌,控制感染。 ★嘱病人按医嘱服药。 ★局部常用3%过氧化氢液冲洗牙周袋,拭干后用探诊或镊子夹取少许复方碘液置于 袋内。 ★ 0.1%氯己定漱口或1%过氧化氢液棉签擦 洗,也可减少菌斑形成。

46 护理措施 龈上洁治术或龈下刮治术是清除牙结石,减缓牙周袋形成的重要手段。
消除牙周袋 经局部治疗,牙周袋仍不能消除者,可行牙周手术清除牙周袋。 健康指导

47 健康指导 要向病人特别强调牙周炎的治疗效果与病人口腔卫生习惯密切相关,尤其是在牙周治疗后更应经常保持口腔卫生,除早晚刷牙外,午饭后应增加一次,每次不得少于3分钟。 经常进行牙龈按摩,定期接受医师的检查和指导,才能巩固疗效,组织疾病发展。 指导病人加强营养,增加维生素A、C的摄入,提高机体的修复能力,以利于牙周组织的愈合。

48 护理评价 牙周炎症是否消退,病变是否得到控制。 能否持之以恒的保持良好口腔卫生,坚持良好的自我菌斑控制。 能否定期复查和进行预防性洁治。

49


Download ppt "晚上好!."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