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五节:布莱希特 (1898-1956).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五节:布莱希特 (1898-1956)."—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节:布莱希特 ( )

2 一、生平 20世纪德国文坛上是独树一帜的剧作家、诗人。1898年2月10日生于南德奥格斯堡一个造纸厂主家庭。他终生献身于德国工人运动,却又从不讳言自己是“愿意把无产阶级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的“资产阶级作家”。 20世纪最富有独创性的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

3 二、创作分期 研究界通常认为布莱希特的创作道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26年之前 第二阶段:1926—1933年
第三阶段:1933—1956年

4 叙事剧按题材可分三类 教育剧 早期创作中用来鼓动宣传目的的作品,大多缺乏情节,长于说理,人物有概念化倾向,如《母亲》。

5 历史剧 《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借历史题材的描述来回答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如《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伽利略传》。

6 寓意剧 以比喻为特色,作者以充分的想象来描述人物的思想,摆脱了环境、时间的束缚,具有较强的自由性,多利用别民族文学中的素材对现实中的种种关系进行哲理性概括,如《高加索灰阑记》、《四川一好人》。 《四川一好人》

7 理论著作 《买黄钢》,被称为20世纪具有保留价值的基础理论著作。 《戏剧小工具篇》,是布莱希特最著名的理论著作 。

8 三、叙事剧理论 (一)布莱希特的叙事剧理论,也叫史诗剧,创建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
布莱希特敏锐地发现:两千年来的西方戏剧理论一直把叙述性和戏剧性对立起来。于是,他把戏剧分成两个类型:传统戏剧(又叫做戏剧性戏剧,或亚里士多德式的戏剧)和叙事剧(叙事性戏剧)。

9 最早提出“史诗剧”概念的并不是布莱希特,而是曾和布莱希特合作过的德国著名导演艾尔文·皮斯卡托。他在1924年导演的《旗帜》一剧的副标题就是“史诗剧”。布莱希特接受了这一术语,并以“非亚里斯多德式戏剧”的概念发展和丰富了这个概念。

10 (二)叙事剧的创新 其一,关于情节的“整一性”: 摈除了传统戏剧中环环相扣的情节结构,戏剧结构呈现零散片段的特点。
其二,关于戏剧的表现方式: 传统戏剧重视写实性的“再现”,布莱希特的叙事剧强调“叙述剧情”,将“天涯海角”连在一起,把不同时间串联了起来。他在戏剧中加入了记叙性的因素,突破了舞台的具体性,走向“表现性”。

11 其三,关于戏剧的美学效果: 布莱希特主张采用“间离效果” ,破除传统戏剧的“净化”作用。

12 (三)“间离”效果(陌生化) 总体结构上的叙述性; 细节方面:舞美、灯光、道具、布景、音乐、字幕的独特安排;
在表演方面,布莱希特主张演员扮演角色,这种主张被称为“表现艺术”(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主张的演员应该深入角色,把自己融入角色之中的“体验艺术”相反)。

13 (四)目的和意义 这是布莱希特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运用于艺术事件的产物。 陌生化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提高观众的认识。
布莱希特的探索不是“形式主义”,体现了艺术思想的严肃性和深刻性。

14 世界三大体系化戏剧流派:[德]布莱希特——叙事体戏剧体系;[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验艺术体系;[中]梅兰芳——中国戏曲表演体系。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梅兰芳合影(1935年)

15 值得反思之处 实践上看,布莱希特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共鸣,只能减弱或推延观众的情感联系,因为一旦重新进入剧情,情感联系可以恢复。
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明显削弱了戏剧本身对观众吸引力。 布莱希特在表达主题思想方面,选择了一种说教意味、告白式的方式。变观众与舞台之间双向交流产生意义的过程为单向性的从剧作者到观众的灌输过程。

16 四、《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是一部为反法西斯斗争服务的作品,创作于1939年底流亡瑞典期间。

17 原型 1939年夏天,瑞典女演员纳伊玛·维夫斯特朗给布莱希特朗诵了一首叙事诗《洛塔·斯维尔德》,作者是芬兰瑞典语作家约翰·路德维格·鲁内贝里。这首叙事诗以19世纪初瑞俄战争为背景,描写一个随军女商贩的遭遇。洛塔·斯维尔德是大胆妈妈这个人物形象的蓝本,但与布莱希特笔下的大胆妈妈的性格并无多少共同之处,只取她随军小贩的身份。

18 “大胆妈妈”这个称呼,来源于德国17世纪小说家格里美尔豪森的流浪汉小说《女骗子和女流浪者库拉舍》。“库拉舍”(courage)这个词在巴罗克时代的含义是女人勾引男人的“心计”,在布莱希特笔下意思是,小人物为了生存而必备的“勇气”。 从剧本内容来看,布莱希特借鉴了格里美尔豪森另一部小说《痴儿历险记》中的一些情节,借鉴了它的社会背景、历史色彩、关于战争的描写、对战争性质的评价等。可以说,《痴儿历险记》是《大胆妈妈》的另一个蓝本。

19 背景:德国三十年战争 人物:大胆妈妈等小人物

20 大胆妈妈形象 大胆妈妈是个随军叫卖的小商贩,在她看来,大人物发动战争,是为了赚钱,而像她这样的小人物,至少也该从中分享一钵残羹剩饭,以便养活自己,养活子女。 小人物的目光短浅,使她看不到自己的小买卖同大人物的大买卖之间的联系,这样,大胆妈妈在做买卖和对战争的态度问题上,就出现了矛盾。一方面她用做买卖的行动,延续和支持了战争,另一方面战争又毁灭了她的儿女。本想到用战争保存自己,战争反倒毁灭了她的家庭。这正是这出戏的教诲意义。 最后,当她落得孤身一人时,仍念念不忘“我又得去做买卖了”。大胆妈妈是一个战争的牺牲品,同时又是一个战争的支持者。布莱希特把她塑造成一个始终未觉悟的人,她丝毫未从自家的遭遇中汲取必要的教训,甚至根本未意识到自己对子女的离散死亡负有道义责任。

21 寓意 布莱希特选择小人物作剧中主角,描写他们在历史活动中的遭遇,他们不是建功立业的英雄,而是历史的牺牲品。
大胆妈妈:“谁失败了?上头的大亨们和下面的人的胜利和失败不是一回事,不,完全不是一回事……不管胜利和失败,我们普通老百姓总归要倒霉的。”

22 新的戏剧表现方法 内容简洁 歌唱性因素 开放形式 共时性场景


Download ppt "第五节:布莱希特 (1898-1956)."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