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大學甄選入學暨大學學系探索量表結果說明 吳振賢主講.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大學甄選入學暨大學學系探索量表結果說明 吳振賢主講."—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大學甄選入學暨大學學系探索量表結果說明 吳振賢主講

2 大學學系探索量表結果說明 量表目的 本量表透過你對30種知識領域感興趣的程度, 比對大學各學系對這30種知識領域重要性的 評定結果,
可以幫助你瞭解自己與大學各學系適配的程度, 進而朝向合乎自己志趣的方向發展。

3 測驗的結果 30 種知識領域喜歡的程度 適配學群 適配學類

4

5 30種知識領域喜歡的程度 ◆原始分數分數:最高15 分,最低0 分;原始分數愈高,表示你對該知識領域喜歡的程度愈高。
◆百分等級:是將原始分數與全國高中同學比較,換算出你高於多少百分比。 ◆如你在某一知識領域的百分等級為60,表示與全國高中生比較,你對該知識領域喜歡的程度高於60﹪的人。 ◆折線圖的數字是你在每一種知識領域的原始分數。 ◆長條圖的數字是你在每一種知識領域的百分等級。

6

7

8 適配學群 ◆你與18 學群是否適配,是將你對30 種知識領域喜歡程度的折線圖與大學18 學群知識領域的折線圖相比較,相關值愈高表示兩者的折線圖愈相似。 ◆0 以上為正相關,相關值愈高,表示與你愈適配; ◆0 以下則為負相關,負相關值的絕對值愈高,表示與你愈不適配。 ◆選出相關值最高的前3 個學群做為你最佳適配的學群。 ◆在選擇校系就讀或作生涯規劃時,你可以優先考量這些學群。

9

10 適配學類 學類,以及較弱適配的8 個學類和最弱適 配的8 個學類。 配學類,其次為較適配學類,以避免選擇較 弱和最弱適配的學類。
◆18 學群又可細分為123 個學類。 ◆列出與最適配的8 個學類,較適配的8 個 學類,以及較弱適配的8 個學類和最弱適 配的8 個學類。 ◆未來在選擇校系就讀時,可以優先考慮最適 配學類,其次為較適配學類,以避免選擇較 弱和最弱適配的學類。

11

12 適配學類 學群的意義請參考結果說明 適配學群或學類內有哪些校系, 以及這些校系未來的發展為何, 請參考大考中心網站
「學系探索量表查詢系統」與 「漫步在大學」。

13 大考中心首頁 學系探索量表查詢系統

14 從知識領域探索你最適配的學類 將你最適配的學類,在第3頁大學學類網絡關係圖中圈出來

15 測驗結果應用時的注意事項 有少數同學沒有得到適配學群或學類的建議,可能由於你對多數的知識領域的喜歡程度都很相近
因而形成比較平直的折線圖,這時就會與任何一種學群或學類的折線圖都不相似 可參考百分等級較高的知識領域 或建議你與輔導老師探討原因。

16 測驗結果應用時的注意事項 1.測驗結果為參考並非結論,在做科系選擇 時,還需就能力、志向等其他因素綜合考量。
2.比較測驗結果與自己對自己的了解是否相 符,若不符合,思考可能造成差異的原因, 如是否很認真作答。 3.有疑問可至輔導室找輔導老師討論。

17 如何準備大學甄選入學 (一)繁星推薦資訊提醒 今年參加大學甄選入學共有68所大學,招生名額繁星推薦有10246個名額,
個人申請有46887個名額, 甄選入學總名額57113(不含外加名額),招生名額增加很多。

18 繁星推薦資訊提醒 大學繁星推薦分為七類學群,第一、二、三類學群沒有限定僅能同類組學生報名,
但第四(音樂)、五(美術)、六(舞蹈)、七(體育)學群,僅限該特殊才藝班學生報考。 且高中前四個學期學業成績總平均全校排名百分比符合大學之規定, 且需通過各系學科能力測驗之檢定標準。

19 繁星推薦資訊提醒 大學繁星推薦錄取學生,不能報名大學個人申請及科技校院日間部申請入學第一階段篩選。
且未於規定期限內放棄錄取資格者,不得報名該學年度大學考試入學招生,或四技二專聯合登記分發。 但警校、軍校等獨立招生學校不受限。

20 繁星推薦資訊提醒 大學繁星推薦及科技校院繁星計畫只能擇一參加。 102學年度科技校院繁星計畫僅限資訊班同學可報名。
錄取繁星推薦的學生就讀大學時是否可轉系,請詳看簡章各校之說明。

21 個人申請資訊提醒 大學個人申請報名時間在繁星推薦放榜後 大學個人申請需通過各系學測檢定標準才能報名,每個學生最多可申請六個校系。
同一學生對各大學能申請學系數的限制請詳看簡章第5~9頁。

22 個人申請資訊提醒 102學年度至少118個系組將高中英聽或其他英檢列備查項目 需要參加術科檢定的校系共88個校系
校系名單可至甄選入學彙辦中心校系分則系統查詢。 大學個人申請可列備取生,且辦理正、備取錄取生統一分發, 考生透過網路選填志願,每位考生僅分發一校系。

23 個人申請資訊提醒 經大學個人申請錄取生,如未在規定時間內聲明放棄入學資格,則不能報考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及四技二專聯合登記分發。(5月13日)
錄取個人申請的學生就讀大學時是否可轉系,請詳看簡章各校之說明。 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大部分的校系都需要面試或審查資料,輔導室有各項資料提供參考

24 大學繁星推薦招生依「在校學業成績」全校排名百分比設定標準
20% 台大,台師大,清華,交大,陽明,政大,成大,馬偕,台北,彰師大,中山,台北藝大,台藝大,台南藝大,高雄、嘉義大學 30% 中央.中興.中正,北醫,北市教,國北教,長庚,暨南.東華,高師大,淡江,海洋,新竹教大.台南,屏東教大,國體,聯合,宜蘭,中原 40% 高醫,輔大,台中教大.中國醫.中山醫,東吳,元智,慈濟,銘傳 50% 大同,東海 ,台體,北體 ,台東,金門,逢甲,文化,靜宜,實踐,長榮,康寧,亞洲,華梵,義守,南華,玄奘,真理,開南,明道,佛光,大葉,中華,世新

25 適合參加個人申請的情況 對自己的興趣和能力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某些科目特別突出,比方說數學極度優秀,但是其他科目卻普通。
明確的喜歡某些校系,對該科系的課程及出路十分了解。 曾參加相關競賽,獲得名次,覺得自己深具就讀某些校系的潛力。 個性主動、積極、富進取心、企圖心。 具有社團經驗、活潑外向、反應快,人際交往良好,口語表達能力佳。 學測考到預期水準的同學。

26 適合參加考試分發入學情況 學業根基很好,擅長學科考試。 興趣及能力分化不明顯,希望有較多校系可以選擇。 個性較內向,不善口語表達。
有毅力有定力可以持續用功的同學。 學測沒考到自己預期的水準。

27 如何評估繁星推薦學校科系 查看是否符合該校規定之在校學業成績%及學測檢定標準。(閱讀簡章) 找出符合資格又有興趣的校系。(學系探索量表)
查看去年的大學繁星推薦錄取比序結果。 綜合考量興趣、在校成績、學測分數優勢,考慮正式報名或放棄繁星推薦 。 正式填寫報名表及填寫志願科系

28 參加個人申請應有的心理準備 對參加個人申請的利弊做仔細的評估,優點是可依照自己的專長來參加考試,有別於指考的單一筆試;缺點是要兼顧參加甄選考試、高三課業及模擬考,在時間的管理上是一項考驗。 要主動積極進取的蒐集該校系的資料,準備學習檔案、讀書計畫、自傳、師長推薦函、面試考古題等。 萬一未被錄取,自己要有能力承受,並調適落榜心情而不影響準備指定科目考試。

29 如何評估個人申請的科系 (一)閱讀簡章:了解個人申請的辦法和流程。 (二)核對資格:
※參加個人申請需通過學測檢定標準,等學測成績公佈後再進行資格核對 ※可利用大學甄選入學網站校系分則查詢系統,或出版社提供的軟體,可以很快速篩選符合資格條件的校系。

30 如何評估個人申請的科系 (三) 選擇喜歡的學系: ※自己的興趣和專長。 ※大學學系探索量表結果。 ※查詢網路大學校系介紹。
(課程、師資、學校聲望、特 色、出路、距家遠近、學費等) ※請教親友科系相關資訊。 ※實地參觀大學。

31 (四)選擇最適合的校系, ※去年各系個人申請通過第一階段篩選之學測分數,參酌今年學測的難易度增減分數。 ※學科能力測驗篩選(檢定標準、篩選倍率)及採計方式(採計科目、加重比例),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的占分比例,找出自己的優勢。 ※列出六個想就讀又有希望錄取的校系。 (五)確定校系,填寫報名表。 ※每個人最多能報名六個校系,要考慮指定項目 甄試各系之間時間是否衝突及報名費的支出。

32 個人申請學測成績倍率篩選

33

34 甄選總成績採計方式及佔總成績比例 國文 *1.00 50% 審查資料 -- 25% 英文 口試 數學 *1.50 社會 自然 總級分
學測成績採計方式 佔甄選總成績比例 指定 項目 檢定 國文 *1.00 50% 審查資料 -- 25% 英文 口試 數學 *1.50 社會 自然 總級分

35 大學或科技院校應以何者為主 首先同學應確立自己的升學方向,是大學或是科技院校
科技院校以準備統一入學測驗為重點,題目比學測及指考簡單,若覺得考大學可能不能上理想的學校,可努力準備統測。 統測分成二十個類別,考試科目差異很大,需選擇適合的類別。 若想讀大學的同學應努力準備學測及指考,同時也可以學測成績申請科技院校 以準備大學為主的同學,若仍想考統測,應選擇化工群、工程與管理類或衛生與護理類等類別。

36 各學群篩選及採計重要學測科目 資訊學群  工程學群 數理化學群 醫藥衛生學群 生命科學學群 生物資源學群 地球與環境學群 建築與設計學群
國文 英文 數學 社會 自然 資訊學群 工程學群 數理化學群 醫藥衛生學群 生命科學學群 生物資源學群 地球與環境學群 建築與設計學群 藝術學群

37 各學群篩選及採計重要學測科目 國文 英文 數學 社會 自然 大眾傳播學群  文史哲學群 外語學群 教育學群 社會與心理學群 法政學群
管理學群 財經學群 體育學群

38 (去年)101學年度全國繁星推薦上榜生 最低在校成績百分比舉例
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 1%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諮商系 3% 國立政治大學西班牙語系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系 8% 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系 11% 國立東華大學電機工程系 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系 2% 輔仁大學國際金融與企業學系 國立中央大學企管系 28% 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 國立中正大學企管系 5% 銘傳大學醫療資訊與管理學系 13%

39 (去年)101學年度個人申請第一階段篩選級分舉例
學系 名額 學測檢定標準 篩選1 篩選2 篩選3 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系 45 英(頂)數(頂) 總級分73 數學15 英文15 中正大學法律系(法學組) 8 國(前)英(前)社(前)數(均) 數+社=25 國+英=27 輔仁大學中文系 41 國(均)英(均)社(均) 社11 英10 國14 宜蘭大學電機工程系 20 國(後)英(後)數(均)自(均) 總(均) 總級分56 文化大學生命科學系 自(後) 自然10 英文7

40 102學年度大學甄選入學個人申請學測成績不採計的校系舉例
大 學 科 系 第二階段指定甄試項目 (總分佔比) 國立臺灣大學 物理學系 物理筆試(35%),數學 筆試(25%),審查資料(40%) 國立政治大學 財務管理學系 審查資料(60%), 面試(40%) 國立清華大學 數學系 (純粹數學組) 數學一筆試(50%), 數學二筆試(50%) 淡江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 審查資料(50%),面試(50%) 國立台東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 審查資料(40%),面試(60%)

41 102學年度個人申請沒有面試口試的校系舉例 國立中央大學 數學系 數學筆試(70%) 東吳大學 微生物學系應用微生物組 生物筆試(50%)
國立成功大學 化學系 化學筆試(40%)、 審查資料(20%)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審查資料(50%) 國立聯合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東海大學 化學系化學組

42 如何上網使用繁星推薦校系分則系統查詢資料
進入大學甄選入學網站點選繁星推薦

43 點選校系分則查詢

44 查詢各類學群資料

45 102年2月20日系統開放查詢個人通過學測檢定標準的校系資料

46 如何上網使用個人申請校系 分則系統查詢資料 進入個人申請網站點選校系分則查詢

47 查詢各項資料

48 102年2月20日系統開放查詢個人通過學測檢定標準的校系資料

49 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 成功是給堅持到底的人

50 結 語 人生有夢 築夢踏實 祝福同學順利考上理想的校系


Download ppt "大學甄選入學暨大學學系探索量表結果說明 吳振賢主講."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