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培训 第二批次 2015-9-28
江阴市卫计委 医院感染质控小组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培训 第二批次
2
国家卫计委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 感染管理基本要求》
国家卫计委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 感染管理基本要求》 学习 常用物品消毒方法、医疗废物处置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 医院感染管理科 朱亚红
3
第一部分 医院常用物品清洁、消毒 及灭菌方法
第一部分 医院常用物品清洁、消毒 及灭菌方法
4
术语和定义 清洁 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清洗
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清洁剂 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
5
术语和定义 消毒 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消毒剂 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6
术语和定义 高效消毒剂 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所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消毒制剂。 中效消毒剂
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的消毒制剂。 低效消毒剂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制剂。
7
术语和定义 灭菌 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灭菌剂 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8
术语和定义 高度危险性物品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
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
9
术语和定义 中度危险性物品 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
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等。
10
术语和定义 低度危险性物品 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
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病床围栏、床面以及床头柜、被褥;墙面、地面;痰盂(杯)和便器等。
11
术语和定义 灭菌水平 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达到无菌保证水平。 达到灭菌水平常用的方法: 1.物理灭菌—如热力灭菌、辐射灭菌
2.化学灭菌—采用环氧乙烷、戊二醛、过氧乙酸等化学灭菌剂,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12
术语和定义 高水平消毒 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
高水平消毒 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 达到高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含氯制剂、邻苯二甲醛、过氧乙酸、臭氧、碘酊等, 能达到灭菌效果的化学消毒剂,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13
术语和定义 中水平消毒 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杆菌。
中水平消毒 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杆菌。 达到中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碘类消毒剂(碘伏、氯已定碘等)、醇类和氯已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酚类等消毒剂, 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14
术语和定义 低水平消毒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 采用的化学消毒方法以及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
如采用季铵盐类(苯扎溴铵等)、双胍类(氯已定)等消毒剂, 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15
一、消毒、灭菌的基本原则 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方法: 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
中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 低度危险性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16
一、消毒、灭菌的基本原则 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环境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洗,再消毒;当受到血液、体液污染时,先去除污染,再清洁消毒。 无菌器械及物品必须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凡标有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17
二、医疗器械、器具、物品的消毒灭菌要求 1.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灭菌;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2.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消毒。 3.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18
二、医疗器械、器具、物品的消毒灭菌要求 4.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5.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有关规定执行。
19
三、消毒灭菌注意事项 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的诊疗器械及物品,①首先清洗、干燥;②浸泡时应加盖以减少挥发,器械应全部浸没于消毒剂内,管腔须注满消毒剂;③浸泡后的器械用无菌水充分冲洗,管腔内也应充分冲洗。 易挥发的含氯、过氧化氢等消毒液应现配现用,活化后的消毒剂应立即使用。 浸泡用的消毒剂每次配制后、持续使用的消毒剂每天使用前要进行有效浓度监测,并记录。
20
三、消毒灭菌注意事项 尽可能减少化学消毒剂浸泡器械,应采用物理方法进行物品的消毒或灭菌。 消毒剂每季度进行生物监测 灭菌剂每月进行生物监测
21
四、常用消毒液、诊疗用品的使用期限 注射器抽吸的药液、无菌液体,放置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启封抽吸后的各种溶媒,持续使用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
无菌容器内无菌棉球、纱布一经打开,持续使用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 小包装的无菌物品启用后,4小时内必须用完。 铺设的无菌盘注明铺设时间,有效期不应超过4小时。
22
四、常用消毒液、诊疗用品的使用期限 碘伏、复合碘消毒剂、季铵盐类、氯己定等500ml/瓶规格的消毒液,应注明开启日期,不可反复蘸取使用,开启后使用期限不应超过30天。 碘酊、醇类消毒剂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密闭,每次使用后盖子需及时盖紧,不能敞开,以防浓度挥发、尘埃粒子掉入而影响消毒效果;规格60ml/瓶包装的消毒液开瓶后使用不应超过7天。
23
五、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规程 压力蒸汽灭菌 适用于耐湿、耐热的器械、器具和物品的灭菌。
包括下排气式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根据待灭菌物品选择适宜的压力蒸汽灭菌器和灭菌程序。 操作程序包括灭菌前准备、灭菌物品装载、灭菌操作、无菌物品卸载和灭菌效果的监测等
24
五、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规程 准备 操作者:戴圆帽,穿专用工作服,专用鞋,做好手卫生。 操作:
每日灭菌工作开始前清洁灭菌器;检查电源、水、蒸汽、压缩空气等,确保灭菌器在正常备用状态。
25
五、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规程 评估待灭菌包: 检查器械清洗质量:
各种器械肉眼观察应清洁干燥、无锈、无污垢、无血迹及胶布痕迹,必要时使用放大镜检查。 清洗不合格器械应重新清洗。
26
五、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规程 根据器械用途检查其功能,器械外形应完整,无裂痕;带电源器械应进行绝缘性能检查;器械轴节部位应使用水溶性润湿剂进行保养;尖锐、精细器械如尖剪、眼科剪、眼科镊等前端必需使用保护套套好,注意轻拿轻放,避免器械的损坏, 同时要注意避免尖锐器械损伤自己; 缝针、缝线、刀片严禁重复消毒灭菌。
27
五、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规程 止血钳及剪刀等轴节不能完全锁扣; 有盖的器皿应开盖; 摞放的器皿间用吸湿布、纱布或医用吸水纸隔开;
包内中心位置放置化学指示卡。
28
五、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规程 使用棉布做外包装应每次清洗,保证包布清洁干燥、完整无损、无补丁;
手术器械采用闭合式包装方法,由2层包装材料分2次包装,并使用专用胶带捆扎; 敷料、器械应分开包装,严禁混放于一个包内; 待灭菌包包装严密、松紧适宜。
29
五、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规程 待灭菌包标签标识清晰、完整、正确,包括物品名称、包装者(核对者)代码、灭菌日期、失效日期。
若使用纸塑包装袋包装,应根据所包装物品的大小选择不同规格的纸塑包装袋,包装确保完整无破损,纸塑袋密封宽度≥6mm、包内物品距封口处≥2.5cm。 待灭菌包标签标识清晰、完整、正确,包括物品名称、包装者(核对者)代码、灭菌日期、失效日期。 每个待灭菌包包外均黏贴有化学指示胶带、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卡。
30
五、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规程 装载待灭菌包: 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应超过柜室容积的80%,同时不应小于柜室容积的10%。
各灭菌包之间间隔至少2.5cm,利于蒸汽进入和冷空气排出,装载的包不得碰到灭菌炉壁。
31
五、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规程 尽量将同类物品装放一起灭菌,难灭菌的物件放上层,容易灭菌的物件放下层。
混合物件灭菌时,布类敷料包、管道类放上层,金属类放下层。 手术器械包、硬式容器应平放;盆、盘、碗类物品应斜放,包内容器开口朝向一致;玻璃瓶等底部无孔的器皿类物品应倒立或侧放;纸袋、纸塑包装应侧放,且纸塑包装放置时,纸面与塑料面接触,避免塑料面与塑料面直接接触,用专用架固定。
32
五、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规程 按生产厂家的指引,选择合适的灭菌程序灭菌。
灭菌过程中,消毒员应严守工作岗位,密切观察各参数的变化和各种仪表的运转情况并记录。
33
五、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规程 灭菌完毕后卸载: 冷却:冷却时间>30min,冷却时避免放在冷气及空调出风口下方,禁止用手触摸各灭菌物品。
检查灭菌物品是否有湿包。如发现湿包不得发放,分析湿包的原因,记录并处理。 无菌包掉落地上或误放到不洁处应视为被污染,需要重新处理。
34
五、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规程 各类灭菌物品分类放置于专用的柜或架子上,按灭菌时间先后顺序摆放。
放置时,先确认灭菌物品包外化学指示物合格(可以看到包内化学指示物的还要确认包内化学指示物合格)、包装质量合格、标识质量合格。
35
五、压力蒸汽灭菌器操作规程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物理监测 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
物理监测 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 化学监测 应进行包外、包内化学指示物监测。灭菌包包外--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包--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最难灭菌的部位。 生物监测 应每周监测一次。 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使用
36
六、皮肤消毒 1、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 消毒方法 碘伏 用浸有碘伏消毒液原液的无菌棉球或其他替代物品局部擦拭2遍,作用时间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碘酊 使用碘酊原液直接涂擦皮肤表面2遍以上,作用时间1min~3min,待稍干后再用70%~80%乙醇脱碘。
37
六、皮肤消毒 氯己定-乙醇 使用有效含量≥2g/L氯己定-乙醇(70%,体积分数)溶液局部擦拭2~3遍,作用时间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酒精 使用70%~80%乙醇溶液擦拭消毒2遍,作用3min。 其他合法、有效的皮肤消毒产品,按照产品的使用说明书操作。
38
六、皮肤消毒 消毒范围 肌肉、皮下及静脉注射、针灸部位、各种诊疗性穿刺等消毒方法主要是涂擦,以注射或穿刺部位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逐步涂擦,共2次,消毒皮肤面积应≥5cm*5cm。
39
六、皮肤消毒 2、手术切口部位的皮肤消毒 清洁皮肤 手术部位的皮肤应先清洁; 消毒范围 应在手术野及其外扩展≥15cm部位由内向外擦拭。
40
六、皮肤消毒 消毒方法 碘伏 使用浸有碘伏消毒液原液的无菌棉球或其他替代物品局部擦拭2遍,作用≥2min。
碘伏 使用浸有碘伏消毒液原液的无菌棉球或其他替代物品局部擦拭2遍,作用≥2min。 碘酊 使用碘酊原液直接涂擦皮肤表面,待稍干后再用70%~80%乙醇脱碘。
41
六、皮肤消毒 消毒方法 氯己定-乙醇 使用有效含量≥2g/L氯己定-乙醇(70%,体积分数)溶液局部擦拭2~3遍,作用时间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其他合法、有效的手术切口皮肤消毒产品,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操作。
42
六、皮肤消毒 3、黏膜、伤口创面消毒 ①擦拭法 碘伏 使用含有效碘1000mg/L~2000mg/L的碘伏擦拭,作用到规定时间。
43
六、皮肤消毒 ②冲洗法 氯己定 使用有效含量≥2g/L氯己定水溶液冲洗或漱洗,至冲洗液或漱洗液变清为止。
44
六、皮肤消毒 ③注意事项 其他合法、有效的黏膜、伤口创面消毒产品,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其他合法、有效的黏膜、伤口创面消毒产品,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如消毒液注明不能用于孕妇,则不可用于怀孕妇女的会阴部及阴道手术部位的消毒。
45
七、常用诊疗用品的清洁与消毒 需复用的物品如弯盘、治疗碗等 清洁:使用后立即冲洗器械上血迹、污渍,及时机械清洗或手工清洗。
消毒与灭菌方法:①压力蒸汽灭菌;②机械清洗消毒90℃5分钟或93℃3分钟; 更换频率:①一用一消毒或一用一灭菌;②取用无菌物品的钳杯罐干式保存每4-6小时更换一次,有污染时及时更换。
46
七、常用诊疗用品的清洁与消毒 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 清洁:血压计袖带清洗、晾干,保持干净。
消毒与灭菌方法:①血压计及听诊器必要时用75%乙醇或25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②血压计袖带可用250~500 mg /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清洗干燥后备用。 更换频率:①血压计袖带每周清洗、晾干备用。②有污染时消毒剂浸泡消毒处理。
47
七、常用诊疗用品的清洁与消毒 止血带 清洁:流动水清洗、晾干 消毒与灭菌方法: ①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烘干自然完成;
②25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清水冲净晾干。 更换频率:一用一消毒,亦可使用一次性止血带。
48
七、常用诊疗用品的清洁与消毒 体温表 清洁:流动水清洗、擦干
消毒与灭菌方法:500mg/L含氯消毒剂密闭容器加盖浸泡30分钟,冷开水冲净,纱布擦干。 更换频率:①一用一消毒; ②消毒液每日更换。
49
八、诊疗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诊室空气 清洁:①开窗通风; ②自然通风不良时,可安装通风设备,如风机、风扇。
消毒与灭菌方法: ①必要时使用动态空气消毒器消毒,②紫外线消毒。 更换频率:每日上、下午开窗通风2次,每次20~30分钟。
50
八、诊疗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紫外线灯使用说明 室内悬吊式紫外线消毒时: ①室内无人,直接照射消毒空气时,关闭门窗,保持消毒空间内环境清洁、干燥
②强度 30W紫外线灯,在1.0米处的强度>70Uw/cm2, ③数量 为平均不少于1.5W/m2 ④灯管吊装高度 距离地1.8m-2.2m ⑤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
51
八、诊疗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紫外线灯使用说明
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灯管表面的清洁,一般每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等时,应随时擦拭。 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每半年应测定紫外线强度。(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辐照强度会逐渐降低)
52
八、诊疗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紫外线灯使用说明 采用紫外线消毒物体表面时,应使消毒物品表面充分暴露于紫外线。
采用紫外线消毒物体表面时,应使消毒物品表面充分暴露于紫外线。 采用紫外线消毒纸张、织物等粗糙表面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且两面均应受到照射。 采用紫外线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及空气中悬浮粒子多时,应加大照射剂量。 不应使紫外线光源直接照射到人。 不应在易燃、易爆的场所使用。
53
八、诊疗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紫外线灯使用说明 强度监测方法:
①打开紫外线灯管5min,待其稳定后,将紫外线强度指示卡置于距紫外线灯管下方垂直1m中央处,将图案一面朝向灯管,照射1min。 ②紫外线灯照射后,图案中的紫外线感光色块由乳白色变成深浅程度不同的紫红色,将其与标准色块相比,即可测知紫外线灯辐照强度是否达到使用要求。
54
八、诊疗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紫外线灯使用说明 紫外线消毒灯使用寿命: 30W紫外线灯 ①新灯强度≥90Uw/cm2,
②使用中灯管强度≥70Uw/cm2时可继续使用,当强度低于70Uw/cm2时应及时更换。 建立紫外线使用登记本,登记内容: ①每日照射时间,每月做一次小计和总计; ②每周酒精擦拭保养; ③每半年强度测试结果;更换灯管时间。
55
八、诊疗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床单元 直接接触患者的床上用品如床单、被套、枕套等,应一人一更换;患者住院时间长时,应每周更换;遇污染时及时更换。更换后的用品及时清洗消毒。 间接接触患者的被芯、枕芯、褥子、病床隔帘、床垫等,应定期清洗消毒;遇污染时及时更换、清洗消毒。
56
八、诊疗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床单元 清洁:清水擦拭
消毒与灭菌方法:①床单元每日清水擦拭,有污染时随时擦拭或消毒;②床单元终末处理:25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更换频率:①抹布一桌一巾;②对床单元实行终末消毒处理;③有污染时随时消毒剂擦拭 。
57
八、诊疗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物体表面 电脑、电话、各种仪器表面 清洁:保持清洁 消毒与灭菌方法:必要时用75%乙醇擦拭
更换频率:有污染时随时擦拭消毒
58
八、诊疗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门窗、墙壁、桌椅、楼梯扶手 清洁:清水擦拭,保持无尘和清洁 消毒与灭菌方法:必要时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更换频率:①每天或每周清水擦拭;②有污染时随时消毒擦拭。
59
八、诊疗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水龙头、水池 清洁:清水擦拭,保持清洁 消毒与灭菌方法:必要时含氯消毒液500mg/L擦拭
更换频率:①每天擦拭;②有污染时及时消毒擦拭。
60
八、诊疗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地面 清洁:湿式清扫 消毒与灭菌方法:必要时含氯消毒液500mg/L拖地
更换频率:①每日湿式清扫2次以上;②有污染随时清扫消毒。地面被呕吐物、分泌物或粪便污染时,应先去除污染物再使用消毒剂覆盖消毒。 注意事项:①每个拖布清洁面积不超过20m2;②拖把要有明显标识,专区专用。
61
八、诊疗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清洁工具 拖把 清洁:清水清洗
消毒与灭菌方法:①清洗机类清洗(程序包括水洗、洗涤剂洗、清洗、消毒、烘干);②含氯消毒液500mg/L浸泡30分钟,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注意事项:分区使用
62
八、诊疗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擦拭布巾 清洁:清水清洗
消毒与灭菌方法:①清洗机类清洗;②含氯消毒液250mg/L浸泡30分钟,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注意事项:分区使用 注:含氯消毒液配制方法,剂量500mg/片,1000ml水加入一片消毒片,消毒液浓度为500mg/L
63
第二部分 医疗废物处置
64
一、医疗废物分类 感染性废物 病理性废物 损伤性废物 药物性废物 化学性废物
65
二、收集运送暂存医疗废物的方法、操作程序
必须放入黄色医用垃圾袋: 棉球、纱布等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的物品;引流袋、各种手套、一次性医疗用品、一次性医疗器械等不论是否污染,作为医疗废物处理。 放入锐器盒: 各种医用针头、缝合针、各种手术刀、手术锯等。
66
二、收集运送暂存医疗废物的方法、操作程序
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需增加一层包装。 必须使用专用黄色医用垃圾袋、垃圾桶、锐器盒盛装医用垃圾,按分类注明标识。
67
二、收集运送暂存医疗废物的方法、操作程序
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 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 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68
二、收集运送暂存医疗废物的方法、操作程序
医疗废物转交出去后,应当对暂时贮存地点、设施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禁止使用医用垃圾袋盛装非医用垃圾。 禁止生活垃圾中混入医疗废物。 禁止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禁止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如有违反规定造成严重后果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9
二、收集运送暂存医疗废物的方法、操作程序
特别强调: 医疗废物第一责任人为法定代表人,领导应高度重视; 医疗废物专职收集人员执业前需进行医疗废物相关知识培训,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医疗废物专职收集人员需建立健康档案,执业前行血源性疾病相关检查,每年进行复查; 清理锐器时,不能直接用手抓捏,以防刺伤手部;在清理生活垃圾时不能向下按压垃圾袋,防止意外扎伤。
70
二、收集运送暂存医疗废物的方法、操作程序
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局部处理: 皮肤意外接触血液、体液,应立即用皂液和流动的清水清洗被污染局部;污染眼部等粘膜时,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对粘膜进行冲洗; 存在伤口时,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向肢体远端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皂液和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用75%酒精或0.5%碘伏对局部伤口进行消毒、包扎处理。
71
第三部分 手卫生
72
一、手卫生定义 手卫生 包括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 洗手 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 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73
二、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原则 当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74
三、洗手的指征: (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 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摘手套后;(注:手套只能在操作时佩戴,严禁戴着手套按电梯按钮,开门关门等);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75
四、卫生手消毒指征 在下列情况下,应先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直接处理传染病患者污物之后。
76
五、工作人员洗手方法 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取适量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 具体揉搓步骤为:六步洗手法; 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77
五、工作人员洗手方法 六步洗手法 洗手口诀:内外夹拱大立腕 具体揉搓步骤为: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六步洗手法 洗手口诀:内外夹拱大立腕 具体揉搓步骤为: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78
工作人员洗手方法
79
六、正确戴口罩 医用防护口罩(N95、FFP1) 空气传播疾病的防护(结核等)、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支气管镜操作) 外科口罩
飞沫传播疾病的防护(流感、SARS等) 纱布口罩 防护作用差
80
标准外科口罩:鼻夹+3层构建 外层体液阻隔,中层微粒吸附,内层吸潮
81
医用防护口罩 能阻止经空气传播的直径≤5um感染因子或近距离(﹤1m)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而发生感染的口罩。
82
口罩每天更换,有潮湿或污染时随时更换 不必戴双层口罩 正确佩戴口罩
83
外科口罩的佩戴方法 注意事项 不应一只手捏鼻夹 医用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 口罩潮湿后、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
84
用手仅捏住口罩的系带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
摘口罩方法 不要接触口罩前面(污染面)。 先解开下面的系带, 再解开上面的系带, 用手仅捏住口罩的系带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
85
总结 感染控制通常不需使用昂贵的仪器和设备,关键在于“感控与我相关”的安全文化的建立。 手卫生、清洁消毒和隔离是感控的三大基石。
86
谢谢聆听!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