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四聖諦十二因緣 後學陳靜莉 學講.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四聖諦十二因緣 後學陳靜莉 學講."—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四聖諦十二因緣 後學陳靜莉 學講

2 前言 人生苦嗎? 生與死是人生的兩大課題:生從何來,死往何去?
生死的由來,佛教說為「十二緣起」,即:無明、行、 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循環 相續 的結果。 人生是不斷遷變流轉的相,在這百轉千繞中累積了無窮 的業報,心無法安適於一處,故苦根不斷。徒兒在身心 煎熬之際,不是一昧怨天尤人,而是應從此處省思與識 透,才能從轉化中解脫。(老師的話)

3 說法因緣 佛陀因為思惟十二因緣的真理而開悟證果,而後因為悲憫 眾生「不解十二因緣法,流轉生死,無有出期,皆悉迷 惑」,故以方便宣說此甚深難解之法,首先在鹿野苑,對 五比丘等說四聖諦法。 當時共說三次 ,稱為「三轉法輪」;這是表示佛之說法, 能以摧毀眾生的煩惱,碾平眾生的心地,運載眾生離苦得 樂,轉凡成聖,喻如車輪之運轉,故稱轉法輪。

4 三轉四聖諦法輪 首先示轉﹕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 可滅性;此是道,可修性;此示四諦之四相。
第二勸轉﹕此是苦,汝應知; 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 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 此勸諦之修行。 第三證轉﹕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 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 此佛自舉己為證也。

5 「四聖諦、十二因緣」在佛法中的地位 十二因緣是解釋苦集二諦。 因聽四聖諦法而證得阿羅漢果為聲聞。
因觀十二因緣而而證得辟支佛果為緣覺。(辟支 佛=緣覺=獨覺) (六道眾生)∣ →聲聞→緣覺→菩薩→佛 (十法界)

6

7

8 關於煩惱習氣 大論云:「舍利弗往昔為蛇,曾害國王,醫人收蛇,令吸 毒氣,若不吸者,即須入火。蛇思了云:我毒已放,云何 更吸,即入火死。以由善惡不相 妨故,故得聖果,猶餘瞋 也。」這就是舍利弗今生所以猶有瞋之習氣的宿緣。 又「畢陵伽一日渡河,因其水急,叱曰: 小婢來,我與汝 懺悔。眾笑懺而更罵。」原來畢陵伽五百世曾作 婆羅門, 又見河神宿生曾為己婢,所以開口閉口仍然不忘高傲口氣, 此即是畢陵伽猶有慢之 習氣。 粗的煩惱易斷,細的習氣難調,縱使能夠脫離三界,不受 輪迴之苦,只要習氣未盡,度眾便有諸多的障礙。

9 煩惱易斷 習氣難調~1 陀弟子中,舍利佛是智慧第一的尊者,但他也有頑固的牛脾氣,常常遇到不順的境界,牛脾氣就發作了。 有一回佛陀與眾弟子們行腳到一處精舍,大家遷入新房間,四處都是忙碌的景象。晚上,終於大家安頓 完畢,然而佛陀卻聽到外面有人打噴嚏。出外查看,發現是羅候羅單獨坐在樹下歇息。佛陀問羅候羅, 為何不入內休息?羅候羅說,房間床鋪都被占滿,自己只得來樹下休息。 第二天早上,佛陀問負責領僧的舍利弗,可知有年輕比丘無處可住?是否去關心一下?只是這樣簡單的 話,舍利弗就叫年輕比丘都住到屋裡來,自己到戶外露宿,兩、三天了,還是堅持不進來。 佛陀不過是輕輕說,教舍利弗應該安排一下大家的床位,舍利弗就死也不肯入室;舍利弗智慧如此高, 卻讓佛陀為他擔心了三天!大家議論紛紛:「舍利弗的心結為什麼打不開呢?」 佛陀說,這是因為他的習氣還未去除,所以仍在小乘果中。舍利弗的過去生曾是一條蛇,有位農夫不小 心踩到了牠,牠就反咬農夫,農夫因此中毒,必須讓蛇把毒吸出來,才能解救生命。巫師要蛇吸毒,蛇 抵死不肯,巫師於是取火來,看蛇是吸毒還是要下火坑!結果蛇竟然寧願被燒死也不妥協!舍利弗從以 前就帶著這樣剛硬的習氣,直到現在。

10 煩惱易斷 習氣難調~2 畢陵伽婆蹉尊者是一位斷盡煩惱的阿羅漢,受到人天恭敬供養。尊者久來患 眼疾不癒,若逢托缽需渡恆河,行動甚為不便,於是常會對恆河水神大喊一 聲:「小婢,住!莫流!」河神就會趕緊將河水分流,讓尊者過河。久而久 之,河神的心中愈來愈不是滋味,覺得自己這麼發心,不但沒有受到應有的 尊重和肯定,還屢屢被喚作「小婢」,便決定向世尊申訴。 河神向世尊頂禮後,將自己心中的煩惱傾吐而出:「世尊,您的弟子畢陵伽 婆蹉實在太傲慢、太無理了。我尊重他是位聖人,每次都幫他開路,他卻目 中無人,輕賤於我!」佛陀聽完,立刻喚來畢陵伽婆蹉尊者問明原委,當下 告訴尊者:「是你的不對,你應當向恆河神懺悔。」尊者隨即合掌,向河神 說:「小婢,我向你懺悔,請不要生氣!」話語甫落,四周人眾頓時哄堂而 笑,河神的臉瞬間漲紅,正待發作,佛陀即開口說道:「河神,你有看到畢 陵伽婆蹉向你合掌懺悔嗎?」河神回答:「看到了!」佛言:「他是真心誠 意地希望你能原諒,可是卻仍喚你『小婢』,可見這是習氣,並沒有看輕你 的意思。畢陵伽婆蹉尊者五百世來常生婆羅門家,因為富貴而性情憍慢,常 不把他人放在眼中。現在雖然藉由修行化除了種種煩惱,仍因習氣難盡,一 時改不了口,所以才橫生這種種的誤會!」

11 四聖諦、十二因緣

12 流轉生死門 因有過去「無明」不覺之煩惱所使,迷於聲色貨利中,處處顛 倒取著,因而做出一切不合理的「行」為來; 既有過去所造業 因,自然要牽引第八「識」總報主去投胎受報;有了業識投胎, 自然組成「 名色」之體形。有了形體,自然漸備「六根」。既 有六根,自然能與外境接「觸」;接觸之 後,自是對順逆境而 感苦樂之「受」;既有苦樂感受,自要發生「愛」憎之心;既 生貪愛, 漸漸就會開展欲望心,於是廣為追求妄「取」;既是 妄取造作,自然「有」生死之因, 要受業力支配;既有現在業 因,自然未來要往六道中受「生」;既有生命,自然由「老」 至「死」,不免種種憂悲苦惱。如是輾轉,依因感果,果上 復 造因,因果不昧,輪回無窮。

13 還滅涅槃門 因為探討生死的根源,所以會有「老死」之苦,則是由於 投「生」之故;而所以會來投生,則是由於所造業「有」 之故;如是步步逆推,乃至 所以會妄作善惡業「行」,則 是因有無始「無明」之故。所以要想無復「老死」,則當 不去 受「生」;而要不受生,則當不造「業」;要無業有, 當不妄「取」;如是乃至要無諸「行」,則當破除「無明」 煩惱。故知無明煩惱,是生死根本,譬如擒賊須先擒王, 又如伐樹先 斬樹根;一旦無明滅除,則行隨著滅除;而行 一滅則識亦隨滅;乃至不去投生,則自無老死憂悲苦惱。

14 苦諦 苦是逼迫性,痛惱之義,這是指眾生的身心(正報)和 國土環境(依報)。三界眾生,依業受報,雖有不同的 身心環境,卻都常為種種痛苦所逼惱,故說是苦諦。 我們要知道我們正在受苦,我們才能把苦受消除。 纏身的有老病死苦,擾心的有貪瞋癡慢苦,外界有天 災人禍苦,死後有墮落惡趣苦。總言之,吾人生此五 濁惡世中,其所感受,不論正報依報,都是憂患的、 束縛的、逼迫的、苦惱的、無常的,所以說為苦諦。 苦諦是世間生死的苦果,人生是苦所以產生厭離。

15 集諦 集是招感性,招集之義,這是指眾生所經歷的一切,並 不是決定於外在因素,卻是源於自己過去的行為。因為 眾生自心所起的見思煩惱,能驅使妄造一切惡業,而依 業受報,自然招集來無盡的生死等苦,所以說為集諦 集諦是世間生死的苦因,苦是業因招感所以要斷集。

16 滅諦 滅是可證性,滅無之義,這是指小乘所證的涅槃。
這是指業和染污都是我們自己製造的。苦受是自作自受的。 因此,我們不須依賴任何人為我們除去苦受。(業即是行 為; 污染是指貪嗔癡等煩惱) 當我們知道苦受本質是甚麼,我們便要著手清除它,我們 不要再作會帶來苦受的惡業。停止作惡,我們要找出它的 根源,就是心靈染污和不正見。要消除心靈染污,我們要 從根本處著手,即是除去對我的執著。 世間的苦。在何處滅呢?經典說:「在六入,即眼處、耳 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等六處。」 滅諦是出世間解脫的樂果, 因而令眾生欣慕。

17 涅槃 唯就小乘說。斷一切之煩惱而絕未來生死之因者,尚餘今 生之果報身體,謂之有餘涅槃,其人今生之果報盡而歸於 寂滅,謂之無餘涅槃。即證得阿羅漢其身存生之間,為有 餘涅槃,其身死時,乃無餘涅槃也。故有餘涅槃者無生死 之因,唯有生死之果(此前生所招之果報),無餘涅槃者, 無生死之因,亦無果也。 <佛學大辭典>

18 道諦 道是可修性,能通之義,這是指小乘的正助道法。因為依 此道法,正助雙修,即能從生死凡地通至涅槃聖地,所以 說為道諦。
道諦是菩提道,達到究竟的寂滅的方法或道路,也就是八 正道,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 念、正定。 道諦是出世間的樂因,讓我們知道有道可修持,達到究竟 解脫。

19 四聖諦 綜觀四諦的道理,無非在說明世間的有漏因果和出世間的 無漏因果。苦諦是世間生死的苦果,集諦是世間生死的苦 因;滅諦是出世間解脫的樂果,道諦是出世間解脫的樂因。 凡夫若無貪等集因,怎會招來生死的苦果;聖者若非精修 道法之因,安得涅槃寂滅之果。果不離因,無因不感果。 可見,世出世間一切諸法,均逃不出因果二字。 四聖諦是是佛陀覺證的真理,也是一個可以驗證、人人可 以覺證的真理。

20 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是佛教的基本道理。根據經典的記載,佛陀 在菩提樹下覺悟時,就是觀這十二因緣。十二因緣說 明有情流轉生死的前因后果,在此流轉中唯是煩惱、 業行及苦果(即惑、業、苦)﹔它們相依,因緣生滅 的相續流轉,使得我們感受到有個人生的過程,有一 個生命在生死輪迴﹔ 實際上這其中無有主宰者、沒有作者、也沒有受者。 十二因緣又稱為十二緣起支。此十二支互相為因果, 因為一個因緣升起,而造成另一個因緣也生起。

21 十二因緣的流轉 十二因緣就是因為有無明,所以有“行”之造作﹔ 因為造業而入胎,故有入胎之識﹔因為入胎,名色 就展開活動,它擴展、擴大,就產生了六入﹔胎兒 的六根圓滿后就出世,然后與外面的境界接觸﹔根、 塵、識和合產生觸的心理,有了觸就產生受,過去 我們貪愛的業習就會引發出來,即產生貪愛﹔愛加 深了就有取,使我們希求它再來、再有,就形成了 有﹔有將來的業,促使我們再來生,再來老死。

22 十二因緣 感召果報的為因,緣是牽連的意思。
十二因緣,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 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 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這十二件事,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循環不 息的因果。

23 十二因緣三世二重因果 現在因有三: 一. 愛 二. 取 三. 有 未來果有二: 一. 生 二. 老死 十二因緣三世二重因果:
第一重因果:過去因到現在果。 第二重因果:現在因到未來果。 過去因有二: 一. 無明,即過去迷惑。 二. 行,即過去造業。 現在果有五: 一. 識 二.名色 三. 六入 四. 觸 五. 受 現在因有三: 一. 愛 二. 取 三. 有 未來果有二: 一. 生 二. 老死  

24

25 十二因緣法與三世因果         

26 十二因緣表

27 十二因緣的內容 內容 定義 無明 貪、瞋、癡等煩惱為生死的根本 行 前世所造作善惡諸業 識 業識投胎,投入母胎的最初一念 名色
但有胎形,六根未具 六入 母胎中,逐漸形成胎兒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出胎與外境接觸 與外境接觸生苦樂感受 對境因受生執著 因執著而生追求造作 成業因能招未來果報 再受未來五蘊身,未來受生 老死 未來之身又漸老而死

28 十二因緣的流轉 十二因緣就是有情眾生的流轉生死的前因後果, 它的流轉並不是直線式,而是一個輪轉。
既是過去的無明,造成現在的受﹔現在的無明, 就是愛、取﹔現在的愛、取,就是下一世的無明, 它一直循環不息,周而復始。 在十二因緣中,我們要知道有迷惑,因迷惑而造 業﹔造業後我們就要受業力的果報--苦果。在受 苦果的當中,我們繼續迷惑,繼續造業,造業后 又再受報,這樣的循環作用,稱為十二因緣的流 轉。

29 十二因緣的流轉

30 無明 貪、瞋、癡等煩惱為生死的根本。 我們迷惑無知,對善惡因果不明白,於佛、法、僧三寶 不明白,也不知不覺,這就稱為“無明”。
在十二因緣中的“無明”是過去世煩惱的總稱。

31 行 前世所造作善惡諸業。 因為有了無明和煩惱,就會產生種種身、語、 意的行為,而造作善與不善的業,這些善惡的 業就稱為“行” 。
此造作產生將來的果報,即是我們今世所受的 善惡諸業的果報,所以“行”就是業報,使我 們投胎輪回生死。

32 識 業識投胎,投入母胎的最初一念。 眾生前生死時,名色(精神與物質)的活動散滅,而 轉成另一系列的精神活動。因惑業導致,此“識”重 新入胎。
此“識”與前六識(眼、耳、鼻、舌、身、意)不同, 在此處特別指入胎的“識”。 在南傳佛教只說為“識”,但大乘佛教的唯識宗說是 第八識--阿賴耶識。 我們死後,生前的名色散掉,心識繼續活動,形成意 生身,也就是中陰身,它能夠入胎。

33 名色 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名者心也,“色”者身也。
“識”入胎後,身軀及精神組成胞胎。胞胎漸漸長成, 物質的身軀慢慢的形成,就有六根;精神活動也慢慢 產生知覺。在這成長的過程中,當它六根還沒圓滿生 成時,精神活動成為“名”,身軀的生長稱為“色”。 實際上現在我們也有“名色”,既是眼前身心的精神 稱為“名”,身軀稱為“色”;但當胎兒生長時,六 根未具,精神與物質的活動,稱之為“名色”。這是 為了區別它們之間的不同,而特別給予的名稱。

34 六入 母胎中,逐漸形成胎兒的眼、耳、鼻、舌、身、意等 六根。
名色慢慢生長,六根生出來後,就有“六入”。因為 我們從此得到消息,知道外境,故稱為“六入”。 “六入”又名“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 因為“六識”從此生起,像樹根能長出樹木,故稱為 “六根”。六根成長依胞胎,成長圓滿之後胎兒就從 母胎中出來,此時六根就完全具足。

35 觸 出胎與外境接觸。 根、塵、識和合的心理作用,成為“觸”。 此是一個心理作用,成為“心所”,並非兩個 東西接觸之意。
胎兒從母胎中出來後,六根就接觸到外境。胎 兒一出世,第一個接觸外境的是身觸,而第一 個受是苦受。同樣的,眼、耳、鼻、意,與外 境接觸時,也產生眼觸,耳觸、鼻觸、舌觸和 意觸。

36 受 與外境接觸生苦樂感受。 有了這個觸後,就可感受外界的事物,而生起 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捨受。
十二因緣從“無明”、“行”、“識”、“名 色”、“六入”、“觸”一直到“受”,這些 都不是我們所需所要,是因為過去無明造業, 現在承受到果報,而使我們擁有之。

37 愛 對境因受產生執著 、貪愛。 愛,就是凡夫對一切境所產生的貪欲。
我們有了受,就迷在其中,對於所受之事物產生 貪愛。因為有了受就有“愛”,對這個受染著、 渴求。 貪愛主要有兩種:一者、境界愛,如我們對於所 看到的東西起愛染心;二者、自體愛,即是我們 貪愛有一個“我”,貪愛這個身體是“我”。 由此貪愛引發一切煩惱而起種種造作。

38 取 因執著、貪愛而產生追求之念與造作之行為。 換言之;取,就是為了滿足貪欲(愛)而做的一切行為。
由於這個貪愛心加深執著,不願意捨離,稱為“取”。 不止不願捨離,還希求將來獲得更多,即是希求將來有。

39 取可分為四種 一者、欲取:即是我們執著,希望獲得更多自己貪 愛的東西,稱為欲取。
二者、見取:對於我們的知見、思想起貪愛,追求 更豐富的知識,認為自己懂得道理是最好、最優勝 的而執著它,稱為見取。 三者、戒禁取:此亦是一種貪愛,執著守持某些戒 律能解脫,能得福報等等。 四者、我語取:此是對我的貪愛。 這些執著都是貪,是我們過去的業習,現在顯現出 來。

40 愛、取是現在的迷惑煩惱 十二因緣中的“愛、取”既是眼前的迷惑,也就 是一念“無明”之心。
無明有貪、瞋、癡等種種的煩惱,但是此十二因 緣中特別指的是貪愛,它最嚴重,可以引發業力 形成將來的果報。因為我們渴求、貪愛、使到將 來它形成果報, 在十二因緣中,貪愛占很重要的位置,因“愛、 取”故生將來“有”。

41 因“取”而造成業因,能招未來之果報。 任何我們執取並賦予意義的事,即是「有」。因為 我們執取渴求,希望將來擁有許多東西,因執著而 產生了將來之“業有”,稱為“有”, 這個“有”又稱為“三有”。一者、欲有:既是欲 界的業報;二者、色有:既是色界的業報;三者、 無色有:既是無色界的業報。 此(業)有由愛、取(煩惱)所發動之身、口,意 三業而生之新業因,令此生死後,再生之識得到滋 潤。

42 再受未來五蘊身,未來受生。 依愛、取形成的惑業,成為業力,使苦果不能止息,繼續 發生,我們的身體敗壞後,未來世再從新投胎受生。

43 老死 未來之身又漸老而死 。 有生故,將來必有生理及心理退化、貪生怕死、厭老死等 身心之苦,
故說五蘊之十二因緣相續,無有窮盡,它形成一連串的因 果。

44 無十二因緣法 緣覺乘者就是觀十二因緣而悟入, 彼先將「無明」滅掉,行也跟著滅,行滅識也跟著 滅,一直滅將下去,最後連老死也滅掉。
《心經》:「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觀自在菩薩告訴舍利弗,在諸法的自性空中,覓十 二因緣了不可得,因此緣覺者所修的十二因緣還滅 門也是了不可得。

45 輪迴與解脫 有無明就有行,就有識,就有名色,就有六入, 就有觸,就有受,就有愛,就有取,就有有,就 有生,就有老死,如此因因果果,生生死死,循 環不已,稱之為緣起流轉,是為輪迴。 若悟緣起性空,而滅無明,則滅行,乃至滅生, 滅老死,如此斷卻十二因緣法,稱為緣起還滅, 是為解脫。

46 究竟解脫 真正的解脫,是在於相不染相,於因果不昧因果,於煩惱 生菩提,於生死出生死。因此「超生了死」的意義,絕對 不是「沒生沒死」的斷滅空;而是「若是無生無不生」之 真空。於生死之中不動、不染、不畏、不怖。(天佛院遊記)

47 老師的話 雖然說人生是「苦海」,但不是要你用悲觀的人生態度去 面對一切,你如果把人生變得悲觀了,心胸也會顯得狹隘。 徒啊,為師要你們從「苦」當中去覺去悟,從「生死」當 中去看透,理出一條光明的路,而不是要你們朝悲觀的路 去走。修道要越修越快樂、心胸開闊,那是因為你知道了 生死的「源頭」 ,知道一切的煩惱的起因,更知道如何去 解決、放下,所以視人生為苦,是一種體驗、一種學習, 是生命成長的過程,但你必須走過,不能永遠停留在「苦」 裡面,才能真正的坦蕩無憂!

48 人生難得今已得 佛法難聞今已聞 今生不借此身渡 更待何生渡此身


Download ppt "四聖諦十二因緣 後學陳靜莉 學講."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