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肆章 當代西方兵學思想.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肆章 當代西方兵學思想."—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肆章 當代西方兵學思想

2 西方戰略發展 *15~18世紀:復興時期 *18~19世紀:全盛時期 * 20 世紀後:黃金時期

3 戰爭型態演變 *由傳統陸戰、海戰,發展 至空戰、太空戰 *範圍由二度至三度、四度 空間 *經濟、地理的擴張促成總 體戰的形成

4 20世紀戰略發展分水嶺 二次世界大戰

5 地緣戰略思想演變 起源: *「孫子兵法」九地、地形篇:  環境對戰爭的影響 *約米尼:戰略是在地圖上進行  戰爭的藝術

6 地緣戰略思想演變 派克: 二十世紀興起的地緣戰略正是基於國家生存發展所衍生的主張,隨科技日新月異,而有陸權、海權和空權的先後發展

7 陸權論 英國麥金德:心臟地區包括波羅的海、黑海、小亞細亞、亞美尼加、波斯、西藏、蒙古

8 內新月地區 歐亞大陸邊緣: 包括西伯利亞東部、中國、東南亞、印度、中東、南歐、西歐、挪威,是世界島與海洋正面接觸且海權力量可深入的地區

9 外新月地區 歐亞大陸以外的大型陸地:包括美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澳洲以及大型的島嶼國家如英國、日本、印尼,對歐亞大陸形成包圍之勢

10 麥金德警訊 誰統治歐洲,誰就能主宰心臟地區;誰統治心臟地區,誰就能主宰世界島;誰能統治世界島,誰就能主宰世界(防止俄國擴張或俄德結盟)

11 德國豪司霍夫主張 *生存空間:把達爾文物競  天擇、適者生存理論結合 地略的發展 *自然疆界:國家有權超越  其政治或人為疆界

12 德國豪司霍夫主張 *自給自足:國家在經濟上  的自給自足是成為強國的  重要因素 *泛區:世界分為四大區域  1.泛美:包括南北美洲,      由美國主導

13 德國豪司霍夫主張   2.歐非:以德國為中心   3.泛俄:以俄國為中心   4.泛亞:包括亞洲大陸       東部及澳大利       亞一帶,以日       本為中心

14 德國豪司霍夫主張 *海權與陸權:認為德國不但與俄國享有控制歐亞大陸心臟地區有利條件,是一個重要陸權國家,而且比俄國更接近海洋,具有發展海權國家的能力(本思想對納粹德國發展有其  關聯性)

15 豪司霍夫主張預測 *許多海軍強國興起,英國將 喪失許多軍事要地 *控制世界的最後戰爭將發生 在太平洋地區 *日本進攻中國之舉,將無法
 喪失許多軍事要地 *控制世界的最後戰爭將發生 在太平洋地區 *日本進攻中國之舉,將無法 取得戰爭的最後勝利

16 美國史派克曼:邊緣地帶說 誰主宰邊緣地區,誰就控制歐亞大陸;誰支配歐亞大陸,誰就掌握世界的命運

17 邊緣地帶學說影響 美國在二次大戰以來,是以圍堵心臟地區的向外擴張為主要目標
,並增強具有戰略重要性的歐亞邊緣地帶(如圍堵政策、北約的設置、越戰及韓戰的參與)

18 海權論 希臘修昔底德所創,強調控制世界海洋和海上通道,發展海上力量的戰略思想首推美國馬漢和英國柯白

19 美國馬漢(1840~1914) 1859年:海軍官校畢業 1884年:任教海軍戰爭     學院 1890年:出版「海權對     歷史的影響」

20 馬漢研究心得 發現英國從未企圖在陸上採取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僅憑藉控制海洋和歐洲以外的世界,就能確保國家的勝利

21 *地理位置:擁有良好 *自然型態:海岸線性 *領土範圍:人口、資 的港口與海軍基地 質與海岸地貌的狀況 源與國家面積須成比 例
影響海權發展的要素 *地理位置:擁有良好 的港口與海軍基地 *自然型態:海岸線性 質與海岸地貌的狀況 *領土範圍:人口、資 源與國家面積須成比

22 影響海權發展的要素 *人口:擁有相當從事 海洋性職業的人 *民族性:人民對海洋 有情感及興趣 *政府制度:政府具有 發展海上力量的決心

23 英國柯白(1854~1922) 獲得劍橋大學第一級法律學位 1911發表「海洋戰略原則」

24 海洋戰略原則的主要觀點 *海洋戰略是大陸戰略的延伸: 海戰地位的確次於陸戰地位, 極少例子採用兩種方式來決定 戰爭勝負
*海洋戰略是大陸戰略的延伸:  海戰地位的確次於陸戰地位, 極少例子採用兩種方式來決定 戰爭勝負 *攻守的運用:戰略攻勢配合戰 術守勢,實為最有效的戰爭形

25 海洋戰略原則的主要觀點 *海軍戰略:海軍戰略問題皆 可簡化為「水道和交通」 *制海的意義:海洋的價值在 於作為國家與其他地區之間
的交通工具。所以制海的意 義即為「交通控制」

26 馬漢與柯白理論之差異 *馬漢:把海軍史正確的定位在     國防關係與經濟事務上 *柯白:最了解海洋科技的運用

27 空權論 起源:1909軍機被視為砲兵的 延伸,一次世界大戰空    權思想提出,才使世人    重視制空對戰爭的影響 杜黑、米契爾、塞維斯基最具影響力

28 杜黑制空論假定 1.飛機具有無比潛力的 攻擊工具,戰爭空間由 平面轉為立體,由前方 迅速擴及後方,因此戰 爭無前後方及戰鬥人員
與非戰鬥人員之分

29 杜黑制空論假定 2.飛機的速度、高度與航程較 地面武器優越,能超越地障 穿透敵人前線,對人口中心 轟炸,粉碎其民心士氣

30 制空論主要內容 *欲求確保國防,獲致「制空權」 是必要且充分的條件 *空中攻擊的主要目標並非軍事設 施而是工業和人口重心
*對付敵人空軍,應以毀滅地面設 施與補給來源工廠為主要手段

31 制空論主要內容 *空中攻擊時,以癱瘓敵人作戰能 力及敵方人民抵抗意志為主,並 阻止敵軍用地面行動攻擊我方交 通線、工業和軍事基地
*必須發展能執行轟炸、自衛與攻 擊等多功能飛機

32 美國米契爾(1879~1936) 富有空戰經驗,熱中倡導空權,並從並肩作戰盟軍空軍中汲取經驗,思想較杜黑更為成熟,著有「空防」與「天路」二書

33 米契爾空權思想論點 *空中攻擊的唯一有效防禦 手段,即在空戰中擊毀敵 方的飛機 *飛機有擊毀所有一切水面 船隻能力

34 米契爾空權思想論點 *強調使用空權擊毀敵方兵  力的重要性 *須有各種不同性能飛機, 相互合作,共同達成任務 *發展北極航線

35 塞維斯基(1894~1974) 蘇聯移民的美國人,開創航空學派理論 著作「空權:生存之鑰」

36 塞維斯基航空學理論 分別以美、蘇為圓心,以當時轟炸機5千英里活動半徑,畫出美國控制區與俄國控制區的範圍,兩控制區重疊處即所謂的「決定性地區」

37 塞維斯基航空學理論 決定性地區包括 北美、歐亞心臟區、歐亞近海區、北非和中東。由北美洲進攻俄國本土,是最經濟而不分散力量的攻擊路線,所以阿拉斯加及北極權地位十分重要

38 影響 *成為富勒與李德哈特架構 防空聯合作戰理論基礎

39 影響 *二次世界大戰德軍結合飛 機與戰甲車閃擊作戰思想

40 英國大師富勒 *1878~1966 *正規軍人出生,一次世界大 戰中已官拜上校 *任英國唯一戰車集團的參謀

41 英國大師富勒 *1917負責坎布萊會戰,首次運用 戰車,在沒有火砲先期轟炸的情 況下, 成功發起攻擊,完成任 務占領目標
*1930少將退役,著書45本,傳世 之作為「戰爭指導」

42 富勒戰爭指導 *倡導陸軍機械化:解決壕溝戰 敵我僵持的局面 *戰略癱瘓主義:癱瘓敵方的指 揮系統 *大戰術:大戰術是瓦解組織與
士氣,小戰術則是實際的毀滅

43 富勒戰爭指導 *戰爭目的可分為有限政治 目的與無限政治目的 *在戰爭中切莫讓自己受到 絕對的束縛 *野蠻在戰爭中很少產生良 好效果

44 富勒戰爭指導 *不可逼迫敵人作困獸之鬥,因 為戰爭延長,會讓我方付出不 必要的代價 *在歷史上敵友關係常變動,因 此打敗敵人後,應迅速扶持其
站起,因為下次可能需要對方 的幫助

45 李德哈特重要影響 *機械化戰爭理論創始者 *間接路線

46 間接路線 間接路線是最有希望和最經濟的戰略形式;最遠和最彎曲的路線,常常也就是一條真正的捷徑。而這條路線不僅是物質的,更包含心理的

47 間接路線原則 *調整目的,適應手段 *心中常保持目標,計畫必須 依環境而定 *選擇最低期待的路線

48 間接路線原則 *利用抵抗最小的路線 *採取一條可以具有多項目標 作戰路線 *計畫和部署必須具有彈性, 以適應環境

49 間接路線原則 *當對方有備時,慎勿傾全力 作孤注一擲的攻擊 *失敗後勿用同一路線(或同 一形式)再發動攻擊

50 總體戰爭的確立 *起源18世紀,展現於20世 *「制空論」在1921年出版 時指出,社會組織已使戰 爭具有一種國家總體性

51 塑造社會團結的民族傳統,宣揚愛國意識及戰敗對國家之意義
魯登道夫對總體戰爭之主張 最高統帥 總體戰爭 心 軍 經 政 宣傳  全民參戰  事前準備 塑造社會團結的民族傳統,宣揚愛國意識及戰敗對國家之意義

52 大戰略觀點 &協調與指導所有一切的國家資源 ,以達到戰爭的政治目的 &應計算和發展國家經濟資源與人 力,精神力量與物質力量一樣重

53 大戰略觀點 &軍事力量僅為大戰略工具之一 ,更應考慮使用政治、外交、 商業、道義等壓力,以減弱對 方意志 &大戰略視線必須超越戰爭而看
到戰後和平

54 二十世紀戰略思想演變 @聯合國產生 @武力戰已居於防衛嚇阻地位 @長程戰略核武發展 @第三波戰爭 @低強度衝突

55 二十世紀戰略論述 @核子戰略之演變 @有限戰爭重現 @危機處理的重視 @國際衝突型態的改變 @革命戰爭與低度衝突戰爭
@第三波戰爭下的兵學思考

56 核子戰略的演變 1.嚇阻理論的基礎 *以理性為架構 *以3C--能力、   可信度、溝通為 基礎

57 嚇阻理論的發展 *1945 ~1949單向嚇阻 *1949~1962雙向嚇阻(單一嚇 阻或稱巨型報復時期) *1967迄今:多元嚇阻或彈性反
應時期

58 巨型報復理論將導致武力 陷入避免發動互相毀滅的 核攻擊與接受既成事實的 兩難困境,以「漸進反擊」 方式,將核武分階段使用, 為限武談判的肇始

59 1967麥納馬拉主張「漸進反擊」 *最低層的使用戰術核武 *打擊敵方核武報復能力 *最後打擊敵人經濟人口中心

60 有限戰爭的重現 涵義 *限於某一區域內 *有限目標的戰爭 *是以有限手段進行的戰爭 *在選定目標上有所抑制的戰  爭

61 有限戰爭基本重點 *以軍事手段進行的政治過程 *剛性談判行為 *充分運用升高衝突與結束戰 爭技術的戰爭

62 危機處理的重視 何謂國際危機 泛指國際間的互動關係產生衝突,包括國家間互動關係破裂與緊張升高及戰爭中武力平衡均勢的改變

63 國際衝突型態的改變 *地緣經濟取代地緣政治 1.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2.北美關稅同盟 3.世貿組織 (1)最惠國待遇 (2)301條款

64 革命戰爭與低度衝突戰爭 20世紀高科技武器掛帥,許多開發中國家發展一套對付西方軍事強權的戰法--革命戰爭 「游擊戰」方式結合地形與社會
、政治、經濟條件進行革命奪權的工作

65 第四空間戰爭的特質 ※政治上離間民眾對政府的向 心力,積極爭取民眾對革命 事業的認同與支持 ※軍事上採打帶跑戰術,強調 機動性
 心力,積極爭取民眾對革命  事業的認同與支持 ※軍事上採打帶跑戰術,強調  機動性  1.戰略守勢(謀叛時期)

66 第四空間戰爭的特質 2.戰略僵持或均勢階段 3.戰略反攻時期 ※社會與經濟:強調現行制度 腐敗,凸顯革命部隊的價值
 2.戰略僵持或均勢階段  3.戰略反攻時期 ※社會與經濟:強調現行制度  腐敗,凸顯革命部隊的價值 ※文化思想:破壞統治當局的  形象,標榜自己祟高特質,  以爭取民眾的支持

67 第四空間戰爭的特質 ※心理攻勢:利用每一戰役, 瓦解民眾對政府的信心;利 用恐怖行動防止民眾叛離 ※國際宣傳:以文宣強化本身
 瓦解民眾對政府的信心;利  用恐怖行動防止民眾叛離 ※國際宣傳:以文宣強化本身  是弱者與受壓迫者,以國際  輿論增加政府或支持國家的  壓力,創造有利的生存條件

68 第三波戰爭 戰略資訊作戰與知識戰略概念 例如:1990年波灣戰爭

69 知識戰士 豐富的學識 專業的訓練


Download ppt "第肆章 當代西方兵學思想."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