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教学目的及要求 1、准确理解存货的核算范围和确认标准; 2、了解研究存货会计的重要意义; 3、掌握确认存货数量的方法以及优缺点;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教学目的及要求 1、准确理解存货的核算范围和确认标准; 2、了解研究存货会计的重要意义; 3、掌握确认存货数量的方法以及优缺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教学目的及要求 1、准确理解存货的核算范围和确认标准; 2、了解研究存货会计的重要意义; 3、掌握确认存货数量的方法以及优缺点;
4、掌握发出存货的各种计价方法及其优缺点; 5、了解存货计价方法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6、掌握存货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 7、掌握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8、了解存货在财务报告中的列示问题。

2 主要内容 Main continent (一)存货的概念及确认 (二)存货计量(取得和发出)
(三)存货核算(实际成本法与计划成本法、零售价法、特殊存货) (四)期末存货计价(期末盘存制度、清查、期末计价方法——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3 第四章 存 货 Inventory 第一节: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第二节:存货发出的计量 第三节:存货的期末计量

4 第一节: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Confirm & Measurement of Inventory
一、存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P23) 二、存货的分类 BACK

5 一、存货的概念及确认 Definition and confirm of Inventory
(一)概念 1. 定义 存货是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者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或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 直接出售 加工后出售 区别于长期资产的特征 持有存货的最终目的 出售 为使用而持有

6 2. 存货内容 原料及主要材料 辅助材料 燃料 修理用备品、备件 原材料 在产品 半成品 产成品 商品 存货
2. 存货内容 原料及主要材料 辅助材料 燃料 修理用备品、备件 原材料 在产品 半成品 产成品 商品 周转材料(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等 存货

7 (二)存货的确认 1. 确认条件 前提——符合存货定义 同时具备以下2条件: (1)与该存货有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资产的有用性
(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满足货币计量假设 基本标准 专业标准 实质:企业是否拥有存货的法定所有权

8 2. 具体运用 盘存日,法定产权属于企业的存货,不论其存放地点或处于何种状态,都应确认为企业的存货;反之,即使存放于企业,也不能作为企业的存货加以确认。 (1)在途物资 ——购方已取得购货单据 (2)委托代销商品 ——所有权属于委托方 (3)受托代销商品 ——为加强管理,纳入受托方账内核算 (4)关于购货约定 ——购货方尚未取得物资的所有权 (5)工程物资 ——不属于生产经营过程 (6)特准储备物资 BACK

9 二、存货的分类 Classify of Inventory
(一)按存放地点分 1. 库存存货 2. 在途存货 3. 加工存货 ( 二)按来源分 1. 外购存货 2. 自制存货 3. 委外加工存货 4. 投资者投入 5. 接受捐赠 6. 抵债换入存货 7. 非货币性交易换入存货 8. 盘盈 本企业加工 委外加工 BACK

10 三、存货的初始计量 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 加工成本 其他成本。 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一、成本构成(入账价值)
存货可以按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核算,但期末应调整为实际成本。 BACK

11 取得存货的核算 存货的取得方式有: (一)外购存货 (二)自制存货 (三)投资者投入的存货 (四)接受捐赠的存货
(五)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 (六)盘盈的存货 (七)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

12 (一)外购存货 —其成本由采购成本构成组成 采购成本包括: 1、购买价格 2、购货费用 3、有关税金 BACK

13 1、购买价格 通常情况下,应根据发票金额确认购货价格。 商业折扣一般已从购货价格中扣除,按扣除后的价格入账。
现金折扣则不从购货价格中扣除,当取得现金折扣时冲减财务费用。 BACK

14 ——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仓储费、包装费 说明: 仓储费:入库前的仓储费计入存货成本 入库后的仓储费计入损益
2. 采购费用(采购过程中) (1)运杂费 ——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仓储费、包装费 说明: 仓储费:入库前的仓储费计入存货成本 入库后的仓储费计入损益 生产工艺过程中必须的仓储费计入成本 (2)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P24) ——定额内损耗 (3)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人工费和必要的损耗 – 下脚废料 BACK

15 企业(如商品流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进货费用,应当记入存货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分别进行分摊,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主营业务成本);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 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也可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

16 对于价内税是其价格的组成部分,应当构成存货的成本。
3、其他税金 进口关税 消费税 资源税 不得抵扣的增值税 对于价内税是其价格的组成部分,应当构成存货的成本。 小规模纳税人购货 向小规模纳税人购入存货

17 可抵扣的增值税: 1、取得专用发票并用于应税项目 2、特殊 (1) 运费 (扣除率为7%) (2) 购废旧物资 10% (3) 购农产品 10%

18 对于运输费用应注意的问题 按照规定,一般纳税人外购物资(固定资产除外)所支付的运费按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准予扣除。但随同运费支付的装卸费、保险费等其他杂费不得计算扣除进项税额。因此,对于运输费用中准予扣除的进项税不再计入存货的入帐价值。

19 购买农副产品和收购废品物资的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采购的农产品,可按其买价的10%视同增值税进项税单独核算,企业按扣除这部分进项税额后的价格作为购入材料采购成本。 一般纳税人收购废旧物资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根据税务机关批准使用的收购凭证上注明的收购金额按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企业按扣除这部分进项税额后的价款,作为购入材料采购成本。

20 [例]:新业公司收到投资甲方投入的原材料一批,投资各方确认价值为50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金额为85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另以银行存款支付运费1000元。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___应交增值税(进项) 8570 贷:实收资本 银行存款

21 注意: 采购费用的对象化——采购费用的分配 按重量、数量、价格、体积等比例分配 BACK

22 (二)自制存货 1、采购成本 2、加工成本 3、其他成本 即:制造过程中的各项实际支出,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材料费 人工费
——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在产品、原材料、包装物等 1、采购成本 2、加工成本 3、其他成本 即:制造过程中的各项实际支出,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材料费 人工费 制造费用 成本会计 制造成本 BACK

23 指企业发生的直接人工以及按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3、其他成本 如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所发生的设计费用
1、采购成本:直接材料 2、加工成本 指企业发生的直接人工以及按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3、其他成本 如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所发生的设计费用 不能计入存货成本的有: (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 (2)入库后的仓储费用。 注意 BACK

24 (三)投资者投入的存货 ——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入帐
(三)投资者投入的存货 ——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入帐 (四)接受捐赠存货:二种情况 1. 有单据 实际成本 = 单据金额 + 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2. 无单据 实际成本 = 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价 + 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规格、型号、性能、质量等 BACK

25 (五)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 (1)制造业企业
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的成本 + 加工费、运输费、装卸费和保险费等 + 按规定应当计入成本的税金。 (2)商品流通企业 进货原价 + 加工费用 + 应计入成本的税金。 加工前存货(材料或半成品)的实际成本 加工费 运杂费 实际成本 BACK

26 (六)盘盈存货 —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价 (七)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 —参照相关准则处理 BACK

27 四、取得存货的核算 (一)取得存货按实际成本的核算 (二)取得存货按计划成本的核算  BACK

28 (一)存货的实际成本法 存货按实际成本核算的特点: 存货按实际成本核算的情况下,从存货收发凭证到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全部按实际成本计价。
存货按实际成本核算的使用范围: 实际成本核算法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小,存货的品种简单,采购业务不太多的企业。

29 原材料的核算 在实际成本核算核算下应设置科目 在实际成本核算核算下应设置会计科目主要有: 原材料 在途物资 库存商品

30 原材料 back 验收入库的原材料 领用或发出的原材料 余额:库存实有的原材料 在途物资 已经支付货款或开出票据,尚未入库的原材料
已经验收入库的原材料 余额:尚未验收入库的原材料 库存商品 验收入库的产成品、外购并验收入库商品(增加额) 对外销售并结转成本的产成品成本及商品 (减少额) 余额:库存实有数 back

31 (一)存货的实际成本法 材料入库、发出均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 (一)设置科目 核算库存材料增、减、结存 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1. “原材料”: 核算库存材料增、减、结存 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末余:库存材料 的实际成本 2. “库存商品”: 制造业企业生产的产成品及商品流通企业的外购商品 3. “在途物资”: 已取得购货凭据,但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材料 已付款或未付款

32 1、钱货两清 4. “包装物” 同“原材料” 5. “低值易耗品” 6.“ 委托加工物资” 钱货两清 先款后货 先货后款 预付帐款
(二)外购材料的核算 付款 收料 视钱货分离程度 1、钱货两清 例1: 价:5000 增值税:850 运杂费:150 款已付 料已入库 企业购进原材料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33 2、先款后货 ——结算凭证已到,已付款 例2:企业购料一批 发票价格:40000 增值税:6800 对方代垫运杂费:300 承付托收款
货未到 (1) 付款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821 贷:银行存款 (2) 收料 ——材料运达企业时,验收入库:“收料单”: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34 3、先货后款 结算凭证传递慢于货物运输 材料已入库,企业款未付: 形成“应付账款”
例3:企业购入生铁10000kg, 材料验收入库;凭证未到 (1)月份内,凭证到之前,不作账务处理,只作收料记录 ——只办理入库手续,登记入库的数量 (2)若月份内,凭证已到并付款:价款8640,增值税1360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 1360 贷:银行存款 视同钱货两清 (3)若当月末凭证仍未到,作暂估料处理 ——按合同价暂估入帐

35 假设合同单价为0.75元/kg 借:原材料 75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7500 (4)3月1 日红字冲销上月末的暂估料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4)3月1 日红字冲销上月末的暂估料 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贷:原材料 (5)3月份,凭证到,付款 ——视同钱货两清 关于购货折扣 1. 商业折扣 ——净额法,会计上不反映 2. 现金折扣 —— 总额法。先按总额入帐,提前付款享受的折扣 ——“财务费用” 注意

36 4、预付款方式 借:预付账款、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借:在途物资、应交税费-增(进) 贷:预付账款、应付账款

37 (三)自制存货入库 自制半成品 库存商品等 贷:生产成本 (四)接受投资存货的核算 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增(进)
贷:实收资本(在注册资本中享有的份额) 资本公积(差额)

38 [例]甲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2005年3月5日,甲公司接受乙公司以一批原材料进行投资,该批原材料发票上注明的金额为200万元,增值税34万元。双方协商按发票金额作为确认的价值,占甲公司注册资本的15%,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的账务处理为: 借: 原材料 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 贷: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39 接收捐赠材料的当时: 到期末,计算所得税并转出待转资产时: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五)接受捐赠存货的核算
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增(进) 贷:营业外收入 递延所得税负债 银行存款(支付的相关税费) 到期末,计算所得税并转出待转资产时: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40 例本公司接受A企业捐赠的材料一批,对方提供发票,发票上注明价款10000元,增值税额1700元,支付运输费3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
接收捐赠材料的当时: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贷:营业外收入 递延所得税负债 银行存款 到期末,计算所得税并转出递延所得税负债时: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41 (六)委托加工物资的核算 ①账户设置:“委托加工物资” 委托加工物资 1、发出物资实际成本 1、加工收回物资成本
1、发出物资实际成本 1、加工收回物资成本 2、支付的加工费、运杂 2、收回残余料实际成本 费及有关税金 、入库物资节约差异 3、入库物资超支差异 尚未收回加工物资的实 成本

42 ②账务处理: 发出物资,委托加工: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 支付加工费、运杂费及有关税金: 应交税费 — 增值税(进) — 消费税
贷:银行存款 收回余料及委托加工物资: 借:原材料 贷:委托加工物资

43 缴纳的消费税 : 注意 1、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应税消费品将所负担的消费税,计入加工物资成本。
2、收回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 将所负担的消费税计入“应交税费”科目借方,抵交其应交纳的销售环节消费税。应交消费税的计算公式如下: 消费税=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 消费税率 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实际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率) 实际成本+加工费 或者 = ————————————— 1 - 消费税率

44 [例]A企业委托B企业加工材料一批,(属应税消费品)。原材料成本为200000元,支付加工费为34000元(不含增值税),消费税率为10%,材料加工完毕验收入库,加工费等全部支付,增值税率为17%,A企业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45 (1)发出委托加工材料 借:委托加工物资 200000 (2)支付加工费用 贷:原材料 200000 借:委托加工物资 34000
(1)发出委托加工材料  (2)支付加工费用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银行存款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 税费的计算过程: 消费税计税价格=( )÷(1-10%) =260000 受托方代扣应交的消费税=260000×10%=26000 应交增值税=34000×17%=5780

46 若A企业收回加工后的材料直接用于销售: 借:委托加工物资 26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5780 贷:银行存款 3178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应交消费税 贷:银行存款 委托加工物资 = = 元 借:委托加工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5780 贷:银行存款 委托加工物资= = (元)

47 (3)加工完成收回委托加工材料 借:原材料 234000 贷:委托加工物资 234000 借:原材料 260000
若A企业收回加工后的材料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 若A企业收回后的材料直接用于销售 借:原材料 贷:委托加工物资  234000 借:原材料 贷:委托加工物资 BACK

48 二、取得存货按计划成本的核算 (以原材料为例) 1、账户设置:“原材料”、“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 原材料 验收入库的原材料的计划成本
领用或发出的原材料计划成本 库存实有的原材料计划成本 材料采购 已经支付货款或开出票据,尚未入库的原材料的实际成本 已经验收入库的原材料的实际成本 尚未验收入库的原材料

49 2、发出材料成本节约差异2、发出材料成本超支差异 期末库存材料超支差异 期末库存材料节约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 1、入库材料超支差异 1、入库材料节约差异 2、发出材料成本节约差异2、发出材料成本超支差异 期末库存材料超支差异 期末库存材料节约差异

50 2、账户对应关系 材料采购 原材料 生产成本 实际 实际 计划 计划 实际 实际 成本 成本 成本 成本 成本 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采购 原材料 生产成本 实际 实际 计划 计划 实际 实际 成本 成本 成本 成本 成本 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 入库超支差异 入库节约差异 发出材料成本(节约)发出材料成本(超支) 库存材料超支 库存材料节约 差异 差异 入库分方向出库分颜色

51 注意: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核算与原材料相同。
3、账务处理 (1)购进: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增值税(进) 贷:银行存款等 (2)入库: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大于计划) 贷:材料采购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小于计划) 注意: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核算与原材料相同。 BACK

52 第二节 发出存货的计价 一、发出存货按实际成本的核算 二、发出存货按计划成本的核算 三、商品流通企业发出存货的核算 BACK

53 一、发出存货按实际成本的核算 (一)计价方法 1、个别计价法 2、先进先出法 3、加权平均法 4、移动加权平均法 后进先出法已取消
[案例分析] BACK

54 1、个别计价法 每批存货发出成本= 该批存货发出数量×该批存货实际收入的单位成本
此法是以每批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作为计算各该批发出存货成本的依据。 计算公式如下: 每批存货发出成本= 该批存货发出数量×该批存货实际收入的单位成本 此法能够最准确地反映发出存货的成本与期末存货成本。但要求按每次(批)存货分别设置明细账户,以辨认其所属批别,同时存货也要求按次(批)存放,以便按次(批)发出, 因此核算和管理工作量大。 适用于体积较大、金额较高、数量较少、容易辨认的存货。 如:珠宝、名画、艺术品等 BACK

55 (例)假设根据资料,具体辨认,12日发出的存货4000件中,有1000件为期初存货,单价2元,3000件为7日购进存货,单价2
(例)假设根据资料,具体辨认,12日发出的存货4000件中,有1000件为期初存货,单价2元,3000件为7日购进存货,单价2.20元;20日发出的存货2000件为7日购进存货;26日发出3000件为15日购进存货,单价2.40元。 本期发出存货成本=(1000×2.00+3000×2.20) + 2000×2.20+3000×2.40=20200(元) 本月结存存货成本=1000×2.00=2000(元)

56 2、先进先出法 此法是假定先收到的存货先发出,或先收到的存货先耗用,并根据这种假定的存货流转次序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进行计价。
先进先出法的存货成本流动与通常情况下存货的实物流动相一致。采用先进先出法,期末存货成本比较接近现行成本,因而资产负债表能较真实地反映财务状况。 但另一方面,与现行收入相配比的不是现行成本,而是较早期的存货成本,使得损益不能较真实地反映本期收益,尤其当物价持续上涨时,发出的存货成本偏低,利润虚增,近期的税收负担加重,由于此法要逐笔计算发出的存货的成本,因而核算工作量大。 BACK

57 3、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又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根据期初存货的结存数量和成本以及本期收入存货的数量和成本,期末一次计算出存货的本月加权平均单价,以此单价求得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结存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1)计算加权平均单价 加权平均单价 = 期初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 + 本月入库存货的实际成本 期初结存存货的数量 + 本月入库存货的数量 (2)计算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发出存货的数量 X 该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价 采用此法,发出的存货平时不计价,只有到月末时才一次计算,因而简便易行,日常核算工作量小。但此法将存货计价集中在期末进行,增加期末工作量,平时也无法从账上了解存货的结存金额,不利于对存货的管理。 BACK

58 4、移动加权平均法 此法是指每次收货后,立即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出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的一种方法。平均单价随购货入库而移动
(1)计算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平均单价 = 本次购货前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 + 本次购进存货的实际成本 本次购货前结存存货的数量 + 本次购进存货的数量 (2)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 = 本次发出数量 X 当前移动平均单价 此法的存货计价在日常进行,便于及时掌握存货的结存情况,也减轻了期末核算工作量,但日常核算工作较为频繁。 BACK

59 存货的计量案例 【案例1】某企业2006年7月1日结存A材料100Kg,实际成本10元/Kg;7月10日和18日分别购入该材料300Kg和200Kg,实际成本分别为12元/Kg和13元/Kg,7月13日厂部领用材料180Kg,7月27日车间领用材料270Kg。 要求:分别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60 (1)先进先出法 ——是以先购入或制成的存货应该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20×X 摘要 收入
结 存 数量 单价 金额 7 1 结存  100 10 1 000 购入 300 12 3600 4 600 13 100 80 1960 220 2 640 18 200 2600 5 240 27  220 50 13  3290 150 1950 31 合计 500 6200 450 5250

61 (3)加权平均法 ——又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指以本月全部收货数加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收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成本,从而确定存货的发出和库存成本。 A材料平均单位成本 = (月初结存金额+本月入库金额)÷(月初结存数量+本月入库数量) =(1000+3600+2600)÷(100+300+200) = 12 20×X 摘要 收入 发出 结 存 数量 单价 金额 7 1 结存  100 10 1 000 购入 300 12 3600 13 180 18 200 2600 27  270 31 合计 500 6200 450 5400 150 1800

62 (4)移动平均法 ——又称移动加权平均法,指本次收货的成本加原库存的成本,除以本次存货的数量加原存货的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单价,并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 A材料每批入库后平均单位成本 =(入库前结存+本批入库)金额÷(入库前结存+本批入库)数量 =(1000+3600 )÷(100+300 ) = 11.5 20×X 摘要 收入 发出 结 存 数量 单价 金额 7 1 结存 100 10 1 000 购入 300 12 3600 400 11.5 4 600 13 180 2070 220 2 530 18 200 2600 420 12.21 5 130 27  270 3297 150 1 833 31 合计 500 6200 450  5367 1833

63 四种主要方法之比较 优点 ①符合实物流转过程; ②期末存货成本比较接近现行市价; ③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计价以调整当期利润。
先进先出法 后进先出法 加权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 优点 ①符合实物流转过程; ②期末存货成本比较接近现行市价; ③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计价以调整当期利润。 ①现行成本与现行收入相配比; ②在物价持续上涨时符合稳健性原则; ③表达了通常的物价政策,即当重置成本、售价同时上升。 ①比较简单; ②对存货成本的分摊较为折中。 ①能使管理当局及时了解存货结存情况; ②计算的单位成本以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 缺点 ①工作比较繁琐; ②不太符合配比。物价上涨时,会高估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的价值;反之会低估。 ①计算比较繁琐; ②受人为调控影响,通过年末大量购货达到降低报告收益目的; ③成本流动与实物流动通常不一致。 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不利于加强存货管理。 ①每次收货都计算平均单价,工作量较大; ②对收发货较频繁的企业不适用。

64 以上方法属企业按实际成本计价时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企业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用,但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
BACK

65 (二)发出存货的会计核算 1、发出原材料的核算 2、发出包装物的核算 3、发出低值易耗品的核算 BACK

66 1、发出原材料的核算 (1)生产领用: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原材料 (2)非生产领用: 借:在建工程 销售费用
贷:原材料、应交税费—增(进转) BACK

67 例:甲公司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记录,1月份基本生产车间领用K材料500000元,辅助生产车间领用K材料40000元,车间管理部门领用K材料50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K材料4000元,计549000元。 借:成产成本——基本成产成本 ——辅助成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原材料——K材料

68 (3)对外投资、捐赠: 借:长期股权投资 营业外支出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增(销) (4)对外销售: 借:其他业务支出

69 2、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的核算: 包装物的概念--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包装本企业产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容器,如桶、箱、瓶、坛、袋等。
包装物的分类 (1) 生产过程用于包装产品,作为产品组成部分的包装物。 (2) 随同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3) 随同产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4) 出租或出借的包装物。 BACK

70 注意:下列各项不属于包装物的核算范围 (2)用于保管产品、材料而不对外出售的包装物,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1)各种包装材料:如纸、绳、铁丝、铁皮等一次性使用的包装材料列作材料核算。 (2)用于保管产品、材料而不对外出售的包装物,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3)计划上单独列作企业商品产品的自制包装物可作为产成品核算。

71 低值易耗品—是指单位价值较低,使用年限较短,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的各种用具、设备。如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

72 (一)购入、自制、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的包装物和代值易耗品等,应当比照“原材料”科目进行处理。
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购入、自制、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的包装物和代值易耗品等,应当比照“原材料”科目进行处理。 即经过“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科目进行核算,该科目下面有“成本”、“摊销”两个明细科目。 或者:也可以经过“周转材料——包装物”、“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科目进行核算。 取得时: 借: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 贷:银行存款等

73 (二)生产领用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或出租包装物,采用一次转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计入如下有关科目。
借 : 生产成本 其他业务支出 管理费用等 贷: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

74 采用五五摊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的50%,
借: 生产成本 其他业务支出 管理费用等 贷: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摊销 报废时,按其账面价值, 借:生产成本

75 (三)随同产品或商品出售、单独计价核算的包装物,在实现商品销售结转销售成本时,应按包装物的账面价值,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 (四)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月末结转生产领用、出售、出租包装物和生产领用的低值易耗品应分摊的成本差异, 借:生产成本、其他业务支出、管理费用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 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76 [举例]: 企业向某单位出租库存未用铁桶100个,单位实际成本80元,收取出租包装物押金90元/个,租金60元/个,增值税率17%,到期实际收回80个,没收20个包装物押金,其余退回,退回的包装物有10个入库时发现不能使用,经批准报废,残料变价收入40元,包装物采用五五摊销法摊销其成本。 BACK

77 收到押金 借: 银行存款 9000 贷:其他应付款 9000 收到租金 借:银行存款 7020 贷:其他业务收入 6000
借: 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 9000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增(销)

78 摊销出租包装物成本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摊销 4000

79 退还80个包装物押金 若逾期未退回包装物,则没收20个押金 摊销其余50%的出租包装物成本 借:其他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借:其他应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增(销)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摊销 1200

80 残值: 借:现金 40 贷:其他业务支出 40 注销包装物的账面价值 借: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摊销 2400
借:现金 贷:其他业务支出 借: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摊销 2400 贷: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成本2400 BACK

81 课堂练习 企业向A公司出借一批包装物共100件,单位实际成本为100元,每件收取押金150元,增值税率为17%,到期实际收回70件,退回70件押金,其余没收,收回的包装物中验收入库时发现有10件不能使用,经批准报废,收回残料80元,采用五五摊销法核算,请做出相关会计分录。 BACK

82 [例]企业低值易耗品采用五五摊销法,行政管理部门领用管理用具一批,其计划成本3000元,报废时回收残料2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5%。

83 领用时摊销其价值的50%  借:管理费用  1500 贷: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摊销 1500

84 月末结转成本差异   报废时摊销其余50%的价值 借:管理费用 贷:材料成本差异 借:管理费用 贷: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摊销 1500

85 注销账面价值 借: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摊销3000 贷: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成本3000 回收残料 借:原材料 200
借:原材料 贷:管理费用 BACK

86 4、周转材料的核算 周转材料,是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并可基本保持原来形态而逐渐转移其价值的材料,如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可以采用一次转销法或五五摊销法进行摊销;施工企业的钢模板、木模板、脚手架和其他周转材料等,可以采用一次转销法、五五摊销法或者分次摊销法进行摊销。应当按照周转材料的种类分别“在库”、“在用”和“摊销”进行明细核算。

87 基本账务处理 (一)企业购入、自制、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周转材料等,比照“原材料”科目进行处理。
(二)企业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对周转材料采用一次转销法、五五摊销法或分次摊销法。 1.一次转销法,领用时一次计入成本、费用。 2.五五摊销法,分别领用时和报废时,根据周转材料账面价值的50%摊入成本、费用。 3.分次摊销法,根据周转材料的预计使用次数摊入成本、费用。

88 基本账务处理 (三)领用、摊销和退回周转材料时,采用一次转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 借:工程施工等 贷:周转材料
采用其他摊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 借:周转材料(在用) 贷:周转材料 (在库)

89 周转材料核算 摊销时应按摊销额 借:工程施工、销售费用 贷:周转材料 (摊销) 退库时应按其价值 借:周转材料(在库)
贷:周转材料 (在用)

90 周转材料 (四)周转材料报废时,采用一次转销法的,应按报废周转材料的残料价值, 借:原材料等 贷:工程施工等

91 采用其他摊销法的,按应补提摊销额 借:工程施工等 贷:周转材料(摊销) 按报废周转材料的残料价值 借:原材料等 贷:工程施工 同时按已提摊销额, 借:周转材料(摊销) 贷: 周转材料(在用)

92 二、发出存货按计划成本核算 (1)实际成本法:原材料(实)、在途物资、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付账款等
计划单价确定后,一般年内不变 一般适用于大、中型企业 (1)实际成本法:原材料(实)、在途物资、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付账款等 (2)计划成本法:原材料(计)、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付账款等 (3)材料的实际成本 = 计划成本 + 超支差异 (-节约差异) BACK

93 计算公式如下: + = = 本期材 料成本 差异率 期初材料成 本差异率 ÷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 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 = ×100% 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 期初材料成 本差异率 期初结存材料 的成本差异 期初结存材料 的计划成本 = ÷ ×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94 借:生产成本(产品生产领用) 制造费用(车间一般耗用) 管理费用(厂部管理一般耗用) 销售费用(销售机构领用) 其他业务支出(对外出售)
企业生产领用原材料,按计划成本如下计账: 借:生产成本(产品生产领用) 制造费用(车间一般耗用) 管理费用(厂部管理一般耗用) 销售费用(销售机构领用) 其他业务支出(对外出售) 贷:原材料(发出材料计划成本) 月末摊销材料成本差异时: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其他业务支出 贷:材料成本差异(摊销超支差异) 摊销节约差异作相反会计分录。

95 [例] 某企业原材料期初余额为3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5%,本期购入原材料实际成本10000元,计划成本为11000元;本期发出材料计划成本为8000元,(其中生产产品领用5000元,车间一般耗用1000元,在建工程领用2000元)。 ①购入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 贷:银行存款 ②按计划价入库 借:原材料 贷:材料采购 材料成本差异

96 ③计划价领料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97 成本差异率= 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入库材料成本差异 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月入库材料计划成本 -1500-1000
6.1%

98 借:材料成本差异 366 贷:生产成本 (5000x6.1%) 305 制造费用 (1000x6.1%) 61
④结转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生产成本 (5000x6.1%) 305 制造费用 (1000x6.1%) 61 在建工程 (2000x6.1%)122 转出工程用材料的进项税时: 借:在建工程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进转) =( )x17% BACK

99 三、商品流通企业发出存货的核算方法 1、毛利率法: 该法主要适用于批发商业企业,是根据本期实际销售净额乘以上期实际(或本期计划)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利,据此计算发出存货和期末结存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由于采用毛利率法是按存货上期实际(或本期计划)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利来计算的 其结果往往不够准确,一般应在每季季末进行调整,每季最后一个月不能用此方法而改用实际成本法中的其他方法。 BACK

100 指标计算: 期末存货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本期 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销售净额× (1 -毛利率)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 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退回与折让 BACK

101 [例]: 某商业企业2001的4月1日甲类商品库存150000元,本月购进80000元,本月销售收入130000元,发生销售折让为6500元,上月该类商品毛利率为20% 。

102 本月销售净额=130000-6500=123500(元) 销售毛利=123500X20%=24700(元) 本月销售成本=123500-24700=98800(元) 库存商品成本= -98800 =131200(元)

103 2、售价金额法:即进销差价率法 该法适用于零售商业企业,零售商业企业库存商品的收、发、存均按零售价核算 (一)账户设置 材料采购
购进商品 入库商品 进价 进价 在途商品 进价

104 库存商品 商品进销差价 入库商品 发出商品 发出商品 入库商品 零售价 零售价 差价 差价 库存商品 库存商品 零售价 差价

105 (二)账务处理 1、购进商品时: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增(进) 营业费用 贷:相关科目 2、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 贷:材料采购
商品进销差价

106 3、销售商品时 确认收入:借:相关科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增(销) 按售价结转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结转差价:借:商品进销差价 贷:主营业务成本

107 (三)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的计算 1、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 2、本期已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进销差价率 3、本期已售商品的实际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108 [例]: 某企业2001年3月份期初某商品进价成本为200000元,售价总额为260000元,本期购进该商品的进价成本为100000元,售价总额为140000元,本期销售收入为185000元。

109 进销差价率=( )/ ( )X100% =25% 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185000X25%=46250(元) 本期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 =185000-46250 =138750(元)

110 或用成本率来计算: 成本率=—————————————— 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 本期销售成本=本期销售收入*成本率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构货成本 -本期销售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 期初存货售价+本期购货售价 BACK

111 第三节:存货的期末计量 一、存货期末计量原则 二、存货期末计量方法 三、存货跌价准备的核算 BACK

112 二、存货期末计量原则: 出于谨慎性考虑,存货期末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即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以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进行计价。 1、含义——指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Net Realizable Value)两者中较低者作为其结存价值(即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存货)的计价方法。其中: (1) 成本——是指存货的历史成本;  (2)可变现净值——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预计完工成本以及销售所必须的估计费用后的价值。 =估计售价 – 估计成本 – 估计销售税费 (以正常生产经营为前提确定,实质是净现金流入,不是指存货的售价或合同价) BACK

113 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
可变现净值是指未来净现金流入,而不是指存货的售价或合同价。企业销售存货预计取得的现金流入,并不完全构成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由于存货在销售过程中可能发生相关税费和销售费用,以及为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还可能发生进一步的加工成本,这些相关税费、销售费用和成本支出,均构成存货销售产生现金流入的抵减项目,只有在扣除这些现金流出后,才能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

114 1.为执行销售合同而持有的存货,以合同价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
2、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 – 估计成本 – 估计销售税费 存货的直接用途不同,确定估计售价的方法不同 1.为执行销售合同而持有的存货,以合同价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 2.如果持有存货数量多于合同订购数量,超出部分可变现净值应以一般商品售价作为计量基础。 3.没有销售合同,其可变现净值应以一般商品售价作为计量基础。

115 (1)产成品、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以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
(2)用于生产产品的材料、在产品或自制半成品等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以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

116 (一)为销售而持有的存货 ——产成品、商品等 1. 有合同约定 ——为执行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 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 估计税费 合同价 2. 无合同 ——按一般售价为计量基础

117 ①合同数量≥存货数量 例1: 甲 乙 02.12.31,甲W机器账面总成本280万,数量10台 单台市价30万
签合同(不可撤消) 例1: 甲 乙 ,甲W机器账面总成本280万,数量10台 单台市价30万 ,甲W机器的估计售价=? =10*31=310万 签合同(不可撤消) 例2: 甲 乙 ,甲尚未生产W机器,但持有材料D(专 门生产12台W机器) 甲: ,D材料的估计售价=? =12*31=372万 账面成本:144万 市价:112万

118 ② 合同数量<存货数量 合同数量:按合同价格计量 超出数量:按一般售价计量 期末存货 例3: 甲 乙
签合同(不可撤消) 例3: 甲 乙 ,甲W机器账面总成本392万,数量14台 单台市价30万 ,14台机器的估计售价=? =12*28+2*30 =336+60 =396万

119 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成本,材料按成本计量
(二)为生产中耗费而持有的存货 —— 材料 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成本,材料按成本计量 例4: 甲持有A材料 账面成本:300万 市价:280万 生产W机器:可变现净值>成本 A材料的价值=? 300万 2. 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成本, ——材料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120 将B加工成W2,还需投入160万,估计销售税费10万 B的价值=?
账面成本:300万 市价:280万 例5: 甲持有B材料 生产W2机器 原售价:300万 现市价:270万 生产成本:280万 B市价下跌 W2市价下跌10% 将B加工成W2,还需投入160万,估计销售税费10万 B的价值=? (1)W2的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税费 =270-10=260万 <成本280万 (2)B的可变现净值=W2售价-估计成本-估计税费 = =100万 “BS”价值 BACK

121 案例 假定A 公司20×5 年12 月31 日库存W 型机器12 台,成本(不含增值税)为360 万元,单位成本为30 万元。该批W 型机器全部销售给B 公司。与B 公司签订的销售合同约定,20×6 年1 月20 日,A 公司应按每台30 万元的价格(不含增值税)向B 公司提供W 型机器12 台。 A 公司销售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向长期客户——B 公司销售的W 型机器的平均运杂费等销售费用为0.12 万元/台;向其他客户销售W 型机器的平均运杂费等销售费用为0.1 万元/台。 20×5 年12 月31 日,W 型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为32 万元/台。

122 案例解析 在本例中,能够证明W 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是A 公司与B 公司签订的有关W 型机器的销售合同、市场销售价格资料、账簿记录和A 公司销售部门提供的有关销售费用的资料等。根据该销售合同规定,库存的12 台W 型机器的销售价格全部由销售合同约定。

123 案例解析 在这种情况下,W 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应以销售合同约定的价格30 万元/ 台为基础确定。据此,W 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
30× ×12= =358.56(万元)低于W 型机器的成本(360 万元),应按其差额1.44 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假定以前未对W 型计提存货跌价准)。如果W 型机器的成本为350 万元,则不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124 三、存货跌价准备的核算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应用
三、存货跌价准备的核算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应用 ——企业应定期或年末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 存货毁损 全部或部分陈旧 售价<成本 存货成本>可变现净值 减值 按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BACK

125 (一)存货减值的迹象 存货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
(1)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2)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3)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4)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5)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126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零的迹象 (1)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2)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3)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4)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127 以确凿证据为基础计算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是指对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有直接影响的确凿证明,如产品或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与企业产品或商品相同或类似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供货方提供的有关资料、销售方提供的有关资料、生产成本资料等。

128 (二)存货跌价准备的 计提方法 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个别计提) 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分类计提) 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合并计提)

129 例1: 公司01年末有A、B、C、D四种存货,分为甲、乙两类。 项 目 成 本 单项比较 分类比较 综合比较 A 2000 1600
项 目 成 本 可变净值 单项比较 分类比较 综合比较 A 2000 1600 1600 B 3000 3200 3000 甲 类 5000 4800 4800 C 4000 4600 4000 5800 D 6000 5800 乙 类 10000 10400 10000 合 计 15000 15200 14400 14800 15000 600 200

130 通过对上述三种方法的比较可以看出,单项比较法确定的结果最为准确,但工作量大;总额比较法工作量较小,但确定的结果准确性较差;分类比较法优缺点介于两者之间。
我国存货准则规定,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于数量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果某些存货具有类似目的或用途,且难以将其与该产品系列的其他项目区别开来,可以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131 (三)账务处理 存货跌价准备 冲销已提的跌价 计提的跌价准备 准备 期末已计提跌价准 备结余数
冲销已提的跌价 计提的跌价准备 准备 期末已计提跌价准 备结余数 “存货跌价准备”是存货的抵减账户,在资产负债表中,应将其列为存货项目的减项。

132 “资产减值损失”是损益类科目 资产减值损失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数 冲减的资产减值准备 转入本年利润数

133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存货准则确定存货发生减值的,按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
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价值以后又得以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发出存货结转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借记本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

134 1、当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时,不需做账务处理; 2、当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每一会计期末应提准备——必须考虑计提前的余额。   若应提数大于已提数——应按差额补提跌价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135 如应提数小于已提数——应按差额冲减跌价准备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 如以后存货价值得以恢复——应冲减跌价准备至零为限 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136 [例] 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进行存货的计价核算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假定,2001年年末存货的账面成本为 元,预计可变现净值为90 000元;2002年预计可变现净值为70 000元;2003年预计可变现净值为 元。

137 2001年: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10000 2002年: 2003年: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0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100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货:资产减值损失 BACK

138 一、存货盘存和清查 (一)存货数量的盘存方法:
1、定期盘存制,又称实地盘存制。在商品流通企业,称为“以存计销制”或“盘存计销制”;在工业企业又称为“以存计耗制”。 2、永 续 盘 存 制,又称账面盘存制。 3、两种盘存制的比较 (1)定期盘存制的优缺点和适用性 (2)永续盘存制的优缺点及适用性 BACK

139 (二)存货清查 造成存货账实不符的原因: 1.收发计量的错误及计算错误 2.自然损耗 3.损坏变质 4.贪污盗窃 5.自然升溢
存货清查的概念—是指通过对存货的实地盘点,确定存货的实有数量,并与账面核对,从而确定存货实有数与账面数是否相符的一种方法。 造成存货账实不符的原因: 1.收发计量的错误及计算错误 2.自然损耗 3.损坏变质 4.贪污盗窃 5.自然升溢

140 存货清查的会计核算 (一)科目设置 待处理财产损溢 财产物资的盘亏数 财产物资的盘盈数 盘盈的转销数 盘亏的转销数
财产物资的盘亏数 财产物资的盘盈数 盘盈的转销数 盘亏的转销数 尚待处理的财产物资 尚待处理的财产物资 的净损失 的净收益

141 (二)存货盘盈的核算 1、发现盘盈时: 借: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批准处理后:
借: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142 (三)存货盘亏和毁损的核算 1、发现盘亏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批准处理后: 贷: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等
借: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过失人赔款) 原材料(残料) 管理费用(扣除赔款,残料后的净损失) 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43 (1)属于自然损耗产生的定额内损耗列作管理费用;
(2)属于计量收发差错和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短缺或毁损,应先扣除残料价值、保险公司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后,将其净损失列入管理费用。 (3)属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存货毁损,扣除残料价值和保险公司的赔偿后,将其净损失转作营业外支出。

144 [例] 企业因台风造成一批库存材料毁损实际成本4000元,按保险合同规定,应由保险公司赔偿3000元。

145 (1)批准处理前: (2)批准处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4680 贷:原材料 4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转) 680 借:其他应收款 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4680

146 注 意 企业存货的盘盈、盘亏和毁损,应当于期末前查明原因,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如果期末结账前尚未经过批准,在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时先按上述方法进行处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出说明;如果其后批准处理的金额与已处理的金额不一致,应当调整当期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BACK

147 第三章 存货(小结) 本章主要讲述 1、存货范围——哪些内容属于存货 2、存货实际成本的构成——取得存货的入帐价值,分制造业和商业
第三章 存货(小结) 本章主要讲述 1、存货范围——哪些内容属于存货 2、存货实际成本的构成——取得存货的入帐价值,分制造业和商业 3、存货流转假设——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 4、存货核算方法——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零售价法 5、特殊存货——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核算(略) 6、存货盘存方法、存货清查及期末存货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BACK

148 This part is over, Thanks
本章结束,谢谢! This part is over, Thanks every one! BACK


Download ppt "教学目的及要求 1、准确理解存货的核算范围和确认标准; 2、了解研究存货会计的重要意义; 3、掌握确认存货数量的方法以及优缺点;"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