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写作探究—— 执教:郭初阳.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写作探究—— 执教:郭初阳."—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写作探究—— 执教:郭初阳

2 华瞻的日记 今天我看见一种奇怪的现状: 吃过糖粥,妈妈抱我走到吃饭间里的时候,我看见爸爸身上披一块大白布,垂头丧气地朝外坐在椅子上,一个穿黑长衫的麻脸的陌生人,拿一把闪亮的小刀,竟在爸爸后头颈里用劲地割。啊哟!这是何等奇怪的现状!大人们的所为,真是越看越稀奇了!爸爸何以甘心被这麻脸的陌生人割呢?痛不痛呢? 《丰子恺文集·五》P143 浙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12月

3 专场 阿吾 经一个女人介绍 出来两个男人 一个个儿高 一个个儿矮 个儿矮的白又胖 个儿高的黑且瘦 第一句话是瘦子说的 第二句话是胖子说的 胖子话少 瘦子话多 瘦子奚落胖子 观众哄堂大笑…… 出来一个老头 观众用右手打左手 老头叫牛倒立 老头先讲一句 老头再问一句 前一句声音粗 后一句声音细…… 经一个女人介绍 出来一群男人…… 其中四个人闹意见 一个人竭力调解 调解一定时间 出现一次响声 这样已经七次 每次稍有差别 四个人终于团结 要调解的人赔理 此时响起同种频率的声音 是右手打左手的声音

4 私人仪式 和 圣嘴人 每人的日常身体仪式包括一种嘴巴仪式……这仪式包含一种尚未入行的生人感到恶心的行为。有人告诉我,仪式的过程是把一小束猪鬃、连同某种神秘的粉末塞进嘴巴,然后用一连串高度形式化的姿势,运动那束猪鬃。 除了私人的嘴巴仪式以外,人们还每年一两次搜寻出一个圣嘴人。这些从业者拥有一套令人印象至深的装备,包括形形色色的钻子、锥子、探针、刺棒。在祛除嘴巴里的邪恶时,这些东西使用起来,对于委托人而言简直是难以置信的酷刑仪式……显而易见,这种仪式具有极端神圣而又极端传统的性质,因为当地人年复一年地回头去找圣嘴人,虽然他们的牙齿只管烂下去。 《给莉莉的信——关于世界之道》P136 [英]艾伦·麦克法兰,商务印书馆,2006年6月

5 ◆ 这三位目击者有什么共性? ◆ 这三段文字有什么共性? 相声专场 阿吾 经一个女人介绍 出来两个男人 一个个儿高 一个个儿矮 ……
私人仪式和圣嘴人 每人的日常身体仪式包括一种嘴巴仪式…… 华瞻的日记 今天我看见一种奇怪的现状: …… 痛不痛呢? ◆ 这三位目击者有什么共性? ◆ 这三段文字有什么共性?

6 无知者 眼光 → 态度 →

7 司空见 习以为 视无睹

8

9

10 池塘生春草, 园柳变鸣禽。

11 生 池塘生春草, 园柳变鸣禽。 妙在何处? ↓ 梦得池塘生春草,使我长价登楼诗! 池塘春草一句子,惊天动地至今传!
李白《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 池塘春草一句子,惊天动地至今传! [宋]吴可 《诗人玉屑》 池塘春草谢家真,万古千秋五字新! [金]元好问《论诗绝句》 池塘生春草, 园柳变鸣禽。

12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xùn kē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登池上楼 谢灵运( ) qiú zuò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xùn kē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qīn qiān qū qīn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bīn)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虬:有角的小龙。 怍:惭愧。 徇禄反穷海:追求禄位返回海的尽头。指任永嘉太守,永嘉郡地处海边。 疴:病。 衾:被子。 褰:撩起。 岖嵚:高山。 初景革绪风:初春的日光清除了冬日余风。 祁祁:众多貌。 豳歌:《诗经·豳风·七月》,伤悲之歌。 楚吟:《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持操:保持节操。 无闷征在今:不感烦闷,在我身上便可得到印证。

13 谢灵运“卧疴对空林”之后乃出现了“池塘生春草”那样清水出芙蓉一般的天然名句,其所以鲜明夺目,就因为它生意盎然。
我们都有这个经验,如果因久病住院,一旦病愈,带着一片生机走出医院时,看到眼前的一草一木都会感到特别新鲜。因为使人感觉迟钝的习惯性被割断了一段,就又恢复了原有的敏感。这敏感正是艺术的素质。 谢灵运“卧疴对空林”之后乃出现了“池塘生春草”那样清水出芙蓉一般的天然名句,其所以鲜明夺目,就因为它生意盎然。 因此,艺术并不是生活的装饰品,而是生命的醒觉;艺术语言并不是为了更雅致,而是为了更原始,仿佛那语言第一次的诞生。 林庚《唐诗综论》P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4月

14 距离托那12英里 [德]文德斯 《十分钟年华老去》2002

15

16 康复者 他刚刚从死亡的阴影中回来,狂热地渴望着生命的一切萌芽和气息……康复期仿佛是回到童年。正在康复的病人像儿童一样,在最高的程度上享有那种对一切事物——哪怕是看起来最平淡无奇的事物——都怀有浓厚兴趣的能力。 《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P ,郭宏安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9月

17 “挂心” ——请造句 阐释者

18 “挂心” 阐释者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李白 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
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19 “红豆生南国” ——你读出了什么? 阐释者

20 “红豆生南国” 阐释者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是南国中生长着的红豆,还是红豆中生长出了南国?
一个字,就像是一个红豆儿。红豆“叭”——生出个南国来;一个字也是,叭,一个广阔的境界就出来了。 你要是心有灵犀,那红豆就生出了南国;你要是心无灵犀,那红豆就是一粒红豆。 《顾城文选》卷三P32 中国文化出版社,2006年12月 阐释者

21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阐释者 ——你怎么阐释?

22 阐释者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我认为“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种感觉是作者无聊寂寞心境的外化:连树都是如此单调!作者如此写表明他的内心是希望一棵是枣树,那么另一棵最好是别的什么树,可是另一棵树竟然也是枣树,那么环境的单调无聊自可想见,而环境的单调无聊乃是寂寞无聊之人以寂寞无聊之内心观照之的结果。 范美忠《〈秋夜〉:诡异夜晚冥想中之对抗》

23 阐释者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枣树只是鲁迅为了铺陈秋夜天空所伏下的引子,前面那四个“奇怪而冗赘”的句子竟是写来为读者安顿一种缓慢的观察情境,以便进入接下来的五个句子:“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 《小说稗类》P25-26,张大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24 无知者 康复者 阐释者

25 发现者

26 新的世界

27 “陌生化” 精力节省的原理也许适用于日常生活的情形:对于经常做的事和天天见到的东西,我们往往习而相忘,可以不假思索地自动去做,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在惯性动作中失去对事物的感受和知觉。艺术的目的却恰恰相反。施克洛夫斯基对此有一段论述: “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P75-76 张隆溪 译,三联书店,1986年版

28 陌生化 - 无知者 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的一物,却不住的乱幌。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个什么爱物儿?有煞用呢?”正呆时,陡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xià)的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P 作家出版社,2000年12月

29 陌生化 – 康复者 时间表的改变 佩索阿 一个人通常的时间表若有任何改变,会给人的精神注入一种令人悚然的新奇,一种稍感不安的愉快。一个人依照常规在六点钟下班,如果有一天偶然在五点钟下班,便会立刻体验到一种头脑轻松,但几乎就在同时,他也会感到自己处在痛苦的边缘,完全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昨天,我有一些公事需要外出,四点钟离开办公室,到五点钟已经办理完毕。我还不习惯在这个时候置身于大街上,于是我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异样的城市。缓缓的阳光落在我熟悉的铺面上,有一种无精打采的甜美。与我的城市相似,寻常路人们像一些夜色降临之前匆匆离岸的水手。 因为那个时候公司还没有下班,我急急地赶回去,想证实一下其他雇员的惊讶,因为我已经对他们作过了下班时的道别。回来了?是的,又回来了。与整日相伴的人们为伍,我重新感到自由,只是精神……处于一种回了窝的状态,就是说,回到了一个人没有感觉的地方。 《惶然录》P132,[葡]费尔南多·佩索阿,韩少功 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1月

30 陌生化 – 阐释者 析《春望》 [台湾]颜元叔 “连”在字面上固然是说:“烽火”连绵或持续有“三月”之久,也就是说三个月的相互“连”接;可是,“连”字反过头来,也可影射烽火台连绵不绝的烧着,予人一种千百个烽火台相继举火的意象。故“连”字用于“三月”,有时间感;“连”字用于“烽火”,则有空间感…… 在这种情况下,家书当然可以抵万金。万金不可得,家书亦不可得。我以为“家书抵万金”是一句虚拟语气的反话:他根本没有收到任何家书,正如他无有万金一般。“抵”固然是“值”的意思,但是抵达之意亦油然而生,如此则使“万金”,本为万两黄金之意,产生一种地名感,而令“家书抵万金”构成空间感……与“烽火连三月”相呼应。 《中华文学评论百年精华》P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4月

31 陌 生 化 二选一,习作要求: ①选择一恰当的事物或场景,使用陌生化手法,写一段文字。 ②以陌生化手法,阐释以下两句诗:
江动月移石,溪虚云傍花


Download ppt "写作探究—— 执教:郭初阳."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