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Smart City Administration in the Era of Innovation 2.0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Smart City Administration in the Era of Innovation 2.0"—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Smart City Administration in the Era of Innovation 2.0
Smart City Seminar, Italy Week Beijing, China, November 14, 2013 Smart City Administration in the Era of Innovation 2.0 创新2.0时代的智慧城市管理 SONG Gang Director, Beijing City Administration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Center Vice-President, Beijing Association of City Manag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ice-President, Beijing Society of Internet of Things Director, mGov Lab China bjcg.gov.cn Weibo: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今天通过智慧城市管理创新论坛,与大家共同探讨 从数字城管到智慧城管,创新2.0视野下的城市管理创新。 宋刚 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科技信息中心主任 北京城市管理科技协会副理事长 北京物联网研究会副理事长 移动政务实验室主任 1

2 Innovation - the Driver
智慧城市=? ………………………………… What is Smart City 物联网 IoT 云计算 Cloud 大数据 BigData 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 Digital City + IoT + Cloud 社会计算 SocialComputing 低碳环保 LowCarbon 人的参与 User Involvement 创新驱动发展 Innovation - the Driver 技术层面的创新 & 经济社会层面的创新 Technology Innovation & Economical and Social Innovation 开放创新空间的塑造 Open Innovation 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 HumanCenteredSustainableInnovation

3 进一步引领社会形态、城市形态、政府形态演变
ICT推动创新形态嬗变, 进一步引领社会形态、城市形态、政府形态演变 MIS MRP ERP BPR SCM CRM KM Internet Digital City Being Digital Traditional Government, Bureaucratic Government Technology? Innovation? Wireless Network Wireless City Network Society Electrical Government Networked Government Mobile Network Mobile City Information Society Mobile Government Fluid Government 传统政务、科层政府; 电子政务、网络政府; 移动政务、流畅政府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Intelligent City Knowledge Society 首先看张图,都是我们目前热门的话题。我们看到在信息技术前行的背影中,是信息技术引领的创新形态的嬗变,及其进一步引发的社会形态的演化。 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智慧”并不仅仅是“数字”的营销新包装。那么,智慧城市、智慧城管与数字城市、数字城管究竟有什么差别?什么发展?我今天打算通过两个对比表,和一个北京智慧城管的案例,来总结提炼智慧城管与数字城管的差异。 Ubiquitous Network Innovative City Internet of Things Smart City 数字化生存、网络社会、信息社会、知识社会 数字城市、无线城市、移动城市、智能城市、创新城市、智慧城市 互联网、无线网、移动网、传感网、泛在网、物联网

4 宋刚,邬伦. 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
ICT推动创新形态嬗变(创新2.0),创新2.0引领社会形态、城市形态、政府形态演变 ICT lead to change in innovation morphology (Innovation 2.0), Innovation 2.0 further ushered in the change in morphology of society, city, and government.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 会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 Smart city is a new city morphology, supported by the new generation of ICT, in the era of Innovation 2.0. 宋刚,邬伦. 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

5 创新2.0: 从生产范式向服务范式的转变 Innovation 2.0: From Manufacturing Paradigm to Service Paradigm 信息技术的发展,引领了创新形态的嬗变,这对我们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深刻的。 生产范式 服务范式 如果说创新1.0 是工业时代沿袭的面向生产、以生产者为中心、以技术为出发点的相对封闭的创新形态,那么创新2.0 就是与信息时代、知识社会相适应的面向服务、以用户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开放的创新形态。 Innovation 1.0: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entered, closed innovation in industrial age Innovation 2.0: servicing, people oriented, open innovation in information age (a knowledge-based society)

6 Web2.0正是创新2.0形态在互联网领域的生动体现
“Web 2.0”由O'Reilly的Dale Dougherty 和 MediaLive 的 Craig Cline 在共同合作的脑力激荡(brain storming)会议上提出来的。 Web2.0 is a vivid reflection of Innovation 2.0 on Internet Web2.0正是创新2.0形态在互联网领域的生动体现

7 Age of Ego 创新2.0: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生态,以用户为中心、以大众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形态。
Innovation 2.0: Democratizing Innovation in a knowledge-based society towards a service paradigm. User Innovation, Mass Innovation,  Co-Innovation and Open Innovation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novation 2.0, which emphasizing user participation, user experience. 《自时代》专题,生动阐释了创新2.0时代:微信、微博等社会化媒体的自表达,创客、Fab Lab的自设计、自制造,还有城市自管理。真正生活、工作在社会中的用户才是创新的主体,用户创新为企业的发展、公共管理、城市发展带来新的价值。 微信 WeChat 苹果 AppStore FabLab 个人制造 Age of Ego 微博 MicroBlog

8 Innovation 2.0: Long Journey Towards Information Age
创新2.0:向信息时代的迈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Innovation 2.0: Long Journey Towards Information Age 第一张表,是我们正在经历的这些行业形态的演变。 从技术发展来看,我们早就跨入了信息时代,但我们仅仅是利用了一些信息时代的技术延续了工业时代的产业形态(左栏),直到创新形态的演变带动了产业形态的全面变化,我们才真正做好了准备,从工业时代迈入知识时代。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互联网形态、企业形态、政府形态等也才从工业时代延续的web1.0、企业1.0、政府1.0等真正迈入信息时代的web2.0、企业2.0、政府2.0等形态,服务导向、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智慧城管,也就是数字城市2.0、数字城管2.0,才成为现实。这张表,也许能帮助我们对智慧城市、智慧城管与数字城市、数字城管的区别有一个感性的初步认识。 8

9 2012年12月,智慧城市与社会管理创新论坛: 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创新2.0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两大基因,缺一不可!
这是社会学一个经典研究,它认为有三种典型的社会拓扑结构,地域、网络和流体,分别以边界、关系和连续变化为特征。 2012年12月,智慧城市与社会管理创新论坛: 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创新2.0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两大基因,缺一不可!

10 用户创新 大众创新 协同创新 开放创新 智慧城市的四大特征 以 人 为 本 的 可 持 续 创 新
Four Characteristics of Smart city 以 人 为 本 的 可 持 续 创 新 用户创新 大众创新 Mass Innovation User Innovation People Centered Sustainable Innovation 智慧城市基于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实现以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 协同创新 开放创新 Co- Innovation Open Innovation 全面透彻的感知 Thorough Sensing 宽带泛在的互联 Ubiquitous Broadband Con 智能融合的应用 Intelligent Converged App 智慧城市基于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实现以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

11 宋刚,邬伦. 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
智慧城市管理,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 会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管理新模式,通过新一代 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用户参与的服务设计(新的业务 模式)让面向老百姓的城市管理服务更美好。 Smart City Admin is a new City Admin mode enabled by the new generation of ICT and fueled by Innovation 2.0. Smart City Administration reinvents public value for the city and creates unique value for every citizen in the city by user involved service design. Technology: Internet of Things, Cloud Computing, Big Data, Mobile Tools and Methodologies: Wiki, Social Network, Fab Lab, Living Lab, Meta Synthesis 宋刚,邬伦. 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

12 The Practice of Beijing——Smart City Administration based on
基于“五位一体”物联网平台的智慧城管 The Practice of Beijing——Smart City Administration based on “5 in 1” Internet of Things Platform 指挥决策 智能化 公共服务系统 接入 反馈 决策支持系统 指挥调度系统 巡查监察系统 派遣 政务信息系统 分析建模 智能识别 常量体系 三高分析 模拟仿真 集成研讨厅 市民参与 咨询 投诉 建议 疏堵结合 勤务报备 勤务部署 日常派单 预案体系 资源调度 点对点指挥 视频巡查 自动巡查 日常巡查 巡查核实 反馈分析 监察考核 综合协调 舆情监测 部门联动 领导批示 专业巡查 社区服务 政务信息 人力资源 电子法律文书 用户展现 市民城管通 大屏展示系统 执法城管通 电脑展示屏 服务 Service 指挥 Command 监察 Supervision 北京“五位一体”城管物联网平台 Synthesis Application 综合应用平台 分析 Analyzing Cloud - Terminal 云到端的基础支撑平台 感知 Sensing Sensing 城市环境秩序和资源感知平台

13 The Practice of Beijing——Smart City Administration based on
基于“五位一体”物联网平台的智慧城管 The Practice of Beijing——Smart City Administration based on “5 in 1” Internet of Things Platform 精细化 Delicacy 智能化 Intelligence 社会化 Governance 巡查即录入、巡查 即监察工作模式 感知数据驱动的 高峰勤务模式 基于创新2.0的 公共服务模式 Recording and Inspecting while Patrolling Working Mode Public Service Mode based on innovation 2.0 Sensory Data Driving Commanding Mode 巡查监察 Patrol & Supervision 指挥决策 Command & Decision 公共服务 Public Service 感知 Sensing 监察 Supervision 北京“五位一体”城管物联网平台 分析 Analyzing 指挥 Command 服务 Service Synthesis Application 综合应用平台 Cloud – Terminal 云到端的基础支撑平台 Sensing 城市环境秩序和资源感知平台

14 # 执法车辆 执法队员 视频监控 噪声监测 北京智慧城管:环境秩序和执法资源感知平台
Smart City Administration: City and Resource Sensing Platform # 执法车辆 1200辆城管执法车、 880余套执法车GPS终端 400余套无线车载取证装置 执法队员 5000余部数字集群(TETRA)、 6300余部执法城管通 视频监控 400个无线视频监控探头 12000路公安共享视频 噪声监测 20个工地施工噪声监测

15 大数据 北京城管云 City Administration Cloud, big data,
北京智慧城管:云到端的基础支撑平台 Smart City Administration: Cloud – Terminal Supporting Platform 基于物联网和创新2.0,在资源整合基础上初步构建北京城管云,依托云计算,实现了端到端(“执法城管通”与“市民城管通”)的互动,强化支撑一线、支撑决策、服务市民的能力。 大数据 北京城管云 City Administration Cloud, big data, 公众参与 任务处理 应用服务 存储服务 计算服务 Public Service and Participation Business and Decision Support “I Love Beijing” 市民城管通 城管地图 3 in 1 执法城管通 物联网平台

16 北京智慧城管:综合应用平台——近年建设进展
Smart City Administration: recent development of application platform development of the last 3 years 重点地区挂账环境整治台账系统(Patrolling System) 2010年5月,系统建成投入运行,通过照片、视频等信息填报实时把握城市整治与改造进展。 多方参与的公共服务系统是综合应用平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智慧城管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体现。城管地图公共服务平台整合电话、网站等服务,提供点图查询、投诉、举报、咨询、建议、挑错等服务。

17 北京智慧城管:综合应用平台——近年建设进展
Smart City Administration: recent development of application platform 城管地图公共服务平台 City Administration Public Service Map 2011年1月,城管地图公共服务平台整合96310城管热线、局长信箱、微博、在线地图等渠道,提供点图投诉、举报、咨询、建议、挑错等服务。系统建设邀请社区代表、一线工作人员共同设计。 多方参与的公共服务系统是综合应用平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智慧城管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体现。城管地图公共服务平台整合电话、网站等服务,提供点图查询、投诉、举报、咨询、建议、挑错等服务。

18 北京智慧城管:综合应用平台——近年建设进展
Smart City Administration: recent development of application platform 无线视频监控平台(CCTV Wireless Video System) 多方参与的公共服务系统是综合应用平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智慧城管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体现。城管地图公共服务平台整合电话、网站等服务,提供点图查询、投诉、举报、咨询、建议、挑错等服务。 2011年9月,平台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项目整合3G车载取证及3G无线视频资源,是北京市第一批移动政务应用示范项目,并首次引入用户体验设计团队。

19 城管地图公共服务平台 城管地图 - 市民城管通 “I Love Beijing”for iPhone and Android: Mobile Public Service APP 2012年1月,作为城管地图的延伸应用,以城市管理志愿者发动为目标,“我爱北京”市民城管通移动应用软件(安卓和苹果iOS版)上线,市民可通过城管官网或苹果商店(App Store)下载,参与城市管理,进行举报、投诉、咨询和挑错。 城管地图向掌端延伸,我们还开发了我爱北京市民城管通。

20 城管地图公共服务平台 “我爱北京”城管政务维基系统: “I Love Beijing”City Administration Wiki 2012年7月,“我爱北京”城管政务维基系统上线试运行,就城市管理相关政策和工作方案制定问计一线城管执法队员和广大城市管理志愿者,依托维基系统建设推进“人民城市人民管”的探索。 《自时代》将北京城管维基系统作为“城市自管理”的代表,并高度评价:“基于创新2.0的智慧城管系统,成功实现了市民“自管理”和政府管理的上下融合,形成与公共管理的有效互动,更是政府有序发挥市民“自管理”功能的一种创举。” 我们最近还上线了北京城管政务维基,初步形成多渠道的公众参与与服务体系,也希望通过这些渠道的建设,实现“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目标。

21 2012年10月,城管物联网平台及新一代指挥中心投入运行。
The IoT Platform officially launched in October 2012,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ity management during our National Day holiday. 指挥中心则是我们“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的集中体现,这是我们国庆投入运行、全面掌控全市城市管理秩序运行情况,进行指挥调度的相关情况。 2012年10月,城管物联网平台及新一代指挥中心投入运行。

22 “执法城管通”的“三个一” “3 in 1” Law enforcement urban management mobile system launched 2013年4月,执法城管通移动应用管理平台投入运行,实现对执法城管通应用发布、升级,以及用户、权限的统一管理。同时,基于Android的执法城管通终端完成升级,努力打造执法城管通“三个一”功能:综合执法的“一卡通”、督促考核的“成绩单”、应急处理的“护身符”,助力智慧城管建设。 All Work in One 一卡通 Evaluation 成绩单 Emergency Report 护身符

23 “执法城管通”的“三个一” “3 in 1” Law enforcement urban management mobile system launched 一卡通、成绩单、护身符

24 精细化 Delicacy 智能化 Intelligence 社会化 Governance 基于“五位一体”物联网平台的智慧城管
The Practice of Beijing——Smart City Administration based on “5 in 1” Internet of Things Platform: Smart working, smart command, smart services 精细化 Delicacy 巡查即录入 巡查即监察的工作模式 Recording and Inspecting while Patrolling Working Mode 智能化 Intelligence 感知数据驱动的高峰勤务模式 Sensory Data Driving Commanding Mode 基于创新2.0的公共服务模式 Public Service Mode based on innovation 2.0 社会化 Governance 智慧城管 共建、共治、共享 人民城市人民管 数字城管

25 交流与合作:创新2.0与智慧城管 Innovation 2.0 and Smart City Management
2010年11月,EU负责推进下一代创新的官员、欧洲Living Labs组织(ENoLL)、欧洲智慧城市网络负责人Oliveira博士(Chair of ENoLL)出席“创新2.0与城市管理”研讨会(Innovation 2.0 and Smart City Management Seminar) 。他认为:北京城管在以市民为主体、用户参与建设城管信息系统的信息化建设理念和实践与ENoLL倡导的下一代创新有很多可以互相学习借鉴的地方,愿就面向下一代创新的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智慧城市建设方面互相借鉴,共赢发展。

26 Service Design and Business model is Key! - Professor Solvang
2013年6月,北京物联网研究会联合北京市城管执法局科技信息中心召开“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管理”研讨会,认为城管物联网平台建设充分体现了技术集成与应用创新的紧密结合,特别是基于物联网平台的三大新模式构建实现了应用驱动的创新,充分体现了智慧城市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管理和服务模式创新,达到城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的愿景,具有很高的应用示范价值。

27 荣誉与认可 Honors 2011年10月14日,北京城管“基于创新2.0的城管地图服务模式”获得“FutureGov Award”授予的“Technology Leadership”大奖,是继新加坡国内税务局、菲律宾马里基纳市、马来西亚行政现代化和管理规划中心、大韩民国行政安全部之后,第五个获得该奖的亚洲地区政府机构。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政府前任首席信息官,澳大利亚政府联邦服务部前任首席信息官Jane Treadwell女士为我局代表颁发奖杯 “放在创新2.0时代的电子政务发展背景下特别有意义,更重要的是其前瞻性给国内以及整个亚太区同行重要的启发和前行的动力” ——新西兰前政府CIO及此次奖项的评委Laurence Millar

28 荣誉与认可 Honors 在2011年度中国IT财富(CEO)年会和中国信息主管(CIO)
年会上,北京市城管执法局获得会议最高奖“2011推动中国信息化进程突出贡献奖”。

29 荣誉与认可 Honors 北京市城管执法局李润华局长被授予“2012年电子政务年度人物奖”,北京城管“五位一体”物联网平台项目获得“2012 年电子政务创新应用奖”,并被作为典型案例收录于《中国电子政务年鉴(2012)》。 典礼发布词中强调,李润华局长立足世界城市管理前沿,以服务和创新为理念,前瞻性地提出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城管物联网平台总体建设思路,通过“巡查即录入、巡查即监察”的工作模式、感知数据驱动的高峰勤务模式和基于创新 2.0的公共服务模式等三大新 模式构建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 、智能化、社会化,并组织完 成北京市第一批物联网应用示 范项目 — 城管物联网平台建 设,在首都城市管理工作中发 挥了重要作用,是对世界城 市、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先行 实践。

30 Smart vs. Digital: Eight Differences
思考:智慧城市管理绝非数字化城市管理的一次简单技术升级。 Reflection: Smart City Management is not just another technological upgrading of Digital City Management. 总结智慧城管与数字城管,我认为他们之间有八大差别。 智慧城管与数字城管 的八大区别 Smart vs. Digital: Eight Differences 《从数字城管到智慧城管:创新2.0视野下的城市管理创新》,《城市管理与科技》 2012年第6期

31 数字化城市管理 智慧城市管理 Digital City Management Smart City Management
vs. 数字城管通过通过城市地理空间信息与城市 管理各方面信息的数字化在虚拟空间再现 传统城市。 智慧城管则注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 传感技术、智能技术实现对城市管理与 运行状态的自动、实时、全面透彻的感知。 当数字城管通过城市管理各行业领域的 信息化及初步整合提高了各行业管理效率、 服务质量,并实现了初步协同。 智慧城管则更强调通过云计算等新一代 信息技术应用,进一步实现城市管理信息化 的集约化和智能化,发挥城市管理信息化的 整体效能。 智慧城管则更注重通过泛在网络、移动技术, 依托执法城管通、市民城管通等载体实现 无所不在的互联和随时随地随身的智能 融合服务。 总结智慧城管与数字城管,我认为他们之间有八大差别。 数字城管基于互联网形成初步的业务协同 数字城管的管理对象聚焦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 的“部件”和“事件”管理,即围绕“物” (城市公共设施及环境)及与“物” 相关的“事”的管理。 智慧城管则更加重视人的主体地位及社会 服务管理,将管理对象拓展到“人、地、 物、事、组织”的全方位管理。

32 数字化城市管理 智慧城市管理 Digital City Management Smart City Management
vs. 数字城管通过专业队伍参与网格划分、 数据普查等方式关注数据资源的生产、 积累和应用。 智慧城管则更加关注社会各方参与的开放 数据建设与共享。 数字城管通过建立监督指挥中心、聘用 监督员等方式实现指挥和监督的协同互动。 智慧城管则更注重通过社会资源的广泛发动, 通过市民城管通、城管政务维基的方式汇聚 大众的力量和群众的智慧解决城市管理难题。 智慧城管则更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更关注 用户视角的服务设计和提供,更强调开放 创新空间的塑造及其间的市民参与、用户 体验,及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创新。 数字城管更多注重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城市 各领域的信息化以提升生产和管理效率 数字城管致力于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城市 运行与发展各方面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服务城市建设与发展。 智慧城管则更强调通过政府、市场、社会 各方力量的参与和协同实现城市公共价值 塑造和独特价值创造。

33 信息技术、社会拓扑、创新形态与智慧城市 ICT, Social Topology, Innovation morphology and Smart City ICT、社会拓扑结构与社会发展脉络 Mainframe Internet Mobile and Ubiquitous 这是社会学一个经典研究,它认为有三种典型的社会拓扑结构,地域、网络和流体,分别以边界、关系和连续变化为特征。 Social Topology, ICT and Service Delivery Model Song and Cornford (2006) Mobile Government: Towards a Service Paradigm 33

34 信息技术、社会拓扑、创新形态与智慧城市 ICT, Social Topology, Innovation morphology and Smart City 社会拓朴 Social Topology 地域 Region 网络 Network 流体 Fluid 特征 Characteristics 边界 Boundary 关系 Relation 变化和转型 Variation & transformation 典型信息通信技术应用 Typical ICT Application 主机、局域网(以及前ICT时代) Mainframe, local network (and Pre-ICT) 电话、互联网 Telephone, Internet, , end user computing 移动、泛在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 Mobile technology, Ubiquitous technology (IoT, Cloud Computing etc.) 交互 Interaction 物质、同一地点 Physical and co-located 虚拟 Virtual 虚拟+物质 Virtual+ Physical 服务提供 Service Delivery 官僚制、基于办公室 Bureaucratic, office based 标准“交易”、信息的 Standard transactions, informational 用户中心、行动导向、开放、定制、协同、实时 User-Centric, Action oriented, Open, Tailored, coordinated, real time 全球化 Globalization 国家 Countries 企业 Companies 个人 Individuals 政务模式 Government Model 科层制 Hierarchy 传统电子政府 Internet Based E-Government 移动政府、流畅政府、智慧政府 Mobile Government、Fluid Government, Smart Government 城市形态 City 传统城市 Traditional City 数字城市 Digital City 智慧城市 Smart City 城市管理模式 City Admin. 传统城市管理 Traditional City Admin. 数字城管 Digital City Admin. 智慧城管 Smart City Admin. 创新形态 Innovation 创新1.0(生产范式)→以用户为中心,以人为本,服务导向→创新2.0(服务范式) Innovation 1.0 (manufacturing paradigm)→Innovation 2.0(service paradigm) 政府形态 Government 政府1.0(生产范式)→以用户为中心,以人为本,服务导向→政府2.0(服务范式) Government 1.0 (manufacturing paradigm)→Government 2.0(service paradigm) 企业形态 Business 企业1.0(生产范式)→以用户为中心,以人为本,服务导向→企业2.0(服务范式) Enterprise 1.0 (manufacturing paradigm)→Enterprise 2.0(service paradigm) 这我要与大家分享的第二张表。我把这三种社会拓扑结构与三代信息技术及其对应的社会形态、城市形态演化进行对应和分析。 宋刚,邬伦. 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 1-8 34

35 Smart City Administration,
Sensing Beijing, Serving the Capital City, Serving the people. 智慧城管 感知北京 服务首都 服务市民 SONG Gang Director, Beijing City Administration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Center Vice-President, Beijing Association of City Manag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ice-President, Beijing Society of Internet of Things Director, mGov Lab China Weibo:


Download ppt "Smart City Administration in the Era of Innovation 2.0"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