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三节 免疫系统 基础医学院 医学概论教研室 主讲: 于智泉.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三节 免疫系统 基础医学院 医学概论教研室 主讲: 于智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节 免疫系统 基础医学院 医学概论教研室 主讲: 于智泉

2 目标要求 1、熟悉免疫系统的组成。 2、掌握免疫细胞的种类、T、B淋巴细胞的功能,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作用。 3、熟悉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3 免疫系统—免疫功能的执行者 组成: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

4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5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人体内有一个免疫系统,它是人体抵御病原菌侵犯最重要的保卫系统。这个系统由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小肠集合淋巴结、阑尾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等),以及免疫分子(补体、免疫球蛋白、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等)组成。 免疫系统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免疫,其中适应免疫又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6 免疫系统是机体防卫病原体入侵最有效的武器,它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但其功能的亢进会对自身器官或组织产生伤害。
在很多由于自身免疫引起的疾病中,CD4+ T细胞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免疫学的发展,已证明在高等动物和人体内存在一组复杂的免疫系统。

7 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免疫器官根据它们的作用,可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周围免疫器官。禽类的法氏囊(腔上囊)、哺乳类动物和人的胸腺和骨髓属于中枢免疫器官。
骨髓是干细胞和B细胞发育分化的场所,法氏囊是禽类B细胞发育分化的器官。胸腺是T细胞发育分化的器官。

8 脾和全身淋巴结是周围免疫器官,它们是成熟T和B细胞定居的部位,也是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此外,粘膜免疫系统和皮肤免疫系统也是重要的局部免疫组织。
免疫细胞的广义的概念可包括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系、单核吞噬细胞系、粒细胞系、红细胞以及肥大细胞和血小板等。

9 免疫系统各组分广布全身,错综复杂,特别是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在机体内不断地产生、循环和更新。免疫系统具有高度的辨别力,能精确识别自己和非己物质,以维持机体的相对稳定性;同时还能接受、传递、扩大、储存和记忆有关免疫的信息,针对免疫信息发生正和负的应答并不断调整其应答性。 因此,免疫系统在功能上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有许多相似之处。

10 然而,免疫系统功能的失调也会对人体极为不利: 人体的识别能力异常容易导致过敏现象的发生(使用某种食物、注射药物出现过敏反应,甚至导致休克),反之则会引起反复感染;人体的自我稳定能力异常,会使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细胞作出反应,引发自身免疫疾病,诸如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人体的免疫监视的功能降低,使肿瘤有了可乘之机。 由此可见,人体免疫系统对人类的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它的功能不稳定,人类很有可能会被病毒、细菌这些病原体侵害、折磨。

11 二、天然免疫 天然免疫是人类在长期的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防御病原体的一系列功能。其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并能遗传给下一代,而且不同种的生物免疫系统有差异。例如人不会得鸡霍乱也不会被犬瘟病毒感染;同样,动物不会患麻疹。 天然免疫与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有密切联系。

12 1、皮肤与粘膜 皮肤与粘膜 皮肤与粘膜人体与外界环境接触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完整的皮肤和粘膜。皮肤由多层扁平细胞组成,能阻挡病原体的穿越,只有当皮肤损伤时,病原体才能侵入。粘膜仅有单层柱状细胞,机械性阻挡作用不如皮肤,但粘膜有多种附件和分泌液。例如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的纤毛运动、口腔唾液的吞咽和肠蠕动等,可将停留在粘膜表面的病原体驱赶出体外。

13 2、血脑屏障 血脑屏障不是一个特殊的解剖学上专有的结构,一般认为由软脑膜、脉络丝、脑血管和星状胶质细胞等组成。尚不够完善,所以容易发生脑膜炎、脑炎等疾患。

14 3、胎盘屏障 胎盘屏障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绒毛膜组成。正常情况下,母体感染的病原体及其毒性产物难于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但若在妊娠3个月内,此时胎盘结构发育尚不完善,则母体中的病原体等有可能经胎盘侵犯胎儿,干扰其正常发育,造成畸形甚至死亡。 药物也和病原体一样有可能通过母体侵犯胎儿。因此,在怀孕期间,尤其是早期,应尽量防止发生感染,并尽可能不用或少用副作用较大的各类药物。

15 4、吞噬细胞 人类的吞噬细胞有大、小两种。小吞噬细胞是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大吞噬细胞是血中的单核细胞和多种器官、组织中的巨噬细胞,两者构成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当病原体穿透皮肤或粘膜到达体内组织后,吞噬细胞首先从毛细血管中逸出,聚集到病原体所在部位。多数情况下,病原体被吞噬杀灭。若未被杀死,则经淋巴管到附近淋巴结,在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进一步把它们消灭。

16 以病原菌为例,吞噬、杀菌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吞噬细胞和病菌接触、吞入病菌、杀死和破坏病原菌。吞噬细胞内含有溶酶体,其中的溶菌酶、髓过氧化物酶、乳铁蛋白、防御素、活性氧物质、活性氮物质等能杀死病菌,而蛋白酶、多糖酶、核酸酶、脂酶等则可将菌体降解。最后不能消化的菌体残渣,将被排到吞噬细胞外。

17 5、多种具有杀伤或抑制病原体的物质 正常人体的血液、组织液、分泌液等体液中含有多种具有杀伤或抑制病原体的物质主要有补体、溶菌酶、防御素、乙型溶素、吞噬细胞杀菌素、组蛋白、正常调理素等。 这些物质的直接杀伤病原体的作用不如吞噬细胞强大,往往只是配合其它抗菌因素发挥作用。

18 骨髓: 1)造血器官 2)B细胞、NK细胞生成、分化、成熟的部位 胸腺: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三、免疫器官及其功能(熟悉) (一) 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产生、发育、接受抗原刺激和分化、成熟的场所。 骨髓: 1)造血器官 2)B细胞、NK细胞生成、分化、成熟的部位 胸腺: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19 1、骨髓 人体内的血液成分处于一种不断的新陈代谢中,老的细胞被清除,生成新的细胞,骨髓的重要功能就是产生生成各种细胞的干细胞,这些干细胞通过分化再生成各种血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等,简单的说骨髓的作用就是造血功能。因此,骨髓对于维持机体的生命和免疫力非常重要。

20 骨 髓

21 2、胸腺 为机体的重要淋巴器官。其功能与免疫紧密相关,分泌胸腺激素及激素类物质,具内分泌机能的器官。位于胸腔前纵隔。胚胎后期及初生时,人胸腺约重10~15克,是一生中重量相对最大的时期。随年龄增长,胸腺继续发育,到青春期约30~40克。此后胸腺逐渐退化,淋巴细胞减少,脂肪组织增多,至老年仅15克。

22

23 胸腺是造血器官,能产生淋巴细胞,并运送到淋巴结和脾脏等处。这种淋巴细胞对机体的细胞免疫具有重要作用。
胸腺的功能 : 1.产生T淋巴细胞。 2.产生和分泌胸腺素和激素类物质。

24 (二) 外周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 接受抗原刺激发生应答的场所
(二) 外周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 接受抗原刺激发生应答的场所 1、淋巴结 2、脾脏 3、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25 1、淋巴结 哺乳类特有的周围淋巴器官,由淋巴细胞集合而成。位于淋巴管行进途中,是产生免疫应答的重要器官之一。
淋巴结的主要功能:是滤过淋巴液,产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淋巴结肿大或疼痛常表示其属区范围内的器官有炎症或其他病变。因此按淋巴结分布规律检查淋巴结的情况,对诊断和了解某些感染性疾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淋巴结

26 淋巴结是一个拥有数十亿个白血球器官。当感染时,入侵的病原体和免疫细胞都聚集在这里,淋巴结就会肿大,甚至我们都能摸到它。肿胀的淋巴结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它正告诉你身体受到感染,而你的免疫系统正在努力地工作着。淋巴结有着过滤淋巴液的作用,把病毒、细菌等废物运走。人体内的淋巴液大约比血液多出4倍。

27 2、脾脏 脾脏是血液的仓库。脾脏是人体中最大的淋巴器官,位于左上腹部。脾脏是一个富于血供的实质性脏器,质软而脆。一般认为生理脾长10~12cm,宽6~8cm,厚3~4cm,重110~200g。

28 脾脏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占全身淋巴组织总量的25%,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是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
脾的主要功能:是过滤和储存血液。 脾的组织中有许多称为“血窦”的结构,平时一部分血液滞留在血窦中,当人体失血时,血窦收缩,将这部分血液释放到外周以补充血容量。 血窦的壁上附着大量巨噬细胞,可以吞噬衰老的红细胞、病原体和异物。 脾脏切除导致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紊乱,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29 3、扁桃体 口咽部上皮下的淋巴组织团块。在舌根、咽部周围的上皮下有好几群淋巴组织,按其位置分别称为腭扁桃体、咽扁桃体和舌扁桃体。
其中以腭扁桃体最大,通常所说的扁桃体即指腭扁桃体而言。腭扁桃体有一对,位于舌腭弓与咽腭弓之间,卵圆形,表面为复层鳞状上皮所覆盖。

30 扁桃体可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故具有抗细菌抗病毒的防御功能。咽部是饮食和呼吸气的必经之路,经常接触较易隐藏病菌和异物。咽部丰富的淋巴组织和扁桃体执行着机体这一特殊区域的防御保护任务。
不过此处也易遭受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和肺炎球菌等到病菌和侵袭而发炎。这些细菌通常就存在于人的咽部和扁桃体隐窝内。 正常情况下,由于扁桃体表面上皮完整和粘液腺不断分泌,可将细菌随同脱落的上皮细胞从隐窝口排出,扁桃体对经由口鼻进入人体的病原体进行过滤与清除,因此,保持着机体的健康。

31 4、盲肠 盲肠是大肠中最粗、最短、通路最多的一段。
盲肠能够帮助B细胞成熟发展以及抗体(IgA)的生产。它指挥白细胞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盲肠还能“通知”白细胞在消化道内存在有入侵病原体。在协助局部免疫的同时,盲肠还能帮助控制抗体的过度免疫反应。

32 5、集合淋巴结 病原微生物最易入侵的部位是口,而肠道与口相通,所以肠道的免疫功能非常重要。集合淋巴结是肠道黏膜固有层中的一种无被膜淋巴组织,富含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少量T淋巴细胞等。对入侵肠道的病原微生物形成一道有力防线。

33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人体的免疫系统不仅时刻保护我们免受外来入侵物的危害,同时也能预防体内细胞突变引发癌症的威胁。如果没有免疫系统的保护,即使是一粒灰尘就足以让人致命。 根据医学研究显示,人体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疾病与免疫系统失调有关。 而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是繁多而复杂的,并不在某一个特定的位置或是器官,相反它是由人体多个器官共同协调运作。

34 骨髓和胸腺是人体主要的淋巴器官,外围的淋巴器官则包括扁桃体、脾、淋巴结、集合淋巴结与盲肠。这些关卡都是用来防堵入侵的毒素及微生物。
当我们咽喉发痒或眼睛流泪时,都是我们的免疫系统在努力工作的信号。长久以来,人们因为盲肠和扁桃体没有明显的功能而选择割除它们,但是最近的研究显示盲肠和扁桃体内有大量的淋巴结,这些结构能够协助免疫系统运作。

35 自从抗生素发明以来,科学界一直致力于药物的发明,期望它能治疗疾病,但事与愿违,研究人员逐渐发现,人们对化学药物的使用只会刺激免疫系统中的某种成分,但它无法替代免疫系统的功能,并且还会产生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副作用,扰乱免疫系统平衡。反而是人体本身的防御机制--免疫系统,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而适当的营养却能使免疫系统全面有效地运作,有助于人体更好地防御疾病、克服环境污染及毒素的侵袭。营养与免疫系统之间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的关联,成就了营养免疫学创立的理论基础。

36 免疫系统具有以下的功能: 1、保护:使人体免于病毒、细菌、污染物质及疾病的攻击。
2、清除:新陈代谢后的废物及免疫细胞与敌人打仗时遗留下来的病毒死伤尸体,都必须藉由免疫细胞加以清除。 3、修补:免疫细胞能修补受损的器官和组织,使其恢复原来的功能。健康的免疫系统是无可取代的,虽然它的力量令人赞叹,但仍可能因为持续摄取不健康的食物而失效。研究已证实,适当的营养可强化免疫系统的功能,换言之,影响免疫系统强弱的关键,就在于精确平衡的营养,不均衡的营养会使免疫细胞功能减弱,不纯净的营养会使免疫细胞产生失调,导致慢性疾病。

37 谢谢大家!


Download ppt "第三节 免疫系统 基础医学院 医学概论教研室 主讲: 于智泉."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