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教学目标: ★ 掌握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 ★ 熟悉结核性脑膜炎的辅助检查及治疗要点; ★ 了解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机制。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教学目标: ★ 掌握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 ★ 熟悉结核性脑膜炎的辅助检查及治疗要点; ★ 了解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机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教学目标: ★ 掌握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 ★ 熟悉结核性脑膜炎的辅助检查及治疗要点; ★ 了解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机制。

2 任务四 结核性脑膜炎 概念 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结核杆菌侵犯脑膜所引起的炎症,常为血行播散所致的全身性粟粒型结核病的一部分,是小儿结核病最严重的类型。

3 病因 常在结核原发感染后1年以内发生,尤其在初染结核3~6个月最易发生结脑。是小儿结核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4 发病机制 (1)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血脑屏障功能不完善、免疫功能低下,入侵的结核杆菌易血行播散而引起结核性脑膜炎。

5 (2)少数病例亦可由脑实质或脑膜的结核病灶破溃,结核菌进入蛛网膜下腔及脑脊液中所致。 (3)极少数是由脊椎、颅骨或中耳与乳突的结核病灶直接蔓延侵犯脑膜。

6 【临床表现】 1 早期(前驱期) 约1~2周,主要症状为性格改变,如少言、懒动、易倦、烦躁、易怒等。可有低热、厌食、盗汗、消瘦、便秘及不明原因的呕吐,年长儿可诉头痛。

7 中期(脑膜刺激期) 2 约1~2周 症状:由于颅内压逐渐增高患儿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感觉过敏,嗜睡或烦躁不安、惊厥等。

8 体征: ①明显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凯尔尼格征、布鲁津斯基征、阳性。 ②婴幼儿则表现为前囟隆起、骨缝裂开。

9  ③脑神经障碍,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瘫痪,其次为动眼神经和外展神经瘫痪。部分患儿出现脑炎体征。

10 3 晚期(昏迷期) 约1~3周  症状:上述症状逐渐加重,由意识朦胧、半昏迷进入昏迷。阵挛性或强直性惊厥频繁发作。

11  体征:患儿极度消瘦,呈舟状腹。常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明显颅内高压及脑积水时,呼吸节律不规则,婴儿前囟隆起,颅缝裂开,头皮静脉怒张等。

12 并发症与后遗症: 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脑积水、脑实质损害、脑出血及颅神经障碍。其中前3种是导致结脑死亡的常见原因。严重后遗症为脑积水、肢体瘫痪、智力低下、失明、失语、癫痫及尿崩症等。

13 【辅助检查】 1.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透明或呈毛玻璃状;白细胞总数多为(50~500)×106/L,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糖和氯化物均降低是结脑的典型改变。脑脊液静置12~24h后,可有蜘蛛网状薄膜形成,取之表面薄膜涂片可查到抗酸杆菌。脑脊液培养阳性则可确诊。

14 3.结核菌素试验 阳性对诊断有帮助,但晚期可呈假阴性。
2.胸部X线检查 85%结脑患儿X线胸片有结核病变,其中90%为活动性肺结核。 3.结核菌素试验 阳性对诊断有帮助,但晚期可呈假阴性。 4.眼底检查 可见脉络膜上有粟粒状结节病变。

15 【治疗要点】 主要抓住两个重点环节: 一是抗结核治疗 二是降低颅内压

16 1.抗结核治疗 分阶段治疗。 (1)强化治疗阶段联合使用INH、RFP、PZA及SM,疗程3~4个月。 (2)巩固治疗阶段继续应用INH,RFP或EMB。RFP或EMB9~12个月。 抗结核总疗程不少于12个月。或待脑脊液恢复正常后继续治疗6个月。

17 2.降低颅内压 常用脱水剂如20%甘露醇,利尿剂如乙酰唑胺,一般于停用甘露醇前1~2天使用。视病情可考虑做侧脑室穿刺引流、分流手术等。

18 3.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早期使用可减轻炎症反应,降低颅内压,并可减少粘连,防止或减轻脑积水的发生,一般使用泼尼松,疗程8~12周。

19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4.有受伤的危险 与患儿惊厥有关。

20 【护理措施】 (一)协助医生控制颅内压 1.患儿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减少对患儿的刺激。

21   2.遵医嘱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脱水剂、利尿剂,必要时配合医师作好腰椎穿刺或侧脑室引流以减低颅内压。做好术后护理,腰椎穿刺后去枕平卧4~6小时,以免头痛。

22 3.合理使用抗结核药物,有效控制颅内感染。注意药物副作用。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瞳孔大小,及早发现颅内高压或脑疝,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23 (二)改善营养状况 评估患儿的进食及营养状况。进食宜少量 多餐,耐心喂养。对不能吞咽者,可用鼻饲和静脉补充营养,以保证营养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鼻饲时速度不能过快,以免呕吐。病情好转,患儿能自行吞咽时,及时停止鼻饲。

24 (三)加强皮肤护理 1.保持床铺清洁、平整。 2.每次呕吐后及时清除颈部、耳部的呕吐物,以防皮肤糜烂。大小便后应及时清洗。

25 3.对昏迷及瘫痪患儿,每2小时翻身、拍背一次,以防压疮和坠积性肺炎。
4.对眼睑不能闭合者,可涂眼膏并用纱布覆盖,保护角膜。每日清洁口腔2~3次,以免因呕吐致口腔不洁诱发细菌繁殖或并发吸入性肺炎。

26 (四)预防受伤的护理 惊厥发作时应置牙垫,防止舌咬伤。有呼吸功能障碍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必要时进行人工辅助呼吸。取侧卧位,以免仰卧舌根后坠堵塞喉头。解松衣领,及时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及呕吐物,防误吸窒息或发生吸入性肺炎。

27 (五)健康指导 1.要有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坚持全程、合理用药。 2.做好病情及药物毒副作用的观察,定期门诊复查防止复发。

28 3.为患儿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注意饮食,供给足够的营养。
4.避免继续与开放性结核病人接触,以防重复感染,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种传染性疾病。

29 5.部分留有后遗症的患儿,对瘫痪肢体可进行理疗、被动活动等功能锻炼,帮助肢体功能恢复,防止肌挛缩。对失语和智力低下者,应进行语言训练和适当教育。


Download ppt "教学目标: ★ 掌握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 ★ 熟悉结核性脑膜炎的辅助检查及治疗要点; ★ 了解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机制。"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