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精彩人生心理健康課程 葉錦熙 www.yipsir.com.hk.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精彩人生心理健康課程 葉錦熙 www.yipsir.com.h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精彩人生心理健康課程 葉錦熙

2 本節內容 何謂精神健康 常見老年精神病 / 精神健康問題 認知障礙症(腦退化症) 抑鬱症

3 什麼是精神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將精神健康定義為 狀態:「...精神健康不僅是一種無精神障礙, 更可視為一種健康的狀態。」
精神健康問題(精神病)引致患者能力下降或對生活造成嚴重障礙。 精神健康狀態讓每個人認識到自己的潛力, 能夠應付正常的生活壓力、有效地從事工作、並能夠對其社區作出貢獻。」

4 什麼是精神健康問題 (精神病) 常見的精神病包括有: 抑鬱症 焦慮症 重性精神病 引致患者能力下降或對生活造成嚴重障礙
廣泛恐懼症、廣場恐懼症、社交恐懼症、強迫症 重性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思覺失調

5 精神健康常識小測試

6 1. 目前本港有多少成長者患有 腦退化症? a) 10% b) 20% c) 30%

7 老年癡呆症 患病比率會隨着年齡遞增 年齡組別 60-64 65-69 70-74 75-79 80-84 85及以上
l 老年癡呆症的患病比率會隨着年齡遞增。 根據二零零六年本港的一項研究指出,在六十歲以上的長者,每年長五歲,患上癡呆症的比率就會增加一倍,由六十至六十四歲年齡組別的1.2%增加至八十五歲以上年齡組別的32.1%。 隨着本港的人口老化,癡呆症患者的數目預計會隨之增加。同時亦有機會成為我們身邊(父母、親友及鄰居)的切身問題。 年齡組別 及以上 患病率 % % % % % % 7

8 老年癡呆症 一種腦部退化疾病 不是老化必經的階段 影響: 認知功能(記憶、判斷、學習能力等) 行為及情緒控制 自我照顧的能力
老年癡呆症是一種腦部退化的疾病。 它是因大腦神經細胞病變而導致的功能衰退,而不是老化過程的必經階段。 患者的認知能力,包括記憶、學習、計算、判斷、語言、理解等能力會受到影響。部分患者或會出現情緒和行為的轉變,例如:易怒、混亂、重複說話等。最後更影響患者的自我照顧的能力,不能獨立生活。 播放DVD片段(約 3 分鐘) 以下的片段讓你更了解早期老年癡呆症患者的徵狀。 温馨提示:播放片段後,講者可鼓勵聽眾分享感受和有關接觸患者的經驗,帶出注意和關懷老年癡呆症的重要。 8

9 老年癡呆症的種類及成因 其他 血管性 5% 癡呆症 22% 阿氏 癡呆症 73% 老年癡呆症的種類繁多,成因各有不同。主要分為三大類:
阿氏癡呆症是最普遍的類別,佔整體患者的 73% 血管性癡呆症佔整體患者的 22% 而其他病理因素引起的老年癡呆症則佔餘下的 5% 阿氏 癡呆症 73% 9

10 阿氏癡呆症 因腦組織病變而引起的腦部神經細胞損失及死亡 呈漸進式衰退 阿氏癡呆症 正常
阿氏癡呆症的成因還未確實。其中一個原因是患者的腦部組織產生病變,令腦神經細胞損壞及死亡,影響腦功能。 (見圖)阿氏癡呆症患者的腦部出現明顯萎縮,營養物的運輸和腦細胞的新陳代謝亦受到影響,損害腦功能。 阿氏癡呆症的發病緩慢。患者的認知能力會出現逐漸衰退。 10

11 血管性癡呆症 因多次腦中風引起 呈梯級式衰退 心智功能 患病年期 第一次 中風 第二次 中風 第三次 中風
血管性癡呆症是因多次腦中風破壞腦細胞引起。當腦部出現血管堵塞或破裂出血的情況時,腦細胞會因而壞死,損害腦功能。 患者的認知能力會在每次中風後惡化,而兩次變化之間則保持穩定,呈現梯級式的衰退。 與阿氏癡呆症不同的地方是,若患者及早接受治療,控制病情,減低再次中風,或可有機會控制癡呆症的症狀在某一穩定的狀態。 患病年期 11

12 其他引致老年癡呆症的因素 遺傳 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 新陳代謝和內分泌失調 營養不良 酒精或其他物質中毒
其他原因(例如:腦腫瘤、腦外傷、梅毒等) 其他引致老年癡呆症的病理因素包括: 遺傳:父母患上老年癡呆症會增加子女患病的風險 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影響血管健康 新陳代謝和內分泌失調,例如:甲狀腺機能衰退,減慢新陳代謝,影響腦部功能。 營養不良:缺乏維生素B12、葉酸等營養素加速腦部退化。 酒精或其他物質中毒:長期酗酒的人士會容易造成酒精中毒損害腦細胞。此外,長期接觸鋁、鉛等物質亦有機會引發老年癡呆症。 其他不同的疾病若引致腦部損壞,亦可影響患者的腦功能。例如:腦腫瘤、腦積水、腦外傷、梅毒、愛滋病等 若老年癡呆症的成因是由內分泌失調、缺乏營養等因素引起,那麼透過治療病因,是可以緩和或治療老年癡呆症。但是因阿氏癡呆症或一些不能逆轉的病理因素而引起的腦細胞損害,便不能透過藥物或手術等方法而治癒。 12

13 老年癡呆症的徵狀:認知能力 早期 中期 晚期 近期記憶出現衰退 分析、判斷、運算能力下降 能力下降加劇 辨認時間、地點、人物更感困難
語言理解和表達出現問題 全面衰退,甚至不能辨認家人容貌 反應和說話變少 老年癡呆症的病情進展及病徵會因人而異。大致上可分為早期、中期和晚期。 認知能力方面: 早期:患者的近期記憶出現衰退,例如:忘記擺放物品的地方、剛做過的事情等。分析和判斷力減弱,例如:煮食時未能判斷食物的生熟程度。運算能力下降,例如:購物找贖錯誤。 中期:認知能力下降加劇,辨認時間、地點、人物更感困難。無法認知事物(失認)和做出某些動作(失用) ,對生活造成影響,例如:分不出上衣的手袖,誤以為褲管、不懂扭開水喉等。語言理解和表達亦有困難(失語),例如:不能說出想去的地方。有時更會因記憶障礙和心中的不安而重複說話或詢問相同的事情,例如:「有沒有飯吃?!」「兒子何時回家?」 晚期:認知能力全面衰退,思維變得緩慢,甚至不能辨認家人容貌,反應和說話也會變少。 13

14 老年癡呆症的徵狀:日常生活 早期 中期 晚期 處理金錢或較繁複之家務出現問題 過去毫無困難的事情變得很難處理 例如:洗澡和更衣;外出容易迷路
不能自理,要他人協助,甚至大小便失禁 日常生活方面: 早期:處理金錢或較繁複的家務出現問題,例如:烹飪技術倒退、家中添置太多同一類食物、理財混亂等。 中期:過去毫無困難處理的事情變得很困難,甚至需要他人協助,例如:使用電器、洗澡、更衣等。外出亦因辨認地方困難而需要協助和容易迷路。 晚期:生活不能自理,要他人協助餵食和梳洗等,甚至大小便失禁。 14

15 老年癡呆症的徵狀:情緒和行為 早期 中期 晚期 低落或焦慮 興趣收窄 減少社交活動 情緒波動、日夜顛倒、遊走、多疑 冷漠 無法溝通
或需長期卧床 情緒與行為方面: 早期:患者自覺能力衰退,容易情緒低落或產生焦慮。興趣範圍收窄,減少積極參與社交活動。 中期:情緒波動較大,容易因小事大吵大鬧。患者或會因認知障礙和混亂出現日夜顛倒,徘徊遊走的情況。人也容易變得猜忌和多疑,例如:懷疑自己的物品被偷。 晚期:對別人冷漠,無法溝通,或需長期卧床。 15

16 「無記性」是否等於「老年癡呆症」? 健忘 老年癡呆症 記憶 暫時忘記  自知健忘 近期經歷過的全部忘記 不知道或否認有問題 判斷力
 正常 降低 方向感  於熟悉地方 不會迷路 於熟悉地方也 會迷路 因老年癡呆症引起的記憶障礙與一般的健忘是有所不同。 以下是善忘和老年癡呆症的比較: (請參考上圖) 健忘的人在給予提示後會記起忘記的事。溝通和日常生活並不會受到影響。但是老年癡呆症的患者會完全忘記近期發生過的事,並否認或不知道有記憶的問題。溝通和日常生活慢慢會受到影響,例如:於熟悉的地方迷路,重複購買相同的東西,忘記親友的名字等。行為和情緒受認知障礙的影響與過往不同,甚至性格也有轉變,例如:由樂觀好動變成沉默孤獨。 老年癡呆症的早期徵狀與健忘有相似的地方。假若懷疑親友患上老年癡呆症,便要及早求醫診治。

17 「無記性」是否等於「老年癡呆症」? 溝通  清楚知道想表達甚麼 忘記基本用語 忘記親人名字 自理 能力  能應付日常生活 忘記自理的步驟
行為 情緒  沒有或很少有性格或行為轉變 可能會有性格 或行為轉變 因老年癡呆症引起的記憶障礙與一般的健忘是有所不同。 以下是善忘和老年癡呆症的比較: (請參考上圖) 健忘的人在給予提示後會記起忘記的事。溝通和日常生活並不會受到影響。但是老年癡呆症的患者會完全忘記近期發生過的事,並否認或不知道有記憶的問題。溝通和日常生活慢慢會受到影響,例如:於熟悉的地方迷路,重複購買相同的東西,忘記親友的名字等。行為和情緒受認知障礙的影響與過往不同,甚至性格也有轉變,例如:由樂觀好動變成沉默孤獨。 老年癡呆症的早期徵狀與健忘有相似的地方。假若懷疑親友患上老年癡呆症,便要及早求醫診治。

18 9個常見於早期老年癡呆症患者的徵狀 : 經常忘記近期所發生的事情 迷路或走失 不適當地存放物件 計算能力、管理金錢的能力下降
處理一些日常活動,如交水電費、日常購物等出現困難 與別人傾談時,會重複說話或發問 語言溝通出現困難,不懂如何運用適當的字眼來表達自己 情緒、行為及性格改變 對周圍的事情及原來的興趣失去主動性 世界老年癡呆症協會提出十個常見於早期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徵狀 經常忘記近期所發生的事情 對周圍的事情及原來的興趣失去主動性 迷路或走失 情緒及性格上有明顯的轉變 處理一些日常活動,如交水電費、日常購物等出現困難 語言溝通出現困難,不懂如何運用適當的字眼來表達自己 與別人傾談時,會重複說話或發問 不適當地存放物件 計算能力、管理金錢的能力下降 情緒或行為改變 若發現家人或親友有以上的情況出現,懷疑患上老年癡呆症,便須及早求醫,作出診斷。 18

19 及早察覺和適當處理可: 控制病情 維持自我照顧能力 預期下階段的變化 減低不必要的磨擦和糾紛 為護老者減壓 及早察覺和適當處理老年癡呆症可:
控制病情:及早診斷有助治療部分引起老年癡呆症的疾病,例如:甲狀腺分泌失調、缺乏維生素B12等。亦可透過及早處理,延緩病情的惡化,例如:預防再次腦中風,避免損害腦功能。 維持自我照顧能力:透過訓練和練習,幫助患者維持自我照顧能力 ,減慢病情惡化 預期下階段的變化:及早計劃和預備患者需要的照顧和支援 減低不必要的磨擦和糾紛:讓護老者及早預備和學習與患者相處之道,包括如何處理情緒及問題行為,以減少磨擦和糾紛 為護老者減壓:透過了解和作出適當安排,減輕照顧的壓力 19

20 評估途徑 如懷疑親友患上老年癡呆症,應盡早求醫 途徑 公立/醫院管理局轄下醫院老人科、老齡精神科或記憶診所 -- 須醫生轉介信
社會服務機構的記憶診所或早期檢測計劃 私營執業醫生 如懷疑親友患上老年癡呆症,應盡早尋求醫生診治。患者可透過以下三種途徑作出評估和診斷 由家庭或普通科醫生轉介至公立/醫院管理局轄下醫院老人科、老齡精神科或記憶診所 參予一些由社會服務機構主辦的記憶診所或早期檢測計劃 (例如:香港老年痴呆症協會、耆智園等) 到私營執業醫生求診 醫生診斷有否患上老年癡呆症會了解患者的患病歷史,身體及精神狀況,及作出不同的認知功能測試(例如:簡短智能測驗)和身體檢查(例如:血液測試和腦電圖等),以確定其腦部結構和功能上的轉變。確診後才能作出適當的治療。 20

21 老年癡呆症患者需要甚麼? 安全的環境 有規律的生活 發揮功能的活動 有效的溝通 體諒與包容 老年癡呆症患者需要甚麼?
由於腦部功能的衰退,老年癡呆症患者在處理生活大小事上會逐漸出現困難,情緒和行為亦受到影響。 照顧患者時,護老者要理解患者的病情進展和需要,提供合適的協助。重要的是協助患者善用其剩餘的能力,並給予支持和關懷,讓患者維持豐盛和有尊嚴的生活。 老年癡呆症患者有以下各方面的需要: 安全的環境 有規律的生活 發揮功能的活動 有效的溝通 體諒與包容 21

22 1. 保持健康生活模式 (四好) 2. 訓練大腦 (多動腦筋) 3. 保腦護腦, 避免頭部受傷 預防腦退化症的三大方向 體魄可以鍛練
腦袋也可以鍛練 多動腦筋可強化大腦認知功能

23 保持健康生活模式, 有助記憶 睡得好 食得好 運動好 心情好

24 常用腦袋 保護大腦 充足睡眠 規律運動 維持 社交活動 保持心情開朗 遠離煙酒 均衡飲食 注意體重 血壓/ 血糖/ 膽固醇 定時進餐
賽馬會耆智園 -- 十個簡單有用的護腦貼士 常用腦袋 保護大腦 充足睡眠 規律運動 維持 社交活動 保持心情開朗 遠離煙酒 均衡飲食 注意體重 血壓/ 血糖/ 膽固醇 定時進餐

25 認知障礙症患者  延緩退化 健康長者  預防退化 參與六藝活動的好處 刺激大腦功能 保持肌肉骨絡健康 舒緩壓力 提昇胺多酚水平
香港認知障礙症協會 參與六藝活動的好處 刺激大腦功能 保持肌肉骨絡健康 舒緩壓力 提昇胺多酚水平 增強自信及自我形象 強化手眼協調 增強心肺功能及血管健康 促進腦部充足氧份及血液循環 改善情緒、抑鬱 認知障礙症患者  延緩退化 健康長者  預防退化

26 預防認知障礙症的六藝活動 禮 樂 射 御 書 數 內省、人際 與友人品茗、參與義務工作… 音樂、節奏 唱歌、樂器合奏… 視覺空間、 專注力
繪畫、攝影、砌圖、陶藝 … 身體運動 運動、舞蹈、太極… 語言、表達 寫作、閱讀、參與傳統 文人保育… 運算、邏輯 棋藝、應用電腦…

27 抑鬱症 葉錦熙 27

28 患鬱躁症的名人 海明威 舒伯特 Mr Bean 柴可夫斯基 米高安哲羅 李白 雨果

29 梵古 Vincent van Gogh

30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背克抑鬱症量表

31 抑鬱症的診斷標準 幾乎對所有活動失去興趣 情緒憂鬱 食慾或體重下降或增加 失眠或嗜睡 行動或說話比平時遲滯或激動 疲累或失去動力
曾經兩星期差不多每日大部份時間出現五項或以上的徵狀(必須包括 1.或 2.): 幾乎對所有活動失去興趣 情緒憂鬱 食慾或體重下降或增加 失眠或嗜睡 行動或說話比平時遲滯或激動 疲累或失去動力 專注力或思考力減退 自我價值低或過份自責 反覆想到死亡或自殺 以上徵狀造成重大困擾,或對日常生活造成重大負面影響,例如學業、工作、社交或家庭關係

32 2. 一般來說,抑鬱情緒持續多久才算患上抑鬱症?
a) 4星期 b) 超過3個月 c) 超過2星期 d) 超過1 星期

33 情緒反應的類別 強烈的 (興奮的) 快樂、興奋、雀躍、充滿信心...... 憤怒 敵對、痛恨....... II I 負向的 正向的 III
憤怒 敵對、痛恨 II I 負向的 正向的 III IV 悲伤、失意、無助、抑郁...... 安靜 舒服、滿足 微弱的 (消沈的)

34 情緒週期

35 治療抑鬱症的三個方法 藥物 帶氧運動 鬆弛練習

36 「健康是動出來的」, 我們常聽說「運動333法則」, 究竟333是指什麼呢?
我們常說「運動333」, 就是指這三個要素: 每週運動至少三次 (運動頻率) 每次30分鐘 (運動時間) 運動時讓每分鐘心跳到130下 (運動強度)

37 情緒管理 情緒 特性 具體方法 一般方法 憤怒 情境性 抽離/ 集中力轉移 包括視線、聽覺、思想、行為、味覺轉移、深呼吸
防衛反應 (潛意識) 解決問題 改變自己 (期望、要求) 昇華 挫敗 正面思想、底點比較 焦慮 慢性 肌肉鬆弛、具體化計劃、後果明朗化 抑鬱 帶氧運動

38 The end


Download ppt "精彩人生心理健康課程 葉錦熙 www.yipsir.com.hk."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