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9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九 年 级 化 学 组 授课时间:12.8 www.xkb1.com.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9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九 年 级 化 学 组 授课时间:12.8 www.xkb1.com."—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9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九 年 级 化 学 组 授课时间:12.8

2 学习目标:1分钟 1. 认识溶解现象,溶液的特征; 2. 掌握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3. 了解溶液在科研、生产和生活中重要作用

3 自学指导1:1分钟 P 溶液 自学内容 仔细阅读,并标记重点 自学方法 独立完成思考题 自学要求

4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1(5分钟) (26页下)1.蔗糖溶液的形成:蔗糖表面的 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 ,并 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一种 的 。蔗糖溶液中蔗糖以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以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 (27页中) 2.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一种最常见 的 。 、 等也可以做溶剂,如汽油能溶解 ,酒精能溶解 ,等等。

5 (27页上) 3.溶液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的 的 。其中,能溶 解 的物质叫做溶剂,被 的物质叫溶质。
(27页上) 3.溶液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的 的 。其中,能溶 解 的物质叫做溶剂,被 的物质叫溶质。 (27页上) 4.从组成上看,溶液是由 和 组成的;从质量上看,溶液的质量 溶质和溶剂的质 量 ;从体积上看,溶液的体积 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 (28页中) 5.溶质可以是 ,也可以是 或 。如果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时,一般把 的一种叫做溶剂, 的一种叫做溶质。若其中一种是水,一般把水叫做 。

6 四.自学效果检测1(3分钟) (26页下)1.蔗糖溶液的形成:蔗糖表面的 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 ,并 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一种 的 。蔗糖溶液中蔗糖以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以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 (27页中) 2.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一种最常见 的 。 、 等也可以做溶剂,如汽油能溶解 ,酒精能溶解 ,等等。 分子 扩散 均一 稳定 混合物 分子 离子 溶剂 汽油 酒精 油脂

7 (27页上) 3.溶液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的 的 。其中,能溶
解 的物质叫做溶剂,被 的物质叫溶质。 (27页上) 4.从组成上看,溶液是由 和 组成的;从质量上看,溶液的质量 溶质和溶剂的质 量 ;从体积上看,溶液的体积 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 (28页中) 5.溶质可以是 ,也可以是 或 。如果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时,一般把 的一种叫做溶剂, 的一种叫做溶质。若其中一种是水,一般把水叫做 。 均一 稳定 混合物 其他物质 溶解 溶质 溶剂 等于 之和 小于 固体 液体 气体 量多 量少 溶剂

8 五.学生讨论,教师点拨1(5分钟) 分散 1. 溶液的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 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的, 的混合物 。 均一 稳定
1. 溶液的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 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的, 的混合物 。 均一 稳定 溶液是 混合物 均一性 稳定性 2. 特征: 、 。 均一性:指溶液任一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 (浓度、成分) (颜色、密度) 稳定性:在外界条件不变时(即温度和压强、溶剂量不改变),溶液稳定存在,(即溶液长时间放置,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溶质与溶剂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物质或放出气体。)

9 C B 即学即用 1.一瓶长期存放的茅台酒,若倒出第一杯酒其酒精度为54度,那么倒出第二杯酒的酒精度为( ) A 大于54度 B 小于54度
1.一瓶长期存放的茅台酒,若倒出第一杯酒其酒精度为54度,那么倒出第二杯酒的酒精度为( )             A 大于54度 B 小于54度 C 等于54 度 D 无法判断 2.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时,CuSO4溶液放置一年时间后, CuSO4将 ( ) A 会沉降下来 B 不会分离出来 C 会浮上水面 D 不能确定 C B

10 = < 水 4.质量关系和体积关系 溶质 溶剂 3. 组成:溶液由 和 组成。 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3. 组成:溶液由 和 组成。 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是最常见的溶剂。 溶质的质量指的是溶解的那部分物质的质量,未溶解的部分不能算在内。 4.质量关系和体积关系 = (1) m溶液 m质 + m剂 (2) V溶液 V质 + V剂 因为分子间有间隔,部分溶质分子或离子跑到溶剂分子中间去了。

11 5.溶质、溶剂的判断方法: 体系 溶质 溶剂 气+液 固+液 盐酸: 气体 液体 碘酒: 固体 液体 无水 量少 量多 酒精溶液: 有水
液+液 盐酸: 气体 液体 碘酒: 固体 液体 无水 量少 量多 酒精溶液: 有水 非水物 ①当固体、气体与液体之间形成溶液时,习惯上把固体、气体当做溶质。②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当作溶剂,量少的一种当作溶质③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有水存在时,一般把水当作溶剂。④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而溶剂只有一种。汽油、酒精等也可以做溶剂。⑤未指明溶剂的溶液,通常指水溶液。

12 6.命名:某某的某某溶液 (溶质) (溶剂) 加入水中的物质 溶质 溶剂 溶液名称 蔗 糖 食 盐 高锰酸钾 蔗糖的水溶液或蔗糖溶液 蔗糖
蔗 糖 食 盐 高锰酸钾 蔗糖的水溶液或蔗糖溶液 蔗糖 食盐的水溶液或食盐溶液 食盐 高锰酸钾的水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 高锰酸钾 注: 溶剂为水时,可以简称为某溶液如氯化钠溶液

13 分别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碘酒 硫酸铜溶液 石灰水 生理盐水 盐酸 75%的医用酒精 油脂溶解在汽油里 CO2通入水中 碘和乙醇 硫酸铜和水 氢氧化钙和水 氯化钠和水 氯化氢和水 碘的酒精溶液 硫酸铜(的水)溶液 氢氧化钙(的水)溶液 氯化钠(的水)溶液 (盐酸) C2H5OH 和水 酒精(的水)溶液 油脂和汽油 油脂的汽油溶液 H2CO3 和水 碳酸溶液

14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2: 1.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吗? 不一定 硫酸铜溶液(蓝色)—— Cu2+ 氯化铁溶液(黄色)——Fe3+
1.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吗? 不一定 硫酸铜溶液(蓝色)—— Cu2+ 氯化铁溶液(黄色)——Fe3+ 氯化亚铁、硫酸亚铁溶液(浅绿色)——Fe2+ 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 MnO4- 2.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 不一定,如水是纯净物

15 溶液里的溶质只能是一种物质吗? 将蔗糖溶液和NaCl溶液混合后溶质是什么? 5. 溶液一定为液体吗? 不是,可以是多种溶质 蔗糖和NaCl 不一定,如空气 空气可以看成是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分散到氮气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气态溶液。生铁可以看作是碳等物质分散到铁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固态溶液。

16 演示实验 结论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2(4分钟) 1 内容:P28 实验9—2 2 3 4 不同的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情况 ;
试管号 溶剂 溶质 溶解情况 1 2 高锰酸钾 3 汽油 4 结论 不同的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情况 ; 同一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情况

17 自学效果检测2(2分钟) 1 2 3 4 结论 试管号 溶剂 溶质 溶解情况 水 碘 高锰酸钾 汽油 难 溶 溶(紫红色) 溶(红棕色)
难 溶 溶(紫红色) 溶(红棕色) 难 溶 结论 不同的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情况 ; 不同 同一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情况 不同

18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3(2分钟) 演示实验 内容:P29 实验9—3 酒精能够在水中溶解吗? 溶剂 溶质 振荡前现象 振荡后现象 静置后现象
用探究实验二中的高锰酸钾溶液(用高锰酸钾是为了显色,利于观察),向其中缓缓滴加2mL的酒精。 溶剂 溶质 振荡前现象 振荡后现象 静置后现象 结论 乙醇

19 酒精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自学效果检测3(2分钟) 结论: 溶剂 溶质 振荡前现象 振荡后现象 静置后现象 结论 水 乙醇
试管里的液体溶为一体,颜色均匀,不分层 酒精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稳定,不分层 分层 结论: 酒精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20 溶液的用途 P33 T3 (1)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2)便于动植物吸收养料。
溶质在溶液中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一地分散在溶剂分子中间。两种或多种溶液混合时,发生反应的分子或离子直接相互接触,因此反应比较快。如:铝与硫酸铜均为固态时,不容易反应,但把铝浸入在硫酸铜溶液中时,立即有红色的铜析出。 P33 T3

21 矿泉水 啤酒 白醋 医用药水 无土栽培西红柿 无土栽培芹菜

22 是不是纯净水呢?

23 无土栽培的植物做营养液 医用药品

24 D 六.当堂训练(15分钟) D 必做题 1.对溶液基本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 A.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
1.对溶液基本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 A.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 B.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 C.一杯调好的糖水,喝第一口特别甜,越喝越不甜,说明后面喝的糖水含糖少 D.当条件不变时,溶液虽然放置时间较长,溶质也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D 2.下列各组物质全部是混合物的是 ( ) A.空气、石油、冰水 B.液化石油气、水煤气、甲烷 C.赤铁矿石、石灰石、氧化铁 D.酒精溶液、汽水、葡萄糖溶液

25 D D 3.(2012.重庆市) 调味品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面调味品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3.(2012.重庆市) 调味品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面调味品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食盐 B. 蔗糖 C. 味精 D. 芝麻油 4.(2012.泰安市)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C.溶液中各部分密度不同 D.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D D 5.分别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碘酒 硫酸铜溶液 石灰水 生理盐水 盐酸 溶剂 溶质 乙醇 硫酸铜 氢氧化钙 氯化钠 氯化氢

26 C2H5OH HCl 6.一种或几种物质 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 , 的 叫做溶液, 7.溶液是由 和 组成的。
6.一种或几种物质 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 , 的 叫做溶液, 7.溶液是由 和 组成的。 8.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石灰水 , 食盐水 , 锌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液 , 80mL酒精与20mL水组成的溶液 , 盐酸 。 分散 均一 稳定 混合物 溶质 溶剂 Ca(OH)2 NaCl ZnSO4 C2H5OH HCl

27 选做题 9.锌和盐酸反应完全后的溶液 ; 氯化锌溶液 铁粉和硫酸铜溶液完全反应后的溶液 ; 碳酸钙与盐酸完全反应后的溶液 ; 硫酸亚铁溶液
9.锌和盐酸反应完全后的溶液 ; 铁粉和硫酸铜溶液完全反应后的溶液 ; 碳酸钙与盐酸完全反应后的溶液 ;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至不再产生 气体为止,将残留物溶于水,其溶质是 。 氯化锌溶液 硫酸亚铁溶液 氯化钙溶液 氯化钾

28 10、6.5g锌与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1)在100g稀盐酸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其质量为___g,溶剂的化学式为____,其质量为____g。 (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g,其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其质量为______g ,溶剂的化学式为_____,其质量为_______g。 HCl H2O 7.3 92.7 106.3 ZnCl2 13.6 H2O 92.7

29 11.分别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 和溶剂: 碘酒 硫酸铜溶液 石灰水 生理盐水 盐酸 碘和乙醇 硫酸铜和水 氢氧化钙和水 氯化钠和水
氯化氢和水 碘酒 硫酸铜溶液 石灰水 生理盐水 盐酸

30 < 复习导入 水 分散 1. 溶液的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 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的, 的混合物 。 均一 稳定 溶液是 . 混合物
1. 溶液的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 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的, 的混合物 。 均一 稳定 溶液是 混合物 均一性 稳定性 2. 特征: 、 。 溶质 溶剂 3. 组成:溶液由 和 组成。 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是最常见的溶剂。 溶质的质量指的是溶解的那部分物质的质量,未溶解的部分不能算在内。 4.质量关系和体积关系 m溶液 m质 + m剂 V溶液 V质 + V剂 =

31 一、学习目标 1分钟 1. 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2. 掌握物质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32 二、自学指导1 1分钟 P 实验9-4 自学内容 仔细阅读,并标记重点 自学方法 独立完成思考题 自学要求

33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1(2分钟) 演示实验 试管内加入的物质 探究洗涤剂是否具有乳化功能 水和植物油 水和植物油中加15ml洗涤剂
药品:植物油、洗涤剂、水 仪器:试管 试管内加入的物质 现 象 倒出液体后试管是否干净?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水和植物油 水和植物油中加15ml洗涤剂 2.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 。(P29)常用洗涤剂除去衣服、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 有 功能.(P30)

34 四.自学效果检测1(2分钟) 2.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做 。常用洗涤剂除去衣服、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有 功能。 乳浊液 乳化
试管内加入的物质 现 象 倒出液体后试 管是否干净? 振荡前 振荡后 静置后 水和植物油 水和植物油中加15ml洗涤剂 分 层 浑 浊 分 层 不干净 浑浊但不分层 分 层 浑 浊 较干净 2.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做 。常用洗涤剂除去衣服、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有 功能。 乳浊液 乳化

35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植物油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加了洗涤剂的乳浊液可以稳定存在?
取两只试管,分别放入2~3mL水,再滴入几滴植物油; 向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入几滴洗涤剂,振荡,观察现象; 静置,观察现象; 清洗,观察现象。

36 植物油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是乳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静置后会分层;洗涤剂有乳化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油珠,所以加了洗涤剂的乳浊液可以稳定存在。

37 水包油 洗涤剂有乳化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油珠,所以加了洗涤剂的乳浊液可以稳定存在。

38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特点:不稳定,不均一 乳化现象:原本油与水互不相溶,加入一定试剂,使油的小液滴均匀的悬浮在水中,形成乳浊液。 乳化剂:能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物质。 乳化作用 洗涤剂能防止小液滴聚集,有乳化功能。 用洗涤剂洗餐具就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 乳化剂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主要应用于日用洗涤剂,农药、医药的合成以及纺织印染,石油开采,污水处理等。

39 乳化剂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油珠,小液滴能随水流走。加了乳化剂后,乳浊液可以稳定存在!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P33 T5 洗涤剂和汽油去除油污的原理的区别 植物油大油滴 洗涤剂 分散成小油滴 水冲洗 随水流走 修汽车的工人,当他的手上沾满油污时,他常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这说明汽油与洗涤剂一样能去油污,那么二者去油污的原理是否相同? (乳化) (乳浊液) 汽油 植物油的汽油溶液 水冲洗 植物油大油滴 随水流走 (溶解) 汽油溶解油污时形成溶液;但用洗涤剂溶液清洗油污是把油污分散成细小的液滴,使其形成乳浊液,再随水漂走,二者的原理不同 乳化剂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油珠,小液滴能随水流走。加了乳化剂后,乳浊液可以稳定存在!

40 乳浊液:物质以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液液不相溶)
常见的乳浊液:牛奶、豆浆、油漆 悬浊液:物质以细小的固体颗粒分散到液体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固液不相溶) 常见的悬浊液:泥水、米粥 浊液可分为:悬浊液 、乳浊液 不均一性、不稳定性 溶液:一种物质分散到一种溶剂中形成    均一、稳定的液体。 均一性、稳定性

41 自学指导2 1分钟 P30: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自学内容 仔细阅读,并标记重点 自学方法 独立完成思考题 自学要求

42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2(4分钟) 1.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 热量;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 热量。 实验方案:取三支相同的试管,分别加入相 同质量的固态的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然后加入相同体积的水,振荡,用手触摸试管的外壁。 试管外壁 溶液温度变化 ①氯化钠 ②硝酸铵 ③氢氧化钠

43 自学效果检测2(4分钟) 1.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 热量;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 热量。 吸收 放出 2.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的变化 试管外壁 溶液温度变化 ①氯化钠 ②硝酸铵 ③氢氧化钠 无明显感觉 无明显变化 冰冷的 降低 发烫 升高

44 原因: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2(5分钟) 扩散过程: 会吸热 水合过程: 会放热 温度变化不明显 温度降低 温度升高
物质溶解都有两个过程: 和 。 扩散过程 水合过程 水溶液中的离子大都以水合离子形式存在。 水溶液中的离子和一定数目水分子结合成的离子 扩散过程: 会吸热 水合过程: 会放热 原因: 扩散过程=水合过程:吸热=放热 扩散过程>水合过程:吸热>放热 扩散过程<水合过程:吸热<放热 温度变化不明显 温度降低 温度升高

45 归纳 溶于水放热的物质有: 氢氧化钠(NaOH)溶于水--------物理变化 浓硫酸加水稀释 生石灰(CaO)溶于水-------化学变化
(CaO+H2O=Ca(OH)2) 溶于水吸热的物质有: 硝酸铵(NH4NO3)

46 3分钟 讨论 如右图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原来U型管内两臂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右边液面降低了些,左边的液面上升了些,则加入的物质是( ) A、活性炭 B、生石灰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请简述你选择此项的理由: C 根据右边液面降低,说明瓶内压强减小,(温度降低),所以加入的物质是溶于水吸热的。

47 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它们混合,罐内饮料的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食盐 D.生石灰 A

48 出门在外: 是郊游、露营、狩错、钓鱼及长途旅行时保存清凉(温热)食品、饮料的理想器具。
你知道便携式无电冰箱、冰桶、冰杯吗?                            出门在外: 是郊游、露营、狩错、钓鱼及长途旅行时保存清凉(温热)食品、饮料的理想器具。

49 你知道便携式“自动加热”的食品吗?

50 生石灰(CaO)溶于水-------化学变化 (CaO+H2O=Ca(OH)2)
野战食品带,就是在食品带的夹层中倒入少量的水,夹层内的化学物质就会自动起反应,释放热量,加热袋内的食物。夹层里是干燥的石灰粉,用塑料袋每50克或70克一包封好即成。 使用:需加热时,取一包发热粉倒入加热盒内,把饭盒按入加热盒,从旁边的缝中注入少量清水,此时加热盒内放出大量热能加热饭盒,使用完后洗掉发热粉即可下次再用。 生石灰(CaO)溶于水 化学变化 (CaO+H2O=Ca(OH)2)

51 六.当堂训练(15分钟) B 溶液 必做题 2.将少量油脂放入汽油中,振荡后得到的液体是 。(填“溶液”“乳浊液”)
1.餐桌上的油污可以用加洗涤剂的水洗掉,其原因是洗涤剂具有 ( ) A.氧化作用 B. 乳化作用 C. 催化作用 D. 溶解油污的功能 2.将少量油脂放入汽油中,振荡后得到的液体是 。(填“溶液”“乳浊液”) B 溶液

52 A AD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乳浊液、溶液都是混合物 B.溶液里溶质只能有一种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乳浊液、溶液都是混合物 B.溶液里溶质只能有一种 C.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但溶剂只能是液体 D.透明、澄清的液体都是溶液 4.当两种液体互相混合形成溶液时( ) A.液体中有水时,水一般是溶剂 B.只能将量多的一种叫溶剂,量少的一种叫溶质 C.只能将量少的一种叫溶剂,量多的一种叫溶质 D.通常将量多的一种叫溶剂,量少的一种叫溶质 AD

53 D A 5.下列反应完毕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二氧化碳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 B.碳酸钙与足量的盐酸反应 C.锌粒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5.下列反应完毕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二氧化碳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 B.碳酸钙与足量的盐酸反应 C.锌粒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D.碳酸钠与适量的盐酸反应 6.下列各组物质全部是混合物的是( ) A.空气、石油、冰水 B.液化石油气、水煤气、甲烷 C.赤铁矿石、石灰石、氧化铁 D.酒精溶液、汽水、葡萄糖溶液 D

54 C B 7.如下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右侧U型管中的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该物质是( )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固体
D.氧化钙固体 8.如下图所示,以下四个家庭小实验不能制成溶液的是( ) B

55 选做题 9.某同学进行“物质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的探究实验:他取三支试管,向试管中分别注入5ml水,测得水的初温为20℃,再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加入3gNaOH、NaCl、NH4NO3,振荡。 “振荡”试管的目的是 用温度计分别测三支试管中溶液的温度,高于20℃的 是 溶液,这是因为 装有NH4NO3溶液的试管外壁有水珠产生,原因是 由此探究实验可知 溶于水温度没有明显变化。 加速固体物质的溶解 NaOH溶于水放热 NaOH NH4NO3溶解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珠 NaCl


Download ppt "第9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九 年 级 化 学 组 授课时间:12.8 www.xkb1.com."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