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經濟 2.區域差異 歐洲(二).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1.經濟 2.區域差異 歐洲(二)."—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1.經濟 2.區域差異 歐洲(二)

2 一、世界最大的貿易體 1. 面積:世界排名第 7 位。 2. 人口:世界排名第 3 位。
1. 面積:世界排名第 7 位。 2. 人口:世界排名第 3 位。 3. GDP 總額超越美國,約占全球GDP 總額的 1/3。 4. 世界最大的貿易體。

3

4 二、關稅同盟(一) 1.歐盟的區域整合, 最初會員國間貿易障礙的破除→免關稅。 年份 事件 1958 1.對外採取共同關稅→關稅同盟。
2. 同盟區域內→免關稅。 同盟區域外→稅差。 1968 創始六國完成關稅廢除,奠定歐盟推動共同政策、共同市場的根基。 1993 歐洲單一市場,使得歐盟內跨國活動的手續更為簡便,成本支出大為降低,內部貿易量提高。

5 三、洛梅協定 1.殖民歷史。 2.歐洲國家保有對開發中國家予以援助的傳統。 3.優惠這些國家的商品進入「歐洲單一市場」。

6 四、區域統合 歐盟成功的因素: 1.經濟合作為動力 →利益均分。 2.輔助原則為合作的模式
→政策推動不強迫個會員國執行、不干涉各會員國內政。 3.以民主政治和市場經濟為合作基礎 →政治民主化、經濟市場化。

7 學生活動7-1

8 五、區域差異(一) 1.歐洲國家長期以來存有發展上的差異。
2. 西班牙、葡萄牙、希臘,歷經專政獨裁統治,經濟成長有限,加入歐盟之後,相較其他會員國仍有甚大落差,呈現南北貧富的差距。 特殊例子:愛爾蘭

9 五、區域差異(二) 3.東歐十國GDP 總和約僅相當於原會員國荷蘭一國的GDP 總值。
4.許多新會員國都面臨財政赤字的窘境,歐盟東擴之後,東、西國家的差距遠大於之前歐盟南、北國家的差距。 EU27人均GDP

10 五、區域差異(三) 東歐各國的產業結構多半集中在製造業及農業,未享有農業補貼。然而,當地勞工、土地成本相對低廉,生產成本低,吸引外資,形成潛力無窮的代工基地。

11

12 五、區域差異(五) 歐盟的核心區分布在西歐國家的重要都市,從倫敦、巴黎、布魯塞爾、法蘭克福一路延伸至德國南部慕尼黑。此區占歐盟人口1/3,占總GDP近1/2,面積約占1/7。 核心區

13 五、區域差異(六) 過渡區 圍繞在核心區的周邊,包括丹麥、英國、奧地利、德國和法國部分區域及義大利中北部, 銜接核心與邊陲地區。

14 五、區域差異(七) 邊陲區 地區 特色 國家 北部 1.緯度高、氣溫低,地廣人稀,農業生產力低。 2.此區為高度發展的社會福利國家。
北歐地區 南部 農業活動比例高。 南歐地區 東部 1.發展地區主要集中在各國首都或是鄰近原來EU15 的邊界。 2.發展差距持續擴大。 3.多數國家以前為計畫經濟政策(共產國家)。 東歐地區

15 五、區域差異(八) 1.南歐和東歐仍維持著相當高比例的農業活動。
2.東歐因二次大戰後期實施計畫經濟,因此人均所得較低,為歐盟經濟發展的邊陲區。邊陲區與核心區的GDP 差 3 ~ 5 倍,因而造成人口由東向西遷移的趨勢。

16 六、區域平衡(一) 為縮小區域差距,歐盟採取區域平衡計畫,主要目標: 1.保有各地特有文化。
2.獲致生活水準的提升經濟、社會、環境的均衡發展。 3.強調「共同分擔」,來幫助這些邊陲地區的發展。

17 六、區域平衡(二) 1.改善範圍: (1)貧窮地區 (2)經濟結構面 (3)臨轉型困難地區 (4)地方人力資源待開發地區 2.經費來源:
(1)結構基金 (2)團結基金 →歐洲區域發展基金

18 六、區域平衡(三) 3.區域平衡計畫強調跨國、跨區的合作方式,歐盟區域平衡計畫有三個優先推動的方向: (1)跨國合作 (2)跨區合作
(3)邊界合作 4.跨區合作→ 一個問題一個區域→依據問題性質界定區域範圍與組織合作團隊。 5.作法: (1)邊界合作 (2)專案補助

19 屬性 地區 做法 邊界合作 上萊因河邊界合作區 (德、瑞、法) 1.長時期累積產業、文教與貿易合作經驗。 2. 讓當地的經濟保持活力外。 3. 在解決就業狀況、移民,以及解決邊界糾紛上都有相當良好的成果。 阿爾卑斯山空間方案 (德、法、義、瑞、奧、列支敦斯登、斯洛維尼亞) 1.為保存多樣的自然生態及文化地景並促進山區發展,於建立跨國空間資訊系統。 2.制定土地利用法規, 以確保該區的完整性及產業的永續經營,如跨國觀光路線的規劃。 專案補助 大多數被援助國集中在東歐 由各國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擬定提振經濟專案,交由歐洲中央議會審議,評估該專案的效益後才決定發放的額度。

20 七、驚豔愛爾蘭 愛爾蘭透過歐盟結構基金、區域計畫與共同農業政策的援助,其產業結構轉型的成功經驗,被稱為「塞爾特雄獅」。 成功因素 說明
穩定的政局 英國、北愛、及愛爾蘭在1990 年和平協議達成共識,穩定了當地的投資環境。 正確政策的引導 1.擁有歐盟地區最低的稅賦。 2.政府積極推動創新、研發機構的設置,以提供產業所需知識基礎的來源。 成功的產業轉型 1.積極參與歐盟並善用歐盟的策略與廣大市場。 2. 促使產業結構的轉型,以網路、軟體、化學製藥與電子四大產業為主。 質量兼備的優秀勞動力 1.高等教育普及。 2.英語環境有利於吸引大量跨國企業直接投資。

21


Download ppt "1.經濟 2.區域差異 歐洲(二)."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