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生物奥赛辅导 植物的类群 08.10.26/08.11.2.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生物奥赛辅导 植物的类群 08.10.26/08.11.2."—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生物奥赛辅导 植物的类群 /

2 (一)植物分类的等级和基本单位 1.分类等级(阶层)
生物分类的等级有界、门、纲、目、科、属、种。在这些分类阶层中,还可分得更细,如:亚门、亚目、亚科等。每一阶层都有相应的拉丁词和一定的词尾。 界 Kingdom Regnum 门 Division Phylurn(divisio) 纲 Class Classis 目Order Ordo 科 Family Familia 属Genus Genus 种Species Species (英文) (拉丁文) /

3 2.物种命名法 现代生物的命名,即世界通用的科学名称的命名,都是采用双名法。
所谓双名法是指用拉丁文给植物的种定名,每一种植物的种名,都由两个拉丁词或字构成,第一个词是属名,相当于“姓”;第二个词是种加词,相当于“名”。一个完整的学名还需要加上最早给这个植物命名的作者名。因此一个完整的学名为属名十种加词十命名人名。属名一般采用拉丁文的名词,书写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

4 3、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种是指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和一定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的生物类群。同一种的各个个体具有基本相同的遗传性状,彼此杂交可以产生正常的能育后代。不同种的个体之间,通常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不能生育后代。 /

5 (二)植物的类群 二界分类系统:动物界和植物界 三界说: 植物、动物、原生生物 五界: 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植物、动物
瑞典生物学家林奈在1753年建立的,250多年来广为沿用。但随着人类认识地不断加深,对生物类群的划分出现多种不同的见解,相继有人提出三界、四界、五界、六界系统。 三界说: 植物、动物、原生生物 五界: 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植物、动物 现在多数仍采用二界说 /

6 几个概念 孢子:植物的一种无性生殖细胞,成熟后散落在潮湿处萌发成个体
配子:有性生殖细胞,有精子和卵细胞两类,两者结合形成合子,合子萌发成个体。 /

7 1.藻类植物 藻类是一群最原始的植物,最早的藻类——原核蓝藻。 目前地球上的藻类是一群大多生活在水中,具有叶绿素,营自养生活,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用单细胞的孢子或配子进行繁殖的低等植物。 各类藻类 /

8 2.菌类植物 没有根、茎、叶等器官 一般不具有叶绿素等色素 大多营异养生活。 可分为细菌门、粘菌门和真菌门
其中粘菌是介于动物和真菌之间的生物。它是无细胞壁、多核的原生质团,称变形体(与变形虫相似)。但在繁殖期,它可产生具纤维素细胞壁的孢子,又具真菌的性状。 /

9 3.地衣植物 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 没有根、茎、叶等器官 形态分为3种类型:壳状、叶状和枝状。
作用:地衣能分泌地衣酸,使岩石表面变为土壤,而且抵抗不良环境条件的能力十分强,因此,地衣是植物界的“开路先锋”。松萝等地衣可以制火药,从染料衣中提取的石蕊,可以制成石蕊试剂。 /

10 4.苔藓植物 是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 小型的多细胞绿色植物 大多适于生活在阴湿环境中
有的为叶状体,有的已有假根和类似茎、叶的分化,茎、叶和假根中均无输导组织。 雌性生殖器为:颈卵器 /

11 4.苔藓植物 生活史特点:世代交替,有两个阶段 /

12 例:葫芦藓 孢蒴即为产生孢子的地方,孢子成熟后借里面的蒴齿结构弹出蒴外 /

13 5.蕨类植物 是介于苔藓植物和种子植物之间的一大类群。 有根、茎、叶的分化
叶有小型叶和大型叶、营养叶(进行光合作用)和孢子叶(产生孢子)之分。 其内部都有维管系统,木质部大多只有管胞,少数有导管。韧皮部主要含有筛胞,有的有筛管,起着输导和支持作用,因此,蕨类植物与种子植物合称为维管植物。 /

14 5.蕨类植物 具有胚,但不产生种子,而以孢子繁殖后代 蕨类植物的精子具有鞭毛,受精仍离不开水。因此,蕨类常生活在阴湿环境中
主要的蕨类植物有石松、卷柏、木贼、满江红等。 /

15 5.蕨类植物 生活史:世代交替 /

16 孢子植物 由单细胞到多细胞 由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最高级:卵式生殖) 由水生到陆生
蓝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 无性生殖 异养生活 菌类和藻类 的共生体 水生到陆 生的过渡 出现输 导组织 具颈卵器,世代交替 /

17 例1 下列植物中,哪一类植物能首先成功地移植到一个新形成的火山岛上? A 蕨类 B 地衣 C 地钱 D 绿藻
【分析】地衣被誉为植物界的开路先锋,它能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通过风化作用,使岩石表面变为土壤。它能生活在其他植物不能生活的陆地环境中,如新形成的火山岛上。 /

18 2.关于“先锋植物”一地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地衣能附着在云杉、冷杉等植物上,帮助这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B.地衣可以分泌地衣酸
C.地衣可以用于制造香料 D.有些地衣能进行有性生殖 /

19 3 蕨类、苔藓均为隐花植物。这两类植物间的主要区别是 A 苔藓类由孢子繁殖,而蕨类则由种子繁殖 B 苔藓类主要生长在潮湿处,而蕨类则常生长在干燥处 C 苔藓类没有发育完善的输导组织,而蕨类则有明显的根、茎、叶 D 苔藓是自养生物,而蕨类则是异养生物 /

20 【分析】 苔藓和蕨类都是靠孢子繁殖,同属于孢子植物;它们的植物体内都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受精过程都离不开水,都只能生长在阴湿的环境中。两者的主要区别是:苔藓的植物体只有茎叶的分化,无真正的根,只有假根行使吸收功能,且不具维管柱,没有发育完善的输导组织,而该类的植物体具有明显的根、茎、叶的分化,并且其根、茎、叶中具有由韧皮部和木质部组成的维管系统。 /

21 3 .葫芦藓植株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 是单倍体结构 B .② 是假叶,没有真正的叶绿体结构 C .③ 内有维管束。
3 .葫芦藓植株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 是单倍体结构 B .② 是假叶,没有真正的叶绿体结构 C .③ 内有维管束。 D .④ 处可发生减数分裂 /

22 5 .下列特征中,蕨类植物不同于苔藓植物的是( ) A .孢子体远比配子体发达 B .孢子体和配子体均能独立生活
4 .可作为大气污染的检测指示植物是(   ) A .衣藻   B .地衣    C .木耳   D .颤藻 5 .下列特征中,蕨类植物不同于苔藓植物的是(   ) A .孢子体远比配子体发达 B .孢子体和配子体均能独立生活 C .具较原始的维管组织    D .具原丝体阶段 /

23 A、石松——苔藓植物 B、松叶兰——蕨类植物 C、苏铁——被子植物 D、浮萍——裸子植物 7.以下对蓝藻生理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6、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石松——苔藓植物 B、松叶兰——蕨类植物 C、苏铁——被子植物 D、浮萍——裸子植物 7.以下对蓝藻生理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光合自养生物,含有叶绿素a,b和β胡萝卜素 B.含有固氮酶,可进行生物固氮 C.无有性生殖现象 D.某些蓝藻在有机质丰富的水体中过量繁殖可导致水华的产生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

24 8、绿藻门植物体型多种多样,团藻属于哪一种植物体型: A. 不定形群体 B. 多细胞个体 C. 异丝体 D. 片状体
B. 都含有叶绿素a和b的光合色素    C. 均以孢子进行无性生殖    D. 均具卵式生殖    /

25 11.下列植物中,哪类植物没有发现有性生殖( ) A.苔藓植物 B.蓝藻 C.褐藻 D.蕨类植物
10.高等植物生活史中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______是有性世代的第一个细胞,_____是无性世代的第一个细胞。( )   A.配子,孢子  B.合子,孢子  C.孢子,合子  D.配子,合子 11.下列植物中,哪类植物没有发现有性生殖( ) A.苔藓植物 B.蓝藻 C.褐藻 D.蕨类植物 12.下列植物哪种具有种子:( ) A.石松 B.地钱 C.银杏 D.裸蕨 /

26 A.苔藓植物——配子体独立生活、具颈卵器 B.蕨类植物——配子体寄生在孢于体上、开花结实 C.裸子植物——配子体独立生活、开花结实
13.蕨类植物的明显特征是( ) A.拳卷的幼叶、复叶和根状茎 B.拳卷的幼叶、单叶和根状茎 C.伸展的幼叶、复叶和葡萄茎 D.伸展的幼叶、单叶和根状茎 14.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苔藓植物——配子体独立生活、具颈卵器 B.蕨类植物——配子体寄生在孢于体上、开花结实 C.裸子植物——配子体独立生活、开花结实 D.被子植物——配子体寄生在孢子体上、具颈卵器 /

27 15.下列葫芦藓植物的结构中,有助于孢子散发的为:( ) A.蒴齿 B.弹丝 C.蒴帽 D.环带
15.下列葫芦藓植物的结构中,有助于孢子散发的为:( ) A.蒴齿 B.弹丝 C.蒴帽 D.环带 /

28 下一讲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

29 丝状体-颤藻 褐藻 /

30 放线菌(上部为气生菌丝,下部为营养菌丝)
粘菌 子实体 放线菌(上部为气生菌丝,下部为营养菌丝) / 返回

31 / return

32 葫芦藓 return /

33 木贼 卷柏 石松 / return

34 /


Download ppt "生物奥赛辅导 植物的类群 08.10.26/08.11.2."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