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C007 自然科學概論 第六版 Chapter 4 地 球 環 境 編著:杜平泉、方 慧、杜鳳棋、吳鎰州 唐幼華、柴御清、蔡忠賢
2
章 節 簡 介 4-1 地球的起源 4-2 地球的形狀與大小 4-3 地球的公轉與自轉 4-4 地球的構造 4-5 板塊運動 4-6 地 震
章 節 簡 介 4-1 地球的起源 4-2 地球的形狀與大小 4-3 地球的公轉與自轉 4-4 地球的構造 4-5 板塊運動 4-6 地 震 4-7 海 嘯 4-8 火 山 4-9 颱 風 4-10 地質年代 4-11 大氣層 學習摘要
3
4-1 地球的起源 據大霹靂理論(big bang theory),宇宙是在大約140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後誕生的。在未爆炸以前,它是處於一極高密度與極高溫度 ( 約攝氏度 ) 的狀況下;爆炸後,由於宇宙不斷的擴張使得溫度不斷的冷卻下來。 由於萬有引力的關係,冷卻下來的各類物質慢慢的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星球、行星以及星團。擁有大約2000億星球的銀河系,亦是經過這過程而誕生。
4
4-1 地球的起源 太陽系一共有九大行星 ( 如圖4-1)。
地球是其中之一,以幾乎是圓形的軌道繞著太陽公轉。它是僅次於水星 ( mercury )、金星(venus),而為第三個最接近太陽的行星;它的重量以及直徑是行星中的第五大,但是密度卻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
6
4-2 地球的形狀與大小 地球赤道和極直徑,分別為12,756及12,714公里,地球赤道周長為40,075公里。它和一般的行星一樣,是一個略扁而非正圓的球體。南、北兩極略為扁平,而在赤道部分稍微往外突出;如同將一個灌滿水的圓形塑膠汽球,置於桌面上時所呈現的略扁圓球形狀。 地球的形狀又並非是一個相當對稱的扁圓球體;它的北極比南極凸,赤道部分也不是正圓型,其位於太平洋的部分稍微突出;而印度洋卻下凹的類似西洋梨的形狀。但其高出以及凹下的部分皆小於85公尺 ( 如圖4-2),因此和整個地球來比較的話,地球的形狀還是可以稱為是扁圓球體 ( 如圖4-3)。
9
4-3 地球的公轉與自轉 地球以平均108,000公里 / 小時的速度,以近乎橢圓形的軌道繞太陽運轉,稱為公轉,依據物理學的原理:當一月時的地球離太陽最近,它運行的速度也最快;七月初時的地球離太陽最遠,運行的速度變得最慢。 地球的軸心與運行的軌道面成的傾斜角度,它依軸心自轉,自轉的速度隨著緯度的增加略為減慢,其在赤道的速度大約為1609公里 / 小時。由於地球的自轉、公轉以及它的傾斜軸心,使得地球具有幾項特性:(1) 產生四季的變化;(2) 晝、夜則隨著四季的變化有長短現象;(3) 地球各地的氣溫隨著緯度而改變。
10
4-3 地球的公轉與自轉 如圖 4-4 所示,當每年的3月20或21日,北極開始朝向太陽;至6月21或22日,北極正對太陽;至9月22或23日後,便開始遠離太陽。在這段期間內,我們位處的北半球日照時間最長。而北極在6月21或22日當天,24小時都是白天,此時南極因為正好處於地球的陰影地帶,因此一天24小時都是黑夜。 到了12月22或23日,北極則為24小時都是黑夜,而南極一天有24小時的日照。從9月22或23日到隔年的3月20或21日,北半球日照時間逐漸縮短。
12
4-4 地球的構造 地球大約在46億年前形成。剛形成初期,由於受到大量隕石的撞擊,表面溫度持續的增加並到達熔點的溫度,使得地球表面熔解成岩漿狀 (molten lava)。因此當撞擊的情況緩和終止後,地球表面的溫度冷卻並產生大量的火成岩結晶。 接著因為地球內部之放射性物質如鈾、釷等的放射衰變,所累積的高溫再將內部熔化成熔融狀態。密度大的金屬如鐵、鎳等金屬則沈入地球內部,而密度較輕的物質如岩石則浮到地球表面上來。
13
4-4 地球的構造 地質學家利用震波的反射和折射的原理,可以探測出地層的構造。當震波通過不同的岩石層時,由於岩石密度、彈性以及其他物理性質的不同,震波的速度跟著而變。岩石的密度和硬度越大,震波穿透的速度越快。 因此當密度改變,震波將產生折射現象;若碰到不同物理性質的岩石界面層時,部分震波將被反射回到地球表面 ( 如圖4-5)。根據震波反射和折射的數據,地質學家推斷地球的內部是屬於層狀結構,每層的性質以及密度各不相同。依照性質與密度的分類,地球的構造可區分為:地殼、地函和地核等三層 ( 如圖4-6)。
16
4-4-1 地 殼 地殼(crust) 是地球結構最外一層,又分為海洋和陸地兩部分。覆蓋在海洋底下和構成陸地的地殼的物理性質各不相同(如表4-1)。由於組成岩石種類的不同,海洋底下的地殼比一般的陸地地殼薄,但是其密度卻比陸地型的地殼密度大(如圖4-7),因此震波通過海洋底下地殼的速度,則比通過陸地地殼快。 陸地地殼的岩石以矽與鋁為主要的組成元素,稱為矽鋁層(sial),如花崗岩、頁岩、麻岩等;海洋地殼則以矽與鎂為主要的組成元素,稱矽鎂層 (sima),如玄武岩。陸地地殼的厚度範圍從10公里到屬於山脈底下的地殼厚度約70公里以上;而在海底下面的地殼則比較薄,約5至8公里的厚度。
19
4-4-2 地 函 位於地殼與地核之間,寬度約2870公里的部分稱為地函 ( mantle)。地函約佔地球總體積的80%,佔地球總重量的2/3倍。它的組成都為矽酸鹽類,以鐵鎂矽酸鹽為主,如橄欖岩 (olivine)。 通常700公里深度以上的地帶稱為上部地函 (upper mantle),以下地帶稱為下部地函 (lower mantle)。
20
4-4-3 地 核 從地球表面下2900公里,到地球中心處6370公里的地帶稱為地核 (core)。它的半徑約為3470公里,壓力高達3.5百萬大氣壓力,溫度與太陽表面的溫度略同,大約為。地核大約為地球總體積的15%,重量幾乎為地球總重量的1/3倍。由震波資料顯示,地核分為兩部分,外層地核及內層地核;地心部分為固體,半徑約1200公里,外層地核為液體。 撞擊地球的隕石主要有兩類:(1) 矽酸鹽類隕石,與 (2)鐵或鎳鐵合金隕石。地殼與地函主要組成為矽酸鹽類,因此推斷地核的組成應為鐵或鎳鐵合金。由於鐵為電的良導體,因此地球有很強的磁力場。
21
4-5 板塊運動 仔細觀察世界地圖,我們不難發現北美洲、南美洲的東海岸與歐洲、非洲的西海岸似乎可以吻合在一起 ( 如圖4-8)。又由各大洲相互間的形狀來觀察,它們似乎曾經是由一大塊的陸地,後來彼此分裂移開而形成。 公元1855年史奈德 (Antonio Snider) 首先提出,南美洲與非洲原來是一塊陸地的理論。
23
4-5-1 大陸漂移論 德國科學家魏格納 (Alfred Lothar Wegener, ),根據從大西洋兩岸發現類似的動植物化石,於1915年創立了大陸漂移論 (continental drift)。 他指出現今的各大洲在距今約2.5億年前( 約古生代石炭紀的末期 ) 是連在一起的,形成一整塊的大陸稱「盤古大陸」(pangaea),後來才分裂開並向四周移動,而形成目前的各大洲陸塊。
24
4-5-2 海底擴張論 海洋的地殼就如陸地的地殼一樣,有平坦的地形、深谷,也有高聳的大山,稱中洋脊 ( oceanic ridg-es)。中洋脊的頂部通常有一狹長的裂縫 (rift),地心裡高熱的岩漿從裂縫流出(如圖4-9),順著中洋脊背兩側流下,冷卻後產生新的岩石層,擠迫中洋脊兩側的海底地殼,使得中洋脊兩側的海底地殼不斷的朝外擴張,此現象稱為海底擴張 ( sea-floor spr-eading)。 公元1962年美國地質學家海斯 ( H. H. Hess, )發表海底擴張論,由海底沈積物的厚度,隨著海底地殼與中洋脊間距離成正比的現象得證。
26
4-5-3 板塊構造論 公元1968年麥肯錫 ( D. P. Mckenzie )、帕克爾 ( R. L. Parker ) 和摩根 ( J.W. Morgan) 等人綜合大陸漂移、海底擴張理論等提出板塊構造理論 ( Plate tectonics ) ( 如圖4-10 )。 此理論認為地球是由許多剛硬且厚度不大的板塊所構成。地球是由大約二十幾塊大小不等的板塊所組成,其中較大的有七塊:歐亞板塊、印度-澳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北美洲板塊、南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與非洲板塊。
28
4-5-3 板塊構造論 其他較小的有菲律賓板塊(Philippine Plate)、寇克斯板塊(Cocos Plate)、拿札卡板塊(Na-zca Plate)、加勒比板塊(Caribbean Plate)、阿拉伯板塊 (Arabian Plate)等。由於海底擴張的影響,板塊不斷的在移動,因此產生相互碰撞現象。 兩塊相鄰的板塊都是海底地殼,其中的一塊板塊在擴張的過程中將被擠到另一塊板塊的下面,使得兩塊板塊接觸的地方產生巨大的海溝。如果產生的岩漿多到昇至海面上,將形成連串的火山群,如日本和菲律賓島嶼。
29
4-5-3 板塊構造論 若海底地殼和屬於陸地的地殼相碰撞,厚度較薄、密度較高的海底地殼,將被擠壓到厚度較厚、密度較輕的陸地地殼的下面,結果使得靠近海岸線的陸地形成連串的火山群,如南美洲的安底斯山 (Andes Mountains)。 由於同屬於陸地地殼的板塊相碰撞的現象較少,比較明顯的例子如屬於印度的板塊,2億年來一直不斷的朝北向屬於歐亞板塊的西藏擠壓,使得碰撞的地區形成現今世界最高的地方-喜馬拉雅山。
30
4-6 地 震 地震是板塊運動 ( 或地殼變動 ) 的直接證據之一,它可分為自然地震與人為地震 ( 如核子爆炸 ),一般所稱之地震為自然地震,其發生原因大致為:(1) 板塊運動;(2) 火山活動;(3) 衝擊性地震 ( 如隕石撞擊 )。 科學家認為造成地震的原因是:板塊間互相運動、擠壓而在邊界造成的一種天然現象。
31
4-6 地 震 當兩板塊撞擊時,往往會造成岩層斷裂、錯動,當岩層受到擠壓超過它變形能力時,即會斷裂、滑動,同時也將長期累積的應力,放出大量的能 (量),在瞬間以各種震波釋放出來。這即是我們平常所感覺到的地震。美國大峽谷即是地球早期因板塊碰撞而產生的一個例子 ( 如圖4-11)。 斷層現象產生時,常伴隨著大地震。如公元1999年發生於我國台灣的集集921大地震(如圖4-12),是車籠埔斷層發生斷層現象。
34
4-6 地 震 地球每個地區都可能發生地震,經過統計,世界地震帶主要分為:
4-6 地 震 地球每個地區都可能發生地震,經過統計,世界地震帶主要分為: 1 環太平洋地震帶,包括沿著太平洋周圍的島弧、深海溝以及山脈,約有68% 地震發生於此帶內; 2 歐亞地震帶,北大西洋向東經地中海沿岸至我國青康藏邊境轉緬甸、印尼群島,約佔21%地震發生; 3 中洋脊地震帶,主要有三支含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海底山脊,約佔11% 地震發生。
35
4-6 地 震 台灣島的地理位置恰好在地震頻繁的環太平洋地震帶,又可分為:
4-6 地 震 台灣島的地理位置恰好在地震頻繁的環太平洋地震帶,又可分為: 1.西部地震帶,自台北市經新竹、台中、嘉義至台南,寬約八十公里,大致與島軸平行,地震發生頻率較低均屬淺層地震,往往會造成地面劇烈錯動,因之地震災害較大且餘震較多,例公元1999年9月21日南投集集規模7.3的大地震,造成數千人傷亡的重大災情,餘震就有一萬多次;
36
4-6 地 震 2.東部地震帶,北起宜蘭東北海底延伸經花蓮、新港至台東,並可一直延伸至菲律賓呂宋島,此帶近似弧形朝向太平洋與台灣島相平行,寬130公里,特徵為地震次數多,通常震源比西部者為深; 3.琉台地震帶,此帶自琉球群島向西南延伸,經花蓮、宜蘭至蘭陽溪上游附近,震源深度從淺層到三百公里深。
37
4-6 地 震 台灣位於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洋板塊接合處,兩塊板塊的接合處即是花東縱谷,因板塊運動所引發的碰撞和擠壓而導致地震特多,據統計平均每年發生有感地震約有235次,無感地震約有 1067 次,因此我們對於地震的基本防範知識以及災難應變能力上要隨時加強,以維護生命財產安全。 地震強度我國中央氣象局則採用7級制分法,依次分為無感、微震、輕震、弱震、中震、強震、烈震 ( 如表4-2)。
39
4-7 海 嘯 常因地震而引起的海嘯 (tsunani),最令人畏懼,由於部分的海底地區沿著斷層突然下降,其震波若撲向沿海陸地便造成海嘯。它可以高達700公里的速度推進,而其海嘯的高度可達到13公尺高 ( 如圖4-13)。當此種猛浪如沖擊到陸地時,拱起的浪潮有如破壞性洪水向陸地推進。 公元2004年12月26日印尼蘇門答臘外海發生芮氏9.03的強烈地震,引起大海嘯造成南亞和東南亞八個國家嚴重災難,死亡人數超過27萬3千人,超過200萬人無家可歸。
41
4-8 火 山 火山和地震均為地球內營力作用所產生,地球內部充滿著高溫的融熔流體,稱之為岩漿 (如圖4-9),它是自然生成而熾熱的液體,存在於地下岩漿庫中,有不同的化學成分,但是最主要的是矽酸鹽類,並且含有高壓下的揮發氣體,以水蒸氣和二氧化碳為主。 火山的分布主要集中在環太平洋帶和地中海帶,自地中海經亞洲與印尼群島和環太平洋帶相連接。地球上火山帶的分布和地震帶重合,顯示太平洋帶和地中海帶為地殼上的弱線的所在地,故有火山和地震的頻繁發生。
42
4-8 火 山 火山口 (crater) 噴發的物質有固體:火山碎屑 (pyr-oclastic debris) 如火山塵、火山灰、火山塊、火山彈等;液體:岩漿 ( magma ),酸性含量最高;氣體: 50% ~ 70% 為水蒸氣和二氧化碳及其他氣體等。 根據地質時代測定結果顯示,仍有一些特殊的景象如噴泉、溫泉、噴氣孔等。唯一活火山在龜山島,最近一次火山爆發在七千年前,其海底至今仍有旺盛的熱水活動。台灣西南部一帶出現「泥火山」,與一般火山不同,泥火山噴的是「泥漿」及一些天然氣,有時會產生「出火」的奇景如台南關仔嶺的「水火同源」,而高雄燕巢則噴出熱泥漿。
44
4-9 颱 風 認識颱風 火山台灣地區在5、6月份梅雨季之後,影響人民生活最顯著的天然災害,就是颱風,它大部分發生在夏、秋季節 (7、8、9三個月的次數最多 )。侵襲台灣地區的路徑由東向西者最多,由南向北移動者較少。登陸地點通常在東部,西部登陸的比較少。 颱風帶給台灣的災害主要有狂 ( 暴 ) 風、豪雨、暴潮及海水倒灌。
45
4-9-2 颱風眼的結構 發展成熟的颱風,大都具有「颱風眼」。
颱風眼的結構 發展成熟的颱風,大都具有「颱風眼」。 它的直徑一般在數十公里,由人造衛星與雷達可觀測到在颱風中心近似無雲的圓形區域,此即「颱風眼」,在颱風眼外圍對流最旺盛風速最強,也是氣壓最低的地方,而颱風眼區則急速減小至幾乎無風狀態 ( 如圖4-15)。
46
4-9-3 颱風的形成 颱風是熱帶海洋氣團內的一個劇烈擾動,起因是空氣潮濕且高溫,使得不穩定且對流旺盛的低氣壓得以發展。
颱風的形成 颱風是熱帶海洋氣團內的一個劇烈擾動,起因是空氣潮濕且高溫,使得不穩定且對流旺盛的低氣壓得以發展。 當對流發生時,水氣凝結釋出大量熱能,是提供低氣壓發展的能量。劇烈擾動的氣團,產生積雲對流,而積雲對流凝結釋放出來的熱能又加熱大氣使低氣壓增強,兩者互相合作,終使擾動發展成颱風。
47
4-9-3 颱風的形成 侵襲台灣的颱風,大部分發源於熱帶西太平洋上,颱風移動路徑主要受到副熱帶太平洋高壓所控制,沿著高壓外圍氣流方向移動。
颱風的形成 侵襲台灣的颱風,大部分發源於熱帶西太平洋上,颱風移動路徑主要受到副熱帶太平洋高壓所控制,沿著高壓外圍氣流方向移動。 因為颱風通常發生在高壓南緣,使颱風發生後的移動方向大都向西( 順時針方向),因此由西太平洋向西移動是侵襲台灣地區最常走的路徑。
49
4-10 地質年代 公元1815年英國測量員史密斯 (William Smith) 發現,岩石的性質隨著年代的不同而不同,越往下的岩石,其年代越久遠,且存在於每一層岩石層內的化石也不一樣 ( 如圖4-16):如三葉蟲化石 (trilobite) 只存在於最底層的岩石層;鸚鵡螺化石 (ammonite) 只有在中間部分的岩石層中被發現。 地質學家根據地層的變化,以及化石遺跡的演變,將地球的地質年代由現代往前推,共區分為二個元 ( 如表4-3 ):其一為顯生元,區分為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另外為隱生元,區分為原生代和始生代。
52
4-10 地質年代 至於何以曾經存在於地球上的生物會突然消失,最合理的解釋是: 1 古生代時期的板塊漂移使得存在於古生代的海洋生物盡遭滅絕;
4-10 地質年代 至於何以曾經存在於地球上的生物會突然消失,最合理的解釋是: 1 古生代時期的板塊漂移使得存在於古生代的海洋生物盡遭滅絕; 2 一個直徑約10公里的隕石撞擊地球,造成大量的煙灰長期瀰漫整個地球,而改變了地球的氣候以及生態,使得橫行於中生代的恐龍遭到滅絕。
53
4-11 大氣層 大氣層是由包圍地球的一層空氣所組成。
4-11 大氣層 大氣層是由包圍地球的一層空氣所組成。 從地面算起約5.6公里高的範圍內,空氣的重量約佔大氣總重量的50% ( 如圖4-17);至12公里時,約佔大氣總重量的75%;到32公里高時,大約已達99%。如果將32公里的高度和地球的平均半徑6373公里來比較,大氣層厚度之薄,超乎一般人的想像。
55
4-11 大氣層 空氣主要之組成為氮氣、氧氣與氬氣。氮氣約佔空氣總體積的78%;氧氣約佔21%;至於氬氣則約佔總體積的1% ( 如圖4-18)。 空氣中除了此三種氣體外,通常還包含有水蒸氣。於較熱和濕的空氣中,水蒸氣的量有時高達4%。 其他存於空氣中的微量氣體包括二氧化碳、氖氣、氦氣、氪氣、氫氣、甲烷、一氧化氮等,佔乾空氣總體積的0.03%。
57
大氣壓力 空氣空氣所產生的壓力稱為大氣壓力,大氣壓力隨著高度的增高而減低。其隨著高度的增高而減低的原因在於: (1) 由於地心吸力的關係,使得越接近地面,空氣的密度以及重量越大,因此壓力也跟著增大; (2) 由於空氣中的氣體粒子快速的運動而產生壓力,又因為越接近地面,空氣的粒子越多,因此壓力也越大。 測量大氣壓力的儀器稱為壓力計 ( barometer ),以儀器內水銀高度的升高或降低以表示壓力的大小。於海平面上,水銀柱的高度差為76公分,稱為標準大氣壓力、正常大氣壓力或稱為一大氣壓。
58
大氣的分層 大氣的溫度隨著空氣的密度和高度的不同而相異。大氣層從水平面往上垂直區分為五層 ( 如圖4-19):對流層 (troposphere)、平流層 (stratosphere)、中氣層 (mesosphere)、增溫層 (thermosphere) 與外氣層 (exosphere)。 在對流層內,氣溫隨著高度遞減。高度每升高 1公里,溫度約降低 6.5℃。至11公里的高度左右,溫度降到 -60℃ ,且保持固定而不再受高度的影響。由於大部分的空氣集中在此層內,而接近地面的空氣溫度高、密度低;離開地面的空氣溫度低、密度高,因此容易形成空氣對流現象,以及造成氣候的變化所以稱為對流層。
60
大氣的分層 緊接著對流層的平流層,溫度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遞增。至高度約48公里處,最高溫度可達-10℃ 。在此層內,由於氣體的密度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遞減,因此氣體不會和對流層的氣體般產生對流、翻滾現象,因此稱為平流層。由於此層的氣流平穩,因此是長途噴射機飛行最適當的高度。 平流層的溫度增高,主要是因高能量的紫外線和臭氧作用的關係。臭氧為氧分子被高能量紫外線照射所產生;臭氧再吸收紫外線,分裂成氧分子,因此臭氧有保護地球被紫外線直接照射的功能。由於平流層有臭氧的存在,因此又稱為臭氧層。
61
4-11-2 大氣的分層 中氣層的高度由50公里至80公里之間,溫度隨高度下降,每 1 公里降 3℃ ,中氣層可降至-80℃。
大氣的分層 中氣層的高度由50公里至80公里之間,溫度隨高度下降,每 1 公里降 3℃ ,中氣層可降至-80℃。 增溫層 (thermosphere) 因原子態氧吸收太陽輻射能而增溫 ( 隨高度增加而增加 )。增溫層中帶電粒子較密的頻帶稱為游離層 (ionosph-ere) ( 或稱電離層 )。 外氣層因游離層氣體散逸至外空,又稱為散逸層 (escapelayer)
62
學 習 摘 要 1. 地球赤道和極直徑分別為12,756及12,714公里,地球周長為40,075公里。
學 習 摘 要 1. 地球赤道和極直徑分別為12,756及12,714公里,地球周長為40,075公里。 2. 地球以平均108,000公里 / 小時的速度,近乎橢圓形的軌道繞太陽運轉;它公轉的軌道離開太陽的平均距離為1.50億公里。 3. 地球的自轉、公轉以及它的傾斜軸心,使得地球產生 (1) 四季的變化。 (2) 晝、夜的長短現象。 (3) 各地的氣溫隨著緯度而改變。
63
學 習 摘 要 4. 地球由地殼、地函和地核等三層所構成。 5. 地殼位於地球結構的最外層,分為海洋地殼和陸地地殼兩部分。
學 習 摘 要 4. 地球由地殼、地函和地核等三層所構成。 5. 地殼位於地球結構的最外層,分為海洋地殼和陸地地殼兩部分。 (1) 陸地地殼的岩石以矽與鋁為主要的組成元素,稱為矽鋁層如花崗岩、頁岩、麻岩等。 (2) 海洋地殼以矽與鎂為主要的組成元素,稱為矽鎂層。 6. 地函的組成都為矽酸鹽類,以鐵鎂矽酸鹽為主如橄欖岩。
64
學 習 摘 要 7. 撞擊地球的隕石主要有兩類:(1) 矽酸鹽類隕石,與 (2) 鐵或鎳鐵合金隕石。 8. 地核的組成為鐵或鎳鐵的合金。
學 習 摘 要 7. 撞擊地球的隕石主要有兩類:(1) 矽酸鹽類隕石,與 (2) 鐵或鎳鐵合金隕石。 8. 地核的組成為鐵或鎳鐵的合金。 9. 大陸漂移論:德國科學學家魏格納根據從大西洋兩岸發現類似的動植物化石,而指出現今的各大洲剛開始時連接在一起,而形成一整塊的大陸,後來才分裂開來,各向四周移動,而形成目前的各大洲陸塊。
65
學 習 摘 要 7. 撞擊地球的隕石主要有兩類:(1) 矽酸鹽類隕石,與 (2) 鐵或鎳鐵合金隕石。 8. 地核的組成為鐵或鎳鐵的合金。
學 習 摘 要 7. 撞擊地球的隕石主要有兩類:(1) 矽酸鹽類隕石,與 (2) 鐵或鎳鐵合金隕石。 8. 地核的組成為鐵或鎳鐵的合金。 9. 大陸漂移論:德國科學學家魏格納根據從大西洋兩岸發現類似的動植物化石,而指出現今的各大洲剛開始時連接在一起,而形成一整塊的大陸,後來才分裂開來,各向四周移動,而形成目前的各大洲陸塊。
66
學 習 摘 要 10. 海底擴張論:岩漿從裂縫流出後,順著中洋脊背兩側流下,冷卻後產生新的岩石層,擠迫中洋脊兩側的海底地殼,使得中洋脊兩側的海底地殼不斷的朝外擴張。 11. 板塊構造論:地球是由許多剛硬且厚度不大的板塊所構成。有些板塊只有陸地、有些只有海洋盆地、有些則包含陸地和海洋盆地。 12. 地球主要七大板塊分別為歐亞板塊、印度-澳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北美洲板塊、南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與非洲板塊。
67
學 習 摘 要 13. 世界地震帶: (1) 環太平洋地震帶。 (2) 歐亞地震帶。 (3) 中洋脊地震帶。 14. 環太平洋地震帶:起自紐西蘭經東加群島、印尼、菲律賓、台灣、琉球、日本、抵達阿留申群島,再向東經美國阿拉斯加州南部及加利福尼亞州、尼加拉瓜、哥倫比亞、祕魯、智利而達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
68
學 習 摘 要 15. 世界火山帶: 16. 火山噴出物質: (1) 環太平洋火山帶。 (2) 地中海火山帶。 (1) 液體 - 岩漿;
學 習 摘 要 15. 世界火山帶: (1) 環太平洋火山帶。 (2) 地中海火山帶。 16. 火山噴出物質: (1) 液體 - 岩漿; (2) 固體 - 火山碎屑如火山塵、火山灰、火山塊、火山彈; (3) 氣體 - 以水蒸氣為主和二氧化碳、其他氣體等。
69
學 習 摘 要 17. 地質年代主要分為二個時期:顯生元、隱生元。 18. 大氣壓力隨著高度的增高而減低的原因:
學 習 摘 要 17. 地質年代主要分為二個時期:顯生元、隱生元。 18. 大氣壓力隨著高度的增高而減低的原因: (1) 地心吸力的關係; (2) 空氣中的氣體分子快速的運動而產生壓力。 19. 大氣層從水平面往上垂直區分為五層:對流層、平流層、中氣層、增溫層與外氣層。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