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4章 公共选择.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4章 公共选择."—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4章 公共选择

2 思考 公共产品无市场价格,如何判定稀缺资源配置效率? 市场失效是公共财政的逻辑起点,那么政府就不会失效吗?
既然经济学有经济人假设,那么政府怎么就天然是公共利益的代表呢?

3 私人选择与公共选择 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公共部门的资源配置机制,与市场资源配置机制有着重大区别。
市场资源配置机制是简单而有效的价格机制。对公共产品而言,由于其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性,决定了个人不愿真实显示自己的偏好,也不存在市场价格体系去揭示个人的偏好,由此使得建立在私人选择基础上的市场过程的失效,必须通过政治程序将个人对公共产品的偏好转换成集体行动来实现。这种机制和程序就是公共选择。 公共选择(public choice),指人们通过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产品的需求、供给和产量,从而把个人偏好转化为集体决策的一种机制或过程,它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机制。

4 公共选择 Public choice 对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对政府决策过程的经济分析 政治不过是经济交易过程的延伸
政治家、官僚或国家代理人同样是个人私利追求者,也是一种“经济人” 将经济交易、政治决策两种人类行为的基本方面纳入单一的私人利益分析模式 运用经济学方法解释个人偏好与政府公共选择的关系,研究作为投票者的消费者如何对公共物品的供给的决定表达意愿

5 私人选择与公共选择 经济市场 政治市场 需求方:消费者 供给方:厂商 需求方:选民、利益集团 供给方:政治家、官员 活动主体 交易对象
私人物品 公共物品 选 票 货币选票 民主选票 决策行为 经济决策 政治决策

6 私人选择与公共选择的共性 做出与一般经济学相同的行为目标假定,个人是追求私利的经济人; 对个人偏好做出类似于市场的描述;
提出和传统的价格理论一样的问题,在人们偏好以及决策程序给定的条件下,会出现怎样的结果,是否存在某种均衡状态; 用效率与公平准则来评价所产生的结果。

7 私人选择与公共选择的区别 偏好体系不同:在私人决策中,个人只需要按照自己的偏好来进行选择,而在公共决策中则有许多人用不同的偏好在进行选择。人们试图通过某种方式将各种不同的个人偏好综合为统一的社会偏好,但这种社会偏好往往不可能同时符合所有个人的偏好。 偏好表达方式不同:市场决策下,个人偏好是通过用货币购买来表达对不同产品的偏好的,由于各人的收入不等,因而投票权的大小不一,各人权力的大小取决于他对生产所做贡献的大小。而在公共决策中,个人的偏好往往是通过选票来表达的。各人表达自己偏好的能力取决于政治制度。 个人偏好的表露对决策结果影响大小:私人在市场上购买东西的时候,他的偏好对个人决策的影响是决定性的,但在公共决策中个人参不参加投票对投票的结果可能没有什么影响。 强制性:私人产品在市场决策中,买卖决策都是自愿的,而公共决策的结果不可避免地要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去满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8 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生背景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凯恩斯主义成为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主流思想。
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出现了高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现象。凯恩斯主义面临困境——政府失灵 如何实现经济学的突破呢? 公共选择理论应运而生

9 公共选择下的政府决策 在公共选择下,个人对公共产品的偏好是通过   来表达的,进而形成决策并转化为行动,由此决定了政府决策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在公共产品决定的公共选择过程中,个人只能通过投票选举代表,然后由代表们去投票决定公共预算,即公共产品的供应及其税收的来源与水平。 公共选择下的政府决策始终面临两个问题: 一是偏好的显示问题,即每个个人对公共产品的评价,如何通过有效的机制将其真实地表达出来。 二是偏好的加总问题,即当每个个人对公共产品给予不同评价,并显示出其不同偏好时,如何将这些观点集中起来进行权衡,以形成最终的决定并在最大程度上反映选民的意愿。 投票

10 ——偏好显示问题 虽然有投票机制作为人们对公共产品的偏好表达机制,但这一机制未必能充分和有效发挥作用。由于效用在各人之间的不可比较性或偏好强度的不同,不等于该项目的总收益一定会超过总成本,从而也未必是有效率的。 即使单个个人有机会充分表达自身的偏好,个人也未必能真实地将其偏好表达出来,其中主要的原因可能有:(1)如果人们要承担的公共产品成本取决于自己所显示的对公共产品的评价,就很可能隐瞒真实的偏好以少负担成本。(2)在与投票有关的信息成本较高,而自己一票无关紧要下,可能放弃投票从而不主动显示自己真实偏好,这被称为“理性的无知”。(3)投票交易等策略性的行动的存在,会使个人对具体公共产品的偏好显示不真实。(4)政治过程的结果所反映的,可能不是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而是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即少数可能战胜多数。 公共选择下财政决策所出现的这种问题,在私人产品的私人决策下是不可能出现的。

11 ——偏好加总问题 由于个人之间的偏好和愿望不一致,在提供什么样的公共产品、提供多少上存在着利益的冲突,因而需要有一套协调的,将不同偏好下的信息汇集起来作出决策的机制,即实现偏好的有效加总机制。 在民主社会下,偏好的加总机制也就取决于投票规则下的决策机制。如一致同意规则,多数票规则等,其中简单多数票规则又是最常用最常见的偏好加总规则。 公共选择的理论分析表明,再有效的投票制度,也无法实现将每个人偏好完全真实地显示并进而无扭曲地加总,来满足这一条件从而实现完全的帕累托效率。 经济学家认为,在一定的投票规则下,如果社会成员能就公共产品的供给量及相应的税收分摊达成协议,就意味着实现了政治均衡。

12 公众偏好的表达方式:投票 投票是把个人偏好转变为社会偏好的手段,是现有的民主集体决策中的最佳方法。
选民(纳税人)参加投票的原因是期望通过投票来改善其处境(提高福利)。 投票不仅是公民权利的体现,更是个人偏好的显示。个人偏好是投票(公共选择)的研究起点。 支配个人偏好的是收益-成本法则。这一法则受个人价值观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13 本章基本逻辑 直接民主制多数规则下公共物品的供给:政治均衡和中间投票者 由于偏好不同,投票结果可能是惟一的也可能是循环的—政治均衡存在问题
如果同时就两个提案投票,可能出现投票交易,影响资源配置效率 政治市场主体的政治行为分析(投票人、政治家、官员、利益集团理论)

14 4.1 多数规则下的公共物品的供给 4.1.1 投票规则 一致同意投票规则:指一项集体行动方案,只有在所有参与者都同意,或者至少没有任何一个人反对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的一种表决方式。 每一个参与者都对将要达成的集体决策享有否决权。 一致同意规则的特点 1、集体行动方案,属于帕累托最优状态。 2、每个个体都有很强的激励去表达真正的个人意愿。 3、可以避免“搭便车”行为的发生。 4、行动方案,通常需要全体参与者一而再、再而三地协商与讨价还价。

15 一致同意投票规则存在的问题 该规则的最大问题不承认利益冲突的存在性; 其核心是强调不能用民主的方式,剥夺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剥削权利。
在保护少数人利益的名义下,让多数人的利益因少数人的反对而受损。

16 二、多数投票规则 所谓“多数投票规则”(majority voting rules),是指一项决策须经半数以上人赞成,才能获得通过的一种投票规则。多数投票规则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由于一致同意规则很高的决策成本,使得多数同意规则成为在实践中最为普遍运用的投票规则。 多数同意规则,又分为简单多数票规则和比例多数票规则。最基本最常用的规则,是简单多数票规则。 简单多数——规定参与者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同意,或者反对的人数低于一半,某议案就作为集体决策付诸实施; 比例多数——指以高于半数以上的比例作为取舍标准的多数规则,比如2/3、3/5、4/5等。

17 多数投票规则的特点 “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 有可能忽视少数者的利益。
   “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 与一致同意规则相比,单个参与者的选择行为不再具有决定性,影响个人参与投票的积极性,最终影响真实的偏好显示。 存在多种结果的可能。 “投票悖论”,即无法得出明确的均衡结果,而与投票次序有关。 集体决策的成本较低。

18 4.1.2 政治均衡 Political Equilibrium
若一个社会的人们根据既定的规则,就一种或多种公共物品的供给量以及相应的税收份额的分配达成了协议,就取得了所谓的政治均衡。 税收份额 tax shares—事先公布的社会成员必须承担的税收数额 对所有投票者来说,∑ ti =平均成本 税收份额的大小决定于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

19 4.1.3 投票与决策 在形式上,公共选择的决策是通过投票而作出的。
对一个人来说,最偏好的结果是公共物品数量达到这样的水平——他所须承担的税收ti 等于该物品对他的边际收益MB i 投票的结果取决于税收份额的分布状况,取决于公共物品的效益分布。

20 投票者最偏好的政治均衡 税收 O Q* 产量 每单位产量的税收 ti MBi Z

21 4.1.4 简要的归纳: 政治均衡的决定因素 公共选择的规则 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投票者获得与提案有关的成本和效益的信息的难易程度 税收份额在投票者之间的分布状况 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效益在投票者之间的分布状况

22 4.1.5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一个模型 假定投票者就某种公共物品的产量作出抉择,该物品平均成本AC既定,税收份额已公布,每人缴纳同样税收ti =AC/n。 事例:7个投票者就保安雇用数量的提案进行投票

23 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 边际效益 成本 税收︵元︶ 0 1 2 3 4 5 6 7 保安雇用量(个) 350 50 ∑MB MC=AC MBC
保安雇用量(个) 350 50 ∑MB MC=AC MBC t MBA MBB MBM MBF MBG MBH

24 简单多数规则下就保安雇用量提案所进行的投票及其结果
增加保安雇用量至 1 2 3 4 5 6 7 A 赞成 反对 B C M F G H 投票结果 通过 否决

25 结 果 在MB曲线既定的条件下,根据简单多数规则取得的政治均衡为4个保安的雇用量,接近多数投票者最偏好的结果。

26 4.1.6 中间投票者 中间投票者最偏好的结果处于所有投票者最偏好的结果的中间状态 中间投票者定理 Median voter rule:
若所有投票者对公共物品的边际效益曲线均呈向右下方倾斜状态,那么中间投票者最偏好的公共物品的产量,就是简单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

27 考虑下列五个人的偏好,下表给出了他们偏好的聚会支出水平。
选民 最偏好的支出水平 Donald Daisy Huey Dewey Louie

28 任何大于150元的方案和150元对决,Donald, Daisy和Huey都会选择150
多数投票的均衡结果正是中间投票者的偏好150 任何大于150元的方案和150元对决,Donald, Daisy和Huey都会选择150 而任何小于150元的方案和150元对决,Huey, Dewey和Louie都会选择150 选民 最偏好的支出水平 Donald Daisy Huey Dewey Louie

29 ——中间投票者定理的积极作用 ——对社会福利而言,符合中间投票者偏好的方案能使社会福利损失降到最低点。
——对政党而言,他们必须寻找中间投票者的偏好以此获得最多的选票而当选,各个政党的竞争会导致一个代表大多数人意见的政治纲要; ——对社会福利而言,符合中间投票者偏好的方案能使社会福利损失降到最低点。

30 ——中间投票者定理的局限性 首先,在西方多党制代议制民主的方式下,选民不是直接选取某一个党派的政策或者承诺,而是选取某个党派或者代表,在多党制下,那些被选择的党派或者代表,其代表性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到公共决策后果。 其次,中间投票者的规模和他们的偏好往往难于测定。

31 中间投票者定理启示 多数规则下的反映中间投票者意愿的提案最终获胜。
当有两种以上的方案可供选择时,多数规则并不能保证51%的投票者将获得他们最偏好的结果,实际上只有中间投票者获得最偏好结果。 多数规则所保证的是,所有投票者最偏好的结果和最终达成的政治均衡偏离度最小。 任一政党或政治家要想赢得极大量选票,必须使自己的竞选方案符合中间投票者的意愿。

32 4.2 投票结果的唯一性和循环性 4.2.1单峰偏好与多峰偏好 单峰偏好 Single-peaked Preference 多峰偏好
Multiple-peaked Preference

33 事例 3人组成的小社会就每年燃放焰火次数进行表决 每燃放一次焰火费用为200元 三人必须承担税收份额为:
tA=100元, tB=75元, tC=25元 面临选择:每年燃放1次、2次、3次 根据简单多数规则决定

34 投票者对每年焰火燃放方案的排列 第一种选择 第二种选择 第三种选择 A 3 2 1 B C

35 单峰偏好和多峰偏好 净效益 A 焰火燃放次数 单峰 B 多峰 B’ C

36 单峰偏好与多数投票均衡 偏好的“峰”指比相邻的偏好都高的点。 单峰偏好:如果选民偏离其最满意的结果,不论偏离的方向如何,其效用是下降的。
双峰偏好:如果选民偏离其最满意的结果,其效用先降后升。 单峰偏好 双峰偏好 效用 效用 公共品数量 公共品数量

37 简要归纳 人们的偏好结构有单峰和多峰之别 单峰偏好意味着人们最理想的结果只有一个 多峰偏好意味着人们最理想的结果不止一个

38 4.2.2 配对投票:循环现象的出现 当有三个或更多方案备选时,就其中任意两个方案进行投票,就是“配对投票”。 事例:燃放焰火

39 投票顺序对投票结果的影响 第一种选法 第二种选法 第三种选法 A B C 红 √ 蓝 黄 红色胜出 黄色胜出 蓝色胜出
三人对三种颜色(方案)的偏好次序如下: A:红>黄>蓝 B:蓝>红>黄 C:黄>蓝>红 第一种选法 第二种选法 第三种选法 A B C 红色胜出 黄色胜出 蓝色胜出

40 配对投票结果:循环现显出现 按照所进行的配对投票中的次序不同,三种可以选择的提案都可以在简单多数下获胜——“循环性”。
投票结果具有不确定性,政治均衡亦不存在了。 原因是多峰偏好的存在 新的事例:投票者B→投票者B’

41 中间偏好峰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 净效益 焰火燃放次数 中间偏好峰(C ) A的偏好峰 B’的偏好峰

42 A:红>蓝>黄 B:蓝>红>黄 C:黄>蓝>红
第一种选法 第二种选法 第三种选法 A B C 红色胜出 蓝色胜出

43 坎普贝尔与塔洛克用计算机进行仿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周期多数出现的可能性与投票者的人数和可供选择方案的个数成正比。参与投票的人数越多,或供选方案个数越多,出现周期多数的可能性就越大。在三人三种方案情形,有5.7%的可能性出现周期多数现象;而当参与投票的总人数增加到15人,供选方案的个数增加到11个时,周期多数出现的概率猛增到约50%,也就意味着每进行两次这样的选举,大概有一次会出现周期多数。当候选方案固定在三个,参与者人数不少于27人时,出现周期多数的概率基本上稳定在11.1%。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周期多数出现概率的主要是候选方案的个数,对于某个固定的供选方案,当投票者的个数大于10人时,改变参与者人数规模对周期现象出现的概率基本上没有影响。

44 单峰与多峰下投票小结 若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单峰形,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就是惟一的,不会出现循环。
如果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出现了循环,那就说明至少有一个投票者的偏好是多峰的。 只要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是单峰形的,结果唯一:中间偏好峰即反映中间投票者最偏好的结果的提案获胜。 只要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是单峰形的,那么不论税收份额如何,中间投票者定理成立。

45 4.2.3 多峰偏好的存在 边际效益递减规律——任何物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益都是随其数量的增加而减少。
多峰偏好同公共物品的边际效益的递减趋势相矛盾

46 纯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益递减,意味着投票者的偏好是单峰的
净效益 Q* 纯粹公共物品的供给量 (b) t 边际效益和税收 MB (a)

47 为何会有多峰偏好? 两个例子 导弹的数量 只有大量的导弹才能起到威慑作用,如果导弹数量适中,还不如没有。 双峰偏好 效用 导弹数量

48 为何会有多峰偏好? 两个例子 公共教育投入 公共教育投入较少时,富人会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公共教育投入增加只会增加他们的税收负担,因此效用随着公共教育投入的增加而下降; 当公共教育投入达到一定程度时,富人的孩子也愿意去公立学校。这时,公共教育投入增加带来效用的增加。 双峰偏好 效用 公共教育投入

49 为何会有多峰偏好? 不能用一维数量来表示的物品,例如一幢空房用途的决策 效用 双峰偏好 图书馆 游泳池 医院

50 存在问题 边际效益递减和单峰偏好的一致性,并不能排除多峰偏好的存在。
事实上,可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公共物品产量的提案,在多峰偏好的作用下均获得多数赞成票。 事例:人们对公立学校预算提案投票

51 4.3 投票交易 主要是指互投赞成票、隐含的投票交易等现象。
互投赞成票:如果投票者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提案愿意对某些与其关系重大的问题进行投票交易。 隐含的投票交易: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提案被组合在一起,进行投票。

52 4.3.1互投赞成票 Logrolling 投票者必须同时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提案投票 既有投票者赞成的,也有其反对的
投票者对提案具有不同的偏好程度,愿意就那些与其关系重大的问题进行投票交易 事例: 就A、B两项提案投票,A提案可给石油生产者(P)带来利益,B提案可给食品生产者(F)带来利益。两项提案都代表少数投票者利益,正常投票均不能单独通过。 如果P从提案A获益大于因提案B而受的损失;F从提案B获益大于因提案A而受的损失,则P和F会达成交易而互投赞成票。从而使提案A和B均获得通过。

53 投票交易 只有在与提案有关的效益和损失不对称的情况下才会发生;若互抵则没有此动机。 好处:大大增加了某些提案在多数规则下获得通过的可能性。

54 4.3.2 隐含的投票交易 Implicit logrolling
隐含的投票交易 Implicit logrolling 当分别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两个或更多的议题被组合在一起,让投票者就此进行投票,隐含的投票交易就会发生。 事例:两个本来不相关的议题——对纺织品进口限额和新型轰炸机的研制被放在同一项提案中

55 隐含的投票交易 每一特殊利益集团是否对组合性的包括一揽子项目的提案投赞成票,取决于其对这些项目的相对偏好程度。
若获得的效益>遭受的损失,即可带来正的净效益条件下,投赞成票,进行隐含的投票交易。

56 4.3.3 投票交易与效率 互投赞成票制度允许人们进行投票交易,从而表达他们对不同 方案的偏好程度。 互投赞成票可能会提高福利。
事例一:考虑3个人对3 种不同方案的效用。 项目 Melanie Rhett Scarlet 总收益 医院 200 -50 -55 95 图书馆 -40 150 -30 80 游泳池 -120 -60 400 220 2017/3/14

57 互投赞成票提高效率 在简单多数票规则下,建医院的决策不能通过,同样,建图书馆和游泳池都不能通过。 但是对社会来说,三个决策都有正的净效益。
Melanie:如果Rhett同意建医院,则他同意建图书馆。 收益:Melanie:200-40=160, Rhett:150-50=100 项目 Melanie Rhett Scarlet 总收益 医院 200 -50 -55 95 图书馆 -40 150 -30 80 游泳池 -120 -60 400 220 2017/3/14

58 互投赞成票也会降低效率 Melanie和Rhett达成投票联盟,Hospital和Library通过,两人都会变好
但是这两个项目对社会的净效益都是负的。 而Scarlet的净收益为: =-225 大多数人结成联盟,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案,而让少数人承担大部分成本。 项目 Melanie Rhett Scarlet 总收益 医院 200 -110 -105 -15 图书馆 -40 150 -120 -10 游泳池 -270 -140 400 2017/3/14

59 事例二:三个公民组成的社会就两项提案投票
安全保障——保安雇用——MC=AC=300元 社会娱乐——焰火燃放——MC=AC=300元 每一投票者必须为每一单位的公共物品承担100元的税收 简单多数原则

60 无投票交易(焰火燃放) 边际效益 成本 税收︵元︶ 焰火燃放次数 (a) 300 250 100 MC t MBC MBB MBA

61 无投票交易(保安雇佣) 边际效益 成本 税收︵元︶ 保安雇佣个数 (b) 300 250 100 MC t MBA MBC MBB

62 无投票交易结果 就焰火燃放和保安雇佣两项提案分别投票,无投票交易,简单多数规则下的结果是——既不提供社会娱乐,也不提供安全保障。

63 存在投票交易 将两项提案合二为一 A和C双双投赞成票 原不可能单独表决通过的方案,放在一起表决时却通过了

64 投票交易:互投赞成票 边际效益 成本 MC=MSC 600 税收︵元︶ 500 250 200 ∑MB t MBB MBC MBA
保安雇用和焰火燃放数量 (c)

65 投票交易小结 所以,简单规则下,有效率的提案不一定获得通过,通过的提案不一定都有效率。
在私人边际效益既定的前提下,通过的提案是多数投票者最偏好的结果,是通过提案当中最接近效率原则的。

66 4.4 政治行为的分析 投票者 政治家(政党) 政府部门(官员) 特殊利益集团

67 4.4.1 投票还是不投票:投票者 投票者投票与否,取决于两个因素: ——参加投票的效益和成本
——投票对公共选择产生影响的可能性 一般而言,行使公民权所带来的满足和利益,以及不投票所面临的社会压力,或者是法律义务,大多数人会投票。

68 附:谁最热衷投票? 根据人口调查局对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调查显示,年龄在65岁到74岁之间的美国选民最热衷于投票,投票率高达72%;年龄在18到24岁之间的美国选民最不热心投票,投票率只有36%,恰恰是65岁至74岁美国选民投票率的一半。     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2002年的大选上,投票率最高的也还是65岁至74岁的美国选民。 ——似乎也不完全是机会成本的问题

69 背景材料——投票有奖:偏方医治政治冷漠症
美国从成立至今有连续的投票选举制度。可以说,持续了200年的选举制度,到上世纪末几近完善。可是,恰恰从完善的时候开始,政治冷漠症就出现了。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美国大选的投票数占成年公民人数的比率,徘徊在50%左右,比50年代低了10个百分点。轰动世界的2000年大选,投票率只有49.3%。 美国总统就是这50%左右的选票中,刚刚过半的多数票选出来的,所以真正投票选了当今总统的人,差不多占合格成年公民的1/4。于是外界有人就说,美国总统根本就是少数人选出来的。 亚利桑那州长签署了选举人奖励法案,规定将在每次选举的投票人中抽奖,一名幸运的中奖者可获得100万美元的奖励。这笔奖金来自无人领取的州彩票奖金和私人捐款,必要时甚至可以动用州预算资金。 因政治冷漠而放弃投票的,以底层民众为多。热衷买彩票试试发财运气的,也是以底层民众为多,此举可谓对症下药。奥斯特洛的宣传是:想当百万富翁,投票去!投票中奖的机会是二百万分之一,比起排队花钱买彩票中大奖的一亿五千万分之一机会,那是大得多了。

70 4.4.2 选票极大化:政治家(政党) 政治家要想获得担任政治家带来的收益,首先要保证能够当选。
想当政治家的人往往依托于政党。组成势力集团, 形成政党,统一决策。 大多数被选出来的政治家,往往充分利用中间投票人定理,而不走极端。任何一个极端都会使当选的概率下降。西方社会多实行两党制或多党制,政党建立之初可能差别很大,但随着时光的流逝,政党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这是因为政治家都想讨好中间投票人的缘故。 政党的竞选方案要符合中间投票者的意愿。 对于一般的投票人来说,追求效用最大化,而政党以追求选票极大化为目标。 政治家的最终目的是赢得选举,实现政治权力。

71 一揽子计划 公共产品 竞选、施政纲领 政党 提出 选民 支持 而非 纲领 损害 政党和选民

72 原因: 1、在收入政策方面,政治家将更多地倾向于用发行公债来代替税收。
增税意味着选民个人收入的减少,易于引起选民的不满,在公共决策中阻力比较大。 发行公债不需要强制性地减少选民个人的收入(至少发行时是这样),虽然公债的偿还最终还是要依赖于税收,但承担这一税收的是未来的选民。

73 2、在支出政策方面,政治家将倾向于扩大公共支出的规模,而不是在原有规模内调整公共支出的项目结构。
★原因 指着它活着呢,谁敢动,和他拼命 规模越大越好啊

74 ★原因: 2、在支出政策方面,政治家将倾向于扩大公共支出的规模,而不是在原有规模内调整公共支出的项目结构。
①任何一个公共项目都与一定的社会群体的利益相联系; ②任何一个公共项目的管理者(官员)的行为目标是本部门的规模最大化; ③公共支出的规模越大,政府能干的事情就越多,就越能突出本部门的业绩。

75 4.4.3 公共权力极大化: 政府部门(官员) 政府机构提供公共物品区别于私人部门提供私人物品
追求公共权力极大化→预算规模的极大化→公共物品供给量过剩→资源浪费

76 官僚追求的预算规模为 甚至为 而非最佳供给量

77 (一)官僚行为的特点(缺陷) 1、缺乏竞争性; 2、缺乏激励机制; 3、非利润化; 4、缺乏敏感性; 5、个人影响力较大;

78 1、缺乏竞争性: 在公共产品供给中,不存在同类供应者之间的激烈的竞争; 公共产品提供的规模、种类和水平由官僚机构决定。
不同的政府机构之间具有较大的独立性,法律也禁止官僚机构相互插手其他机构的事务。

79 2、缺乏激励机制 严格的等级制保证公共决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官僚机构的成员构成上比较稳定,在机构内部有一套晋升规则,同时考察资历和能力两项因素。 机构内部没有严格的效率考核,稳定性牺牲了效率,按部就班的决策过程排斥了有效的激励手段。

80 3、非利润化 官僚行为不是企业行为,并不严格考虑成本和收益的关系。 官僚行为主要是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而不是为了政府取得利润。
官僚收入由税收来支付,并不取决于公共产品的供给量。

81 4、缺乏敏感性 5、个人影响力较大 由于官僚提供的公共产品不是通过市场价格来表现的,决定了官僚往往缺乏对市场信息的敏感度。
官僚是职业化的队伍,掌握的信息基本不公开,因此,官僚个人的好恶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

82 (二)官僚的经济人特性 传统观点认为: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
官僚是社会公众利益的代表者,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是公正无私的人。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 官僚也是个人利益或效用最大化的经济人,其目标是个人效用(权力、地位、金钱、威望等)。

83 4.4.4 特殊利益集团: 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谋求增加对其成员有利的政府支出的院外活动 区别于政党
手段——对政府官员、投票者施加压力或影响 问题——以其他人的境况因此而变坏为前提 如:1912年成立的美国商会、1898年成立的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北欧国家渔业协会、日本的经营者团体联合会、英国的律师联合会等都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84 利益集团存在的原因? 1、信息成本 2、稳定性 3、交易效率 信息的多样性使得每一个单独选民收集信息的成本高昂。
组成利益集团,可以分摊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 2、稳定性 中位选民的投票偏好难以确定,利益集团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成员偏好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 3、交易效率

85 公共选择中的利益集团 利益集团在公共选择中发挥作用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通过与立法机关的联系、通过与行政机关的联系。
1、在西方国家中,针对立法机关的立法过程的特点,利益集团往往充当说客的角色,鼓励议员将该利益集团支持的立法草案早日送上立法议程,或者在表决中要求议员投赞成票或者否决票。 2、对行政机关的影响力主要是向其施加压力,将自己打扮成广泛民意的代表,迫使政府改变或者修改决定以实现本集团的利益。

86 具体的方式有: 第一、“跑政策”或称“用脚投票”: 第二、 “用手投票”: 第三、 “用钱投票”: 第四、 “要政策”或称“用嘴投票”:
将自己拥有的信息提供给政府,以使政府决策有利于自己; 第二、 “用手投票”: 利用组织起来的选票集中对政府施加压力, 第三、 “用钱投票”: 通过提供资助来影响政府决策; 第四、 “要政策”或称“用嘴投票”: 在议会开展游说活动,说明自己的愿望和主张,

87 复习思考题 何谓政治均衡? 如何理解中间投票者定理? 举例说明投票决策中的单峰偏好、多峰偏好对配对投票结果的影响。
何谓投票交易和隐含的投票交易?投票交易对资源配置效率有什么影响? 简要分析参与公共选择过程的投票者、政治家(政党)、政府部门(官员)以及特殊利益集团的行为特点。

88 公共选择中的利益集团 房地产价格: 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11月,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平均价格为8487元/平方米,较上月上涨0.82%,其中86个城市价格环比上涨。价格上涨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11月住宅价格最高的是深圳,达24601元/平方米。

89 关键术语 简单多数规则 政治均衡 单峰偏好 多峰偏好 税收份额 中间投票者 配对投票 互投赞成票 投票交易 隐含的投票交易 政治家(政党) 选票极大化 权力极大化 特殊利益集团


Download ppt "第4章 公共选择."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