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普通高中课改方案介绍.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普通高中课改方案介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普通高中课改方案介绍

2 背景 2001年秋季,在义务教育新课程开始实验时,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1000多名来自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课程专家、学科专家以及中小学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教研员参与了此项工作。 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经过专家的审议和教育部党组的研究审定,2003年3月31日,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15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实验)。 04年9月,普通高中新课程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进行实验。

3 一、 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和培养目标 定位: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 培养目标: 第一、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

5 第三、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
第四、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6 第五、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第六、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7 二、改革导向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

8 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 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推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探索建立教育质量监测机制;
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和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10 三、 课程结构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在重新审视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基础上,重新设置了以学科类课程为主、活动类课程为辅的课程结构,充分发挥了课程体系的整体教育功能,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

11 普通高中课程结构 数 学 科 技 术 艺 语 文 外 物 理 化 生 通用技术 信息技术 政 治 历 史 地 美 体育与健康 音 乐
语言与 文学 人文与 社会 体育与 健康 综合实践 活动 通用技术 信息技术 综合实践活动 体育与健康 (略) 学习领域 科目 模块

12 关于学习领域 新课程设置八个学习领域: 语言与文学 数学 每一个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 人文与社会 科学 体育与健康 技术
语言与文学 数学 人文与社会 科学 体育与健康 技术 综合实践活动 艺术 每一个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

13 关于科目 各学习领域由若干科目组成,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体育与健康、 艺术(或音乐、美术)等12-13个科目; 技术、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 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行设置,供学校选用; 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多种外语。

14 关于模块 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 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了学科内在的逻辑联系;每一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每一个模块都有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与建议;

15 高中思想政治课 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 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 文化生活 生活与哲学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 经济学常识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科学思维常识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16 地 理 必修 模块 地理1 地理2 地理3 选修模块 海洋地理 旅游地理 环境保护 地理信息 技术应用 自然灾害 与防治 城 乡 规 划
宇宙中的地球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 理 人口与城市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区域可持续发展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必修 模块 地理1 地理2 地理3 地理信息 技术应用 自然灾害 与防治 宇宙与地球 海洋地理 旅游地理 环境保护 选修模块

17 四、课程设置及说明

18 学习领域 科目 必修学分 选修I学分 选修II学分 语言与文学 语文 10 国家为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各科课程标准设置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 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以及自身条件开设,供学生选择。 外语 数学 人文与社会 思想政治 8 历史 6 地理 科学 物理 化学 生物 技术 信息技术 4 通用技术 艺术 艺术或 音乐、美术 体育与健康 11 综合 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 15 社区服务 2 社会实践

19 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
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学生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其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原则上每个模块为18学时,相当于1学分),学分由学校认定;

20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三年共计15学分,每学年宜相对集中地安排课时。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21 学生每学年应参加1周社会实践,可获得2学分;三年内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并持有相关证明,可获得2学分;

22 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 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修得一定学分;
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并在选修Ⅱ中至少获得6学分; 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

23 五、课程实施与评价 1.合理而有序地安排课程
高中一年级主要设置必修课程,逐步增设选修课程,学生可跨班级选修;高三下学期,学校应保证每个学生有必要的体育、艺术等活动时间,同时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继续修习某些课程,获得一定学分,也可以安排总复习。 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开设丰富多彩的、高质量的选修课程。 为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高中三年以行政班为单位进行学生管理,开展教育活动。

24 2.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引导学生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
学校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内选课指导制度,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教师要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学校要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和帮助学生选课。 学校要鼓励学生在感兴趣、有潜能的方面,选修更多的模块,使学生实现有个性的发展。

25 3.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学校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重视不同学科教师的交流与研讨,建设有利于引导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的环境,使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学校应与教研部门、高等院校等建立联系,形成有力推动课程发展的专业咨询、指导和教师进修网络。

26 4.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建立课程资源共享机制
学校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课程资源。同时,大力加强校际之间以及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充分利用职业技术教育的资源,努力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 学校课程既可以由学校独立开发或联校开发,也可以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开发;要积极利用和开发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资源,建立广泛而有效的课程资源网络。

27 5.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 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教育行政部门要对高中教育质量进行监测。


Download ppt "普通高中课改方案介绍."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