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丙型肝炎防治知识更新 叶继斌 2014.8.7.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丙型肝炎防治知识更新 叶继斌 2014.8.7."—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丙型肝炎防治知识更新 叶继斌

2 丙肝全球、全国现状 全球HCV感染率约为3%,( 推算中国HCV感染率约4000万),每年全球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为 万,共约有1.7亿慢性丙肝患者; 每年有35万人死于丙肝相关的肝脏疾病; 全球HCV传播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静脉注射吸毒和医源性感染。 2009年资料:中国约有HCV感染1000万人,一般人群HCV感染率约为0.43%(560万/13亿);高危人群(440万/2600万),HCV感染率约为4-90%,平均16.9%。

3 丙型肝炎是全球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 每年300—400万新增HCV感染患者

4 2009年卫生部公布登记人数

5 中国CDC报告的丙肝病例逐年大幅增高 中国报告的丙肝病例在最近8年内几乎翻了6倍 CDC历年公布全国丙肝疫情 2008年 2009年
220000 201622 200000 180000 183310 158758 160000 137147 140000 114561 100000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中国报告的丙肝病例在最近8年内几乎翻了6倍 China CDC Data, 2013

6 丙肝知多少:三高、三低 发病率高,知晓率低; 隐匿性高,报告率低; 慢性率高,治疗率低。

7

8

9 2013年丙肝报告前五位分布情况 河南34317例,16.9%,占全球1%。 广东20546例,10.1% 新疆12360例,6.1%
湖南11622例,5.7% 广西 9941例,4.9%

10 2013年哨点监测特定人群HCV感染率 肾透析组 :4720例,HCV阳性率:5.97% 医疗侵入性诊疗:5229例, HCV阳性率: 1.07% 单位体检:40514例, HCV阳性率: 0.34% 无偿献血:64123例, HCV阳性率: 0.31%

11 丙肝的传播途径较以往发生了变化 传统认为的丙肝传播模式 现在认识: 必须引起重视的丙肝传播途径: 60% 输 血、 静脉吸毒
其他形式的HCV暴露: (职业暴露、透析、家庭传播、性接触) —10%。 未知形式的HCV传播模式 ---20%-40%. 现在认识: 必须引起重视的丙肝传播途径: 1、医源性感染 (肾透析、牙科器械、内窥镜、介入性操作、私人诊所、外科手术) 2、不洁注射 针刺 传统治疗 3、生活方式相关 (文身、美容、美甲、修脚) 60% J Viral Hepat Nov;13(11):

12 创伤性操作导致丙肝感染率明显上升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患者比例 (%) 消化道内镜检查 流产 肌注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36% 18% 消化道内镜检查 HCV(+)组 对照组 P<0.0001 153/427 136/749 15% 7% 流产 P=0.025 62/427 55/749 60% 43% 肌注 P=0.027 257/427 319/749 16% 静注 68/427 54/749 8% 62/749 P=0.006 美容 24% 14% 美甲、修脚 P=0.007 104/427 101/749 J Viral Hepat Nov;13(11):

13 近5年丙肝“聚集性疫情”8起 2009年1起 2011年3起 2012年3起 2013年1起

14 调查结论 根据卫生部《安徽河南两省丙肝疫情调查方案》,开展普通人群丙肝流行病学调查:其中,沈楼村共调查957人,发现丙肝核酸阳性患者44例,阳性率为4.6%,明显高于周边地区,也明显高于全国丙肝发病水平; 其他4个村共调查4195人,发现丙肝核酸阳性患者19例,阳性率0.45%,与全国2009年丙肝流调结果基本一致。 专家研判认为,该村聚集性丙肝疫情与村卫生所诊疗活动高度关联。

15 调查结论2 荆岗村丙肝疫情和既往造成的艾滋病疫情关联不明显,截止2014年4月11日,荆岗村村报告艾滋病例2例,据调查荆岗村当年有偿献血人员很少。 调查组推断,荆岗村的丙肝疫情与某村医非法诊疗活动具有一定关系。 荆岗村丙肝患者均已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治疗效果明显。 荆岗村确诊丙肝患者343人中265人已经治愈,治愈率77.26%,74人正在接受治疗,4人因其他原因死亡。

16 已发生的丙肝“聚集性疫情” 教训总结 1、医务人员培训不足、报告意识差、疫情错报漏报情况严重、疫情数据失真;
已发生的丙肝“聚集性疫情” 教训总结 1、医务人员培训不足、报告意识差、疫情错报漏报情况严重、疫情数据失真; 2、缺乏普遍和有效的医疗保障政策,丙肝患者医疗负担沉重,治疗比例低; 3、基层医生、大众人群对丙肝的认识有误区(可以治愈和感染途径认识不足等)。

17 传染病报告 依法报告 属地原则 内容 流程 方式 限时

18 传染病报告卡

19

20

21 报告程序及方式 报告责任人:首诊医生,其他执行职务人员 报告方式:网络、传染病报告卡 报告时限:乙类,24小时
直接上报:防保科: ,李艳晴主任短号:6599

22 丙型肝炎传播途径1 1. 血液传播:是HCV的主要传播途径。 主要有:
(1) 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我国自1993年对献血员筛查抗-HCV后,该途径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由于抗-HCV存在窗口期、抗-HCV检测试剂的质量不稳定及少数感染者不产生抗-HCV,因此,无法完全筛除HCV RNA阳性者,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仍有可能感染HCV。 (2) 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某些地区,因静脉注射毒品导致HCV传播占60%~90%。 (3)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不洁针刺等也是经皮传播的重要途径。 (4)一些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传统医疗方法也与HCV传播有关; 5)共用剃须刀、牙刷、文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HCV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

23 丙型肝炎传播途径2 2.性传播: 与HCV感染者性交及有性乱行为者感染HCV的危险性较高。
同时伴有其他性传播疾病者,特别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者,感染HCV的危险性更高。

24 丙型肝炎传播途径3 3.母婴传播: 抗-HCV阳性母亲将HCV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为2%;
若母亲在分娩时HCV RNA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可高达4%~7%; 合并HIV感染时,传播的危险性增至20%。 HCV病毒高载量可能增加传播的危险性。

25 丙型肝炎传播途径4 4、部分HCV感染者的传播途径不明。

26 丙型肝炎疫苗预防 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可预防丙型肝炎。 目前没有有效药物阻断意外暴露者。

27 2004 我国首次颁布《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以循证医学为原则,参照国内外研究成果制订 中国丙肝治疗与世界最先进治疗理念保持同步
PEG-IFN +RBV方案作为《中国丙肝防治指南》推荐的首选方案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4, 12(4):

28 慢性丙肝的定义 慢性丙肝的定义 抗HCV(+) HCV-RNA(+) 维持6个月以上 伴ALT↑或ALT正常

29

30

31 HCV抗病毒治疗的目的 2009年指南 :治疗的目的是清除或持续抑制体内的HCV,以改善或减轻肝损害、阻止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或HCC,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13年专家共识:清除HCV病毒,达到临床治愈。

32 最新治疗方案1、2、3 方案1:普通干扰素+利巴韦林48周; 方案2:长效干扰素+利巴韦林48周; 方案3:长效干扰素+利巴韦林
+蛋白酶抑制剂(波西普韦,或特拉普韦)24周。

33 2013亚太丙肝领域的两大热点问题 小分子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全新的宿主基线预测因素-IL28B检测 作用机理 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耐药变异
未来的治疗方案的革命 全新的宿主基线预测因素-IL28B检测 最强的基线预测因素 RGT策略中,RVR/EVR更优于IL28B

34

35 宿主—中国人种基因研究成果 由百时美施贵宝公司支持的该研究在全国28家医院开展,覆盖约千名中国汉族慢性丙肝初治患者。
研究发现,丙肝病毒基因1型在中国丙肝患者中占58.2%,其中基因1a型为1.4%,基因1b型为56.8%。 研究同时显示,大多数患者为IL28B基因CC型。

36 丙肝研究的最前沿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所长 魏 来 教授表示 :
丙肝病毒的基因型和病毒宿主的基因型与治疗方案的选择、治疗效果及疗程等有很大的相关性。 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中国丙肝治疗的发展。

37 2014新观念-基层医院治疗中的应答 预测工具 治疗过程中,0、2 、 4、8 、 12、24、36 、 48周时HCV RNA水平的动态变化是临床极有价值的预测工具,有助于更合理的进行个体化治疗。

38

39 疗效与病毒学应答 基 线=治疗起点(HCV RNA定量、基因分型、IL28B) SVR =完全应答 EVR = 早期病毒学应答(12W)
RVR = 快速病毒学应答(2-4W) 持续应答(24W以上)=病毒清除(临床治愈) 应答指导治疗(RGT):根据应答调整药物剂量、疗程 无应答(NR) 复发:治疗结束时HCV RNA为阴性 (<50 IU/mL),但在随访期又转为阳性; 突破:疗程中HCV RNA转为阴性 (<50 IU/mL),但在治疗结束前又转为阳性。

40 RGT治疗策略 HCV基因型检测 HCV-基因1型 HCV-基因2/3型 基线时 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 1000–1200 mg/天治疗
RVR检测(4周) EVR检测(12周) RVR HCV RNA (–) 非RVR HCV RNA (+) cEVR HCV RNA (–) pEVR 下降≥2 log, HCV RNA (+) 非EVR 下降<2 log 治疗24周 延长疗程至 48周 治疗48周 延长疗程或 使用新的化合物 延长疗程至72周

41 中医中药对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 1.中医药辨证治疗:湿、肝郁 痰湿 阴虚—非主流作用
2. 中医药--辅助治疗抗病毒药物副作用,有疗效,费用低: 降低干扰素的骨髓抑制,提升血小板,升高白细胞; 降低利巴韦林致贫血的副作用,升高血红蛋白。 代表方:补中益气汤 、十全大补汤 ;中药单验方、中成药。 3.非药物治疗--辅助作用 ①穴位注射疗法 ②外治法(中药外敷) ③针刺疗法 ④艾灸疗法

42 聚乙二醇干扰素作为未来丙肝联合治疗方案的平台
未来的丙肝治疗方案 “我们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联合治疗是更优越的方法 ,另外基于其他的临床研究可能会有更好的治疗方案 ” Kenneth E. Sherman, Acting Chair US FDA20 October 2013 蛋白酶 抑制剂 利巴韦林 免疫调节 聚乙二醇干扰素作为未来丙肝联合治疗方案的平台

43 定点科室 光山县人民医院内科是全市最早开展丙肝治疗的科室; 从内三科到内六科,规范化抗病毒治疗经验丰富; 医院予以多方支持、政策倾斜;
先后获医院科技进步奖两项; 内六科正在申报市级重点学科。

44 谢谢! 谢谢 联系电话: 致 谢:上海罗氏公司


Download ppt "丙型肝炎防治知识更新 叶继斌 2014.8.7."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