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三)自主神经节:包括交感神经节和副交感神经节,为运动神经节,节细胞为多极运动神经元。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三)自主神经节:包括交感神经节和副交感神经节,为运动神经节,节细胞为多极运动神经元。"—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三)自主神经节:包括交感神经节和副交感神经节,为运动神经节,节细胞为多极运动神经元。

2 二、脊神经: 共31对,即C1-8对,T1-12对,L1-5对,S1-5对,C01对。 脊神经由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合成,出椎间孔后分为四个支:

3 前支:粗长,布于躯干的前面,侧面 和四肢。 后支:细短,布于项,背,腰,骶的 肌肉和皮肤。 脊膜返支:经椎间孔返回脊髓被膜。 交通支:白交通支:交感神经节前纤 维,由脊神经到交感干神经 节。 灰交通支:交感干神经节节细胞的节 后纤维到脊神经。

4

5 图11-9

6 图11-10 脊神经前支除胸部 的以外,其余都进 行编织成神经丛, 然后再分支分布。

7 (一)颈丛: 1、组成:C1-4的前支。 2、位置:胸锁乳突肌的深面。 3、分支分布:皮支至耳、颈、 肩、胸部皮肤。肌支主要有 膈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到 膈等处。

8 (二)臂丛: 1、组成:C5-8和T1的前支。 2、位置:斜角肌间隙和腋A 周围。 3、分支:主要分支有:

9 ①腋神经:主要支配三角肌和肩 部皮肤。 ②肌皮神经:主要支配臂部前群 肌肉和前臂外侧皮 肤。
①腋神经:主要支配三角肌和肩 部皮肤。 ②肌皮神经:主要支配臂部前群 肌肉和前臂外侧皮 肤。

10 ③正中神经:主要支配前臂前群 肌肉、手部肌肉和 手掌桡侧2/3、桡侧 三个半手指掌面及 相应手指2-3节指背 的皮肤。
③正中神经:主要支配前臂前群 肌肉、手部肌肉和 手掌桡侧2/3、桡侧 三个半手指掌面及 相应手指2-3节指背 的皮肤。

11 ④尺神经:主要支配前臂前群 肌肉、手部肌肉和 手掌尺侧1/3、尺侧 一个半手指及手背 尺侧半,尺侧二个 半手指的皮肤。
④尺神经:主要支配前臂前群 肌肉、手部肌肉和 手掌尺侧1/3、尺侧 一个半手指及手背 尺侧半,尺侧二个 半手指的皮肤。

12 ⑤桡神经:主要分布到肱三头 肌,前群后群肌、 前臂背面皮肤,手 背桡侧半及指背两 个半手指的皮肤。
⑤桡神经:主要分布到肱三头 肌,前群后群肌、 前臂背面皮肤,手 背桡侧半及指背两 个半手指的皮肤。

13 (三)胸神经前支:T1-11行于肋 间隙,T12行 于肋下。 (四)腰丛: 1、组成:T12前支部分,L1-3前 支,L4前支一部分。 2、位置:腰大肌深面。

14 3、主要分支: ①股神经:肌支分布于大腿前群 肌肉。皮支分布于大 腿前区皮肤,隐神经 分布于小腿内侧和足 内侧的皮肤。 ②闭孔神经:主要分布于大腿内 侧的肌肉和皮肤。

15 (五)骶丛: 1、组成:L4前支部分和L5前支 合成腰骶干,S1-5前 支、C0前支。 2、位置:骨盆后壁前面。

16 3、主要分布: 发出短支到臀部、大腿外侧、 阴部。 发出坐骨神经支配大腿后群肌肉,小腿和足部的肌肉与皮肤。 胫神经 坐骨神经 腓总神经
3、主要分布: 发出短支到臀部、大腿外侧、 阴部。 发出坐骨神经支配大腿后群肌肉,小腿和足部的肌肉与皮肤。 胫神经 坐骨神经 腓总神经

17 三、脑神经:

18 脑神经的性质、连接部位、相关核团、出入颅部位、支配范围 连接 相 关 核 团 出入颇 名称 性质 部位 起核 终核 部位 支配范围 Ⅰ溴N 感觉 端脑 嗅球 筛孔 鼻腔嗅粘膜 Ⅱ视N 感觉 间脑 外侧膝 视N孔 眼视网膜 状体 Ⅲ动眼N 运动 中脑 动眼N核 眶上裂 上下内直肌, 动眼N副 下斜肌,上睑 核(E-W 提肌,瞳孔括 核) 约肌 Ⅳ滑车N 运动 中脑 滑车N核 眶上裂 上斜肌 Ⅴ三叉N 混合 脑桥 三叉N运 三叉N脊束核 眼N眶上裂 头面部皮肤, 动核 三叉N脑桥核 上颌N圆孔 口鼻腔粘膜, 三叉N中脑核 下颌N卵圆 牙及牙龈,眼 球,硬脑膜的 一般感觉,咀 嚼肌本体感觉, 咀嚼肌运动。

19 连接 相 关 核 团 出入颇 名称 性质 部位 起核 终核 部位 支配范围 Ⅵ展N 运动 脑桥 展N核 眶上裂 外直肌 Ⅶ面N 混合 脑桥 面N核 孤束核 内耳门 面部表情肌, 上泌涎 →茎乳 颈突舌骨肌, 核 孔 二腹肌后腹, 泪腺,下颌 下腺,舌下 腺及鼻腔和 腭的腺体。 舌前2/3味 蕾。

20 连接 相 关 核 团 出入颇 名称 性质 部位 起核 终核 部位 支配范围 Ⅷ前庭 感觉 脑桥 前庭N 内耳门 壶腹嵴,球囊 蜗N 核群 斑和椭圆斑。 蜗N核 耳蜗螺旋器。 Ⅸ舌咽 混合 延髓 疑核 孤束核 颈静脉 茎突咽肌。 N 下泌涎 三叉N 孔 咽,鼓室, 核 脊束核 咽鼓管,软 腭,舌后1/ 的粘膜,颈 动脉窦,颈 动脉小球, 舌后1/3味蕾, 耳后皮肤。

21 连接 相 关 核 团 出入颇 名称 性质 部位 起核 终核 部位 支配范围 Ⅹ迷走 混合 延髓 迷走N 弧束核 颈静脉 胸腹腔内脏 背核 三叉N 孔 平滑肌 ,心 疑核 脊束核 肌,腺体。 咽喉肌。 胸、腹腔脏 器,咽、喉 粘膜。 硬脑膜,耳 廓及外耳道 皮肤。

22 连接 相 关 核 团 出入颇 名称 性质 部位 起核 终核 部位 支配范围 Ⅺ副N 运动 延髓 疑核 颈静脉 咽喉肌 副N核 孔 胸锁乳突肌, 斜方肌。 Ⅻ舌下 运动 延髓 舌下N 舌下N 舌内肌和舌外 N 核 管 肌

23 四、自主神经系统 是支配内脏器官、心血管及腺体的神经系统,分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 (一)自主运动神经: 是支配内脏、心血管运动和腺体分泌的传出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24 1、交感神经: ①低级中枢部:C8-L3脊髓节段 侧角的中间外侧核。 ②周围部: 交感干:位于脊椎两侧呈串珠链 状,上附颅底下至尾骨 前面合并。

25

26 交感神经节: 椎旁节(交感干神经节):一侧24 或25个。 椎前节:包括腹腔神经节、主A肾 节、肠系膜上、下神经节。

27 交感神经纤维: 节前神经纤维(来自节前神经元,即中间外侧核),节前神经纤维有三个去向: ① 入交感干立即换元。 ②入交感干上升或下降,然后换元。 ③经交感干到椎前节换元。 节前纤维由脊神经到交感干形成白交通支。

28 节后神经纤维:来自节后神经元(节内的神经元),节后神经纤维三个去向: ①节后纤维经灰交通支返回脊神 经,随脊神经分布。 ②节后纤维离开交感神经节,随 A分支分布。 ③节后纤维直达周围器官。

29 图11-11

30

31 2、副交感神经: ① 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部: 脑干副交感神经核 动眼神经副核 上、下泌涎核 迷走神经背核 S2-4脊髓节段骶副交感核

32 ②周围部: 副交感神经节 器官旁节 睫状神经节 下颌下神经节 翼腭神经节 耳神经节 器官内节 器官内 副交感神经纤维
②周围部: 副交感神经节 器官旁节 睫状神经节 下颌下神经节 翼腭神经节 耳神经节 器官内节 器官内 副交感神经纤维

33 脑干副交感核的节前纤维到器官旁节或器官内节换元,节后纤维分布相应器官,骶副交感核的节前纤维到器官旁节或器官内节换元后,支配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道和盆腔脏器。

34 图11-12

35 3、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比较: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①低级中枢部位不同 C8-L3灰质侧角 脑干副交感核、 S2-4骶副交感核 ②神经节的部位不同 椎前节、椎旁节 器官旁节、器官 内节

36 ③节前神经元和节后神经元的比例不同 一个节前神经元 一个节前神经元 与多个节后神经 与较少的节后神 元联系 经元联系 ④分布范围不同 广泛、全身 大部血管、汗腺、 竖肌、肾上腺髓 质均无支配 ⑤对同一器官的作用不同 对立统一

37 4、躯体运动神经与自主运动神经 的比较: 躯体运动神经 自主运动神经 ①支配器官不同 骨骼肌 心肌、平滑肌、 腺体 ②意志关系不同 随意 不随意

38 ③纤维走行不同 出中枢直达效应 出中枢换元 器 后才达效应器 ④纤维的粗细不同 较粗有髓神经纤 较细的有髓神 维 经纤维或无髓 神经纤维
③纤维走行不同 出中枢直达效应 出中枢换元 器 后才达效应器 ④纤维的粗细不同 较粗有髓神经纤 较细的有髓神 维 经纤维或无髓 神经纤维

39 ⑤低级中枢的部位不同 脑干、脊髓前角灰 脑干、C8- 质 L3侧角、 S2-4骶副交 感核

40 (二)自主感觉神经(传入纤维) 自主感觉神经胞体位于脑、脊神经节内,是假单极神经元,中枢突一部分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等入脑干终止于孤束核,另有一部分随脊髓神经后根入脊髓后角,具体上传的能路不十分明确,大致与躯体感觉相似,也有特点:

41 1、自主传入纤维少,分布范围 大,对牵拉、膨涨敏感,对刀 割,针扎,烧灼不敏感。 2、自主传入纤维传入途径分散, 一个器官的传入纤维可以经多 条脊神经后根传入中枢,造成 内脏器官的定位性差。

42 第四节 传导路 是指大脑皮质与感觉器或效应器之间传导神经冲动的通路,分为感觉传导路和运动传导路。把不经过大脑皮质的神经冲动的传导路径称反射通路。 一、感觉传导路

43 (一)本体感觉(深感觉)传导路: 1、躯体四肢的本体感觉传导路 肌肉 ⊙ ×内侧丘系 肌腱 <⊙ 关节 脊N节 薄束 薄束核 楔束 楔束核 丘脑皮质束 中央前回 <⊙ 中央后回中上部 丘脑腹后外侧核 内囊 中央旁小叶后部

44

45 2、躯干四肢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路(反射性通路)。 关节 ⊙ 胸核 肌肉 < ⊙ 肌腱 脊N节 中间内侧核 脊髓小脑后束(下脚) < 小脑旧皮质 脊髓小脑前束(上脚)

46 3、头面部深感觉传导路: 传导途径不清楚。 (二)浅感觉传导路:
3、头面部深感觉传导路: 传导途径不清楚。 (二)浅感觉传导路:

47 1、躯干、四肢的痛、温、粗略触觉和压觉传导路: 躯干 周围突 ⊙ 中枢突 四肢 <⊙ 的皮肤 经脊N 脊N节 经后根入脊髓 后角 固有核 ×痛、温觉纤维 组成脊髓丘脑侧束 丘脑皮质束 中央后回中 < ⊙ 上部 粗略触觉 纤维组丘脑腹后 经内囊枕部 中央旁小叶 成脊髓丘脑前束 外侧核 后部

48

49 2、躯干、四肢的精触觉传导路: 感受器为触觉小体,传导路与躯干四肢的深感觉传导路相同。
2、躯干、四肢的精触觉传导路: 感受器为触觉小体,传导路与躯干四肢的深感觉传导路相同。

50 3、头面部浅感觉传导路 头面部的 周围突 ⊙ 中枢突 <⊙ 皮肤粘膜 三叉神经 半月神经节 入脑桥 三叉N 感 觉核 (脑桥核、 脊束核) ×或不×三叉丘系 丘脑皮质束 <⊙ < 中央后回下部   上升 丘脑腹后 经内囊枕部 内侧核

51 (三)视觉传导路: 视锥C 周围突 中枢突 视 N视交叉(视网       <⊙ <⊙ 视杆C 双极细胞 节细胞 视网膜颞侧纤维不 膜鼻侧纤维交叉) 视辐射 <⊙ <距状裂周围 交叉 外侧膝状体

52

53  瞳孔对光反射:光照一侧眼球,引起双侧瞳孔同时缩小的现象称之。反射途径是: 视束的 上丘臂 动眼N 少 <⊙ <⊙ <⊙ 数纤维 顶盖前区 双侧动眼 睫状N节 N 副核 瞳也括约肌、瞳孔对光反射 睫状肌、调节晶状体曲度

54  (四)听觉传导路: 螺旋器 周围突 中枢突 部分交叉至对 ⊙ <⊙ 毛细胞 螺旋N节 蜗N 蜗N核 部分不交叉 侧外侧系上升 经内囊枕部 <⊙ < 颞横回 在同侧外侧丘 内侧状体 听辐射 系上升

55

56 (五)平衡觉传导路: 内耳的平衡觉感受器能感受头部的位置变化,并与本体感觉、视觉一起参与身体的平衡调节。

57 壶腹嵴 前庭N节 前庭N 核 内耳 毛细胞> ⊙ <⊙ 位觉斑 前庭N根 丘脑外侧核 ① <⊙ 中央后回下部、平衡觉 动眼滑车N 核 内侧纵束 <⊙ < 眼肌反射活动 ② <⊙ < 头颈姿势反射 副N核、前角细胞

58 前庭N束 前角细胞 ③ <⊙ < 四肢姿势反射 迷走N核团 ④ <⊙ <自主反射(恶心、 舌咽N核团 呕吐、眩晕)

59 ⑤ 脑干网状结构 : 前庭小脑束 原小脑皮质 项核 <⊙ <⊙ <⊙ <⊙ 前庭核: 网状脊髓束 前角细胞 <躯干四肢肌 <平衡调节 前庭脊髓束

60

61 二、运动传导路(躯体运动) (一)锥体系(只见于哺乳类,人类最发达,随意运动) 1、皮质脊髓束: 上位N元 锥体束 ×皮质脊髓侧束 中央前回中上部 锥体交叉 中央旁小叶前部 皮质脊髓前束× 在脊髓内逐节交叉 前角运动细胞 <⊙ <躯干 下位N元 四肢 <⊙ <骨骼肌 前角运动细胞

62

63  2、皮质核束: 上位N元 锥体束 皮质核束 下位N元 中央前回下部 交叉或不交叉 脑N运动核 眼外肌 咀嚼肌 <⊙ < 表情肌 舌肌 (面N 核下半、舌下N 咽喉肌 核支配其他双侧支配)

64

65 (二)锥体外系: 是指锥体系以外的管理骨骼肌运动,调节肌张力、协调肌活动、调整姿势平衡、习惯动作等的下行径路。在人类,锥体外系从属于锥体系的工作,锥体系管理随意运动,只有在锥体外系对肢体骨骼肌给予适宜的肌张力和协调的情况下,锥体系才能执行其精细的随意活动。锥体外系的通路有多条,概括如下:

66 1、皮质—纹状体系:   额叶顶叶皮质 新纹状体 旧纹状体 ⊙ <⊙ <⊙ ×红核脊髓束网  红核⊙ <脊髓中继后支配 黑质⊙ 网状结构<⊙ ×或不× < 前角运动细胞

67 以上存在着环路: ①新纹状体→黑质→新纹状体环路(调节) ②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皮质环路(运动抑制环)
以上存在着环路: ①新纹状体→黑质→新纹状体环路(调节) ②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皮质环路(运动抑制环)

68

69 2、皮质→脑桥→小脑系   额叶 脑桥核 小脑皮质 红核 枕叶 <⊙ <⊙ <⊙ <⊙ 颞叶 中脚 齿状核 上脚 红核脊髓束 < 中继后支配前角细胞 环路:皮质→脑桥→小脑→背侧丘脑→皮质

70


Download ppt "(三)自主神经节:包括交感神经节和副交感神经节,为运动神经节,节细胞为多极运动神经元。"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