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章 神 经 系 统 第一节 总 论.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章 神 经 系 统 第一节 总 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章 神 经 系 统 第一节 总 论

2 神经系统 脊髓 周围神经

3 一、神经系统的区分 神经系统:中枢部—中枢神经系统(脑、脊 髓) 周围部—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中:脑神经:与脑相连、12对,
神经系统:中枢部—中枢神经系统(脑、脊 髓) 周围部—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中:脑神经:与脑相连、12对, 脊神经:与脊髓相连、31对。

4 根据不同的分布对象 躯体神经:体表、骨、关节和骨骼肌; 周围神经 内脏神经:内脏、血管、平滑肌和腺体。 躯体感觉神经 躯体神经 躯体运动神经 脑、脊神经内均 内脏感觉神经 内脏神经 交感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一般把周围神经系统分为三部分: 副交感神经 脑神经、脊神经和内脏神经

5 二、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胞体 基本结构单位是神经元 树突 突起 轴突 (一)在中枢部 1、 灰质和白质 2、 皮质和髓质 3、神经核和纤维束

6 3、神经纤维:习惯上,人们把神经元较长的突起 连同其外表所包被的结构。 神经元的分类:
(二)在周围部 1、神经节 2、神经 3、神经纤维:习惯上,人们把神经元较长的突起 连同其外表所包被的结构。 神经元的分类:

7 第二节 脊髓 一、位置和外形 (一) 位置: 位于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处续于延髓, 下端至第1腰椎体下缘。
第二节 脊髓 一、位置和外形 (一) 位置: 位于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处续于延髓, 下端至第1腰椎体下缘。 (二) 外形: 呈前后略扁粗细不等的圆柱状。 前正中裂 内有脊髓前动脉 后正中沟 后正中沟 表面有沟 前外侧沟 有脊神经前根穿出 后外侧沟 有脊神经后根进入 前正中裂 前外侧沟 后外侧沟

8 脊髓圆锥 脊髓有两个膨大 颈膨大: 颈膨大 腰骶膨大: 脊髓圆锥: 脊髓末端变细 终丝: 连于脊髓下端的细丝 腰骶膨大 终丝
与上肢的神经支配有关 颈膨大 腰骶膨大: 与下肢的神经支配有关 脊髓圆锥: 脊髓末端变细 终丝: 连于脊髓下端的细丝 腰骶膨大 终丝

9 (三) 脊髓的节段性 1.节段的区分 骶段 5节(S1~5) 颈段 8节(C1~8) 胸段 12节(T1~12) 尾段 1节(Co1) 腰段
(三) 脊髓的节段性 1.节段的区分 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共有31对,每对脊神经根相连的一段脊髓为一个节段,因此,脊髓共有31个节段。 骶段 5节(S1~5) 颈段 8节(C1~8) 胸段 12节(T1~12) 尾段 1节(Co1) 腰段 5节(L1~5) 2.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脊髓与脊柱不等长,大部分脊髓节段的位置高于同序数椎骨。 平对同序数椎骨 颈1~4节(C1~4) 颈5~8节(C5~8) 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1节(-1) 胸1~4节(T1~4) 胸5~8节(T5~8) 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2节(-2) 胸9~12节(T9~12) 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3节(-3) 腰1~5节(L1~5) 对第11、12胸椎 骶1~5节(S1~5) 对第1腰椎 尾节(Co1)

10 脊髓节段高于同序数椎骨,而脊神经根仍然从相应的椎间孔出椎管,以致腰、骶、尾部的脊神经在椎管内几乎垂直下行,围绕终丝形成马尾。
马尾: 马尾的临床意义: 马尾位于终池的脑脊液中,临床上在此穿刺比较安全。 马尾

11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在横切面上可见中央管,灰质在中央,白质在周围。 后角(后柱) 侧角(侧柱) (一)灰质 中间带 前角(前柱) 灰质连合

12 1、前角: 由运动神经元组成。 1)内侧群: 支配躯干肌 2)外侧群: 支配四肢肌 前角外侧群 前角内侧群

13 2、中间带 3)中间外侧核: 1)胸核: 在侧角内(T1~L3段),与内脏运动有关(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发出纤维随前根走出。 接受后根纤维,发出纤维至小脑,与反射性本体感觉有关。 4)骶副交感核: 2)中间内侧核: 接受后根纤维,与内脏感觉有关。 位于骶2~4段,与内脏运动有关(副交感的节前神经元)。 胸核 中间内侧核 中间外侧核

14 3、后角 1)后角边缘核 与痛觉有关 2)胶状质 3)后角固有核: 传导痛温觉的重要核团,接受后根纤维,发出纤维至丘脑——脊髓丘脑束。 后角边缘核 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

15 (二)白质 包括前、后、外侧索和白质前连合 后索 外侧索 白质前连合 前索

16 1、上行纤维束:感觉传导束 1)薄束和楔束 后索病变,深感觉的信息不能上传到 大脑皮质,闭目时不能确定患侧肢体 的位置,姿势和运动方向,出现站立 不稳,走路如踩棉花状。精细触觉也 丧失。 位于后索,传导同侧 躯干核四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或辨别性触觉。 楔束 薄束

17 感受器 脊神经节 肌、肌腱、骨膜、关节 脊神经 (周围突) 皮肤的精细触觉 第1级神经元 薄、楔束核 后根 薄、楔束 (中枢突)经脊髓后索 第2级神经元

18 腹后外侧核 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系 丘脑上辐射 经内囊后肢 经延髓、脑桥、中脑 第3级神经元 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 中央前回

19 躯干、四肢的痛、温觉和粗触觉 脊神经节 感受器 脊神经 皮肤 (周围突) 第1级神经元 后角固有核(Ⅰ、Ⅳ、Ⅴ层) 后根 中枢突 第2级神经元 

20 2,下行纤维束:运动传导束 皮质脊髓束:a皮质脊髓前束 b皮质脊髓侧束 起于大脑皮质,止于脊髓前角。 控制躯干肌运动,属锥体系结构。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

21 皮质脊髓束: ①起于中央前回上、中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锥体细胞 ②下行经内囊后肢、大脑脚底中3/5、脑桥基底部、延髓的锥体 ③在锥体交叉处约75~90%的纤维交叉至对侧,形成皮质脊髓侧束,行于脊髓外侧索终止于脊髓前角,支配四肢肌 ④未交叉的纤维行于脊髓前索,为皮质脊髓前束,终止于对侧前角,支配躯干肌

22 五、脊髓的功能 (一)传导 通过上、下行纤维束传导神经冲动。 (二)反射 通过脊髓内部的神经元联系,完成反射,如腱反射等

23 区分

24 内脏运 第三节 脊神经 概述 (一)组成 动纤维 运动神 经纤维 前根 8对颈神经 躯体运 动纤维 12对胸神经 神经纤维 共31对
第三节 脊神经 概述 (一)组成 内脏运 动纤维 运动神 经纤维 前根 8对颈神经 躯体运 动纤维 12对胸神经 神经纤维 共31对 5对腰神经 内脏感 觉纤维 5对骶神经 感觉神 经纤维 1对尾神经 后根 脊神经节 后根 躯体感 觉纤维

25 (二)脊神经穿出椎间孔的部位 C1枕骨与寰椎间 C2—7同序椎骨上方 C8以下同序椎骨下方 S5—Co1 骶管裂孔 (三)脊神经干的分支 脊膜支 椎管 脊髓被膜、韧带 白交通支 内脏、腺体、立毛肌 交通支 灰交通支 分支 后支 躯干后部深层肌、皮肤 颈丛: C1~C4 臂丛: C5 ~C8、T1 大部分 前支 胸神经: 节段性分布 腰丛: T12一部分,L1~3,L4一部分 腰骶干: L4一部分,L5 骶丛: S1~5,Co1

26 脊膜支 脊神经分支 后支 灰交通支 白交通支 前支

27 一、颈丛 (一)组成和位置 组成: C1~4的前支 位置: 胸锁乳突肌上部深方、中斜角肌 和肩胛提肌起端的前方 (二)分布:枕小 耳大 颈横 锁骨上 耳背、枕部、颈部及肩部皮肤 (三)膈神经: 膈神经 运动纤维: 膈肌 胸膜、心包、膈下面腹膜 感觉纤维 右侧:肝、胆囊、肝外胆道 损伤表现: 同侧膈肌瘫痪,腹式呼 吸减弱或消失, 甚至有 窒息感,受刺激可发生 膈逆。

28 二、臂丛 (一)组成和位置 中干 组成: 上干 前股 C5根 C6根 上干 前股 外侧束 中干 后股 后束 C7根 C8根 T1根 前股 内侧束 下干 位置: 后股 斜角肌间隙 锁骨后方 腋腔 下干

29 (二)分支 1、腋神经 臂丛后束 腋神经 四边孔 三角肌 腋神经 肌支: 三角肌、小圆肌 皮支: 肩和臂外侧皮肤 损伤: 肩不能外展(肩部骨突起,三角肌区皮肤感觉障碍)

30 2、肌皮神经 穿过喙肱肌 外侧束 肌皮神经 前臂外侧皮神经 支配臂肌前群 (支配前臂外侧皮肤) 3、正中神经 (1)组成和位置 内侧束 内侧根 正中神经 伴肱动脉 外侧束 外侧根 穿旋前圆肌 经浅、深屈肌之间 行于桡侧腕屈肌腱和掌长肌腱之间 经过腕管 手掌 (2)分支分布 1)肌支: 前臂屈肌(肱桡肌、尺侧腕屈肌、指深 屈肌尺侧半除外) 鱼际肌(拇收肌除外) 1、2蚓状肌 2)皮支: 掌心、鱼际、桡侧三个半手指的掌面及其中、远节手指的背面

31 正中神经皮支 正 中 神 经 正中神经

32 (3)损伤表现 前臂不能旋前,屈腕力减弱,拇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对掌,出现“猿手”,拇、示、中指远节皮肤感觉障碍明显

33 4、尺神经 (1)组成与走行 臂丛内侧束 尺神经 尺神经沟 尺侧腕屈肌与指深屈肌间 掌腱膜深方 手掌 (2)分支分布 1)手背支: 手背尺侧半背面皮肤,小指、环指、及中指尺侧半背面皮肤 2)前臂的肌支: 尺侧腕屈肌 指深屈肌尺侧半 3)手掌: 浅支: 小鱼际,小指和环指尺侧半皮肤 深支: 小鱼际肌、拇收肌、骨间肌、3—4蚓状肌

34 (3)损伤表现 运动障碍: 屈腕力减弱,小指和环指的远节指骨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内收,“爪形手”各指不能相互靠拢 感觉障碍: 手内侧缘明显

35 5、桡神经 (1)组成与走行 后束 桡神经 桡神经沟 肱肌和肱桡肌之间 浅、深支 桡神经 (2)分支分布 臂部: 皮支:臂和前臂背侧皮肤 肌支:肱三头肌、肱桡肌、桡侧腕长伸肌 深支: 前臂伸肌 浅支: 手背桡侧半和桡侧二个半手指近节背面的皮肤

36 (3)损伤表现 运动障碍: 前臂伸肌瘫痪,“垂腕” 感觉障碍: 1—2掌骨间隙背面皮肤最为明显 桡 神 经

37 三、胸神经 1、分支 肋间神经 前皮支 胸腹壁皮肤,胸腹膜的壁层 (T1~11对) 外侧皮支 肋下神经 (T12前支) 肌支: 肋间肌,腹肌的前外侧群 2、节段性分布 T2 胸骨角平面 肋下神经 T4 乳头平面 T6 剑突平面 T8 肋弓平面 T12 脐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中点平面

38 四、腰丛 1、组成和位置 组成: T12一部分 ,L1—3,L4一部分 股神经 位置: 腰大肌深方 2、分支分布 股神经 髂腹下 髂腹股沟神经 (1)走行 腰丛 股神经 髂肌与腰大肌间 腹股沟韧带深方 股三角 分支至下肢 (2)分支: 肌支: 股四头肌、缝匠肌、耻骨肌 隐神经: 小腿内侧面、足内侧缘 前皮支: 大腿和膝关节前面 (3)损伤: 屈髋力弱,坐位时不能伸小腿,行走困难,股四头肌腱反射消失 感觉障碍表现在皮支分布区

39 五、骶丛 1、组成和位置 腰骶干:L4一部分,L5, S1—5,Co 组成: 骶骨与梨状肌的前面、髂内动脉的后方 位置: 2、分支分布 臀上神经 臀下神经 坐骨神经 投影 股后 走行 坐骨神经 梨状肌下孔 臀大肌深方 坐骨结节与大转子间 股二头肌深面 腘窝上方 胫神经、腓总神经

40 小腿后群肌 (2)分支分布 股后部的肌支: 大腿后群肌 腘窝及小腿部的肌支: 足底内外侧神经: 足底肌和皮肤 胫神经 损伤:
足不能跖屈,内翻力弱,不能以足尖站立,“钩状足” ,感觉障碍以足底区明显 胫神经

41 腓总神经 腓总神经 腓浅神经: 肌支: 腓骨长、短肌 皮支: 小腿外侧、足背、2—5趾背侧皮肤 腓深神经: 肌支: 小腿前群肌 皮支: 第1、2趾背面相对缘的皮肤 足不能背屈,足下垂内翻,趾不能伸,“马蹄”内翻足, 感觉障碍在小腿外侧和足背明显 损伤:

42 第四节 脑 端脑 脑的区分 间脑 小脑 中脑 脑干 脑桥 延髓 一、脑干: 包括延髓、脑桥、中脑三部分 (一)位置: 颅后窝、小脑腹侧

43 (二)脑干外形: 1、腹侧面: 1)结构 视束 大脑脚 脚间窝 脑桥基底部 基底沟 小脑中脚 延髓脑桥沟 锥体 橄榄 锥体交叉

44 2)脑神经出脑部位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三叉神经 展神经 面神经 前庭蜗神经 舌咽神经 舌下神经 迷走神经 副神经

45 2、背侧面: 1)薄束、楔束结节 2)小脑脚(上、中、下) 3)菱形窝: 上丘 4)上、下丘 下丘臂 滑车神经 下丘 5)滑车神经根 小脑上脚 蓝斑 内侧隆起 界沟 小脑中脚 正中沟 前庭区 面神经丘 听结节 髓纹 小脑下脚 舌下神经三角 迷走神经三角 楔束结节 薄束结节 最后区

46 3、第四脑室 1)脉络丛 2)三个孔 中脑水管 上髓帆 小脑上脚 第四脑室脉络丛 下髓帆 第四脑室脉络组织 第四脑室外侧孔 第四脑室正中孔

47 (2)脑干的纵向区分 脑干的结构可以纵向的组合成四个平行的部分: 顶盖上区 中脑部称为顶盖 上丘 室腔的后方 下丘 脑桥的顶部为上、下髓帆 顶部: 延髓上部的顶为第四脑室脉络丛和脉络组织 延髓下部的顶为后索及薄、楔束核 室腔部: 中脑水管、第四脑室、延髓下部的中央管 被盖: 室腔前方的广大区域 基底部: 中脑的大脑脚底、脑桥部的基底和延髓的锥体

48 (二)脑干内部结构 神经核 脑干内部结构包括灰质、白质和网状结构 1、灰质 灰质包括脑神经核和非脑神经核 (1)脑神经核 脑神经感觉核
(二)脑干内部结构 神经核 脑干内部结构包括灰质、白质和网状结构 1、灰质 灰质包括脑神经核和非脑神经核 (1)脑神经核 脑神经感觉核 脑神经运动核 ①躯体运动柱: 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舌下神经核。 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副神经核 ③内脏运动柱: 动眼神经副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 ④内脏感觉核: 孤束核。 (头段味觉,尾段为内脏感觉) ⑤躯体感觉柱: 三叉神经中脑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脊束核。 前庭神经核、蜗神经核。

49 内脏运动柱 内脏运动 动眼神经副核 1、动眼神经副核 迷走神经背核 位于中脑上丘平面 支配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损伤表现为瞳孔散大 2、上泌涎核 位于脑桥下部 管理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的分泌 3、下泌涎核 位于延髓上部 管理腮腺分泌 上泌涎核 4、迷走神经背核 位于延髓迷走神经三角的深方 支配胸腹腔大部分器官 下泌涎核

50 内脏感觉核 孤束核 孤束核 位于延髓上部 头段接受味觉传入 其余部分接受内脏感觉传入 孤束核

51 躯体感觉核 感觉核1 三叉神经中脑核 1、三叉神经中脑核 三叉神经脑桥核 位于中脑,功能不明 2、三叉神经脑桥核 位于脑桥中部 接受头面部皮肤粘膜、牙齿的触觉传入 3、三叉神经脊束核 自脑桥中部接续三叉神经脑桥核向下延续至脊髓上颈段 接受头面部皮肤粘膜和牙齿的痛、温觉和触觉传入 三叉神经脊束核

52 4、前庭神经核 感觉核2 位于前庭区的深方 接受内耳平衡觉传入 损伤表现患侧平衡觉障碍 5、蜗神经核 位于菱形窝外侧角,小脑下脚附近 接受耳蜗传入的听觉冲动 损伤表现为患侧听觉障碍 蜗神经核 前庭神经核

53 (3)非脑神经核: 中继核团 1)薄束核与楔束核: 位于延髓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的深方, 接受来自薄束与楔束的纤维, 发出纤维形成内侧丘系, 传导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损伤:本体感觉障碍 薄束核 楔束核 薄束 楔束 内侧丘系交叉

54 2.白质 (1)上行纤维束 1)内侧丘系与内侧丘系交叉: 薄束核与楔束核发出的纤维在中央管腹侧交叉称为内侧丘系交叉,折向上行为内侧丘系。
传导本体感觉与精细感觉。 内侧丘系 内侧丘系 内侧丘系交叉

55 三叉神经脑桥核和脊束核发出纤维组成三叉丘系,
2)脊髓丘脑束与脊髓丘系: 3)三叉丘系: 三叉神经脑桥核和脊束核发出纤维组成三叉丘系, 来自脊髓后角的脊髓丘脑束在脑干内上行构成脊髓丘系的主要成份 传导头面部皮肤、粘膜及牙齿的痛、温、触觉。 传导躯干四肢的痛、温、触觉。 脊髓丘脑束 内侧丘系 三叉丘系

56 (2)下行纤维束: 1)皮质脊髓束(锥体束): 起自大脑皮质,止于脊髓前角,经锥体交叉处交叉的纤维形成皮质脊髓侧束,未交叉的为皮质脊髓前束。 管理躯干、四肢的随意运动。 锥体交叉 锥体束

57 2)皮质核束: 起自大脑皮质,止于脑干内运动神经核。 管理头面部的随意运动。 红核脊髓束 3)一些起自脑干的纤维束: 红核脊髓束、前庭脊髓束、顶盖脊髓束 顶盖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58 二、小脑 (一)位置: 颅后窝内,小脑幕下方,脑干的背面。

59 (二)外形: 蚓: 半球: 小脑脚: 小脑蚓 原裂 小脑半球 近似平行的沟 上面平坦,下面隆起 上、中、下3对 小脑蚓 小结 小脑上脚
小脑中脚 绒球脚 绒球 后外侧裂 小脑扁桃体

60 (五)小脑损伤: 原小脑损伤引起平衡失调,走路不稳。 小脑体损伤(包括新、旧小脑),主要表现共济失调肌张力低下,眼球震颤等。

61 三 间脑 (一)位置: 脑干与端脑之间 后面观

62 间脑位置 侧面观 底面观

63 分5部—— 背侧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底丘脑、后丘脑
(二)区分: 分5部—— 背侧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底丘脑、后丘脑 (三)第三脑室: 为间脑的内腔,呈矢状位 顶:脉络组织 底:视交叉、灰结节、漏斗、乳头体 前界:终板 向后借中脑水管通向第四脑室 侧壁:背侧丘脑、下丘脑 脉络组织 背侧丘脑 终板 背侧丘脑 下丘脑 上丘脑 视交叉 上丘脑 中脑水管 乳头体 底丘脑 后丘脑 灰结节 漏斗 第三脑室 脉络组织

64 (四)背侧丘脑 背侧丘脑 1. 形态: 内囊 与下丘脑之间以下丘脑沟为界 卵原形的灰质团块 两侧之间有丘脑间粘合 前方突出为丘脑前结节
后端膨大为丘脑枕 丘脑枕 丘脑间粘合 丘脑前结节 下丘脑沟

65 2.内部结构 内髓板: 内有板内核 非特异性投射核团 前核 联络性核团 内侧核 背侧部 腹前核 外侧核 腹侧部 腹中间核 腹后内侧核 特异性中继核团 腹后核 腹后外侧核 板内核 内髓板 丘脑前核 背内侧核 外侧核背侧部 腹前核 腹中间核 腹后外侧核 腹后内侧核

66 3.功能 ①感觉传导路的最后中继站 ②感知粗略痛觉 ③参与调节躯体运动

67 (五)下丘脑 1.形态: 上界为下丘脑沟 下界为灰结节、漏斗、乳头体 前界为终板、视交叉 向后至中脑被盖 下丘脑沟 终板 视交叉 中脑被盖
垂体

68 视交叉 乳头体 灰结节

69 四、大脑 (一)大脑的外形和分叶 大脑纵裂 大脑横裂

70 分叶 中央沟 顶枕沟 顶叶 额 叶 枕 叶 颞 叶 外侧沟

71 岛 叶

72 顶枕颞叶分界 顶 叶 额 叶 枕 叶 颞 叶

73 顶下小叶 顶 上 小 叶 颞 上 回 颞 中 回 中央后回 中央前沟 中央前回 中央后沟 缘上回 额上沟 额上回 顶内沟 额中回 角回
脑回 中央前沟 中央前回 中央后沟 缘上回 额上沟 顶 上 小 叶 额上回 顶内沟 顶下小叶 额中回 颞 上 回 颞 中 回 角回 颞 下 回 额下沟 额下回 颞下沟 颞上沟

74 中央旁小叶 内侧面 边缘支 扣带沟 胼胝体 胼胝体沟 扣 带 回 楔 叶 舌回 距状沟 海马旁回 海马沟

75 嗅球 底面 嗅束 嗅三角 海马沟 海马旁回

76 边缘叶:扣带回、海马旁回、齿状回、海马、隔区。

77 (二)大脑的内部结构 1、大脑皮质 是覆盖在大脑半球表面的灰质 (1)结构: 原皮质:包括海马和齿状回 发生上较古老,神经元排列成3层
旧皮质:嗅球 新皮质: 占据大脑皮质的绝大部分 神经元排列为6层 皮质的不同部位6层结构不同 所有的神经元大致可分为2类, 传出神经元多为大型细胞传出神经元多为大型细胞 联络神经元多为小型细胞联络神经元多为小型细胞

78 (2)大脑皮质的分区

79 (3)大脑皮质的机能定位 定位 1)第一躯体运动区 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包括4、6区 特点:①倒置的人形,但头 部是正的 ②交叉管理 ③各部投影区的大小 与体形大小无关, 而取决于功能的重 要性和复杂程度。 损伤表现: 对侧肢体相应部位瘫痪。

80 2)第一躯体感觉区 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 的后部 包括3、1、2区 特点同运动区 受损表现: 对侧肢体相应区感觉障碍

81 3)视区 距状沟两侧的皮质(17区) 一侧半球视区管理双眼对侧半视野(同侧半视网膜)

82 4)听区 位于颞横回(41、42区) 接受双侧听觉传入

83 8)运动性语言中枢 语言中枢 额下回后部(44、45区) 受损产生运动性失语 9)听觉性语言中枢 颞上回后部(22区) 受损产生感觉性失语(不理解) 10)视觉性语言中枢 角回(30区) 受损产生失读症 11)书写中枢 额中回后部(8区) 受损产生失写症 关于优势半球: 左右半球发育呈不对称性,各有优势,左侧半球以语言、 意识、数学分析等活动为主;又侧半球以非语言信息,如 音乐、图形、时空概念等为主。

84 包括 2、基底核 尾状核头 1)纹状体 壳 苍白球 豆状核 壳 尾状核 苍白球称为旧纹状体 苍白球 尾状核和壳称为新纹状体
纹状体是锥体外路的重 要结构,低等动物的运 动中枢 背侧丘脑

85 纹状体 尾状核、豆状核与丘脑

86 3、白质(髓质) 1)连合系: 指连接左、右大脑半球的纤维 胼胝体 穹隆 前连合

87 2)联络系 上纵束 同侧半球内部的纤维 弓状纤维 钩束 钩束 上纵束 下纵束 弓状纤维 扣带 扣带 下纵束

88 3)投射系 是联系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结构的上下行纤维,这些纤维绝大部分经过内囊 内囊 前肢 ①位置: 尾状核、背侧丘脑、豆状核 之间 ②区分: 内囊前肢、膝、后肢 后肢

89 ③通过的纤维束 前肢: 丘脑前辐射、额桥束 丘脑前辐射 皮质红核束 膝: 皮质核束 额桥束 后肢: 皮质脊髓束 皮质核束 皮质红核束 皮质脊髓束 顶枕颞桥束 顶枕颞桥束 丘脑中央辐射 视辐射 听辐射 ④损伤表现: 对侧半身瘫痪 对侧半身感觉障碍 听辐射 双眼对侧视野同向偏盲 视辐射 丘脑中央辐射

90 前角 4、侧脑室 中央部 是大脑半球内的腔隙,内有大量脉络丛 后角 中央部:位于顶叶 前角:深入颞叶 分四部 后角:深入枕叶 下角:深入颞叶 侧脑室的脑脊液经室间孔流入第三脑室 侧脑室脉络丛 下角

91 (三)边缘系统 1、组成: 边缘叶及其相关的皮质下结构 (杏仁体、下丘脑、上丘脑、中脑被盖) 2、特点: 1)发生上较古老 2)纤维联系复杂
边缘叶及其相关的皮质下结构 (杏仁体、下丘脑、上丘脑、中脑被盖) 2、特点: 1)发生上较古老 2)纤维联系复杂 3、功能:1)与嗅觉和内脏活动有关 2)与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有关 3)与情绪、精神、记忆等高级神经活动有关

92 第五节 脑神经 cranial nerves (一)脑神经名称 Ⅰ嗅N Ⅱ视N Ⅲ动眼N Ⅳ滑车N Ⅴ三叉N Ⅵ展N

93 (二)纤维成分 躯体感觉纤维: 皮肤、肌、肌腱、口鼻粘膜 感觉纤维 位听器、视器 内脏感觉纤维: 头、颈、胸、腹的脏器 味蕾、嗅器
躯体运动纤维: 眼球外肌、舌肌 面肌、咀嚼肌、咽喉肌 运动纤维 内脏运动纤维: 平滑肌、心肌、腺体(副交感纤维)

94 一 嗅神经 嗅神经 (一)起止、走行: 轴突 嗅细胞 嗅丝(嗅神经) 筛孔 嗅球 (二)损伤: 筛板损伤可出现脑脊液鼻漏 嗅球 嗅丝 嗅细胞

95 二 视神经 optic nerve (一)起止、走行: 轴突 视网膜节细胞 视神经盘 巩膜筛板 视神经 视神经管 视交叉(间脑) (二)
损伤 1.颅内高压: 视神经盘水肿 2.全盲 3.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存在

96 三 动眼神经 oculomotor nerve
(一)起止、走行、分布 睫状神经节 动眼神经副核(内脏运动纤维) 动眼神经 脚间窝 动眼神经核 (躯体运动纤维) 上、下、内直肌,下斜肌,上睑提肌 海绵窦外侧壁 眶上裂 (内脏运动纤维)睫状神经节 睫状肌,瞳孔括约肌 动眼神经 睫状神经节 (二)损伤: 上睑下垂;瞳孔斜向外下方,不能向上、内、下转动;瞳孔直接与间接对光反射消失;瞳孔散大。

97 四 滑车神经 滑1 滑车神经核(躯体运动纤维) 下丘下方 绕大脑脚前行 海绵窦外侧壁 眶上裂 上斜肌 滑车神经 滑2

98 五 三叉神经 trieminal nerve 三叉神经运动核 (一)起止走行 三叉神经脊束核 三叉神经中脑核 三叉神经脑桥核 躯体 运动纤维
躯体感觉纤维 躯体感觉纤维 躯体感觉纤维 (本体感觉) (触觉) (痛、温觉) 三叉神经感觉根 三叉神经运动根 脑桥基底部与小脑中脚交界处 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节 眼神经 上颌神经 下颌神经

99 (二)分支分布 泪腺神经: 泪腺、上睑 1.眼神经 ophthalmic nerve 眼神经 海绵窦外侧壁 眶上裂 额神经: 额顶部皮肤 鼻睫神经: 鼻腔.筛窦.泪囊.眼球.眼眶.结膜.眼睑.鼻背 额神经 眼神经 三叉神经节 鼻睫神经 泪腺神经

100 2.上颌神经:maxillary nerve 下睑、鼻翼、上唇 眶下神经 海绵窦外侧壁 上颌N 圆孔 翼腭窝 上牙槽前中支 上牙槽后支 上颌、牙、齿龈 动眼神经 眶下神经 展神经 滑车神经 上颌神经 眼神经 上颌神经 上牙槽后支

101 3.下颌神经 mandibular nerve 下颌神经经卵圆孔出颅,有以下分支: 1.咀嚼肌神经:颞肌、咬肌、翼内肌、翼外肌的运动 2.颊神经: 颊部皮肤、粘膜的感觉 3.耳颞神经: 颞部皮肤、腮腺的感觉 4.下牙槽神经: 下颌牙,牙龈,颏部及下唇的皮肤、粘膜的感觉 下颌下神经节 5.舌神经 颊神经 舌前2/3粘膜一般感觉 耳颞神经 下颌下腺舌下腺 下牙槽神经 下颌舌骨肌神经 颏神经 舌神经 下颌下神经节

102 六 展神经 展神经 躯体运动纤维 展神经核 展神经 延髓脑桥沟中部出脑 经海绵窦、眶上裂 外直肌 损伤后出现内斜视 眶上裂 滑车神经
六 展神经 展神经 躯体运动纤维 展神经核 展神经 延髓脑桥沟中部出脑 经海绵窦、眶上裂 外直肌 损伤后出现内斜视 眶上裂 滑车神经 动眼神经 海绵窦 展神经 展神经

103 七 面神经facial nerve 面神经 (一)起止、走行、分布 躯体运动纤维 面神经核 内脏运动纤维 延髓脑桥沟外侧 面神经 上泌涎核
(小脑中脚下缘) 内脏感觉纤维(味觉) 内耳门 孤束核 经面神经管 舌前2/3味觉 舌神经 鼓索 下颌下神经节 泪腺 岩大神经 下颌下腺、舌下腺 面肌 茎乳孔 枕肌、耳周围肌、二腹肌后腹、茎突舌骨肌

104 膝神经节 面神经 岩大神经 鼓索 内耳门 面神经

105 (二)损伤 1. 面神经管内损伤 (1)伤侧额纹消失,不能闭眼,鼻唇沟变平坦。 (2)发笑时,口角偏向健侧,不能鼓腮,说话时唾液常从口角漏出。 (3) 角膜反射消失。 (4) 泪液分泌障碍,角膜干燥。 (5)唾液分泌障碍。 (6)舌前部味觉丧失。 (7) 听觉过敏。 2. 面神经管外损伤 只有上述(1)、(2)、(3)项症状。

106 八 前庭蜗神经 蜗神经 椭圆囊、球囊、壶腹嵴 前庭神经节(内耳道底) 前庭神经 (蜗)螺旋器(毛细胞) 蜗神经节(蜗轴) 蜗神经 前庭神经核
八 前庭蜗神经 蜗神经 椭圆囊、球囊、壶腹嵴 前庭神经节(内耳道底) 前庭神经 (蜗)螺旋器(毛细胞) 蜗神经节(蜗轴) 蜗神经 前庭神经核 内耳门 延髓脑桥沟外侧 蜗神经核 前庭蜗神经

107 九 舌咽神经 舌咽神经 (一)组成 内脏感觉纤维 孤束核 内脏感觉纤维(味觉) 内脏运动纤维 舌咽神经 下泌涎核 躯体感觉纤维
九 舌咽神经 (一)组成 内脏感觉纤维 孤束核 内脏感觉纤维(味觉) 内脏运动纤维 舌咽神经 下泌涎核 躯体感觉纤维 三叉神经脊束核 延髓橄榄后沟上部(前部) 躯体运动纤维 舌支 疑核 (二)分布 舌咽神经 颈静脉孔 茎突咽肌 咽、舌后1/3、咽鼓管粘膜 舌支 神经节 耳后皮肤 腮腺

108 十 迷走神经 vagus nerve (一)起止、走行 内脏运动纤维 迷走神经背核 躯体运动纤维 疑核 迷走神经 内脏感觉纤维 孤束核
躯体感觉纤维 三叉神经脊束核 橄榄后沟中部 颈静脉孔 颈部(颈动脉鞘内) 胸腔 右:右锁骨下动脉前方 左:主动脉弓前方 右肺根后方 左肺根后方 食管后丛 食管前丛 迷走神经后干 迷走神经前干 膈食管裂孔 胃后支、腹腔支 胃前支、肝支

109 (二) 分支 1 颈部的分支 内支: 声门裂以上喉粘膜 喉上神经 外支: 环甲肌 入胸腔: 心丛 颈心支(2支) 喉上神经 主动脉神经(减压神经): 主动脉弓壁(压力、化学变化) 其它: 耳支、咽支、脑膜支 喉上神经(内支)

110 2.胸部的分支 左:勾绕主动脉弓 (1)喉返神经 右:勾绕右锁骨下动脉 声门裂以下喉粘膜 喉下神经 环甲肌以外的喉肌 右喉返神经 左喉返神经 (2)支气管支、食管支

111 3.腹部的分支 肝支: 肝、胆囊 左迷走神经 迷走神经前干 胃前支: 胃前壁 胃后支: 胃后壁 右迷走神经 迷走神经后干 腹腔支: 肝、胰、脾、胃、肾、结肠左曲以上肠管 迷走神经前干 迷走神经后干 腹腔支 肝支 胃前支 胃后支

112 十一 副神经 行程 躯体 运动纤维 疑核 副神经颅根 橄榄后沟下部 躯体 运动纤维 副神经 副神经脊髓核 副神经 脊髓根 枕骨大孔 颈静脉孔
十一 副神经 行程 躯体 运动纤维 疑核 副神经颅根 橄榄后沟下部 躯体 运动纤维 副神经 副神经脊髓核 副神经 脊髓根 枕骨大孔 颈静脉孔 内支 外支 迷走神经 副神经(颅外) 咽喉肌 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113 十二 舌下神经 hypoglosal nerve 行程
(一)起止、走行、分布 躯体运动纤维 延髓前外侧沟出脑 舌下神经管出颅 同侧舌肌 舌下神经核 (二)损伤: 舌下神经 一侧舌下神经损伤,出现同侧舌肌萎缩、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缩舌时舌尖偏向健侧。

114 第六节 内脏神经系统 内脏感觉神经 内脏神经 交感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副交感神经 (自主神经、植物神经) 分布至内脏、心血管、腺体

115 一 内脏运动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 内脏运动神经 躯体运动神经 1. 支配的结构 平滑肌、心肌、腺体 骨骼肌 交感神经
一 内脏运动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 内脏运动神经 躯体运动神经 1. 支配的结构 平滑肌、心肌、腺体 骨骼肌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纤维 只有一种 2.所含纤维种类 节前神经元 节前纤维 3.所含神经元数目 2个神经元 1个神经元 节后神经元 节后纤维 4.分布形式 神经干形式 神经丛 分支 效应器 5.髓鞘 薄髓(节前纤维)、无髓(节后纤维) 粗的有髓纤维 6.是否受意志控制

116 内脏神经的组成和分布

117 (一)交感神经部 低级中枢: 脊髓T1(C8)~L3(L2)中间带外侧核 椎旁神经节(交感干神经节): 每侧19~24个 1 组成 交感干 节间支 椎前神经节: 腹腔神经节 肠系膜上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主动脉肾神经节 周围部 神经丛 白交通支 交通支 灰交通支 椎旁神经节 椎前神经节

118 2.交通支 交通支 (1)白交通支: 起自中间外侧核,随前根出脊髓,进入交感干,是节前纤维。 (2)节前纤维的三种去向: 1)终止于相应椎旁神经节,换神经元 2)上升或下降: T1—6 上升 C1—3 T6—10 上升或下降 T11—L3下降 腰骶部交感神经节 3)穿椎旁神经节 终止于椎前节换神经元

119 (3)灰交通支: 起自交感神经节,是节后纤维。 (4)节后纤维的三种去向: 1)经灰交通支 (31对)脊神经 血管、汗腺、竖毛肌 2)形成动脉丛(伴动脉及分支) 分支 脏器 3)交感神经节 分支 脏器

120 3.交感神经的分布 行程 (1)颈部交感干神经节 (颈上、中、下神经节) 1)经灰交通支返至第1—8颈神经 2)经动脉丛,伴动脉的分支 颈上神经节 3)咽支形成咽丛 交通支 分布至头颈部腺体、立毛肌、血管、瞳孔开大肌 咽丛 颈中神经节 4)心上、中、下神经形成心丛,分布于心脏及大血管 颈下神经节 动脉丛 心上、中、下神经

121 (2)胸部交感干神经节 经灰交通支 12对胸神经 胸腹壁 T1—5 分支 肺丛、心丛 分支 节前纤维 节后纤维 腹腔丛 T5(6)~9 内脏大神经 腹腔神经节 节后纤维 节前纤维 T10—12 内脏小神经 主动脉肾节 肝、胰、脾、肾、胃、结肠左曲以上的肠管 内脏大神经 内脏小神经

122 (3)腰部交感干神经节:(共4对) 灰交通支 5对腰神经 分布至下肢血管、汗腺等 分支 节前纤维 L1—2(3) 腰内脏神经 腹主动脉丛 腹主动脉丛和肠系膜下丛 节后纤维 结肠左曲以下消化管、盆腔脏器、下肢 肠系膜下丛 腰内脏神经

123 (二)副交感(神经)部 1.组成 (1)低级中枢 脑干副交感神经核: 动眼神经副核,上、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 脊髓骶部: 2~4节段的骶副交感核 神经节: 器官旁节、器官内节 (2)周围部 脑神经、 盆内脏神经 节前纤维 节后纤维 器官

124 (三)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 1低级中枢的部位不同 2周围神经节的位置不同 3 分布范围不同 4对同一器官所起的作用不同 5节前神经元与节后神经元的比例不同

125 第七节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一 感觉传导通路 (一)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本体感觉 1.躯干四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感受器
第七节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一 感觉传导通路 (一)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本体感觉 1.躯干四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感受器 脊神经节 肌、肌腱、骨膜、关节 脊神经 (周围突) 皮肤的精细触觉 第1级神经元 薄、楔束核 后根 薄、楔束 (中枢突)经脊髓后索 第2级神经元

126 腹后外侧核 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系 丘脑上辐射 经内囊后肢 经延髓、脑桥、中脑 第3级神经元 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 中央前回

127 损伤及其表现: ①脊神经、脊神经节、后根损伤: 同侧相应分布区的本体感觉及精细触觉障碍。 ②延髓后索损伤: 同侧损伤平面以下的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 ③延髓薄束核、楔束核损伤: 同侧半身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 ④延髓内侧丘系交叉处损伤: 双侧上下肢及躯干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 ⑤内侧丘系、腹后外侧核、内囊损伤: 对侧半身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 ⑥大脑皮质损伤: 对侧相应支配区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

128 2.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路 胸核、腰骶膨大Ⅴ—Ⅶ层 脊神经节 感受器 肌肌腱骨膜关节 脊神经 后根 (周围突) 中枢突 第2级神经元 第1级神经元 脊髓小脑前束、后束 旧小脑皮质 经小脑上、下脚

129 (二)痛、温觉和粗略触觉传导通路 浅感觉 1. 躯干、四肢的痛、温觉和触觉传导路 脊神经节 感受器 脊神经 皮肤 (周围突) 第1级神经元 后角固有核(Ⅰ、Ⅳ、Ⅴ层) 后根 中枢突 第2级神经元 

130 上升1~2节 脊髓丘脑侧束(痛温觉) 脊髓丘脑前束(触觉) 白质前连合交叉 经脊髓外侧索、延髓、脑桥、中脑 腹后外侧核 中央后回中、上部 丘脑上辐射 经内囊后肢 中央旁小叶后部 第3级神经元

131 损伤及表现: ①脊神经、脊神经节、后根损伤: 同侧分布区的节段性痛温觉障碍 ②后角损伤: 同侧支配区下1~2节的节段性痛温觉障碍 ③白质前连合损伤: 双侧对称性节段性痛温觉障碍 ④脊髓外侧索损伤: 对侧损伤平面以下(下1~2节段)的痛温觉障碍 ⑤脑干损伤累及脊髓丘脑束、腹后 外侧核损伤: 对侧躯干及上、下肢痛温觉障碍 ⑥内囊损伤: 对侧半身痛温觉障碍 ⑦大脑皮质损伤: 对侧相应支配区的感觉障碍

132 2.头面部痛、温、触觉传导路 头面 三叉神经节 感受器 皮肤 三叉神经 (周围突) 粘膜 第1级神经元 三叉神经脑桥核(触觉)、三叉神经脊束核(痛温觉) 三叉神经根、三叉神经脊束 (中枢突) 第2级神经元

133 腹后内侧核 三叉丘系 第3级神经元 丘脑上辐射 中央后回下部 经内囊后肢

134 损伤及表现: ①三叉神经、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根、三叉神经脊束、三叉神经脊束核损伤: 同侧相应支配区的痛、温觉障碍 ②三叉丘系、腹后内侧核、丘脑上辐射、内囊、中央后回下部损伤: 对侧头面部痛、温觉障碍

135 (三)视觉传导路及瞳孔对光反射: 1.视觉传导路 视觉 双极细胞 感受器 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第1级神经元 节细胞 视神经.视交叉.视束 鼻侧纤维交叉、颞侧不交叉 第2级神经元 外侧膝状体 视辐射 距状沟两侧皮质 经内囊后肢 第3级神经元

136 损伤及表现: ①视神经损伤: 同侧盲 ②视交叉中部损伤: 双颞侧偏盲 ③视交叉外侧部损伤: 同侧眼鼻侧半偏盲 ④视束、外侧膝状体、视辐射、视中枢损伤: 双眼对侧同向性偏盲

137 2.瞳孔对光反射: 视网膜 瞳孔括约肌 视神经 节后纤维 视交叉 睫状神经节 两侧视束 动眼神经 上丘臂 两侧动眼神经副核 顶盖前区 损伤及表现: ①视神经损伤: 患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消失 患侧瞳孔间接对光反射存在 ②动眼神经损伤: 患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消失 患侧瞳孔间接对光反射消失

138 二 运动传导路 (一)锥体系 1.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束 ①起于中央前回上、中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锥体细胞
二 运动传导路 (一)锥体系 1.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束 ①起于中央前回上、中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锥体细胞 ②下行经内囊后肢、大脑脚底中3/5、脑桥基底部、延髓的锥体 ③在锥体交叉处约75~90%的纤维交叉至对侧,形成皮质脊髓侧束,行于脊髓外侧索终止于脊髓前角,支配四肢肌 ④未交叉的纤维行于脊髓前索,为皮质脊髓前束,终止于对侧前角,支配躯干肌 锥体交叉

139 2.皮质核束: ①起于中央前回下部的锥体细胞 ②下行经内囊膝部、大脑脚底中3/5

140 ③大部分终止双侧脑神经运动核,支配双侧眼外肌、咀嚼肌、面部肌、咽喉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④小部分终止于对侧面神经核下部和舌下神经核,支配对侧的面下部肌、舌肌

141 3.上、下运动神经元 ①上运动神经元: 指大脑皮质的锥体细胞及其轴突 ②下运动神经元: 指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细胞 ③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在皮质脊髓束表现为硬瘫 即肌张力增高、肌肉不萎缩、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出现等;在皮质核束表现为核上瘫:即对侧眼裂以下的面肌瘫痪和舌肌瘫痪(舌尖偏向对侧)。 ④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在皮质脊髓束表现为软瘫 即肌张力降低、肌肉萎缩、深、浅反射消失、无病理反射等;在皮质核束表现为核下瘫:即同侧全部面肌瘫痪和舌肌瘫痪(舌尖偏向同侧)。

142 4. 锥体系损伤及表现: ①脊髓前角、前根及脊神经损伤: 同侧节段性软瘫 ②脊髓外侧索损伤: 同侧损伤平面以下硬瘫 ③延髓锥体交叉处损伤: 双侧上、下肢硬瘫 ④锥体、脑桥基底部、大脑脚、内囊后肢损伤: 对侧上、下肢硬瘫 ⑤大脑皮质损伤: 对侧相应支配区硬瘫

143 ⑥面神经核、面神经根、面神经损伤: 同侧面肌核下瘫 ⑦舌下神经核、舌下神经根、舌下神经损伤: 同侧舌肌核下瘫 ⑧大脑脚、内囊膝部、中央前回下部损伤: 对侧面、舌肌核上瘫

144 第八节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一、 脑和脊髓的被膜 (一)脊髓的被膜 1. 硬脊膜: 上端附于枕骨大孔,末端附于尾骨
第八节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一、 脑和脊髓的被膜 (一)脊髓的被膜 1. 硬脊膜: 上端附于枕骨大孔,末端附于尾骨 硬膜外腔:硬脊膜与骨膜之间 硬脊膜 硬膜外腔

145 2.蛛网膜: 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充满脑脊液 终池: 脊髓下端以下,内有马尾 3.软脊膜: 软脊膜 齿状韧带: 齿状韧带 在前、后根之间,软脊膜呈齿状附于硬膜上 蛛网膜 蛛网膜下隙

146 (二)脑的被膜

147 1.硬脑膜: 有两层构成 1)特点 在颅盖部与颅骨疏松结合 在颅底部与颅骨紧密结合 脑膜中动脉 翼点

148 大脑镰 2)由硬脑膜形成的隔 小脑幕 幕切迹 小脑镰 鞍隔 大脑镰 幕切迹 鞍隔 小脑幕 小脑镰

149 3)由硬脑膜形成的静脉窦 上矢状窦 下矢状窦 直窦 窦汇 横窦 乙状窦 颈内静脉 海绵窦 岩上窦 岩下窦

150 颅内、外静脉交通

151 2.蛛网膜: 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下池、蛛网膜颗粒 3.软脑膜: 脉络组织、脉络丛 硬脑膜 蛛网膜颗粒 上矢状窦 软脑膜 蛛网膜 蛛网膜下隙 大脑镰

152 二 脑和脊髓的血管 (一)脑的动脉 颈内动脉 基底动脉 椎动脉

153 1.颈内动脉 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 前交通动脉 脉络丛前动脉 后交通动脉

154 大脑中动脉 大脑前动脉 ①大脑前动脉 皮质支: 半球内侧面,额叶底面,额、顶叶外侧面的上部 中央支: 尾状核、豆状核前部,内囊前肢
②前交通动脉 ③大脑中动脉 皮质支: 半球外侧面的大部分 中央支: 尾状核、豆状核、内囊膝和后肢 ④后交通动脉 ⑤脉络膜前动脉: 至侧脑室脉络丛,供应外侧膝状体、内囊后肢、大脑脚底中1/3、苍白球 大脑中动脉 大脑前动脉

155 2.椎动脉——基底动脉 ①小脑下后动脉: 大脑后动脉 分布小脑下面后部、延髓后外侧部 ②小脑下前动脉: 分布小脑下面前部 ③迷路动脉:
小脑上动脉 分布小脑下面后部、延髓后外侧部 ②小脑下前动脉: 分布小脑下面前部 ③迷路动脉: 分布于内耳 ④脑桥动脉: 分布于脑桥基底部 ⑤小脑上动脉: 分布小脑上部 ⑥大脑后动脉 皮质支: 全部枕叶,颞叶的内侧面和底面 脑桥动脉 中央支: 分布于背侧丘脑,内、外侧膝状体,下丘脑、底丘脑 小脑下后动脉 小脑下前动脉

156 3.大脑动脉环: ①组成: 前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段,两侧后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后动脉始段。 ②位置: 在脑底面围绕视交叉、灰结节及乳头体

157 (二)脑的静脉: 1. 不与动脉伴行 2 分深、浅两组: 浅静脉直接注入硬脑膜窦 深静脉汇合成大脑大静脉注入直窦

158 (三)脊髓的血管 1. 脊髓的动脉 ①脊髓前、后动脉: 均发自椎动脉 ②来自肋间后动脉、腰动脉、骶外侧动脉的脊髓支 2. 脊髓的静脉
脊髓前、后静脉 前、后根静脉 椎内静脉丛 脊髓后静脉 脊髓后动脉 软脊膜 脊髓后动脉 脊髓前静脉 脊髓前动脉 蛛网膜 前根静脉 硬脊膜 椎内静脉丛

159 三 脑脊液循环 侧脑室 脉络丛产生 室间孔 第三脑室 脉络丛产生 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 脉络丛产生 正中孔、外侧孔 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颗粒
三 脑脊液循环 侧脑室 脉络丛产生 室间孔 第三脑室 脉络丛产生 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 脉络丛产生 正中孔、外侧孔 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颗粒 上失状窦

160


Download ppt "第十章 神 经 系 统 第一节 总 论."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