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問 候 天 空 簡媜 http://hk.myblog.yahoo.com/snow940103.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問 候 天 空 簡媜 http://hk.myblog.yahoo.com/snow940103."—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問 候 天 空 簡媜

2 一個不自量力的人瘋狂也似地追著太陽,終於活活渴死。
__________ 夸父追日

3 我讀的是一本 全開藍底沒有封面的…. 無字天書。 天空

4 雲,即是最高的山峰,高到只能用眼睛去攀登。 望雲的眼神,是永遠不見答案的〈天問〉。

5 生命的歷程中,其實也有雨季。所有的豪情壯志都在一剎那間被打溼了,像溼了翅肪膀的鷹,沮喪地凝望陰霾的天空,想要振奮,卻掙不斷細細密密的網絲,想要展翅,卻甩不掉羽翼上凝聚的重露。

6 太陽在一堆潑墨也似的烏雲之中掙扎。 時滅時顯的光線,在天空中掙脫著要出來。

7 於是,昂首,問候天空,伸指彈去滿天塵埃,扯雲朵拭亮太陽。
從今起,這萬里長空,將是我鑲著太陽的湛藍桂冠。

8 天空- 王菲

9 第一課 夏之絕句   簡媜 最夏天的聲音

10 秋蟬 *聽我把春水叫寒 看我把綠葉催黃 誰道秋下一心愁 煙波林野意幽幽 #花落紅 花落紅 紅了楓 紅了楓 展翅任翔雙羽燕 我這薄衣過得殘冬
曲︰李子恆 詞︰李子恆 *聽我把春水叫寒  看我把綠葉催黃 誰道秋下一心愁  煙波林野意幽幽 #花落紅 花落紅  紅了楓 紅了楓 展翅任翔雙羽燕  我這薄衣過得殘冬 +總歸是秋天 總歸是秋天 春走了 夏也去 秋意濃 秋去冬來美景不再  莫教好春逝匆匆

11 簡媜(ㄓㄣ),本名簡敏媜,宜蘭縣冬山鄉人,民國五十年生。
這個字一般詞語不用,只用在女子人名。換言之,是為了替女子命名而特別造出來的名字專用字。字義即「貞女」。 簡媜成長在宜蘭冬山河畔,整治前水災頻仍,她就是在一場大水災時出生的。她形容故鄉是「大地最溫柔的眼部,一年到頭都愛掉淚」。所以她愛淋雨,喜歡海,凡屬於「水」的,都讓她有溫暖又安全的感覺。

12 臺灣大學中文系畢業。歷任廣告公司、文學雜誌、出版社編輯,並曾與友人合辦大雁書店,現在專事寫作。
簡媜所創辦的大雁書店,從民國七十七年到八十二年只存在五年。簡媜說,當初只是想把對文學的理解與熱愛付之行動,與讀者分享,沒有市場概念,所以就做垮了。出版事業即是如此,沒有一點傻氣,大概不容易做得快樂。這種快樂是即使你輸得很慘、賠掉了家當,最後卻得到了美好的回憶。 臺灣大學中文系畢業。歷任廣告公司、文學雜誌、出版社編輯,並曾與友人合辦大雁書店,現在專事寫作。

13 簡媜高中時代自宜蘭北上求學,孤寂的異鄉歲月,促使她開始從事文學創作。
童年生活讓簡媜有足夠的機會與大自然接觸。天晴時到小河摸蛤蜊,在田野奔跑,在樹下守候蟬鳴;而一些有趣的人物,如愛「講古」的老伯、河邊的洗衣婦人、天生外交家的祖母等,亦展現了豐富的生活樣態,這些經驗成為她日後寫作的素材。 簡媜高中時代自宜蘭北上求學,孤寂的異鄉歲月,促使她開始從事文學創作。 七歲就會洗衣燒飯,下田割稻,這種歷練成就了簡媜敏於觀察、勇於切入的能力。十三歲遭喪父之慟後,家務的擔子更重了;那時她單純的赤子之情,只能訴諸天地。後來就讀復興高中,第一次離開家鄉到了繁華的臺北,體會到城鄉差異像出國留學一般大。而思鄉的愁緒 在這時找到出路,她的第一篇稿子發表在校刊上,從此跨出創作的第一步。

14 大學求學期間由哲學系轉中文系,書寫之志乃更加確立。其作品以抒情散文為主,其題材或著重鄉土人情,或關注女性命運,豐富而多樣;
簡媜大學原本念哲學系,大二才轉入中文系。這一年,她嚴肅地思考,認真地生活,記下對生命、真理的質疑,對生活和大自然的禮讚。作品之一的有情石即屬後者,該篇獲得第一屆全國學生文學獎散文首獎,引起文壇注意。 大學求學期間由哲學系轉中文系,書寫之志乃更加確立。其作品以抒情散文為主,其題材或著重鄉土人情,或關注女性命運,豐富而多樣; 簡媜的創作是有計畫和目標的,「要寫什麼?怎麼寫?」不單是有了題材或感觸就寫下來,還要帶有使命感和責任感。「它不只是為了完成自我而已,它可能還涵括了一個看不到、想像不到,卻又極富前瞻性的境界」。

15 其文辭早期多雕琢細緻、典雅流麗,近年則逐漸朝向幽默犀利之路發展。
生動圓美。比「流利」更進一步的語言運用。 其文辭早期多雕琢細緻、典雅流麗,近年則逐漸朝向幽默犀利之路發展。 大學畢業後,簡媜到佛光山普門寺工作,幫星雲法師整理演講稿,並做佛經白話釋義的工作,因此打開智慧之眼,淡然自得,寫下一篇篇富空靈意味的人物誌和禪思小品,集結為只緣身在此山中一書。 簡媜的文章無論以何種角度入手,總有濃烈動人的氣息,這和她善於省思,愛作札記有很大的關係。她自稱有很長一段時間,寫札記成為唯一能讓她快樂的習慣。這種寫作手法可具見於私房書。

16 簡媜的筆觸敏銳細膩,想像豐富多采,被譽為善於驅遣文字語言,形式與風格都深具獨創性的散文作家。曾獲國家文藝獎、梁實秋文學獎、時報文學獎。著有水問、女兒紅、好一座浮島等十餘種。
寫作題材多變的簡媜有了小孩後,也寫下紅嬰仔一書,記錄由職場婦女轉換為全職媽媽的過程,親手撫育新生命的各種心情。她希望三、四十年後,當兒子有興趣回顧自己生命的源頭時,這本書可以提供他最忠實的參考。 寫成紅嬰仔後十年,簡媜帶著孩子遠赴美國科羅拉多州旅居四個月。看到美國的基礎建設、小學教育的發展,不禁與臺灣的種種相比照,寫成了遊學誌一書。

17 得獎紀錄 民國七十年 第一屆全國學生文學獎大專 散文組第一名 〈有情石〉(文) 民國七十九年 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 民國八十三年
第一屆全國學生文學獎大專 散文組第一名 〈有情石〉(文) 民國七十九年 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 民國八十三年 第二十屆國家文藝獎散文獎《胭脂盆地》(書)   

18 一、各家看簡媜 方舟p.1 陳大為:(她的散文)除了極為敏感和細膩的女性直覺/觸覺,簡媜在敘述風格上表現出一種壯士的草莽氣慨,刀起刀落,無論大小題材皆能剖出乾淨俐落、條理分明的橫切面。加上詩化的意象或譬喻,往往能讓平凡的素材產生靈活、沛龐的生命力。

19 鍾怡雯:其擺盪於現實和想像的書寫,遊走文法邊緣的文字,及至混合詩和小說的技巧,無不是她追尋美的手段,也因此為其散文增添助力,使其散發出生命的野性和活力。

20 二、簡媜的散文 技巧與風格 何再慶〈人間行路──簡媜散文世界探究〉:以技巧與風格來講,她的作品結構常作有機的組織;她在古典與現代之間穿梭,不斷地超越自己,也展現了一分獨來獨往的自在與自信。

21 1.札記式的寫作方式 簡媜的文章,無論以何種角度入手,總帶有濃烈的動人氣息,這和她善於省思,愛作札記有很大的關係。以札記作寫作的基礎,這種寫法,可以具見於她的《私房書》。因為她的《私房書》根本就是一本純粹的札記作品。

22 2.化零為整的有機結構 - 簡媜的寫作主題恆是環繞著自身與四圍而發展。而以架構來說,簡媜則喜歡以數個可以自成單篇的標目,共同構成一個主題,讓它形成有機的結構。
以《水問》為例,全書共分六卷,由〈花誥〉起,收入〈水經〉、〈悲賦〉、〈碎詞〉、〈斷語〉,而終於〈化音〉。她在每卷卷首以「卷首語」拈出主調,來涵蓋整卷的各個篇章,然後刻意地使整本書卷卷相續,讓它分之固能自成篇章,合讀也能成為一總體結構。

23 3.以第一人稱廁身字裡行間-簡媜的許多文字都像是無時無刻對自己的私房話,與生死大化的閒閒對答,竊竊私語。這種寫法最容易直接滲入讀者意識,引導讀者進入自己的思維範疇,讓作者的記憶,透過文字做媒介,繪聲成狀的在讀者面前演活,而轉化為讀者的經歷。這可說是一種在平面中呈現立體的文字藝術。

24 4.古典文字的銷融與轉化 -以文字來講,她喜歡轉化古典詩文為現代散文,以造成文字的精鍊與詩化。她喜歡運用典故,喜歡將古典詩文中許多的意境──或許是前人感慨天地四時之變化,或許是一切人事遇合的悲喜──擷取其精華,將之融入一己的情感、經歷中。

25 5.母語的大量運用-儘管她學中文,卻不受傳統束縛,相反的,她常積極的運用她的母語──臺語來表現本土鄉情。這種手法,可以《月娘照眠床》為其代表作。也許有人質疑,用母語寫作,會不會妨礙作者與讀者溝通的可能?其實簡媜也不是一概堅持定要用母語寫作不可,她只是順應素材的內容而定她的用語,如她要寫的是鄉下生活,她就擇定臺語來寫,因為如此,作品才更見真實。

26 三、簡媜自述

27 (一)簡媜的散文觀:散文具有舒緩的敘述魅力,能放縱想像、濃縮情理;不論是剖析人物內在世界、紀錄社會變遷、涵泳情絲理緒,均允許作多向度的延展與疊印。我恆常對人的深層內在感到好奇,尋索其雍容與栖榥之貌,並記錄其證或與救贖的歷程。

28 (二) 簡媜自述她本質中有三種力量永不會消失:
第一種就是鄉土的力量,指的是我所成長的故鄉,那種農村背景的鄉土。 第二種就是女性的力量,如《女兒紅》、《夢遊書》、《胭脂盆地》等都有很多是關於女性的。 第三種就是宗教的力量,除了《只緣身在此山中》外,其他作品雖然很少直接去講,但那個精神仍是有延續的。

29 二、.簡媜的創作分期 方舟p.2 1.兒女情懷—水問(二十五歲)。大學四年簡媜累積了十多萬字的創作稿,她挑選七、八萬字編為水問一書。此書清晰地記錄了她往日心靈的史跡,可說是她個人的斷代史。

30 2.生命與信仰的追索—只緣身在此山中(二十六歲)。
3.鄉愁回溯—月娘照眠床(二十七歲)。

31 4.自敘—私房書(二十八歲)、浮在空中的魚群。
5.閑情—下午茶(二十九歲)(以鹿回頭一文,獲得第三屆「梁實秋文學獎」第三名,三十歲)。

32 6.都市與人—夢遊書,胭脂盆地(三十歲),並出版空靈。

33 7.女性內在自覺—女兒紅。 8.對新生命的重新詮釋—紅嬰仔。

34 最新近作 書寫臺灣歷史的力作—天涯海角(福爾摩沙抒情誌)其作品內在深度,以「人情」為本,凸顯人心中的溫暖,詼諧中帶有些許哀愁,是八○年代崛起的散文家,至今出版十多本散文集,內容有豪曠、有莊嚴;有詼諧、有溫馨。

35 《好一座浮島》回到知識分子的社會批判。

36 亞美利堅遊學誌-寫成紅嬰仔後十年,簡媜帶著孩子遠赴美國科羅拉多州旅居四個月。看到美國的基礎建設、小學教育的發展,不禁與臺灣的種種相比照,寫成了遊學誌一書。

37 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每一樣都有其特殊意義。
第一樣牙籤。挑出別人的長處。 第二件橡皮筋。保持彈性,每件事情都能完成。 第三件OK繃。恢復別人以及自己受傷的感情。 第四件鉛筆。寫下你每天的願望。 第五件橡皮擦。everyone makes mistakes and it is OK 。每個人都會犯錯,沒關係的。 第六件口香糖。堅持下去就能完成工作。而且當你嘗試時,你會得到樂趣。

38 第七件棉花球。提醒你這間教室充滿和善的言語與溫暖的感情。 第八件巧克力。當你沮喪時會讓你舒服些。 第九件面紙。to remind you to help dry someone’s tears,幫別人擦乾眼淚。 第十件金線。記得用友情把我們的心綁在一起。 十一,銅板。to remind you that you are valuable and special。提醒你,你是有價值而且特殊的。 十二,救生員(糖果代替,救生圈形),當你需要談一談時,你可以來找我。

39 題 解 本文選自《水問》。 文章主要在描寫夏天的蟬聲,回憶捉蟬、養蟬的童年往事,以抒發情意和感想。
題 解 兒女情懷—水問(二十五歲)。大學四年簡媜累積了十多萬字的創作稿,她挑選七、八萬字編為水問一書。此書清晰地記錄了她往日心靈的史跡,可說是她個人的斷代史。 本文選自《水問》。 文章主要在描寫夏天的蟬聲,回憶捉蟬、養蟬的童年往事,以抒發情意和感想。 作者認為夏天是聲音的季節,而蟬聲是夏天種種聲音的代表;蟬聲就是夏之絕句。

40 以絕句譬喻夏天蟬唱,主要是取其聲音優美、乍起乍止、又充滿蟬對仲夏的情意感觸,就像絕句的餘韻無窮,耐人尋味。
突然出現,突然消失。

41 作者大量使用譬喻和轉化的修辭手法,將蟬聲化為具體而鮮明的多元感官意象與生活經驗。並穿插童年回憶,將時間縱深拉長,令敘述更為曲折、溫馨。而透過蟬唱的聆聽與描寫,作者更提示我們大自然的美好,值得用心體會,是本文令人深思之處。

42 夏 之 絕 句

43 我們只是太忙罷了, 忙得與美的事物擦身而過都不知不覺。 ~ 簡媜 ~

44 賞讀 夏之絕句 一~六段 來點音樂 1.AfterTheLovin 2. Again 3. AllThingsReady
賞讀 夏之絕句 一~六段 來點音樂 1.AfterTheLovin 2. Again 3. AllThingsReady 4. AmazingGrace 5. AmIThatEasy

45 第一段-以夏天像一首絕句點題。 春天,像一篇巨製的駢儷文;而夏天,像一首絕句。
即駢體文。講究聲律的諧調、字句的綺麗、對偶和用典。駢,音ㄆㄧㄢˊ。兩匹馬共駕一輛車。引申有並列、對偶的意思。儷,音ㄌㄧˋ。成對;成雙。 春天,像一篇巨製的駢儷文;而夏天,像一首絕句。 Why? Why? A:用駢文比喻春天,主要是取其形式上的講究「唯美」;連篇累牘的華麗辭藻就像春天的多彩多姿。用「巨製」形容駢文,是相對於絕句的短小而言。

46 第二段-感嘆自己由於人為的聲音充塞四周,以致久不聞蟬聲。
已有許久,未嘗去關心蟬聲。耳朵忙著聽車聲、聽綜藝節目的敲打聲、聽售票小姐不耐煩的聲音、聽朋友附在耳朵旁低低啞啞(一ㄚ)的祕密聲……。應該找一條清澈潔淨的河水洗洗我的耳朵,因為我聽不見蟬聲。 指壓低聲音的悄悄話。啞,音ㄧㄚ。 暗用許由「洗耳」的典故。 後多用以比喻不願聽、不願過問世事。這裡指不願聽蟬聲以外的雜音。

47 許由是上古時代人。堯帝想把天下讓給他,他不肯接受,躲到箕山腳下;後來堯又請他出任九州長,他跑到穎水邊去洗耳朵,認為堯的話污了他的耳朵。 許由躬耕自食,渴了就去河邊掬飲。有人見他無器,送給他一只瓢,許由喝完把它掛在樹上,風吹作歷歷聲,許由覺得煩,把瓢扔了。 -- 許由掛瓢 許由作《箕山之歌》,唱道: 登彼箕山兮,瞻望天下。 山川麗崎,萬物還普; 日月運照,靡不記睹; 游放其間,何所慾慮? 箕山之志

48 第三段-承前段敘述上課時聽到外面蟬聲齊鳴,讓她驚覺夏天已到了。
轉化、擬人 於是,夏天什麼時候跨了門檻進來我並不知道;直到那天上文學史課的時候, 大學中文系必修的課程。這門課一定會提到唐詩、宋詞、元曲;大概是這種氛圍,才引發了作者一連串有關「夏之『絕句』」的聯想。作者寫作此文時尚就讀於臺灣大學中文系。

49 突然四面楚歌、鳴金擊鼓一般,所有的蟬都同時叫了起來,把我嚇一跳。我提筆的手勢擱淺在半空中,無法評點眼前這看不見、摸不到的一卷聲音。
鳴金擊鼓敲鑼打鼓。古代作戰時用以指揮攻守,擊鼓進攻,鳴金收兵。此處比喻蟬聲響亮、聲勢浩大。金,借指銅鑼。 四面楚歌此處比喻四周完全被蟬聲包圍。史記項羽本紀載:項羽被漢軍圍困於垓下(今安徽省靈璧縣南),夜晚聽到四周的漢軍營中都在唱楚地歌謠,驚訝地說:「漢軍已完全占領了楚地嗎?為什麼漢軍中楚人那麼多呢? 突然四面楚歌、鳴金擊鼓一般,所有的蟬都同時叫了起來,把我嚇一跳。我提筆的手勢擱淺在半空中,無法評點眼前這看不見、摸不到的一卷聲音。 轉化、擬物 劉邦此計是對項羽的心理戰。項羽果然中計,以為楚地全被劉邦占領。此一典故一般都用以形容處境險惡,四周受敵。 這裡把蟬聲比喻成古書,故用「評點」,用「一卷」。

50 多驚訝!把我整個心思都吸了過去,就像鐵沙衝向磁鐵那樣。但當我屏氣凝神正聽得起勁的時候,又突然,不約而同地全都住了嘴。這蟬,又嚇我一跳!就像一條繩子,蟬聲把我的心紮捆得緊緊地,突然在毫無警告的情況下鬆了綁;於是我的一顆心就毫無準備地散了開來,如奮力躍向天空的浪頭,不小心跌向沙灘。 明喻

51 第四段-自己竟不知道夏天已到來。以作為第五段的冒頭。
夏天什麼時候跨了門檻進來,我竟不知道! 草蟬

52 第五段-針對前一段所作的回答。答案本是「蟬聲」,作者卻藉著風吹樹葉聲緩緩引出蟬聲。藉賓形主。
是一扇有樹葉的窗,圓圓扁扁的小葉子像門簾上的花鳥繡,當然更活潑些。 薄翅蟬

53 擬物 風一潑過來,它們就「刷」一聲地晃盪起來;我似乎還聽見嘻嘻哈哈的笑聲,多像一群小頑童在比賽盪鞦韆。風是幕後工作者,負責把它們推向天空;而蟬是啦啦隊,在枝頭努力叫鬧。沒有裁判。 綠瓢蠟蟬 隱喻

54 第六段-把景象從現在引渡到過去。 我不禁想起童年,我的小童年。因為這些愉快的音符太像一卷錄音帶,讓我把童年的聲音又一一撿回來。 擬物

55 賞讀 夏之絕句 七~十一段 來點音樂 1.AngelEyes 2. ASTIMEGOESBY 3. AutumnLeaves
賞讀 夏之絕句 七~十一段 來點音樂 1.AngelEyes 2. ASTIMEGOESBY 3. AutumnLeaves 4. AveMariabyShubert 5. AwayInManger

56 第七段-僅一句話。作為第八段至第十一段的「冒頭」,回憶童年捉蟬經過。
首先撿的是蟬聲。

57 第八段到第十一段寫小時侯不懂得聽蟬而只知捉蟬的經過,隱含對自己無知的愧疚。
紅紋沫蟬

58 第八段-寫為捉蟬,呼朋引伴常走的小路,作為這一大段落的引子。
那時,最興奮的事不是聽蟬而是捉蟬。 小孩子總喜歡把令他好奇的東西都一一放在手掌中賞玩一番,我也不例外。唸小學時,上課分上、下午班,這是一、二年級的小朋友才有的優待,可見我那時還小。上學時有四條路可以走,其中一條沿著河,岸邊高樹濃蔭,常常遮掉半個天空。雖然附近也有田園農舍,可是人跡罕至,對我們而言,真是又遠又幽深,讓人覺得怕怕地。然而,一星期總有好多趟,是從那兒經過的;尤其是夏天。輪到下午班的時候,我們總會呼朋引伴地一起走那條路,沒有別的目的,只為了捉蟬。

59 第九段-描述一群小學生被蟬聲吸引而捉蟬的情況。
你能想像一群小學生,穿卡其短褲、戴著黃色小帽子,或吊帶褶裙,乖乖地把「碗公帽」的鬆緊帶貼在臉沿的一群小男生、小女生,書包擱在路邊,也不怕掉到河裡,也不怕鉤破衣服,更不怕破皮流血,就一腳上一腳下地直往樹的懷裡鑽的那副猛勁嗎?只因為樹上有蟬。蟬聲是一陣襲人的浪,不小心掉進小孩子的心湖。 隱喻

60 於是湖心拋出千萬圈漣漪如千萬條繩子,要逮捕那陣浪。「抓到了!抓到了!」有人在樹上喊。趕快下面有人打開火柴盒把蟬關了進去。不敢多看一眼,怕牠飛走了。那種緊張就像天方夜譚裡,那個漁夫用計把巨魔騙進古罈之後,趕忙封好符咒再不敢去碰它一般。可是,那輕紗般的薄翼卻已在小孩們的兩顆太陽中,留下了一季的閃爍。 借喻難忘的回憶 借喻明亮的雙眼

61 第十段-寫回到教室後,同學們逗弄鉛筆盒裡的蟬,並以天牛、金龜子作陪襯。
到了教室,大家互相炫耀鉛筆盒裡的小動物──蟬、天牛、金龜子。有的用蟬換天牛,有的用金龜子換蟬。大家互相交換也互相贈送。有的乞求幾片葉子,餵他鉛筆盒或火柴盒裡的小寶貝。那時候打開鉛筆盒就像開保險櫃一般小心,心裡癢癢的時候,也只敢湊一隻眼睛開一個小縫去瞄幾眼。

62 上課的時候,老師在前面呱啦呱啦地講,我們兩眼瞪著前面,兩隻手卻在抽屜裡翻玩著「聚寶盒」。耳朵專心地聽著金龜子在筆盒裡拍翅的聲音,愈聽愈心花怒放,禁不住開個縫,把指頭伸進去按一按金龜子,叫牠安靜些;或是摸一摸斂著翅的蟬,也拉一拉天牛的一對長角,看是不是又多長一節?不過,偶爾不小心,會被天牛咬了一口,牠大概頗不喜歡那長長扁扁被戳得滿是小洞的鉛筆盒吧。

63 第十一段-整個夏季,蟬聲依舊,但是那聲音並非來自鉛筆盒。
擬人 意即被捉進鉛筆盒中的蟬,就不再叫了。這句話涵義非常豐富。單獨來看可能是在諷刺人們往往把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結合上下文看:興高采烈地捉蟬,卻不能使鉛筆盒變音樂盒,可謂徒勞無功。 整個夏季,我們都興高采烈地強迫蟬從枝頭搬家到鉛筆盒來,但是鉛筆盒卻從來不會變成「音樂盒」,蟬依舊在河邊高高的樹上叫。整個夏季,蟬聲也沒少了中音或低音,依舊是完美無缺的和音。 擬人

64 賞讀 夏之絕句 十二~十九段 來點音樂 1.AwayManger 2. AwayManger 3. BalladforAdeline
賞讀 夏之絕句 十二~十九段 來點音樂 1.AwayManger 2. AwayManger 3. BalladforAdeline 4. BeginBeguine 5. BegintheBeguine

65 第十二段-小結第八至第十一段。正式進入主題——蟬聲。
捉得住蟬,卻捉不住蟬聲。

66 第十三段-呼應篇首再次點題,蟬聲足以代表夏天。
夏乃聲音的季節,有雨打,有雷響、蛙聲、鳥鳴及蟬唱。蟬聲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絕句。

67 第十四段-從「絕句」的觀點及聯想來描述蟬聲。
隱喻 絕句該吟該誦,或添幾個襯字歌唱一番。蟬是大自然的一隊合唱團,以優美的音色,明朗的節律,吟誦著一首絕句。這絕句不在唐詩選不在宋詩集,不是王維的也不是李白的,是蟬對季節的感觸,是牠們對仲夏有共同的情感,而寫成的一首抒情詩。 擬人

68 自然詩派唐代詩歌流派之一,內容多寫山水與田園,風格恬靜清樸,以韻味取勝。王維、孟浩然等為代表詩人。
詩中自有其生命情調,有點近乎自然詩派的樸質,又有些曠達飄逸;更多的時候,尤其當牠們不約而同地收住聲音時,我覺得牠們胸臆之中,似乎有許多豪情悲壯的故事要講。也許,是一首抒情的邊塞詩。 自然詩派唐代詩歌流派之一,內容多寫山水與田園,風格恬靜清樸,以韻味取勝。王維、孟浩然等為代表詩人。 A:蟬的幼年時期是在土中生活數年,而當牠們爬出地面羽化後,壽命通常只有兩三週,同時只吃些水分樹汁來維持生命,在盡情唱著嘹亮的生命之歌後,交尾死亡。頗有一種悲壯生命情調,所以稱得上「豪情悲壯」,也與邊塞詩的生命情調相近。 Why?

69 第十五段 -分述一:寫晨間的蟬聲。 隱喻 晨間聽蟬,想其高潔。蟬該是有翅族中的隱士吧。高據樹梢,餐風飲露,不食人間煙火。那蟬聲在晨光朦朧之中分外輕逸,似遠似近,又似有似無。一段蟬唱之後,自己的心靈也跟著透明澄淨起來,有一種「何處惹塵埃」的了悟。蟬亦是禪。 有二義:一指野外生活的艱苦,義同「餐風宿露」、「餐風宿雨」、「餐風宿水」、「餐風宿草」等;二形容超脫塵世的神仙生活。這裡用的是第二義。 梵語「禪那」的省稱。意譯為「靜思」

70 第十六段 -分述二:寫午後的蟬聲。 午後也有蟬,但喧囂了點。像一群吟遊詩人,不期然地相遇在樹蔭下,閒散地歇他們的腳。拉拉雜雜地,他們談天探詢、問候季節。倒沒有人想作詩,於是聲浪陣陣,缺乏韻律也沒有押韻。他們也交換流浪的方向,但並不熱心,因為「流浪」,其實並沒有方向。

71 第十七段-分述三:寫黃昏的蟬聲。 我喜歡一面聽蟬一面散步,在黃昏。走進蟬聲的世界裡,正如欣賞一場音樂演唱會一般,如果懂得去聽的話。有時候我們抱怨世界愈來愈醜了,現代文明的噪音太多了;其實在一灘濁流之中,何嘗沒有一潭清泉?在機器聲交織的音圖裡,也有所謂的「天籟」。 擬物

72 我們只是太忙罷了,忙得與美的事物擦身而過都不知不覺。也太專注於自己,生活的鏡頭只攝取自我喜怒哀樂的大特寫,其他種種,都是一派模糊的背景。如果能退後一步看看四周,也許我們會發覺整個圖案都變了。變的不是圖案本身,而是我們的視野。所以,偶爾放慢腳步,讓眼眸以最大的可能性把天地隨意瀏覽一番,我們將恍然大悟:世界還是時時在裝扮著自己的。而有什麼比一面散步一面聽蟬更讓人心曠神怡?聽聽親朋好友的傾訴,這是我們常有的經驗。聆聽萬物的傾訴,對我們而言,亦非難事,不是嗎? 擬物 擬物

73 第十八段-分述四:寫「聆聽」中的蟬聲,強調其為 生命之歌。
第十八段-分述四:寫「聆聽」中的蟬聲,強調其為 生命之歌。 隱喻 聆聽,也是藝術。大自然的寬闊是最佳的音響設備。想像那一隊一隊的雄蟬斂翅據在不同的樹梢端,像交響樂團的團員各自站在舞臺上一般。只要有隻蟬起個音,接著聲音就紛紛出了籠。牠們各以最美的音色獻給你,字字都是真心話,句句來自丹田。 擬物 一方面指用力歌唱,一方面也指句句來自內心深處,所以上文說「是真心話」。

74 牠們有鮮明的節奏感,不同的韻律表示不同的心情。牠們有時合唱有時齊唱,也有獨唱,包括和音,高低分明。牠們不需要指揮也無需歌譜,牠們是天生的歌者。歌聲如行雲如流水,讓人了卻憂慮,悠遊其中。又如澎濤又如駭浪,拍打著你心底沉澱的情緒,頃刻間,你便覺得那蟬聲宛如狂浪淘沙般地攫走了你緊緊扯在手裡的輕愁。蟬聲亦有甜美溫柔如夜的語言的時候,那該是情歌吧。 ㄆㄥ ㄊㄠˊ 大浪沖刷水中的泥沙。淘,音ㄊㄠˊ。沖刷。 擬物

75 形容聲音宛轉迴旋。疊,樂曲再奏一遍。此為轉折之意。
指「纏綿的情意」。可視為省說,也可視為轉品:形容詞當名詞用。 總是一句三疊,像那傾吐不盡的纏綿。而蟬聲的急促,在最高漲的音符處突地戛然而止,更像一篇錦繡文章被猛然撕裂,散落一地的鏗鏘字句,擲地如金石聲,而後寂寂寥寥成了斷簡殘篇,徒留給人一些悵惘、一些感傷。何嘗不是生命之歌?蟬聲。 突然停止。戛,音ㄐㄧㄚˊ。 殘缺不全的書籍。比喻「寂寂寥寥」的蟬聲。 精美華麗的文章。 略喻

76 第十九段-再度呼應篇首,三度點題。 而每年每年,蟬聲依舊,依舊像一首絕句,平平仄仄平。
對照前面所書寫,皆為片段的、有時空限制的蟬唱,這一段告訴我們,這夏之絕句是亙古長傳、永續不絕的夏之天籟,是書寫不盡,聆聽不完的。對照前一段,蟬聲戛然而止,有如生命之歌;生命之歌,有終結之時,而此一年年如舊的蟬唱,與生命之歌最大的不同,即在其周而復始,此一天籟對比出人生有限。平平仄仄平,這裡是指蟬聲優美而富節奏感。 而每年每年,蟬聲依舊,依舊像一首絕句,平平仄仄平。

77 統整重要修辭 譬 喻 轉 化 引 用

78 譬 喻 譬喻大別有四: 明喻:在語文中,具備喻體、喻詞、喻依 的一種修辭技巧。
譬 喻 譬喻大別有四: 明喻:在語文中,具備喻體、喻詞、喻依 的一種修辭技巧。 隱喻:在語文中,具備喻體、喻依,而喻詞由準繫詞如「是」(含有「好像」之意)代替的一種修辭技巧。

79 略喻:在語文中,省略喻詞,僅有喻體 、喻依的一種修辭技巧。
借喻:在語文中,將喻體、喻詞省略,僅剩下喻依的一種修辭技巧。

80 明 喻 春天,像一篇巨製的駢儷文;而夏天,像一首絕句。(第一段) 突然四面楚歌、鳴金擊鼓一般,所有的蟬都同時叫了起來,把我嚇一跳。(第三段)
明 喻 春天,像一篇巨製的駢儷文;而夏天,像一首絕句。(第一段) 突然四面楚歌、鳴金擊鼓一般,所有的蟬都同時叫了起來,把我嚇一跳。(第三段) 「四面楚歌、鳴金擊鼓」是喻體;「所有的蟬都同時叫了起來」是本體;「一般」有喻詞的功能。 於是我的一顆心就毫無準備地散了開來,如奮力躍向天空的浪頭,不小心跌向沙灘。(第三段)

81 隱 喻 風是幕後工作者,負責把它們推向天空;而蟬是啦啦隊,在枝頭努力叫鬧。(第五段)   蟬聲是一陣襲人的浪,……。(第九段)

82 略 喻 ……乖乖地把「碗公帽」的鬆緊帶貼在臉沿的一群小男生小女生,……。(第九段) 「碗公帽」單獨來看:碗公,喻體。帽,本體。喻詞省略。
略 喻 ……乖乖地把「碗公帽」的鬆緊帶貼在臉沿的一群小男生小女生,……。(第九段) 「碗公帽」單獨來看:碗公,喻體。帽,本體。喻詞省略。 而蟬聲的急促,……更像一篇錦繡文章被猛然撕裂,……。(第十八段) 「錦繡文章」單獨來看:錦繡,喻體。文章,本體。喻詞省略。

83 借 喻 那輕紗般的薄翼卻已在小孩們的兩顆太陽中,留下了一季的閃爍。(第九段)
借 喻 那輕紗般的薄翼卻已在小孩們的兩顆太陽中,留下了一季的閃爍。(第九段) 「輕紗般的薄翼」是明喻。輕紗,喻體。薄翼,本體。般,有喻詞的作用。 兩顆太陽,借喻明亮熱切、炯炯有神的雙眼。 閃爍,一方面是形容「輕紗般的薄翼」之亮麗;更深一層,則是「兩顆太陽」的閃爍,借喻心情的歡欣喜悅、興奮不已。

84 借 喻 我們兩眼瞪著前面,兩隻手卻在抽屜裡翻玩著「聚寶盒」。(第十段) 「聚寶盒」借喻鉛筆盒或火柴盒,因為裡面裝的是小朋友心中的小寶貝。

85 轉 化 轉化,又稱比擬,是將甲轉變(當作)成乙 的修辭技巧。大別之有三: 一是擬人(將物擬人) 。
轉 化 轉化,又稱比擬,是將甲轉變(當作)成乙 的修辭技巧。大別之有三: 一是擬人(將物擬人) 。 二是擬物(有將物擬物、將人擬物兩種,物性化)。 三是將虛擬實(形象化)。

86 擬 人 夏天什麼時候跨了門檻進來,我竟不知道!(第三段) 把夏天轉化成人,才會「跨了門檻進來」。 蟬是大自然的一隊合唱團。(第十四段隱喻)
擬 人 夏天什麼時候跨了門檻進來,我竟不知道!(第三段) 把夏天轉化成人,才會「跨了門檻進來」。 蟬是大自然的一隊合唱團。(第十四段隱喻) 午後也有蟬,但喧囂了點。像一群吟遊詩人,……因為「流浪」,其實並沒有方向。(第十六段) 這一段先用「像一群吟遊詩人」一個明喻,以下至段末,便從這個明喻,將蟬轉化為人,進行敘寫。 世界還是時時在裝扮著自己的。 (第十七段)

87 擬 物 無法評點眼前這看不見、摸不到的一卷聲音。(第三段)
擬 物 無法評點眼前這看不見、摸不到的一卷聲音。(第三段) 「評點」和「一卷」合成一套轉化,同時針對「蟬聲」。因為把蟬聲(物)轉化成「一卷(書)」(物),所以就用「評點」來形容對蟬聲的欣賞。 風一潑過來,它們就「刷」一聲地晃盪起來。(第五段) 用「潑」是把風(物)轉化成水(物)來描述。

88 擬 物 只要有隻蟬起個音,接著聲音就紛紛出了籠。(第十八段) 把蟬聲(物)轉化成鳥獸(物),才會「出了籠」。

89 形像化 讓我把童年的聲音又一一撿回來。(第六段) 把無形體的聲音轉化成有形體的事物,所以用「撿」。 在機器聲交織的音圖裡。(第十七段)
把無形體的機器聲,轉化成有形體的布(線縷),所以用「交織」。 拍打著你心底沉澱的情緒。(第十八段) 情緒無形體,轉化成汙(濁)水,所以用「沉澱」。

90 引 用 定義: 指在語文中,有意援引別人的文獻、材料、言論或史料典籍、諺語、俚語、成語、格言、警句、寓言、故事、歌謠等,號人佐證或闡明自己的論點,表達自己的思想或感情的一種修辭技巧。 以形式而言,可分為明引、暗引、活用等。

91 明 引 明引:凡在語文中,明白告訴讀者所引的話出自何處的一種修辭技巧。如:
明 引 明引:凡在語文中,明白告訴讀者所引的話出自何處的一種修辭技巧。如: 一段蟬唱之後,自己的心靈也跟著透明澄淨起來,有一種「何處惹塵埃」的了悟。 引用禪宗六祖慧能示法詩:「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92 暗 引 暗引:凡在語文中,引用時,不指明出處的一種修辭技巧。如: 應該找一條清澈潔淨的河水洗洗我的耳朵,因為我聽不見蟬聲。
暗 引 暗引:凡在語文中,引用時,不指明出處的一種修辭技巧。如: 應該找一條清澈潔淨的河水洗洗我的耳朵,因為我聽不見蟬聲。 暗用舜欲徵召許由為九州長,許由不願聽聞此事,而跑到穎水邊洗耳的典故。

93 暗 引 晨間聽蟬,想其高潔。 暗用駱賓王〈在獄詠蟬〉: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西陸:秋天。 南冠:囚犯的代稱。 玄鬢影:指蟬;也寓指自己正值壯年。 〈白頭吟〉:樂府曲名,郭茂倩《樂府詩集》解題說鮑照、虞世南諸作,都有自傷清白正直卻遭受誣陷的慨嘆。

94 暗 引 蟬該是有翅族中的隱士吧。高據樹梢,餐風飲露,不食人間煙火。
暗 引 蟬該是有翅族中的隱士吧。高據樹梢,餐風飲露,不食人間煙火。 暗用《莊子.逍遙遊》:「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 綽約:柔媚婉約。

95 賞 析 作者大量使用了譬喻和轉化的修辭手法,將蟬聲化為具體而鮮明的多元感官意象與生活經驗。
賞 析 作者大量使用了譬喻和轉化的修辭手法,將蟬聲化為具體而鮮明的多元感官意象與生活經驗。 為避免平鋪直敘的沉悶,文章中常常以短段承上啟下,使全文層次分明、錯落有致。凡此都是值得學習的寫作手法。 薄翅蟬

96 本文在蟬聲的描寫之外,並穿插童年回憶,將時間縱深拉長,也令敘述更為曲折、溫馨。而透過蟬唱的聆聽與描寫,作者更提示我們大自然的美好,值得用心體會,這點尤其令人深思。
褐翅葉蟬

97 褐翅葉蟬若蟲 文中三次點題: 夏天像一首絕句。(第一段) 蟬聲足以代表夏天,故夏天像一首絕句。(第十三段)
而每年每年,蟬聲依舊,依舊像一首絕句,平平仄仄平。(第十九段) 褐翅葉蟬若蟲

98 夏之絕句的短段 第一段 春天,像一篇巨製的駢儷文;而夏天,像一首絕句。 1.將題目「夏之絕句」擴大而成,作為籠罩全文的總冒。
2.前半春天云云,用來映襯後半夏天云云。

99 第四段 夏天什麼時候跨了門檻進來,我竟不知道! 結上啟下:小結第二、三段,並作為第五段的冒頭。

100 青羽衣蛾蠟蟬 第六段 我不禁想起童年,我的小童年。因為這些愉快的音符太像一卷錄音帶,讓我把童年的聲音又一一撿回來。
承上啟下,過渡書寫內容:從現在過渡到童年。 青羽衣蛾蠟蟬

101 第七段-首先撿的是蟬聲。 承接上段,將「童年的聲音」明確定位在「蟬聲」,作為第八至第十一段追敘的冒頭。 麗紋廣翅蠟蟬

102 第十二段 捉得住蟬,卻捉不住蟬聲。 小結第八至第十一段。 紅條葉蟬

103 夏乃聲音的季節,有雨打,有雷響、蛙聲、鳥鳴及蟬唱。蟬聲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絕句。
第十三段 夏乃聲音的季節,有雨打,有雷響、蛙聲、鳥鳴及蟬唱。蟬聲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絕句。 1.承前一段,並呼應首段,再度點題。 2.以下完全進入「夏之絕句」主題的描述。

104 而每年每年,蟬聲依舊,依舊像一首絕句,平平仄仄平。
第十九段 而每年每年,蟬聲依舊,依舊像一首絕句,平平仄仄平。 1.呼應首段,三度點題。 2.結束全文。

105 問題與討論 一、本文使用長、短段穿插的方式行文,其中「短段」部分,在文章結構上各有其作用;請你任選二段,說明其作用。
答:短段的主要作用有三:強調重點、突出主題以及作為文章不同層次之間的過渡之用。換言之,共有強調段、主題段和過渡段三種不同性質的短段。本文的短段三者皆備。 二、作者說:「我們只是太忙罷了,忙得與美的事物擦身而過都不知不覺。」你有過這種錯過之後,重新發現的經驗嗎?請說出來與同學分享。

106 蟬與文學 一、詠蟬詩 方舟p.2

107 李商隱 蟬 本以高難飽,暗喻自己的清高 徒勞恨費聲。吸風飲露難飽 五更疏欲斷,寄托自己的身世遭遇 一樹碧無情。責怪樹的無情
李商隱  蟬 身居高處來就難以填飽肚子,又何必徒然地發出怨恨的聲音呢!五更時候疏落的鳴叫像要斷絕似的,滿樹碧綠,卻沒有絲毫同情你。為了卑微的官職,我如同草梗隨波飄泊,家園也已荒蕪。真感謝你提醒我,其實我也跟你一樣,全家人都很清苦啊! 本以高難飽,暗喻自己的清高 徒勞恨費聲。吸風飲露難飽 五更疏欲斷,寄托自己的身世遭遇 一樹碧無情。責怪樹的無情 薄宦梗猶汎,當幕僚小官 故園蕪已平。思歸迫切 煩君最相警, 我亦舉家清。 蟬的難飽正與我也舉家清貧相應

108 虞世南 詠蟬 垂緌飲清露,暗示顯宦身分 流響出疏桐。高標逸韻 居高聲自遠, 非是藉秋風。 立身品格高潔的人,並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例如權勢地位、有力者的幫助),自能聲名遠播 樹上的蟬兒垂下觸鬚,盡情地吮吸枝葉上清新的露汁;清脆響亮的鳴聲,從稀疏的梧桐樹枝流瀉出來。牠位在樹的最高處,叫聲自然能夠遠遠地傳送,而不是憑藉著秋風。

109 于武陵 詠蟬 江頭一聲起, 芳歲已難留。 聽此高林上, 遙知故國秋。 應催風落葉, 似勸客回舟。 不是新蟬苦, 年年自有愁。
于武陵 詠蟬 江邊傳來一陣蟬叫聲,讓人察覺美好的年歲已留不住。聽到這高林上的蟬鳴,遙想那故鄉也已經是秋天了吧!那蟬聲好像在催促著西風吹落樹葉,又像是勸告旅客趕快掉頭回家。不是今年的蟬叫特別淒苦,而是我心中年年都有不同的愁思吧! 江頭一聲起, 芳歲已難留。 聽此高林上, 遙知故國秋。 應催風落葉, 似勸客回舟。 不是新蟬苦, 年年自有愁。

110 駱賓王 在獄詠蟬 西陸蟬聲唱, (以蟬聲來逗起客思)
駱賓王 在獄詠蟬 西陸蟬聲唱, (以蟬聲來逗起客思) 南冠客思深。 (對偶、起興) 不堪玄鬢影, (說蟬) 來對白頭吟。 (說自己) 露重飛難進,比喻環境的壓力 風多響易沉。喻政治上的不得意 無人信高潔, 誰為表予心。 自喻高潔的品性,不為時人所了解,相反地還被誣陷入獄 秋蟬鳴叫,使身在牢中的我,心生陣陣鄉愁。更令人難受的是翅如黑鬢的秋蟬,來對著我這個滿頭白髮的人鳴叫。秋露已重,壓在翅上很難飛起,外頭風大,叫的聲音也被掩蓋掉。沒有人會相信牠的高潔,又有誰能表白我這番心意呢?

111 二、和蟬有關的成語 噤若寒蟬 : 晚秋的蟬那樣一聲不響。比喻不敢說話。 2金蟬脫殼:
噤若寒蟬 : 晚秋的蟬那樣一聲不響。比喻不敢說話。 2金蟬脫殼: 蟬是一種昆虫名。蟬變為成虫時,要蛻去幼虫時的殼,比喻用計脫逃使對方不能及時發覺。

112 3. 捕蟬之道 : 做事要專心一致 孔子到楚國去,路過一處大道,兩旁綠柳成陰;看見一位駝背老人,在柳中黏知了,只見他手持長竿,對準目標,輕輕一觸,即獲取一隻,比探囊取物還容易。 孔子頗為稀奇,上前問道﹕「你的技術真高明,能否說說固中道理?」 「噢﹗先生,這是沒有高深學問的。先說說我練習捕蟬的過程,我在五六月間,知了尚未出世時,便把泥巴搓成一顆顆丸子,拿在竿頭上,用手疊起來;若能兩顆重疊不墜,捕蟬時便很少失手,三顆重疊不墜,便十拿九穩了。這是我練習穩定的工夫。再說我捕蟬時的專心致志吧,我在對準目標的時候,身子真好像一根木樁,手臂便是上面的樹枝;這時,雖有天地之大,萬物之多,我的兩眼只見到蟬的雙翅,其他一無所知。」

113 4.螳螂搏蟬: 螳螂欲捕蟬而不知黃雀在後。比喻眼光短淺,只貪圖眼前的利益而不顧後患。 5.寒蟬仗馬: 仗馬,指皇宮儀仗中的立馬。形容悶不吭聲﹑不敢說話。 6.蟹匡蟬緌:緌 ㄖㄨㄟˊ,古代帽子打結後下垂的部分。蟹匡指螃蟹的背甲方正有如供蠶吐絲的平筐,蟬緌指蟬頷下長而直的口器,有如垂下的帽帶。蟹匡蟬緌指徒有外形相似,實質上卻一點關係都沒有。後用以比喻名實不符。

114 7.蟬不知雪: 蟬夏生而秋死,終生未曾見雪,故不知雪。比喻見聞淺薄。 8.蟬腹龜腸: 古人以為蟬食露、龜飲水。故借以比喻腹中飢餓空虛。

115 延伸閱讀-簡媜 《水問》 洪範 《頑童小蕃茄》 九歌 《天涯海角—福爾摩沙抒情誌》 聯合文學 小品散文: 《私房書》 洪範 《下午茶》 洪範
《水問》 洪範 《頑童小蕃茄》 九歌 《天涯海角—福爾摩沙抒情誌》 聯合文學 小品散文: 《私房書》 洪範 《下午茶》 洪範 《密密語》 洪範

116 延伸閱讀 有關蟬的書籍 《臺灣賞蟬圖鑑》 陳振祥 大樹

117 有關《水問》一書 洪範出版社如此推崇著: 出入於現實理想間,想像細緻,思索綿密,於平常題目中抽取最動人的因素,遂編織為現代知識青年的文學錦繡,排除閒俗,肯定情愫。 《水問》為作者的第一本書,以清純的少女心懷敘說大學校園裡外的人生幻化,筆觸自然且富創造意蘊。

118 《水問.序》 像每一滴酒回不了最初的葡萄,我回不了年少。
為了讓這本書能夠真切地傳達那一時期心靈成長的次序,我特地將大學四年中的作品作了分類,共分成六類,始於「花誥」終於「化音」,每卷以卷首語拈出主調。使整本書卷卷相續而合成總體,每一篇既是它自己的意義亦是全書的謎底。希望透過這樣的設計,清晰地記錄往日心靈的史跡。我的確願意尊重《水問》為個人的「斷代史」。

119 有關蟬的資訊 屬於同翅目蟬科,全世界已知約有3000種,臺灣已知約有70多種。 生活史:卵-若蟲-成蟲。
卵產在植物組織內﹔孵化後若蟲鑽入土中生活。其生活史短至一年也有長達十七年者。 圖片來源:《臺灣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手冊(6)臺灣昆蟲(I)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印行

120 成蟲生活在植物上,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的汁液。
若蟲蛻皮可入中藥稱「蟬蛻」。 成蟲生活在植物上,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的汁液。 蟬是同翅目昆蟲中大家最熟知的鳴蟲,俗名「知了」。 圖片來源:陽明山國家公園

121 複眼大,位於頭部兩側。頭部上方在兩複眼間有 3個單眼﹐呈三角形排列。
比起其他昆蟲來算是屬大型的昆蟲。 複眼大,位於頭部兩側。頭部上方在兩複眼間有 3個單眼﹐呈三角形排列。 翻拍自《臺灣賞蟬圖鑑》陳振祥攝影 大樹

122 觸角短小,鬃狀;前胸短闊,領狀;中胸背板特別發達,後方呈「X」形隆起;翅膜質,脈紋粗;前足開掘式;雄蟲腹部第1節兩側有發音器。
節自《中國大百科全書.生物學》、《昆蟲圖鑑小百科知識庫》、《臺灣賞蟬圖鑑》。

123 翻拍自《臺灣賞蟬圖鑑》陳振祥攝影 大樹

124 翻拍自《臺灣賞蟬圖鑑》陳振祥攝影 大樹

125 依鳴叫的時間可分三類: 日間鳴叫 如熊蟬屬、寒蟬屬等,這一類是我們在野外較常聽到的,鳴聲比較清響亮,不同種類的蟬也常一起鳴唱,比較不會因其他蟬的鳴聲干擾而停止鳴唱。

126 如暮蟬屬,這一類的蟬較喜歡陰暗的樹林內,通常不會出現在樹冠層。 只在黎明及黃昏鳴叫
除日間鳴叫外,在黎明及黃昏也會鳴叫 如暮蟬屬,這一類的蟬較喜歡陰暗的樹林內,通常不會出現在樹冠層。 只在黎明及黃昏鳴叫 如北埔蟬,幾乎都是在天黑之後才開始鳴唱,而且鳴唱的時間不長。 節自《臺灣賞蟬圖鑑》


Download ppt "問 候 天 空 簡媜 http://hk.myblog.yahoo.com/snow940103."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