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三章 核酸化学
2
核酸是存在于细胞中的一类大分子酸性物质,包括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两大类。
3
第一节 核酸的化学组成 核酸的水解产物: 核糖 磷酸 核酸→核苷酸→ 戊糖 → 核苷 脱氧核糖 嘌呤碱 含氮碱 嘧啶碱
4
碱基 1. 嘧啶碱: 尿嘧啶 胞嘧啶 胸腺嘧啶 嘧啶 (1,3-二氮杂苯)
5
2. 嘌呤碱: 腺嘌呤 鸟嘌呤 1,3,7,9-四氮杂茚
6
戊糖: 脱氧核糖 核糖
7
核苷: 核苷是由戊糖与含氮碱基经脱水缩合而生成的化合物。
在大多数情况下,核苷是由核糖或脱氧核糖的C-1’ β-羟基与嘧啶碱N-1或嘌呤碱N-9氢进行缩合,故生成的化学键称为β ,N糖苷键。
8
N1 N9 β1’ β1’ N1 腺苷(AR) 脱氧胞苷(dCR) β1’,N9-糖苷键 β1’,N1-糖苷键 β1’
9
C5 β1’ 假尿苷(ψ) β1,, 5-糖苷键
10
“稀有核苷” 是由“稀有碱基”所生成的核苷。如: 5-甲基胞嘧啶; 5-羟甲基尿嘧啶; N6-甲基腺嘌呤; 次黄嘌呤;
11
核苷酸 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核苷酸 2’-核苷酸 3’-核苷酸 5’-核苷酸 根据磷酸基缩合的位置 根据结合的戊糖类型
12
核苷酸的分子结构
13
5’-核苷酸 一磷酸核苷 二磷酸核苷 三磷酸核苷
14
环核苷酸的分子结构 环一磷酸腺苷 环一磷酸鸟苷
15
核苷酸的命名及缩写符号 脱氧 碱基 磷酸基数目 磷酸 d A M P G D T C U
16
第二节 核酸的一级结构 多核苷酸链: 基本单位:核苷酸 连接方式:3’,5’-磷酸二酯键 分子形态:长链状聚合物
第二节 核酸的一级结构 多核苷酸链: 基本单位:核苷酸 连接方式:3’,5’-磷酸二酯键 分子形态:长链状聚合物 有方向性:具5’-端和3’-端
17
· 多聚核苷酸链一端的C5′带有一个自由磷酸
基,称为5′-磷酸端(常用5’-P表示). · 另一端C3’带有自由的羟基,称为3′-羟基端(常用3’-OH表示)。
18
DNA分子主要由dAMP、dGMP、dCMP和dTMP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所组成。
DNA的一级结构就是指DNA分子中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及连接方式。 RNA分子主要由AMP,GMP,CMP,UMP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 RNA的一级结构就是指RNA分子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及连接方式。
19
核酸一级结构的表示方法 多聚核苷酸链具有方向性,当表示一个多聚核苷酸链时,必须注明它的方向是5′→3′或是3′→5′。
20
在多聚核苷酸(DNA或RNA)链中,由于构成核苷酸单元的戊糖和磷酸基是相同的,体现核苷酸差别的实际上只是它所带的碱基,所以多聚核苷酸链结构也可表示为:
21
5′PAPCPGPCPTPGPTPA 3′ 或5′ ACGCTGTA 3′
在讨论有关核酸问题时,一般只关心其中碱基的种类和顺序,所以上式可以进一步简化为: 5′PAPCPGPCPTPGPTPA 3′ 或5′ ACGCTGTA 3′
22
第三节 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一、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模型
DNA双螺旋结构是DNA二级结构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Watson和Crick两位科学家于1953年提出来的一种结构模型。
23
(一)DNA双螺旋结构的研究背景: 1950~1953,Chargaff研究小组对DNA的化学组成进行了研究,发现:
③ DNA分子中四种碱基的摩尔百分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A=T、G=C、A+G=T+C。这一规律被称为Chargaff原则。 1953年由Wilkins研究小组完成的研究工作,发现了DNA晶体的X线衍射图谱中存在两种周期性反射,并证明DNA是一种螺旋构象。
24
目前已知DNA双螺旋结构可分为A、B、C、D及Z型等数种,除Z型为左手双螺旋外,其余均为右手双螺旋。
25
B型双螺旋DNA的结构特征
26
碱基配对及氢键形成
27
B型双螺旋DNA的结构特点: 5. 螺旋的螺距为3.4nm,直径为2nm。 1. 为右手反平行双螺旋;
2. 主链位于螺旋外侧,碱基位于内侧; 3. 两条链间存在碱基互补:A与T或G与C配对形成氢键,称为碱基互补原则(A与T为两个氢键,G与C为三个氢键); 4. 螺旋的稳定因素为氢键和碱基堆砌力; 5. 螺旋的螺距为3.4nm,直径为2nm。
28
DNA双螺旋结构的多态性
29
A-DNA B-DNA & H-DNA
30
B-DNA & Z-DNA
31
二、DNA的三级结构 DNA的三级结构:指双螺旋进一步扭曲形成的超螺旋。
32
线状DNA形成的超螺旋
33
环状DNA形成的超螺旋
35
真核生物中的核小体结构: 在真核生物中,双螺旋的DNA分子围绕一组蛋白八聚体进行盘绕,从而形成特殊的串珠状结构,称为核小体。核小体结构属于DNA的三级结构。
37
四、DNA的功能 DNA的基本功能是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为生物遗传信息复制以及基因信息的转录提供模板。
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片段称为基因(gene)。 一个生物体的全部DNA序列称为基因组(genome)。
38
基因组的大小与生物的复杂性有关,如病毒SV40的基因组大小为5.1×103bp,大肠杆菌为5.7×106bp,人为3×109bp。
39
第四节 R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通常以单链形式存在,但也可形成局部的双螺旋结构。 RNA分子的种类较多,分子大小变化较大,功能多样化。
主要的RNA种类有rRNA、mRNA、tRNA、hnRNA、SnRNA等。
40
一、m R N A 的结构与功能 mRNA可形成局部双螺旋结构的二级结构。 mRNA在真核生物中的初级产物称为hnRNA。
大多数真核成熟的mRNA分子具有典型的5’-端的7-甲基鸟苷三磷酸(m7GTP)帽子结构和3’-端的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结构。
41
真核生物mRNA 5’-端帽子结构
42
真核生物mRNA 3’-端的polyA结构
43
mRNA分子中带有遗传密码,其功能是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模板。
mRNA分子中每三个相邻的核苷酸组成一组,在蛋白质翻译合成时代表一个特定的氨基酸,这种核苷酸三联体称为遗传密码(coden)。
44
二、tRNA的结构与功能 tRNA是分子最小,但含有稀有碱基最多的RNA,其稀有碱基的含量可多达20%。 tRNA是保守性最强的RNA。
45
(一)tRNA的二级结构: tRNA的二级结构由于局部双螺旋的形成而呈现“三叶草”形,故称为“三叶草”结构。分子中配对的双链区称臂,非配对区向外突出称环。
46
氨基酸臂 可变环 DHU臂 反密码臂 TψC臂
47
三叶草结构 臂 环 氨基酸臂 DHU臂 反密码臂 TψC臂 DHU环 反密码环 TψC环 可变环
48
(二)tRNA的三级结构:
49
tRNA的三级和二级结构
50
三、rRNA的结构与功能 rRNA与蛋白质一起构成核蛋白体,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 rRNA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RNA,占总量的80%。
51
30S 16S 原核生物 70S S 50S 5S 40S 18S 真核生物 80S S 60S S
53
大肠杆菌16S rRNA的二级结构
54
四、核酶 具有自身催化作用的RNA称为核酶(ribozyme),核酶通常具有特殊的分子结构,如锤头结构。
55
第五节 DNA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 一、核酸的一般理化性质 核酸具有酸性;粘度大;能吸收紫外光,最大吸收峰为260nm。
56
核酸含碱基,具共轭双键,能吸收紫外光,最大吸收峰为260nm。
核酸的含磷量比较稳定,占核酸9%-10%可通过定磷法来估计核酸的含量。
57
二、DNA的变性 DNA的变性的概念:在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螺旋的两条互补链松散而分开成为单链,从而导致DNA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性质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DNA的变性。 引起DNA变性的因素主要有:①高温,②强酸强碱,③有机溶剂等。
58
3.DNA变性后的性质改变 增色效应:指DNA变性后对260 nm紫外光的光吸收度增加的现象; 旋光性下降; 粘度降低; 生物学功能丧失或改变。
59
DNA的变性温度:加热DNA溶液,使其对260nm紫外光的吸收度Absorb突然增加,达到其最大值一半时的温度,就是DNA的变性温度(融解温度,Tm)。Melting OD(option density) A260
60
Tm的高低与DNA分子中G+C的含量有关,G+C的含量越高,则Tm越高。
61
三、DNA的复性与分子杂交 DNA的复性:将热变性后的DNA溶液缓慢冷却,在低于变性温度约25~30℃的条件下保温一段时间(退火,annealing),则变性的两条单链DNA可以重新互补而形成原来的双螺旋结构并恢复原有的性质。称为DNA的复性。
62
两条来源不同的单链核酸(DNA和RNA),只要它们有大致相同的互补碱基顺序,经退火处理即可复性,形成新的杂种双螺旋,这一现象称为核酸的分子杂交hybridization.
核酸杂交可以是DNA-DNA,也可以是DNA-RNA杂交。 不同来源的,具有大致相同互补碱基顺序的核酸片段称为同源顺序。
63
核酸的分子杂交
64
利用核酸的分子杂交,可以确定或寻找不同物种中具有同源顺序的DNA或RNA片段。
常用的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有:原位杂交、斑点杂交、Southern杂交及Northern杂交等。Western blotting 在核酸杂交分析过程中,常将已知顺序的核酸片段用放射性同位素或生物素进行标记。这种带有一定标记的已知顺序的核酸片段称为探针(probe)。
65
第六节 核酸酶 凡是能水解核酸的酶都称为核酸酶。
第六节 核酸酶 凡是能水解核酸的酶都称为核酸酶。 凡能从多核苷酸链的末端开始水解核酸的酶称为核酸外切酶;凡能从多核苷酸链中间开始水解核酸的酶称为核酸内切酶。 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顺序,并从特定位点水解核酸的内切酶称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