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库车县实验中学 彭志敏 Fe Al Mg Au.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库车县实验中学 彭志敏 Fe Al Mg Au."—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库车县实验中学 彭志敏 Fe Al Mg Au

2 教材分析 1 学情分析 2 教学目标 3 重点难点 4 教学方法 5 教学过程 6 板书设计 7 教学反思 8

3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的功能和地位 课标要求 教材地位 知识内容 属于化学课程标准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二级主题“金属与金属矿物”。
本课题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获得提高,同时学好本课题为以后学习酸、碱、盐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地位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是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及置换反应的定义及应用。 知识内容

4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 价值观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过程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 (2)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二、教学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通过金属与酸的反应初步认识金属活动性和置换反应。 情感态度 价值观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过程方法 体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求知欲。

5 三、重点难点分析 1、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的反应。 2、置换反应的概念 及简单应用。 重点
1、通过金属与酸的反应,初步认识常见 金属活动性强弱。 2、通过归纳金属与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的特点,理解和掌握置换反应。

6 四、教学方法 教法 启发法 归纳分析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学法 实验法 归纳总结法

7 五、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问题引入 活动探究 讨论 归纳 练习巩固 回忆金属和氧气反应的现象及方程式的书写。
反应的剧烈程度、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置换反应 回忆金属和氧气反应的现象及方程式的书写。 温故知新 问题引入 活动探究 讨论 归纳 练习巩固 真假黄金鉴别? 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8 六、教学过程——问题引出 天然狗头金

9 六、教学过程——问题引出 友情提示: 黄铜(铜锌合金)与黄金的外观很相似,一些不法商贩就会利用这一点,以次充好,贩卖假黄金(实际就是黄铜)。你用什么方法来识别真假金饰品呢?

10 六、教学过程—温故知新 镁和铁燃烧的现象:

11 六、教学过程—温故知新 4Al+3O2== 2Al2O3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 光,放热,生成 白 色的固体 Fe Al 化学方程式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 光,放热,生成 白 色的固体 点燃 Fe Al 化学方程式 反应现象 2Mg+O2== 2MgO 发出 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的固体 紫红色的铜变成黑色的固体氧化铜 2Cu+O2==2CuO 加热 3Fe+2O2==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 黑色的固体 Mg Cu

12 六、教学过程—活动探究 (A组:金属与盐酸反应) 金属 现 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铜 铁 锌 没有明显变化 镁 产生气泡,形成浅绿色的溶液
现 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没有明显变化 产生气泡,形成浅绿色的溶液 +2 Fe+2HCl==FeCl2+H2↑ 氯化亚铁 产生大量的气泡,放出热量,形成无色的溶液 Zn+2HCl==ZnCl2+H2 ↑ 产生大量的气泡,放出热量,形成无色的溶液 Mg+2HCl==MgCl2+H2↑

13 六、教学过程—活动探究 (B组:金属与硫酸反应) 金属 现 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铜 铁 锌 镁 没有明显变化
现 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没有明显变化 产生气泡,放出热量,形成浅绿色的溶液 产生大量的气泡,放出热量,形成无色的溶液 产生大量的气泡,放出热量,形成无色的溶液

14 六、教学过程—活动探究 盐酸 金属与盐酸的反应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God Save me!! 无所谓, 我无所谓…
无所谓, 我无所谓…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我得意的笑,又得意的笑… 金属与盐酸的反应

15 六、教学过程—讨论归纳 1、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金属是 2、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的金属是 3、镁、锌、铁、铜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是 > > > Mg Zn Fe Cu Mg Zn Fe Cu

16 Mg+2HCl=MgCl2 +H2↑ Zn+2HCl=ZnCl2 +H2↑ Fe+2HCl=FeCl2 +H2↑ 六、教学过程—讨论归纳
上述反应有什么特点?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 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17 知识链接 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和种类的角度分析置换反应。 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2H2O2 = 2H2O+ O2↑
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2H2O2 = 2H2O+ O2↑ B. CuO+CO = Cu+CO2 C. H2+CuO = Cu+H2O D. CO2+H2O = H2CO3 C MnO2 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和种类的角度分析置换反应。

18 六、教学过程—练习巩固 1、下列金属在空气中最不容易失去光泽的是( ) A、铝 B、铁 C、铜 D、银
1、下列金属在空气中最不容易失去光泽的是( ) A、铝 B、铁 C、铜 D、银 2、将下列金属与稀盐酸接触,无气泡产生的是( ) A.Fe B.Mg C.Zn D.Cu 3、下列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Zn+H2SO4==ZnSO4+H2↑ B.CO+CuO === Cu+CO2 C.C+2CuO == 2Cu+CO2↑ D.Fe+CuSO4== FeSO4+Cu 高温

19 六、教学过程--课堂小结 我的收获

20 七、板书设计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二、金属与酸的反应 现象: Mg + 2HCl ==== MgCl2+H2↑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二、金属与酸的反应 现象: Mg + 2HCl ==== MgCl2+H2↑ Zn + 2HCl ==== ZnCl2+H2↑ Fe + 2HCl ==== FeCl2+H2↑ Cu与稀盐酸不反应。  三、置换反应 1、定义: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2、特点:A+BC=AC+B

21 八、教学反思 新课程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指导学生使用多种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不但要“学生”还要“会学”“乐学”当仁不让的成为课堂的主体。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当堂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品尝成功的快乐,在快乐中不断自我认可,自我发现,自我提高,自信品质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培养。


Download ppt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库车县实验中学 彭志敏 Fe Al Mg Au."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